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册计算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 (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第一部分计算题(一)1、假定某生产部门,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
原来每小时生产12.5件产品,每件商品价值25元,现在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若商品原料价格可忽略不计,试计算:①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为多少?②每天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有何变化?答案①12.5元②不变2、今年全社会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
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为250亿元,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发行纸币总量为200亿元。
试计算:①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②货币的贬值程度有多高?答案①150亿②货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3、设某资本家拥有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90万元,可变资本为10万元。
每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平均月工资为80元,每小时创造价值0.4元,每月按30天计算。
试求:①资本家每月获得的m是多少?②m'?③一个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多少?答案①2万②20% ③6小时40分;1小时20分4、某企业,投入劳动资料120万元,使用年限5年,劳动对象40万元,生产周期3个月,产量1万吨,雇工100人,月工资800元。
求:①若该产品的社会价值106元/吨,该企业的m'?②若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超额m?答案①m'=150% ②33万5、某企业原有资本100万元,c:v=3/1,m′=150%。
现有资本210万元,c:v=9/1,m′=180%。
计算:①原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②现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③如果工人的工资不变,每年1200元,那么有机构成提高后雇工人数是增还是减?答案①c=75万,v=25万,m=37.5万②c=189万,v=21万,m=37.8万③-33人6、解放前某纱厂,工人每天劳动10小时,平均每个工人生产棉纱20斤,消耗原料价值40元,机器设备磨损5元,每斤纱售价3元,每个工人日工资3元。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解答案.ppt
1)+3,000×(1-60%)=4,350;
∵ Ⅰ(v+△v)+m/x= Ⅱc+ △c
∴Ⅱ△c =4,350- Ⅱ3,600c =750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750c =150 ∴ Ⅱ△c :△ v=750:150=5:1
题解
3、先求Ⅰc和 m, Ⅱ c和 m? Ⅰc =[(24,000c+1650 △c )×50%] × (1+1/5) =12825 ×6/5=15390(c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Ⅱ c =[(6,000c+ 750 △c )×50%] × (1+1/5) =3375 × 6/5=4050 (c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Ⅰm=Ⅰ(3000v+150△v)×100%=3150 Ⅱm= Ⅱ (1500v+150△v)×100%)=1650 ∴ Ⅰ 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 m =106·32% 14400c+3000v+3000 m Ⅱ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 m =111· 36% 3600c+1500v+1500 m
计算题
去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生 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1、试计算: 今年一斤大米的单位价值应为多少?2、这道题证 明了马克思的哪一个原理?
题解: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
劳动生产力 =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1=1 ∴ 今年劳动生产力=1· (1+25%)=125%
题解:
1、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 c +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2 、 ∵劳动生产率提高 50% 即产量增加到 15000 斤,原料耗费为 16000 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 (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15000斤×2·5斤=37500斤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0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1.某国年内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相互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
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假定当年发行纸币为400亿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1)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1.解:(1)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公式: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 = (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2800-700+800-500)/8=300(亿元)(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元?300亿元/400亿元=0.75元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
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2.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则: 1:10 = (1 + 25%):x(1)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 10元/(1+25%)= 8元(2)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 = (15000×8元/件)/10000元= 12元/件(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 12元 -8元 = 4元/件1.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
大学政治经济学-政经计算题(1)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20XXXX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A.25%B.50%C.20XX0%D.400% 答案:D【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 m '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 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
在本题中,m '=20XXXX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一张面额为20XXXX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收益率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A.20XXXX0B.20XXXX0C.20XXXX0D.20XX0 答案:20XXXX0 【答题思路】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预计股息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20XXXX0×8%)÷5%==20XXXX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XXXX亿元,货币流通速度20XXXX次,所需要的货币投放量是A.420XX0B.2400C.420XXXXD.420XXXX0 答案:A【答题思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420XXXX/20XXXX==420XX0(亿)4.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XXXX亿元,该年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问货币的流通速度应当是A.6次B.8次C.20XXXX次D.20XXXX次答案:B【答题思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420XXXX/5250=8。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以及答案《政治经济学》第一、二章配套参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 B )。
A.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理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D.重商主义理论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B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5、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物质的是( A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成B、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关系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6、社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C )。
A、交换B、消费C、生产D、分配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 A )。
A、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8、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B )。
A、政治法律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9、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0、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B )。
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D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2、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物质资料的生产D 商品2.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是( C )A 劳动、劳动对象和原材料B 原料、工具和厂房C 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 劳动、工具和厂房3.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C )A 分配关系B 消费关系C 生产关系D 交换关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5.在某一经济规律体系中( A )A 只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B 可以有两个基本经济规律C 有一系列基本经济规律D 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基本经济规律6.在屠宰场里,牛是( C )A 生产工具B 劳动资料C 劳动对象D 商品7.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D )A 创造经济规律B 消灭经济规律C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D 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8.所有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D )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按劳分配规律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D )A 有部分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B 经济规律是由人们根据客观需要制定的C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经济规律的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10.