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合集下载

第二章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

第二章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

七、抵消平衡法(counterbalancing method)
(一)每个条件只测一次 实验:为考察运动员对五种饮料ABCDE的喜好情况,研究者决定采用 兼作组法进行实验。这意味着每名被试需要品尝全部的五种饮料,假 设每个条件只测一次,即每种饮料被试只品尝一次。那么,如何安排 这五次试验的顺序? 1.完全抵消平衡(complete counterbalancing) 这种方法意味着每种可能的序列都被使用n(n≧1)次。如果一个实验包 含X个条件,那么,可能的序列一共有X!个。上面实验中。一共有五 个条件,因此可能的序列一共有120(5!)个。如果每种可能的序列 都被使用一次,则需要120名被试。
s1 S2 S3 S4 S5 122 130 146 135 120 s6 S7 S8 S9 s10 124 141 132 140 129 s11 S12 S13 S14 s15 125 128 135 148 121
第二步,对智力分数按升序排列:
S5
S15 S1 S6 S11
120
121 122 124 125
一、排除法(elimination
method)
含义: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例如:如果外界的噪音和光线音响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 隔音室或暗室。 单盲实验:研究结束之前,被试并不告知研究的真正目的(当 然,研究结束之后,应该将研究的真正目的告诉被试)。 双盲实验: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内容和目的, 从而避免了主试、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缺点:容易造成研究结论缺乏生态学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所谓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适用 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二)检查点和间距的确定 检查点是指自变量的不同取值(通常称不同

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和探索人类的心理活动、行为和思维过程。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可靠和客观的证据,帮助心理学家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用的实验设计。

一、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心理学实验方法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控制变量:实验中的控制组和实验组在除了处理变量(即研究者所关心的因变量)之外的其他方面是相同的,以确保实验中观察到的差异可以被归因于处理变量的影响。

2. 随机分配:实验中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以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

随机分配可以保证两组在开始实验时是相似的,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

3. 操作定义:实验中的变量需经过明确定义和操作,以确保研究者对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研究者需要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每个变量,以便得到可比较和可解释的结果。

4. 双盲设计:在实验中,实验参与者和实验者都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组别,以避免实验者和参与者的期望对结果产生影响。

这可以减少主观偏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常用的实验设计1. 实验组对照组设计:这是最基本的实验设计之一。

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施加处理变量,而对照组不进行处理。

通过比较两组的差异,研究者可以得出处理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2. 重复测量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参与者会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下接受多次测试。

通过对同一参与者的多次测量,研究者可以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观察到变量之间的关系。

3. 配对设计:在配对设计中,研究者将参与者配对,并分别将一对参与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这种设计可以控制个体差异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交叉设计:交叉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实验设计,参与者会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多次测试。

这种设计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到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实验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

第二节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一、变量的概念变量(变项)(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例如:光的强度可以由弱变强,呈现的时间可以由短变长,智力的IQ可以由小变大,这些都属于量的变量。

又如,人的性别有男女,人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这些是质的变量。

质的的变量有时可以用数字代替类别,以便于统计分析。

二、变量的种类(一)自变量在心理实验中,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操纵、掌握的变量。

自变量一词来自数学。

在数学中,y=f(x)。

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

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

1、自变量的特点(1)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2)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3)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2、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

(5)任务自变量:在实验中,被试接受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6)指导语自变量: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后,每一组被试接受的指导语是不同的,这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就产生了。

02心理学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02心理学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客观性
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并记录到
数量化
将被试的反应进行量化 质的指标,则分为等级
可靠性
有一定的信度,即对同一组被试测量两次或更多次,被试的反应 结果应基本一致
敏感性
因变量必须因自变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变量的控制
实验者如何精确、客观地记录因变量的变化 反应控制
霍桑效应
控制方法
单盲实验法:被试不知道会接受何种实验处理
药物效果实验
安慰剂效应
掩饰情节
对实验程序进行似是而非但不正确的解释,不告诉真正的 实验假设 不常用 有一定的欺骗性
实验者偏见
实验者做的一些事会与自变量的作用混淆在一起
期望效应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观察者特殊的期望或偏爱,会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 种隐蔽信号,导致被试按照与观察者的偏爱相一致的 方式作出反应,从而证实实验者的预期
优点
控制机体变量
统计控制法
指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
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等技术
实施办法
删除极端数据法
协方差统计法
控制额外社会变量的方法
要求特征
在实验中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目的产生某种假 设,然后以满足该假设的方式做出反应 安慰剂效应(“好被试”现象)
指被试在实验中根据自己对实验目的的假设努力使 自己的行为符合实验者的要求,成为一个好被试 人或动物身上产生的真正心理生理影响,这种影响 归因于接受某种物质或方法的治疗,而不是这种物 质或方法的内在效力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现象
暂时性被试差别自变量
任何改变被试的特征使其与自然状态不同的操作 双耳分听法,半视野速视技术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及变量间关系

