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思想及研究意义浅析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哲学思想的巨大成就。
本文根据葛兰西既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对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观点,又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同时强调了实践哲学对于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的阐述。
标签:实践哲学市民社会实践哲学的核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何谓“实践哲学”实践哲学的涵义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实践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亚里士多德把学科分为三种:理论之学、实践之学和制作之学。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简单地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哲学,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严格地说,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的部分,未上升到理论的部分还不能算哲学的范畴。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对此也有类似的划分,认为哲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他们对实践哲学理解上的一致性,形成了这一学科的主导性传统。
二、实践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葛兰西所说的实践概念与我们通常意味的“人们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略有差异,他更多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不断趋于一致的过程。
当然,这种观点是不是人们对它的误解,是不是跟葛兰西早年身陷囹圄,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妥协,其实意在指代马克思主义也尚未可知。
不过,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次创造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比如葛兰西同样承认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则,但物质又与精神不可分割。
创新之处体现在葛兰西对主观和客观的理解上,与传统的哲学明显不同,传统哲学理解下的主观是与客观不相关的事物,而葛兰西认为主观是必须以依赖客观为条件,如果离开客观,主观也将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且主观与客观的在实践中找到了统一。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葛兰西(Gramsci)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民社会理论,是其政治哲学和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分析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目标和战略、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概述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是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认为,社会是由国家和民社会两个领域构成的。
国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统治和管理的机构,是统治阶级实现利益维护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而民社会是由在政治和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构成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领域。
葛兰西将其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转向了对民社会的研究,认为民社会是一个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社会,是独立的社会领域,是人们自由发展的场所。
葛兰西对民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民社会的形态和特征;二是关于民社会的历史和发展动力。
在对民社会的形态和特征的研究中,葛兰西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民社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广泛性;二是多样性;三是深层性。
在对民社会的历史和发展动力的研究中,葛兰西认为,民社会的发展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且被这些因素所制约和限制。
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其仍然具有较强的当代理论和实践价值。
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对于解释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民社会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领域,其中包含了极为庞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这些社会力量和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社会分析和社会学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趋势。
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对于当代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活动层出不穷,葛兰西的民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理论范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的本质和动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活动。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葛兰西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被誉为领导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葛兰西认为,文化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而领导者的作用就是去领导和塑造这种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及他的理论在当代领导学中的价值,并通过5个例子证明其理论的应用和意义。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主要强调了组织文化和领导者的作用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概念,更是一种可以在组织中进行实践并影响组织绩效的概念。
葛兰西将文化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等具体表现”,并且认为,文化是基于组织价值和信仰的而不是简单地由领导者决定的。
葛兰西进一步指出,领导者是组织文化形成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为组织设定价值观和信仰,进而激发员工的个人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将领导者和文化分为五种类型:1. 英雄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强调权威和英雄主义,强调个人能力,并传达一种“成功只属于个人”的观念。
例如,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领导风格便具有典型的英雄文化特征。
2. 先知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通常有着一种远见卓识并希望利用组织来实现某个更高层次的目标,比如改变整个行业或者提升社会福利。
例如,特斯拉公司的埃隆·马斯克就是一位典型的先知型文化领导者。
3. 价值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会强调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他们会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组织的文化中。
例如,谷歌公司的文化便十分强调团队的合作以及员工的创新精神。
4. 关系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着重于建立员工间的关系和信任,他们会注重员工的感受和情感需求,塑造一种开放、普惠的文化氛围。
例如,小红书的文化便有很强的关系型特征。
5. 动力型文化领导者:这种领导者注重运用强大的动力激励员工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强调竞争和个人成就来激发员工的潜能。
葛兰西论文综述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众所周知,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领导权”与“知识分子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重视文化意识形态这个问题息息相关的,因此通过加强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理论思想,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情况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理解。
2.现实意义当今时代,文化自信、文化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各大国家所共同关注的主体,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掌握文化领导权并形成文化自信也已经成为了各大国家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而对于我国而言,如果仅仅依靠经济发展是无法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只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形成文化自信,掌握文化领导权,我们才能够推动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
因而,作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也被称之为“统治阶级的管家”,再加以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通过研究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对于我国政府如何加强重视与培养知识分析,并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具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共产党领袖,出生于撒丁岛上的中产阶级家庭的葛兰西可谓是创作出了无数经典的文艺理论,并且对以后的共产主义事业以及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葛兰西本人而言,其最初接触到与工人阶级运动相关的书籍应该是在1911年进入都灵大学学习之后的事情。
在那里,他阅读了有关戴托.柯罗齐的著作影响,从而对工人阶级运动萌发了一种向往之情,而这也是推动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的动因所在。
自1913年加入了意大利社会党之后,其便逐渐形成了依靠工人阶级于农民的共同努力而推动意大利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的观点。
而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葛兰西大受鼓舞宣布要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以推动意大利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并进而撰写了大量的文章以歌颂十月革命的陈宫,并且认为这场革命的成功不仅仅为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还完全推翻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及的一系列观点,因为马克思提及如果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则必须要等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彻底成熟之后才有可能,但俄国十月革命则打破了这个魔咒,而这无疑也能够在意大利得以实现。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葛兰西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结构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过程中展开对市民社会论述的,并从上层建筑角度定义市民社会,提出了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的理论,成为其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内容、历史地位及其意义作简要的阐述.
