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设计性实验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分 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 、 工 、 用化学 、 物 、 化 应 生 医药 专 业 的基 资 料 。设 计 性 实 验 的实 验 方 案 应 包 括 详 细 的 实 验 原 理 , 出 的 所 需 试 列 础课 之 一 ,是 培 养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和 创 新 意识 及 实 践 能 力 的 重要 环 剂 及其 处 理 、 配制 方 法 和 使 用 的仪 器 及 其 规 格 , 整 的 实 验 步 骤 , 验 完 实 节 【 目前 的分 析 化 学 实 验 课 程 基 本 上 都 是 验 证性 实 验 . l 】 。 即先 由教 师 讲 注 意 事 项 , 据记 录 与处 理 及 分 析 实 验 误 差 等 。 数 授 实 验 原 理 、 点 、 骤 、 意 事 项 等 , 后 学 生 按 照 已经 规 定 好 的 操 要 步 注 然
独立完成 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强调 了学生 的主动性 , 学生不 I生积极思考 , l , 并及 时给予积极发言 以鼓励 , 从而调动起学 生的参与积
再 是 信 息 的被 动 接 受 者 , 是课 程 的主 动 参 与 者 , 整个 实 验过 程 _ 而 在 中 极性 生疑 惑不 解 处 , 学 由教 师 帮 助 分 析 解 答 。 最 后 , 师 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 和 总 结 教
2l 年 ・ 9 oi 第 期
S IN E E H O O YIF R A I N CE C &T C N L G O M T O N
0高校讲坛 。
科技信息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杜 娜 娜
( 阳师范 学院化 学化 工学 院 安徽 阜 阳 2 6 4 ) 阜 3 0 1
… … ~ 一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实践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实践
作 的认识 。
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在药物分析实验 中加入设计性
实验 。
3 )牛黄解毒片中除了黄芩苷的含量测定,还有其他
成分 的含 量测 定 ,方 法 可 以让学 生去 思考 。
1 设计 性实 验开 设 的必要 性
传 统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模 式通常是 由实验技术人
员准 备 好 实 验 所 需要 的器 皿 、试 剂 以及 配 制 好 所 需 的 试 液 ,主 讲 教 师 按照 实 验 讲 义 讲 解 ,并 提 醒 大 家 应注 意
t s ud nt 1 a ni g mo va o a t i i t re t n re ea c he t e s e r n ti ti n nd he r n e s i s r h. K y or me ci al h mi t e w ds di n c e s ry: d si ni e pe me t: t ac ng e g ng x ri n e hi re o m fr
中图分 类号 :G4 . 2 6 24 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8X 2 1)6 0 1-2 6 149 (0 13 — 150
S t n u a d r t c o D s g i g x e ie t f h r a e ti a A a y i l Y o u l a , L f e tig p n P a ti e f e i n n E p r m n o P a m c u c I n I s s l a X e i n io
摘 要 选择 牛黄 解毒 片 中黄 芩苷 的含 量测 定作 为 药物 分析 设计 性实 验 ,实验 的实施 过程 分为 实验 准 备、 实验 讲 解 、实 验操 作和 实验 总结4 阶段 ,有助 于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兴趣及 科 研能 力 。 个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引言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化学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和分离化合物。

设计性实验在分析化学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分析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重点是确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该实验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钠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锻炼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目的•了解钠离子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一种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实验设计过程;•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实验原理钠离子的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滴定法等。

本实验将采用滴定法来测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反应进行配平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用来与未知溶液进行反应,从而确定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该实验的反应方程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反应中,氯化钠是产物,而二氧化碳是气体,可以通过实验条件进行排除。

因此,我们只需要测定生成的氯化钠的量,就可以计算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了。

实验步骤1.准备标准溶液,计量一定量的已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并记录其体积和浓度。

2.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指示剂,使溶液呈现橙黄色。

3.在滴定管中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缓慢滴入未知溶液中,同时轻轻搅拌。

4.当溶液呈现颜色从橙黄色变为淡粉红色时,表示反应已经结束。

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5.据实验数据计算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常规安全设备。

2.滴定过程中要缓慢滴加标准溶液,避免滴加过多。

3.实验室用具要洁净干燥,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数据记录准确,计算过程严谨。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未知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探讨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探讨
教 育 和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需 要 。 中图分类号 :621 0 5 . 文献标识码 : A . di1 .9 9 ji n 17 — 3 5 2 1 .3 0 8 o:0 3 6/.s .6 2 4 0 .0 2 0 .4 s
关键 词 :设计 性实验 ;分析化学 实验 ;创新 能力 ;教学模式
me tie a d ma e i i t fe ti e e de ty wih t e a ssa c ft a h r .T r fr n tm n k t n o ef c nd p n n l t h s itn e o e c e s hee o e,mo e atn・ r te t n a e pad t u t a e su n s g o r c ie a lt n n o a in a ii n t s ta h n d i r i o c li t t de t o d p a t bi y a d i n v t b lt i hi e c i g mo e, o v c i o y wh c sftf rt e d o d m d to r al r u d d v lp n n n o a ie t e ttanig. i h i o he n e fmo e e uci n f l—a o n e eo me ta d i n v tv a n r i n i o l Ke r y wo ds: d sg x e i n ;a ay ia h mit x e me t n o a in a i t e in e p rme t n ltc lc e sr e p r n ;i n v t b l y;ta h n d y i o i e c i g mo e
Ab t ac s r t: T e c i g c n e s o n ltc h mity e p rme ta e t e o i z d r to al he ta h n o tnt fa ay ia c e sr x e i n r o b pt l mie ai n ly,a d n t e d sg x rme t r o b e p e ha i el n o d rt u tv t he sud n s nn v to b l h e in e pe i n sa e t e s tu n ncv ly i r e o c lia e t t e t i o ai n a ii — t y,p a tc bi t nd t n a c hee p rme tlt a h n uai r c ie a l y a o e h n e t x e i i n a e c i g q lt y.T t e t c me t e h a o he sud n sbe o h e a f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logo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研究报告学院:xx学院班级:组号:成员:指导教师:时间:鉴别试验实验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2.掌握分析方法基本操作与含量计算3.熟悉专业文献的查阅,信息检索4.了解药品分析的全过程5.了解如何根据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原理:葡萄糖:(1) 单糖分子中都含有羰基或醛基——还原性。

