2020年高考试题:解析几何

合集下载

易错点09 解析几何(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9 解析几何(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题
(1)求C的方程: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答案】(1) ;(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到关于a,b,c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
(2)设出点M,N的坐标,在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已得到m,k的关系,进而得直线MN恒过定点,在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要单独验证,然后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确定满足题意的点Q的位置.
样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为M(1,0),
则半径为 =3,
即得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9.
【错因】因为忽视结论的检验,没有注意到点C是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即C点不能在直线AB上,因此造成错解.
【正解】设C(x,y),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为M(1,0),如图所示,则半径为 =3,即得圆的方程为(x-1)2+y2=9.但是顶点C不能在直线AB上,因此y≠0,也就是要除去两个点,即(-2,0),(4,0),因此C点满足的方程为(x-1)2+y2=9(除去点(-2,0),(4,0)).
此时曲线 表示双曲线,
由 可得 ,故C正确;
对于D,若 ,则 可化为 ,
,此时曲线 表示平行于 轴的两条直线,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方程的特征,熟知常见曲线方程之间的区别是求解的关键,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例2(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斜率为 的直线过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且与C交于A,B两点,则 =________.
易错点09解析几何
—备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题
【典例分析】
例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已知曲线 .()

2020高考数学分类汇编--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2020高考数学分类汇编--解析几何圆锥曲线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卷理科数学4.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 A .2B .3C .6D .911.已知⊙M :222220x y x y +---=,直线l :220x y ++=,P 为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当||||PM AB ⋅最小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10x y --= B .210x y +-=C .210x y -+=D .210x y ++=15.已知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右焦点,A 为C 的右顶点,B 为C 上的点,且BF 垂直于x 轴.若AB 的斜率为3,则C 的离心率为 . 20.(12分)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E :2221x y a+=(a >1)的左、右顶点,G 为E 的上顶点,8AG GB ⋅=,P 为直线x =6上的动点,P 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4.C11.D15.220.解:(1)由题设得A (–a ,0),B (a ,0),G (0,1).则(,1)AG a =,GB =(a ,–1).由AG GB ⋅=8得a 2–1=8,即a =3.所以E 的方程为29x +y 2=1.(2)设C (x 1,y 1),D (x 2,y 2),P (6,t ).若t ≠0,设直线CD 的方程为x =my +n ,由题意可知–3<n <3.由于直线P A 的方程为y =9t (x +3),所以y 1=9t(x 1+3).直线PB 的方程为y =3t (x –3),所以y 2=3t(x 2–3).可得3y 1(x 2–3)=y 2(x 1+3).由于222219x y +=,故2222(3)(3)9x x y +-=-,可得221227(3)(3)y y x x =-++, 即221212(27)(3)()(3)0.m y y m n y y n ++++++=①将x my n =+代入2219xy +=得222(9)290.m y mny n +++-=所以12229mn y y m +=-+,212299n y y m -=+.代入①式得2222(27)(9)2(3)(3)(9)0.m n m n mn n m +--++++= 解得n =–3(含去),n =32.故直线CD 的方程为3=2x my +,即直线CD 过定点(32,0). 若t =0,则直线CD 的方程为y =0,过点(32,0).综上,直线CD 过定点(32,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卷理科数学5.若过点)1,2(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032=--y x 的距离为A .55B .552C .553D .554 8.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a x =与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E D 、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A .4B .8C .16D .3219.(12分)已知椭圆1C :()012222>>=+b a b y a x 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2C 的焦点重合,1C 的中心与的2C 的顶点重合. 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1C 于A ,B 两点,交2C 于C ,D 两点,且AB CD 34=. (1)求1C 的离心率;设M 是1C 与2C 的公共点,若5=MF ,求1C 与2C 的标准方程.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5.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2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A .1(,0)4B .1(,0)2C .(1,0)D .(2,0)11.设双曲线C :22221x y a b-=(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是C 上一点,且F 1P ⊥F 2P .若△PF 1F 2的面积为4,则a = A .1 B .2 C .4 D .820.(12分)已知椭圆222:1(05)25x y C m m+=<<,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 (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 5.B11.A20.解:(1)由题设可得54=,得22516m =, 所以C 的方程为221252516x y +=. (2)设(,),(6,)P P Q P x y Q y ,根据对称性可设0Q y >,由题意知0P y >, 由已知可得(5,0)B ,直线BP 的方程为1(5)Qy x y =--,所以||BP y =,||BQ =, 因为||||BP BQ =,所以1P y =,将1P y =代入C 的方程,解得3P x =或3-. 由直线BP 的方程得2Q y =或8.所以点,P Q 的坐标分别为1122(3,1),(6,2);(3,1),(6,8)P Q P Q -.11||PQ 11PQ 的方程为13y x =,点(5,0)A -到直线11PQ的距离为2,故11APQ △的面积为1522=.22||PQ =直线22P Q 的方程为71093y x =+,点A 到直线22P Q故22AP Q △的面积为1522=. 综上,APQ △的面积为5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卷文科数学6.已知圆2260x y x +-=,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411.设12,F F 是双曲线22:13y C x -=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且||2OP =,则12PF F △的面积为 A .72B .3C .52D .221.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E :2221x y a+=(a >1)的左、右顶点,G 为E 的上顶点,8AG GB ⋅=,P 为直线x =6上的动点,P 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 6.B11.B21.解:(1)由题设得(,0),(,0),(0,1)A a B a G -.则(,1)AG a =,(,1)GB a =-.由8AG GB ⋅=得218a -=,即3a =.所以E 的方程为2219x y +=.(2)设1122(,),(,),(6,)C x y D x y G t .若0t ≠,设直线CD 的方程为x my n =+,由题意可知33n -<<. 由于直线PA 的方程为(3)9t y x =+,所以11(3)9ty x =+.直线PB 的方程为(3)3t y x =-,所以22(3)3ty x =-.可得12213(3)(3)y x y x -=+.由于222219x y +=,故2222(3)(3)9x x y +-=-,可得121227(3)(3)y y x x =-++, 即221212(27)(3)()(3)0m y y m n y y n ++++++=.①将x my n =+代入2219xy +=得222(9)290m y mny n +++-=.所以212122229,99mn n y y y y m m -+=-=-++. 代入①式得2222(27)(9)2(3)(3)(9)0m n m n mn n m +--++++=. 解得3n =-(舍去),32n =. 故直线CD 的方程为32x my =+,即直线CD 过定点3(,0)2. 若0t =,则直线CD 的方程为0y =,过点3(,0)2.综上,直线CD 过定点3(,0)2.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卷文科数学8.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 -y -3=0的距离为A B C D 9.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a 与双曲线C :2222-x y a b=l(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若△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A .4B .8C .16D .3219.(12 分)已知椭圆C 1: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重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 (1)求C 1的离心率;(2)若C 1的四个顶点到C 2的准线距离之和为12,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 8.B9.B19.解:(1)由已知可设2C 的方程为24y cx =,其中c不妨设,A C 在第一象限,由题设得,A B 的纵坐标分别为2b a ,2b a-;,C D 的纵坐标分别为2c ,2c -,故22||b AB a=,||4CD c =.由4||||3CD AB =得2843b c a=,即2322()c c a a ⨯=-,解得2c a =-(舍去),12c a =.所以1C 的离心率为12.(2)由(1)知2a c =,b =,故22122:143x y C c c+=,所以1C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0)c ,(2,0)c -,),(0,),2C 的准线为x c =-. 由已知得312c c c c +++=,即2c =.所以1C 的标准方程为2211612x y +=,2C 的标准方程为28y x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三卷文科数学6.在平面内,A ,B 是两个定点,C 是动点,若=1AC BC ⋅,则点C 的轨迹为 A .圆B .椭圆C .抛物线D .直线7.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2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A .(14,0) B .(12,0) C .(1,0) D .(2,0)14.设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为y x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21.(12分)已知椭圆222:1(05)25x y C m m +=<<,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 (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 6.A7.B1421.解:(1=22516m =,所以C 的方程为1252516+=. (2)设(,),(6,)P P Q P x y Q y ,根据对称性可设0Q y >,由题意知0P y >, 由已知可得(5,0)B ,直线BP 的方程为1(5)Qy x y =--,所以||BP y =,||BQ =, 因为||||BP BQ =,所以1P y =,将1P y =代入C 的方程,解得3P x =或3-. 由直线BP 的方程得2Q y =或8.所以点,P Q 的坐标分别为1122(3,1),(6,2);(3,1),(6,8)P Q P Q -.11||PQ 11PQ 的方程为13y x =,点(5,0)A -到直线11PQ,故11APQ △的面积为1522=.22||PQ =直线22P Q 的方程为71093y x =+,点A 到直线22P Q的距离为26,故22AP Q △的面积为152262⨯=. 综上,APQ △的面积为5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5)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4,3(,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 )4 (B )5 (C )6 (D )7(7)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异己O 的一点,过P 做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 (A )经过点O (B )经过点P(C )平行于直线OP (D )垂直于直线OP(12)已知双曲线:163C -=,则C 的右焦点的坐标为________;C 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________. (20)(本小题15分)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过点()21A --,,且2a b =(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过点4,0B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点,M N ,直线,MA NA 分别交直线4x =-于点,P Q 求PBBQ的值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2105()x y a a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18.(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143x y E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A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 2⊥F 1F 2,直线AF 1与椭圆E 相交于另一点B .(1)求12AF F △的周长;(2)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直线AP 与椭圆E 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 ,求OP QP ⋅的最小值;(3)设点M 在椭圆E 上,记OAB △与MA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若213S S =,求点M 的坐标. 6.3218.满分16分.解:(1)椭圆22:143x y E +=的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焦距为2c ,则2224,3,1a b c ===.所以12AF F △的周长为226a c +=. (2)椭圆E 的右准线为4x =. 设(,0),(4,)P x Q y ,则(,0),(4,)OP x QP x y ==--, 2(4)(2)44,OP QP x x x ⋅=-=--≥-在2x =时取等号.所以OP QP ⋅的最小值为4-.(3)因为椭圆22:143x y E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A 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212AF F F ⊥,则123(1,0),(1,0),(1,)2F F A -.所以直线:3430.AB x y -+=设(,)M x y ,因为213S S =,所以点M 到直线AB 距离等于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3倍. 由此得|343||30403|355x y -+⨯-⨯+=⨯, 则34120x y -+=或3460x y --=.由2234120,143x y x y -+=⎧⎪⎨+=⎪⎩得2724320x x ++=,此方程无解;由223460,143x y x y --=⎧⎪⎨+=⎪⎩得271240x x --=,所以2x =或27x =-.代入直线:3460l x y --=,对应分别得0y =或127y =-. 因此点M 的坐标为(2,0)或212(,)77--.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7.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和点(0,)b 的直线为l .若C 的一条渐近线与l 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l 垂直,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A .22144x y -=B .2214y x -= C .2214x y -= D .221x y -= 12.已知直线80x +=和圆222(0)x y r r +=>相交于,A B 两点.若||6AB =,则r的值为_________. 18.(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一个顶点为(0,3)A -,右焦点为F ,且||||OA OF =,其中O 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已知点C 满足3OC OF =,点B 在椭圆上(B 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 与以C 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 ,且P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AB 的方程. 7.D12.518.满分15分.(Ⅰ)解:由已知可得3b =.记半焦距为c ,由||||OF OA =可得3c b ==.又由222a b c =+,可得218a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189x y +=.(Ⅱ)解:因为直线AB 与以C 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 ,所以AB CP ⊥.依题意,直线AB 和直线CP 的斜率均存在.设直线AB 的方程为3y kx =-.由方程组223,1,189y kx x y =-⎧⎪⎨+=⎪⎩消去y ,可得()2221120k x kx +-=,解得0x =,或21221k x k =+.依题意,可得点B 的坐标为2221263,2121k k k k ⎛⎫- ⎪++⎝⎭.因为P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A 的坐标为(0,3)-,所以点P 的坐标为2263,2121k k k -⎛⎫ ⎪++⎝⎭.由3OC OF =,得点C 的坐标为(1,0),故直线CP 的斜率为2230216121k k k --+-+,即23261k k -+.又因为AB CP ⊥,所以231261k k k ⋅=--+,整理得22310k k -+=,解得12k =,或1k =.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132y x =-,或3y x =-.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9.已知曲线22:1C mx ny +=.A .若m >n >0,则C 是椭圆,其焦点在y 轴上B .若m =n >0,则CC .若mn <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 = D .若m =0,n >0,则C 是两条直线 13.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 22.(12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且过点A (2,1). (1)求C 的方程:(2)点M ,N 在C 上,且AM ⊥AN ,AD ⊥MN ,D 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 ,使得|DQ |为定值.9.ACD13.16322.解:(1)由题设得22411a b +=,22212a b a -=,解得26a =,23b =. 所以C 的方程为22163x y +=. (2)设11(,)M x y ,22(,)N x y .若直线MN 与x 轴不垂直,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m =+, 代入22163x y +=得222(12)4260k x kmx m +++-=. 于是2121222426,1212km m x x x x k k -+=-=++.① 由AM AN ⊥知0AM AN ⋅=,故1212(2)(2)(1)(1)0x x y y --+--=, 可得221212(1)(2)()(1)40k x x km k x x m ++--++-+=. 将①代入上式可得22222264(1)(2)(1)401212m km k km k m k k -+---+-+=++. 整理得(231)(21)0k m k m +++-=.因为(2,1)A 不在直线MN 上,所以210k m +-≠,故2310k m ++=,1k ≠.于是MN 的方程为21()(1)33y k x k =--≠. 所以直线MN 过点21(,)33P -. 若直线MN 与x 轴垂直,可得11(,)N x y -.由0AM AN ⋅=得1111(2)(2)(1)(1)0x x y y --+---=. 又2211163x y +=,可得2113840x x -+=.解得12x =(舍去),123x =. 此时直线MN 过点21(,)33P -. 令Q 为AP 的中点,即41(,)33Q .若D 与P 不重合,则由题设知AP 是Rt ADP △的斜边,故1||||2DQ AP ==. 若D 与P 重合,则1||||2DQ AP =. 综上,存在点41(,)33Q ,使得||DQ 为定值.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8.已知点O (0,0),A (–2,0),B (2,0).设点P 满足|PA |–|PB |=2,且P 为函数y =图象上的点,则|OP |=A .2BCD 15.已知直线(0)y kx b k =+>与圆221x y +=和圆22(4)1x y -+=均相切,则k =_______,b =_______.21.(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椭圆221:12x C y +=,抛物线22:2(0)C y px p =>,点A 是椭圆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椭圆1C 于点B ,交抛物线2C 于点M (B ,M 不同于A ). (Ⅰ)若116p =,求抛物线2C 的焦点坐标; (Ⅱ)若存在不过原点的直线l 使M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的最大值.8.D1521.满分15分。