作者:欧阳成 OU Yang-cheng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6(7) 分类号:B031 关键词:葛兰西市民社会政治社会。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摘要】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关于社会中市民社会的发展和作用的理论。
本文首先对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主要观点和研究重点。
然后探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参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最后分析了市民社会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民社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形成、发展、政治参与、社会变革、作用、当代社会、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组织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市民社会的发展越发显得重要,而葛兰西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对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浅析,探讨市民社会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市民社会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概述葛兰西(Alexis de Tocqueville)是19世纪法国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他对市民社会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由自发性的社会组织、自由结社和自愿参与构成的社会领域,其中市民通过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共同体。
葛兰西强调了市民社会的自组织性和自治性,认为市民社会是政治权力之外的第三领域,对政府实施监督和制约,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他指出,市民社会的形成有利于个人的公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社会的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
葛兰西还提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参与的关系,认为市民社会是政治参与的基础和支持,市民通过参与社会团体和组织来发声、表达诉求、实现政治权利,推动社会变革和改革。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认识市民社会的内涵、功能和价值提供了重要思想参考,对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理论,它旨在探讨市民社会的本质、结构和功能,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科学和政治理论。
在当代,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和当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市民社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自主性、公民参与和自治管理的特征。
在市民社会中,公民可以通过各种自由结社、言论自由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行使个人权利,参与公共决策,推动社会变革。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政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个领域,是公民自主活动的场所,是实现个人自由和集体利益的重要空间。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和支撑。
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和市民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市民社会通过公共参与和自治管理,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
政府也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为市民社会提供保障和支持,调节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还强调,市民社会是自发性和多样性的。
市民社会是由多种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自发组成的,它具有不同的目标、利益和理念。
在市民社会中,公民可以通过结社、群众行动和社会运动等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市民社会的多样性和自发性,为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资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市民社会是公民自主活动的领域;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和支撑;市民社会是自发性和多样性的。
这些观点构成了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20世纪中叶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示密不可分。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对中国本土研究的意义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对中国本土研究的意义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从经济领域解放出来,并将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巨大发展与创新。
从葛兰西《狱中札记》一书中有关市民社会的理论出发,然后阐述其市民社会理论与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差异性,从而能得出其理论对中国有关市民社会的本土研究的指导意义。
标签:中国研究;葛兰西;《狱中札记》;市民社会葛兰西在狱中写下的具有高度启发性与创造性的文本——《狱中札记》,展现了与之前黑格尔、马克思都不同的分析市民社会的视角。
同时,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也为现在研究中国本土的市民社会提供了不一样的维度,以及提供了构建中国本土市民社会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对葛兰西市民社会概念的解析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一开始就对市民社会这一社会形态下了一个断言:“在步入自主的国家生活之前,‘市民社会’在历史上不可能存在。
”[1]351这表明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历史的产物,甚至是国家的产物。
至于他所说的“自主的国家”,指的是与反封建神学统治兴起以来的市场经济的产生相一致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在他看来,市民社会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是决不存在的,这与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产生的历史阶段的看法有很大的一致性。
其次,从该书中“市民社会无须‘法律约束’或强迫的‘义务’就能运转,但是照常可以带来集体压力,并且通过风俗的演化、思想和行为方式以及道德风尚等产生客观效果”[1]311。
这段话可以看出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不应该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等文化传播方式以及法律的作用來达到政治社会用霸权等暴力方式控制人民的目的。
也正因为市民社会有这样的优势,让葛兰西更为倾向于采用市民社会的统治方式,以及相信市民社会终有一天会取代国家(政治社会)。
虽然在葛兰西眼中市民社会属于上层建筑,但在当时却与意识形态的统治者-教会在某些时候是对立的。
这也是他的一个发现:教会在一些情况下会变成国家主体的一部分,从而与市民社会产生矛盾,并吸收了市民社会中一部分教会成员,削弱了市民社会的作用。
浅析葛兰西的文化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然科 学上 的物 质是不 同的 , 他反 对把 物质 看成 静止 不 变 的实体 , 批 判 了 旧唯 物 主义 抽 象 的谈 物 质 , 只 从 物质 的本 身去 考察物 质 。他说 : “ 对 , 也 不应
当从 人们在 各 种唯物 主 义形而 上学 中发 现 的任 何 意义 上来 理 解 , 应 当考 虑到 一 起 构 成为 物 质 本身 的各 种物 理特性 , 但 只是 在它 们变成 一 种生产 的‘ 经济 要 素 ’ 的范 围 内 , 所 以 物质 本 身并 不 是 我们 的主 题 , 成
安 东尼 奥 ・葛兰 西是西 方著 名 的政治 家和 马克思 主义 理论 家 , 他 的思 想受 到黑格 尔 、 克罗 齐等 人 的 影响 , 其 思想 的形 成有 其特定 的社 会历 史背 景 , 他 的实践 哲 学理 论是 其 文化 政 治 思想 的理 论 基础 , 他 的