(2).单糖在水溶液中主要呈半缩醛的环状结构。

阿莫西林:(1)具有酚羟基可以与三氯化铁反应(1)具有手性碳,比旋度为+290°至+310°SMZ:(1)具有磺酰氨基,可以金属离子络合(2)本品具有芳伯胺基团,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对乙酰氨基酚:(1)具有酚羟基可以与三氯化铁反应(2)具有隐性芳伯氨基,水解显芳香第一胺类的实验药品:葡萄糖、阿莫西林、SMZ、对乙酰氨基酚实验试剂和仪器:仪器:旋光仪,IR,超声机,水浴锅,一般玻璃仪器试剂:蒸馏水、碱性酒石酸铜试液、0.4%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试液、三氯化铁试液、稀盐酸、亚硝酸钠试液、碱性β-萘酚试液。

实验步骤:葡萄糖:(1)取本品约0.2g,加水5ml 溶解后,缓缓滴入微温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分别称取一定比例干燥的葡萄糖和溴化钾(1.0:100),置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研匀,取适量置于压模中,均匀铺布后,抽真空 2 m i n,加压至20~30MPa并保持2min,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置于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光路中,录制光谱图。

中国药典葡萄糖红外光谱图 (光谱号码7 0 2 )阿莫西林:(1)取阿莫西林适量,研细,加pH=7.0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必要时冰浴超声助溶10分钟)制成阿莫西林的溶液,静置,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3滴,即显深橘红色。

(2)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1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本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l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C。

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

由诊 断学 学科教 学组教 师共 同选定综合 性 、 设计性 实验 的项 目, 设计 实验成绩评 价表 。 指 导教师将 学生进行分 组 , 并 按 照 实验 项 目 要 求参与 学生 自 主进 行文 献检 索、 实验设 计和 实验 实施 。学 生完成 实验报 告后进 行组 间交流 。 总 结实验心 得, 教 师按 照 实验评 价标 准批 改 学生 实验报 告 。 评 定 实验成 绩。在 实验教 学过程 中, 指 导教师应 明确 实验教 学 目标 , 掌控 实验进程 , 准确示 范实验 方法 , 保 证 实验教 学顺利进 行。 2 . 教学成效 2 . 1学生评价 在 学期 实验 教 学结束后 向参 与教 学 实践 的学 生发放 的 调 查 问卷 中, 9 4 % 的 学生对诊 断 学教 学 中运 用综合性 、 设 计性 实验表 示赞 同 , 认 为 能够帮 助 学生培 养 自 主 学 习能 力 。 加 强 临床 实践锻 炼 , 学生普遍表 示 乐于参与 实教 学环节 中。实验 过程 中小组合 作和 实验后 组 间交流 心得 的教 学模 式 . 增进 了 师 生之 间、 同学之 间的沟通 . 希望 实验 教 学环 节能 够继 续开 展. 并适 当增 加学时。
1 . 对 象 和 方 法 1 . 1实验 对 象
诊 断 学是 连接基 础 医学和 临床 医学 的重要桥 梁 。 在诊 断 学教 学阶段 应 注重 学生临床 思 维和 临床 实践能力 的培 养 。 使 学生认识 到 医务人 员的使命 感和 责任 感 . 强调 学生社会 角 色 的转换 。全 面锻 炼 学生将 医学知识 应用 于实践、 收集整合病 患信息 、 正确分 析 并作 出医疗 决策 的 能力 。 以实现培 养 学生 专业素质和综合 临床分 析能 力的教 学 目的。 临床 医学学科 不 仅是 传授 学生基础 医学知识和 临床技 能 的专业领域 。 更承担 着为社 会输 送 高素 质 医疗人 才的使命 。 需要注 意培 养学 生I 临 床 沟通的 能力 。 强调 医务人 员的职业道德 和对 患者的人文 关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蕴茔墼夏垫堕主墨!!查星鱼塑-实践训练-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王少云邵伟桑立红侯准山东大学药学院(济南250012)摘要介绍了开设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主要过程,总结了在药物分析设计性宾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宾践证明.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厦创新恩堆的有教逢径。

关键词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实验教学改革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药物质量观念”。

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药品质量控制一般规律与基本方法“1,因此它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

过去学院的药物分析实验课内容多是以药典内容为基础的验证性实验,实验讲义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几个方面,并且教师上课时对每一个实验都要进行详细讲解、示范。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中“照方抓药”,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已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换为把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手段01。

近年来,笔者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做到既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又有一定量的设计性实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笔者深刻体会到,设计性实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系统化,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台,还有助于教师发现理论课教学及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开设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实践,对如何上好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进行小结。

一、设计性实验的操作过程药物分析这门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存在情况等选择分析方法之问的关系”oJ,因此笔者根据药物分析教科书的内容要求,选择了几种常见的原料药、单方制剂、复方制剂,并且针对所给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剂型特点提出建议采用的分析方法范围,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分析方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0版)的要求进行“药物分析方法验证”。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实验设计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01实验目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干信息,一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2.探究性实验:首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目的一般书写为“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自变量’的作用”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想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用品作为实验用具,进行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小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用具:4株大小、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水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乙。