2020全国卷高考专题:平面解析几何

2020全国卷高考专题:平面解析几何

10 平面解析几何1.(2020•北京卷)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3,4),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 4 B . 5C . 6D . 7【答案】A【解析】求出圆心C 的轨迹方程后,根据圆心M 到原点O 的距离减去半径1可得答案.【详解】设圆心(),C x y 1=,化简得()()22341x y -+-=,所以圆心C 的轨迹是以(3,4)M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所以||1||OC OM +≥5==,所以||514OC ≥-=, 当且仅当C 在线段OM 上时取得等号,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属于基础题.2.(2020•北京卷)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异于O 的一点,过P 作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 ).A . 经过点OB . 经过点PC . 平行于直线OPD . 垂直于直线OP【答案】B【解析】依据题意不妨作出焦点在x 轴上的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P ,即求解.【详解】如图所示:.因为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F Q 的距离相等,又点P 在抛物线上,根据定义可知,PQ PF =,所以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P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2020•北京卷)已知双曲线22:163x y C -=,则C 的右焦点的坐标为_________;C 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_________.【答案】 (1). ()3,0 (2).【解析】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得出双曲线C 的右焦点坐标,并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得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详解】在双曲线C 中,a =b =3c ==,则双曲线C 的右焦点坐标为()3,0,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2y x=±,即0x ±=,所以,双曲线C=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求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以及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2020•北京卷)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过点(2,1)A --,且2a b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过点(4,0)B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点,M N ,直线,MA NA 分别交直线4x =-于点,P Q .求||||PB BQ 的值.【答案】(Ⅰ)22182x y +=;(Ⅱ)1. 【解析】(Ⅰ)由题意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Ⅱ)首先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然后由直线MA ,NA 的方程确定点P ,Q 的纵坐标,将线段长度的比值转化为纵坐标比值的问题,进一步结合韦达定理可证得0P Q y y +=,从而可得两线段长度的比值.【详解】(1)设椭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由题意可得:224112a ba b⎧+=⎪⎨⎪=⎩,解得:2282a b ⎧=⎨=⎩,故椭圆方程为:22182x y +=. (2)设()11,M x y ,()22,N x y ,直线MN 的方程为:()4y k x =+,与椭圆方程22182x y +=联立可得:()222448x k x ++=,即:()()222241326480k x k x k +++-=,则:2212122232648,4141k k x x x x k k --+==++.直线MA 的方程为:()111122y y x x ++=++, 令4x =-可得:()()()1111111141214122122222P k x k x y x y x x x x ++-++++=-⨯-=-⨯-=++++, 同理可得:()()222142Q k x y x -++=+.很明显0P Qy y <,且:P Q PB yPQ y =,注意到: ()()()()()()()()122112121242424421212222P Q x x x x x x y y k k x x x x +++++⎛⎫+++=-++=-+⨯ ⎪++++⎝⎭,而:()()()()()122112124242238x x x x x x x x +++++=+++⎡⎤⎣⎦2222648322384141k k k k ⎡⎤⎛⎫--=+⨯+⎢⎥ ⎪++⎝⎭⎣⎦()()()22226483328412041k k k k -+⨯-++=⨯=+, 故0,P Q P Q y y y y +==-.从而1PQPB y PQy ==. 【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5.(2020•全国1卷)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 ) A . 2 B . 3 C . 6 D . 9【答案】C【解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建立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122A p AF x =+=,即1292p=+,解得6p.故选:C.【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计算焦半径,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思想,是一道容易题.6.(2020•全国1卷)已知⊙M :222220x y x y +---=,直线l :220x y ++=,P 为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当||||PM AB ⋅最小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 A. 210x y --= B. 210x y +-=C. 210x y -+=D. 210x y ++=【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判断直线与圆相离,根据圆的知识可知,四点,,,A P B M 共圆,且AB MP ⊥,根据44PAMPM AB SPA ⋅==可知,当直线MP l ⊥时,PM AB ⋅最小,求出以M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根据圆系的知识即可求出直线AB 的方程.【详解】圆的方程可化为()()22114x y -+-=,点M 到直线l的距离为2d ==>,所以直线l 与圆相离.依圆的知识可知,四点,,,A P B M 四点共圆,且AB MP ⊥,所以14442PAMPM AB SPA AM PA ⋅==⨯⨯⨯=,而PA =,当直线MP l ⊥时,min MP =,min 1PA =,此时PM AB ⋅最小.∴()1:112MP y x -=-即1122y x =+,由1122220y x x y ⎧=+⎪⎨⎪++=⎩解得,10x y =-⎧⎨=⎩. 所以以M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1110x x y y -++-=,即2210x y y +--=, 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210x y ++=,即为直线AB 的方程.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以及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7.(2020•全国1卷)已知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右焦点,A 为C 的右顶点,B 为C 上的点,且BF 垂直于x 轴.若AB 的斜率为3,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 【答案】2【解析】根据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知,2b BF a=,AF c a =-,即可根据斜率列出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联立22222221x cx y a b a b c =⎧⎪⎪-=⎨⎪⎪=+⎩,解得2x c b y a =⎧⎪⎨=±⎪⎩,所以2b BF a =.依题可得,3BF AF =,AF c a =-,即()2223b c a a c a a c a -==--,变形得3c a a +=,2c a =, 因此,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以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8.(2020•全国1卷)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E :2221x y a+=(a >1)的左、右顶点,G 为E 的上顶点,8AG GB ⋅=,P 为直线x =6上的动点,P 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答案】(1)2219x y +=;(2)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1)由已知可得:(),0A a -, (),0B a ,()0,1G ,即可求得21AG GB a ⋅=-,结合已知即可求得:29a =,问题得解(2)设()06,P y ,可得直线AP 的方程为:()039y y x =+,联立直线AP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即可求得点C 的坐标为20022003276,99y y y y ⎛⎫-+ ⎪++⎝⎭,同理可得点D 的坐标为2002200332,11y y y y ⎛⎫-- ⎪++⎝⎭,即可表示出直线CD 的方程,整理直线CD 的方程可得:()02043233y y x y ⎛⎫=- ⎪-⎝⎭,命题得证.【详解】(1)依据题意作出如下图象:由椭圆方程222:1(1)x E y a a+=>可得:(),0A a -, (),0B a ,()0,1G∴(),1AG a =,(),1GB a =-∴218AG GB a ⋅=-=,∴29a =∴椭圆方程为:2219x y += (2)证明:设()06,P y , 则直线AP 的方程为:()()00363y y x -=+--,即:()039y y x =+联立直线AP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2201939x y y y x ⎧+=⎪⎪⎨⎪=+⎪⎩,整理得:()2222000969810y x y x y +++-=,解得:3x =-或20203279y x y -+=+将20203279y x y -+=+代入直线()039y y x =+可得:02069y y y =+ 所以点C 的坐标为20022003276,99y y y y ⎛⎫-+ ⎪++⎝⎭. 同理可得:点D 的坐标为2002200332,11y y y y ⎛⎫-- ⎪++⎝⎭∴直线CD 的方程为:0022********2000022006291233327331191y y y y y y y x y y y y y y ⎛⎫-- ⎪++⎛⎫⎛⎫--⎝⎭-=-⎪ ⎪-+-++⎝⎭⎝⎭-++, 整理可得:()()()2220000002224200000832338331116963y y y y y y y x x y y y y y +⎛⎫⎛⎫--+=-=- ⎪ ⎪+++--⎝⎭⎝⎭整理得:()()0002220004243323333y y y y x x y y y ⎛⎫=+=- ⎪---⎝⎭故直线CD 过定点3,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简单性质及方程思想,还考查了计算能力及转化思想、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9.(2020•全国2卷)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为( )A.B.C.D.【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圆心在第一象限,设圆心的坐标为(),,0a a a >,可得圆的半径为a ,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利用点()2,1在圆上,求得实数a 的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出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详解】由于圆上的点()2,1在第一象限,若圆心不在第一象限, 则圆与至少与一条坐标轴相交,不合乎题意,所以圆心必在第一象限, 设圆心的坐标为(),a a ,则圆的半径为a ,圆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a a -+-=.由题意可得()()22221a a a -+-=,可得2650a a -+=,解得1a =或5a =, 所以圆心的坐标为()1,1或()5,5,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121132555d ⨯--==;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225532555d ⨯--==圆心到直线230x y --=的距离均为d ==230x y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圆心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求出圆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0.(2020•全国2卷)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a =与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若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 A. 4 B. 8C. 16D. 32【答案】B【解析】因为2222:1(0,0)x y C a b a b -=>>,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b y x a=±,与直线x a =联立方程求得D ,E 两点坐标,即可求得||ED ,根据ODE 的面积为8,可得ab值,根据2c =值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2222:1(0,0)x y C a b a b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b y x a=±直线x a =与双曲线2222:1(0,0)x yC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不妨设D 为在第一象限,E 在第四象限.联立x ab y x a =⎧⎪⎨=⎪⎩,解得x a y b =⎧⎨=⎩ 故(,)D a b ,联立x ab y x a =⎧⎪⎨=-⎪⎩,解得x a y b =⎧⎨=-⎩,故(,)E a b -,∴||2ED b = ∴ODE 面积为:1282ODES a b ab =⨯==△,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其焦距为28c =≥==,当且仅当a b ==∴C 的焦距的最小值: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双曲线焦距的最值问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双曲线渐近线的定义和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方法,在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检验等号是否成立,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2020•全国2卷)已知椭圆C 1: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1)求C 1的离心率;(2)设M 是C 1与C 2的公共点,若|MF |=5,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答案】(1)12;(2)221:13627x y C +=,22:12C y x =.【解析】(1)求出AB 、CD ,利用43CD AB =可得出关于a 、c 的齐次等式,可解得椭圆1C 的离心率的值;(2)由(1)可得出1C 的方程为2222143x y c c+=,联立曲线1C 与2C 的方程,求出点M 的坐标,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结合5MF =可求得c 的值,进而可得出1C 与2C 的标准方程. 【详解】(1)(),0F c ,AB x ⊥轴且与椭圆1C 相交于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x c =,联立22222221x cx y a b a b c=⎧⎪⎪+=⎨⎪=+⎪⎩,解得2x c b y a =⎧⎪⎨=±⎪⎩,则22bAB a =,抛物线2C 的方程为24y cx =,联立24x c y cx =⎧⎨=⎩,解得2x cy c =⎧⎨=±⎩,4CD c ∴=, 43CD AB =,即2843b c a=,223b ac =,即222320c ac a +-=,即22320e e +-=, 01e <<,解得12e =,因此,椭圆1C 的离心率为12;(2)由(1)知2a c =,b =,椭圆1C 的方程为2222143x y c c+=,联立222224143y cx x y c c ⎧=⎪⎨+=⎪⎩,消去y 并整理得22316120x cx c +-=,解得23x c =或6x c =-(舍去),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25533c MF c c =+==,解得3c =.因此,曲线1C 的标准方程为2213627x y +=,曲线2C 的标准方程为212y x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离心率求解,同时也考查了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和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2.(2020•全国3卷)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2x =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 A. 1,04⎛⎫⎪⎝⎭B. 1,02⎛⎫ ⎪⎝⎭C. (1,0)D. (2,0)【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OD OE ⊥,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4DOx EOx π∠=∠=,从而可以确定出点D 的坐标,代入方程求得p 的值,进而求得其焦点坐标,得到结果.【详解】因为直线2x =与抛物线22(0)y px p =>交于,E D 两点,且OD OE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确定4DOx EOx π∠=∠=,所以()2,2D ,代入抛物线方程44p =,求得1p =,所以其焦点坐标为1(,0)2,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圆锥曲线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抛物线的对称性,点在抛物线上的条件,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属于简单题目.13.(2020•全国3卷)设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离心率为P 是C 上一点,且F 1P ⊥F 2P .若△PF 1F 2的面积为4,则a =( )A. 1B. 2C. 4D. 8【答案】A【解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三角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结合离心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5ca=,c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122PF PF a -=, 的12121||42PF F PF F S P =⋅=△,即12||8PF PF ⋅=,12F P F P ⊥,()22212||2PF PF c ∴+=, ()22121224PF PF PF PF c ∴-+⋅=,即22540a a -+=,解得1a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性质以及定义的应用,涉及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4.(2020•全国3卷)已知椭圆222:1(05)25x y C m m +=<<的离心率为4,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答案】(1)221612525x y +=;(2)52. 【解析】(1)因为222:1(05)25x y C m m+=<<,可得5a =,b m =,根据离心率公式,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2)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点为M ,设6x =与x 轴交点为N ,可得PMB BNQ ≅△△,可求得P 点坐标,求出直线AQ 直线方程,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得APQ 的面积. 【详解】(1)222:1(05)25x y C m m +=<<∴5a =,b m =,根据离心率4c e a ====, 解得54m =或54m =-(舍),∴C 的方程为:22214255x y ⎛⎫ ⎪⎝⎭+=,即221612525x y +=;(2)不妨设P ,Q 在x 轴上方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 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点为M ,设6x =与x 轴交点为N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BP BQ =,BP BQ ⊥,90PMB QNB ∠=∠=︒,又90PBM QBN ∠+∠=︒,90BQN QBN ∠+∠=︒,∴PBM BQN ∠=∠,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AAS ”,可得:PMB BNQ ≅△△,221612525x y +=,∴(5,0)B ,∴651PM BN ==-=, 设P 点为(,)P P x y ,可得P 点纵坐标为1P y =,将其代入221612525x y +=,可得:21612525P x +=,解得:3P x =或3P x =-,∴P 点为(3,1)或(3,1)-,①当P 点为(3,1)时,故532MB =-=,PMB BNQ ≅△△,∴||||2MB NQ ==,可得:Q 点为(6,2),画出图象,如图(5,0)A -,(6,2)Q ,可求得直线AQ 的直线方程为:211100x y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P 到直线AQ 的距离为:5d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AQ ==,∴APQ面积为:15252⨯=;②当P 点为(3,1)-时,故5+38MB ==,PMB BNQ ≅△△,∴||||8MB NQ ==,可得:Q 点为(6,8),画出图象,如图(5,0)A -,(6,8)Q ,可求得直线AQ 的直线方程为:811400x y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P 到直线AQ 的距离为:d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AQ ==∴APQ面积为:1522=,综上所述,APQ 面积为: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面积问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椭圆的离心率定义和数形结合求三角形面积,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5.(2020•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x a ﹣25y =1(a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 【答案】32【解析】根据渐近线方程求得a ,由此求得c ,进而求得双曲线的离心率.【详解】双曲线22215xy a -=,故b =由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yx =,即22b a a=⇒=,所以3c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2c a =.故答案为:32【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考查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6.(2020•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0)P ,A ,B 是圆C :221()362x y +-=上的两个动点,满足PA PB =,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根据条件得PC AB ⊥,再用圆心到直线距离表示三角形P AB 面积,最后利用导数求最大值.【详解】PA PB PC AB =∴⊥设圆心C 到直线AB 距离为d ,则||1AB PC ==所以11)2PABSd ≤⋅+=令222(36)(1)(06)2(1)(236)04y d d d y d d d d '=-+≤<∴=+--+=∴=(负值舍去) 当04d ≤<时,0y '>;当46d ≤<时,0y '≤,因此当4d =时,y 取最大值,即PABS取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利用导数求最值,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7.(2020•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143x y E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A 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 2⊥F 1F 2,直线AF 1与椭圆E 相交于另一点B .(1)求△AF 1F 2的周长;(2)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直线AP 与椭圆E 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 ,求OP QP ⋅的最小值; (3)设点M 在椭圆E 上,记△OAB 与△MA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若S 2=3S 1,求点M 的坐标. 【答案】(1)6;(2)-4;(3)()2,0M 或212,77⎛⎫-- ⎪⎝⎭.【解析】(1)根据椭圆定义可得124AF AF +=,从而可求出12AF F △的周长; (2)设()0,0P x ,根据点A 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212AF F F ⊥,求出31,2A ⎛⎫⎪⎝⎭,根据准线方程得Q 点坐标,再根据向量坐标公式,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即可出最小值;(3)设出设()11,M x y ,点M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由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与213S S =,可推出95d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11,M x y 满足椭圆方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坐标. 【详解】(1)∵椭圆E 的方程为22143x y +=,∴()11,0F -,()21,0F由椭圆定义可得:124AF AF +=. ∴12AF F △的周长为426+=(2)设()0,0P x ,根据题意可得01x ≠.∵点A 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212AF F F ⊥∴31,2A ⎛⎫⎪⎝⎭,∵准线方程为4x =,∴()4,Q Q y , ∴()()()()200000,04,4244Q OP QP x x y x x x ⋅=⋅--=-=--≥-,当且仅当02x =时取等号.∴OP QP ⋅的最小值为4-.(3)设()11,M x y ,点M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31,2A ⎛⎫⎪⎝⎭,()11,0F - ∴直线1AF 的方程为()314y x =+,∵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35,213S S = ∴2113133252S S AB AB d ==⨯⨯⨯=⋅,∴95d =,∴113439x y -+=① ∵2211143x y +=②,∴联立①②解得1120x y =⎧⎨=⎩,1127127x y ⎧=-⎪⎪⎨⎪=-⎪⎩. ∴()2,0M 或212,77⎛⎫-- ⎪⎝⎭.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运用,熟悉运用公式以及根据213S S =推出95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020•新全国1山东)已知曲线22:1C mx ny +=.( )A . 若m >n >0,则C 是椭圆,其焦点在y 轴上B . 若m =n >0,则CC . 若mn <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 = D . 若m =0,n >0,则C 是两条直线 【答案】ACD【解析】结合选项进行逐项分析求解,0m n >>时表示椭圆,0m n =>时表示圆,0mn <时表示双曲线,0,0m n =>时表示两条直线.【详解】对于A ,若0m n >>,则221mx ny +=可化为22111x y m n+=, 因为0m n >>,所以11m n<,即曲线C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故A 正确; 对于B ,若0m n =>,则221mx ny +=可化为221x y n+=, 此时曲线CB不正确;对于C ,若0mn <,则221mx ny +=可化为22111x y m n+=,此时曲线C 表示双曲线, 由220mx ny +=可得y =,故C 正确; 对于D ,若0,0m n =>,则221mx ny +=可化为21y n=,y n=±,此时曲线C表示平行于x 轴的两条直线,故D 正确;故选:AC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方程的特征,熟知常见曲线方程之间的区别是求解的关键,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19.(2020•新全国1山东).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答案】163【解析】先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求得抛物线焦点坐标,利用点斜式得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 并整理得到关于x 的二次方程,接下来可以利用弦长公式或者利用抛物线定义将焦点弦长转化求得结果. 【详解】∵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抛物线焦点F 坐标为(1,0)F , 又∵直线AB 过焦点F∴直线AB 的方程为:1)y x =- 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 并化简得231030x x -+=,解法一:解得121,33x x ==所以12116||||3|33AB x x =-=-=解法二:10036640∆=-=>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03x x +=,过,A B 分别作准线1x =-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C D 如图所示. 12||||||||||11AB AF BF AC BD x x =+=+=+++1216+2=3x x =+故答案为:163【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焦点弦长,涉及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弦长公式,属基础题.20.(2020•新全国1山东)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且过点A (2,1). (1)求C 的方程:(2)点M ,N 在C 上,且AM ⊥AN ,AD ⊥MN ,D 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 ,使得|DQ |为定值.【答案】(1)22163x y +=;(2)详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得到关于a ,b ,c 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即可确定椭圆方程.(2)设出点M ,N 的坐标,在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y kx m =+,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已得到m,k 的关系,进而得直线MN 恒过定点,在直线斜率不存在时要单独验证,然后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确定满足题意的点Q 的位置.的【详解】(1)由题意可得:222222411c aa b a b c ⎧=⎪⎪⎪+=⎨⎪=+⎪⎪⎩,解得:2226,3a b c ===,故椭圆方程为:22163x y +=.(2)设点()()1122,,,M x y N x y .因为AM ⊥AN ,∴·0AM AN =,即()()()()121222110x x y y --+--=,①当直线MN 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y kx m =+,如图1.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并整理得:()22212k4260xkmx m +++-=2121222426,1212km m x x x x k k-+=-=++ ②, 根据1122,y kx m y kx m =+=+,代入①整理可得:()()()()221212k1x 2140x km k x x m ++--++-+=将②代入,()()()22222264k 121401212m km km k m k k -⎛⎫++---+-+= ⎪++⎝⎭, 整理化简得()()231210k m k m +++-=,∵2,1A ()不在直线MN 上,∴210k m +-≠,∴23101k m k ++=≠,,于是MN 的方程为2133y k x ⎛⎫=-- ⎪⎝⎭, 所以直线过定点直线过定点21,33E ⎛⎫-⎪⎝⎭. 当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时,可得()11,N x y -,如图2.代入()()()()121222110x x y y --+--=得()2212210x y -+-=,结合2211163x y +=,解得()1122,3x x ==舍,此时直线MN 过点21,33E ⎛⎫- ⎪⎝⎭,,由于AE 为定值,且△ADE 为直角三角形,AE 为斜边,所以AE 中点Q 满足QD 为定值(AE 3=). 由于()21,32,13,A E ⎛⎫-⎪⎝⎭,故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41,33Q ⎛⎫ ⎪⎝⎭. 故存在点41,33Q ⎛⎫⎪⎝⎭,使得|DQ|为定值.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关键是第二问中证明直线MN 经过定点,并求得定点的坐标,属综合题,难度较大.21.(2020•天津卷)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221(0,0)x y a b a b-=>>,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和点(0,)b 的直线为l .若C 的一条渐近线与l 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l 垂直,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A. 22144x y -=B. 2214y x -=C. 2214x y -=D. 221x y -=【答案】D【解析】由抛物线的焦点()1,0可求得直线l 的方程为1yx b+=,即得直线的斜率为b -,再根据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b y x a =±,可得b b a -=-,1bb a-⨯=-即可求出,a b ,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详解】由题可知,抛物线的焦点为()1,0,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yx b+=,即直线的斜率为b -,又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b y x a =±,所以b b a -=-,1bb a-⨯=-,因为0,0a b >>,解得1,1a b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2.(2020•天津卷)已知直线80x +=和圆222(0)x y r r +=>相交于,A B 两点.若||6AB =,则r 的值为_________.【答案】5【解析】根据圆的方程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进而利用弦长公式||AB =r .【详解】因为圆心()0,0到直线80x -+=的距离4d ==,由||AB =6==5r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弦长问题,涉及圆的标准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23.(2020•天津卷)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一个顶点为(0,3)A -,右焦点为F ,且||||OA OF =,其中O 为原点.(Ⅰ)求椭圆方程;(Ⅱ)已知点C 满足3OC OF =,点B 在椭圆上(B 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 与以C 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 ,且P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AB 的方程.【答案】(Ⅰ)221189x y +=;(Ⅱ)132y x =-,或3y x =-. 【解析】(Ⅰ)根据题意,并借助222a b c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Ⅱ)利用直线与圆相切,得到CP AB ⊥,设出直线AB 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B 点坐标,进而求出P 点坐标,再根据CP AB ⊥,求出直线AB 的斜率,从而得解.【详解】(Ⅰ)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一个顶点为()0,3A -,∴3b =,由OA OF =,得3c b ==,又由222a b c =+,得2228313a =+=,的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189x y +=;(Ⅱ)直线AB 与以C 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 ,所以CP AB ⊥,根据题意可知,直线AB 和直线CP 的斜率均存在, 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3y kx ,即3y kx =-,2231189y kx x y =-⎧⎪⎨+=⎪⎩,消去y ,可得()2221120k x kx +-=,解得0x =或21221k x k =+. 将21221k x k =+代入3y kx =-,得222126321213k y k k k k =⋅--=++,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221263,2121k k k k ⎛⎫- ⎪++⎝⎭,因为P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A 的坐标为()0,3-, 所以点P 的坐标为2263,2121k k k -⎛⎫⎪++⎝⎭,由3OC OF =,得点C 的坐标为()1,0, 所以,直线CP 的斜率为222303216261121CPk kk k k k --+=-+-+=,又因为CP AB ⊥,所以231261k k k ⋅=--+,整理得22310k k -+=,解得12k =或1k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132y x =-或3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标准方程的求解、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点坐标公式以及直线垂直关系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当看到题目中出现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问题时,要想到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24.(2020•浙江卷)已知点O (0,0),A (–2,0),B (2,0).设点P 满足|P A |–|PB |=2,且P 为函数y=|OP |=( )A.2B.C.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点P既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又在函数y =P 的坐标,得到OP 的值.【详解】因为||||24PA PB -=<,所以点P 在以,A B 为焦点,实轴长为2,焦距为4的双曲线的右支上,由2,1c a ==可得,222413b c a =-=-=,即双曲线的右支方程为()22103yx x -=>,而点P还在函数y =的图象上,所以,由()22103y x x y ⎧⎪⎨->==⎪⎩,解得22x y ⎧=⎪⎪⎨⎪=⎪⎩,即OP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的应用,以及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5.(2020•浙江卷)设直线:(0)l y kx b k =+>,圆221:1C x y +=,222:(4)1C x y -+=,若直线l 与1C ,2C 都相切,则k =_______;b =______.【答案】 (1).3 (2). 3-【解析】由直线与圆12,C C 相切建立关于k ,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由题意,12,C C1=1=,所以||4b k b =+,所以0k =(舍)或者2b k =-,解得33k b ==-.故答案为:33-【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基础题.26.(2020•浙江卷)如图,已知椭圆221:12x C y +=,抛物线22:2(0)C y px p =>,点A 是椭圆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椭圆1C 于点B ,交抛物线2C 于M (B ,M 不同于A ).(Ⅰ)若116=p ,求抛物线2C 的焦点坐标; (Ⅱ)若存在不过原点的直线l 使M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的最大值. 【答案】(Ⅰ)1(,0)32;(Ⅱ【解析】【详解】(Ⅰ)当116=p 时,2C 的方程为218y x =,故抛物线2C 的焦点坐标为1(,0)32;(Ⅱ)设()()()112200,,,,,,:A x y B x y M x y I x y m λ=+,由()22222222220x y y my m x y m λλλ⎧+=⇒+++-=⎨=+⎩, 1200022222,,222m m my y y x y m λλλλλλ--∴+===+=+++, 由M 在抛物线上,所以()222222244222m pm mp λλλλλ=⇒=+++, 又22222()220y pxy p y m y p y pm x y mλλλ⎧=⇒=+⇒--=⎨=+⎩, 012y y p λ∴+=,2101022x x y m y m p m λλλ∴+=+++=+,2122222m x p m λλ∴=+-+.由2222142,?22x y x px y px⎧+=⎪⇒+=⎨⎪=⎩即2420x px +-=12x p ⇒==-222221822228162p p p m p p p λλλλλ+⇒-+=+⋅=++≥+,所以24218p p +≥,21160p ≤,10p ≤, 所以,p 的最大值为10,此时2105(,)A .法2:设直线:(0,0)l x my t m t =+≠≠,()00,A x y .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椭圆221:12x C y +=得:()2222220m y mty t +++-=,所以点M 的纵坐标为22M mty m =-+. 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22:2C y px =得:2220y pmy pt --=, 所以02M y y pt =-,解得()2022p m y m+=,因此()220222p m xm+=,由220012x y +=解得22212242160m m p m m ⎛⎫⎛⎫=+++ ⎪ ⎪⎝⎭⎝⎭,所以当102,5m t ==时,p 取到最大值为1040.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涉及到求函数的最值,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27.(2020•上海卷)椭圆22143x y +=,过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椭圆于P 、Q 两点,P 在第二象限已知()(),,'','Q Q Q Q Q x y Q x y 都在椭圆上,且y'0Q Q y +=,'FQ PQ ⊥,则直线l 的方程为【答案】10x y +-=28.(2020•上海卷)双曲线22122:14x y C b-=,圆2222:4(0)C x y b b +=+>在第一象限交点为A ,(,)A A A x y ,曲线2222221,44,A A x y x x b x y b x x ⎧-=>⎪Γ⎨⎪+=+>⎩。

