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必备知识介绍
末位淘汰制度
末位淘汰制度为了加强公司内部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原则,特制定“末位淘汰制”实施细则。
该制度旨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体现优秀者升、平庸者下、违纪者罚。
一、考核范围及原则1.1实行全员考核原则,确保考核规范和透明度,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被考核的氛围。
1.2严格考核程序,实行群众监督原则,公示考核方法、过程、依据及结果,夯实民主管理基础。
1.3加强思想教育,实行动态考核原则,鼓励员工力争上游,通过滚动考核,树立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公司发展增添动力。
二、末位淘汰制形式2.1采用分项打分、综合评定的形式,分数最低者根据具体情况,经评议按2.2条实施。
2.2分数最低者将免职、降职、低聘、调离管理(技术)岗位、内部下岗、降薪或解除劳动合同。
2.3考核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考核负责单位为公司考核委员会,考核时间以年为单位,考核结果兑现为次年月份开始。
2.4具体淘汰形式为分二级淘汰,一级淘汰为解除劳动合同,二级淘汰为免职、降职、低聘、调离管理(技术)岗位、内部下岗、降薪。
2.5考核比例分别为本公司员工评议(10%)、直接领导测评(30%)、公司考评委(60%),根据各层次考核最后得分确定末位淘汰人员。
三、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遵章守纪、工作业绩、创新意识(工作技能)四个方面进行考评,对综合考核列末位的按比例予以实施淘汰,对严重违章违纪的直接予以淘汰。
为突出考核的量化和刚性要求,按下列标准进行考核:3.1对有下列行为(严重违章违纪)之一的,直接进入一级淘汰,即解除劳动合同:3.1.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判刑、缓刑、拘役)的。
3.1.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使企业在遭受经济损失超过2万元以上的(包括工作失职造成的损失)。
3.1.3违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或违章指挥,而发生仪器设备或人身事故,使企业或他人遭受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的。
3.1.4 任何未经授权将公司的技术资料(包括科技信息、技术成果、设计图纸以及保密要求的资料等)转赠或转卖给他人或其他单位的行为都是违规的,一旦发现将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末位淘汰制必备知识介绍课件
考核周期应根据业务特点和组织文化来设定,常见的考核周期包括季度、半年 和年度。
实施考核与评价
定期进行考核
在设定的考核周期内,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考核的 公正性和实时性。
360度反馈评价
通过上级、同事、下级等多角度进行360度反馈评价,全面 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
确定末位淘汰名 单
企业
适用于各类企业,尤其是竞争激 烈、员工素质要求高的行业,如
金融、IT等。
岗位
适用于各类岗位,但淘汰比例应合 理设置,避免对员工造成过大压力。
适用人群
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层和普 通员工。
PART 02
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步骤
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
清晰定义考核的指标和权重
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是实施末位淘汰制的基础。指标应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 率、团队合作等,并根据每个指标对业务的重要性分配权重。
合法合规的实践路径
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末位淘汰制的 实施合法合规。
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企业应当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明确末位淘汰制的实施程序和标准, 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因误解或不当行为导致劳动争议和诉讼。
末位淘汰制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下的应用 末位淘汰制的优缺点及风险控制
学习重点提示
01
理解末位淘汰制的概念和应用范 围
02
掌握末位淘汰制与其他评价体系 的区别和联系
熟悉末位淘汰制的优缺点及风险 控制方法
03
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末位 淘汰制
04
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
2024年考核-末位淘汰制方案(3篇)
2024年考核-末位淘汰制方案____年考核-末位淘汰制方案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对于组织和企业来说,人才的选拔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考核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表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从而提升整体绩效。
本篇文章将介绍____年考核的一种创新方案-末位淘汰制,旨在进一步优化组织内部的人才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末位淘汰制的定义和原理末位淘汰制是指根据员工的表现和绩效,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将表现最差的员工淘汰出局。
其目标是通过淘汰低效能员工的方式,促使员工不断努力提高工作表现,同时为组织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原理在于以竞争的压力引导员工进步,同时也增加了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末位淘汰制的优点和目标1. 激发员工动力:末位淘汰制可以在组织内部创造竞争的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绩效水平。
2. 精简人员结构:通过淘汰低效能员工,可以使组织的人员结构更加紧凑和高效,确保组织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挑战。