②:向甲碗中倒入一满杯清水,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答案】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02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就是依据你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目的作出推测假设通常有一种或几种答案或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有理论依据的去提出假说,因为此类题目一般伴随着开放性问题,比如“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这类题型的答法:“如果……现象,则……结论”。

例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型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

研究型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

研究 型 设计性 实 验 的开设是 目前 实验教 学改 革的 重 要 内容之 一 。该 类 实 验 要求 学 生 针自行设 计科 学合 理 的实验 步骤 ,
独 立完 成实 验 , 告实 验结果 。因此 , 究 型设计性 实 报 研 验 需要 学生灵 活地 、 造 性 地 运用 所 学 的基础 知 识 和 创
学 习 , 生 基 本 上 可 以掌 握 该 课 程 的 基 本 知 识 , 且 具 学 而
基 本技 能 , 寻找 和 探 索解 决 问题 的 最佳 途 径 。该类 去
CLC n mb r u e :G6 2 4 3 4 .2
Do u n o e c me tc d :A
Aril D :1 0 t eI c 0 6—7 6 2 0 0 1 7( 0 7) 8—0 91—0 0 4
1 引 言
化 学是一 门实验 性 的学 科 , 生 对 理 论 知识 的理 学
( 湖北 大学 化学 化工 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0 6 ) 3 0 2 摘 要 : 阐述研 究型设计 性 实验 在 实验教 学改革 中的重要 性 , 总结 了研 究型设 计性 分析 化 学 实验 中的 实 验 项 目选择 、 学方法 的改进 、 师水平 的提 高 以及 学生成 绩 的考核 等 方 面的 改革 与探 索成 果 , 就如 教 教 并

Absr c : Th i ta t e mpo tn e f e e r h n a d e in n e p rme t i t e eo m o e pei e tl e c i g ra c o r s a c i g n d sg i g x e i n s n h r fr f x rm n a ta h n wa s e p u d d. T e a h e e ns o eo ain a d e p o ai n i h lc in o x rm e t lie xo n e h c i v me t fr f r to n x lr t n t e e e t fe pei n a t ms,t e i r v m e to m o o h mp o e n f ta h n eh d e c i g m t o s,t e d a c me t f ta he s’ l v l n t e x m i to f sud nt h a v n e n o e c r e e s a d h e a nain o t e s’ g a e i e e r h n a d rd s n rs ac ig n d sg i g e p rme t i a a yia c mit c u s wee u e i n n x e i n s n n ltc l he sr y o re r s mm a ie c m p e e iey Ne rz d 0 r h nsv l . w t i k n a o t o o h n i g b u h w t e ha c r n o ain a d s in ii e e r h n b l i so t d n swa u o wa d n n e mo e in v to n ce tfc r s a c i g a ii e fsu e t s p tfr r . t Ke r s:a ay ia h m it ; e p rme tlt a hig;r s a c i g a d d sg i g e p rm e t y wo d n ltc lc e sr y x e i n a e c n e e rhn n einn x e i n

(仪器分析实验设计)高锰酸钾氧化...

(仪器分析实验设计)高锰酸钾氧化...

【设计性试验】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总铬含量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使用。

(2)掌握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水中总铬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3)对两种方法的特点、优劣和适用性进行比较。

二、实验原理铬是自然界分布较广泛的一种元素,也是生物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又是一种污染环境及影响人类健康的微量有害元素,特别是电镀、制革、纺织等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因此,对铬的监测受到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极度关注。

水中的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两种价态存在,有研究证明了三价铬氧化和六价铬还原的可能性,铬的氧化状态在水中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近年来倾向于根据铬的总含量,而不是六价铬的含量来规定水质标准。

本实验采用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分别对工业废水中总铬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溶液中的铬离子在火焰温度下转变为基态铬原子蒸气,对357.9 nm的光辐射产生吸收。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液中总铬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六价铬离子浓度成正比,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

对于总铬的测定,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进行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岛津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铬空心阴极灯;无油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通风设备。

分光光度计;比色皿;50mL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烧杯;加热装置。

铬标准贮备液(500 mg· L-1):准确称取于110℃干燥2h的重铬酸钾1.4145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去离子水稀释定容,摇匀,冰箱中2~4℃保存。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设计要求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设计要求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是一项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基本要求1.学生应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测定方法的资料,根据给出的实验题目,制订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法。

2.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规范用语及格式写出切实可行的详细实验方案。

二、实验方案内容1.实验原理:根据供试样品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详细写出方法原理,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最好注明实验注意事项。

2.仪器与试剂:需注明仪器的型号;试剂的规格、试剂溶液的浓度、配制方法;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应称基准试剂的量及所需供试样品的量。

3.提前一周将方案交老师审阅。

3 4名同学为一组,推选一名负责人,以组为单位列出需要借用的玻璃仪器。

4.实验中所需试剂均由学生自己配制,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试剂配制方法。

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

配制试剂都应有详细的实验纪录。

5.根据方案来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6.完成规定的内容后需评价所设计实验方法的合理性、实验误差的产生及设计实验的心得体会(包括对设计性实验的建议)等。

三、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参考材料1. 药品质量研究内容的确定药物的质量研究是质量标准制订的基础,质量研究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既要考虑一般性要求,又要有针对性。

确定质量研究的内容,应根据所研制产品的特性(原料药或制剂),采用的制备工艺,并结合稳定性研究结果,以使质量研究的内容能充分地反映产品的特性及质量变化的情况。

原料药一般考虑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制备过程中所用的起始原料及试剂、制备中间体及副反应产物,以及有机溶剂等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等。

