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化学中两种不同的物质分类方法,即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一、树状分类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归纳与总结:①酸的分类: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硫酸,硝酸和碳酸)和无氧酸(盐酸,硫化氢);按性质分为易挥发性酸(盐酸,硝酸)和难挥发性酸(硫酸,磷酸)。

②碱的分类:碱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易溶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和难溶碱(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③盐的分类: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可溶盐(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铵)和难溶盐(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按组成离子分为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盐(硝酸钾,高锰酸钾,亚硫酸铁)和无氧酸盐(氯化钠,氯化钙)。

④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七氧化二锰),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其它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铅,二氧化氮)。

⑤单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分为活泼金属(钾,钙,钠),较活泼金属(铁锡,铅),不活泼金属(银,铂,铜);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稀有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氮气,氯气,氧气)。

二、交叉分类法特点: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应用举例:如碳酸钠即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涉及分类的不同角度,所以比较复杂多样,同学们在实际应用当中需灵活处理。

三、两种分类方法的对比。

【高考调研】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调研】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用稀氯化铁 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是 一种元素不一定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 (C)、石墨、C60等,它们之间具有同素异形体关系,不 是同一种分子,应属于混和物。所以该说法不正确。
①交叉 ②树状 ③纯净物 ④金属 ⑤非金属 ⑥ 氧化物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置换反应 ⑪分解反应 ⑫化合反应 ⑬复分解反应 ⑭离子参加或生成 ⑮电子 转移 ⑯可逆 ⑰不可逆 ⑱放热
(5)戊同学将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 电极,接通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 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
解析 (1)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把饱和FeCl3 溶液逐滴加在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
止加热;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区分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间的分散系为胶 体,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 ②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
2下列几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①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 一、透明的分散系。 ②是否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 能通过滤纸。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①焰色反响 ②发光发热 ③燃烧 ④爆炸
⑤盐析 ⑥O3变成O2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
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C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1、常用的分类方法: 〔1〕穿插分类法
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展分类的方法
学 按是否有电子转移 反 响 按是否有离子参加
复分解反响 氧化复原反响 非氧化复原反响 离子反响 非离子反响
按反响进展的程度 可逆反响
不可逆反响
按反响的热效应
放热反响 吸热反响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与氧化复原反响之间的关系
化合反响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有单质参加的 化合反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分解反响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有单质生成 的分解反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ne±ne-
离子
由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
晶体类型 微粒 结合力 熔沸点 典型实例
离子晶体 离子 离子键 较高 NaCl、CsCl
分子晶体 分子 范德华力 较低 干冰
原子晶体 原子 共价键
金属晶体 阳离子
和电子
金属键
很高 金刚石
复杂
金属单质、 合金
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的 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化学 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


分子
微观角度 由微粒 原子 构成
离子
1、元素
(1)定义: 具有一样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 总称
(2)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称为单质。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一讲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一讲

2012年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2014年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 封包装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 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 品干燥剂
氢化物的分类
1.定义:元素与氢化合生成的化合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 组成 金属氧化物: NaH CaH2 LiH KH 非金属氧化物: CH4 NH3 H2O HF
酸的分类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 、HClO、HClO3、HClO4 含氧酸:H2SO4、 HNO3 、H3PO4 、 H2CO3 按是否 含氧: 无氧酸: HCl、HBr、HI、HF、H2S 一元酸: HCl、HBr、HNO3、CH3COOH 按提供氢 二元酸: H2SO4、H2CO3、H2C2O4 酸 离子数目: 多元酸:H3PO4 挥发性酸: HNO3、HCl、HF、HBr、HI、H2S 按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
5.锌钡白是一种白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 的锌盐 和钡盐,它们是 [ ]. (A)ZnCO3和BaCl2 (B)ZnCl2和BaCO3 (C)ZnS和BaSO4 (D)ZnCO3和Ba(NO3)2

高三一轮复习_物质的分类和胶体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_物质的分类和胶体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高考说明】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含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根据物质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4.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5.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比较。

6.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不做要求)课本重难考点梳理一、物质的组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1.元素、物质及粒子间的关系【练习1】由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1)纯净物(2)混合物(3)单质2.同素异形体(1) 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C60。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法和法。

2.常用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练习2】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按交叉分类法分类:(2)树状分类法[特别提醒] (1)由一种元素组成或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O 2和O 3,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C 60等分别是同素异形体。

(2)高分子化合物不是纯净物,如聚乙烯,n 值不确定,是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不是混合物,如CuSO 4·5H 2O 、KAl(SO 4)2·12H 2O 、Na 2CO 3·10H 2O 等只由一种成分组成,属纯净物。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考纲要求】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混合物)。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2.三种常见分散系的对比
溶液
➢请对常见的酸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挥发性酸 高沸点酸
强酸 弱酸
物质
H2SO4 HCl HNO3 H2CO3
类别(按组成)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请对常见的碱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易溶 微溶 难溶 强碱 弱碱
物质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类别(按组成)
➢ 胶体的净水原理
1.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 等,其净水原理是 Al3+、Fe3+ 水解分别生成 Al(OH)3 胶体、Fe(OH)3 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2.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 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胶体
浊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5]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一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考纲要求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了解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