【全国1卷】【专题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1卷解析几何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_郭施敏

【全国1卷】【专题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1卷解析几何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_郭施敏







分别 三点 共线
” 代数化 ;
( 2) 考查考 生能 否 把 几何条 件 “ 直线 AC7 和 直 线 SD 分
别 与 椭 圆 相 交” 代数 化 ;
(3 ) 考 査考 生能 否把 几何 问 题 “ 动 直 线 CD 过 定点 ” 代 数
化 .
2 试题解 析
第 解 法 问 1 ()


( 1 > 椭 阓几 何 性质 与 向 嫌 的 综 合应 用

解 答題 2 0
1 2
2 直线 与椭 圆 位 置关 系 定点 问题

()

年 20 20
全国
I 卷 理科解 析几何试题分值 为 2 7 分
题 型

设 定 为 三 道 客 观 题 一 道 解 答 题 文 科 解 析 几 何 试 题 分 值 为 , ;

V^ T 益 5 益 益 得 或 I , 丨
由 Z a = 2




Z5 +


2 = )
益 益 崩 泛 益 2 所 以
得 2

+ 2
1+




+ + a




4a

即 所 a = 3
以五


的 方 程为 +
1 2 =
j/


法 第 解 问 ( 1 )
a 1 :

) (

1 )
1 — ( 2/


解析几何-2020年高考数学十年真题精解(全国Ⅰ卷) 解析几何(原卷版)

解析几何-2020年高考数学十年真题精解(全国Ⅰ卷) 解析几何(原卷版)

十年高考真题精解解析几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磨一剑。

本专辑按照最新2020年考纲,对近十年高考真题精挑细选,去伪存真,挑选符合最新考纲要求的真题,按照考点/考向同类归纳,难度分层精析,对全国卷Ⅰ具有重要的应试性和导向性。

三观指的观三题(观母题、观平行题、观扇形题),一统指的是统一考点/考向,并对十年真题进行标灰(调整不考或低频考点标灰色)。

(一)2020考纲(二)本节考向题型研究汇总一、考向题型研究一: 圆锥曲线的基础性质(2019新课标I 卷T10理科).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A .2212x y +=B .22132x y +=C .22143x y +=D .22154x y +=(2013新课标Ⅰ卷T4理科)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离心率为2,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 =14x ±B .y =13x ±C .y =12x ± D .y =±x(2013新课标Ⅰ卷T10理科)已知椭圆E :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为F (3,0),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A .22=14536x y +B .22=13627x y +C .22=12718x y + D .22=1189x y +(2015新课标I 卷T14理科)一个圆经过椭圆221164x y +=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2014新课标Ⅰ卷T4理科)已知F 为双曲线C :x 2﹣my 2=3m (m >0)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B. 3 C.m D.3m(2011新课标I 卷T14理科)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过F l 的直线交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2012新课标I 卷T10文科)等轴双曲线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C 与抛物线216y x =的准线交于A 、B 两点,||AB =C 的实轴长为(A (B ) (C )4 (D )8轨迹条件点集:({M ||MF 1+|MF 2|=2a,|F 1F 2|<2a =点集:{M ||MF 1|-|MF 2|. =±2a,|F 2F 2|>2a}.点集{M | |MF |=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图形方程标准方程 (>0) (a>0,b>0) px y 22=参数方程(t 为参数) 范围 ─a x a ,─b y b |x| a ,y R x 0中心原点O (0,0) 原点O (0,0)顶点(a,0), (─a,0), (0,b) ,(0,─b) (a,0), (─a,0) (0,0)对称轴x 轴,y 轴;长轴长2a,短轴长2bx 轴,y 轴;实轴长2a, 虚轴长2b.x 轴焦点 F 1(c,0), F 2(─c,0) F 1(c,0), F 2(─c,0)12222=+b y a x b a >12222=-by a x 为离心角)参数θθθ(sin cos ⎩⎨⎧==b y a x 为离心角)参数θθθ(tan sec ⎩⎨⎧==b y a x ⎩⎨⎧==pt y pt x 222)0,2(p F双曲线:(1)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 (2)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与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 (3)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渐近线方程为如果双曲线的渐近线为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抛物线:(1)抛物线2y =2px(p>0)的焦点坐标是(2p ,0),准线方程x=-2p,开口向右;抛物线2y =-2px(p>0)的焦点坐标是(-2p ,0),准线方程x=2p ,开口向左;抛物线2x =2py(p>0)的焦点坐标是(0,2p ),准线方程y=-2p,开口向上;抛物线2x =-2py (p>0)的焦点坐标是(0,-2p ),准线方程y=2p,开口向下. (2)抛物线2y =2px(p>0)上的点M(x0,y0)与焦点F 的距离20p x MF +=;抛物线2y =-2px(p>0)上的点M(x0,y0)与焦点F 的距离02x pMF -=(3)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2y =2px(p>0),则抛物线的焦点到其顶点的距离为2p ,顶点到准线的距离2p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4)已知过抛物线2y =2px(p>0)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称为焦点弦,设222a y x ±=-x y ±=2=e λ=-2222b y a x λ-=-2222b y a x 02222=-by a x )0(2222≠=-λλb y a x 02222=-b y a x 0=±b y a x )0(2222≠=-λλby a xA(x1,y1),B(x2,y2),则弦长AB =21x x ++p 或α2sin 2pAB =(α为直线AB 的倾斜角),221p y y -=,2,41221p x AF p x x +==(AF 叫做焦半径).二、考向题型研究二: 简单的离心率求解问题(2019新课标I 卷T10文科)双曲线C :﹣=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130°,则C的离心率为( ) A .2sin40° B .2cos40°C .D .(2016新课标I 卷T5文科)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3 B .12 C .23 D .34(2011新课标I 卷T7理科)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 A ,B 两点,|AB|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 A .B .C .2D .3(2012新课标I 卷T4文科)设1F ,2F 是椭圆E :2222x y a b+=1(a >b >0)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32a x =上一点,△21F PF 是底角为0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A )12 (B )23 (C )34 D .45一、直接求出或求出a 与b 的比值,以求解。