制剂应考虑不同剂型的特点、所用辅料、不同工艺的影响,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及临床用法,复方制剂还应考虑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辅料对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同时还应考虑生产规模的不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确定质量研究内容时还应参考药物稳定性的研究结果,应考虑在贮藏过程中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教师:朱老师班级:矿加姓名:张田学号: 141[1**********]6Zn 、Al 混合液中Zn 、Al 的测定一、目的1. 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2. 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3. 掌握EDTA 法测定Zn 2+、Al 3+的原理和方法。

2+3+2+3+二、原理Zn 2+、Al 3+离子在一定条件发生络合反应,而Al 3+离子与EDTA 络合速度很慢,因此,实验分成两组,一组用EATD 滴定,加入NH 4F 掩蔽Al 3+离子, 另外一组在试液中先加入过量的EDTA 溶液,调节PH 约为3.5,煮沸溶液,是Al3+与EDTA 络合完全,再调节溶液的PH=5~6,加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锌盐滴定,滴定前:Zn 2++H2Y 2-(过量)=ZnY2-+2H+Al 3++H2Y 2-=Aly-+2H+计量点;Zn 2++H3ln 4-(黄)=ZnH3ln 2-(紫色)根据消耗锌盐的体积计算过量的EDTA ,从而得到Zn 2+、Al 3+的总量,总量减去Zn2+的量,就得到Al3+的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子天平,酸式滴定管(50ml ),锥形瓶(250ml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吸量管)(10ml ),量杯(10ml ),量筒(100ml ),烧杯(150ml ),电炉。

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固体),胺性缓冲溶液(PH 约为10),铬黑T 指示剂(0.5%),EDTA 标准溶液,锌标准溶液,1:1氨水,1:1HCl溶液,0.1%甲基橙水溶液,20%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5.5),NH 4F (固体)。

四、实验步骤1. 配制0.02mol/l锌标准溶液:准称0.33~0.3g纯金属锌(或准称0.9g 左右ZnSO 4)加5ml1:1HCl溶解后,定容为250ml.2. 配制0.02mol/l EDTA溶液1L ;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445g ,置于150ml 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溶解,然后移入1L 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总体积为1L ,摇匀。

分析自主性设计实验

分析自主性设计实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仪器分析自主设计性实验指导老师:郑洪涛姓名:刘星小组成员:刘星唐湘清张宝丹卿恩平朱雪剑班级:031091目录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八角楼前湖水中的总铬 32.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se含量73. 分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维B药片中维生素B2的含量10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蒜渣中的铁13 5.总结1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八角楼前湖水中的总铬1.实验目的:1.了解水样的处理方法2.进一步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2.实验原理: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干扰是否严重,以及分析过程是否简便快速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选用的测量条件。

因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条件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条件,包括吸收线的波长,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火焰类型,雾化方式,燃气和助燃剂的比例,燃烧器高度,以及单色器的光谱通带等。

本次实验选择的测试条件是选择的仪器软件中的专家推荐,在稍贫燃性的空气—乙炔火焰中进行测定时干扰较少,测定时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一条标准曲线,根据在相同测定条件下测得的水样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试样中的铬离子浓度。

3.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试剂: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00ml容量瓶4个;烧杯若干;50ml 比色管8个;移液管;滤纸;电热板;重铬酸钾(分析纯);浓硝酸(分析纯);0.2%硝酸;高氯酸(分析纯);氯化铵(优级纯)。

4.实验步骤:4.1 1mg/ml Cr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即取0.2828g K2Cr2O7,先用2mlHNO3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4.2 50μg/ml Cr标准溶液的配制取1mg/ml Cr标准储备液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得到50μg/ml的Cr标准溶液,备用。

4.3标准系列的配制;分别移取50μg/ml的Cr标准溶液0ml,1ml,2ml,4ml,6ml,8ml,10ml于1-7号50ml比色管中,再分别加入10%NH4Cl溶液2ml,再用蒸馏水或0.2%HNO3定容到50ml。

