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化学中两种不同的物质分类方法,即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一、树状分类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归纳与总结:①酸的分类: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硫酸,硝酸和碳酸)和无氧酸(盐酸,硫化氢);按性质分为易挥发性酸(盐酸,硝酸)和难挥发性酸(硫酸,磷酸)。
②碱的分类:碱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易溶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和难溶碱(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③盐的分类: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可溶盐(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铵)和难溶盐(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按组成离子分为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盐(硝酸钾,高锰酸钾,亚硫酸铁)和无氧酸盐(氯化钠,氯化钙)。
④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七氧化二锰),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其它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铅,二氧化氮)。
⑤单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分为活泼金属(钾,钙,钠),较活泼金属(铁锡,铅),不活泼金属(银,铂,铜);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稀有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氮气,氯气,氧气)。
二、交叉分类法特点: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应用举例:如碳酸钠即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涉及分类的不同角度,所以比较复杂多样,同学们在实际应用当中需灵活处理。
三、两种分类方法的对比。
【高考调研】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用稀氯化铁 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是 一种元素不一定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 (C)、石墨、C60等,它们之间具有同素异形体关系,不 是同一种分子,应属于混和物。所以该说法不正确。
①交叉 ②树状 ③纯净物 ④金属 ⑤非金属 ⑥ 氧化物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置换反应 ⑪分解反应 ⑫化合反应 ⑬复分解反应 ⑭离子参加或生成 ⑮电子 转移 ⑯可逆 ⑰不可逆 ⑱放热
(5)戊同学将Fe(OH)3胶体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 电极,接通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 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
解析 (1)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把饱和FeCl3 溶液逐滴加在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
止加热;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区分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间的分散系为胶 体,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 ②根据有无丁达尔效应来区分
2下列几个方面不能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①是否均一、透明。因为胶体和溶液通常都是均 一、透明的分散系。 ②是否通过滤纸。因为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 能通过滤纸。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①焰色反响 ②发光发热 ③燃烧 ④爆炸
⑤盐析 ⑥O3变成O2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
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C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1、常用的分类方法: 〔1〕穿插分类法
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展分类的方法
学 按是否有电子转移 反 响 按是否有离子参加
复分解反响 氧化复原反响 非氧化复原反响 离子反响 非离子反响
按反响进展的程度 可逆反响
不可逆反响
按反响的热效应
放热反响 吸热反响
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与氧化复原反响之间的关系
化合反响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有单质参加的 化合反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分解反响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有单质生成 的分解反响一定是氧化复原反响。
±ne±ne-
离子
由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
晶体类型 微粒 结合力 熔沸点 典型实例
离子晶体 离子 离子键 较高 NaCl、CsCl
分子晶体 分子 范德华力 较低 干冰
原子晶体 原子 共价键
金属晶体 阳离子
和电子
金属键
很高 金刚石
复杂
金属单质、 合金
注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表示微粒个数的 最简比,并不能表示其真实组成。而分子晶体的化学 式就是其分子式,表示其真实的组成。
物
质
分子
微观角度 由微粒 原子 构成
离子
1、元素
(1)定义: 具有一样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 总称
(2)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称为单质。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一讲
2012年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2014年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 封包装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 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5年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 品干燥剂
氢化物的分类
1.定义:元素与氢化合生成的化合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 组成 金属氧化物: NaH CaH2 LiH KH 非金属氧化物: CH4 NH3 H2O HF
酸的分类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 、HClO、HClO3、HClO4 含氧酸:H2SO4、 HNO3 、H3PO4 、 H2CO3 按是否 含氧: 无氧酸: HCl、HBr、HI、HF、H2S 一元酸: HCl、HBr、HNO3、CH3COOH 按提供氢 二元酸: H2SO4、H2CO3、H2C2O4 酸 离子数目: 多元酸:H3PO4 挥发性酸: HNO3、HCl、HF、HBr、HI、H2S 按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
5.锌钡白是一种白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 的锌盐 和钡盐,它们是 [ ]. (A)ZnCO3和BaCl2 (B)ZnCl2和BaCO3 (C)ZnS和BaSO4 (D)ZnCO3和Ba(NO3)2
高三一轮复习_物质的分类和胶体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高考说明】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含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根据物质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4.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5.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比较。
6.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不做要求)课本重难考点梳理一、物质的组成(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1.元素、物质及粒子间的关系【练习1】由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1)纯净物(2)混合物(3)单质2.同素异形体(1) 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C60。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法和法。
2.常用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练习2】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按交叉分类法分类:(2)树状分类法[特别提醒] (1)由一种元素组成或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O 2和O 3,红磷和白磷,金刚石和石墨、C 60等分别是同素异形体。
