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
中国关于绵羊的文化
![中国关于绵羊的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6bbc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3.png)
中国关于绵羊的文化在中国,绵羊的文化意义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绵羊是十二生肖之一,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在民间流行的有关绵羊的生肖图、生肖卡、生肖剪纸、生肖游戏等不胜枚举,充分说明绵羊对我们祖先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2. 在汉字中,很多有吉意的字眼都与“羊”有关。
汉代许慎的《论文解字·羊部》云:“羊,祥也。
从羊,象头角足尾之形”。
而《示部》“祥”下说:“福也。
从示羊声,一曰善。
”“善”字也与羊的性格很相近。
在《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就有204个之多,充分说明羊对我们祖先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3. 人类早期的一种艺术——岩画中的羊: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动物图像占绝大多数,其中羊的形象又占相当大的比例,羊的岩画生动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与羊的关系。
4. 羊还是钱的象征。
虽说家有千万,四条腿的不算。
但羊在原始社会曾经很长一阶段作为交换货币。
所以,你今天看到我们人民币符号——“¥”,这就是一个羊角号。
5. 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有绵羊的祭献。
犹太教中用两只公山羊作“赎罪祭”。
基督教教义甚至指基督为羔羊,约翰对耶稣就说过“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
伊斯兰教的各类场合中,小羔羊是祭献的牺牲,尤其是“神的羔羊”,有救世、驱邪的象征意义。
6. 佛教不能杀牲。
但奇怪的是陕北人在祈雨时或陕北、晋北、内蒙古西部人在庙里请神之前都要“领牲”,领牲必须是羊,然后将冷水浇在羊身上,如果羊浑身哆嗦一下,就说神灵把羊的灵魂领走了,故叫领牲。
然后这只羊便被信徒或求雨的人们杀掉吃了。
此外,还有一些有关绵羊的歇后语、春联等在中国流传甚广。
综上所述,绵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深远。
羊文化
![羊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3237cae0029bd64783e2cf8.png)
羊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诠释摘要:借鉴新的类分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羊文化。
从字源学上考察,传统中国人的饮食风尚、审美追求、宗教信仰、道德标准、礼仪法则都与“羊”关系密切,而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体现了羊性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羊性特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关键词:传统文化;羊性化;农耕文明借鉴新的文化类分方法,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羊”文化。
其羊文化特征不仅能从文化的最基本表达系统———文字的字源学意义上找到证据,也能从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以及这种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影响中找到答案。
一在对文化进行类分时,人们常常依据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把人类文化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四种文化类型;或者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把文化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工商文化三种文化类型。
这样的类分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所反映的只是文化的外在表现特征,没有反映出不同文化类型的内在特质。
原因是上述文化类分的依据是文化的表象差别而不是文化内在特质的不同。
文化是有性格存在的,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如农业文明养育出来的是温和的和内敛的文化性格,游牧文明养育的是粗犷的和极具掠夺性的文化性格,工商文明养育的是投机和进取的文化性格。
文化的内在性格特征用地理环境或者生产方式的描述是难以准确表达的。
在当代企业文化研究中,流行用狼性文化、羊性文化和虫性文化概括企业的不同文化特征。
狼性文化是指具有开放意识、开拓精神和充满冒险、进取精神的文化形态;羊性文化是指温和的、保守的、细腻的、内敛性的文化形态;虫性文化则是指善于投机而又踏实敬业和一丝不苟的文化形态。
文化形态在企业文化中的这种类分适用于对企业文化的表述,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作者认为,尽管可以不认同用同样的称谓对人类文化进行同样的类分, 但这种对于文化特质的表达方式显然是可以借鉴的,它有助于我们对文化更深层的认识。
从相当程度上讲,我们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文化诠释观念类分人类文化。
与羊有关的文化现象
![与羊有关的文化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5a5ccbb0b1c59eef9c7b465.png)
造字解说“羊”是“祥”的本字。
羊,甲骨文像两角弯曲、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形的动物。
造字本义: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
有的甲骨文在弯角与上扬的嘴角之间加一短横。
金文将甲骨文的嘴形写成一横。
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的弯角写成。
隶书则将篆文字形中类似“草头”的羊角形状写成了标准的“草头”,至此,羊角、羊嘴的形象消失殆尽。
作为温顺的食草动物,羊比一般的山兽更肥美,也更容易猎捕,所以羊成为远古祖先重要的肉食来源;也因此羊常被用于祭祀,并引申出吉利、吉祥的含义。
当“羊”的“吉利”的引申义消失后,再加“示”另造“祥”代替。
----------------------------------------------------------------------------------------------------------------------------------------------------------------------------------------------------------------------------------------附文言版《説文解字》:羊,祥也。
从,象頭角足尾之形。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凡羊之屬皆从羊。
附:“羊”的“亲缘字”本义比较羊(祥)水为洋……洋,就是安祥、太平的大海;常引申为充盈无限,如“喜气洋洋”。
羊(祥)火为烊……烊,就是熄火为安,打烊,指关门熄灯,引申为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
羊(祥)气为氧……氧,就是空气中令人呼吸顺畅安宁的气体。
羊(祥)屋为庠……庠,相当于古代国都的敬老中心,就是礼官养老的安宁所在,后来演变为古代训诲学子的学校。
羊(祥)人为美……美,就是大智大慧、自然自足者的一派安祥、和平。
羊(祥)病为痒……痒,就是良性的病症,身体虽有不舒服,但平安而无碍。
羊(祥)心为恙……恙,就是内心之痒,即轻愁浅虑,隐隐担忧。
_说文解字_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_苏馨
![_说文解字_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_苏馨](https://img.taocdn.com/s3/m/a78be91a79563c1ec5da7145.png)
羊( 段 玉 裁 据 颜 师 古 注《急 就 篇》改 牡 为 牝) , 这 里 的“ 羊 ”是 绵 子 怀 孕 , 其 母 亲 及 姐 妹 就 开 始 做 鞋 , 送 兽 鞋 也 有 一 定 的 规 矩 ,
羊; : 黑公山羊; : 黑母山羊。
不 能 少 于 三 双 , 多 则 五 双 、七 双 , 要 取 奇 数 , 忌 偶 数 , 认 为 这 样
解字》。《说文》可以说是一本具有“理 群 类 ”作 用 的 书 , 正 如 何 产生了五彩缤纷的文化传承。
九盈评价的那样:“《说文解字》本 来 就 是 一 部 从 文 字 训 诂 出 发
二 、羊 与 民 俗 文 化
而映射至万物的汉字文化库。从《说文》中发掘古代文化, 实在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 、民 族 世 世 代 代 传 袭 下 来 的 关
从不同年龄看:( 1) 羔( ) : 羊子也。( 2) : 小羊也。( 3) : 见 的 兽 鞋 有 虎 、豹 、龙 、牛 、兔 、羊 、猫 、狗 等 生 命 力 较 强 的 动 物
五月生羔也。
形 , 取 繁 衍 旺 盛 、易 养 易 活 之 意 , 而 穿 羊 鞋 还 是 吉 祥 如 意 的 象
从性别看, 羊有牡、牝之分。《说文》中羝、 是公羊, 是母 征。兽鞋一般有棉、夹两种, 造型夸张, 生动有趣。每当新婚女
第 25 卷 第 2 期 2008 年 2 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5 No.2 Feb 2008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
苏馨
( 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
“羊”部字与“羊文化”的道德意蕴
![“羊”部字与“羊文化”的道德意蕴](https://img.taocdn.com/s3/m/1af9a1086c175f0e7cd13788.png)
“羊”部字与“羊文化”的道德意蕴[摘要]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记录生活的符号。
