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新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新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69a3d8cc281e53a5902ff58.png)
初中历史新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探索——来自课改一线的实践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题记内容提要: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机制评价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现行课程评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
所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被提了出来,倍受重视。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由于课程评价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重要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能否建立起一套适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关系到这次课程改革能否沿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机制对课程改革的制约性便日益凸现出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65ad8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c.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的过去,还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一、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于适应时代变迁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
旧有的历史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此外,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填鸭式的灌输,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1. 内容: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除了传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应该将更多的社会历史、经济历史和文化历史知识融入到教学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2. 目标:课程改革应当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体验历史的情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创新实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历史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影响力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手工制作和实地考察:通过手工制作历史模型或参观历史遗址,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理解。
这种创新实践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评估与展望1. 评估: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效果评估是必要的。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6c7a0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e.png)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引言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注重记忆而忽视理解能力的培养,评价方式单一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研究评价改革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分数为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重复。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沦为应试机器,忽视思辨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改革研究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2.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等。
传统的考试评价难以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而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3. 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改革研究评价将关注学生的主动研究,通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终身研究惯。
研究评价改革的可行性1. 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研究评价改革应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可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创造力。
2. 引入项目制评价方式项目制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方式,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
通过开展历史研究项目、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发挥网络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拓展评价手段,增加研究评价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通过在线问卷、网络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接受来自师生和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改革研究评价的建议1. 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学校应提供相关教师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研究评价改革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并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分享,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学业评价初探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学业评价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8eb81eb28ea81c758f578a8.png)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学业评价初探伴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全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冲撞着多少年来的传统评价观。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基本理念。
依据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历史学业评价必须由传统评价向多维度、多层面的全新评价体系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性问题是评价观念的转变。
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思维不转变直接影响评价行为。
为此,在新的评价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念,为新的历史学业评价提供行动策略。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评价标准应该多维度1、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有特色。
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
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改革方向。
在《三国鼎立》一课中,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示意图,设计好后向大家展示:生1:在极短的时间内,按方位把三个政权对峙的基本状态反映出来。
生2:按方位排布的基础上,把三个政权的相关知识设计在内,考虑十分细致。
生3:仿照课本画了“三国鼎立形势图”简图。
生4:把魏、蜀、吴设计成鼎立的三足,而鼎身写着三个政权的名称。
我从不同方面去评价了这四个学生,生1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出示意图,说明他的思维敏捷;生2能把三个政权相关知识设计在内,说明他考虑问题全面;生4能把三个政权设计成鼎的三足,说明他非常善于联想;对于生3,我没有从结论是否正确本身去评价,而是从学习态度积极认真方面表扬了他。
初中历史课程探索性学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探索性学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d045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e.png)
初中历史课程探索性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探索性学习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探索性学习有效的融入到初中历史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探索性学习的概念探索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1. 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设定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为主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战争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
3. 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上,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历史小论文”、“历史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探索性学习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中国古代史”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实践。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课题:教师可以设定“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课题,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一组研究政治制度,二组研究经济发展,三组研究文化成就等。
3.成果展示:各组将研究结果以PPT、小论文、海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4.总结反思:学生根据评价和反馈,对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反思,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探索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
![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e2e27f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b.png)
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课程,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评价和改革。
本文将探究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与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综合人文素质。
一、评价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评价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是多样的,可以从知识与能力、价值观与人文关怀以及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
1. 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初中历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应包括对历史概念和事件的准确理解,对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分析和解读,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面。
2. 价值观与人文关怀的评价历史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关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人文关怀。
评估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观点中看出,是否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意义,以及对历史上的冲突和矛盾的理解和反思等。
3. 教育目标与学生需求的评价历史课程应该符合教育目标,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评价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可以考察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等。
二、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基于对初中历史课程的评价,我们可以提出若干方向来改革历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1. 强化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概念的教学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核心知识和概念是学生了解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基础。
通过教学和学习历史的核心概念和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创造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可以利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教育平台,扩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f9b0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4.png)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策略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
历史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策略进行浅谈。
一、改进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常识。
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献、历史资料和历史事件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还应注意教育学生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应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历史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并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法。