第二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及变量间关系
3、自变量的水平数
一个变量如果被称作自变量,必须至少具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水平
自变量的操纵与因变量的观察
4、自变量变化范围的确定
富翁与女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
5、自变量的种类
(1)刺激特点的自变量 (2)环境特点的自变量 (3)被试特点的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自变量的操纵与因变量的观察
额外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一、排除法(视觉和听觉实验) 二、对立法 三、恒定法 四、随机化法
对被试进行分组——随机分派 安排试验顺序
额外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五、匹配法
匹配法与被试分组 匹配法与实验材料的分组和选择
六、兼作组法
一组被试,既做实验组,又做控制组,进行重复测量
七、抵消平衡法
每个条件只测一次(拉丁方) 每个条件不只测一次 顺序效应与抵消平衡法的局限
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发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是研究者所 观察的变量,因此也称反应变量。
额外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对因变量有影响,但研究者不关心的变量。
自变量的操纵与因变量的观察
一、自变量的选择
1、操作性自变量和选择性自变量的区别
实验伦理学的原因
2、自变量的数量
一个实验至少要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呈倒转的关系,即自变量增加,因变量反而下降。
额外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
额外变量的分类:
(1)随机的额外变量:是指偶然地起作用的额外变量。 会导致随机误差。 (2)系统的额外变量 :是指经常地、稳定地起作用的额 外变量。会导致系统误差。
通常所说的额外变量的控制,是指对系统的额外变 量的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变量间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考研笔记-精品

实验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考研笔记-精品

第二章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自变量是被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当自变量增加时,因变量直线增加。

直线的斜度可能不同,但关系总是线性的;(A)②自变量与因变量两者没有关系。

它说明行为不受自变量的影响。

(如B)③当自变量增加时,因变量却相应减少。

(如C)④自变量与因变量形成非线性的关系。

其中有的是一致关系(如D、E),有的是倒转关系(如F)。

在后一种情况下,因变量先随自变的上升而上升,以后,自变量继续上升,而因变量持续下降。

第二节自变量及控制、自变量的含义简述自变量的含义。

自变量的含义:自变量是研究者所操纵且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自变量的不同取值称为水平X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操纵。

又称为独立变量。

如反应时实验中的不同照明条件,记忆实验中的不同识记条件等。

理解:①在心理学实验中,自变量的代名词是"处理"或"处理变量〃。

任何一个心理学实验的目的都是发现自变量在心理或行为中的效应, 因此选择自变量是研究者需要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②在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也叫因素或因子。

通常讲的单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自变量的个数。

③水平是同一个自变量采取的维度,即自变量的不同取值,也叫实验处理。

每种自变量水平也叫一种实验处理。

AxB实验设计指自变量A水平的个数和自变量B水平的个数。

、自变量的种类举例说明自变量的种类。

实验的本质,无外乎是在有限个控制情境下的观察、比较,而这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自变量。

划分根据自变量种类自变量定义举例(1)根据自变量的操作水平划分的种类①操作性自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直接操纵的变量,即自变量可很好地被量化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①在记忆实验中,学习的次数是研究者可很好地操纵的自变量。

②在汉字加工的研究中,研究者常选择汉字的频率作为自变量。

让被试对高频汉字和低频汉字进行命名反应。

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因变量
01 定义
因变量是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需要测量的变量, 反映自变量的影响效果。
02 特点
因变量应当是可测量的,并且能够客观、准确地 反映自变量的变化。
03 作用
因变量是实验中用来验证假设和揭示因果关系的 变量。
无关变量
定义
无关变量是指在心理学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他变 量,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THANKS
感谢观看
恒定法
确保实验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经 历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以消除潜 在的干扰因素。
控制实验环境
01 实验室环境
在实验室中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02 实验设备
使用标准化的实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实验过程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3 实验参与者
确保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特征与实 验目的相匹配,以提高实验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伦理问题
在实验中需要遵循伦理原则,保护被试 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伤害。
变量控制不严格
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无关变 量的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问题
在实验设计时需考虑内部效度和外部 效度,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 性。
样本偏差
在实验中需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 性,避免因样本偏差而导致结果的偏 颇。
靠性。
代表性原则
02
确保所选变量能够代表总体,避免以偏概全。
可操作性原则
03
确保所选变量能够进行实际测量和操作,以便进行实验控制和
数据分析。
变量的确定方法
文献综述法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 研究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理论,确定研 究中的关键变量。