“ 文化 领导权 ” “ 市 民社 会” “ 知识 分子 ” 等理 论为 当代 的文化 政治 研究 和意识 形 态研究 领域 提供 了理 论依 据 。当代新 左运 动所 建构起 来 的文化 政治 理论 范式 也是 由葛 兰西 的文化政 治 思想发 展 而来 。葛 兰西 的 文 化政 治思 想致 力于 把文化 研究 和意识 形 态联 系起 来 , 本 文 立 足于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 和 当代 西 方 政 治哲
认 为物 质本 身并 不应 该是 我 们所 关注 的 , 我们 应该 把关 注 的焦点 放在 物质 在社会 生 产 中的作用 , 把物 质
和社 会 历史 联 系起来 , 和 人 的实践 活 动 联 系起 来 , 物 质也 只有 成 为 人 的 实 践 活动 的对 象 时才 有 可 能 被
认识 。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1. 引言1.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简介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简介:葛兰西(Alexis de Tocqueville)是一位法国政治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生活在19世纪初。
他是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被认为是对市民社会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葛兰西在这部作品中深入探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力,对市民社会的定义、特征、功能以及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指一种自由平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在现代国家制度和政治体系之外存在并与之互补的一个重要社会层面。
通过研究市民社会,可以深刻理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和制约条件,同时也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定义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独立领域,是在政治社会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间层级。
他将市民社会定义为一个由自愿联合在一起的个人和组织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其中个人通过自主意志和互相协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和价值的社会形态。
市民社会是一个自发的、非政治化的社会组织,其核心在于自愿参与和共同合作,而非强制性的制度或规定。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民参与以及实现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市民社会的自发性和民主性,并指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应该相互独立而互相支持,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
【内容结束】。
2.2 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在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但又相互渗透的关系。
市民社会是指由各种社会组织、组织和群体组成的社会领域,其中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私人领域,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群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葛兰西的国家观点浅析

马克思用科学唯物史观正确地阐明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并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它与政治国家以及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相对应。他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而意识形态又受制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市民社会
摘要:葛兰西关于国家的观点是广义的,即上层建筑包括“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层面,二者相互结合构成现代国家。马克思把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而葛兰西将市民社会看做上层建筑,在现代国家中,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部分相互影响,二者达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葛兰西 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
葛兰西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总书记,因领导意共从事反法四斯斗争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总结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西方国家革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狱中礼记》,对“市民社会”作了独特的理解和阐发。
一、葛兰西关于国家的观点
(一)市民社会的概念
“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在西方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古希腊,这一概念最早是亚里斯多德提出的,他所指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是相对于“野蛮社会”而言的“文明社会”。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提出并最终奠定其内涵的,在他们看来,市民社会就是政治社会即国家。黑格尔则进人们之所以组成市民社会,是为了通过人身和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因此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的经济关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这种理解,但他颠倒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认为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用科学的唯物史观正确地阐明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并把市民社会理解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但是,在葛兰西那里,市民社会并不属于基础结构领域,而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他正是从这一独特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的,这一论点也是其思想的一个根本点,他的全部思想都与这一论点有关。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摘要】葛兰西实践哲学是一种强调实践和行动的哲学理论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了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定义和研究意义,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和核心观点,以及在当代的应用。
还对葛兰西实践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批评与评价。
文章总结了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影响,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葛兰西实践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世界、改变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定义,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当代应用,哲学流派关系,批评与评价,影响,展望。
1. 引言1.1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定义葛兰西实践哲学是由法国哲学家葛兰西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主要关注实践和行动的问题。
葛兰西认为,实践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
实践哲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行动的重要性,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价值。
葛兰西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领域,而是应该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实践活动。
实践哲学旨在重塑哲学的观念和方法,将哲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人类的自我解放和社会变革。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实践即真理”、“实践即自由”、“实践即道德”。