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只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单一答题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应更加注重综合评价和素质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认知和能力。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初探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dea2cdb76eeaeaad1f33025.png)
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初探摘要: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全新理念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创新,注重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久发展和全面提高,所以其学习评价的目标、策略等便迥异于传统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全面提高;长久发展;激励;参与传统的历史学习评价,往往就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甄别与筛选,即由教师依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给学生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相反还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压抑学生的活泼个性,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我在进行“合作—探究式三人小组学习法”的课题研讨中,本着“注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长久发展,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原则,在学习评价的改革方面做了潜心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面,我便将自己这些年来在学习评价方面的做法如实地谈一谈。
不当、欠缺之处,还望朋友们不吝指教。
三人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全新理念支配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创新,注重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久发展和全面提高。
所以,其学习评价的目标、策略等便迥异于传统的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逻辑、数据智能三种基本智能外,还包括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七种智能,且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七种基本智能。
由于学生智能强项的不同,所以其学习方式、方法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其评价方法也必然是多元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目标通过评价,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不断地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激发出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并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da2b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5.png)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最后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历史素养;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内容过于庞杂,难以突出重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时间跨度大,知识点众多。
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难以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过于肤浅,难以把握历史的脉络和重点。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减弱,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历史素养有待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思考。
这使得学生的历史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1.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课程改革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批判性思维培养原则: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3)实践性原则:将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2.具体措施(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突出重点,降低学习难度。
改良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市南岸区某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为例
![改良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市南岸区某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8a893f66bec0975f565e24b.png)
110改良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评价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市南岸区某中学初一年级期末考试为例考试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在教育活动中被 广泛采用,尤以笔试的形式为甚。
对历史学科而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或许已成为通过历史考试的 "必要技能”。
怎样才能既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发展情 况和本校新课改的要求,又能够跳出考试的框架,在 培养历史素养的同时,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让学生 在实践中体验收获成果,这是笔者思考和尝试的出 发点。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各方同仁指点探讨。
一、案例实施《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 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提倡改变死记 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方式,倡导自主性和探究式的 主动学习,因此,考试的形式也可适当调整。
依托"论 从史出”以史为鉴”以史启智”的历史学科准则,力求增加趣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性,贯彻历 史课程的人文性和育人功能,兼具考试评价的功效。
于是,在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末,我校在初一 年级进行了历史考试的改良尝试,希望通过用眼欣 赏、用手描绘、用心感悟,让学生为自己第一个学期 的历史之旅呈上不一般的答卷。
(一)案例片段期末临近的时候,很多学生关切地问道:老师, 历史期末要考试吗?”我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考,也不考。
”‘‘咦?”学生们立马炸开了。
但当我缓缓地说明这 次打算变更考核方式时,他们变得十分来劲,充满好 奇,有的拿笔记录要求,有的则兴奋地举手询问细则……种种反应都透露出学生们对于这次"期末考试”很感兴趣。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尽管只是在初一年级历史学科的一个小小变化,但绝对是有意义的创新。
(二) 核心)略体验‘‘活”的历史,感受"真”的历史,欣赏"美”的历史。
(三)适用范围初中非毕业年级(已在初一年级实施,可推广至初二年级)。
(四) 实施方案通过初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让学生们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制作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历史研究性课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探索(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探索(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b8275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6.png)
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探索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探索摘要:本文以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围绕教学评估方法展开探讨。
结合教学实际,分析现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符合人性化、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估方法。
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有益的评估借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探索;教学质量;综合素质历史教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爱国主义情感等重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从人性化、全面发展的角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评估方法,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
二、现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分析1.笔试评估优点:笔试评估具有较高的客观性,能全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区分度高,评分标准统一。
缺点:过于强调知识记忆,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可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2.口试评估优点:口试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缺点:评分标准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情绪影响;组织实施较为麻烦,耗时较长。
3.课堂表现评估优点:课堂表现评估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点: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判断,难以量化;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反映不够全面。
4.小组合作评估优点:小组合作评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缺点:在评估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处于被动地位,依赖他人的成果;评分标准不易统一。
三、符合人性化、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估方法探索1.多元化评估方法结合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点,将笔试、口试、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
2.过程性评估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60338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7.png)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探讨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历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文化自觉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深入改革,使之更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育应坚持以下几个理念:1.人文性:强调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人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2.时代性:结合时代背景,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对现实的深刻启示。
3.探究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实践性:强化历史教育的实践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体验历史,提高历史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应根据课程理念进行相应的调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时代感:增加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注重人物教育:通过介绍历史人物,展示其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突出主题线索:以历史主题为线索,整合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理念、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创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多元评价: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信息技术应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效。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探索(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探索(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71fd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f.png)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探索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探索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重要性历史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因此,探索与实践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客观、公正、全面的标准。
这些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 多元化评价方法首先,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知识、能力、态度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在历史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观点阐述等环节,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性评价其次,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历史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倾听、学会欣赏。
教师可以设计自我评价表和同伴评价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4. 综合性评价最后,实施综合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
初中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探讨与实践
![初中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探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e267c7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2.png)