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首先是从( C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开始的B 货币关系开始的C 商品关系开始的D 资本主义私有制开始的11.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 D )A 它们都是商品B 它们都是劳动产品C 它们都有使用价值D 它们都有价值12.下面正确的是( B )A 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活劳动和物化劳动14.具体劳动( C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 创造剩余价值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B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 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关系是( D )A 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成正比B 与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量成反比C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D 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1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18.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关系中( B )A 斧子的价值形式成了绵羊的自然形式B 斧子的自然形式成了绵羊的价值形式C 斧子的价值形式成了绵羊的价值形式D 斧子的自然形式成了绵羊的自然形式19.货币的本质是( B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 流通手段D 价值的表现形式20.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 )A 可以用观念的货币B 必须是现实货币C 必须用金属货币D 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2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22.资本流通的总公式是( D )A W―G―WB G―W―GC W―W―G'D G―W―G'2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D )A 资本价值增值和竞争规律的矛盾B 资本价值增值和供求规律的矛盾C 资本价值增值和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D 资本价值增值和商品价值规律的矛盾2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C )A 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 劳动成为商品C 劳动力成为商品D 劳动者成为商品25.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B )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2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B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D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创造过程27.资本是( C )A 货币B 生产资料C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 以物为媒介的生产关系28.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 D )A 降低工人工资和延长工人劳动时间B 降低劳动力价值和提高生活资料价值C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D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9.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C )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 D )A 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 部分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 所有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31.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D )A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 降低劳动价值D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32.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 B )A 形成绝对剩余价值B 形成相对剩余价值C 形成利润D 形成平均利润3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C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相对人口过剩规律34.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V是( B )A 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 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C 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D 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3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C )A 雇佣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B 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C 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 雇佣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6.社会再生产是( B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B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C 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 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37.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B )A 价值再生产与使用价值再生产的统一B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C 劳动力再生产和商品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 物质产品再生产和商品关系再生产的统一3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D )A 简单再生产B 扩大再生产C 资本集中D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再去剥削工人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3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B )A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 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4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D )A 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B 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C 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D 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41.与资本积聚不同,资本集中( A )A 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B 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D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42.43.44.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D )A 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 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 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 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45.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是( C )A 资本积累过多B 资本有机构成降低C 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D 人口增长速度超过资本增长速度4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 A )A c的比重不断增大B v的比重不断增大C c的比重不断减少D v的比重不变47.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B )A 商业资本、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C 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D 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48.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 A )A 设备B 原料C 燃料D 辅助材料49.资本的周转速度( B )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也成反比D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也成正比50.可变资本周转加速可以( B )A 提高剩余价值率B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 节约预付的不变资本D 节约实际发挥作用的不变资本51.年剩余价值率表示( B )A 雇佣工人受剥削的程度B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C 预付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D 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5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B )A 简单再生产B 社会总产品C 社会总资本D 物质资料生产53.社会总产品是( B )A 当年新创造价值的总和B 一定时期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C 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D 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54.社会资本是( A )A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B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的总和C 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D 各流通部门资本的总和5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C )A 价值补偿和无形补偿B 价值补偿和货币补偿C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D 实物补偿和有形补偿5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A I (V+M) > IICB I (V+M) = IICC I (C+V+M) = IC+IICD II (C+V+M) =I (V+M) + II (V+M)5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A I(v+△v+m╱x)=II(C+△C)B I(c+v+m)=I(c+△c)+II(c+△c)C II(c+v+m)=I(v+△v+m╱x)+II(v+△v+m╱x)D II(c+m-m╱x)>I(v+m╱x)58.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的关系是( C )A 利润量大于剩余价值量B 利润量小于剩余价值量C 利润量等于剩余价值量D 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无关59.利润率是( A )A 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B 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60.