实践哲学的提出对当代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葛兰西实践哲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对传统哲学思想进行了挑战和突破。
通过对实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葛兰西实践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操作性的哲学思考方式,拓展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和挑战的新思路和方法。
葛兰西实践哲学关注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强调实践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
这种实践导向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摘要】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一种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市民社会的功能与作用等。
在当代,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强调市民社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倡市民参与和自治,以及强调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自发性。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对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如强调社会自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忽视了社会阶层和权力关系等因素。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当代价值、社会发展、启示、应用价值、局限性。
1. 引言1.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简介乔治·葛兰西(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以《论美国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一书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政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葛兰西深入剖析了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公民风尚,对市民社会的形成与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葛兰西所提出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强调市民社会作为中间阶层与政府之间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独立性和自治性,能够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现代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主进步的重要支柱。
葛兰西关于市民社会的观点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借鉴,对当代社会治理和民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参考。
在全球范围内,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被广泛传播和讨论,成为政治学、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2. 正文2.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社会领域,其核心是市民社会组织。
市民社会组织是由个人或群体自发组成的,不受国家干预,具有自治性和自我管理的特点。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弗尔金德·葛兰西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社会理论,被誉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先驱。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指由私人利益和市场交换组成的社会领域,是与政治国家相对立的自由个体领域。
本文将对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析。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概念:市民社会、公共领域和国家。
市民社会是指通过市场交换形成的自由个体领域,是私人利益的表现和满足的场所。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的核心是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即市民自由讨论和决策的场所。
公共领域发挥着批评和监督国家的作用,是保障市民权益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机制。
国家则是对市民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政治机构。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重视,强调了市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强调了民主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
在当前民主政治中,实现公民的主体地位和广泛参与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强调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家的角色被不断压缩,市民社会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葛兰西的理论为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一个平衡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提供了借鉴。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对多元主义和社会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市民社会中,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得到了充分尊重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葛兰西的理论提醒我们要尊重多元主义和社会多样性,为不同个体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对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有着深刻的关注。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应该基于平等和公正的原则,为每个市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的问题。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是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重要思考,其思想对我们理解和构建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葛兰西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市民社会理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社会形态,是民间组织与市场交往的领域,具有自主性、自治性和公民参与性的特征。
市民社会作为政治社会的基础,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世界,市民社会的概念和实践经历了深刻的演变,它不仅涵盖了经济领域,还包括了环境、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但基本的特征和葛兰西的分类方式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价值:一、对于发展现代民主政治的启示。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保障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其自治性和公民参与性可以抑制政府权力的滥用,推进社会的平等和自由。
市民社会也是促进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市民社会的自由和独立的组织下,市场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和公正性。
通过发展市民社会,建立稳定、公正、自由的政治秩序,成为葛兰西倡导的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二、对于培育公民素质的启示。
葛兰西强调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市民社会的自主性和自治性需要有高度的公民素质支持。
公民素质包括了知识、道德、能力等各个方面,它与公民参与和自主性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培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提高公民素质,可以增强市民社会的自治性和公民参与性,进而实现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启示。