每个汉字都会表现出当时造字时的社会场景,也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从“羊”部字中可以探究出古代社会中存在着的“羊文化”现象,主要涉及到了宗教,图腾,饮食,道德,审美等方面。
本文主要从“羊”字及其本义出发,继而谈到从“羊”部字渗透出来的道德文化,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羊文化”的道德意蕴对企业、个人的道德规范起到的启发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 “羊”部字“羊文化” 道德启示羊,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温顺的、善良的动物,同时也是较早被驯养的一种家畜,所以,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与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在饮食、祭祀、道德、审美、图腾文化等各领域都有所涉及,从而形成了古代社会独有的“羊文化”现象,并且对现代社会的各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统计得出,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羊”部字有28个(包括2个重文),《汉语大字典》中共收录了“羊”部字204个。
下面就从“羊”字及其本义出发,探讨“羊文化”中的道德意蕴,并且进一步认识到“羊文化”的道德意蕴对现代社会,包括企业、个人道德规范的启示。
一、“羊”字及其本义甲骨文中的“羊”字是一个正面的羊头形,包括了一对左右下弯的羊角和象箭头一样的羊嘴,从这里可以看出“羊”字是象形字。
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曾对“羊”作出解释,“羊,祥也。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
”[1]所谓“祥”,《说文》曰:“祥,福也。
从示,羊声。
”上古时候,人们最早开始普遍饲养的便是羊,它作为“六畜”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各领域都会有“羊”的影子。
羊,是远古的图腾,是祭祀中要献给神灵所用的牺牲,是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六膳”之一,是温顺和善意的化身。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羊”视为是吉祥的,故古人经常把“吉祥”写作是“吉羊”。
西汉大儒董仲舒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
羊年说羊“羊”字趣释
![羊年说羊“羊”字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5e9e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c.png)
羊年说羊“羊”字趣释羊年说羊马年过去,羊年已到了我们跟前。
此时此刻,一个绰约、优雅的身影浮现于眼前,挥之不去,令人心境久久难以平复。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
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
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
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载艺术。
由于其很早便走入人类视野,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遗存中活灵活现,荦荦大观。
斑驳的岩画中,有它们壮硕的身影;陶器的图案里,有它们美丽的面容;从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给世世代代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审美享受,成为人们生活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羊,可代表美丽。
汉字中的“美”字,即由“羊”和“大”两字组合而成。
羊大为美,乃古人实用主义审美倾向的生动体现。
羊,可充作美食。
“鱼”和“羊”结合便成“鲜”字,折射出古人口福不浅,不禁让我等垂涎欲滴。
“羊”字孕育文化。
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又因之大展其用。
《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不知不觉中,羊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目不暇接。
羊,曾陪伴英雄。
据《汉书·苏武传》,汉中郎将苏武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
匈奴单于背汉妄为,扣留苏武并遣其牧羝羊(公羊)于北海之滨,并扬言“羝乳乃得归”。
苏武与羊群为伴,手执汉节,饿吞草籽,渴饮雪水,而不辱使命。
直至19年后单于回心转意,苏武才得返长安,受封典属国,留下千古佳话。
羊,可启发智慧。
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楚怀王听信张仪花言巧语,入秦而被囚禁。
_说文解字_羊部字形_字义_文化蕴涵探析_零奇燕
![_说文解字_羊部字形_字义_文化蕴涵探析_零奇燕](https://img.taocdn.com/s3/m/77c0088f6bec0975f465e298.png)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文章编号:2095-624X(2016)01-0153-02
2016 年 1 月 Jan.2016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
零奇燕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羊,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它温驯慈善。从许慎《说文解字》羊部中,分析羊字的本义及羊部统领的字形和字义, 以及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可解读“羊”的奥妙。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易于加深“羊”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 收稿日期:2015-08-25 作者简介:零奇燕(1986—),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参考文献: [1] 许 慎 . 说文解字 [M]. 北京:中华
书局,1963. [2] 段玉裁 . 说文解字注 [M].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何九盈 . 汉字文化学 [M]. 沈阳:辽
宁人民出版社,2001. [4] 王 贵 元 . 汉 字 与 历 史 文 化 [M]. 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个,分别为“羊”“羋”。简略说明如 下:“羊”,《说文》(即《说文解字》 的别称)的解释为“祥也。从 ,象頭 角足尾之形。” 从象形字形看“羊”字 长着一对倒“V”型的角,这正像山羊 那稍微有点弯的羊角,也是对羊的外形 特征的一种表述。孔子曰:“牛羊之字 以形舉也。”可知古代羊为吉祥之意,字 形采用“ ”作边旁,像羊的头、角、
153
阅读赏析
2016 年 1 月
2. 会意字 《 说 文 解 字· 羊 部》 有 会 意 字 6 个,分别为“羌”“美”“羔”“牂”“羜”“羟”。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 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简要说明如下:“羌,西戎 牧羊人也。从人从羊。”清代段玉裁《说 文解字注》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 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美,甘也。 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则段 注曰:“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 皆曰甘。”“羔、羊子也。从羊,照省 聲。”则“羔”为初生的小羊。“牂,牡 羊也。”段注曰:“牂,牝羊。角部觟 下云。牂羊生角者也。” 3. 形声字 《 说 文 解 字· 羊 部》 中 有 形 声 字 18 个,占《说文解字·羊部》正文总 数的 69.2%。例如,“羒,牂羊也。从 羊分聲。” 又如,“ ,一曰黑羊。 从羊垔聲。烏閑切。”段玉裁注:“字 林有黫字。黑色也。左傳。左輪朱殷。 衹作殷。从羊。垔聲。”可知从羊,“黫”省 去“黑”,从而成为省ger.Staff Burn-
从“羊”部字看其所反映出的文化意义
![从“羊”部字看其所反映出的文化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999c5bd7f1922791688e8e2.png)
李秀林(1972—),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学、修辞学。
该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地区师范院校规范汉字书写现状研究及对策”(项目编号:NJSY278)。