(2)高分子化合物不是纯净物,如聚乙烯,n 值不确定,是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不是混合物,如CuSO 4·5H 2O 、KAl(SO 4)2·12H 2O 、Na 2CO 3·10H 2O 等只由一种成分组成,属纯净物。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考纲要求】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混合物)。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2.三种常见分散系的对比
溶液
➢请对常见的酸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挥发性酸 高沸点酸
强酸 弱酸
物质
H2SO4 HCl HNO3 H2CO3
类别(按组成)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请对常见的碱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易溶 微溶 难溶 强碱 弱碱
物质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类别(按组成)
➢ 胶体的净水原理
1.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 等,其净水原理是 Al3+、Fe3+ 水解分别生成 Al(OH)3 胶体、Fe(OH)3 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2.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 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胶体
浊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学生用书P25]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一定的进行,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那么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按不同的分类分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无机化合物⎩⎪⎪⎪⎪⎪⎪⎪⎨⎪⎪⎪⎪⎪⎪⎪⎧酸⎩⎪⎪⎪⎨⎪⎪⎪⎧按电离出的H+数⎩⎪⎨⎪⎧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一、考纲要求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了解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
2.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考题规律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素材。
在高考命题中,常常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或重大科技成果为背景,来考查概念的类比和辨析,其中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三组概念是物质分类中的常考对象。
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大,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会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特殊事件、重大科技成果等为背景,以高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切入口,将有关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的知识融合于试题中。
与本专题内容相关的题目约占4—6分。
三、考向预测物质分类中所涉及的物质变化、氧化物的判断及其他分类标准都属于中学化学的理论知识,在高考中常常出现;胶体的知识和运用作为一个较独立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预计明年高考这部分内容还会继续出现。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 元素——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注意: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3.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自身都能组成物质,即单质;绝大多数元素能与其他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即化合物。
思考: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二、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简单分类2. 纯净物和混合物3. 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其性质可进一步分为:a.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一般来说,低价金属氧化物,特别是活泼金属氧化物(ⅠA 、ⅡA 族元素的氧化物)属于此类氧化物。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必备知识解读】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 3、—CH 2—(亚甲基)、—CH 2CH 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 、—CHO 、—COOH 、—X(卤素原子)等。
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 2-3、NO -3、SO 2-4、NH +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特殊氧化物:Na 2O 2、H 2O 2、Fe 3O 4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特别提醒】记住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 2和O 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清单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清单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能量变化的科学。
2.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基本粒子:原子、离子和分子。
5. 元素周期表:包括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周期趋势和族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包括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和方程式的平衡。
3.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包括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平衡常数和平衡条件。
三、化学键和物质的构成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共价键的种类:包括单键、双键和三键。
3. 分子的构成: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电中性粒子。
4. 离子晶体的构成: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形成的晶体。
四、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质和溶剂。
2.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溶剂种类。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4. 浓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
五、化学平衡1. 平衡的定义和特征: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
2. 平衡的移动:包括平衡的移动原理和Le Chatelier原理。
3.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六、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定义:布朗酸碱和阿伦尼乌斯酸碱。
2. 酸碱指示剂和pH值: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和pH值的计算。
3. 酸碱滴定和计算:滴定反应的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电子的转移和氧化还原态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态的变化和电子的转移。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包括电化学电池、电解和腐蚀。
八、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反应焓和反应热。
2. 化学反应速率:包括速率的定义和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
命题调研
11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 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项错误。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
命题调研
5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命题调研
6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 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 分子式为 C7H8 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