3. 提高整体绩效:末位淘汰制可以逐步提高整体绩效,优胜劣汰,留下的员工都是绩效优秀的人才,有助于推动组织的发展。
4. 鼓励员工成长:末位淘汰制可以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评估,帮助员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促进员工个人和职业的成长。
三、末位淘汰制的实施流程1. 设定考核指标:根据组织目标和岗位要求,设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和绩效评估标准,包括工作成果、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员工自评、上级评价和同事评价等多个维度,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3. 末位员工确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表现最差的员工为末位员工,末位员工的评估结果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4. 绩效改进计划:根据末位员工的评估结果,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明确改进重点和具体措施,给予末位员工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5. 淘汰决策与执行:在一定时间段后,根据末位员工的改进情况进行绩效再评估,如果改进不明显或者没有达到组织设定的要求,将做出淘汰决策并执行。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6篇)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带班矿长队伍建设,全面准确评价带班矿长业绩,进一步推动带班矿长能上能下,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带班矿长末位淘汰,指在日常带班下井工作基础上,结合年度绩效考核、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进行的优胜劣汰机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南北采区带班矿长。
第二章考核评价原则第四条带班矿长考核末位淘汰要坚持如下原则:1、突出业绩考核,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原则;2、从严要求、严格考核的原则;3、绩效考核与个人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相结合的原则;4、主管领导考核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5、按干部管理权限和业务所属关系逐级考核的原则。
第三章考核评价内容第五条带班矿长年度考核评价以业绩为主,“德、能、勤、绩”全面考核。
1、德。
政策水平、坚持原则、遵章守纪、联系员工、廉洁自律。
2、能。
决策筹划、组织指挥、开拓创新、知人善任、业务能力。
3、勤。
精神状态、深入实际、勇挑重担、求真务实、工作效率。
4、绩。
完成指标、管理创新、业务成果、工作质量、工作特色。
第四章考核评价方法第六条分别赋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0.2、0.2、0.15、0.45的权重系数,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指标,每项评价指标分为a、b、c、d四个档次,赋予相应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a档为____分,b档为____分,c档为____分,d档为____分。
第七条综合评价分数依据上级(单位正职指上级分管领导、副职指本单位党政正职)、同级(指班子全体成员)、下级(含职工代表)民主测评的结果确定。
上级、同级、下级民主测评结果按o.5、0.3、0.2的权重系数参与计算。
第五章考核评价的组织和程序第八条带班矿长年度考核评价按管理权限,在各级领导下,由人力资源科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具体实施年度考核评价工作。
第九条带班矿长年度考核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人力资源科分析确认、报公司高层审定,依序进行。
第十条个人述职。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
是一种管理手段,指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表现进行淘汰。
具体来说,该制度通常会设定一个时间周期,比如每年、每半年或每季度,公司会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将表现最差的一部分员工淘汰出局,以便优化人员配置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该制度主要基于以下理念:
1. 激励优秀表现:通过末位淘汰制度,公司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绩效。
员工知道如果表现不佳,存在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会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不成为末位。
2. 优化人员配置:通过淘汰表现不佳的员工,公司可以更好地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整体绩效。
避免将有限资源浪费在没有产出的员工身上,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表现优秀的员工身上,提高团队绩效。
3. 提高竞争力:末位淘汰制度可以促使员工保持高度的工作动力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员工知道只有保持好的表现才能在组织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公司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末位淘汰制度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可能引发员工的恐慌和不安、造成员工之间的紧张竞争氛围、以及可能会过分强调员工个体绩效而忽视了团队合作等。
因此,公司
在实施末位淘汰制度时需要慎重考虑,确保公平、透明和合理,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
公司末位淘汰制度
(Last In, First Out)是指在裁员时,优先裁掉最近入职的员工。
这种制度认为,最近入职的员工相对于其他员工,可能在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方面更弱,且对公司的贡献相对较少,因此在裁员时应该优先考虑裁掉这部分员工,以保留更有经验和能力的员工。