从“羊”部字看其所反映出的文化意义李秀林(集宁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摘要院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袁是辅助有声语言要要要汉语扩大交流交际范围的工具遥汉字有别于拼音文字之处袁在于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遥本文主要以典型的野羊冶部字为例袁看其所反映出的畜牧业文化尧饮食文化尧礼仪习俗以及人们的美学思想等袁这样有助于人们了解掌握野羊冶部字袁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汉语汉字汉文化的学习兴趣袁以便更好地为汉字的规范问题提供帮助遥关键词院羊曰羊部字曰文化意义中图分类号院H12文献标识码院粤文章编号院圆园怨缘原猿苑苑员渊圆园员8冤园4原园园68原园4集宁师范学院学报/Jul.2018/No.4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袁是辅助有声语言扩大交流交际范围的工具袁而且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院埃及的圣书字尧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尧中国的汉字遥但前两种文字早已失传袁而唯独中国的汉字袁从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开始袁不但没有失传袁反而越来越成熟袁越来越完善袁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历练而傲然独立于世界文字行列之中袁并显现出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要要要汉字的表意性遥也正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袁所以袁汉字在起到记录和交际作用的同时袁更重要的是还记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遥可以说中国的历史袁是一部文字史袁也就是说袁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袁都有一定的文化意义遥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字形的分析来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文化遥东汉许慎的叶说文解字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字学专著袁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尧说解字义尧辨别声读的一部字典遥他开创了部首法袁根据字形归类说解字义袁据此袁以后许多工具书也承继了部首法袁对汉字从字形上作了归类遥其中野羊冶部字就是所有工具书里典型的一部袁纵观这些工具书的野羊冶部字袁可以看出野羊冶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袁是不可缺少的物质财富遥一尧从野羊冶部字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文化的发展情况叶说文窑羊部曳里就收了许多有关野羊冶作为牲畜的字袁名目繁多袁分工明确袁区分细致遥如院野羔袁羊子也遥从羊照省声袁切古牢遥冶野羋袁羊鸣也遥从羊袁象声气上出袁与牟同意袁切绵婢遥冶野羜袁五月生羔也袁从羊宁声遥冶指的是幼羊袁叶诗经窑小雅窑伐木曳院野既有肥羜袁以速诸父遥冶野袁六月生羔也遥从羊敄聲袁讀若霧遥已遇切遥冶野羍袁小羊也袁从羊大声袁读若达袁切他末遥冶野袁羊未卒岁也袁从羊兆声袁或曰夷羊百斤左右为遥冶野羒袁壮羊也袁从羊分声袁切符分遥冶野羝袁牡羊也袁从羊氐声袁切都兮遥冶野牂袁牡羊也遥从羊爿聲遥則郎切遥冶野羭袁夏羊牡曰羭袁从羊俞声袁切羊朱遥冶野羖袁夏羊牡曰羖袁从羊殳声袁切公户遥冶野羯袁羊羖犗也遥从羊曷聲遥居謁切遥冶远愿··野羠袁騬羊也遥从羊夷聲遥徐姉切遥冶野羳袁黃腹羊遥从羊番聲遥附袁切遥冶野羥袁羊名遥从羊巠聲遥口莖切遥冶野羸袁瘦也遥从羊聲遥冶野袁羊名遥蹏皮可以割桼遥从羊聲遥冶野羣袁輩也遥从羊君聲遥冶从以上这些野羊冶部字不难看出袁这些字都从羊袁都是羊的意思袁只不过有大小之分袁壮幼之分袁肥瘦之分袁公母之分袁出生时间不同之分袁甚至还有毛色之分等遥由此可见野羊冶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袁有着重要的地位袁是一种重要的家畜遥因为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基本之道袁而野民以食为天冶袁野人是铁袁饭是钢冶这些道理告诉人们野食冶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中的最基本的元素袁因此古人追求野五谷丰登袁六畜兴旺冶袁而野羊冶又是六畜要要要马尧牛尧羊尧猪尧狗尧鸡其中之一遥上古时期袁人们主要以游牧为生袁从野羊冶部字不难看出袁当时的人们已经很重视畜牧业尧养殖业的发展袁其中羊的大小尧出生时间尧毛色尧性别特征等都用不同的字来命名遥野羊冶部字里还有野羌冶字袁叶说文解字曳里野羌冶是这样解释的院野羌袁西戎牧羊人也袁从人从羊袁羊亦声遥冶野羌冶字在甲骨文尧金文中基本上都是野上部是一对羊角袁下部是一个人冶袁表示野人头上有两只羊角冶袁而且古人就用这个野羌冶字来代表古代的野羌族冶遥因为羌族人是以游牧为生的袁所以古诗里有野羌笛何须怨杨柳袁春风不度玉门关冶之名句袁其中野羌笛冶就指古代羌族人吹的笛子遥另外袁野养冶也属于野羊冶部字袁它的甲骨文尧金文形体基本相同袁基本上都是从羊从攴袁左边是个大羊头袁右边是个野攴冶字袁是手拿鞭子放羊的意思遥上古先民过着游牧生活袁不能定居袁野以牧为养冶遥凡是养牧尧养殖就要给其食物袁所以小篆的野养冶字就把右边的野攴冶去掉了袁而在野羊冶的下面换成了野食冶字袁即野養冶袁即野有羊有食袁养羊给其食物吃冶袁后简化成野养冶遥从野养冶这一汉字字形字体的演变过程袁不难看出古人对养殖羊的重视袁也看出当时畜牧业的发展遥二尧从野羊冶部字还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些饮食方面的文化特征民以食为天袁野食冶乃人生存之根本也遥野羊冶作为六畜之一袁人们之所以大量养殖袁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满足人们对肉食的需求遥叶说文解字曳野羊冶部里院野羔袁羊子也袁从羊照省声遥冶也就是说袁野羔冶就是小羊也遥从野羔冶字形字体的演变过程中袁我们知道袁野羔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野羊冶袁下部是野火冶字形袁而逐渐过渡到金文时袁上面的野羊冶字多了两横袁而下面的野火冶部更加实在袁到了小篆下面则明显写作野火冶袁而到了楷书则变成野上面是羊袁下面是表示火意的四点底冶袁这样可以看出野羔冶就是野用火烤羊冶的意思遥叶楚辞窑招魂曳里就有关于野炮羊冶的说法遥野炮羊冶即野烤整羊袁烤全羊冶的意思袁而且所烤的全羊往往都是小羊袁小羊肉鲜嫩尧味美尧容易烤熟袁而且今天聚居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饮食习惯里就有蒙古特色风味之一野烤全羊冶遥野美冶在叶说文解字曳野羊冶部字这样解释院野美袁甘也袁从羊从大袁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袁美与善同意袁臣铉等曰羊大则美袁故从大遥冶当然野美冶的解释观点很多袁但其中一种解释就是野羊大为美冶,即指的是大羊的肉味道鲜美遥野善冶袁从羊从口袁口中有羊袁也就是指用口品尝羊肉袁因此野善冶最初之意是指味道好袁后来才引申为野吉祥冶尧野美好冶尧野善事冶尧野善行冶等意义遥野膳冶就是野吃羊肉冶之意袁后变成野做饭尧吃饭冶的总称袁过去皇宫里专门给皇帝做饭的伙房就叫做野御膳房冶袁而今天用野膳食冶代表食物遥野鲜冶原本是野鱻冶表示鲜味尧味道美袁因为古人认为野鱼冶的味道是鲜美的袁所以用三个鱼的组合来表示味道美遥后又发现野羊冶的味道也是很美的袁于是乎就写作野鲜冶袁即野鱼冶我所欲也袁野羊冶亦我所欲也遥野羹冶袁叶说文解字曳:野羹袁五味禾羹也遥从鬲从羔遥冶其字形本像鬲中煮有羔羊袁旁有热气上升遥后变成从羔从美袁表示美味遥野羞冶也是野羊冶部字之一袁是会意字袁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基本相同袁都是左边是野羊冶形袁右边是一只手袁即野手持羊冶表示进献遥汉代张衡叶思玄赋曳院野羞玉芝以疗饥冶袁因为祭祀祖先要进献最好的食品袁所以称进献的食品为野羞冶袁野珍羞冶就指美好的食品袁也可以写作野珍馐冶袁野羞冶与野馐冶同义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院野金樽清酒斗十千袁玉盘珍羞值万钱冶遥野羡冶本作野羨冶袁从羊从次,表示人看见羊肉就张着口袁流着口水的样子遥即野人对羊肉垂涎欲滴冶袁后引申为野羡慕冶之意遥以上这些野羊冶部字的确渗透着中国的饮食文化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饮食观念袁也鲜明地体远怨··现出野羊冶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赖以养生的非常重要的食物袁是滋养身体的美味佳肴遥所以延续到今天袁羊肉仍然是人们生活中养生滋补的必需品袁由羊肉做成的各种饭食可以提神补血尧补气养身遥另外袁羊肉还有许多种吃法袁如野全羊席冶野涮羊肉冶野焖羊肉冶野手把肉冶野烤全羊冶野烤羊腿冶野烤羊排冶等袁其中野涮羊肉冶几乎普及到全国袁是人尽皆知的袁而且是绝大多数人喜欢的一种吃法遥据记载涮羊肉始于元代袁当年忽必烈率领大军南征袁在人困马乏饥渴难耐之时袁他想吃清炖羊肉袁就命令杀羊生火袁这时袁探马报告敌人已逼近袁饥饿的忽必烈一边命令部队迎战袁一面喊院野羊肉袁羊肉浴冶厨师知道忽必烈性情暴躁袁便急中生智袁飞刀削下一些薄肉片袁放进沸水里稍煮袁搅拌几下出锅袁捞入碗中放点细盐袁忽必烈吃完翻身上马率军迎敌袁结果旗开得胜遥在庆功宴上袁忽必烈特意点了那羊肉片袁将士们吃了赞不绝口遥厨师让忽必烈为那道菜起名袁忽必烈就给它起名为野涮羊肉冶遥光绪年间袁野东来顺冶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太监袁从宫中偷出了野涮羊肉冶的配料袁使得这道美食流传到民间遥今天袁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袁到了冬天袁老百姓更爱吃野涮羊肉冶袁他们通过这种吃法来驱寒强体袁滋补气血遥因为羊是食草动物袁以天然牧草为食袁因此它的肉鲜嫩尧味美袁而且营养价值高袁遥三尧野羊冶部字还体现着古人的一些礼仪尧习俗叶说文解字窑羊部曳里首字野羊冶是这样解释的院野羊袁祥也遥从象头角足尾之形遥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遥凡羊之属皆从羊袁與章切遥冶汉董仲舒认为野羊袁祥也袁故吉礼用之遥冶上古人过着游牧生活袁以养殖为主袁羊生活的好袁繁殖的快而且多袁是一件很吉祥的事情袁所以野羊冶就成了吉祥繁盛的象征袁古代羌族人就把羊作为他们民族的图腾象征遥野羌族冶即野羊族冶,寓意为野吉祥的民族冶遥作为野羊冶部字的野祥冶与野羊冶相同袁所以借野羊冶来表示野祥冶遥在古代袁祭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袁而且要用上好的野羊冶袁即体毛完美的羊遥另外古代帝王在祭祀社稷时也必须有羊袁即牛尧羊尧豕三牲全备为野太牢冶袁只有羊尧豕袁没有牛的叫野少牢冶遥一般天子用太牢袁诸侯用少牢遥可见在古人的礼俗中野羊冶是必需品袁是不可或缺的袁而且野羊冶是蕴含着野吉祥冶野如意冶野繁盛冶等祝福的用意遥野羊冶即野祥冶袁野吉羊冶即野吉祥冶之意袁因此在古代的器物铭文上袁大多数把野吉祥冶写作野吉羊冶遥因为野羊冶寓意美好袁所以在后来的一些民俗活动中袁常常出现野羊冶遥比如古人有在年初悬羊头于门上的习俗遥人与人的交往中可以送野羊冶来寓意野吉祥冶袁而且在一些婚俗约定中袁更少不了送野羊冶遥关于婚俗中出现野羊冶袁这在汉末就有了袁至今约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袁在订婚时袁男方要送野羊冶或野羊腿冶作为聘礼袁今天在好多地方仍有此俗遥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讲究袁如湖北地区有野羊酒背冶的婚俗袁在青海民和尧乐都尧湟中等地区有一种叫做野歃羊酒米冶的习俗袁即在成亲的女方办酒席时袁男方要送一只羊或一些羊肉袁称为野歃羊冶袁意思是男女双方歃血定盟遥因为羊本身惹人喜爱袁又象征吉祥尧如意袁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在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运用羊的形象遥比如在青铜器时代就有羊的造型袁如双羊尊尧三羊尊尧四羊方尊等等遥另外在汉代有鎏金铜奔羊造型袁晋代青瓷羊尊袁唐三彩中的野三彩陶羊冶袁还有民间发行过以羊为图案的铜币袁即野羊币冶遥今天袁在民间艺术作品中剪纸尧年画尧花灯中都有羊的形象遥另外袁还有许多地名以羊来命名的袁就是取野吉祥冶之意袁如野羊场冶尧野羊坊冶尧野羊街冶尧野羊肉胡同冶尧野羊尾巴胡同冶袁还有广州的别名野羊城冶遥四尧从野羊冶部字还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些美学思想野姜冶表示的是一个面朝左跪坐的女人袁头上戴着羊角冠袁表示野很美冶遥可见野羊冶由味道美尧寓意美逐步过渡到了形象美袁野羊冶成为野美冶的追求袁美的象征遥野善冶字前面说过表示野口中有羊冶袁指野味美冶袁又因为羊从出生后似乎懂得母亲的艰辛袁便知跪乳袁因此说羊的本性是善良的袁后来野善冶就引申为野品行美好冶野善良冶等意义袁以此来提倡人们应该向野羊冶学习袁要知礼至孝袁要人心向善遥野義冶渊义冤袁上野羊冶袁下野我冶袁用野羊冶的和善美德来引申为公正尧合理的举动遥儒家思想里特别重视野义冶袁把野仁冶野义冶野礼冶野智冶野信冶称作野五常冶遥今天我们仍然讲求野道义冶野正义冶野义理冶野义气冶等遥苑园··参考文献院咱员暂许慎.