心理学实验设计2

心理学实验设计2

最简单的拉丁方设计
例子(鲍尔Bower,1961):以老鼠来研究奖赏对反应形 成的影响。 实验任务是老鼠走迷宫。 自变量是奖赏量,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老鼠走完迷宫得 到8粒食丸;第二个水平是得到5粒食丸。第三个水平则 是得到1粒食丸
(2)被试内设计的局限性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s)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从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 ①真实验设计 ②准实验设计 ③非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 ①单因素实验设计 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处理水平中是否用 相同被试: ①被试内设计 ②被试间设计 ③混合设计
三个基本问题
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
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 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1)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主试和被试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发生混淆 的相互作用
试验者效应(皮革玛丽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要求特征(安慰剂效应和霍桑效应)
(2)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 2.恒定法 3.匹配法 4.随机化法 5.抵消平衡法 6.统计控制法
(1)ABA设计 例子(Hart,1964): 被试为托儿所4岁儿童比尔,比尔过分能哭。
研究者假设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 研究:自变量为老师对哭行为的治疗。 A代表了治疗前的基准状态(哭的次数很多),
B表示治疗后的状态(哭的很少)。 第二个A代表退回到原来的状态。 如图2-2(p84)
实验心理学课程二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二、实验设计的概念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实验中的几种变量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操作与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操作与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操作与控制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探索、理解和解释人类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研究者需要借助变量操作与控制来探究心理现象。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操作与控制。

一、变量操作1. 独立变量在心理学研究中,独立变量是指研究者有意诱发或操纵的变量。

通过对独立变量的操作,研究者能够观察到其对被试者一系列目标变量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人们学习记忆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学习材料的难度、学习时间的长短等来操纵独立变量。

2. 依赖变量依赖变量是指在研究中观察、测量和记录的被试者的反应或行为。

它是根据独立变量的操作结果而进行观察和测量的。

例如,在探究心理刺激对情绪的影响时,人们常常通过测量被试者的情绪反应来获得依赖变量的数据。

3. 操纵变量操纵变量即独立变量的不同取值。

研究者通过操纵变量的取值来调整独立变量的操作,在不同条件下观察依赖变量的变化情况。

例如,对于研究人际互动的心理效应,研究者可以将操纵变量设置为参与者的亲密程度,然后观察参与者的情感体验等依赖变量。

二、变量控制1. 外部变量控制外部变量是指可能与研究目的存在关联的、但不是研究重点的其他变量。

为了排除外部变量的干扰影响,研究者需要进行外部变量控制。

例如,在研究学习记忆的过程中,为了排除不同被试者个体差异的影响,研究者通常会控制月龄、性别等外部变量。

2. 内部变量控制内部变量是指存在于研究主题内部的、影响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之间关系的其他变量。

为了排除内部变量的混杂干扰,研究者需要进行内部变量控制。

例如,在探究因果关系时,研究者需要通过随机分组实验设计来控制内部变量,使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除了独立变量外的其他因素上保持一致。

3. 随机化控制随机化控制是指通过随机分配参与者或条件的方法,消除干扰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研究者可以采用随机分组、随机抽样等方法进行随机化控制。

随机化可以增加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得样本具有代表性,减少了个体差异等因素带来的干扰。

第一章第三节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第一章第三节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 好的实验要能对各种变量进行有效地操 纵、控制。 • 如果不能进行操纵,只是一个相关研究。 比如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交往方式的影 响。
变量的类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验中,变量分为自变量、 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自变量
被操纵
变量
因变量
被观察、 测量
额外变量
被控制
• 在谈到心理学实验所涉及的变量时,我们所指 的都是至少有两种取值的事件或行为。如果自 变量只有一个水平,那么我们就无法比较它的 效果。(例如牙膏调查研究) • 和自变量一样,因变量也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取值。如果被试所能作的唯一回答是“非 常好”,那么研究没有意义。 • 当我们希望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取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值是,要将额外变量的取值限制在单一维 度上。(比如性别。)
• 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极端的情况会造成天 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 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相对于被 试的执行能力来说过于简单,因而造成了所有 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并且自变量的不同处理水平没有什么差别。 • 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 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 • 避免的方法——预实验
指导语的要求及举例 • 内容确定 完全 简单明确 标准化 • 简单反应时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 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若 在听到刺激声,就迅速按手键,要求又 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如果提前按键, 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 时测量作废,重新开始一组。若刺激声 呈现4秒钟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 并重开一组。”
四、额外变量(污染因素)
• 额外变量和自变量一样能在实验中造成不同组 之间的差异,那么额外变量的危害在哪里呢? • 污染:既可将实验结果归于自变量,也可将实 验结果归于额外变量。 • 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 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外变量。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