部门之间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 C )A 企业之间利润的平均化B 部门内部利润的平均化C 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D 超额利润平均化6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全社会剩余价值( D )A 在各个部门的创造过程B 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过程C 在各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瓜分过程D 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过程62.平均利润是( D )A 各职能资本的预付总资本获得的利润B 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C 企业主收入的总和D 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63.生产价格就是( A )A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B 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C 预付资本加剩余价值D 可变资本加平均利润64.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 D )A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所引起的B 商品供求关系变动所引起的C 平均利润的变化所引起的D 商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65.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D )A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商品价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 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66.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 A )A 商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 货币资本的职能D 产业资本的职能67.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D )A 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 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68.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 B )A 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B 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C 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D 全部劳动时间实现的价值69.利息的本质是( A )A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 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C 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D 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70.股票价格是( B )A 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B 股息收入的资本化C 股票的票面额D 相当于股权收入的价格71.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 B )A 既让出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B 只让出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C 只让渡所有权而没有让渡使用权D 既不放弃所有权也不让渡使用权72.银行利润率是( C )A 平均利润率B 利息率C 银行利润与自有资本的比率D 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7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B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 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 土地的肥沃程度差别D 土地离市场远近的差别74.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D )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 土地经营权的垄断C 土地等级差别D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75.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 B )A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B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C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D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76.土地价格用公式来表示是( B )A 地租/农业资本量B 地租/利息率C 地租/利润率D 地租/平均利润率77.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C )A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B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阶段C 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D 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78.垄断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C )A 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B 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C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D 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79.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D )A 卡特尔B 康采恩C 托拉斯D 混合联合公司80.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D )A 垄断先进技术B 控制商品生产C 操纵销售市场D 获得垄断利润81.垄断资本所获取的垄断利润( D )A 仅包含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B 仅包含本国工人阶级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C 包含雇佣工人和其他国内劳动者创造的价值D 包含雇佣工人和其他国内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82.垄断价格是( A )A 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B 凭借主观愿望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 因商品供不应求而高价出售的一种市场价格D 因商品供过于求而低价出售的一种市场价格83.垄断价格的出现( D )A 违背了价值规律B 否定了价值规律C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了严重限制D 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8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A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 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D 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8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 )A 工业资本B 银行资本C 金融资本D 商业资本86.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统治的手段主要是( B )A 个人联合B 参与制C 控制新闻出版等宣传工具D 设立"民间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8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D )A 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C 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动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8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 D )A 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 中小资本家的利益D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8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 )A 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B 资产阶级国家能够统一组织生产的资本主义C 资产阶级国家割断与私人垄断资本的一切联系的资本主义D 资产阶级国家加强国与国联系的资本主义90.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定货的形式属于( C )A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的企业外部的结合D 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91.战后产业资本迅速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A )A 新科技革命促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B 发达国家出现了庞大的“过剩资本”C 现代化交通通讯缩短了世界空间距离D 发达国家为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物质资料生产( ABCE )A 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B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是生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D 构成生产关系的内容E 它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其他社会活动的发展水平2.生产关系是( CDE )A 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B 反映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C 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D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E 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3.社会经济规律的特点是( ABE )A 始终与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B 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长久不变的C 能够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左右D 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受其惩罚.E 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4.商品的使用价值(ABCD )A 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 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E 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5.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反映的是( CD )A 同一生产部门的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B 同一类商品不同规格之间的相互关系C 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D 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E 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6.下列关于货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CE )A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 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是价值的代表C 货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D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协商的产物E 货币的本质表现在它的职能上7.