末位淘汰制度的优点是相对公平,符合时间先后顺序,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
同时,这种制度也对公司培养和留住老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因为员工会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表现与职业生涯的稳定有直接的联系。
然而,末位淘汰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制度可能会裁掉一些潜力较大的新人,因为他们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其次,末位淘汰制度可能会导致公司员工整体稳定性降低,因为员工在公司之间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在实施末位淘汰制度时,公司应该考虑到员工的绩效评估、培训和发展机会,避免使用这种制度的方式对员工进行任意辞退。
同时,公司还应该进行合理的沟通和解释,让员工明白裁员决策的原因和逻辑,减少员工的不满和不安。
第 1 页共 1 页。
末位淘汰制方案
末位淘汰制方案
末位淘汰制方案是一种竞赛或比赛中的淘汰制度,在每一轮比赛中,表现最差(末位)的参赛者将被淘汰出局,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或几个优胜者。
这种制度常见于体育竞赛,如单败淘汰制的锦标赛。
在这种锦标赛中,参赛者通过连
胜来晋级下一轮,而每一轮比赛结束后,表现最差的参赛者将被淘汰。
这种制度强调
了参赛者的稳定表现和持久竞争能力,因为一次糟糕的表现可能导致被淘汰。
末位淘汰制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选举或投票。
在这种情况下,候选人或
选项根据获得的投票数从少到多排序,最末位的候选人或选项将被淘汰。
然而,末位淘汰制方案也有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种制度可能导致强者过早被淘汰,而一些弱者可能通过运气或其他因素幸存下来。
此外,末位淘汰制也可能削弱比
赛或选举的紧张感和激烈竞争。
因此,在设计竞赛或选举制度时,应权衡利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制度方案。
(完整版)核查——末位淘汰制方案
(完整版)核查——末位淘汰制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末位淘汰制方案进行核查,包括方案的原理、优劣势以及可能的影响。
通过该核查,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分析,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方案原理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用于员工绩效考核和淘汰的制度,根据员工在团队中的绩效排名,将绩效最低的一部分员工进行淘汰。
方案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绩效排名:根据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的绩效评估得分,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
2. 淘汰规则:根据设定的淘汰比例,淘汰绩效排名最低的员工,开展新的招聘活动填补空缺。
3. 激励机制:通过末位淘汰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以避免被淘汰。
优劣势分析优势:1. 促进员工的竞争意识:末位淘汰制激发了员工之间的工作竞争,提高了员工关注自身绩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激励优秀员工:末位淘汰制鼓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从而有机会获得更高的绩效排名和相应的奖励,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3. 提高团队整体绩效:通过淘汰低绩效员工,提高了团队中绩效较高员工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团队绩效。
劣势:1. 淘汰焦虑和不稳定性:末位淘汰制可能引发员工的焦虑情绪和工作不稳定感,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2. 淘汰结果偏差:绩效评估存在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末位淘汰制可能会因此导致淘汰决策的不公平和误判。
3. 团队合作受损:末位淘汰制可能导致员工间合作意愿的减弱,互相之间更强调竞争而非协作,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影响分析末位淘汰制的实施可能对组织和员工产生以下影响:1. 展示绩效管理的公正性:末位淘汰制能够向员工传递绩效管理公正、激励优秀的信号,提高组织内部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 员工流失和招聘成本:通过末位淘汰制,公司可能失去一部分较低绩效但潜力尚未发挥的员工,进而增加新员工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投入。
3. 员工工作满意度:末位淘汰制可能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稳定性,对员工的长期发展和福利制度构成一定挑战。
末位淘汰制
福建铭冠板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员末位淘汰制度
一、末位淘汰制考核的原则和目的:
1: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原则,形成员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
2:鼓励员工力争上游,公平竞争。
通过不断滚动考核,使员工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起良好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二、考核对象
1:公司全体销售员工
2:公司在未转正之前即试用期的员工,参与本部门末位淘汰制考核
三、考核的方法
连续3个月在本部门业绩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部门需将此员工进行沟通,沟通不流畅的,交回人事部处理,人事部将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或辞退1:员工在第1个月入职,公司将给予1个月的培训学习机会,不计入本部门业绩考核排。
2:员工在第2个月经过培训后,本部门业绩考核仍处于最后一位的,公司将再次给予一个月的上岗期。