;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⑦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0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201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练:2.1物质的分类
[认知无盲区]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 合物。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 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 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 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3)常见物理变化:蒸馏、分馏、潮解、熔化、汽化、 液化、焰色反应。 (4)常见化学变化:分解、水解、电解、裂解、氧化、 风化、钝化、氢化、皂化、酯化、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 反应。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均一
较稳定 能
性 质
能否透过半透膜
鉴别
能
无丁达尔效应
不能
有丁达尔效应
不能
静置分层或沉 淀
2.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 一条光亮的 “通路”的现象。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 光线有散射作用。 3.胶体的制备
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饱和FeCl3 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制
)
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
磷转化为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A.②③④⑦⑧⑨ C.②③⑥⑦⑨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B.③④⑤⑦⑧ D.④⑤⑥⑧
解析:③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④品红溶液褪色 是品红与通入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无色物
质。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的原因是无水硫酸铜结合水生
成了胆矾。⑦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生成了一种新单质。⑧浓 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解在HNO3溶液中,使硝 酸变黄。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①金 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②爆炸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物理 变化都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⑥工业制O2一般通过液化 空气法,是物理变化。⑨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是原子 核内部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高考化学总复习检测:2.1物质的分类
课时限时检测(四)物质的分类(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4·金华质检)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解析】A中H2SO4是共价化合物;C中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
【答案】 B2.(2014·北京东城区模拟)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8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均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雾、烟都是胶体⑧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④⑦⑧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⑧【解析】水煤气是由煤气化得到的,而煤是不可再生能源;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食醋也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纯碱不是碱,是盐,综上应选B。
【答案】 B3.(2014·黄山二模)2011年冬天,多个地区持续发生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 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PM2.5的直径为≤2.5×10-6 m,而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故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2、物质的分类、电解质】无答案
高中化学复习要点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胶体一、胶体的性质1、区别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定义):分散质粒径1-100nm。
2、鉴别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3、电泳:Fe(OH)3胶体,Al(OH)3胶体带正电;硅酸胶体,土壤胶体带负电。
、应用:电泳电镀就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微粒均匀的沉积在镀件之上。
4、聚沉:加热;加电解质;加电性相反的胶体【例题】向Fe(OH)3胶体中逐渐加入稀H2SO4的现象:先聚沉,后沉淀消失形成淡黄色溶液。
解释:硫酸是电解质,使胶体聚沉,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
5、提纯胶体最好的方法:渗析半透膜:牛皮纸、羊皮纸、鸡蛋壳膜、胶棉薄膜、动物肠衣、玻璃纸应用: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海水淡化二、常见的胶体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血液、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豆浆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三、与胶体性质相关的现象1、三角洲的形成(聚沉)2、FeCl3止血(聚沉)3、卤水点豆腐(聚沉)4、不同牌子的墨水不能混用(聚沉)5、高压除尘(电泳)6、土壤的保肥作用7、水泥的硬化8、净水(表面积大)【巩固练习】(1)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白色胶体氢氧化铝可用于吸附色素(3)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4)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5) 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6)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7)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8)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道(9)在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10)用明矾净水;(11)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四、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现均匀的红褐色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胶体 1~100 nm 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介稳体系
能 不能
浊液 >100 nm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不稳定,静置 有沉淀
不能
不能
考点一
考点二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成分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 nm 离子或 小分子 稳定,静置 无沉淀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7-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8-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 叫 分散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叫 分散剂 。 (2)分类 ①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考点一
考点二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肥皂水、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
C.用平行光线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解析】C项,NaCl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现象不相同, 错误。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13-
1.牢记1个范围: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2.掌握2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4种无机反应类型: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4.胶体的4个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和介稳性。 5.1个易错问题: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