对分析化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分析与研究

对分析化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分析与研究

Vol.28No.2Feb.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者在讲授分析化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设计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查阅文献、获取信息,能进行独立思索,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调整方案,达到预期的结果.经过2008级和2010级医学检验本科班两届学生的实践,发现他们虽然能够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但是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误差较大.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下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化学中开设的设计性实验题目为“HCl 和H 3BO 3混合酸中各组分的测定”,目的是让学生使用NaOH 滴定液分别测定HCl 和H 3BO 3混合酸中各组分的浓度.因为HCl 为强酸,而H 3BO 3为弱酸,其解离常数为5.4×10-10,根据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C·Ka ≥10-8)可知:不能用NaOH 滴定液直接滴定H 3BO 3,但是它能与甘油或甘露醇形成配位酸,解离常数增大,约为1.1×10-5~5.5×10-5,此时C·Ka >10-8,因此可用NaOH 滴定液直接进行滴定.根据这一思路,学生提出了如下几种设计方案:(1)首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溶液为微粉色,并持续30s 不褪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1ml ,然后加入甘油,使其与硼酸形成配位酸,再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浅粉色,并持续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2ml.(2)首先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黄色,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1ml ,然后加入甘油,使其与硼酸形成配位酸,再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2ml.(3)首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溶液为微粉色,并持续30s 不褪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1ml ,然后加入甘露醇,使其与硼酸形成配位酸,再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浅粉色,并持续30s 不褪,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2ml.(4)首先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黄色,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1ml ,然后加入甘露醇,使其与硼酸形成配位酸,再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 滴定液滴定至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滴定液的体积为V 2ml.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消耗NaOH 滴定液V 1ml 主要是滴定HCl ,消耗NaOH 滴定液V 2ml 主要是滴定H 3BO 3,因此HCl 和H 3BO 3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 HC l =c N aO H ×V 1V s ,c H 3BO 3=c N aO H ×V 2V s,式中V s 为混合酸试样的体积,c N aO H 为NaOH 滴定液的浓度.作者在批阅实验报告中发现,学生的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依据四种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学生实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现阐述如下:1NaOH (0.1mol/L )滴定液的配制方法不正确实验中很多学生采用间接配制法配制NaOH (0.1mol/L )滴定液,即称取2.0g NaOH 固体,用不含CO 2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由于NaOH 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使得NaOH 中或多或少地含有部分Na 2CO 3,因此导致NaOH 的组成不单一,滴定混合酸时Na 2CO 3也会与待测物反应,从而引入试剂误差.为了准确配制不含Na 2CO 3的NaOH (0.1mol/L )滴定液,应该采用浓配法,即先配制NaOH对分析化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分析与研究邹继红(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作者在对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实验的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通过对学生设计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多次实验和摸索,寻找误差来源,以便为今后的实验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设计性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关键词: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O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028-03第28卷第2期(上)2012年2月28--的饱和溶液,静置使Na 2CO 3沉淀后,取上清液稀释得到NaOH (0.1mol/L )滴定液.2NaOH (0.1mol/L )滴定液的标定不准确标定NaOH 滴定液时,需要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称量前应将基准物在105~110℃干燥2h ,但学生未进行干燥,而且在记录基准物的质量时,有的同学虽然使用万分之一天平进行称量,记录数据时却只记录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因此又引入了称量误差.另外按照规定应该称取5份基准物,但是大部分学生只称取3份,这无疑又增大了偶然误差.3使用的指示剂不合适在第一种和第三种设计方案中,滴定HCl 时使用的是酚酞指示剂,其变色范围为pH8~10,滴定到第一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根据理论计算可知,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有一部分H 3BO 3也被NaOH 滴定液同时滴定,计算HCl 溶液的浓度时未将H 3BO 3所消耗的NaOH 滴定液的体积减掉,依然用体积V1进行计算,导致HCl 的测定浓度比实际浓度偏高,从而引入方法误差.由于以上几种原因,使得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案测得的HCl 浓度偏高,H 3BO 3浓度偏低.在第二种和第四种设计方案中,滴定HCl 时使用的是甲基橙指示剂,其变色范围为pH3.1~4.4,在酸性区域变色,所以滴定HCl 时,H 3BO 3不会被滴定;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时,由于H 3BO 3与甘油或甘露醇形成了酸性较强的配位酸,此时H 3BO 3可被NaOH 准确滴定,利用消耗的NaOH 体积V 2计算硼酸的浓度.通过实验发现,四种方案中第四种是最理想的设计方案,因为与前三种方案相比,滴定终点特别容易判断,而且其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作者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分别比较了四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同时也考察了放置时间对HCl 和H 3BO 3测定结果的影响,混合酸中二者的浓度变化情况见图1~8.29--注:各图中“系列1”为HCl或H3BO3的浓度变化趋势,“系列2”为HCl或H3BO3的准确浓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方案1和方案3中,HCl 的测定浓度比实际浓度高很多,H3BO3的测定浓度比实际浓度低很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HCl 的浓度逐渐下降,H3BO3的浓度逐渐升高,放置14天时,HCl和H3BO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其浓度与实际情况依然有一定的差别.每种方案测得的HCl和H3BO3的平均浓度、真实值及相对误差见下表1:HCl H3BO3平均值真实值相对误差(%)平均值真实值相对误差(%)方案10.053980.050087.80.044880.04870-7.8方案20.050010.049890.20.049590.04870 1.8方案30.054070.050088.00.045100.04870-7.4方案40.050020.049890.30.049590.04870 1.8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方案2和方案4所得HCl与H3BO3的平均浓度与真实值较接近,相对误差较小,比较可行.而方案4在滴定过程中终点颜色变化明显,是最理想的设计方案.通过本次设计方案的研究,作者找到了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原因,同时也找到了最佳设计方案.今后再开展类似的设计性实验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前进行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优劣,再通过实验室开放让学生进行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调整设计方案,以便找到最佳方案,课后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制作电子课件,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讨论、讲解和分析,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目前因为分析化学课程的学时较少,无法深入开展,以后随着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学时,为顺利实施设计性实验夯实基础.———————————————————参考文献:〔1〕孙兰凤,潘琦,穆春旭,等.医药高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286-287.〔2〕廖晓宁,王巧玲,黄忠,等.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09,37(5):224-225.〔3〕王玲,吴卫平.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1,14(1):23-25.〔4〕杜娜娜.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9):510,538.〔5〕高磊红.将设计性实验应用于分析化学实验课[J].化工高等教育,2005(1):67-69.30 --。

设计性实验报告(一种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分析)

设计性实验报告(一种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分析)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和检测实验报告人:*** 学生学号:班级:同组人:实验日期:2011 年11 月15 日室温:大气压:指导教师:评分:1、前言1.1液体洗涤剂的种类及用途液体洗涤剂一般分为织物用洗涤剂、硬表面清洁剂和个人卫生清洁剂。

硬表面清洁剂是一大类洗涤剂,包括餐具洗涤剂、日常硬表面清洁剂、金属表面清洁剂及交通工具清洁剂。

个人卫生清洁剂在国外一般归类于化妆品种。

按液体洗涤剂的用途获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织物液体洗涤剂、厨房液体洗涤剂、居室液体清洁剂、个人卫生清洁剂、金属清洁剂、交通工具清洁剂。

1.1.1 织物液体洗涤剂织物液体洗涤剂用于洗涤各种衣料、衣物及其其他纺织品。

1.1.2 厨房液体洗涤剂厨房液体洗涤剂用于厨房的各种硬表面清洗和消毒,其清洗范围涉及整个厨房的全面清洗,包括餐具、炉灶、地面、抽油烟机、饮具、及洗碗机等。

1.1.3 居室液体洗涤剂居室液体洗涤剂系列产品用于居室或公共场所,家庭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如清洁地毯、浴室、厕所、家具等1.1.4 个人卫生清洁剂个人卫生清洁剂用于个人卫生的清洁,包括头发、皮肤和口腔等。