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形式中( BC )A 绵羊处在等价物的地位B 斧子处在等价物的地位C 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D 斧子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E 绵羊成为反映斧子价值的材料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BE )A 与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数量成正比B 与投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C 与投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D 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E 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9.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BE )A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全面发展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 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E 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10.劳动不是商品, 没有价值或价格, 因为( ACD )A 在劳动力出卖之前劳动不能独立存在B 如果劳动是商品就会否认资本主义存在商品生产这一客观事实C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是违背价值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D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属于资本家而工人无权支配E 劳动不是劳动力的支出1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CDE )A 商品价值下降B 劳动力价值上升C 劳动力价值下降D 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 相对剩余价值增加1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因为它决定了( ACDE )A 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C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D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E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13.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包括( CDE )A 简单再生产B 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再生产D 劳动力再生产E 生产关系再生产1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CD )A 资本家的意志决定的B 价值规律决定的C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 竞争规律决定的E 社会进步规律决定的1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包括( ABCDE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剩余价值量的大小16.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是( BC )A 资本积累B 资本积聚C 资本集中D 资本原始积累E 机器设备的大量积累17.资本集中是( BCD )A 资本家把企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 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C 通过竞争,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实现的D 通过信用,特别是股份公司来实现的E 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主要手段18.产业资本循环是( AB )A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 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 价值和价格的统一E 销售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19.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是( ABD )A 货币资本的循环B 生产资本的循环C 流通资本的循环D 商品资本的循环E 固定资本的循环20.产业资本运动包含以下几种循环公式( BCE )A G - W…P…WˊB G - W…P…Wˊ- GˊC P…Wˊ- Gˊ·G - W…PD Gˊ- W…P…Wˊ- GˊE Wˊ- Gˊ·G - W…P…Wˊ21.作为产业资本运动的生产资本循环( ABCE )A 其起点和终点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B 造成了资本主义是为生产而生产的假象C 表明了剩余价值来自生产过程D 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E 纠正了货币资本循环所造成的货币在流通中自行增值的假象22.作为产业资本运动的商品资本循环( ABDE )A 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B 包含着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在内的全部商品的消费C 体现出价值增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D 表现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的重要性E 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似乎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假象2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BCDE )A 资本家有足够的预付资本B 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C 不发生工人罢工和经济危机D 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E 与商业资本保持相适应的比例24.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的两个部分是( AE )A 生产时间B 购买时间C 销售时间D 具体劳动时间E 流通时间25.资本的流通时间是指:( ACD )A 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B 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全部时间C 资本周转时间减去生产时间的那一部分时间D 购置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出售商品的时间的总和E 保证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原材料储备时间26.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BE )A 生产时间的长短B 流通时间的长短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 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E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及其周转速度27.在资本家的纺织厂中, 棉花是( ABDE )A 劳动对象B 生产资料C 可变资本的物质形态D 不变资本的物质形态E 流动资本的物质形态28.加快资本总周转速度可以( ACD )A 减少预付资本量B 增加预付资本量C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D 提高年剩余价值率E 提高剩余价值率29.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包括( ABE )A 不变资本价值B 可变资本价值C 生活资料价值D 生产资料价值E 剩余价值30.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BE )A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B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实物上得到替换C 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生产资料D 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提供消费资料E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3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BDE )A I (V+M) > IICB I (V+M) = IICC I(v+m)<IIcD I (C+V+M) = IC+IICE II (C+V+M) =I (V+M) + II (V+M)3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BE )A I(v+m)=IIcB I(v+m)>IIcC I(v+m)<IIcD II(c+v+m)=I(v+m)+II(v+m)E II(c+m-m/x)>I(v+m/x)3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BE )A I(v+△v+m/x)=II(c+△c)B I(c+v+m)=I(c+△c)+II(c+△c)C I(c+v+m)=Ic+IIcD II(c+v+m)=I(v+m)+II(v+m)E II(c+v+m)= I(v+△v+m/x)+ II(v+△v+m/x)34.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 剩余价值率B 年剩余价值率C 资本有机构成D 资本的周转速度E 不变资本的节省3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BCD )A 企业的生产价格和价值完全相等B 生产价格的基础是价值C 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D 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的一致的E 生产价格与价值已经脱离了关系36.在商业职工实现的商品的全部剩余价值中( CDE ) A 有一部分归产业资本家占有。
政治经济学 计算题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1年周转4次,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 A.25% B.50% C.200% D.400% 答案:D【答题思路】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 m 'n , 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 m '代表剩余价值率,n代表周转次数。
在此题中,m '=100%,n=4;二者的乘积为400%。
2、一X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收益率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答案:160【答题思路】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股息收入。
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预计股息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所需要的货币投放量是答案:A【答题思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42000/10==4200〔亿〕 4.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该年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问货币的流通速度应当是答案:B【答题思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里的流通次数〕;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42000/5250=8。
5.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答题思路】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 +v〕=200/〔200+800〕==20% 6.某企业年产商品10000件,每件产品价值30元;所投入的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所投入的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1次的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解答案
题解
3、先求Ⅰc和 m, Ⅱ c和 m? Ⅰc =[(24,000c+1650 △c )×50%] × (1+1/5)
=12825 ×6/5=15390(c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Ⅱ c =[(6,000c+ 750 △c )×50%] × (1+1/5)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为百分之多少?(2)产业 资本家集团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 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商品出厂价格是多 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是多少?