(1)自变量:即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自变量可以分为:作业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2)因变量:指在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

对因变量的控制:使用规范的指导语;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避免量程限制。

①天花板效应:由于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使反应都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高端
②地板效应:由于反映指标的量程不够大,使反应都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低端
(3)控制变量(额外变量):不是研究者要考虑的,但是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由于实验者必须控制其对因变量的影响,所以叫做控制变量
①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典型表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②要求特征:被试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种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典型表现为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 要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和客观地审视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没 有充分的依据的前提下,不可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结论妄 加菲薄
– 从实际出发,以事实或数据为依据发现客观规律,避免主 观、武断、不负责任地下结论,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
整理ppt
32
• 心理学实验中各种变量及变量的控制
– 心理学实验中的主试与被试
» 物理条件一定、主试言行一致、被试身心状态稳定
– 恒定发不能消除误差,只能使误差保持在一个恒定 的水平上
整理ppt
54
• 随机取样法
– 平衡个体差异因素的常用方法
– 被试抽取和被试分组
– 从理论上保证抽取的被试具有代表性,不同实验处理组的 被试特质基本处于相同的水平
– 30人以上
– 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 措辞简单化,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和术语
– 标准化——录制成录音带、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播放
整理ppt
36
整理ppt
37
– 心理实验中各种变量
• 可以在性质上或是在数量上加以改变的任务的 属性
– 质的变化,如性别、职业,非连续变量
– 量的变化,如正确率、反应时长短、声音大小,连续变量
整理ppt
38
– 实验设计方法不当、被试选择和分配不合理不合理、被试 或仪器出现意外情况、对各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没有采 用平衡与消除的方法
– 消除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控制方面的额外因素的方法是通 过各种平衡误差法抵消可能产生的空间误差、顺序误差和 练习效应
整理ppt
49
• 来自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面的额外因素
– 极端数值没有删除或者删除方法不当 – 没有删除不可靠数据 – 合并不同质数据 – 统计分析方法不当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

答案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用于奖励的语言种类。 语言数量(或频率) 办公室情境、治疗者
2021/4/22
17
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人 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不 舒服。对变量命名。
答案 自变量 参与者性别 因变量 不舒服的程度 控制变量 电话亭的大小、挤在电话亭的人数(6)、个体的大小等
天花板效应(高限效应)--任务过易 地板效应(低限效应)--任务过难
2021/4/22
11
D、指标
a、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因变量指标
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反应时、反应持续时间、反应程度、完成量、错误 率、完成一定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达到一定基准所需要的次数以及口头报 告等等
b、选择指标的条件
※有效性 即是指标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也称为效度 ※客观性 是指此指标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观察到的,客观 的指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重现的
2021/4/22
2021/4/22
23
B、保持恒定法(适用于无关变量与自变量没有交互作用条件) 使其产生的效果不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场所 实验时间 主试 实验室亮度、温度、噪音 实验材料:图片熟悉度、颜色
2021/4/22
24
C、效果平衡法(无法消除,无法固定)
其原理是采用两组来平衡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具体方法有: (事先明确什么额外变量对实验效果影响较大)
2021/4/22
9
2、因变量
A、什么是因变量(反应变量、依从变量)
是研究者(主试)操纵自变量的影响效果所观察或所测量出的因素。 当 主试者引入、除去或改变自变量时,这种因素会跟着出现、消失或改变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考考你!找出自变量
和因变量
(1)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 (心理学报, 李静,卢家楣,2007)
(2)物体颜色和质地相似度对幼儿归纳推理的影响 (心理学报,李富洪,李红等,2005)
(3)主管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影 响 (心理学报,慧民 龙立荣,2009)
四、额外变量(1)
◆额外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也称为控制变量, 是指在实验中研究者不用于研究但又会对因变量产 生影响的有关变量。额外变量必须加以控制。
如,练习对学习射击成功的影率理论,先随机地从总体抽取被试;然后 把被试者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
四、额外变量(4)
5.抵消平衡法 (counterbalancing method)
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 相抵消以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 。控制序列效应 (给被试者施加一系列以固定顺序出现的不同处理, 被试者的反应将会受到时序先后的影响)
反应 。 ⑵环境特点自变量 。在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 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等等都可以 作为自变量 。
二、自变量(2)
⑶被试特点自变量,指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
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对于 被试特点自变量,主试只能选择而不能改变。
⑷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主试能够通过给予不同 的实验指导语暂时造成一种差别 。 ◆指导语是指主试者为交代任务向被试说的话。
◆变量(variable) :可以在数 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 性。
二、自变量(1)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是指由主试选择、
控制的变量,它决定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一 个自变量可以分为几个水平。 问一问:阿希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有几个水平? ◆自变量的种类: ⑴刺激特点自变量 。刺激的不同特点会引起不同的