2020年高考数学(理)之解析几何高频考点04 椭圆及其性质附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理)之解析几何高频考点04 椭圆及其性质附解析

解析几何04 椭圆及其性质一、具体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能处理与椭圆有关的问题.二、知识概述:1. 椭圆方程的第一定义: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为一个常数(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则动点的轨迹就是椭圆.几何表示:()121222PF PF a a F F +=>.当()121222PF PF a a F F +=<无轨迹;当()121222=PF PF a a F F +=,以12,F F 为端点的线段.⑴①椭圆的标准方程: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222210x y a b a b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222210y x a b a b+=>>.②一般方程:()2210,0Ax By A B +=>>.③椭圆的标准参数方程:的参数方程为(一象限应是属于02πθ<<).⑵①顶点:或.②轴:对称轴:x 轴,轴;长轴长,短轴长. ③焦点:或.④焦距:.⑤准线:或.⑥离心率:()01c e e a=<<.⑦焦点半径:i. 设为椭圆()222210x y a b a b+=>>上的一点,为左、右焦点,则 y 12222=+b y a x ⎩⎨⎧==θθsin cos b y a x θ),0)(0,(b a ±±)0,)(,0(b a ±±y a 2b 2)0,)(0,(c c -),0)(,0(c c -2221,2b a c c F F -==c a x 2±=c a y 2±=),(00y x P 21,F F 【考点讲解】⇒-=+=0201,ex a PF ex a PF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ii.设为椭圆()222210x y a b b a+=>>上的一点,为上、下焦点,则 由椭圆方程的第二定义可以推出.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210000a PF e x a ex x c ⎛⎫=+=+< ⎪⎝⎭()220000a PF e x ex a x c ⎛⎫=-=-> ⎪⎝⎭归结起来为“左加右减”.注意:椭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得方程的轨迹为椭圆. ⑧通径:垂直于x 轴且过焦点的弦叫做通经.坐标:和⑶共离心率的椭圆系的方程: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离心率是,方程是大于0的参数,0a b >>的离心率也是 我们称此方程为共离心率的椭圆系方程. ⑸若P 是椭圆:上的点.为焦点,若,则的面积为(用余弦定理与可得). 若是双曲线,则面积为.(6)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a ≤x ≤a -b ≤x ≤b 对称轴:坐标轴 对称中心:原点 A (-a,0),A (a,0) A (0,-a ),A (0,a ) ),(00y x P 21,F F →)sin ,cos (θθb a N ),(2222a b c a b d -=),(2ab c )(22b a c a c e -==tt b y a x (2222=+ace =12222=+b y a x 21,F F θ=∠21PF F 21F PF ∆2tan2θb a PF PF 221=+2cot 2θ⋅b ⇒-=+=0201,ey a PF ey a PF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121,01,0F F -(),(),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22||2||AF F B =,1||||AB BF =,则C 的方程为( )A .2212x y += B .22132x y += C .22143x y += D .22154x y += 【解析】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及其简单性质.法一:如图,由已知可设2F B n =,则212,3AF n BF AB n ===, 由椭圆的定义有121224,22a BF BF n AF a AF n =+=∴=-=.在1AF B △中,由余弦定理推论得22214991cos 2233n n n F AB n n +-∠==⋅⋅.在12A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14422243n n nn +-⋅⋅⋅=,解得2n =. 22224312,a n a b a c ∴==∴=∴=-=-=∴所求椭圆方程为22132x y +=,故选B .法二:由已知可设2F B n =,则212,3AF n BF AB n ===, 由椭圆的定义有121224,22a BF BF n AF a AF n =+=∴=-=.在12AF F △和12B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22144222cos 4422cos 9n n AF F n n n BF F n ⎧+-⋅⋅⋅∠=⎨+-⋅⋅⋅∠=⎩, 又2121,AF F BF F ∠∠互补,2121cos cos 0AF F BF F ∴∠+∠=,两式消去2121cos cos AF F BF F ∠∠,,得【真题分析】223611n n +=,解得2n =.22224312,a n a b a c ∴==∴=∴=-=-=∴所求椭圆方程为22132x y +=,故选B .【答案】B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是椭圆2231x y pp+=的一个焦点,则p =( )A .2B .3C .4D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椭圆的几何性质.因为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0)2p是椭圆2231x y pp +=的一个焦点,所以23()2pp p -=,解得8p =,故选D . 【答案】D3.【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已知椭圆2222 1x y a b+=(a >b >0)的离心率为12,则( )A .a 2=2b 2B .3a 2=4b 2C .a =2bD .3a =4b【解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椭圆的离心率2221,2c e c a b a ===-,化简得2234a b =,故选B. 【答案】B4.【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椭圆C :22214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则C 的离心率为( )A .13 B .12 C .2 D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由题可得2c =,因为24b =,所以2228a b c =+=,即a =所以椭圆C 的离心率2e ==,故选C . 【答案】C5.【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1F ,2F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12PF PF ⊥,且2160PF F∠=︒,则C的离心率为()A.312-B.23-C.312-D.3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和简单的几何性质.在12F PF△中,122190,60F PF PF F∠=∠=︒o,设2PF m=,则12122,c F F m PF===,又由椭圆定义可知1221)a PF PF m=+=,则212c cea a====,故选D.【答案】D6.【2018年高考全国Ⅱ理数】已知1F,2F是椭圆22221(0)x yC a ba b+=>>:的左、右焦点,A是C的左顶点,点P在过A且斜率为3的直线上,12PF F△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则C的离心率为()A.23B.12C.13D.14【解析】因为12PF F△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所以212||2||PF F F c==,由AP的斜率为6可得2tan6PAF∠=,所以2sin PAF∠=,2cos PAF∠=,由正弦定理得2222sinsinPF PAFAF APF∠=∠,所以2225sin()3ca c PAF==+-∠,所以4a c=,14e=,故选D.【答案】D7.【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设A,B是椭圆C:2213x ym+=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上存在点M满足∠AMB=120°,则m的取值范围是()A.(0,1][9,)+∞U B.[9,)+∞U C.(0,1][4,)+∞U D.[4,)+∞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椭圆知识为背景的求参数范围的问题.解答问题时要利用条件确定ba,的关系,要借助题设条件ο120=∠AMB 转化为360tan =≥οba,简化求解过程. 当03m <<时,焦点在x 轴上,要使C 上存在点M 满足120AMB ∠=o ,则tan 60a b ≥=o≥,得01m <≤;当3m >时,焦点在y 轴上,要使C 上存在点M 满足120AMB ∠=o ,则tan 60ab≥=o≥,得9m ≥,故m 的取值范围为(0,1][9,)+∞U ,故选A . 【答案】A8.【2019年高考浙江卷】已知椭圆22195x y +=的左焦点为F ,点P 在椭圆上且在x 轴的上方,若线段PF 的中点在以原点O 为圆心,OF 为半径的圆上,则直线PF 的斜率是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圆的方程与性质的应用.方法1:如图,设F 1为椭圆右焦点.由题意可知||=|2OF OM |=c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12||4PF OM ==,设(,)P x y ,可得22(2)16x y -+=,与方程22195x y +=联立,可解得321,22x x =-=(舍),又点P 在椭圆上且在x 轴的上方,求得32P ⎛- ⎝⎭,所以212PF k ==方法2:(焦半径公式应用)由题意可知|2OF |=|OM |=c =,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12||4PF OM ==,即342p p a ex x -=⇒=-,从而可求得3,22P ⎛- ⎝⎭,所以212PFk ==9.【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设12F F ,为椭圆C :22+13620x y =的两个焦点,M 为C 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若12MF F △为等腰三角形,则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及其简单性质,解答本题时,根据椭圆的定义分别求出12MF MF 、,设出M 的坐标,结合三角形面积可求出M 的坐标.由已知可得2222236,20,16,4a b c a b c ==∴=-=∴=,11228MF F F c ∴===,∴24MF =.设点M 的坐标为()()0000,0,0x y x y >>,则121200142MF F S F F y y =⋅⋅=△,又1201442MF F S y =⨯=∴=△0y,22013620x ∴+=,解得03x =(03x =-舍去),M \的坐标为(.【答案】(10.【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已知12,F F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P 为C 上一点,O 为坐标原点.(1)若2POF △为等边三角形,求C 的离心率;(2)如果存在点P ,使得12PF PF ⊥,且12F PF △的面积等于16,求b 的值和a 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椭圆的性质来求椭圆的离心率,以及椭圆中存在定点满足题中条件的问题, (1)连结1PF ,由2POF △为等边三角形可知在12F PF △中,1290F PF ∠=︒,2PF c =,1PF =,于是1221)a PF PF c =+=,故C的离心率是1ce a==. (2)由题意可知,满足条件的点(,)P x y 存在.当且仅当1||2162y c ⋅=,1y y x c x c ⋅=-+-,22221x y a b+=,即||16c y =,① 222x y c +=,② 22221x y a b+=,③由②③及222a b c =+得422b y c =,又由①知22216y c=,故4b =.由②③得()22222a x c b c=-,所以22c b ≥,从而2222232,a b c b =+≥=故a ≥当4b =,a ≥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所以4b =,a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11;(2)4b =,a的取值范围为)+∞.11.【2019年高考天津卷文数】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左顶点为A ,上顶点为B .|2||OA OB =(O 为原点).(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设经过点F 且斜率为34的直线l 与椭圆在x 轴上方的交点为P ,圆C 同时与x 轴和直线l 相切,圆心C 在直线x =4上,且OC AP ∥,求椭圆的方程.【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方程、圆等基础知识.(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2b =,又由222a b c =+,消去b得222a c ⎫=+⎪⎪⎝⎭,解得12c a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12. (2)由(1)知,2,a c b ==,故椭圆方程为2222143x y c c +=.由题意,(, 0)F c -,则直线l 的方程为3()4y x c =+,点P 的坐标满足22221,433(),4x y c cy x c ⎧+=⎪⎪⎨⎪=+⎪⎩消去y 并化简,得到2276130x cx c +-=,解得1213,7c x c x ==-.代入到l 的方程,解得1239,214y c y c ==-. 因为点P 在x 轴上方,所以3,2P c c ⎛⎫⎪⎝⎭.由圆心C 在直线4x =上,可设(4, )C t . 因为OC AP ∥,且由(1)知( 2 , 0)A c -,故3242ct c c=+,解得2t =.因为圆C 与x 轴相切,所以圆的半径长为2,又由圆C 与l2=,可得=2c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1612x y +=.【答案】(1)12;(2)2211612x y +=.12.【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数】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上顶点为B .已知椭圆的短轴长为4(1)求椭圆的方程;(2)设点P 在椭圆上,且异于椭圆的上、下顶点,点M 为直线PB 与x 轴的交点,点N 在y 轴的负半轴上.若||||ON OF =(O 为原点),且OP MN ⊥,求直线PB 的斜率. 【解析】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方程等基础知识.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依题意,24,5c b a ==,又222a b c =+,可得a =2,b =1c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54x y +=.(2)由题意,设()()()0,,0P P p M P x y x M x ≠,.设直线PB 的斜率为()0k k ≠,又()0,2B ,则直线PB 的方程为2y kx =+,与椭圆方程联立222,1,54y kx x y =+⎧⎪⎨+=⎪⎩整理得()2245200k x kx ++=,可得22045P k x k =-+,代入2y kx =+得2281045P k y k -=+,进而直线OP 的斜率24510P py k x k -=-. 在2y kx =+中,令0y =,得2M x k=-. 由题意得()0,1N -,所以直线MN 的斜率为2k-.由OP MN ⊥,得2451102k k k -⎛⎫⋅-=- ⎪-⎝⎭,化简得2245k =,从而5k =±.所以,直线PB的斜率为5或5-. 【答案】(1)22154x y +=;(2)230或230-. 1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x ,y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12.记M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一象限,PE ⊥x 轴,垂足为E ,连结QE 并延长交C 于点G .(i )证明:PQG △是直角三角形; (ii )求PQG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本题考查了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利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以及三角形面积最大值问题.(1)由题设得1222y y x x ⋅=-+-,化简得221(||2)42x y x +=≠,所以C 为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不含左右顶点.(2)(i )设直线PQ 的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0)y kx k =>.由22142y kxx y =⎧⎪⎨+=⎪⎩得x =. 记u =,则(,),(,),(,0)P u uk Q u uk E u --.于是直线QG 的斜率为2k ,方程为()2ky x u =-. 由22(),2142k y x u x y ⎧=-⎪⎪⎨⎪+=⎪⎩得22222(2)280k x uk x k u +-+-=.① 设(,)G G G x y ,则u -和G x 是方程①的解,故22(32)2G u k x k +=+,由此得322G uky k =+.从而直线PG 的斜率为322212(32)2uk uk k u k ku k-+=-+-+.所以PQ PG ⊥,即PQG △是直角三角形.(ii )由(i )得2||21PQ u k =+,221||uk k PG +=,所以△PQG 的面积222218()18(1)||12(12)(2)12()k k k k S PQ PG k k k k++===++++‖. 设t =k +1k,则由k >0得t ≥2,当且仅当k =1时取等号. 因为2812t S t =+在[2,+∞)单调递减,所以当t =2,即k =1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9.因此,△PQG 面积的最大值为169.1.【2017年高考浙江卷】椭圆22194x y +=的离心率是( )A B C .23 D .59【解析】椭圆22194x y +=的离心率e ==,故选B . 【答案】B2.【2017年高考全国Ⅲ】已知椭圆C :22220)1(x y a ba b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且以线段A 1A 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 ay ab -+=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3【解析】以线段12A A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0,0),半径为r a =,圆的方程为222x y a +=,【模拟考场】直线20bx ay ab -+=与圆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d a ==,整理可得223a b =,即2223()a a c =-即2223a c =,从而22223c e a ==,则椭圆的离心率c e a ===,故选A . 【答案】A3.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为F 1、F 2,离心率为33,过F 2的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AF 1B 的周长为43,则C 的方程为( )A.x 23+y 22=1B.x 23+y 2=1C.x 212+y 28=1D.x 212+y 24=1 【解析】 根据条件可知c a =33,且4a =43,∴a =3,c =1,b =2,椭圆的方程为x 23+y 22=1.【答案】 A4.【2018年高考浙江卷】已知点P (0,1),椭圆24x +y 2=m (m >1)上两点A ,B 满足AP u u u u r =2PB u u u u r ,则当m =___________时,点B 横坐标的绝对值最大.【解析】设11(,)A x y ,22(,)B x y ,由2AP PB =u u u r u u u r得122x x -=,1212(1)y y -=-,所以1223y y -=-,因为A ,B 在椭圆上,所以22114x y m +=,22224x y m +=,所以22224(23)4x y m +-=, 所以224x +22324()m y -=,与22224x y m +=对应相减得234m y +=,2221(109)44x m m =--+≤, 当且仅当5m =时取最大值. 【答案】55.【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数】已知椭圆2222:1(0)x y M a b a b +=>>,双曲线2222:1x y N m n-=.若双曲线N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M 的四个交点及椭圆M 的两个焦点恰为一个正六边形的顶点,则椭圆M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双曲线N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正六边形性质得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c +,再根据椭圆定义得2c a +=,所以椭圆M的离心率为1c a ==.双曲线N 的渐近线方程为n y x m =±,由题意得双曲线N 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π3,所以222πtan 33n m ==,所以222222234m n m m e m m ++===,所以2e =.1 26.【2016北京理】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的离心率为2,(,0)A a ,(0,)B b ,(0,0)O ,△OAB 的面积为1.(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设P 是椭圆C 上一点,直线P 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 求证:BM AN ⋅为定值.【分析】(I)根据离心率为2,即2=c a ,△OAB 的面积为1,即121=ab ,椭圆中222c b a +=列方程组进行求解;(II )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求出BM AN ,的值,求其乘积为定值.【解析】(I )由题意得⎪⎪⎪⎩⎪⎪⎪⎨⎧+===,,121,23222c b a ab a c 解得1,2==b a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1422=+y x . (II )由(I )知,)1,0(),0,2(B A ,设),(00y x P ,则442020=+y x .当00≠x 时,直线PA 的方程为)2(200--=x x y y . 令0=x ,得2200--=x y y M ,从而221100-+=-=x y y BM M . 直线PB 的方程为110+-=x x y y . 令0=y ,得100--=y x x N ,从而12200-+=-=y x x AN N .所以221120000-+⋅-+=⋅x y y x BM AN 228844224844400000000000000002020+--+--=+--+--++=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4=.当00=x 时,10-=y ,,2,2==AN BM 所以4=⋅BM AN . 综上,BM AN ⋅为定值.7.已知点M 是圆心为E的圆(2216x y ++=上的动点,点)F,线段MF 的垂直平分线交EM于点P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矩形ABCD 的边所在直线与曲线C 均相切,设矩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定义法求椭圆的轨迹方程;(2)设AB 的方程为1y k x m =+, CD 的方程为1y k x m =-,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为1d =,直线BC 与AD 间的距离为2d =,S =S 的范围.【解析】(1)依题PM PF =,所以4PE PF PE PM ME +=+== (为定值),EF =>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E F为焦点的椭圆,其中24,2a c ==所以P 点轨迹C 的方程是2214x y += (2)①当矩形的边与坐标轴垂直或平行时,易得8S =;②当矩形的边均不与坐标轴垂直或平行时,其四边所在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AB 的方程为1y k x m =+, BC 的方程为2y k x n =+,则CD 的方程为1y k x m =-, AD 的方程为2y k x n =-,其中121k k ⋅=-,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为1d ==,同理直线BC 与AD 间的距离为2d ==()12*S d d =⋅=L2222211111{ 21044x y k x k mx m y k x m+=⎛⎫⇒+++-= ⎪⎝⎭=+,因为直线AB 与椭圆相切,所以221410k m ∆=+-=,所以2141m k =+,同理2241n k =+,所以 S ===44==212112k k +≥ (当且仅当11k =±时,不等式取等号),所以4S <≤810S <≤, 由①②可知, 810S ≤≤.【答案】(1) 2214x y +=;(2) 810S ≤≤.。