题解
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 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 业予付资本总额+商业予付资本总额)
=[1,800×200%+(100+100)×200%-200]/(16,200 +1,800+1,000+300+500+200)=19%
2、产业平均利润=(16,200+1,800)×19%=3,420万元
商业平均利润=(1,000+300+500+200)×19%
=380万元
3、出厂价格=(16,200-13,250×4/5)+1,800+3,420= 10,820万元
计算题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 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 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 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 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 价值?
马克思原理课政经部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1.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1)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则: 1×10 = (1 + 25%)× x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 10元/(1+25%)= 8元(2)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设市场价格为y元则:8元/件:10000件 = y:15000件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 = (15000×8元/件)/10000件 = 12元/件(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 12元 -8元 = 4元/件2.解:由政治经济学原理,得:(1)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为: 2×12-21.6 =2.4元(2)创造的剩余价值为:m = 2.4 -0.4元 = 2元(3)剩余价值率是:m′= (2/0.4)×100% = 500%(4)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12×[100%/(100%+500%)]=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12×[500%/(100%+500%)]=10小时3.解:(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为:(60000×1/5×1/12+16000+50×80+50×80×100%)/1000 = 25元/斤(2)资本家当月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 25×1000×(1+50%)]-[1000+16000×(1+50%)+4000+4000] = 4500元(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为m′= (4000+4500)/4000元 = 212.5%4.解:(1)每件衬衣的价值为:(12×1/5×1/12+24000+25×160+25×160×100%)/1000件 = 34元/件(2)本月资本家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为:34×1000×(1+25%)-[2000+24000×(1+25%)+25×160+25×160×100%]=2500元(3)本月剩余价值率 m′= (25×160+2500)/(25×160)=162.5%5.解:追加资本前 C:V=9:1 v1=100000/(1+9)=10000元工人数 n1 = 10000/50=200人追加资本40000元后有共在资本140000元,c:v从9:1提高到19:1V2 = 140000 × 1/20 = 7000元工人数 n2 = 7000 /50 = 140人 200人-140人=60人即,追加资本后该企业就业人数减少了60人。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课件
20、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 1600c + 800v + 800m = 3200 假定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相等,两大部类均用
剩余价值的25% 作为追加资本,为实现扩大再生 产,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
答: w= 10 万 c= 8 万元 v = 0 .5 万元 M=10-8-0.5=1.5万元 m′=m/v=1.5/0.5=300%
3 、已知剩余价值率为150 % ,资本总额 为100 万元(C + V ) ,其中不变资本 80 万元,求剩余价值。
答: C + V = 10 0万 c= 8 0万元 m′= 150% V = 10 0 -80=20万元 m′=m/v m= 150%. 20=30万元
答:年固定资本=40*10%=4万元 年流动资本=20*2=40万元
年M=50-4-40=6万元 一次m=6/2=3万元 年v=100*50*12=6万元 一次v=6/2=3万元 m ′=m/v=3/3=100% M ‘ =M/v=6/3=200%
7、 假定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100 万元,其 中,固定资本为80 万元,流动资本为20 万元, 在固定资本中,厂房价值30 万元,可使用30 年, 机器价值40 万元,可使用10 年,小工具价值10 万元可使用5 年,流动资本每年周转5 次,则预 付资本周转次数是1 .07 次。
答:年固定资本 =30/30+40/10+10/5=7万元
年流动资本 =20*5=100万元
预付资本周转次数 =7+100/80+20=1.07次
8、某企业年生产9000 件商品,每件商品的 社会价值为30 元,投资固定资本10 万元, 平均使用年限10 年;投资流动资本5 万元, 周转时间3 个月,雇工100 人,月人均工资 50 元,求M ′。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1、某资本家织布厂人均工资为50元∕天、产量为30米∕天、售价40元∕米,生产每米布所需要的棉纱价值为30元、设备折旧费为5元。
试计算:(1)每个工人所消耗的不变资本;(2)资本家雇佣一个工人所耗费的资本;(3)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与剩余价值;(4)该资本家的剥削率。
解:(1)每个工人所消耗的不变资本=(30+5)×30=1050(元)(2)资本家雇佣一个工人所耗费的资本=c+v=1050+50=1100(元)(3)每个工人创造的新价值=40×30-1050=150(元)每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50-50=100(元)=100÷50=200%(4)该资本家的剥削率=mv2、完成下列表格并计算甲、乙资本家各自的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年周转次数:(甲)1/10、1/20、1/5;(乙)1/8、1/30、1/4;年周转量:(甲)500、50、600、4000;(乙)250、20、100、3000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甲)0.515;(乙)0.843.3、某资本家拥有固定资本8000万元,折旧率为10%;流动资本为2000万元,年周转次数为4次,其中,工人的工资按季度发放,每季度工资总额为500万元;年产量为4000万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元。
试计算:(1)产品的成本价格总量;(2)剩余价值率;(3)预付资本周转速度;(4)年剩余价值率;(5)该资本家的年利润率。