说文解字咱M 暂.北京院中华书局袁1963.咱2暂侯赞福.古汉语字典咱M 暂.海口院南方出版社袁2001.咱3暂左民安.细说汉字咱M 暂.北京院九州出版社袁2005.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Reflected in the Words with the Root "Sheep"LI Xiu-lin渊College of Chinese and Literature,Jining Normal University,Wulanchabu 012000,Inner Mongolia 冤粤遭泽贼则葬糟贼院The Chinese character is a symbol system for recording Chinese,which is a tool of assisting the audio Chineseand expanding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of Chinese.The Chinese charact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phonetic alphabet,which is the ideographic na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in鄄formation technology,most people don't use traditional pens,which makes people unable to write,easy to forget the word when they start writing,and easy to write the wrong characters,making the phenomenon of non-standard writing more and more se鄄rious.This article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words with the root "sheep"to see the animal husbandry culture,the diet culture,the etiquette custom and people's aesthetic thoughts,etc.reflected in some of them,which facilitates people grasp "sheep"-rooted words,also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people's interest in Chinese,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and Chinese characters,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gradu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运藻赠憎燥则凿泽院Sheep;sheep characters;the meaning of culture野群冶袁叶说文解字曳院野群袁辈也袁从羊君声袁臣铉等曰羊性好群袁故从羊袁渠云切遥冶后引申为野众多冶野聚集冶野合群冶野和群冶等意义遥有野和冶才能野群冶袁借羊的好群之意袁反映出和谐美好的品德遥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野和为贵冶的理念袁今天我们仍然大力提倡野家和万事兴冶尧野和谐社会冶尧野和谐中国冶尧野人与自然的和谐冶尧野人与人的和谐冶尧野人与社会的和谐冶袁野群冶字反映出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遥综上所述袁野羊冶部字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畜牧业文化尧饮食文化尧礼仪习俗袁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美的追求袁对真善美的向往遥这也正是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袁即在物质层面追求富强尧繁荣袁在精神层面上追求文明尧和谐尧正义尧善良等遥我们学习汉语袁学写汉字袁写好汉字袁写规范汉字袁了解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袁掌握每一个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汉语汉字的兴趣袁而且更是时代的要求袁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遥集宁师范学院在野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冶全区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二等奖由自治区团委尧自治区学联主办的野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冶全区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于近日结束遥本届微电影大赛全区共有47所高校参赛袁推报作品230余件袁参赛作品经各高校选拔尧自治区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评委会评审袁最终31部作品入围总决赛遥我校团委指导报送的作品叶寒冬暖心曳荣获大赛二等奖遥本次微电影大赛的成功举办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青春风采和艺术才华袁同时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着青年学生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青年学生袁促进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弘扬主旋律尧唱响青春中国梦遥苑员··。
《说文解字》羊部字的文化学阐释
![《说文解字》羊部字的文化学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02df5d4c02768e9950e73814.png)
[作者简介]余秀丽(1996-),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一、羊部字的字形分析 据统 计,《说 文 解 字 》中 羊 部 字 一 共 有 26 个。[2]578-587其中,包括 2个象形字,6个会意字,18个 形声字。其他部中有从羊的字有“祥”“善”“羲”“羡” “羞”“羹”,共计 6个。因此,共有 34个从羊字。
首先,《说文解 字 》羊 部 字 中 共 有 “羊 ”和 “芈 ”两 个象形字。 “羊,祥 也,象 颐 角 足 尾 之 形。”从 字 形 来 看,“羊”字像长着一对倒“V”型的角,与山羊稍弯的 羊角很相像,实则也是对作为动物的羊本身的一种描 绘。“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出。与牟同意。”从 字形上看,“芈”像羊的嘴巴喘出气息,也可理解为羊 在鸣叫。由此可 见,羊 部 字 中 的 “羊 ”和 “芈 ”这 两 个 字都与作为动物的羊的形体特征息息相关。
二、《说文解字》羊部字的字义分析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 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根据字形对字义进行探索和 诠释,以期形义关系得到统一。《说文解字》中的羊部 字及其他部从羊字共计 34个,[2]578-587经分析共有如 下几个义类: 第一,表示 羊 的 种 类 名 称 及 生 活 习 性。 首 先,表 示羊的种类名称的字有“羔、?、?、 、羝、羯、薾、羟、 鐸”等。“羔”义 为 出 生 的 小 羊。 “?,小 羊 也。”“?, 五月生 羔 也。”“ ,羊 未 卒 岁 也。”“羝”义 为 公 羊。 《汉书·苏 建 传 》:“乃 徙 武 北 海 上 无 人 处,使 牧 羝。” “羯”,指阉割过的公羊,后泛指羊。又指中国古时的 族民,该民族以牧 羊 为 生,曾 附 属 于 匈 奴,被 称 为 “胡 羯”。“薾,? 羊 也。”义 为 被 阉 割 过 的 羊。 “羟,羊 名 也。”“鐸,黄腹羊也。”其次,表示羊的生活习性的字有 “羼、 、鐷、?”等。“羼,羊相厕也,从在尸下,尸, 屋也。”“ ,羊相鐷也。”“鐷, 鐷也。”“?,辈也,从 羊君声。”四字皆指群羊杂居,从中反映了羊的生活习 性。 第二,表 示 美 善 之 意。 “美、、羡、善、羲、羹。” “美,甘也,从 羊 从 大,羊 在 六 畜 主 给 膳 也,美 与 善 同 意。”本意是指羊越大味道越鲜美,由此可见先民对于 羊肉味道的主观判断。甲骨文形似下部两手侧平举, 双脚左右张开,正面而立的人形,上部是用毛做的类 似羊角的装饰物。先民狩猎时常往头上戴兽角或羽 毛以方便接近猎物,后逐渐成为装饰品,进而成为美 的标志。“,进善也。”意为向好的方向诱导,后引申 为诱导、引诱、诱惑等义。“羡,贪欲也,从 从。”由 指代人想要吃美味羊肉而流口水的神态引申出羡慕 等义。“善,吉 也。”意 为 好、美 好,后 引 申 为 善 良、好 心。《左传·昭公十二年》:“供养三德为善。”用作动 词使 变 好 之 意。“羲,己 之 威 仪 也。 从 我 羊。”《段 注》:“古者威仪字作羲。今仁羲字用之。”后用作仁义 的义。“羲”取羊之性善也。“羹,鬻,五味和羹也,从 从羔。”两边的曲线代表鬲夫人器壁,表示将羊肉放 进鬲中烹煮。后指用羊肉为食材而做成的美味羊肉 汤,进一步引申为指一切用食品煮成的汤类饮品。 第三,表示地名或姓氏。“羌、姜。”“羌,西戎牧羊