市民社会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具有社会意义。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它可以从独立于政府的角度出发,发现并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从而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当今世界,市民社会的作用愈发重要,市民社会组织积极承担各种社会服务职能,为医疗、教育、文化、社区发展等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它对于推动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培养公民素质、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当代意义

2 1 年第 3 00 期第1 3 0 页 0 18
葛 兰 西 的市 民社 会 思 想 及 当代 意 义
单提 平
摘要: 市民社会是表征 葛兰西独创性 思考 的重要 范畴 , 具有丰 富的 内涵 , 值得 我们 一再反 思和探 究。葛兰 西对市民社会概念 出场语境的思考 , 说明 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 思想是 一种 立足现 实形势 , 在吸 纳马克 思实
确实没有把市民社会化 约为 “ 生产关系” 也没有谈 到它等 同于 “ , 经济 基础” 。当市民社会让位 于生产关 系 的分析时 , 只是 表明马克思转换 了思路 , 而不是混 同了二者 的关系 。具体来说 , 在作 为讨论 焦点 的文本《<
政治经济 学批判 > 序言》 马克思对 市民社会 只是作 了一种广义上 的概括 , 物质的生活关 系总和” 中, 即“ ①, 它实际上是指社会关系 的总和 , 如果 当作经济基础解读将造成极大混乱。
的 市 民社 会 问题 提 供 了有 益 的启 迪 思 路 。
一
、
葛 兰 西 市 民社会 概 念 的 出场语 境
西方学者博 比奥关 于葛 兰西在市 民社会概念 上颠覆 了马克思 的观点影 响极 大。博 比奥 以《<政治 经 济学批 判 > 言》 序 为主要依据 , 认为马克思的市 民社会指的是经济基础 , 而葛兰西 明确把市民社会提升到上 层建筑层面, 由是 , 他实质上是通过对 马克思的颠覆重新链接到 了黑格尔 。博 比奥论辩 道 ,并不像一般读者 “
表面认为的那样 ,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重新估价把他与马克思相连 , 而恰恰是把他与马克思 区别开来” 。 G 亨特则提 出相反意见 , . 他力主马克思成熟作 品期的市民社 会具有 双重特征 ,市 民社会既是基础 , “ 又 是上层建筑 , 为基础则 只是一个表面上经验到的维度” 因而亨特认为 , 兰西 的市 民社会 是对马克思 市 作 , 葛 民社会 的回归并发展 , 而非颠覆 。亨特指 出, 据博 比奥看 来 , “ 马克 思的 ‘ 民社会 ’ 应 的就是 经济基 础 , 市 对 他宣称 葛兰西通过把 ‘ 民社会 ’ 市 转换为上层建筑而把激进的变革引入到马克思 主义理 论 中。… …很多评 论者总的说来追 随了博 比奥 的观点 , 而没有真正 回归到马克思” 。 应该说 , 亨特这种釜底抽薪 的应对策略和指认马克思市 民社会具有双重特征的观点值得 重视 , 马克思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1. 引言1.1 引言葛兰西是20世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
通过对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规律,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将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探讨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区别、市民社会的自我组织特点、市民社会对民主政治的影响以及市民社会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旨在为我们深入理解市民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
2. 正文2.1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概述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主要强调市民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介于家庭和政府之间的一个独立领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规范的特点。
在市民社会中,个人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组织和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发挥自己的社会角色。
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还关注市民社会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作用。
通过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市民社会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市民社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还可以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
2.2 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区别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区别在于其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市民社会是由民间个体、团体和组织自发形成的社会网络,其成员通过自愿参与和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和目标。
市民社会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包括各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其运作方式以自组织、自主和自愿为特点。
市民社会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民主化和建立公共领域,强调个体的自治和自由。
相比之下,政治社会则是由政府和政治组织主导的社会结构,其权力和资源控制集中在政府机构和官员手中。
政治社会的组织形式相对集中和垂直,决策权和资源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参与者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
政治社会的运作方式以权力、控制和官僚主义为特点,缺乏市民参与和监督机制。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葛兰西(Alexis de Tocqueville)是19世纪法国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以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著作中,葛兰西深刻地分析了民主制度下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了市民社会理论。
本文将对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葛兰西的生平和背景葛兰西生于1805年,成长于法国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曾在法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因此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1831年,葛兰西前往美国进行为期9个月的考察,他以其深入的社会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对美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最为深刻的分析,对后人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市民社会的定义及特点葛兰西提出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独立的社会团体和组织所构成的社会网络。
这些独立的组织包括家庭、宗教团体、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它们在自主自由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空间。
市民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由和独立:市民社会的组织和团体是自由独立的,不受政府控制和干预。
2. 公民参与:市民社会中的团体和组织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他们通过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诉求。
3. 多样性:市民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空间,包括不同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网络。
4. 独立性:市民社会对政府和市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监督者和平衡者。
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