解:已知:预付资本=8000+2000=10000(万元)预付可变资本V=2000(万元)年总产值G'=4000×3=12000(万元)固定资本的年周转总额=8000×10%=800(万元)流动资本的边周转总额=2000×4=8000(万元)年耗费的可变资本总额V=500×4=2000(万元)年耗费的不变资本总额C=(2000-500)×4+800=6800(万元)(1)产品的成本价格总量K=C+V=6800+2000=8800(万元)(2)年剩余价值总量M=G'-K=12000-8800=3200(万元)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总量÷年耗费的可变资本总额=3200÷2000=160%(3)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8000+800)÷(8000+2000)=0.88(次)=3200÷500=640%(4)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预付可变资本(5)年利润率=年剩余价值预付资本总额=3200÷(8000+2000)=32%。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二、商品与货币1. 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2.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形成的?3.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4.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5. 货币流通规律是什么?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3.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4. 剩余价值率是什么?5. 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是什么?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哪些?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六、国际政治经济学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七、中国政治经济学1.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2.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些?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4.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5. 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有哪些?九、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1. 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哪些?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是什么?5.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十、宏观经济调控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2.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4.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5. 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十一、国际经济关系1. 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是什么?2.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3. 国际贸易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投资的特点是什么?5.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十二、劳动价值论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是什么?3.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是什么?4. 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什么?5.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是什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是什么?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什么?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十五、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1.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3. 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什么?4. 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有哪些?5. 经济发展规划的评估方法是什么?十六、收入分配与消费1. 收入分配的原则有哪些?2.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3. 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是什么?5.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十七、对外经济关系1.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对外贸易的作用是什么?3.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是什么?5. 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策略有哪些?十八、财政与税收1. 财政的职能有哪些?2.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3. 财政支出的构成是什么?4.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十九、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1.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 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是什么?5.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二十、国际经济组织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国际能源署的职能是什么?5. 亚洲开发银行的目标是什么?二十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3.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5.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4. 经济全球化中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5.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有哪些?二十三、区域经济一体化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什么?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有哪些?3. 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什么?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什么?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有哪些?二十四、劳动与就业1. 劳动市场的特征是什么?2. 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失业的原因与类型是什么?4. 劳动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 劳动与就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五、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征是什么?3.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5. 城市化政策与规划的原则是什么?二十六、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3.