羊的汉字分析(说文解字羊)
![羊的汉字分析(说文解字羊)](https://img.taocdn.com/s3/m/e59a81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a.png)
羊的汉字分析(说文解字羊)
我们的很多字都是和“羊”有关的。
“美”,美不美?羊大为美;
“吉祥”的“祥”,右边是一个“羊”;“善良”的“善”,上面是一个“羊”;义(義)字,上面也是一个“羊”…
“羊”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所描绘的是正面的羊头形,上部是
一对左右下弯的羊角,下部微微上斜的两画是羊的眼睛。
金文就更像羊头了,一对大角向下弯曲,看来是个绵羊头,中间的一横是表示左右的两只
耳朵,最下端是羊的嘴巴。
“羊”是最早被中国先民们驯化的动物之一,是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
中国社会从渔猎生产过渡到农牧业生产,人们逐渐定居下来,羊成为人们
饲养最多的家畜。
羊肉是人们喜爱的美餐
“羊”在中国民俗中与“祥”通用,“吉祥”多被写作“吉羊”。
羊
的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
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明清时期,民间传说曾把青阳、红阳、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
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是一种吉
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图案以三只羊(谐音“阳”)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来象征。
,。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ed6a5e6529647d262852bf.png)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羊,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它温驯慈善。
从许慎《说文解字》羊部中,分析羊字的本义及羊部统领的字形和字义,以及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可解读“羊”的奥妙。
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易于加深“羊”文化的理解。
标签: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一、《说文解字·羊部》字的字形分析许慎确立了“六书”理论,并用“六书”理论来解释汉字字形。
据本人统计,羊部字正文含象形字2个,形声字18个,会意字6个。
1.象形字《说文解字·羊部》有象形字2个,分别为“羊”“羋”。
简略说明如下:“羊”,《说文》(即《说文解字》的别称)的解释为“祥也。
从,象頭角足尾之形。
” 从象形字形看“羊”字长着一对倒“V”型的角,这正像山羊那稍微有点弯的羊角,也是对羊的外形特征的一种表述。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可知古代羊为吉祥之意,字形采用“ ”作边旁,像羊的头、角、足、尾的形状。
“羋”,《说文》解释为“羊鳴也。
从羊,象聲气上出。
與牟同意。
”从字形上看像羊的嘴巴喘出的气息,也作鸣叫声。
从以上例证不难看出,象形字作为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形象地勾画出来。
“羊”字部的这两个象形字都与动物“羊”形体与体征息息相关。
2.会意字《说文解字·羊部》有会意字6个,分别为“羌”“美”“羔”“牂”“羜”“羟”。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简要说明如下:“羌,西戎牧羊人也。
从人从羊。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
主牧羊。
故羌字从羊人。
”“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給膳也。
”则段注曰:“甘者,五味之一。
而五味之美皆曰甘。
”“羔、羊子也。
从羊,照省聲。
”则“羔”为初生的小羊。
“牂,牡羊也。
”段注曰:“牂,牝羊。
角部觟下云。
牂羊生角者也。
”3.形声字《说文解字·羊部》中有形声字18个,占《说文解字·羊部》正文总数的69.2%。
羊文化
![羊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f1dac2f705cc1755270958.png)
“羊文化”溯源:中华文化中有哪些“羊基因”?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和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最新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已出现了陶羊……可以说,“羊的基因”几乎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龙”,中华人文祖伏羲、炎帝都与“羊”有着“血缘关系”,“三皇”中的伏羲、神农最早都以“羊”为部落图腾。
据考,伏羲曾受“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八卦”;尧舜时代的大法官皋陶曾借助独角神羊断案,从而实现古代司法公平;汉代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赞叹羊是“美”、“祥”之物;明代甚至将“羊之跪乳”编进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将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中华人文始祖与羊“血脉”相承三皇中的伏羲神农最早都以“羊”为部落图腾中国人一向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其实这一说法是后来的事情,在“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
中华人文始祖都是谁?教科书中有“三皇五帝”一说。
那么“三皇”又具体指哪三位?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主张是燧人、伏羲、神农;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则称是伏羲、神农、黄帝。
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在于燧人与黄帝二者之间,但伏羲和神农地位稳定,他俩被列入“三皇”从未出现过分歧。
伏羲和神农与羊均有“血缘关系”,他们的部落早期都是以羊为图腾,而不是“龙”或“蛇”,也就是说,他们最早都是“属羊”的。
神农,即炎帝,其地位比黄帝要高,影响也更大,所以古人将其合称为“炎黄”而不是“黄炎”。
炎帝是一位农业专家,他又称“神农氏”即是此原因。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炎帝在中国古代更受尊重。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对此也有记载,炎帝母亲女登的受孕地点在姜水的常羊(羊头山),姜水属羌地,这里的羌人部落便以羊为图腾,可见炎帝一出生就与“羊”结缘,“血缘关系”非常紧密。
羊年吉祥话:羊与中国传统文化
![羊年吉祥话:羊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2bb4c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e.png)
羊年吉祥话:羊与中国传统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一号坑出土了一条长着山羊头的“龙”,被称为“羊首龙”。
“羊首龙”的头上有一对镰形大耳和一对山羊犄角,昂首挺胸,龇牙咧嘴,颌下有山羊胡须。
同时,在二号坑出土的1号神树上有一条从天而降的龙,被称为“禹龙”,方头,龇牙咧嘴,龙头两侧有垂耳,耳上可见羊角后曲,身尾上卷,也是一条“羊首龙”。
(董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阅有关“羊”的大量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羊”已经远远不再是作为一种生物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精神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甚至渗透进传统中国人的性格中,并在极大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据考古发现,距今大约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出现了陶塑羊的形象,长江流域在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也出现了陶羊。
大量的考古报告表明,羊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是人类的伙伴。
通过对字源、语源进行文化学研究,我们还能进而捕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
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
从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收字情况来看,以“六畜”为字根的字,其字数依次为:羊部45文;豕部36文;犬部33文;牛部20文;马部21文;鸡部3文。
其中羊部字占明显优势。
羊在六畜中占据头等地位,这就为中国古代人首先将情感价值投入并凝聚到羊身上提供了物质基础。
殷商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生发的重要奠基时期,殷人对羊的特别关注也使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塑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历西周与春秋战国的文化整合和沉淀,最迟不晚于西汉,一些关于羊的文化观念最终定型,现将其荦荦大者列举于此。
羊食为養——羊与中国传统膳食“養”字语源是“羊”。
《说文·食部》:“養,供養也。
从食羊声。
”许慎把“養”字视为形声字,但分析“養”字的原始结构,它又是一会意字,乃一人献羊之象,其字根就是羊。