3:员工在第3个月,部门业绩考核仍处于最后一位,部门需将此员工进行沟通,沟通不流畅的,交回人事部处理,人事部将对其工作岗位进行调
整或辞退。
四、末位淘汰制结果的公示:
1: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前各部门将本部门上月的业绩回报给人事部。
2:每月5日各部门将本部门上月末位淘汰制的结果向部门员工公示
人事部
2016年10月。
公司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制度引言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制度是一种管理手段,其存在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也能够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规划。
然而,由于此制度可能会涉及到员工的离职等问题,会对企业的公信力、员工的福利等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在执行此制度前,企业需要做出充分的规划与安排。
一、末位淘汰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员工末位淘汰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员工能力水平作为裁决标准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淘汰表现较差的员工在支持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其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1.绩效导向。
在这里,绩效是指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不是员工的高级指导意见或意图。
2.公正裁决。
企业应该公正地、客观地计算员工的绩效,以确保制度的公平性。
3.身心健康。
制度应该遵循人文管理的理念,尊重员工的权益,例如关心员工的健康、生活等方面。
二、末位淘汰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实施末位淘汰管理制度前,企业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规划和准备。
具体执行步骤如下:(一)制定合理的绩效跟踪机制。
公司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制度,固定期间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在评估结果上要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制定制度。
企业需要制订详细的末位淘汰制度,包括职责、程序、标准等,以确保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
(三)公告制度。
公告制度的实施,让所有员工了解了完整的制度包括实施规则、工作目标、期望评分、奖励惩罚等方面。
(四)评分。
企业需要将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生成工作成绩详情清单,在制定决策时,这些情况会作为重要证据进行参考和辅助。
(五)裁决。
当员工的绩效评级低于企业所需标准时,企业需要开始末位淘汰的行动,以保持与企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三、末位淘汰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末位淘汰制度不仅能够对企业财务保持竞争力,而且还能够简化企业的领导层结构,减轻管理者负担。
此外,末位淘汰制度也能够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促进员工学习和技能提高。
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
一、从积极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一)激励员工,避免人浮于事。
在任何部门的工作中,激励必不可少。
缺乏激励的单位是效率低下的单位,而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强势管理,旨在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有力的竞争使整个单位处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状态,克服了人浮于事的弊端,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部门效益。
(二)精简机构,有效分流。
企业在处于人员过剩的情况下不免会有人浮于事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精简机构、有效分流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
通过末位淘汰制,对不同绩效级别的员工实施淘汰,这样既兼顾了公平,又实现了机构的缩减(downsize)。
可见,在企业人员过多的情况下,实施末位淘汰是分流员工、缩减组织的有效手段。
(三)推动当前我国企业向前发展。
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力成本阶段。
企业认为员工是成本,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出效益,一味把员工工资压低,这种阶段是最原始的。
第二阶段,人力资源阶段。
企业逐渐认识到员工自觉干和被动干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始重视培训,重视提高员工的能力。
此阶段的企业会制定各种有关员工激励的制度,出台不同的考评办法。
第三阶段,人力资本阶段。
企业认识到要把人当做资产,实现资产增值。
这时员工的革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正在从第一阶段走向第二阶段,有的还没有走到。
所以,目前实施末位淘汰制适应当前我国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能够推动我国企业向前发展。
(四)有利于干部队伍建设。
在机关单位中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
在机关中实施末位淘汰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入人民群众评价的因素,使人民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在任有压力。
这样可以使领导干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可以有效的把干部和职能部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可以使清廉而有能力的干部等到应有的晋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建立冲突解决机制