第2章—变量及控制

第2章—变量及控制

勤奋的、固执的、易
固执的、勤奋的、一
冲动的、忌妒的
丝不苟的、聪明的
• 最后评价:
• 最后评价:

他是有能力的人, • 他是一个有些能力的
虽然有某些缺点
“问题”人物
第2章—变量及控制
• 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 自变量:形容词的呈现顺序 • 因变量:对某人的印象(评价)
第2章—变量及控制
第2章—变量及控制
第二节 额外变量及控制
• 一、额外变量的种类 • (一)随机额外变量 • • • (二)系统额外变量 • •
被试(要求特征) 主试(实验者效应) 实验设计 实验环境 数据处理
第2章—变量及控制
要求特征
• 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
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因而实验结果很大程 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很有可能,被试 会自发地对主试的试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 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来进
则各水平平均分布即可 • 如果预期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符合对数函数,
则各水平的间距应按对数单位变化
第2章—变量及控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控制呈现仪器 • 仪器不仅能对自变量的操作达到严密准确,同时也应该具
备控制额外变量的能力 • 所使用的仪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①准确精密不失真 • ②仪器性能稳定 • ③操作方便,反应灵敏,显示范围要满足自变量变化的要求 • ④仪器不应干扰、阻碍、改变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即不能
空间位置)
第2章—变量及控制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 (1) 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

第二节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一、变量的概念变量〔变项〕〔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例如:光的强度可以由弱变强,呈现的时间可以由短变长,智力的IQ可以由小变大,这些都属于量的变量。

又如,人的性别有男女,人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等,这些是质的变量。

质的的变量有时可以用数字代替类别,以便于统计分析。

二、变量的种类(一)自变量在心理实验中,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操纵、掌握的变量。

自变量一词来自数学。

在数学中,y=f〔x〕。

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

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

1、自变量的特点〔1〕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2〕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3〕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2、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被试的暂时差异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