1.1.5 金属清洁剂与交通工具清洁剂金属洗涤剂主要是对加工金属件或机器本身进行清洗。

清洁其中的油污、油漆及颗粒污垢,并保持金属表面不腐蚀、不损伤。

1.2液体洗涤剂的意义及发展洗涤用品是指洗涤物体时,能改变谁的表面活性、提高去污效果的一类物质。

洗涤剂是千家万户的日用必需品,长期以来对保护人体健康、洗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固体洗涤剂相比,液体洗涤剂使用前无需溶解,具有使用方便、溶解(分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好的优点。

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省能源、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西欧,液体洗涤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固体洗涤剂约占60%,液体洗涤剂约占40%。

我国液体洗涤剂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产量已逾160万吨。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logo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研究报告学院:xx学院班级:组号:成员:指导教师:时间:鉴别试验实验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间的关系2.掌握分析方法基本操作与含量计算3.熟悉专业文献的查阅,信息检索4.了解药品分析的全过程5.了解如何根据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原理:葡萄糖:(1) 单糖分子中都含有羰基或醛基——还原性。

(2).单糖在水溶液中主要呈半缩醛的环状结构。

阿莫西林:(1)具有酚羟基可以与三氯化铁反应(2) 具有手性碳,比旋度为+290°至+310°SMZ:(1) 具有磺酰氨基,可以金属离子络合(2)本品具有芳伯胺基团,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对乙酰氨基酚:(1)具有酚羟基可以与三氯化铁反应(2)具有隐性芳伯氨基,水解显芳香第一胺类的实验药品:葡萄糖、阿莫西林、SMZ、对乙酰氨基酚实验试剂和仪器:仪器:旋光仪,IR,超声机,水浴锅,一般玻璃仪器试剂:蒸馏水、碱性酒石酸铜试液、0.4%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试液、三氯化铁试液、稀盐酸、亚硝酸钠试液、碱性β-萘酚试液。

实验步骤:葡萄糖:(1)取本品约0.2g,加水5ml 溶解后,缓缓滴入微温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分别称取一定比例干燥的葡萄糖和溴化钾 (1.0:100),置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研匀,取适量置于压模中,均匀铺布后,抽真空 2 m i n ,加压至20~30MPa并保持2min,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置于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光路中,录制光谱图。

中国药典葡萄糖红外光谱图 ( 光谱号码 7 0 2 )阿莫西林:(1)取阿莫西林适量,研细,加pH=7.0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必要时冰浴超声助溶10分钟)制成阿莫西林的溶液,静置,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3滴,即显深橘红色。

(2)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1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本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 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l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C。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 _ l 董 ¨誉

尊. 主 - √ i ・- i 鲞
- ~薹 一 l 盘. : 一~ 。 一 . 1 ~
化 设 计 悭 实 验 曲
口 浙 江省 丽 水 学 院 王慕华 张启伟 张春牛
毅 观 状 马 对 策
【 摘
要 】 计性 实验是 大学 实验课 设
引下 , 完成从 实验设 计到实验操作 、 书写
是 由教师先讲解实验要 点 ,然后学 生按
部就班地完成相关 实验 内容 。每个 实验 内容 、 实验方法 、 实验所用试剂 与操作方 法均等相 同。分析 化学设计性 实验采用 传统 的实验教学 方法 ,首先会 造成实验 时间 的不 足 。一个 设计 性实验 要求在 3
程 中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 。在 分析 化学
设 计 性 实验 过 程 中 ,应 根 据 设 计 性 实验
的教 学现状 , 行相 应教 学对策研 究。 进
性实验教学 与传统的实验教 学在模式 和 过程上存 在不 同, 它更注重学生 独立性 、 【 关键 词 Nhomakorabea分析 化 学
教学现状 对 策研 究
浓度和用量 ) 单独列 出 , 提早一周 交到实

| 毒t
’ 。 l 越鬻 棼鞲 ≤ -一 糍糍《 ,
馨 , 毫 0 j 、
霉~ 灞篱矗 秘
状 分析
分 析 化 学 设 计 性 实 验 , 由指 导 老 是
师给出命题 和分 析对象 ,提前两周 把实 验题 目、 实验要求告之 学生 , 要求学 生通
验结果 的现象都可能 出现。指导老 师参 与其 中 ,一起讨论方案设计 上存在 的漏
过查阅相关文献 , 设计 出实验方案 , 并将

构建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构建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构建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摘要:本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初步探索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从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性实验的评分标准,实验室开放,实验总结等方面探讨了“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 实验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基础实验,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开展的好坏对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1]。

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主要依靠课后消化吸收,而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施和完成。

因此,逐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及比例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特点及学科优势,就设计性实验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要性、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实践,初步探索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不单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同时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比从事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更严格的要求:①认真选题;②认真审阅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③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预做;④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过程和高质量实验报告。

为了更好的实施设计性实验,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性实验课题的选择是顺利完成设计实验、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选题不当,难度过大、过小、过分超前或滞后均难以达到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目的。

我们在总结多年的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拟定了以下选题原则:①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③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果;④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⑤使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2 设计性实验的评分标准设计性实验突出自主设计方法的多样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2],为了保证这项教学环节能顺利完成,除作好必须的准备外,有必要制订无机及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的科学公正的评分标准[3]。