与“養”字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字是“羞”字,其原始意思与“養”相似。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c0bcd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f.png)
《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文字学家许慎所编写,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代汉语字典,也是中国古代字义词典,是一部重要的文字史料。
“羊”部字是《说文解字》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字形、字义以及文化蕴涵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羊”部字形《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形由“羊”字本身和它的变形组成,可以分为三类:1、“羊”字本身的字形:“羊”这个字本身的字形由“羊”的头部(“艹”字)和腿部(“肉”字)组成,表示“羊”的概念。
2、“羊”字的变形:变形字“羊”的字形的变化,有的变形是由“羊”字头部不变而只改变腿部的情况,有的变形是由“羊”字腿部不变而只改变头部的情况,有的变形是由“羊”字头部和腿部都改变的情况。
3、“羊”字的拆分:拆分字“羊”的字形,是把“羊”字本身分成两部分,头部用“艹”字表示,腿部用“肉”字表示,表示“羊”的概念。
二、“羊”部字义《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义,是由“羊”字本义和变形字义组成的,“羊”字本义指的是指属于羊科的动物,变形字义指的是借用“羊”字的形象来表示其他含义,如“艹”字变形“羊”字来表示“跳”的含义,“肉”字变形“羊”字来表示“财”的含义,“月”字变形“羊”字来表示“月”的含义等。
三、“羊”部字文化蕴涵《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的文化蕴涵,是指“羊”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范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也涉及到现代文化。
1、“羊”字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羊”字蕴含着“羊”的博爱精神,即羊可以宽恕他人的过失,“羊”字还蕴含着慈悲和仁慈的美德,它是一种象征吉祥、和平、安宁的象征。
2、“羊”字的文化蕴涵在现代文化中:在现代文化中,“羊”字蕴含着“勤劳”、“温顺”和“安定”的理念,它代表着人们对于普遍和安定的渴望,也代表一种和谐共处的理念,被广泛用于家居装饰中,以象征着一个和谐的家庭文化。
总之,《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形、字义以及文化蕴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蕴含着现代文化的理念,对现代人的文化认知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7c64ba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e.png)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
余梦飞
【期刊名称】《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7(039)003
【摘要】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中国的汉字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对《说文解字》中羊部字进行逐字阅读的基础上,对分布在540部首中的羊部字进行收集,通过对所收集的34个从羊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羊部字主要体现了与羊有关的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图腾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
【总页数】5页(P71-75)
【作者】余梦飞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2
【相关文献】
1.《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 [J], 余梦飞;
2.《说文解字》羊部字的文化学阐释 [J], 余秀丽
3.《说文解字》羊部、羴部字与相关文化 [J], 朴兴洙;阎慧娟
4.羊·羊部字·羊文化 [J], 白振有
5.会意字归部辨析——对《论非形声字的归部及〈说文解字〉部首的形成》一文所析《说文解字》会意字归部的意见 [J], 高一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f2ee2f281c758f5f71f6711.png)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摘要: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中国的汉字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对《说文解字》中羊部字进行逐字阅读的基础上,对分布在540部首中的羊部字进行收集,通过对所收集的34个从羊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羊部字主要体现了与羊有关的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图腾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字;传统文化一、引言羊是人类很久以前就驯养的动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关于羊的一些记录与描绘,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羊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现存最早可识别的汉字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的“羊”字,描绘的都是羊头的形状,目前可以认为是“羊”字的雏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羊在很早之前就成为了祖先的生存伙伴。
正是因为羊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得羊在华夏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与羊有关的汉字也特别多,其中的释义也丰富多彩。
很多学者把《说文解字》羊部字作为研究对象,如苏馨《〈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整理羊部字,按不同的类别分类,并分析了文字代表的文化。
又如陈烁《〈说文解字〉“羊’’诸字说略》要更加偏重于文化研究,同时也更丰富和详细。
还有一些学者是对羊部字的某一类字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张华《〈说文解字〉羊部性别词探析》中,仅对羊部字中的性别词做单一的介绍。
相比较,这些论文多是从羊部的某个字或某种文化入手,研究羊文化某个方面的内容,缺乏系统深入性。
因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下,本文将对《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进行详细系统地分类研究,以探讨羊部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羊文化。
二、羊部字分类《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一共有26个,羴部字有2个,其他部中有祥、善、義、羡、羞、羹6个从羊的字,一共有34个从羊字。
羊部字,先列“羔”等各种小羊的名称,次列“羝”、“羯”等公羊母羊的各种称谓,再列“羸”等羊的各种状态,最后列出羊之会意字“美、群、羌”等,以下对这些字做一个细致详尽的阐述。
羊部字的变化及原因探析
![羊部字的变化及原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577fdbda38376baf1fae4a.png)
羊部字的变化及原因探析孙路朋摘要汉字是表意性文字,从中国的汉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
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随着文化中心的迁移,文化的变化发展,汉字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汉字的使用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试从《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现在3500一级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以羊为部首或部件的字的使用情况比较,来分析羊部字的发展变化与古今不同使用情况的原因。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字使用情况变化原因一、引言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历来占有重要位置。
从原始时期,羊就开始作为家畜来饲养。
由于其性温顺,又有皮毛洁白的特点,在古代的祭祀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味美也是人类对羊的需求之一,作为人类的食物供给之一,人对羊的驯化、饲养相当重视。
本文将结合《说文·羊部》及《通用规范字表》一级、二级字表中的羊部字,通过羊部字的古今使用情况的变化情况,试对羊部字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析与说明。
二、《说文解字》中羊部字的分类《说文解字》:“羊,祥也。
从,象头角足尾之形。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凡羊之属皆从羊。
’”以祥训羊,是声训,也是释义。
古人认为羊是吉祥之物,主要用羊来进行祭祀,所以古籍中多以羊为祥。
如甲骨卜辞及青铜器铭文中“吉祥”都写作“吉羊”。
“不祥”作“不羊”。
《说文解字》中羊部共收字26个,大部分是与羊的性别、年龄大小及与羊有关种类的字。