2.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考题规律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在高考命题中,常常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或重大科技成果为背景,来考查概念的类比和辨析,其中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三组概念是物质分类中的常考对象。

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会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特殊事件、重大科技成果等为背景,以高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切入口,将有关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知识融合于试题中。

与本专题内容相关的题目约占4—6分。

三、考向预测物质分类中所涉及的物质变化、氧化物的判断及其他分类标准都属于中学化学的理论知识,在高考中常常出现;胶体的知识和运用作为一个较独立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预计明年高考这部分内容还会继续出现。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元素——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注意: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3.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自身都能组成物质,即单质;绝大多数元素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即化合物。

思考: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二、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简单分类2. 纯净物和混合物3. 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其性质可进一步分为:a.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一般来说,低价金属氧化物,特别是活泼金属氧化物(ⅠA 、ⅡA 族元素的氧化物)属于此类氧化物。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必备知识解读】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 3、—CH 2—(亚甲基)、—CH 2CH 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 、—CHO 、—COOH 、—X(卤素原子)等。

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 2-3、NO -3、SO 2-4、NH +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特殊氧化物:Na 2O 2、H 2O 2、Fe 3O 4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特别提醒】记住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 2和O 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清单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清单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清单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变化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基本粒子:原子、离子和分子。

5. 元素周期表:包括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周期趋势和族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包括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和方程式的平衡。

3.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包括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构成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的种类: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3. 分子的构成: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电中性粒子。

4. 离子晶体的构成: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形成的晶体。

四、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质和溶剂。

2.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4. 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

五、化学平衡1. 平衡的定义和特征: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

2. 平衡的移动:包括平衡的移动原理和Le Chatelier原理。

3.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六、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布朗酸碱和阿伦尼乌斯酸碱。

2. 酸碱指示剂和pH值: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和pH值的计算。

3. 酸碱滴定和计算:滴定反应的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电子的转移和氧化还原态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包括电化学电池、电解和腐蚀。

八、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反应焓和反应热。

2. 化学反应速率:包括速率的定义和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
命题调研
11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 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项错误。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
命题调研
5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命题调研
6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 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 分子式为 C7H8 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
;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⑦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0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练:2.1物质的分类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练:2.1物质的分类

[认知无盲区]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 合物。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 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 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 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3)常见物理变化:蒸馏、分馏、潮解、熔化、汽化、 液化、焰色反应。 (4)常见化学变化:分解、水解、电解、裂解、氧化、 风化、钝化、氢化、皂化、酯化、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 反应。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均一
较稳定 能
性 质
能否透过半透膜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不能
有丁达尔效应
不能
静置分层或沉 淀
2.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 一条光亮的 “通路”的现象。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 光线有散射作用。 3.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饱和FeCl3 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制
)
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
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A.②③④⑦⑧⑨ C.②③⑥⑦⑨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B.③④⑤⑦⑧ D.④⑤⑥⑧
解析:③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④品红溶液褪色 是品红与通入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无色物
质。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的原因是无水硫酸铜结合水生
成了胆矾。⑦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生成了一种新单质。⑧浓 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解在HNO3溶液中,使硝 酸变黄。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①金 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②爆炸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物理 变化都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⑥工业制O2一般通过液化 空气法,是物理变化。⑨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是原子 核内部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2.1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2.1物质的分类

课时限时检测(四)物质的分类(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金华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解析】A中H2SO4是共价化合物;C中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

【答案】 B2.(2014·北京东城区模拟)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8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均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雾、烟都是胶体⑧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④⑦⑧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⑧【解析】水煤气是由煤气化得到的,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食醋也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纯碱不是碱,是盐,综上应选B。

【答案】 B3.(2014·黄山二模)2011年冬天,多个地区持续发生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 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PM2.5的直径为≤2.5×10-6 m,而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故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无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无答案

高中化学复习要点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胶体一、胶体的性质1、区别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定义):分散质粒径1-100nm。

2、鉴别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3、电泳:Fe(OH)3胶体,Al(OH)3胶体带正电;硅酸胶体,土壤胶体带负电。