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七、工业与产业政策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什么?3. 产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八、能源与资源1.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是什么?3. 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4.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5. 能源政策与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九、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什么?3. 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作用是什么?4. 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有哪些?5.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三十、国际金融体系与政策1.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2.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5. 国际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三十一、国际贸易法规与协定1. 国际贸易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协定有哪些?3. 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5. 国际贸易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方法有哪些?三十二、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1. 国际投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与作用是什么?3. 国际投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什么?5. 国际投资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1.某国年内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相互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
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假定当年发行纸币为400亿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1)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1.解:(1)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公式: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 = (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次数)=(2800-700+800-500)/8=300(亿元)(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元?300亿元/400亿元=0.75元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
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2.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则: 1:10 = (1 + 25%):x(1)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 10元/(1+25%)= 8元(2)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 = (15000×8元/件)/10000元= 12元/件(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 12元 -8元 = 4元/件1.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
政治经济学练习册计算题答案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现假定某国当年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50亿元,当年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600亿元,其中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该年市场上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若发行纸币400亿元,试计算:(1) 当年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0004506003506300-+-==(2) 纸币贬值后,每元纸币价值多少?3004000.75== 第三章 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1、某资本家纺织厂原属于社会中等生产条件,月产棉纱1万斤。
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价值 6万元,一年耗费1.2万元;每月消耗原材料价值1.6万元;雇佣工人50名,每人月工资80 元,剩余价值率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比社会一般企业劳动生产率高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问:①每斤棉纱社会价值是多少?②该资本家本月获多少超额剩余价值?③本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流通中的纸币总额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金属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112000/121600017000508040004000100%4000170004000400025000c v m v m w c v m =+=+==⨯==⨯=⨯==++=++=首先计算一个月的面纱的总价值机器设备的耗费劳动对象的耗费 元每斤面纱的价值=25000/10000=2.5元()()2 2.210000 1.52.5 2.2150004500⨯⨯⨯⨯=⨯=-⨯=面纱的个别价值=1000+16000 1.5+4000+4000=33000面纱的社会价值=10000 1.5 2.5=37500元超额价值=37500-33000=4500元1000+16000 1.5+4000+4000或者:每斤面纱的个别价值=超额价值元()'34000450085008500212.5%4000M m m v =+====元2、某纺纱厂,机器设备价值23万元,每年机器设备损耗1万元,耗费原材料价值15万元,工人工资总额2万元,工人一年生产的产品总价值为22万元。
政治经济学(资)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资)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忙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现假定某国当年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50亿元,当年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600亿元,其中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该年市场上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若发行纸币400亿元,试计算:
(1)当年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000-450+600-350
6
=300
(2)纸币贬值后,每元纸币价值多少?
=300
400
=0.75
第三章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1、某资本家纺织厂原属于社会中等生产条件,月产棉纱1万斤。