企业设立相应的投诉渠道和调查取证渠道,建立由 直线主管、人力资源部门和投诉渠道组成一个解决 冲突的体制。并界定好各自的职责和责任,确保工 作能够落实企业决策中心的精神;确保末位淘汰不 发生激烈的反弹。
6、从核心岗位开始
在末位淘汰时,要注意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为末位 淘汰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慎有可能影响士气。核心岗 位是指核心业务所决定的岗位。
末位淘汰首先要找出一个末位来,而一个员工认可 的考核标准和制度,有利于指导员工的行为,也有 利于企业能更加自己需要来找到末位。
内部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是由企业希望进行内部调动的员工集合和企业有意识培
训的员工对象的集合组成。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来自于企业内部不同的功能部门、不同的项目组,这些
七、末位淘汰风险防范
4、再次,关于使用末位淘汰制后应该采取一定的 补偿措施。末位淘汰制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人性关 怀,过于残酷,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实施末位淘 汰制的同时实施一定的补偿制度,如对于被淘汰的 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换岗另用等,使这种制度的消 极作用降低到最小限度。
末位淘汰的替代
首位激励
1、时机选择 2、舆论导向(宣传) 3、配套制度的落实 4、文化的变革 5、建立冲突解决机制 6、从核心岗位开始
1、时机选择
在考虑具体时机时,关键不是看经营的好坏,而是 看基础工作做得怎样;基础工作做好了,时机就成 熟了。
2、舆论导向(宣传)
宣传是需要统一口径的。包括答疑、培训;要引导 企业上下用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变革,看待末位淘 汰工作。宣传时,不妨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宣 传计划。
六、末位淘汰的风险与成本
1、令员工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导致焦虑、员工关系紧张、对企业不忠诚;追 求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效益、关注局部而忽视全局
2、员工对“末位淘汰”目的的误解,可能导致过度竞争、部门和个人的不合 作,如:为避免“教会徒弟,淘汰师傅”,老员工不愿“传帮带”新员工; 其次,由于经验的不足,导致操作过程的不公平,如有的企业通过员工互评 来产生“末位员工”,留下了平庸的老好人,淘汰了有潜力但不注意人际关 系的“棱角分子”。
3、竞争、淘汰是必须的,但淘汰周期应主要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 而定。“淘汰机制”的目标是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推动员工业绩与素质的 提升。当目标已经达到的时候,“淘汰机制”的应用就应该停止。无止境推 行,就是一种过分的形式主义。当“淘汰机制”变成为淘汰而淘汰的工具, 那它将不再产生任何的积极意义,只会让员工感到在企业里毫无归宿感可言。
把第一公布出来作为其他人的标杆学习目标,每名 员工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 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保护 了其他同事的自尊心。公布最好的优势在于容易形 成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家在尊重与 理解中竞争,共同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 因为最终的竞争是与竞争对手的打拼,而不是内部 的你死我活。
海尔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典型的转换历程往往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到生产一线、市场一线等部门锻炼,为期一年,在这一 年当中,员工都是试用员工。见习期一年满后,由人力中心 公布事业部所需人数及条件,本人根据实据实际情况选择岗 位,如果经考核合格,则可以正式定岗,同时转为合格员工。 在合格员工的基础上,历时三个月,如果为企业作出很大贡 献,被评为标兵、获希望奖等,可以由部门填写三工转换建 议表,并交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审核合格后,发给当 事人转换回音单,通知其已转为优秀员工,并在当月兑换待 遇。通过三工转换,员工的工作表现被及时加以肯定,解决 了员工在短时期内得不到升迁,积极性受到影响的问题。在 海尔集团内部三工的比例保持在 4∶5∶1(优秀∶合格∶试 用),这种比例有助于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员工 的忠诚度。
3、配套制度的落实
建立末位淘汰制度和配套的相应制度,如内部岗位 轮换制度、职位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建立 沟通制度和保障制度,以确保工作顺利推行和末位 淘汰制度的落实。
4、文化的变革
企业上下,要建立一种积极的文化,对末位淘汰来 说,不能是单纯的为了分配现有的蛋糕,不是象前 几年有些单位要搞下岗一样,目的是为了少一点人 分配现有的蛋糕;推行末位淘汰的出发点,不能定 位如此,而是要考虑到企业如何做大的问题,企业 如何做强的问题,是解决企业价值最大化问题;不 管是管理者和员工,都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变革, 看待变革中的问题。
末位淘汰=末位+淘汰
淘汰:
其次,就是淘汰问题,不管内部淘汰和外部淘汰,并不 是说淘汰员工天生就不行。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永远是 人力资源追求的理想状态,是一个无穷逼近合理的过程, 因此,员工不适合现在岗位的竞争,或者说,在企业内 部某一职位上的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很大可能是员工 没有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
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时,再从市场上寻找更优秀
的人才,其选择空间则较小,“替换”难度明显增大。
4、企业不具备品牌优势,过高的淘汰率只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青黄不接, 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企业在淘汰员工时,必须全面地考虑这些成本问题, 深入地思考淘汰员工造成的投入—产出比。否则淘汰员工不但不会给企业带 来业绩的提升,反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六、末位淘汰的风险与成本
