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报任安书》赏析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报任安书》赏析

摘要:《史记》是伟大的史学著作,这部元典作品的作者是司马迁。对于《史记》,后人的评价非常高:“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宋人·郑樵)但史书上关于司马迁生平思想的记载却并不多。《报任安书》这封近三千字的书信,成了司马迁的绝笔之作,也成了中国历代史学家研究司马迁的重要史料。由于对古代思想文化了解不多,我在讲到《报任安书(节选)》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司马迁要在这封信中大谈宫刑和耻辱?为什么司马迁一定要写成《史记》?为什么他要在《史记》将完成时写这封信?……越细读这篇文章,我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越隔膜。司马迁,这位2000多年前的古人,要通过这封信,向后人剖解自己的灵魂;而我,却难以穿透时间迷雾看清太史公内心。这与我古代文化知识匮乏不无关系。所以,我要把自己备课过程中的困惑和试图解决这些困惑的一些做法写下,借以向前辈、同行请教。

关键词:孝道耻辱古人思想古代文化常识

主体:

(一)耻辱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书信。往往人们在写信的时候可以敞开心扉,说一些心里的真话。所以这封信是司马迁揭示他心灵的很真实的一个材料。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说,“我个人认为整个《报任安书》就写了一个字,耻辱的“辱”。这一个“辱”字贯穿全文,作者着重写了三点。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为什么受到宫

刑。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这场奇耻大辱之后,内心痛苦。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为什么受了这么个奇耻大辱,自己能够忍下来,坚持活下来,为什么?实际上就讲他遭辱、受辱、忍辱。”在备课时,我遇到了第一个障碍:司马迁用大段的篇幅来谈“辱”和“刑不上大夫”这两个问题,古人对辱是怎么看待的呢?

古代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关于耻辱的看法是:“士可杀不可辱”。所以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勾践为夫差尝粪,蔺相如见廉颇引车避匿,才会被传为千古佳话。一般的文人骚客可以做到视死如归——所谓士不怕死,奈何以死惧之?——却都怕受辱没。“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所以李广不忍面对刀笔吏而自刎于军中。在秦汉时,士大夫在受审时,往往会盘水加剑,以示天子的法律公平。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在请室中等待天子的裁判,若天子裁判下来确实有罪,他就会在请室中自杀,以保守自己的节操。另有一例,可见古代士大夫对待下狱受辱的态度。宦官弘恭、石显二人唆使人上书诬告汉元帝的老师萧望之,望之不肯受下狱之辱,接到御旨后,仰天长叹道:“我备位将相,年逾六十,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遂饮鸩自杀。在我们这个时代,传统的羞耻感正在迅速被削弱。我们无法理解萧望之被人诬告,不去澄清事实真相,却以自杀明志表清白的做法。

在对待受辱的态度上,我觉得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士与日本的武士很相似:士可杀,不可辱。据社会学家的研究,日本人对羞辱处境的

反应,也多以自杀的形式。

而受辱的反应则可以有三种,除了逃避,或立志自强,变得更有自卫能力外,还可能通过实施报复得到心理补偿。汉初著名的“商山四皓”因刘邦“轻士善骂”,而“义不受辱”,隐于山林,是一种逃避受辱的表现。在所有的耻辱或羞耻的逃避方式中,最极端的做法就是自杀。那是永恒的逃避。君子不甘受辱也会选择自杀,如王国维、老舍等等,而这也恰恰是古代士大夫赞赏的做法。

古人对羞耻如此看重,与孔孟的教化有关。《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羞耻就包含在羞恶之心中,而非人就是禽兽。可见孟子对没有羞耻感的人是深恶痛绝的。那么什么样的情况算是蒙受羞耻了呢?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谈到“四不辱”和“六受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锁、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我个人认为,这四个“不辱”是就一般人而言的,而六个“受辱”是就受刑之人而谈的。这里,我想先谈谈对“太上不辱先”的看法。

(二)、太上不辱先——古人眼中的孝

司马迁说道:“太上不辱先。”意思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能侮辱先人。这种思想和历代统治者宣扬的“孝”有关。今人对何为孝,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让父母得到物质享受即为孝,有人认为对父母关心体贴即为孝。古人是如何看待一个人孝或不孝的呢?为了解

这一问题,我特意查找了一些资料,如下:

1、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言人不但不能忘怀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进一步的来继续祖先的德行。这样,才算是尽到了大孝。

2、在《<孝经>白话注释》“开宗明义章第一”中,有这样的句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古代圣贤们思想中何为“孝”和他们对孝的重视程度。

3、“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4、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孔子又对曾子提醒说:‘国有常刑,来制裁人类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恶。五刑的条文,约有三千之多,详加研究,罪之大者,莫过于不孝,用刑罚以纠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5、《孟子·离娄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东汉经学家赵岐注释道:“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从以上资料中,我了解到古人把侮辱祖先视为大辱的思想根源,

也明白了为什么古人把“光宗耀祖”当成头等大事。司马迁接受父亲的临终嘱托,矢志完成《史记》,其不竭的动力之一就是“孝”的思想吧。

(三)、刑不上大夫

《礼记》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大夫以上的官吏犯了法,可以免受刑罚。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汉文帝前的刑罚。

汉文帝之前通行的刑罚是奴隶制的刑罚。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宫、大辟。奴隶制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他四种又叫做肉刑——身体刑,因为这四种刑罚是对肉体的刑罚,而且受刑后无法复原。

墨刑又叫做黥(音晴)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伤好后留下深色的伤疤。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经过魏晋隋唐,都没有此刑,但五代和宋又恢复,辽金元明清都有刺面刑,但有的轻罪则刺胳膊。到清末光绪末期,彻底废除。

劓,即割鼻子,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用笞三百代替,后来,又减少了笞数。此后,该刑不再出现。

刖,夏朝称膑,周时称刖。是指斩掉左脚、右脚或者斩双脚。有的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秦朝称为斩趾。

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开始是惩罚那些有淫乱行为人,后来处此刑的人与淫乱无关。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隋朝法律正式废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