浅析2020年全国数学高考卷Ⅲ解析几何大题的解答及启示

浅析2020年全国数学高考卷Ⅲ解析几何大题的解答及启示

设 t>0,由题意知 n>0,易得 B(5,0) ,则直线 BP 的
方程为
y
=
-
1 t
( x -5) ,从而
| BP | = n 1+t2 , | BQ | = 1+t2 .
由 | BP | = | BQ | ,得 n = 1,代入 C 的方程,解得 n = 3
或 n = -3,通过直线 BP 的方程解得 t = 2 或 t = 8. 从
虑利用向量. 解法 3 设点 Q(6,m) ,不妨设 m> 0,则 B→Q =
(1,m) ,从而 B→P = ( -m,1) ,于是 O→P = B→P-B→O = ( -m,1) -( -5,0)= (5-m,1) ,
得 P(5-m,1). 将点 P 的坐标代入椭圆 C 的方程
中,得
(5-m) 2 +16 = 25,
C
的方程为 x2 + y2 25 25
=
1,下面分析第
2)
16
小题的解答.
分析 1 可先求出点 A, P, Q 的坐标, △APQ
的面积便易求出. 设点 P,Q 的坐标,利用 BP⊥BQ,
表示出 | BP | , | BQ | ,计算出点 P,Q 的坐标.
解法 1 设 P( m,n),Q(6,t),根据对称性可
1 2
×8×1+(1+2) ×3×
1 2
-
1 2
×11×2
=
5 2
,
S = △AP2Q2
1 2
×2×1+(1+8) ×9×
1 2
-
1 2
×19×8
=
5 2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精品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精品

、选择题2 2cA -1.(重庆理8)在圆x y 2x 6y 0内,过点E (0, 1)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是AC 和BD,则四边形ABCDW面积为A. 5、. 2 B 10、. 2 C. 15.2 D. 20.2【答案】B2 2 2C1:3 4 1(a> b>0) C1:x2 *y- 12.(浙江理8)已知椭圆 a b 与双曲线 4 有公共的焦点,C1的一条渐近线与以C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A,B两点,若C1恰好将线段AB三等分,则2 13 -2 1a 2b 2A. 2 B, a 13 C, 2 D. b 2【答案】C3.(四川理10)在抛物线y x2 ax 5(aw0)上取横坐标为x1 4, x2 2的两点,过L 2 L 2这两点引一条割线,有平行于该割线的一条直线同时与抛物线和圆5x 5y 36相切,则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A. ( 2, 9) B (0, 5) C (2, 9) D (1, 6)【答案】C【解析】由已知的割线的坐标(4,11 4a),(2,2 a 1),K 2 a,设直线方程为36 b22y (a 2)x b,则5 1 (2 a)五、解析几何2y x ax 5 ,b又y (a 2)x b6 a 4 ( 2, 9)4.(陕西理2)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 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2 2A, y 8x B . y 8x C. y2 4x D . y2 4x5. 理8 )已知双曲线2 2上工2 ,2a b1(a>0, b>0)的两条渐近线均和圆2x2或卫D. 3 2A. 5B. 2 y_5 C. 3 D. 66.(全国新课标理 7) 已知直线 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 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1ABi为C 的实轴长的2倍,C 的离心率为 (A)短(B)由 (C) (D) 3 7.(全国大纲理 10)已知抛物线 2 C :y 4x的焦点为F,直线y 2x 4与C 交于A, B 两点.则cos AFB = A. 5 3B. 5C .8.(江西理 9)若曲线C 1 :点,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9.(湖南理 5) 设双曲线 y 9 D .2xD.(与曲线C2:,0)U (0,y(y的渐近线方程为mx m ) 0有四个不同的交3x 2y0,则a 的值为A. 4 【答案】C D. 110.(湖北理 4)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2 px(p 0)上, 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个数记为 A. n=0 【答案】C 11.(福建理 n, 则 B. n=1 C .n=2D. n7) 设圆锥曲线 r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 F2,若曲线r 上存在点P 满足PF 1 : F 1F 2 : PF2 1或3 A. 22=4:3:2 ,则曲线r 的离心率等于 B. 3 或 2【答案】A12 .(北京理8)设A 0,0 , B 4,0 , C t 4,4 , D t ,4 t R .记N t 为平行四边形 ABCg 部(不含边界)的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函数 的值域为C 22 c13 .(安徽理2)双曲线2x y8的实轴长是则线段AB 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填空题15 .(湖北理14)如图,直角坐标系 x O y 所在的平面为,直角坐标系xOy (其中y 轴一与射影C 的方程是 【答案】(2, 2) (x 1)2 y2 12 x 2116 .(浙江理17)设F1,F 2分别为椭圆 3的左、右焦点,点A,B 在椭圆上,若uuruurnF 1A 5F 2B;则点 A 的坐标是A. 9,10,11B.9,10,12 C.9,11,12D.10,11,12(A) 2(B) 2 2(C) 4(D) 4 214.(辽宁理已知F 是抛物线 y2=x 的焦点, A,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 IAF BF =3(A)4(B) 1'轴重合)所在的平面为,xOx 45 。

2020年高考试题:解析几何

2020年高考试题:解析几何
A、 B、 C、 D、
本题解析:双曲线 : 渐近线: 。
与 联立得到: ; 与 联立得到: 。
, , 的方程: 。
到直线 的距离: 。 。
焦距的最小值是 。
训练八: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文科第19题理科第19题:已知椭圆 : ( )的右焦点 与抛物线 的焦点重合, 的中心与 的顶点重合。过 且与 轴垂直的直线交 于 , 两点,交 于 , 两点,且 。

。联立 和圆 得到: 。
, ,
的方程:

训练六:2020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文科第8题理科第5题:若过点 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为( )
A、 B、 C、 D、
本题解析:假设:圆的方程为: ,圆心 ,半径 。
圆与两个坐标轴相切 整个圆只能在一个象限,圆过点 整个圆在第一象限
, 。

(Ⅱ)文科: 。
椭圆 的四个顶点 , , , , ,
, , , 。
抛物线 : 的准线 。
到准线 的距离: ;
到准线 的距离: ;
到准线 的距离: ;
到准线 的距离: ;
的四个顶点到 的准线距离之和为

椭圆 的方程为 。抛物线 的方程为 。
(Ⅱ)理科: 椭圆 。
联立椭圆 和抛物线 得到:
十字相乘法计算。
(Ⅰ)求 的离心率;
(Ⅱ)文科:若 的四个顶点到 的准线距离之和为 ,求 和 的标准方程。
理科:设 是 和 的公共点,若 ,求 和 的标准方程。
本题解析:(Ⅰ)椭圆 : 的右焦点 与抛物线 的焦点重合,
方程为 。过 且与 轴垂直的直线: 。
与 联立得到:
, 。
与 联立得到: ,
, ,

2020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内容剖析及备考建议

2020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内容剖析及备考建议

2020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内容剖析及备考建议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高考主要考查直线与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的几何性质。

其中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考查重点。

运动与变化是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观点,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基本方法。

试题强调综合性,综合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思想方法,突出考查考生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一、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二、圆的方程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定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能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三、空间直角坐标系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四、圆锥曲线(理科)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双曲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轴、顶点、离心率、渐近线).4.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5.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四、圆锥曲线(文科)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2.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双曲线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轴、顶点、离心率、渐近线).3.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轴、顶点、离心率).4.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原卷版)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原卷版)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原卷版)一、选择题1.(2020·全国Ⅰ理,4)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等于( ) A .2 B .3 C .6 D .92.(2020·全国Ⅰ理,11)已知⊙M :x 2+y 2-2x -2y -2=0,直线l :2x +y +2=0,P 为l 上的动点,过点P 作⊙M 的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当|PM |·|AB |最小时,直线AB 的方程为( ) A .2x -y -1=0 B .2x +y -1=0 C .2x -y +1=0D .2x +y +1=03.(2020·全国Ⅱ理,5)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 -y -3=0的距离为( ) A.55 B.255 C.355 D.4554.(2020·全国Ⅱ理,8)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a 与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若△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 A .4 B .8 C .16 D .325.(2020·全国Ⅲ理,5)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2与抛物线C :y 2=2px (p >0)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 A.⎝⎛⎭⎫14,0 B.⎝⎛⎭⎫12,0 C .(1,0) D .(2,0) 6.(2020·全国Ⅲ理,10)若直线l 与曲线y =x 和圆x 2+y 2=15都相切,则l 的方程为( )A .y =2x +1B .y =2x +12C .y =12x +1D .y =12x +127.(2020·全国Ⅲ理,11)设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离心率为 5.P 是C 上一点,且F 1P ⊥F 2P .若△PF 1F 2的面积为4,则a 等于( ) A .1 B .2 C .4 D .88.(2020·新高考全国Ⅰ,9)已知曲线C :mx 2+ny 2=1.( ) A .若m >n >0,则C 是椭圆,其焦点在y 轴上 B .若m =n >0,则C 是圆,其半径为nC .若mn <0,则C 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 =±-m nxD .若m =0,n >0,则C 是两条直线9.(2020·新高考全国Ⅱ,10)已知曲线C :mx 2+ny 2=1.( ) A .若m >n >0,则C 是椭圆,其焦点在y 轴上 B .若m =n >0,则C 是圆,其半径为nC .若mn <0,则C 是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y =±-m nx D .若m =0,n >0,则C 是两条直线10.(2020·北京,5)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3,4),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4 B .5 C .6 D .711.(2020·北京,7)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异于O 的一点,过P 作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 ) A .经过点O B .经过点PC .平行于直线OPD .垂直于直线OP12.(2020·天津,7)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0,b >0),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和点(0,b )的直线为l .若C 的一条渐近线与l 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l 垂直,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x 24-y 24=1 B .x 2-y 24=1 C.x 24-y 2=1 D .x 2-y 2=113.(2020·浙江,8)已知点O (0,0),A (-2,0),B (2,0),设点P 满足|PA |-|PB |=2,且P 为函数y =34-x 2图象上的点,则|OP |等于( ) A.222 B.4105C.7D.10 14.(2020·全国Ⅰ文,6)已知圆x 2+y 2-6x =0,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415.(2020·全国Ⅰ文,11)设F 1,F 2是双曲线C :x 2-y 23=1的两个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且|OP |=2,则△PF 1F 2的面积为( ) A.72 B .3 C.52D .2 16.(2020·全国Ⅱ文,8)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 -y -3=0的距离为( ) A.55 B.255 C.355 D.45517.(2020·全国Ⅱ文,9)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a 与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若△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 A .4 B .8 C .16 D .3218.(2020·全国Ⅲ文,7)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2与抛物线C :y 2=2px (p >0)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 A.⎝⎛⎭⎫14,0 B.⎝⎛⎭⎫12,0 C .(1,0) D .(2,0) 19.(2020·全国Ⅲ文,8)点(0,-1)到直线y =k (x +1)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2 二、填空题1.(2020·全国Ⅰ理,15)已知F 为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A 为C 的右顶点,B 为C 上的点,且BF 垂直于x 轴.若AB 的斜率为3,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2.(2020·新高考全国Ⅰ,13)斜率为3的直线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3.(2020·新高考全国Ⅱ,14)斜率为3的直线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4.(2020·北京,12)已知双曲线C :x 26-y 23=1,则C 的右焦点的坐标为________;C 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________.5.(2020·天津,12)已知直线x -3y +8=0和圆x 2+y 2=r 2(r >0)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6,则r 的值为________.6.(2020·江苏,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x 2a 2-y 25=1(a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52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__. 7.(2020·江苏,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P ⎝⎛⎭⎫32,0,A ,B 是圆C :x 2+⎝⎛⎭⎫y -122=36上的两个动点,满足PA =PB ,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8.(2020·浙江,15)已知直线y =kx +b (k >0)与圆x 2+y 2=1和圆(x -4)2+y 2=1均相切,则k =________,b =________.9.(2020·全国Ⅲ文,14)设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为y =2x ,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2020·全国Ⅰ理,20)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E :x 2a 2+y 2=1(a >1)的左、右顶点,G 为E的上顶点,AG →·GB →=8.P 为直线x =6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2.(2020·全国Ⅱ理,19)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1)求C 1的离心率;(2)设M 是C 1与C 2的公共点,若|MF |=5,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3.(2020·全国Ⅲ理,20)已知椭圆C :x 225+y 2m 2=1(0<m <5)的离心率为154,A ,B 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 (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x =6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4.(2020·新高考全国Ⅰ,2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且过点A (2,1).(2)点M ,N 在C 上,且AM ⊥AN ,AD ⊥MN ,D 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 ,使得|DQ |为定值.5.(2020·新高考全国Ⅱ,21)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过点M (2,3),点A 为其左顶点,且AM 的斜率为12.(1)求C 的方程;(2)点N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求△AMN 的面积的最大值.6.(2020·北京,20)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过点A (-2,-1),且a =2b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B (-4,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点M ,N ,直线MA ,NA 分别交直线x =-4于点P ,Q .求|PB ||BQ |的值.7.(2020·天津,18)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顶点为A (0,-3),右焦点为F ,且|OA |=|OF |,其中O 为原点.(2)已知点C 满足3OC →=OF →,点B 在椭圆上(B 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 与以C 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P ,且P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AB 的方程.8.(2020·江苏,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E :x 24+y 23=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A 在椭圆E 上且在第一象限内,AF 2⊥F 1F 2,直线AF 1与椭圆E 相交于另一点B .(1)求△AF 1F 2的周长;(2)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直线AP 与椭圆E 的右准线相交于点Q ,求OP →·QP →的最小值; (3)设点M 在椭圆E 上,记△OAB 与△MA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若S 2=3S 1,求点M 的坐标.9.(2020·浙江,21)如图,已知椭圆C 1:x 22+y 2=1,抛物线C 2:y 2=2px (p >0),点A 是椭圆C 1与抛物线C 2的交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椭圆C 1于点B ,交抛物线C 2于点M (B ,M 不同于A ).(1)若p =116,求抛物线C 2的焦点坐标;(2)若存在不过原点的直线l 使M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的最大值.10.(2020·全国Ⅰ文,21)已知A ,B 分别为椭圆E :x 2a 2+y 2=1(a >1)的左、右顶点,G 为E的上顶点,AG →·GB →=8.P 为直线x =6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11.(2020·全国Ⅱ文,19)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1)求C 1的离心率;(2)若C 1的四个顶点到C 2的准线距离之和为12,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12.(2020·全国Ⅲ文,21)已知椭圆C:x225+y2m2=1(0<m<5)的离心率为154,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1)求C的方程;(2)若点P在C上,点Q在直线x=6上,且|BP|=|BQ|,BP⊥BQ,求△APQ的面积.。