初中历史学科学习评价的探讨与实践厦门六中曾斌关键词:反思探索评价体系三多一动发展课题提出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对已往的历史教学不断反思并以新的教学理念对历史课的教学和评价进行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历史课改的深入,必须从历史学习的评价着手。
因为历史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而原有的评价体系却难于胜任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构建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当前历史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我和我校初中历史老师,于2002—2005年学年度,开展了“促进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发展的评价研究”课题的实验。
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叙述如下,敬请指教。
实验过程与方法一、准备阶段:当我们接受课题研究时,感到很为难,评价改革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
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可借鉴的前例。
鲁迅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
教学的经历告诉我们,经验是靠学习和实践获得的,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获新知。
统一思想后,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实验培训,认真地学习专家有关改革评价体系的讲座,并主动地与其他老师座谈交流。
在平时集体备课中,反复学习《新课标》中关于评价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树立确立正确的评价观。
通过学习以及反思先前的教学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新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新课标》,评价不能仅仅拿来作为甄别的工具,而是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历程,评价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由此我们把历史评价体系的改革用“三多一动”加于概括,即评价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评价标准应是多维的,评价方法应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应是互动的。
另一方面,学生是评价实验的对象,对他们不了解,哪来谈得上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评价?所以,实验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首先,要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805cd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d.png)
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评价改革的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研究评价对于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研究评价进行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重要性研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研究动力和成长。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评价的改革具有以下重要性:1. 个性化评价:传统的研究评价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改革后的研究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激发研究热情:研究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检验,更应该是对学生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激励。
通过及时、准确、具体的评价反馈,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积极的研究态度。
3. 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评价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改革后的研究评价应该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研究效果更好。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中研究评价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多元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还可以引入口头表达、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
通过多元评价方式,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2. 及时反馈:研究评价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早发现和纠正研究中的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面谈、评价报告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 自主评价: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评价中来,通过自主评价的方式,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研究责任感。
4. 共享评价:教师之间应该进行评课交流,分享评价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支持和认可,鼓励他们在研究评价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7fbbb9084868762caaed59e.png)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作者:张震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0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讨论法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
具体过程如下:1.评价目标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进行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
4.反馈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评价方式,为了准备这次课堂讨论,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及上网广泛地收集材料。
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残酷的暴君”。
每位同学都力争使自己的发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推荐下载】关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推荐下载】关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093992e02020740be1e9be4.png)
关于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议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
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讨论法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 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546a3ce763231126fdb114b.png)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课程评价改革初探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讨论法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
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41236c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e.png)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陈红
【期刊名称】《历史教学》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往往通过平时的作业成绩、课堂提问成绩和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定。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陈红
【作者单位】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南京,2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目前初中历史教材的文字失范问题——"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言文字状况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 [J], 温欣荣;邓卫新;吴格明
2.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J], 陈红;;
3.试析课程改革实验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初中历史教学 [J], 江永辉;张洪文
4.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校本研究中成——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点体会 [J], 方永进
5.走出迷惑探明真谛熟练运用——初中历史新课程异步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J], 高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初探
发表时间:2011-07-11T17:00:45.86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贵龙
[导读]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陈贵龙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 056000
摘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应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历史课程评价改革初探
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习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
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
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
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
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
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小组进行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
4.反馈
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评价方式,为了准备这次课堂讨论,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及上网广泛地收集材料。
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残酷的暴君”。
每位同学都力争使自己的发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在讨论中,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初步学习了如何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通过该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
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三、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
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是指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
我校为七、八年级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历史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
档案袋封面有评价记录表,袋内收入了与学生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就的材料,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收集整理一次。
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
档案袋里装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单元计划、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常规性作业、探究性学习作业及综合性学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卷、历史学习小结、收集的历史资料等。
对于学生档案的评价,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
除对绝对成绩评定外,我们还设了相对评价成绩。
如:某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成绩是及格,第二单元的测验是中,他的绝对评价成绩是中。
但由于他相对自己来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给他第二单元测验的相对成绩记上一个优。
或,某学生第一单元测验成绩是优,第二单元测验成绩是良,他的绝对成绩下降了,但如果他这次测验的成绩仍是班级前茅,那么他的相对评价成绩还是优。
此外,学生的每件代表性作品我们尽量做到有教师、家长以及同学和自我的评语,评语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特长和优点。
有时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评价性的情感符号画贴在评价表上,如用三个括号可以组成笑脸或哭脸。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建立学生历史学习成长档案,实行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并熟悉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方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用以评价学生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的测验、考试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
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我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测验的形式多样化。
有笔试、口试还有DIY(Doityourself.自己动手做一做)。
第二,题型多样化。
除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外,我们还设置了历史猜谜、巧连线、识图与设计、追根溯源、走进时光隧道等生动、活泼的试题。
第三,命题多样化。
在单元测验中我们尝试采用自主测验的形式,教师命题占80分,其余20分让学生自己分组命题、编制试卷,测验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
历史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我们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历史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使其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