从教学实践分析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从教学实践分析开设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实验部分3 O 学时 , 实 验一 : 中医 基 础理 论 气 验 手 段 来 验 证 或 者 诠 释传 统 中 医 理 论 , 很 设 计 的 定 义 。 把制作课件 , 讲授方案 , 撰 写 津 关系实验 ( 麻 黄 汤 对 小 鼠 发 汗 作 用 与 人 长 一 段 时 间 , 对 于 中 医 专 业 学 生 培 养 科 研 综 述 的 能 力提 高 过 程融 入到 实验 教学 的实
丰 富 中 医 学 的 理 论 和 方 法 的 一 门课 程 , 其 讲 授 , 其 他 三 组 同 学 以 专 家 的姿 态 来 对 该 习 。 另外 , 在以往的教学过 程中 , 该 方 面 技
致 力 于 培 养 中 医学 专 业 本科 生 的科 研 思 维 小 组 项 目进 行 评 审 , 包括 方 案 的 目的性 、 创 能 力和实验动手操作 能力 。 随 着 现 代 实 验 新 性 、 科学 性 、 可行性 , 以 及 实 验 细 节 是 否 技 术和方法的不断进 步 , 很 多学 校 也 逐 步 完善 。 从课 程 安 排 与 课时 设 置 来 看 , 循 序渐 设立 相 应 的课 程 , 撰 写相 应 的 教材 。 能训 练 也 是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强 烈 愿 望 。
践过程中, 我们 不断 总结 学 生 的反 馈 意 见 ,
握 分 析能 力 , 加 深 对 中医 科研 的 理 解 , 培 养 同 学 共 同准 备 一 份方 案 , 查 阅 知 识 较 为 全 科研思维与科研 动手能力。
面, 在幻灯片制 作、 文献 的选择 、 实验 步 骤
小 组 同 学 的集 体 力 量 , 增 加 组 内协 作 能 力 。 第五次 课程名为 “ 设 计 性 实 验 方 案 开 题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选择原因: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有些试剂和实验器材都无法提供,因而我们选择第六个实验方法,改方法操作相当简单,器材要求也实验室基本能够满足,另外,也实验步骤简单易行,适合普通操作土壤全磷测定法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类土壤全磷含量。

方法原理 土壤样品与氢氧化钠熔融,使土壤中含磷矿物及有机磷化合物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正磷酸盐,用水和稀硫酸溶解熔块,在规定条件下样品溶液与钼锑抗显色剂反应,生成磷钼蓝,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

仪器、设备土壤样品粉碎机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皆为分析纯,水均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土壤样品制备 取通过1mm孔径筛的风干土样在牛皮纸上铺成薄层,划分成许多小方格。

用小勺在每个方格中提出等量土样(总量不少于20g)于玛瑙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其全部通过0.149mm孔径筛。

混匀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操作步骤①熔样 准确称取风干样品0.25g,精确到0.0001g,小心放入镍(或银)坩埚底部,切勿粘在壁上,加入无水乙醇3~4滴,润湿样品,在样品上平铺2g 氢氧化钠,将坩埚(处理大批样品时,暂放入大干燥器中以防吸潮)放入高温电炉,升温,当温度升至400℃左右时,切断电源,暂停15min。

然后继续升温至720℃,并保持15min,取出冷却,加入约80℃的水10mL和用水多次洗坩埚,洗涤液也一并移入该容量瓶,冷却,定容,用无磷定量滤纸过滤或离心澄清,同时做空白试验。

②钼锑抗-磷的吸收曲线的绘制用吸管吸取0.0ml和1.0ml 5mg·L-1磷的标准溶液分别于50ml容量瓶中,同时加入与显色测定所用的样品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二硝基酚指示剂2~3滴,并用100g·L-1碳酸钠溶液或50mL·L-1硫酸溶液调节溶液至刚呈微黄色,准确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摇匀,加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于15℃以上温度放置30min后,用1cm的比色皿以显色剂做参比溶液,在分光光度计上从波长650nm至750nm每隔1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峰附近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钼锑抗-磷的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③绘制校准曲线分别准确吸取5mg·L-1磷标准溶液0、2、4、6、8、10mL于50mL容量瓶中,同时加入与显色测定所用的样品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二硝基酚指示剂2~3滴,并用100g·L-1碳酸钠溶液或50mL·L-1硫酸溶液调节溶液至刚呈微黄色,准确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mL,摇匀,加水定容,即得含磷(P)量分别为0.0、0.2、0.4、0.8、1.0mg·L-1的标准溶液系列。

摇匀,于15℃以上温度放置30min后,在波长7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在方格坐标纸上以吸江度为纵坐标,磷浓度(mg·L-1)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④样品溶液中磷的定量a. 显色 准确吸取待测样品溶液2~10mL(含磷0.04~1.0μg)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总体积约3/5处,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2~3滴,并用100g·L-1碳酸钠溶液或50mL·L-1硫酸溶液调节溶液至刚呈微黄色,准确加入5mL钼锑抗显色剂,摇匀,加水定容,在室温15℃以上条件下,放置30min。

b. 比色 显色的样品溶液在分光光度计上,以空白试验为参比液调节仪器零点,进行比色测定,读取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含磷量。

结果计算土壤全磷(P)量(g·kg-1)=ρ×V1/m×V2/V3×10-3×100/(100-H)式中:ρ——从校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样品溶液中磷的质量浓度,mg·L-1;m——称样质量,g;V1——样品熔后的定容的体积,mL;V2——显色时溶液定容的体积,mLV3——从熔样定容后分取的体积,mL;10-3——将mg·L-1浓度单位换算为kg质量的换算因素;100/(100-H)——将风干土变换为烘干土的转换因数;H—风干土中水分含量百分数。