一道解析几何高考题的解析与探究——以 2020年全国卷Ⅰ理科第 20题为例

一道解析几何高考题的解析与探究——以 2020年全国卷Ⅰ理科第 20题为例
列出关于 t,n 的方程,求出 n 的值。
解析:设点 P、C、D 的坐标为 P(6,t),C(x1,y1),D(x2,y2),则
t
t
直线 PA 的方程是 y = ( x + 3 ),直线 PB 的方程是 y = ( x 9
3
t
ì
ïy = 9 ( x + 3 ),
ï
消 元 得 ( t 2 + 9 ) x 2 + 6t 2 x + 9t 2 3 );联 立 í 2
ï + y = 1,
î9
技法点拨
106
2mny + n2 - 9 = 0,设 C(x1,y1),D(x2,y2),则 y 1 + y 2 = y1 y2 =
n2 - 9
m2 + 9
(1)。又直线 AC 的方程为 y =
直线 BD 的方程为 y =
共点 P,所以
9y 1
x1 + 3
=
y2
x2 - 3
后对 C、D 横坐标分两种情况考虑,考查了分类与整合的数学
思想,强调思维的严谨性。
思路 3:先求直线带参数的方程(即共点的直线系方程)。
先引进直线 CD 的方程,当斜率不为零时,设其为 x=my+
n,联立直线 CD 与椭圆 E 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找到 C、D 坐标
的关系(用参数 m,n 表示),然后写出直线 AC、BD 的方程,利用
功能,以下着重讨论第二问的解法。
二、试题解析
思路 1:从命题者的角度寻找答案。
此题的命题背景是极点和极线的位置关系,即寻找极线
x=6 对应的极点。
解析:由于椭圆及直线 x=6 都是关于 x 轴对称的图形,若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1卷):答案详细解析(最新)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1卷):答案详细解析(最新)

打开导航窗口(书签),可以直接找到各个题目.
第 8 页 共 27 页
2020 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 1 卷)答案详解及试题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概率统计)
某厂接受了一项加工业务,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位:件)按标准分为 A,B,C,
D 四个等级,加工业务约定:对于 A 级品、B 级品、C 级品,厂家每件分别收取
第 6 页 共 27 页
2020 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 1 卷)答案详解及试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x y 2 0
13(. 线性规划)若 x,y 满足约束条件 x y 1 0 ,则 z=x+7y 的最大值为_____. y 1 0
【解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A13 所示.
【答案】 y 2x
16. (数列)数列an 满足 an2 1n an 3n 1 ,前 16 项和为 540,则 a1 =____.
打开导航窗口(书签),可以直接找到各个题目.
第 7 页 共 27 页
2020 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 1 卷)答案详解及试题
【解析】当 n 为偶数时,有 an2 an 3n 1,故
A. 1 16
B. 1 9
C. 1 8
D. 1 6
【解析】∵ a log3
4 log3 4a
2 ,∴ 4a
32
9 ,∴ 4a
1 4a
1. 9
【答案】B
9.(算法框图)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n
A. 17
B. 19
C. 21
D. 23
打开导航窗口(书签),可以直接找到各个题目.
第 4 页 共 27 页

2020届江苏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试题解析

2020届江苏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试题解析

4k 4k
2
,x1
x2
3
1 4k2

N E
O
x
非对称式 消元
y 4k1 x2x 3x1 x2 (*) 消去x2 3x1 x2
M B1
y 4kx1 x2 x1 x2 4x1
2x1 (x1 x2 )
4k 3 1 4k 2
4k 1 4k
设直线
M
N:y

kx

1 2
写直线 B2M 求点 T
写直线 B1N
(用 x1,y1,x2,y2 表示)
得x1 x2
1
4k 4k
2
,x1 x2
3
1 4k 2
求点 T 轨迹方程
02 解法赏析
【运算过程
2】由


x2 4
y
y2 kx
1
1 2
得:
x
1 ②,
由①②联立,求得 y 2 ,所以点T 在直线 y 2 上.
02 解法赏析
【构图方式 2】过点 E 的直线 MN 与椭圆交于 M,N,连结 B2M 与 B1N 并延长交于点 T.
y T
【运算路径 2】两点均未知——“设而不求”
B2 N
E
O
x
M B1
设 M(x1,y1),N(x2,y2)
为8 3
3.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
B2,B1
分别是椭圆的上、下顶点,过点
E(0,
1 2
)的直线
l

椭圆交于 M,N 两点,直线 MB2 与直线 NB1 交于点 T.
y T

2020年全国各地高中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高中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含答案)

2020年全国各地⾼考真题分类汇编—解析⼏何1.(2020•天津)设双曲线C的⽅程为﹣=1(a>0,b>0),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和点(0,b)的直线为l.若C的⼀条渐近线与l平⾏,另⼀条渐近线与l垂直,则双曲线C 的⽅程为()A.﹣=1B.x2=1C.﹣y2=1D.x2﹣y2=12.(2020•北京)已知半径为1的圆经过点(3,4),则其圆⼼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值为()A.4B.5C.6D.73.(2020•浙江)已知点O(0,0),A(﹣2,0),B(2,0).设点P满⾜|PA|﹣|PB|=2,且P 为函数y=3图象上的点,则|OP|=()A.B.C.D.4.(2020•北京)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焦点为F,准线为l.P是抛物线上异于O的⼀点,过P作PQ⊥l于Q,则线段FQ的垂直平分线()A.经过点O B.经过点PC.平⾏于直线OP D.垂直于直线OP5.(2020•新课标Ⅲ)点(0,﹣1)到直线y=k(x+1)距离的最⼤值为()A.1B.C.D.26.(2020•新课标Ⅲ)设O为坐标原点,直线x=2与抛物线C:y2=2px(p>0)交于D,E两点,若OD⊥OE,则C的焦点坐标为()A.(,0)B.(,0)C.(1,0)D.(2,0)7.(2020•新课标Ⅱ)设O为坐标原点,直线x=a与双曲线C:﹣=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E两点.若△ODE的⾯积为8,则C的焦距的最⼩值为()A.4B.8C.16D.328.(2020•新课标Ⅱ)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A.B.C.D.9.(2020•新课标Ⅰ)已知A为抛物线C:y2=2px(p>0)上⼀点,点A到C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轴的距离为9,则p=()A.2B.3C.6D.910.(2020•新课标Ⅰ)已知圆x2+y2﹣6x=0,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的⻓度的最⼩值为()A.1B.2C.3D.4 11.(2020•新课标Ⅲ)在平⾯内,A,B是两个定点,C是动点.若•=1,则点C的轨迹为()A.圆B.椭圆C.抛物线D.直线12.(2020•新课标Ⅰ)设F1,F2是双曲线C:x2﹣=1的两个焦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C上且|OP|=2,则△PF1F2的⾯积为()A.B.3C.D.213.(2020•新课标Ⅲ)设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率为.P是C上⼀点,且F 1P⊥F2P.若△PF1F2的⾯积为4,则a=()A.1B.2C.4D.814.(2020•新课标Ⅰ)已知⊙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时,直线AB的⽅程为()A.2x﹣y﹣1=0B.2x+y﹣1=0C.2x﹣y+1=0D.2x+y+1=015.(2020•上海)已知椭圆+y2=1,作垂直于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A、B两点,作垂直于y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C、D两点,且AB=CD,两垂线相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圆D.抛物线⼆.多选题(共1⼩题)16.(2020•海南)已知曲线C:mx2+ny2=1.()A.若m>n>0,则C是椭圆,其焦点在y轴上B.若m=n>0,则C是圆,其半径为C.若mn<0,则C是双曲线,其渐近线⽅程为y=±xD.若m=0,n>0,则C是两条直线17.(2020•天津)已知直线x﹣y+8=0和圆x2+y2=r2(r>0)相交于A,B两点.若|AB|=6,则r的值为.18.(2020•北京)已知双曲线C:﹣=1,则C的右焦点的坐标为;C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是.19.(2020•上海)已知椭圆C:+=1的右焦点为F,直线l经过椭圆右焦点F,交椭圆C于P、Q两点(点P在第⼆象限),若点Q关于x轴对称点为Q′,且满⾜PQ⊥FQ′,求直线l的⽅程是.20.(2020•浙江)已知直线y=kx+b(k>0)与圆x2+y2=1和圆(x﹣4)2+y2=1均相切,则k =,b=.21.(2020•新课标Ⅲ)设双曲线C:﹣=1(a>0,b>0)的⼀条渐近线为y=x,则C的离⼼率为.22.(2020•江苏)在平⾯直⻆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1(a>0)的⼀条渐近线⽅程为y=x,则该双曲线的离⼼率是.23.(2020•新课标Ⅰ)已知F为双曲线C:﹣=1(a>0,b>0)的右焦点,A为C的右顶点,B为C上的点,且BF垂直于x轴.若AB的斜率为3,则C的离⼼率为.24.(2020•海南)斜率为的直线过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且与C交于A,B两点,则|AB|=.25.(2020•上海)已知直线l1:x+ay=1,l2:ax+y=1,若l1∥l2,则11与l2的距离为.26.(2020•天津)已知椭圆+=1(a>b>0)的⼀个顶点为A(0,﹣3),右焦点为F,且|OA|=|OF|,其中O为原点.(Ⅰ)求椭圆的⽅程;(Ⅱ)已知点C满⾜3=,点B在椭圆上(B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AB与以C为圆⼼的圆相切于点P,且P为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程.27.(2020•北京)已知椭圆C:+=1过点A(﹣2,﹣1),且a=2b.。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2(新课标Ⅲ)(解析版) (1)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2(新课标Ⅲ)(解析版) (1)