〔5〕任务自变量:在实验中,被试接受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6〕指导语自变量: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后,每一组被试接受的指导语是不同的,这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异就产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性因变量
被试个人化的反应
口头报告
根据因变量的数量划分
❖单因变量
指只测量被试的一种反应
在测量数字记忆广度的实验中,只记录正确回忆率
❖多因变量
指同时测量被试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
镜画实验中同时记录被试所用时间和所犯的错误次数
选择因变量指标时要考虑的问题
有效性
❖ 能代表反应的性质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自变量
定义
❖实验者所操纵且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自变量的变化水平完全取决于实验者的操纵
研究当以声音刺激作为提示线索时,人们的按键反 应是否更快,自变量是提示声音线索的出现或缺失
自变量的种类
❖根据自变量的操作性水平
操作性自变量
可直接操纵:学习次数、刺激呈现等
选择性自变量
被试变量:性别、年龄、民族等
额外变量的含义 控制额外环境变量的方法 控制额外社会变量的方法 控制额外个体特征变量的方法 控制额外情境变量的方法
❖间接测量变量
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态度、成就动机、价值观等
根据实验者主动操作的程度
❖操作性变量
实验者可以主动操作的变量
刺激呈现时间、奖赏次数等
❖非操作性变量
实验者无法主动操作的变量
性别、民族、父母职业等
根据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或扮演的角色
❖自变量(独立变量) ❖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
把握变量含义 理解自变量的本质及操纵方法 掌握因变量的本质及控制方法 领会额外变量的含义及控制方法 掌握实验的效度和信度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变量及控制 第二节 因变量及控制 第三节 额外变量及控制 第四节 实验的效度与信度
第一节 自变量及控制
❖根据自变量的来源
作业或任务
标准化的作业或任务 一张配对联想表、无意义音节等
环境
只改变环境中的特征 温度、湿度、亮度、噪音等
被试变量
被试的一种持久性特质 性别、年龄、种族、神经质性、社交性等
暂时性被试差别自变量
任何改变被试的特征使其与自然状态不同的操作 双耳分听法,半视野速视技术
自变量的控制
变量的含义 变量的种类 自变量及控制 自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变量的含义
含义
❖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作或测量的条件 、现象或特征
❖两种或两种以上取值的事件或行为,即含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水平
性别为变量时,有男和女两个水平 智商作变量时,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
变量的种类
根据变量间关系的性质
❖相关变量
❖地板效应
被试反应低于所能测量的最小值
实验任务过于困难,不同水平自变量下被试的结果都很差 ,且无差异
❖防止方法
实验设计+预实验
先通过实验设计去避免极端的反应,然后再通过 测试少量的先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任务操作的反 应情况。如果被试的反应接近指标量程的顶端或 底端,那么实验任务就需要修正
•第三节 额外变量及控制
或:操作性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 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操作性定义与字典中的定义是有差异的
“焦虑”字典定义 一种对将来或不确定性事件的忧虑或痛苦不安的状态
“焦虑”操作定义 实验室内可能遭遇的电击强度不同 如果出错可能面临的惩罚不同
使用操作性定义的好处
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 方便不同研究进行比较,增进沟通的准确性 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
❖自变量操作的严密性
呈现刺激的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
准确精密不失真 仪器性能稳定 操作方便,反应灵敏,显示范围要满足自变量变化的要求 仪器不应干扰、阻碍、改变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即不能
引起新的无关变量 同一型号的仪器同质信度要高
❖自变量的数量
单因素和多因素
❖自变量的水平数
水平数的确定
因素型实验:不超过4个 函数型实验:3~5;若关系更复杂,至少5个
客观性
❖ 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并记录到
数量化
❖ 将被试的反应进行量化 ❖ 质的指标,则分为等级
可靠性
❖ 有一定的信度,即对同一组被试测量两次或更多次,被试的反应 结果应基本一致
敏感性
❖ 因变量必须因自变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变量的控制
实验者如何精确、客观地记录因变量的变化 反应控制
❖让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 量上
❖通过指导语控制
内容确定 完全 简单明确 标准化
避免量程的限制
❖设计实验任务和反应指标的指导思想
使被试的反应情况分布在指标量程的中等范围内, 那么,操作自变量时,被试反应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都能被观察到
❖天花板效应
被试反应超过了所能测量的最大值
实验任务太简单,被试在各种不同水平的自变量下都获得 了很好的结果,且无差异
指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但无法确定谁是因 ,谁是果
❖因果变量
指相互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前是因,后是果
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
❖主体变量
指研究对象主体身上的变量
性别、性格、情绪、态度等
❖客观变量
指研究对象主体以外的各种变量
文化特征、他人行为等
根据是否可以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变量
可直接测量的变量
年龄、身高、体重、学业成绩等
自变量范围的确定
前人研究 预备实验
自变量的间距的确定
如果预期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接近线性函数,则各水平 平均分布即可
如果预期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符合对数函数,则各水平的 间距应按对数单位变化
❖控制呈现刺激方式
刺激呈现时间 时间间隔 呈现顺序 空间位置
自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本身能变化
质的变化
不同的教学方法、性别
第二节 因变量及控制
因变量的含义 因变量的类型 选择因变量指标时要考虑的问题 因变量的控制
因变量的含义
由操纵自变量引起被试做出某种特定反应 的变量
实验者感兴趣的行为指标
❖外显活动及体内的生理、情绪和意识活动
因变量的类型
根据客观性程度划分
❖客观性因变量
能看得见和观察到的被试的行为反应
反应的正确性 反应的难度 速度 幅度和强度
量的变化
刺激呈现时间长短
❖能引起实验者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
能在因变量上反应出来
❖实验者能直接操纵——可以下操作性定义
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概念,他 主张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下定义
在心理学研究中,不直接描述被定义事物的特征、 性质,而是根据测定它的程序或所作的实际活动下 定义,这就叫做操作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