例如,根据分散剂状态可分类如下:
类型
分散剂状态
固溶胶
固态
液溶胶 液态
气溶胶 气态
实例 有色玻璃、烟水晶 淀粉溶液、Fe(OH)3 胶体 烟、云、雾
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 和浊液。如下图所示:
2.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胶粒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 NaCl 溶于水形成 溶液 ,其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 胶体 。 (2)Fe(OH)3胶体的制备:向 沸水 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 沸 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得 Fe(OH)3 胶体,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4-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5-
5.几种分散系的区别与性 2.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质。
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简单分类: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单质
有机化合物
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
酸
无机化合物
物质
碱
盐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2.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真题随堂检测
-32-
3.(2014·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 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 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是铵盐,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 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D项错误。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2.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胶粒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 NaCl 溶于水形成 溶液 ,其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 胶体 。 (2)Fe(OH)3胶体的制备:向 沸水 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 煮 沸 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得 Fe(OH)3 胶体,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A.FeCl3 溶液止血是其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堵住伤口 B.向 Fe(OH)3 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 H2SO4,先有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
C.制备 Fe(OH)3 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D.直径介于 1~100 nm 的微粒称为胶体
Fe(OH)3↓+3H+
【解题思路】A项,血液是胶体,遇电解质FeCl3发生聚沉,错误;B项,氢氧化铁胶体遇硫酸 先发生聚沉生成沉淀,然后溶解,正确;C项,胶体不是沉淀,错误;D项,胶体是分散系,胶体
聚沉
胶体粒子所带电荷被中和后,胶体形成 沉淀析出的过程
应用举例 鉴别胶体和溶液 工厂除尘 制豆腐
考点一
考点二
项目
内容
应用举例
提纯 渗析
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 将胶体与溶液分开,提
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
纯胶体
加热 聚沉
加速胶体微粒运动,使之易于结成大微 粒,从而形成沉淀析出
方法 加入 中和胶体微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
散剂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胶体
气溶胶:烟、云、雾等
按分 分子胶体(高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体
散质 粒子胶体:如 Fe(OH)3胶体、AgI 胶体 浊液(悬浊液、乳浊液)
考点一
考点二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成分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 nm 离子或 小分子 稳定,静置 无沉淀
考点一
考点二
2.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 ( C ) A.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三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B.豆浆中加入卤水做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制成有色玻璃 【解析】A项,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与胶体相关;B项,卤水做豆腐与胶体聚沉有关;C 项,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胶体无关;D项,胶态金属氧化 物分散于玻璃中形成的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考点一
考点二
1.氧化物分类示意
考点一 氧化物的分类
考点一
考点二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①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关系: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图:
③说明: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但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如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SiO2不与 水反应。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酐。
电解质 微粒析出
制豆腐;工业制肥皂; 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 江河入海口形成沙洲
考点一
考点二
4.氯化铁溶液参与的三个实验 如图所示,将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三个色溶液;②中形成红褐色沉淀;③中形成红 褐色胶体,若继续加热会形成红褐色沉淀。
考点一
考点二
典例 2 (2015·河北正定一中月考)下列关于分散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考点一
考点二
(2)碱性氧化物 ①概念: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②关系: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 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如图: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4)离子型氧化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型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考查要点
备考指导
1.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及
简单分类。
1.复习重点:
2.纯净物、混合物、单质、 (1)常见物质的类别、物质的俗名与分
化合物等概念。
类。
3.酸、碱、盐、氧化物等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的概念与分类。
(3)熟悉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常
4.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与物质的性质结合进行考查。
能
能
胶体 1~100 nm 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介稳体系
能 不能
浊液 >100 nm 巨大分子或 离子集合体 不稳定,静置 有沉淀
不能
不能
考点一
考点二
3.胶体的性质、提纯、聚沉方法
项目
内容
丁达尔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
效应 “通路”
性质 电泳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定向移动的现象
中分散质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错误。
【参考答案】 B
考点一
考点二
【易错点拨】先沉淀后溶解的情况 (1)溶液中先由于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沉淀又因为离子反应溶解,即依次发生两个反 应。 (2)向胶体中加电解质使胶体聚沉,若所加电解质能溶解生成的沉淀,则也会出现沉淀再 溶解现象,如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H2SO4,先出现胶体聚沉,生成沉淀,然后沉 淀再溶于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