三、市民社会的重要性及作用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市民社会可以作为政府的监督者,通过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来监督政府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市民社会可以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补充和调节者,通过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对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进行平衡和调节。
葛兰西思想及研究意义浅析

河南大学课程论文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的一点体会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原威则副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河南大学课程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科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吕世荣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从而更好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正确、深入、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当时欧洲各国相继仿效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又都陆续失败。
一些革命家开始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寻求与探索新的革命途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葛兰西与卢卡奇、科尔斯被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都是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或领导者,都是在本国革命失败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反思。
体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本国具体化思想。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主要观点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斯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科尔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为标志。
卢卡奇的主要理论就是物化思想。
他说:“商品结构的本质常常被人们所指出。
它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虚幻的客观性’,一种看来是非常严格地合理的包括一切的,以至掩盖了它的根本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每一痕迹的自主性”[1]p143-144.卢卡奇认为,物化的标志是把可计算性和合理的机械化应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课程论文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的一点体会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原威则副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河南大学课程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科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吕世荣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从而更好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正确、深入、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当时欧洲各国相继仿效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又都陆续失败。
一些革命家开始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寻求与探索新的革命途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葛兰西与卢卡奇、科尔斯被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都是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或领导者,都是在本国革命失败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反思。
体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本国具体化思想。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主要观点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斯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科尔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为标志。
卢卡奇的主要理论就是物化思想。
他说:“商品结构的本质常常被人们所指出。
它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虚幻的客观性’,一种看来是非常严格地合理的包括一切的,以至掩盖了它的根本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每一痕迹的自主性”[1]p143-144.卢卡奇认为,物化的标志是把可计算性和合理的机械化应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
合理的可计算性弥漫于社会的个个方面,甚至在婚姻中,人的品质和才能也不再是他的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人能够像对外部世界的物体那样加以占有和处置的东西。
卢卡奇还研究了走出物化的基本途径。
他认为总体性的渴望是走出物化的基本途径。
“只有作出经常不断地努力,通过把存在的物化结构同总体发展的具体地表示出来的矛盾联系起来,注意到这些矛盾对总体发展的内在意义,去瓦解这些结构,才能克服物化”。
[2]P290-291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在其产生之初,曾遭到来自第二国际的批判。
比如德国革命失败后,科尔斯分析当时革命失败的原因,指出德国革命失败不像是一般所说的是因为缺乏一个领导夺权的革命性的政党组织的问题,而是缺乏夺取政权的理论和文化上的前提,缺乏意识形态的准备和政治领导的问题。
为此科尔斯不仅发表了一系列通俗读物,向德国共产党宣传他的观点,而且撰写了分析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堕落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状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都遭到来自第二国际和共产国际两方面的批判。
他也因此于1926年被开除出德国共产党。
科尔斯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他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意识并不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上和对面它们作为一个客观的组成部分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
所以应该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把理论和实践看做同一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两个方面,而不应该把实践看做外在于认识的认识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为什么西欧工业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继十月革命之后取得成功,葛兰西在狱中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提出著名的“阵地战”思想。
葛兰西认为,历史集团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性在历史上的具体表现。
而历史集团又体现为市民社会(私人机构)和国家(政治社会)。
统治阶级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不仅要依靠暴力和强制性的国家机器,而且要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控制。
统治阶级通过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将其哲学灌输给受压迫的人民。
并使它成为大家遵守的规范,从而获得人民对“合法”统治的认可。
而当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脱离时,就提出了新的领导权的问题,即国家的历史基础位移了。
葛兰西鉴于西方资产阶级在文化思想领域的优势,特别强调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
他说:“一个社会集团在夺取政府权力之前,能够甚至应该成为领导者(这是夺取政权的主要条件之一)。