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数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已知集合{}1235711A =,,,,,,{}315|B x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答案】B 【解析】 【分析】采用列举法列举出AB 中元素的即可.【详解】由题意,{5,7,11}A B ⋂=,故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3.故选:B【点晴】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考查学生对交集定义的理解,是一道容易题. 2.若()11+=-z i i ,则z =( ) A. 1–i B. 1+iC. –iD. i【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利用除法运算求得z ,再利用共轭复数的概念得到z 即可.【详解】因为21(1)21(1)(1)2i i iz i i i i ---====-++-,所以z i . 故选:D【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涉及到共轭复数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3.设一组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0.01,则数据10x 1,10x 2,…,10x n 的方差为( ) A. 0.01 B. 0.1C. 1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新数据与原数据关系确定方差关系,即得结果.【详解】因为数据(1,2,,)i ax b i n +=,的方差是数据(1,2,,)i x i n =,的方差的2a 倍,所以所求数据方差为2100.01=1⨯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方差,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4.Logistic 模型是常用数学模型之一,可应用于流行病学领城.有学者根据公布数据建立了某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I (t )(t 的单位:天)的Logistic 模型:0.23(53)()=1e t I K t --+,其中K 为最大确诊病例数.当I (*t )=0.95K 时,标志着已初步遏制疫情,则*t 约为( )(ln19≈3) A. 60 B. 63C. 66D. 69【答案】C 【解析】 【分析】将t t *=代入函数()()0.23531t KI t e--=+结合()0.95I t K *=求得t*即可得解.【详解】()()0.23531t K I t e--=+,所以()()0.23530.951t K I t K e**--==+,则()0.235319t e*-=,所以,()0.2353ln193t *-=≈,解得353660.23t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考查指数与对数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5.已知πsin sin =31θθ⎛⎫++ ⎪⎝⎭,则πsin =6θ⎛⎫+ ⎪⎝⎭( )A.12B.C.23D.【答案】B 【解析】 【分析】将所给的三角函数式展开变形,然后再逆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得三角函数式的值.详解】由题意可得:1sin sin cos 122θθθ++=,则:3sin 12θθ+=1cos 2θθ+=从而有:3sin coscos sin663ππθθ+=, 即3sin 63πθ⎛⎫+= ⎪⎝⎭.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及其应用,属于中等题.6.在平面内,A ,B 是两个定点,C 是动点,若=1AC BC ⋅,则点C 的轨迹为( ) A. 圆 B. 椭圆C. 抛物线D. 直线【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结合数量积的定义求解其轨迹方程即可.【详解】设()20AB a a =>,以AB 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0A a B a -,设(),C x y ,可得:()(),,,AC x a y BC x a y →→=+=-,从而:()()2AC BC x a x a y →→⋅=+-+,结合题意可得:()()21x a x a y +-+=, 整理可得:2221x y a +=+,即点C 的轨迹是以AB 21a +为半径的圆.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及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轨迹方程的求解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7.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2x =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 A. 1,04⎛⎫⎪⎝⎭B. 1,02⎛⎫ ⎪⎝⎭C. (1,0)D. (2,0)【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OD OE ⊥,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4DOx EOx π∠=∠=,从而可以确定出点D的坐标,代入方程求得p 的值,进而求得其焦点坐标,得到结果.【详解】因为直线2x =与抛物线22(0)y px p =>交于,E D 两点,且OD OE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确定4DOx EOx π∠=∠=,所以()2,2D ,代入抛物线方程44p =,求得1p =,所以其焦点坐标为1(,0)2, 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圆锥曲线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抛物线的对称性,点在抛物线上的条件,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属于简单题目. 8.点(0,﹣1)到直线()1y k x =+距离的最大值为( )A. 1B.C.D. 2【答案】B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直线方程判断出直线过定点(1,0)P -,设(0,1)A -,当直线(1)y k x =+与AP 垂直时,点A 到直线(1)y k x =+距离最大,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1)y k x =+可知直线过定点(1,0)P -,设(0,1)A -, 当直线(1)y k x =+与AP 垂直时,点A 到直线(1)y k x =+距离最大,即为||AP =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析几何初步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直线过定点问题,利用几何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9.下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6+42B. 4+42C. 6+23D. 4+23【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视图特征,在正方体中截取出符合题意的立体图形,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即可求得其表面积. 【详解】根据三视图特征,在正方体中截取出符合题意的立体图形根据立体图形可得:12222ABC ADC CDB S S S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AB AD DB ===∴ADB △是边长为2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2113sin 60(22)23222ADB S AB AD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36233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三视图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根据三视图画出立体图形,考查了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10.设3log 2a =,5log 3b =,23c =,则( ) A. a c b << B. a b c <<C. b c a <<D. c a b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别将a ,b 改写为331log 23a =,351log 33b =,再利用单调性比较即可. 【详解】因为333112log 2log 9333a c =<==,355112log 3log 25333b c =>==,所以a c b <<. 故选:A .【点晴】本题考查对数式大小的比较,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是一道中档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1,x y x y x +≥⎧⎪-≥⎨⎪≤⎩, ,则z =3x +2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答案】7 【解析】 【分析】作出可行域,利用截距的几何意义解决. 【详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如图 因为32z x y =+,所以322x zy =-+,易知截距2z 越大,则z 越大, 平移直线32x y =-,当322x zy =-+经过A 点时截距最大,此时z 最大, 由21y x x =⎧⎨=⎩,得12x y =⎧⎨=⎩,(1,2)A , 所以max 31227z =⨯+⨯=. 故答案为:7.【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涉及到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道容易题.12.设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为y 2x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3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可得2ba=,,a b c 的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双曲线方程22221x y a b-=可得其焦点在x 轴上,因为其一条渐近线为2y x =,所以2b a =2213c b e a a==+=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双曲线性质,利用渐近线方程与离心率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判断焦点所在位置,属于基础题.13.设函数e ()xf x x a =+.若(1)4e f '=,则a =_________.【答案】1 【解析】 【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导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得到关于实数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实数a 的值【详解】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221x xx e x a e e x a f x x a x a +-+-'==++,则:()()()()12211111e a aef a a ⨯+-'==++,据此可得:()241aee a =+, 整理可得:2210a a -+=,解得:1a =.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导数的计算,方程的数学思想等知识,属于中等题. 1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_________. 【答案】2π 【解析】 【分析】将原问题转化为求解圆锥内切球的问题,然后结合截面确定其半径即可确定体积的值. 【详解】易知半径最大球为圆锥的内切球,球与圆锥内切时的轴截面如图所示, 其中2,3BC AB AC ===,且点M 为BC 边上的中点, 设内切圆的圆心为O ,由于223122AM =-=1222222S =⨯⨯=△ABC 设内切圆半径为r ,则:ABC AOB BOC AOC S S S S =++△△△△111222AB r BC r AC r =⨯⨯+⨯⨯+⨯⨯()1332222r =⨯++⨯= 解得:22r,其体积:34233V r π==..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5~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15.设等比数列{a n }满足124a a +=,318a a -=. (1)求{a n }的通项公式;(2)记n S 为数列{log 3a n }的前n 项和.若13m m m S S S +++=,求m . 【答案】(1)13-=n n a ;(2)6m =. 【解析】 【分析】(1)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得首项和公比,进而求得通项公式; (2)由(1)求出3{log }n a 的通项公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得n S ,根据已知列出关于m 的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详解】(1)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 根据题意,有1121148a a q a q a +=⎧⎨-=⎩,解得113a q =⎧⎨=⎩, 所以13-=n n a ;(2)令313log log 31n n n b a n -===-,所以(01)(1)22n n n n n S +--==,根据13m m m S S S +++=,可得(1)(1)(2)(3)222m m m m m m -++++=, 整理得2560m m --=,因为0m >,所以6m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基本量的计算,以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目.16.某学生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整理数据得到下表(单位:天):(1)分别估计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2,3,4的概率;(2)求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平均人次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3)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或2,则称这天“空气质量好”;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3或4,则称这天“空气质量不好”.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答案】(1)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1、2、3、4的概率分别为0.43、0.27、0.21、0.09;(2)350;(3)有,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频数分布表可计算出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1、2、3、4的概率; (2)利用每组的中点值乘以频数,相加后除以100可得结果;(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善22⨯列联表,计算出2K 的观测值,再结合临界值表可得结论. 【详解】(1)由频数分布表可知,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的概率为216250.43100++=,等级为2的概率为510120.27100++=,等级为3的概率为6780.21100++=,等级为4的概率为7200.09100++=;(2)由频数分布表可知,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的平均数为100203003550045350100⨯+⨯+⨯=(3)22⨯列联表如下:人次400≤人次400>空气质量不好 33 37空气质量好 228()221003383722 5.820 3.84155457030K ⨯⨯-⨯=≈>⨯⨯⨯,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数分布表计算频率和平均数,同时也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7.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在棱1DD ,1BB 上,且12DE ED =,12BF FB =.证明:(1)当AB BC =时,EF AC ⊥;(2)点1C 在平面AEF 内.【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得AC BD ⊥,根据长方体性质得1AC BB ⊥,进而可证AC ⊥平面11BB D D ,即得结果; (2)只需证明1//EC AF 即可,在1CC 上取点M 使得12CM MC =,再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进行证明即可.【详解】(1)因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所以1BB ⊥平面ABCD ∴1AC BB ⊥,因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AB BC -=,所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C BD ∴⊥ 因为11,BB BD B BB BD =⊂、平面11BB D D ,因此AC ⊥平面11BB D D ,因为EF ⊂平面11BB D D ,所以AC EF ⊥;(2)在1CC 上取点M 使得12CM MC =,连,DM MF ,因为111112,//,=D E ED DD CC DD CC =,所以11,//,ED MC ED MC = 所以四边形1DMC E 为平行四边形,1//DM EC ∴因为//,=,MF DA MF DA 所以M F A D 、、、四点共面,所以四边形MFAD 为平行四边形,1//,//DM AF EC AF ∴∴,所以1E C A F 、、、四点共面,因此1C 在平面AEF 内【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线线平行判定,考查基本分析论证能力,属中档题. 18.已知函数32()f x x kx k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若()f x 有三个零点,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详见解析;(2)4(0,)27. 【解析】 【分析】(1)'2()3f x x k =-,对k 分0k ≤和0k >两种情况讨论即可;(2)()f x 有三个零点,由(1)知0k >,且(00f f ⎧>⎪⎪⎨⎪<⎪⎩,解不等式组得到k 的范围,再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加以说明即可.【详解】(1)由题,'2()3f x x k =-,当0k ≤时,'()0f x ≥恒成立,所以()f x 在(,)-∞+∞上单调递增;当0k >时,令'()0f x =,得x ='()0f x <,得x << 令'()0f x >,得x <x >()f 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由(1)知,()f x 有三个零点,则0k >,且(00f f ⎧>⎪⎪⎨⎪<⎪⎩即22203203k k ⎧+>⎪⎪⎨⎪-<⎪⎩,解得4027k <<, 当4027k <<>20f k =>, 所以()f x在上有唯一一个零点,同理1k --<32(1)(1)0f k k k --=--+<,所以()f x 在(1,k --上有唯一一个零点,又()f x 在(上有唯一一个零点,所以()f x 有三个零点, 综上可知k 的取值范围为4(0,)27.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已知零点个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中档题.19.已知椭圆222:1(05)25x y C m m +=<<,A ,B 分别为C 的左、右顶点.(1)求C 的方程;(2)若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求APQ 的面积.【答案】(1)221612525x y +=;(2)52. 【解析】 【分析】(1)因为222:1(05)25x y C m m +=<<,可得5a =,b m =,根据离心率公式,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 (2)点P 在C 上,点Q 在直线6x =上,且||||BP BQ =,BP BQ ⊥,过点P 作x 轴垂线,交点为M ,设6x =与x 轴交点为N ,可得PMB BNQ ≅△△,可求得P 点坐标,求出直线AQ 的直线方程,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两点距离公式,即可求得APQ 的面积. 【详解】(1)222:1(05)25x y C m m +=<< ∴5a =,b m =,根据离心率4c e a ====, 解得54m =或54m =-(舍),∴C的方程为:22214255x y⎛⎫⎪⎝⎭+=,即221612525xy+=;(2)不妨设P,Q在x轴上方点P在C上,点Q在直线6x=上,且||||BP BQ=,BP BQ⊥,过点P作x轴垂线,交点为M,设6x=与x轴交点为N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BP BQ=,BP BQ⊥,90PMB QNB∠=∠=︒,又90PBM QBN∠+∠=︒,90BQN QBN∠+∠=︒,∴PBM BQN∠=∠,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AAS”,可得:PMB BNQ≅△△,221612525x y+=,∴(5,0)B,∴651PM BN==-=,设P点为(,)P Px y,可得P点纵坐标为1Py=,将其代入221612525x y+=,可得:21612525P x +=,解得:3P x =或3P x =-,∴P 点为(3,1)或(3,1)-,①当P 点为(3,1)时, 故532MB =-=,PMB BNQ ≅△△,∴||||2MB NQ ==,可得:Q 点为(6,2), 画出图象,如图(5,0)A -,(6,2)Q ,可求得直线AQ 的直线方程为:211100x y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P 到直线AQ 的距离为:22231111055125211d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22652055AQ =++-=,∴APQ 面积为:1555252⨯=;②当P 点为(3,1)-时, 故5+38MB ==,PMB BNQ ≅△△,∴||||8MB NQ ==,可得:Q 点为(6,8), 画出图象,如图(5,0)A -,(6,8)Q ,可求得直线AQ 的直线方程为:811400x y -+=,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P 到直线AQ 的距离为:()2283111405185185811d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226580185AQ =++-=∴APQ 面积为:1518522185=, 综上所述,APQ 面积为: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面积问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椭圆的离心率定义和数形结合求三角形面积,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0、2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223x t t y t t⎧=--⎨=-+⎩,(t 为参数且t ≠1),C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 (1)求|AB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AB 的极坐标方程. 【答案】(1)4102)3cos sin 120ρθρθ-+= 【解析】【分析】(1)由参数方程得出,A B 的坐标,最后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得出AB 的值; (2)由,A B 的坐标得出直线AB 的直角坐标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即可.【详解】(1)令0x =,则220t t +-=,解得2t =-或1t =(舍),则26412y =++=,即(0,12)A . 令0y =,则2320t t -+=,解得2t =或1t =(舍),则2244x =--=-,即(4,0)B -.AB ∴==(2)由(1)可知12030(4)AB 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3(4)y x =+,即3120x y -+=.由cos ,sin x y ρθρθ==可得,直线AB 的极坐标方程为3cos sin 120ρθρθ-+=.【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参数方程求点的坐标以及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属于中档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1.设a ,b ,c ∈R ,a +b +c =0,abc =1. (1)证明:ab +bc +ca <0;(2)用max{a ,b ,c }表示a ,b ,c 中的最大值,证明:max{a ,b ,c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2222()2220a b c a b c ab ac bc ++=+++++=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证明;(2)不妨设max{,,}a b c a =,由题意得出0,,0a b c ><,由()222322b c b c bc a a a bcbc+++=⋅==,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1)2222()2220a b c a b c ab ac bc ++=+++++=,()22212ab bc ca a b c ∴++=-++. 1,,,abc a b c =∴均不为0,则2220a b c ++>,()222120ab bc ca a b c ∴++=-++<;(2)不妨设max{,,}a b c a =,由0,1a b c abc ++==可知,0,0,0a b c ><<,1,a b c a bc =--=,()222322224b c b c bc bc bc a a a bc bc bc++++∴=⋅==≥=.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a ∴≥,即3max{,,}4a b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020全国高考数学一卷理科20题(文科21题)深度分析

2020全国高考数学一卷理科20题(文科21题)深度分析

好题集锦之解析几何系列题五——2020全国一卷理科20题(文科21题)评析 2020年全国一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属于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无论是模考还是高考属于高频考点,题干的分析和从几何到解析的转化较为简单,但是运算量较大,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在运算中需要注意两条直线互换时的对称性,从而保证运算的正确率。

解析几何的许多定点定值问题实际上是一般性结论的特殊体现,本文就该题的一般性结论做了拓展,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2020年∙全国一卷∙理∙20】已知B A ,分别为椭圆)0(1:222>=+a y ax E 的左,右顶点,G 为E 的上顶点,8=⋅,P 为直线6=x 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1)求E 的方程;(2)证明:直线CD 过定点.【解析】(1)依题)1,0(),0,(),0,(G a B a A -, 则812=-=⋅a ,解得92=a所以E 的方程为1922=+y x . (2)【法一】设),6(m P ,则直线)3(9:+=x m y PA 联立⎪⎪⎩⎪⎪⎨⎧+==+)3(91922x m y y x ,得08196)9(2222=-+++m x m x m 所以927322++-=m m x C ,代入直线PA 的方程得 C 的坐标为)96,9273(:222+++-m m m m C 同理得D 的坐标为)12,133(:222+-+-m m m m D 由对称性可得,直线CD 过定点,则必在x 轴上,设定点为)0,(t Q ,则DQ CQ k k = 即t m m m mt m m m m -+-+-=-++-+13312927396222222,化简得01812)64(2=-+-t m t (*) 当且仅当23=t 时,(*)式成立,因此直线CD 恒过点)0,23(. 【法二】设直线PA 为:)3(1+=x k y ,直线PB 为:)3(2-=x k y ,),(11y x C ,),(22y x D 联立⎪⎩⎪⎨⎧+==+)3(19122x k y y x ,得098154)19(2121221=-+++k x k x k 由199********+-=⋅-k k x 得1932721211++-=k k x ,即点C 的坐标为)196,19327(2112121+++-k k k k 同理得点D 的坐标为)196,19327(2222222+-+-k k k k 由对称性可得,直线CD 过定点,则必在x 轴上, 在直线)(:121211x x x x y y y y CD ---=-中令0=y 得212121y y y x x y x --=(1) 将D C ,的坐标代入(1)式,得1131212+-=k k k k x (2) 又因为直线PA :)3(1+=x k y 和直线PB )3(2-=x k y 的交点在直线6=x 上 所以2139k k =,即312=k k ,代入(2)式得23=x 因此直线CD 恒过点)0,23(.【直线一般化后的探究】已知B A ,分别为椭圆19:22=+y x E 的左,右顶点,P 为直线)3(>=t t x 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探究:直线CD 是否过定点.【解析】设直线PA 为:)3(1+=x k y ,直线PB 为:)3(2-=x k y ,),(11y x C ,),(22y x D 联立⎪⎩⎪⎨⎧+==+)3(19122x k y y x ,得098154)19(2121221=-+++k x k x k 由199********+-=⋅-k k x 得1932721211++-=k k x ,即点C 的坐标为)196,19327(2112121+++-k k k k 同理得点D 的坐标为)196,19327(2222222+-+-k k k k 由对称性可得,直线CD 过定点,则必在x 轴上, 在直线)(:121211x x x x y y y y CD ---=-中令0=y 得212121y y y x x y x --=(1) 将D C ,的坐标代入(1)式,得1131212+-=k k k k x (2) 又因为直线PA :)3(1+=x k y 和直线PB )3(2-=x k y 的交点在直线t x =上 所以21)3()3(k t k t -=+,即3312-+=t t k k ,代入(2)式得tx 9= 因此直线CD 恒过点)0,9(t. 【椭圆一般化后的探究】已知B A ,分别为椭圆1:2222=+by a x E 的左,右顶点,P 为直线)(a t t x >=上的动点,PA 与E 的另一交点为C ,PB 与E 的另一交点为D .探究:直线CD 是否过定点.【解析】设直线PA 为:)(1a x k y +=,直线PB 为:)(2a x k y -=,),(11y x C ,),(22y x D 联立⎪⎩⎪⎨⎧+==+)(112222a x k y b y a x ,得02)(2221421322212=-+++b a k a x k a x b k a 由2212222141b k a b a k a x a +-=⋅-得221222131bk a ab k a x ++-=,即点C 的坐标为)2,(22121222122213bk a k ab b k a ab k a +++- 同理得点D 的坐标为)2,(22222222222223bk a k ab b k a ab k a +-+- 由对称性可得,直线CD 过定点,则必在x 轴上, 在直线)(:121211x x x x y y y y CD ---=-中令0=y 得212121y y y x x y x --=(1) 将D C ,的坐标代入(1)式,得11)()()()(12121221221212212213+-=+++-+-=k k k k a k k b k k k k a k k ab k k k k a x (2) 又因为直线PA :)(1a x k y +=和直线PB :)(2a x k y -=的交点在直线t x =上所以21)()(k a t k a t -=+,即a t a t k k -+=12,代入(2)式得ta x 2= 因此直线CD 恒过点)0,(2ta . 题后反思方法一从两点式入手,求得C ,D 的坐标,运算中结合图形的对称性,通过定点在x 轴上简化运算,方法二在设直线PA ,PB 的方程时较为简单,后续通过两直线交点在定直线上,得到两直线斜率的关系,从而解得定点。