下面我先对《说文》中的字进行阐释。
(一)和羊的种类相关的字由于早期社会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的认识、开发都相当有限,羊作为最早被驯化的物种,又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性,引起了人们特殊的重视。
由于重视程度高,所以对羊的观察,分类都及其细致,具体涉及到从样的牝牧、大小、毛色和其他方面。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1、根据羊的牝牧分类《说文·羊部》“羝,牡羊也,从羊氐声。
”羝的本义就是公羊。
《诗经·生民》:“取羝以軷。
”毛亨传曰:“羝,牡羊也。
”《汉书·苏武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从“羊”字说到汉文化
![从“羊”字说到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2cf1c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b.png)
从“羊”字说到汉文化具有羊字形状的象形文字——滩羊文化到古城涿州采访,一路直觉得兴味渐浓。
且不说蚩尤冢遗址和燕太子丹送荆柯的华阳台旧丘,据传都在涿州城近处,只就北魏学者、《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初唐“四杰”之一、诗人卢照邻,北宋周易学家邵雍,以及汉昭烈帝刘备、桓侯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等历史名人,均自古涿一地出而言,就兴味盎然。
不过,这里要说的一件往事,却只可从刘备先祖刘邦的早年经历上开头。
刘邦故里远在沛县。
他平民出身,曾任“泗水亭长”,不过一名地方小吏。
同村有个名叫卢绾的人,与刘邦自幼交好。
除乡谊之外,另有一层原因,即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
每到二人生辰,乡里都送礼祝寿。
《史记·卢绾传》就有“里中持羊酒贺两家”的记载可以为证。
其后卢绾参与了刘邦自沛地的起义。
直到刘邦称帝之后,在除灭叛王臧荼的征讨中又立大功,被封为燕王。
涿地就在他的封疆之内。
立涿为“州”,始自这位诸侯王。
《名胜记》即载有“州制创自汉卢绾”的话。
而身为刘备老师、后来官至尚书并因得罪董卓以致罢官的卢植,至今在涿城东郊仍有其墓地遗址。
其后,自晋、隋、唐、宋至元、明、清数代,只涿籍文学家即有卢谌、卢思道、卢纶、卢挚诸人于史中有传。
涿州卢氏,已蔚为望族。
这自是后话。
要说的是刘卢二人做寿,乡亲们的礼物不是别的,而是“羊酒”。
京剧《空城计》中《城楼》一折,诸葛亮唱词里也有“备下了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而羊可以祝寿,可以礼宾,成了古代人际关系中的吉物,也并非没有根据。
只由“羊”字的造型,即可略知其一二。
这“羊”,确实是个好字样。
在汉字出现的早期,比如甲骨文中,其形为“芉”。
一眼即可看出那突出的标志,就是那一对高高竖起在头顶上的角。
难怪孔老夫子说:“牛羊之字,以形举也。
”可见,这“羊”字当属汉字中的象形一类无疑。
样子好认,也好看。
“羊”字还是个好字眼。
就字义而言,《说文解字》里即释曰:“羊,祥也。
”在古代典籍中,“羊”字可以代“祥”字用,“吉祥”可以写做“吉羊”。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羊”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羊”](https://img.taocdn.com/s3/m/0516a7e0941ea76e59fa0402.png)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羊”羊,作为较早被驯化饲养的六畜之一,在古时候无论是农耕文化地区还是草原文化地区,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很多部落崇拜的图腾,也是上古时期祭祀常用的牲畜。
羊以草为食,可以供给人们皮毛以及奶和肉,羊肉味道鲜美,因此古人以“羊”“大”为“美”,美的本意即“甘”。
古时“羊”、“祥”二字通假,《说文解字》释:“羊,祥也。
”西汉大儒董仲舒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
”“善”字从羊从言,本义也是吉祥。
羊性格温顺,有角但不任用;能从容赴死;一出生便知跪乳,被人们视为仁、义、孝、知礼。
羊也有倔强的一面,《史记》中载“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的语句即是形容羊的固执。
在上古传说中,羊曾被皋陶氏用作判案的“法官”,羊角触及的嫌犯即被判为有罪的,因此也是公正的化身。
与羊有关的字如祥、详、美、善、鲜、羲、佯、徉、翔、养、羡、羞、羔、羹、群、姜、洋、烊、庠、咩、羚、恙、羯、羝、羌等多含有“驯顺”的意思;与羊有关的成语有三羊开泰(三阳开泰)、羚羊挂角、亡羊补牢、以羊易牛、羊酒花红、羊车过市、羊羔美酒、羊裘垂钓、马愿如羊、爱礼存羊、素丝羔羊等等。
可见,羊被赋予的美好含义太多太多。
正因为此,古代的人们常以羊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民间艺术经典之作。
一、远古岩画中的羊我国的远古岩画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以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岩画和以江苏、广西、云南等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农业文明岩画。
在生产力十分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原始先民在山崖上刻画岩画,常以动物、植物、日月山川形象、狩猎、巫舞、战争等场面为主,内容基本忠实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内有一幅描绘群狼攻羊场面的岩刻,高2.1米,宽1.85米。
画面呈斜三角形构图,三匹狼从三个角度围攻一只体格健壮的公羊,一匹大狼咬住了羊的喉咙,另一匹狼从它的身后扑来,还有一匹小狼在羊的脊背上扑咬,北山羊四腿跪地,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回天了,场面惊心动魄,如临其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传统羊文化简述摘要: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中国的汉字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对《说文解字》中羊部字进行逐字阅读的基础上,对分布在540部首中的羊部字进行收集,通过对所收集的34个从羊字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羊部字主要体现了与羊有关的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图腾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字;传统文化一、引言羊是人类很久以前就驯养的动物,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关于羊的一些记录与描绘,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羊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现存最早可识别的汉字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的“羊”字,描绘的都是羊头的形状,目前可以认为是“羊”字的雏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羊在很早之前就成为了祖先的生存伙伴。
正是因为羊的这种特殊身份,使得羊在华夏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与羊有关的汉字也特别多,其中的释义也丰富多彩。
很多学者把《说文解字》羊部字作为研究对象,如苏馨《〈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整理羊部字,按不同的类别分类,并分析了文字代表的文化。
又如陈烁《〈说文解字〉“羊’’诸字说略》要更加偏重于文化研究,同时也更丰富和详细。
还有一些学者是对羊部字的某一类字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张华《〈说文解字〉羊部性别词探析》中,仅对羊部字中的性别词做单一的介绍。
相比较,这些论文多是从羊部的某个字或某种文化入手,研究羊文化某个方面的内容,缺乏系统深入性。
因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下,本文将对《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进行详细系统地分类研究,以探讨羊部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羊文化。
二、羊部字分类《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一共有26个,羴部字有2个,其他部中有祥、善、義、羡、羞、羹6个从羊的字,一共有34个从羊字。
羊部字,先列“羔”等各种小羊的名称,次列“羝”、“羯”等公羊母羊的各种称谓,再列“羸”等羊的各种状态,最后列出羊之会意字“美、群、羌”等,以下对这些字做一个细致详尽的阐述。
(一)羊的详细分类例字羔羍羜䍮释义羊子也小羊也五月生羔也六月生羔也羊未卒岁也从以上几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先民对于羊的命名分得很细,这说明在远古时期,羊羔已经受到了先民的重视。
2. 羊的性别例字羝牂羒羖释义牡羊也牡羊也牂羊也夏羊牡曰羖“羝、牂、羒”指公羊。
“羖”指黑色的公羊。
(2)母羊:羭:“夏羊牡曰羭。
”《急就篇》卷三“羭”颜师古注:“羭,夏羊之牝也。
”段玉裁根据此注释改作“夏羊牝曰羭。
”《本草纲目·兽部·羊》:“白曰羒,黑曰羭。
”即“羭”是指黑色的母羊。
(3)被阉割的羊:例字羯羠释义羊羖犗也騬羊也“羯”是指被阉割过的公羊,“羠”也是指阉割了的羊。
从以上几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羊的性别词在羊部字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按照羊的毛皮颜色也有不同的名称,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先人对于如何养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阉割过的羊会更容易生长。
3. 羊的名称例字羳羥释义黄腹羊也羊名羊名羊名“羳”是指腹下是黄色的羊。