用两平行测定的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三位。

允许差: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相差,不得超过0.05g·kg-1。

数据记录:①吸收曲线的制作选定测定磷的含量的适宜波长为___,比色皿的厚度:___cm,测量时磷溶液的浓度:____根据本实验结果,计算钼锑抗—磷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____.计算ε方法:②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溶液含磷的测定四.讨论:五.参考资料:网站:/yuanyi/28391.shtml/foodtechs_Article_7290.html/html/jxyj/gaozhongshengwu/20080905/110.html mhtml:/zhxy/syzx/uploadmid/5.mht!file7031.files/frame.htm /analysis/05wenbengjiaoan/ziyuanhuanjingfenxiwangluoke jian/page/c5/c5-3-3.htm土壤全磷测定方法之一HCIO4—H2SO4法1 方法原理 用高氯酸分解样品,因为它既是一种强酸,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有机质,分解矿物质,而且高氯酸的脱水作用很强,有助于胶状硅的脱水,并能与Fe3+络合,在磷的比色测定中抑制了硅和铁的干扰。

硫酸的存在提高消化液的温度,同时防止消化过程中溶液蒸干,以利消化作用的顺利进行。

本法用于一般土壤样品分解率达97—98%,但对红壤性土壤样品分解率只有95%左右。

溶液中磷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

2 主要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LNK-872型红外消化炉。

3 试剂(1) 浓硫酸(H2SO4,ρ≈1.84g·cm-3 ,分析纯);(2) 70—72%高氯酸(HClO4,ρ≈1.60g·cm-3 ,分析纯);(3) 2,6-二硝基酚或2,4-二硝基酚指示剂溶液:溶解二硝基酚0.25g于100mL水中。

此指示剂的变色点约为pH3,酸性时无色,碱性时呈黄色。

(4) 4mol·L-1氢氧化钠溶液:溶解NaOH 16g于100mL水中。

(5) 2mol·L-1(1/2 H2SO4)溶液,吸取浓硫酸6mL,缓缓加入80mL水中,边加边搅动,冷却后加水至100mL。

(6) 钼锑抗试剂:A.5g.L-1酒石酸氧锑钾溶液:取酒石酸氧锑钾〔K(SbO)C4H4O6〕0.5g,溶解于100mL水中。

B.钼酸铵一硫酸溶液:称取钼酸铵〔(NH4)6Mo7O24·4H2O〕10g,溶于450mL水中,缓慢地加入153mL浓H2SO4,边加边搅。

再将上述A溶液加入到B溶液中,最后加水至1L。

充分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为钼锑混合液。

临用前(当天),称取左旋抗坏血酸(C6H8O5,化学纯)1.5g,溶于100mL钼锑混合液中,混匀,此即钼锑抗试剂。

有效期24小时,如藏于冰箱中则有效期较长。

此试剂中H2SO4为5.5mol·L-1(H+),钼酸铵为10g·L-1,酒后酸氧锑钾为0.5g·L-1,抗坏血酸为15g·L-1。

(7) 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在105℃烘箱中烘干的KH2PO4(分析纯)0.2195g,溶解在400mL水中,加浓H2SO45mL(加H2SO4防长霉菌,可使溶液长期保存),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此溶液为50μg·mL-1P标准溶液。

吸取上述磷标准溶液25mL,稀释至250mL,即为5μg·mL-1P标准溶液(此溶液不宜久存)。

4 操作步骤(1)待测液的制备:准确称取通过100目筛子的风干土样0.50××—1.0×××g(注1),置于50mL开氏瓶(或100mL 消化管)中,以少量水湿润后,加浓H2SO48mL,摇匀后,再加70—72%HClO4 10滴,摇匀,瓶口上加一个小漏斗,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至溶液开始转白后继续消煮)20min。

全部消煮时间约为40—60min。

在样品分解的同时做一个空白试验,即所用试剂同上,但不加土样,同样消煮得空白消煮液。

将冷却后的消煮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容量瓶中事先盛水30—40mL),用水冲洗开氏瓶(用水应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轻轻摇动容量瓶,待完全冷却后,加水定容。

静置过夜,次日小心地吸取上层澄清液进行磷的测定;或者用干的定量滤纸过滤,将滤液接收在100mL干燥的三角瓶中待测定。

(2)测定:吸取澄清液或滤液5mL[(对含P,0.56g·kg-1以下的样品可吸取10mL),以含磷(P)在20—30μg为最好]注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冲稀至30mL,加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滴加4mol·L-1NaOH溶液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加2mol·L-1(1/2 H2SO4) 1滴,使溶液的黄色刚刚褪去(这里不用NH4OH调节酸度,因消煮液酸浓度较大,需要较多碱去中和,而NH4OH浓度如超过10g·L-1就会使钼蓝色迅速消退)。

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再加水定容50mL,摇匀。

30min后,用880nm或700nm波长进行比色(注2) ,以空白液的透光率为100(或吸光度为0),读出测定液的透光度或吸收值。

(3)标准曲线:准确吸取5μg·mL-1,P标准溶液0、1、2、4、6、8、1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mL,再加空白试验定容后的消煮液5mL,调节溶液pH为3,然后加钼锑抗试剂5mL,最后用水定容至50mL。

30min后进行比色。

各瓶比色液磷的浓度分别为0、0.1、0.2、0.4、0.6、0.8、1.0μg·mL-1P。

5.2.2.5 结果计算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液的磷含量后,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土壤全磷(P)量(g·kg-1)= ρ×V/m×V2/V1×10-3式中:ρ—待测液中磷的质量浓度,μg·mL-1;V——样品制备溶液的mL数;m——烘干土质量(g);V1——吸取滤液mL数;V2——显色的溶液体积(mL);10-3——将μg数换算成每kg土壤中含磷的g数的乘数。

6 注释注1.最后显色溶液中含磷量在20—30μg为最好。

控制磷的浓度主要通过称样量或最后显色时吸取待测液的毫升数。

注2.本法钼蓝显色液比色时用880nm波长比700nm更灵敏,一般分光光度计为721型只能选700nm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