七、末位淘汰风险防范
具体在实践的落实中应考虑具体单位是否具备适用的条 件和环境,是否确定了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是否建立 了合理的补偿制度。
1、必须了解本单位所处的地位和水平。是否人浮于事、 人员过剩,管理没有形成健康有序的机制,那么实施末 位淘汰制是适合的;而一个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 业,人员精练、素质较高、机构简单、具有活力和创造 力,硬性的推行末位淘汰制度,被淘汰的员工有可能比 同类企业优秀的员工相比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造 成的职位空缺是无法迅速的从人才市场得到补充,从而 造成企业的损失,这种企业就不适合适用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必备知识
一、什么是末位淘汰
企业为满足竞争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 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奖优 罚劣,对排名在后面的员工,以一定的比例予以调 岗、降职、降薪或下岗、辞退的行为。其目的是促 进在岗者激发工作潜力,为企业获得竞争力。
末位淘汰=末位+淘汰
末位:
“末位淘汰”首先要有末位,像一句俗语所说的 “十个指头有长短”,员工之间表现存在一定的差 异。这种差异按不同的维度来排序,排序的结果会 不一样,但总存在一个末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排序的标准不一样时,末位的人员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末位与排序标准密切相关,与排序标准或者 说排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有关。
另一方面,淘汰也不是简单的将员工踢出原岗位,企业 可以视自己的能力和员工的特点,协助员工发挥其优势, 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但这并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 企业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其对应付的义务和 责任不违反劳动法或合同的合约即可。
二、末位淘汰核心思想
企业竞争因素
企业的价值由员工创造,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有高 低、大小有分别,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员工创造 的价值竞争,不论企业实现末位淘汰与否,市场都 会给出选择的――企业倒闭和破产时,裁员、人员 分流、失业等现象,实际是市场为企业所做的“末 位淘汰”。规律面前是平等,既然企业受优胜劣汰 的规律支配,既然企业的价值由员工创造,员工也 就应当受这个规律的支配。
需求,可能是因为员工的调动、离职等带来的职位空缺; 也可能是新的组织和部门的设立带来的工作机会。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和媒介: 可通过公告栏等形式,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 交易程序: 需要经过调入调出部门审批、人力资源部门签署意见。 以保证整个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
四、末位淘汰实施环样的,如 销售岗位的业绩容易量化,较适合末位淘汰制,而研发 岗位则不易量化,且这种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宽松的 外部环境,因而就不大适合用末位淘汰制。
3、一旦决定适用末位淘汰制就必须设定一套非常科学 而合理的指标体系。否则,考评的结果就不会科学,淘 汰的人员就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发展。考评体 系的制定需要单位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制度和清晰的职位 职责界定。如果目标不清楚,职责不明确,考核标准无 法确定,那么也就无法进行考评,也就没有根据来评定 谁是末位。在这种情况下,末位淘汰很难运作。
成熟的企业考核制度
有一个较为科学和成熟的绩效评价标准。科学是指 绩效评价的标准建立在企业目标体系基础上,有一 套基于企业战略的,能够兼顾企业未来发展和现实 业绩评估的指标体系、数据收集体系;简言之,科 学是指企业的衡量标准衡量了应该衡量的方面,做 到了可衡量、可管理。成熟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指 这一评价标准具备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并经过实践 为员工所接受的。
同样,管理岗位的人员同样也有此顾虑。 另一方面,从核心岗位开始,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核心岗位
人员的管理,促进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核心岗位激活了, 核心业务有改进,末位淘汰的效果显现,能够产生示范效益。
五、案例
海尔的“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所谓三工转换,是指全体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
用员工三种,分别享受不同的三工待遇( 包括工龄补贴、 工种补贴、分房加分等),并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进行 动态转换,全厂公布。公司内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业绩突出者进行三工上转,试用员工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 工转为优秀员工;不符合条件的进行三工下转,甚至退到劳 务市场,内部待岗。退到劳务市场的人员无论原先是何种工 种均下转为试用员工,试用员工必须在单位内部劳务市场培 训三个月方可重新上岗。同时,每月由各部门提报符合转换 条件的员工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且填写三工转换建议表, 然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和最后公布。这样,员工逐步 培养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的职业意识, 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一部分员工三工上转,成为优秀员工,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