羥、、三个字都是羊的名称,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并没有对这几个字做出详细的解释,这些久远的细微分类,或许是因为汉代的许慎已经弄不清了,因而只好存其名而不作任何的解释。
4. 羊的味道例字美释义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美”的本义是指羊越大味道越鲜美,反映了先民对于羊肉味道的主观判断。
5. 羊的生活习性例字羼䍴羵羣释义羊相厕也,从羴在尸下,尸,屋也羊相羵也䍴羵也群羊相羵也辈也,从羊君声“羼、䍴、羵、羣”指的都是群羊杂居,也就是羊相互挤在一起的意思,反映了羊的生活习性。
是指瘟疫的意思,羊通常是大群牧养的,所以很容易传染瘟疫,先人造字来反映这一情况,说明在很久之前,瘟疫对牧羊生产业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例字羸芈羴羌羞释义瘦也羊鸣也羊臭也西戎牧羊人也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羸”是用来形容羊瘦弱的样子,“芈”的意思是羊的叫声,“羴”意思是羊羶味,“羞”的意思是用羊作为进献之物,“羌”意思是远古时期西北一个牧羊族群的名称。
(二)表示羊的象征例字羊祥善释义祥也,从,象头角足尾之形福也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羊”、“祥”、“善”三个字之间的意思是可以互通的,《尔雅·释诂上》:“祥,善也。
”一开始也可以直接用羊头来表示善意,这三个字都是表示一种吉祥之义。
(三)由羊部字发展形成的常见字例字義羑羹羡释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进献也鬻,五味和羹也,从从羔羡,贪欲也,从从羑省“義”的本义是仪则、法度,后引申出仁义、正义等意义。
“羹”指的是用鬲煮成的羊羔肉汤。
“羑”的意思是羊最易于引导,今天的“诱导、引诱、诱惑”等常用义都是其引申义。
“羡”是一个会意字,表现的是由于羊肉的味道很美味,人由于想要吃而流口水的神态,《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这里的“羡”便是其本义,后引申出“贪羡、有余、羡慕”等常见的词义。
三、《说文解字》羊部字蕴含的文化内涵以上内容对《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以及几个从羊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文将从这些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主要涉及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以及图腾文化四个方面。
(一)《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与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饮食在古人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饲养牲畜和食用牲畜的现象,圈养的牲畜中以羊、豕(猪)、犬、牛、马、鸡六畜为主,“羊在六畜中,主给膳也”,即羊在六畜中居于首位。
在《说文解字》羊部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些饮食文化,如羔、羹、美等。
羔:“羊子也。
”徐灏注笺:“疑羔之本义为羊炙,故从火,小羊味美,为炙尤宜,因之羊子谓之羔。
”《诗·召南·羔羊》:“羔羊其皮。
”毛传:“小曰羔,大曰羊。
”可能是因为小羊羔更适于做烤全羊,所以羊下从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当时把小羊羔直接用火进行烧烤,以此作为食物来进食。
羹:“鬻,五味和羹也,从弜从羔。
”指的是用鬲煮成的羊羔肉汤,羊的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其本义便是指用羊肉为食材而做成的美味羊肉汤,后来又有了牛肉羹、猪肉羹等,此后引申成指一切用食品煮成的汤类饮品。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此处“羹”的意思即是类似于肉羹的食物。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美”是会意字,徐铉等注:“羊大则美,故从大。
”美字取“羊”来构形,是因为古人认为肥壮的羊吃起来会更加可口,也就是说羊的体型越大,它的肉质也会更鲜美。
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
”段玉裁注“从丑者,谓手持以进也。
”甲骨文作,取一个人手拿着一只羊去进献之形,因此其本义为抓羊进膳,《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饮食、膳、羞。
”郑玄注:“羞,有滋味者。
”“羞”在此处即是指珍馐美味,后来“羞”通指美味佳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羊在古代先民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对于古人有关于羊的饮食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古人认为羊越大味道越鲜美,小羊羔更适于做烤全羊。
烹饪手法的不同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菜品并不单一。
(二)《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与祭祀文化羊在很久之前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物,是祭祀的佳品,这是因为羊在六畜中,身体和性情柔和温婉,性情温和良善,肉质美味可口,其叫声婉转动听,羊皮制成的衣服柔和舒适,这一切和儒家礼教所推崇的温文尔雅等准则非常契合,即最合中庸之道,所以“羊者,祥也”,羊的这些性情特征通过羊部字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此从羊的字大部分都蕴含着美和善的含义。
“羊”字本义即是指吉祥之义,《墨子明鬼·下》云:“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
许慎《说文解字》:“羊,祥也。
”《示部》:“祥,福也。
从示羊声,一曰善。
”[5]王国维《观堂集林》也说:“祥,古文作羊。
”在古文中,“羊”、和“祥”在表示吉祥的意义上是可以互通的,从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先民的心中,“羊”分明是吉祥的标志。
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时代,羊性情温顺,又很容易驯养,而且还可以作为食物为人们提供营养,因此极易被视为仁义祥物,由于先民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因此羊的这些特征就很容易被神化,先民们更是对其寄托着各种美好的理想,将它们看成是灵物。
除此之外,羊还经常与酒连在一起使用,《后汉书·礼仪志》:“朔前后各二日,皆牵羊酒至社下以祭日。
”这里的“羊酒”就是祭品的意思。
《诗经·小雅·鱼藻》云:“三牲:牛、羊、豕。
”三牲中的“羊”是一直以来就有的,随后“羊”便成了中国传统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祭祀品。
我国古代祭祀品有着一定的规制,祭祀所用牲品,行祭之前需要先在牢中饲养一段时间,因此这类饲养过的祭祀牲品就被称为“牢”,此外又根据祭祀牲品所安排的种类不同分为“太牢”和“少牢”,三牲都有的情况下称为“太牢”;没有牛的情况下称为“少牢”。
所用的牲品规格,又会根据祭祀者和祭祀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太牢”一般适用于天子祭祀社稷,而“少牢”则适用于诸侯祭祀。
但无论是“太牢”还是“少牢”,我们会发现“羊”都是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羊在古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是具有宗教意义的一种圣物,远古先民将其视为仁义祥物,用它来作为祭品,很显然它被远古先民寄予了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
正是由于羊所具有的这些美好象征意义,将羊作为古代祭祀用品的三牲之一,用它来充当人和神直接进行沟通的凭借,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说文解字》中羊部字与道德文化在始前时期,先民们把羊看成是仁义知礼的化身。
根据古时的文献记载,“羊”所具有的美好品格,很早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的道德规范和楷模。
《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此处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注解到:“《宗伯》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
《士相见》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党。
《公羊传》何休注云: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
”[1]从中可以知道,至少在汉代,羊所具有的品格就已经成为了衡量人格的准则之一。
《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其文曰:“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寻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
”这其中所说的“羔羊之义”,也就是指羊所具有的一系列优良品行特征。
如“義”字,《说文·我部》:“義,己之威仪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经传多以儀为之。
”《说文》:“儀,度也。
”段玉裁注:“度,法制也。
”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2]“義”即是指一种法度、仁义。
《春秋繁露》:“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
”《郑氏婚礼谒文赞》:“羊群而不党,跪乳有敬。
”[3]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羊因为具有饮乳跪母的特征,它便被赋予了孝顺、明礼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