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技巧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作者:邱连香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09期

摘要:科学的课堂导入能为课堂的其它环节作良好的铺垫,极好地服从并服务于课堂。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及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恰当合理的精彩导入能让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为整节课定下高亢的基调,使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原则;方法;兴趣;铺垫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Lead in)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重要的环节。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一课之功在于始”呢?课堂导入所花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它为整节课的流程定下或高亢或平缓或低沉的基调,另外,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宛如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Well begun is half done.”,如果导入方法得当,便能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反之,如果授课不注重导入这一环节,随随便便、千篇一律、牵强附会地导入新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感到厌烦,觉得英语课堂索然无味,学习兴趣也将荡然无存。那么,如何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呢?结合本人的课堂观察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一、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导入应富有趣味性

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论语·雍也》)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在导入过程中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运用的体态语、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恰到好处的表演、活灵活现的教学情景、相关的幽默故事笑话、个人经历、趣闻轶事、生动的图片、卡片、逼真的实物、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形式、富有时代感的多媒体影音材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 导入应突出新颖性

初中生正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多变时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敢于标新立异,在课堂导入时利用新颖的富有时代感的素材、信息,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取得导入的最佳效果。

3. 导入应具有针对性

课堂导入应避免单纯根据课型使用“一刀切”的导入方法,致使同类型课的导入方法千篇一律。课堂导入应服务于学生的学,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紧密联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课堂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进入新课学习。

二、课堂导入的方式

1.趣味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就没有教学,就没有知识。”教师应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趣味导入活动,使课堂导入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常见的有:设谜(riddles),猜谜游戏(guessing games),有趣的图片(interesting pictures)等等导入活动。

2发散思维法(Divergent thinking)

发散性思维是使学生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他们开展新的探究活动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常用的发散性思维导入活动有: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记忆挑战(Memory challenge),标题竞猜等。

例如,Project English,Grade8,Unit2,Topic3,SectionA导入片断:

(1)教师提出问题“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SARS? What can we do to fight SARS?”

(2)学生独自思考并写下想到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综合出本组的答案。

(3)各组代表念出各自的答案,师生把全班的答案综合、概括起来。

教师(Well done!Let’s learn the new lesson and see how many points you have got.)带领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学生带着自我评价的目的去学习新课,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3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或造成一种悬念。人不能忍受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驱使自己采取获得新知识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讲解语言知识时,要善于设疑布障,创设问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

使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学Project English, Grade7,Unit6, Topic3, SectionA时,可用当地的学生熟悉的某区域图来创设情景进行导入。

4.温故知新法(review,exercises)

在教学中,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往往要复习之前所学,在复习的同时,经常可以顺理成章地导入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紧密衔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无定法”,英语课堂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尝试,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为课堂的其它环节作最好的铺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1990)

[2]The Teaching Knowledge Test(TKT) Course, Mary Spratt Alan Pulverness Melanie Willia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