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价值6万元,一年耗费1.2万元;每月消耗原材料价值1.6万元;雇佣工人50名,每人月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比社会一般企业劳动生产率高50%,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按比例增加外,其他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问:①每斤棉纱社会价值是多少?②该资本家本月获多少超额剩余价值?③本月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1000+16000⨯1. 5+4000+4000
+ = m '
= = = 212.5%
(1)首先计算一个月的面纱的总价值
c = 机器设备的耗费劳动对象的耗费 = 12000 /12 + 16000 = 17000
v = 50 ⨯ 80 = 4000
m = v ⨯ m '
= 4000 ⨯100% = 4000
w = c + v + m = 17000 + 4000 + 4000 = 25000元 每斤面纱的价值=25000/ 10000=2. 5元
(2)面纱的个别价值=1000+16000⨯1. 5+4000+4000=33000
面纱的社会价值=10000⨯1. 5⨯ 2. 5=37500元 超额价值=37500- 33000=4500元
或者:每斤面纱的个别价值=
10000 ⨯1.5
超额价值元(2.5 - 2.2)⨯15000 = 4500
= 2.2
(3)M = 4000 + 4500 = 8500元
m 8500
v 4000
2、某纺纱厂,机器设备价值 23 万元,每年机器设备损耗 1 万元,耗费原材料
价值 15 万元,工人工资总额 2 万元,工人一年生产的产品总价值为 22 万 元。
试问:①该厂一年生产多少剩余价值?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 = 200%
c = 1000 ⨯ = 800
v = 1000 ⨯ = 200
m '
= = = 150%
p '
= = = 30%
(1)c = 1 + 15 = 16
v = 2 w = 22
m = w - c - v = 22 - 16 - 2 = 4
(2 )m '
= m v 4
2
3、某企业投资 1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8:2,每个生产过程获剩余价值
300 万元。
求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
8
10 2
10
m = 300
m 300 v 200 m 300 c + v 1000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 假定某企业的全部预付资本为 1 亿元,其中固定资本 8000 万元,平均周转时
间为 10 年;流动资本为 2000 万元,周转时间为 2 个月。
试计算该企业预付 资本总周转次数。
=
8000 /10 + 2000 ⨯12 / 2 10000
= 1.28次
c = 1000 ⨯ = 900
v = 1000 ⨯ = 100
2、 某企业投资 1000 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1,固定资本占其不变资本的
80%,平均周转时间为 10 年;流动资本一年周转 10 次。
试计算该企业预付资 本总周转次数。
9
10 1
10
固定资本 = 900 ⨯ 80% = 720 流动资本 = 180 + 100 = 280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720/10 + 280 ⨯10
1000
= 2.872
3、 某工厂全部固定资本为 400 万元,其中厂房为 120 万元,平均可使用 30 年,
机器设备为 200 万元,平均可使用 10 年,小型工具等为 80 万元,平均可使 用 5 年,另外还投入流动资本 200 万元,平均每年可周转 7 次。
计算:该厂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次数。
=
120 / 30 + 200 /10 + 80 / 5 + 200 ⨯ 7 400 + 200
= 2.4次
4、 某企业投资 300 万元建厂房,使用 30 年;300 万元购机器,使用 10 年,100
万元购工具,使用 5 年;300 万元购原材料和劳动力,每个生产周期为 3 个
=
月。
求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次数。
300 / 30 + 300 /10 + 100 / 5 + 300 ⨯12 / 3 300 + 300 + 100 + 300
= 1.26次
5、某工厂有资本 50000 万元,其中厂房 10000 万元,用 10 年;机器 10000 万元,用 5 年;工具 5000 万元,用 2 年;原材料 10000 万元,可变资本 15000 万元。
流动资本 3 个月周转一次,剩余价值率为 100%。
计算:①预付资本总周 转次数是多少?②年利润率和年剩余价值率各是多少?
(1)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
10000 /10 +10000 / 5 + 5000 / 2 + (10000 +15000) ⨯ 50000
12
3 = 1000 + 2000 + 2500 +100000
50000
= 2.11次
(2)年剩余价值=15000*100%*4=60000 万元 年利润率=60000/50000=120% 年剩余价值率=60000/15000=400% (或者, 年剩余价值率=100%*4=400% )
5
6、某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用工人100人,每人月平均工资1250元;年产12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是500元。
计算:①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②年
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各是多少?
(1)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1000 / 10+50 * 12 / 3
=0.2857
1000+50
(2)计算年剩余价值量:
全年商品价值总量=500*12000=600万元
每年消耗的固定资本=1000/10=100万元
每年消耗的流动资本=50*12/3=200万元
流动资本中工资支出(v)=1250*100*12=150万元
每年消耗的不变资本(c)=100+200-150=150万元
年剩余价值量(M)=600-150-150=300万元
年剩余价值率=M/v=300/150=200%
年利润率=M/K=300/(1000+50)=28.57%
第五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1、假定社会上有机器制造、纺织和食品工业三个部门,投资额都是100亿元。
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9∶1;4∶1和7∶3;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并且不变资本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资本总周转次数一次。
试问:①三个部门的利润各是多少?利润率各是百分之多少?②部门之间竞争后平均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
③三个部门各取得多少平均利润?
教材150页.
2、假定一年内预付的产业资本为9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为4∶1,剩余价值
率为100%,假定资本价值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再假定为出售全部社会产品,商业部门投入资本100亿元。
试问:①产业部门平均利润率是多少?②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多少?③产业部门应得产业利润是多少?④商业部
= = 4000 200 100 ⨯ 6% = =
门应得商业利润是多少?⑤商业部门出售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
教材 160 页.
第六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彼德先生为还债,需出售每年地租为 200 美元的一块地和 12 张面额为 100 美元的股票,预期股息率为 6%,当时银行利息率为 5%,按以上行情交易,正 好还清债务。
计算彼德欠款金额。
土地价格元 5%
股票价格元
= 120
5%
债务总额元4000 +120 ⨯12 = 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