、应用:电泳电镀就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的沉积在镀件之上。

4、聚沉:加热;加电解质;加电性相反的胶体【例题】向Fe(OH)3胶体中逐渐加入稀H2SO4的现象:先聚沉,后沉淀消失形成淡黄色溶液。

解释:硫酸是电解质,使胶体聚沉,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

5、提纯胶体最好的方法:渗析半透膜:牛皮纸、羊皮纸、鸡蛋壳膜、胶棉薄膜、动物肠衣、玻璃纸应用: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二、常见的胶体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血液、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豆浆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三、与胶体性质相关的现象1、三角洲的形成(聚沉)2、FeCl3止血(聚沉)3、卤水点豆腐(聚沉)4、不同牌子的墨水不能混用(聚沉)5、高压除尘(电泳)6、土壤的保肥作用7、水泥的硬化8、净水(表面积大)【巩固练习】(1)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白色胶体氢氧化铝可用于吸附色素(3)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4)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5) 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6)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7)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8)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道(9)在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10)用明矾净水;(11)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四、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现均匀的红褐色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 1~100 nm 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介稳体系
能 不能
浊液 >100 nm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不稳定,静置 有沉淀
不能
不能
考点一
考点二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成分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 nm 离子或 小分子 稳定,静置 无沉淀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7-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8-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 叫 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 分散剂 。 (2)分类 ①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考点一
考点二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
C.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C项,NaCl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现象不相同, 错误。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13-
1.牢记1个范围: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2.掌握2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4种无机反应类型: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4.胶体的4个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和介稳性。 5.1个易错问题: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
例如,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分类如下:
类型
分散剂状态
固溶胶
固态
液溶胶 液态
气溶胶 气态
实例 有色玻璃、烟水晶 淀粉溶液、Fe(OH)3 胶体 烟、云、雾
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和浊液。如下图所示:
2.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胶粒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 NaCl 溶于水形成 溶液 ,其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 胶体 。 (2)Fe(OH)3胶体的制备:向 沸水 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 沸 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得 Fe(OH)3 胶体,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4-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5-
5.几种分散系的区别与性 2.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质。
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简单分类: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单质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物质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2.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2-
3.(2014·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 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 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是铵盐,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 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D项错误。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2.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胶粒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 NaCl 溶于水形成 溶液 ,其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 胶体 。 (2)Fe(OH)3胶体的制备:向 沸水 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 沸 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得 Fe(OH)3 胶体,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A.FeCl3 溶液止血是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 B.向 Fe(OH)3 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 H2SO4,先有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
C.制备 Fe(OH)3 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D.直径介于 1~100 nm 的微粒称为胶体
Fe(OH)3↓+3H+
【解题思路】A项,血液是胶体,遇电解质FeCl3发生聚沉,错误;B项,氢氧化铁胶体遇硫酸 先发生聚沉生成沉淀,然后溶解,正确;C项,胶体不是沉淀,错误;D项,胶体是分散系,胶体
聚沉
胶体粒子所带电荷被中和后,胶体形成 沉淀析出的过程
应用举例 鉴别胶体和溶液 工厂除尘 制豆腐
考点一
考点二
项目
内容
应用举例
提纯 渗析
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 将胶体与溶液分开,提
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
纯胶体
加热 聚沉
加速胶体微粒运动,使之易于结成大微 粒,从而形成沉淀析出
方法 加入 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
散剂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胶体
气溶胶:烟、云、雾等
按分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体
散质 粒子胶体:如 Fe(OH)3胶体、AgI 胶体 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考点一
考点二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成分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 nm 离子或 小分子 稳定,静置 无沉淀
考点一
考点二
2.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 ( C ) A.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三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B.豆浆中加入卤水做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解析】A项,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与胶体相关;B项,卤水做豆腐与胶体聚沉有关;C 项,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无关;D项,胶态金属氧化 物分散于玻璃中形成的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考点一
考点二
1.氧化物分类示意
考点一 氧化物的分类
考点一
考点二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①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关系: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图:
③说明: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但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如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 水反应。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酐。
电解质 微粒析出
制豆腐;工业制肥皂; 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 江河入海口形成沙洲
考点一
考点二
4.氯化铁溶液参与的三个实验 如图所示,将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三个色溶液;②中形成红褐色沉淀;③中形成红 褐色胶体,若继续加热会形成红褐色沉淀。
考点一
考点二
典例 2 (2015·河北正定一中月考)下列关于分散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考点一
考点二
(2)碱性氧化物 ①概念: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关系: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如图: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4)离子型氧化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型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考查要点
备考指导
1.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及
简单分类。
1.复习重点:
2.纯净物、混合物、单质、 (1)常见物质的类别、物质的俗名与分
化合物等概念。
类。
3.酸、碱、盐、氧化物等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的概念与分类。
(3)熟悉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常
4.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与物质的性质结合进行考查。


胶体 1~100 nm 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介稳体系
能 不能
浊液 >100 nm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不稳定,静置 有沉淀
不能
不能
考点一
考点二
3.胶体的性质、提纯、聚沉方法
项目
内容
丁达尔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
效应 “通路”
性质 电泳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定向移动的现象
中分散质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错误。
【参考答案】 B
考点一
考点二
【易错点拨】先沉淀后溶解的情况 (1)溶液中先由于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因为离子反应溶解,即依次发生两个反 应。 (2)向胶体中加电解质使胶体聚沉,若所加电解质能溶解生成的沉淀,则也会出现沉淀再 溶解现象,如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H2SO4,先出现胶体聚沉,生成沉淀,然后沉 淀再溶于硫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