”[3]p317葛兰西告诫工业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比工业落后的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更加注意开展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斗争,在成为统治者之前,首先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否则夺取政权只是一句空话。
葛兰西进一步考查了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别。
他提出,在东方,国家就是一切,而市民社会则是原始的和胶状的。
例如俄国市民社会是简单的少层次的,工人阶级集中于少量的大城市,大量的小农群众分散在农村。
沙皇国家就是一切。
一旦反动政权被砸烂,资产阶级政权土崩瓦解,无产阶级就可以立即成为统治阶级。
而在西方,国家与市民之间有一种紧密的联系。
在国家动摇时,立即出现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维持力量。
国家仅是前沿战壕,在它后面有一系列的坚固的堡垒和兵营。
与俄国相比,西方资产阶级要强大得多,他们不仅用前沿阵地——反动政权,而且拥有众多的、坚固的堡垒和战壕(思想、文化、学校、教会、道德观念、习惯势力等)。
因而进攻与防御的关系十分复杂。
所以,西方无产阶级仅仅夺取政权是不够的,而且还需攻占市民社会的阵地。
所以在西方,只能打稳扎稳打的“阵地战”。
葛兰西在论述历史集团(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暴力与领导权时、具体考查了知识分子的形成及所特有的历史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
葛兰西指出知识分子并不构成独立自主的阶级,而是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阶级,但知识分子并不是其为之服务的社会阶级的消极代表,他们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
知识分子是整个阶级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与政治领域具有同质性和自己作用的意识,知识分子是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活细胞,他们建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使命,并使这种意识形态成为渗透到整个社会的世界观。
在意识形态的传播方面,知识分子不仅掌握着宣传工具,而且肩负着在市民社会内部组织、建立意识形态结构的重任。
同样,在政治社会中,知识分子也肩负着管理国家机器与军队的重任。
所以某个阶级只有只有当形成了善于行使领导权的知识分子阶层之后,才能有效的具有同质性。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习后的一点体会在1930年初,我们新中国的开拓者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这样就可以解释现在西欧各国的革命主观力量虽然比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也许要强些,但因为他们的反动统治阶级的力量比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的力量更要强大许多倍,所以仍然不能及时爆发革命。
现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因为反革命的力量也是相对弱的,所以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
”[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20世纪20-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大潮中,在中国与西欧,两位远隔万里又毫不相识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者,竟然对革命前景和趋势作出了同样的的论断,不能不让人称奇。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和俄国的有一定层度的相似之处。
中国的市民社会是原始的胶状的,国家就是一切,无产阶级集中于少量的大城市,大量的小农群众分散居住于农村。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敢于直接批判权威理论,敢于直诉己见,没有讲究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
这是可敬可佩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是一种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作为后人,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西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前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去研究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不论被哪个国家接受和运用,都会发生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转变,不能生搬硬套。
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发展成为列宁主义,在中国则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能帮助我们完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回归到原创形态去理解。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深受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苏联模式的影响。
我们接受的不是原创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苏联加工过的马克思主义。
长期以来,我们把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标签,后来终于在邓小平同志的力推之下,我们改变了看法。
我国开始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直缓慢推进的重要原因还是苏联模式的影响。
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我们能够认识到,马克思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建立在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欧洲工人运动的基础之上。
当时,还没有哪个国家把这种理论变为现实。
当时,仅有巴黎公社维持了72天。
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种理论也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并进行丰富和完善的。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当做不能更改的教条。
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很朴实的道理,就包含这种含义。
有学者说,原创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解释无产阶级专政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权合一的巴黎公社形式;一种是现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形式。
关于“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这一思想是恩格斯晚年提出来的,但常常被冷落或作出不正确的解释。
“如果说有什么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的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
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法国大革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5] p412对于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原创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没有规定为一党制。
只是苏联模式里把它改成一党制,并影响到苏联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两次无产阶级专政由多党制向一党制转变。
一次是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由多党制向一党制转变。
一次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欧诸国,如:保、捷、罗、波等国由多党制向一党制转变,当然主要是受当时苏联的影响。
一党制是苏联模式,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今天有不少学者指出,应加强中国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功能,健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
还有学者指出,原创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全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不是国家占有。
我们对原创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待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