2020年高考数学(文数)选择题强化专练——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函数与导数含答案

2020年高考数学(文数)选择题强化专练——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函数与导数含答案

(文数)选择题强化专练——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函数与导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75.0分)1.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2,则渐近线方程为()A. y=±2xB. y=±xC. y=±xD. y=±x2.已知焦点为F的抛物线的方程为,点Q的坐标为(3,4),点P在抛物线上,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与到点Q的距离的和的最小值为()A. 3B.C.D. 73.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l,若l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4.椭圆2x2-my2=1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则实数m=()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P(2,-),渐近线方程为y=x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 B. C. D.6.设m,n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且m,n⊂α.则“α∥β”是“m∥β且n∥β”的()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已知四棱锥E-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D=1,平面ECD⊥平面ABCD,当点C到平面ABE的距离最大时,该四棱锥的体积为()A. B. C. D. 18.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D边的中点为E,现将△ADE,△BCE分别沿AE,BE折起,使得C,D两点重合为一点记为P,则四面体P-ABE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9.将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则具有性质A. 在上单调递增,为偶函数B. 最大值为1,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 在上单调递增,为奇函数D. 周期为,图象关于点对称10.要得到函数y=-sin3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3x+cos3x的图象( )A.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b=( )A. B. C. D.12.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若,则的形状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13.函数f(x)=|log2x|+x-2的零点个数为()A. 1B. 2C. 3D. 414.已知函数f(x)=(x<-1),则()A. f(x)有最小值4B. f(x)有最小值-4C. f(x)有最大值4D. f(x)有最大值-415.若曲线y=x2与曲线y=a ln x在它们的公共点P处具有公共切线,则实数a等于()A. 1B.C. -1D. 2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2,可得e==2,即有c=2a,由c2=a2+b2,可得b2=3a2,即b=a,则渐近线方程为y=±x,即为y=±x.故选:C.运用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可得b=a,再由近线方程y=±x,即可得到所求方程.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属于中档题.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转化,可知当三点共线时满足题设最小要求.【解答】解:如图所示: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1,0),准线l:x=-1,过点P作PM⊥l,垂足为M,则|PM|=|PF|,因为Q(3,4)在抛物线外,因此当F、P、Q三点共线时,|PF|+|PQ|取得最小值,也即|PM|+|PQ|最小∴(|PM|+|PQ|)min=(|PF|+|PQ|)min=|QF|=.则点P到y轴的距离与到点Q的距离的和的最小值为.故选B.3.【答案】A【解析】解:直线l的方程为,令x=0,得.因为,所以a2=c2-b2=3b2-b2=2b2,所以.故选:A.求出直线方程,利用l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列出关系式即可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本题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运算求解能力.4.【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结合焦点坐标,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基础题.【解答】解:椭圆2x2-my2=1的标准方程为:,一个焦点坐标为(0,),可得,解得m=,故选:A.5.【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设双曲线方程为:,双曲线经过点P(2,-),则有8-1=a,解可得a=7,则此时双曲线的方程为:,故选:B.设出双曲线的方程,经过点P(2,-),求出a的值,即可得双曲线的方程.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涉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求法,注意双曲线离心率公式的应用.6.【答案】A【解析】解:当α∥β 时,因为m,n⊂α,故能推出m∥β且n∥β,故充分性成立.当m∥β且n∥β 时,m,n⊂α,若m,n是两条相交直线,则能推出α∥β,若m,n不是两条相交直线,则α与β 可能相交,故不能推出α∥β,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充分性成立;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必要性不成立.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域判断方法.7.【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ED⊥平面ABCD时,△ADE的面积最大,可得点C即点D到平面ABE的距离最大.此时该四棱锥的体积==.故选:B.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ED⊥平面ABCD时,△ADE的面积最大,可得点C即点D到平面ABE的距离最大.即可得出此时该四棱锥的体积.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位置关系、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答案】C【解析】解:如图,PE⊥PA,PE⊥PB,PE=1,△P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H是△PAB的中心,OH⊥平面PAB,O是外接球的球心,则OH=,PH=,则.故四面体P-ABE外接球的表面积是S=.故选:C.由题意画出图形,找出四面体P-ABE外接球的球心,求得半径,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求解.本题考查多面体外接球表面积与体积的求法,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平移、单调性、奇偶性、周期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逐一分析,进行解答.【解答】解:将f(x)=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g(x)=2(x-)=(2x-)=-2x,则g(x)为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A正确,g(x)的最大值为1,对称轴为2x=kπ,k∈Z,即x=,k∈Z,当k=1,图象关于x=对称,故B错误,由2kπ≤2x≤2kπ+π,k∈Z,函数g(x)单调递增,∴kπ≤x≤kπ+,k∈Z,∴g(x)在上不是单调函数,故C错误,函数的周期T=π,不关于点对称,故D错误 .故选A.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变换,是基础题.由条件利用y=A 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解答】解:因为,所以将其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故选C.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是基础题.先求出sin B,再根据正弦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在△ABC中,,,则,,=,,.故选B.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形状判断,着重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与三角函数化简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化简,得出A=或B=A,即可求解.【解答】解:∵c-a cos B=(2a-b)cos A,C=π-(A+B),∴由正弦定理得:sin C-sin A cos B=2sin A cosA-sin B cos A,∴sin A cos B+cos A sin B-sin A cos B=2sin A cosA-sin B cos A,∴cos A(sin B-sin A)=0,∴cos A=0,或sin B=sin A,∵在中,角的取值范围均为,∴A=或B=A或B=π-A(舍去),故选D.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的求法,零点个数问题,考查数形结合以及计算能力,转化思想的应用.转化函数零点问题为方程的根的问题,通过两个函数的图象交点个数判断求解即可.【解答】解:函数f(x)=|log2x|+x-2的零点个数,就是方程|log2x|+x-2=0的根的个数.令h(x)=|log2x|,g(x)=2-x,画出两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得h(x)与g(x)有2个交点,∴方程|log2x|+x-2=0的解的个数为2.故选B.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知识,属于中档题.利用“配凑”将函数化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然后根据基本不等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f(x)==-=-=-=-(x+1)++2,因为x<-1,所以x+1<0,-(x+1)>0,所以f(x)≥2+2=4,当且仅当-(x+1)=,即x=-2时,等号成立.故f(x)有最小值4.故选A.1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属于中档题.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以及切线方程,即可得结论.【解答】解:∵曲线的导数为,∴在P(s,t)处的斜率为,又∵曲线y=a ln x的导数为,∴在P(s,t)处的斜率为,∴曲线与曲线y=a ln x在它们的公共点P(s,t)处具有公共切线,∴,并且,t=a ln s,即,∴,解得s2=e,∴a=1.故选A.。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数Ⅰ卷解析几何解答题探究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数Ⅰ卷解析几何解答题探究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数Ⅰ卷解析几何解答题探究发布时间:2021-04-23T11:32:54.2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上)作者:朱天辉[导读] 本文探讨了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数学Ⅰ卷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考点及解法分析朱天辉广东惠阳中山中学 516211 摘要:本文探讨了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数学Ⅰ卷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考点及解法分析,通过从动点切入求解、从直线的斜率切入求解及从特殊位置切入求解;既体现了数学的多样性又考查了学生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考、解题方法、核心素养1.引言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高考中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主要考点之一,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高中数学教材中研究的常见解析几何的内容主要有: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及抛物线,它们每年都是高考的考点之一。

2.原题呈现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数学Ⅰ卷中第20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内容,原题如下:评:第(1)问属于基础题,考生容易切入,准确理解椭圆的几何性质和向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第(2)问考点: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处理、含字母的计算、直线方程及方程组的求解。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向切入进行求解,并作出对比。

证法一:从动点切入证法二:从直线AP的斜率切入(同理从直线BP的斜率切入,本文不再讨论)评:利用直线AP的斜率切入,能将动点的问题变得具体化,思路较清晰,但计算量很大。

证法三:从特殊位置切入评:利用特殊位置切入,从特殊到一般,先利用特殊位置求出定点,再证明直线CD过此定点,符合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思路清晰,计算量较小。

4.小结本文通过探讨了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理科数学Ⅰ卷第20题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考点及几种解法,通过从动点切入求解、从直线的斜率切入求解及从特殊位置切入求解等三种解法分析,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3)2 y2 9 圆心 (3,0) ,半径 3 。
过圆内一点的直线截得弦长最小值:与圆内该点与圆心连线垂直的直线截得弦长。
如下图所示:
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得到: PC (3 1)2 (0 2)2 22 22 8 ;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PA2 AC 2 PC 2 9 8 1 PA 1 ;
(1 m2 )x2 6m2 x (9m2 9) 0 。直线 PB 与椭圆 E 交于 B , D 两点。
根据韦达定理得到: xB
xD
6m2 1 m2
, xB
3
3
xD
6m2 1 m2
xD
6m2 1 m2
3
6m2 3(1 m2 ) 1 m2
6m2 3 3m2 1 m2
3m2 3

9 m2
AG GB 8 a a 1 (1) 8 a2 y2 1 。 a 3 A(3,0) , B(3,0) 。 9
(2) P 为直线 x 6 上的动点 假设:点 P 的坐标为 (6, m) 。
P(6, m)

A(3,0)
)

D(
3m2 3 1 m2
,
2m 1 m2
)
kCD
6m 2m 9 m2 1 m2 27 3m2 3m2 3
6m(1 m2 ) 2m(9 m2 ) (27 3m2 )(1 m2 ) (3m2 3)(9 m2 )
9 m2 1 m2
6m 6m3 18m 2m3
8m3 24m
(1)求 E 的方程;
(2)证明:直线 CD 过定点。
本题解析:(1) A , B 分别为椭圆 E : x2 y2 1的左右顶点 A(a,0) , B(a,0) ; a2
2
G 为椭圆 E : x2 y2 1的上顶点 G(0,1) 。 a2
AG (0,1) (a,0) (a,1) , GB (a,0) (0,1) (a,1) ;
yD
m 3
(xD
3)
m 3
(3m2 3 1 m2
3)
m 3
3m2
3 3(1 m2 ) 1 m2
m 3m2 3 3 3m2 m 6 2m 。
3
1 m2
3 1 m2 1 m2
所以:
D
点的坐标为
(
3m2 3 1 m2
,
2m 1 m2
)

C(
27 9
3m2 m2
,
9
6m m2
)

P(6, m) , B(3,0)
k PB
m0 63
m 3

根据点斜式得到 PB 的方程: y m (x 3) 。 3
3
联立 y m (x 3) 和 x2 y2 1得到:
3
9
x2 m2 (x 3)2 1 x2 m2 (x 3)2 9 99
x2 m2 (x2 6x 9) 9 0 x2 m2 x2 6m2 x 9m2 9 0
27 27m2 3m2 3m4 27m2 3m4 27 3m2 6m4 54
8m(m2 3) 8m(m2 3) 4m 4m 。 6(m4 9) 6(m2 3)(m2 3) 3(m2 3) 9 3m2
(9 m2 )x2 6m2 x (9m2 81) 0 。直线 PA 与椭圆 E 交于 A , C 两点。
根据韦达定理得到: xA
xC
6m2 9 m2

xA
3
3
xC
6m2 9 m2
xC
6m2 9 m2
3
6m2 3(9 m2 ) 9 m2
6m2 27 3m2 9 m2
k PA
m 6
0 (3)
m 9

根据点斜式得到 PA 的方程: y m (x 3) 。 9
联立 y m (x 3) 和 x2 y2 1得到:
9
9
x2 m2 (x 3)2 1 9x2 m2 (x 3)2 81 9 81
9x2 m2 (x2 6x 9) 81 0 9x2 m2 x2 6m2 x 9m2 81 0
27 3m2 9 m2

yC
m 9
( xC
3)
m 9
( 27 3m2 9 m2
3)
m 9
27 3m2 3(9 9 m2
m2 )
m 27 3m2 27 3m2 m 54 6m 。
9
9 m2
9 9 m2 9 m2
所以:
C
点的坐标为
(
27 9
3m2 m2
,
9
6m m2
y2 0
4 ②。
把①代入②中得到:
x2 0
3x02
3
4
4 x0 2
7
x2 0
7 4
y2 0
3
7 4
3
9 4
1
y0
3 2

双曲线 C : x2 y2 1 a2 1, b2 3 c2 a2 b2 1 3 4 c 2 3
左焦点 F1(2,0) ,右焦点 F2 (2,0) 。
2020 年高考试题:解析几何
训练一:2020 年高考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第 6 题:已知圆 x2 y2 6x 0 ,过点 (1,2) 的直线被该
圆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A、1
B、 2
C、 3
D、 4
本题解析:圆 x2 y2 6x 0 (x2 6x) y2 0 (x2 2 3 x 32 ) y2 32
P 为 AB 的中点 AB 2PA 2 。
训练二:2020 年高考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第 11 题:设 F1 , F2 是双曲线 C : x2
y2 3
1 的两个焦
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P 在 C 上且 | OP | 2 ,则 PF1F2 的面积为(

A、 7 2
B、 3
C、 5 2
D、 2
本题解析:假设:点 P 的坐标为 (x0 , y0 ) 。
P(x0 , y0 ) 为双曲线 C : x2
y2 3
1 上一点
x2 0
y2 0 3
1 3x02
y2 0
3
y2 0
3x02
3 ①。
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得到:
P(x0 , y0 ) , O(0,0) | OP |
x2 0
y2 0
2
x2 0
如下图所示:
S 所以: PF1F2
14 3 22
3。
训练三:2020 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Ⅰ卷文科第 21 题理科第 20 题:已知 A , B 分别为椭圆 E :
x2 a2
y2
1( a
1)的左右顶点, G

E
的上顶点,
AG
GB
8,
P
为直线
x
6

的动点, PA 与 E 的另外一个交点为 C , PB 与 E 的另一个交点为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