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绘画材料的技法与表现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绘制、涂抹等手段在画布、纸张等媒介上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审美理念、艺术技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表现形式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往往强调画面的整体性和留白的美感。
中国绘画笔法多样,常见的有写意、工笔、泼墨等绘画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境和情感的表达,画面常常通过色彩、构图等手段在留白中表现出一种意境美。
中国绘画注重留白和意境的表达,这与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而在西方绘画中,尤其是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印象主义等流派中,画面的写实性更加重要。
西方的绘画风格强调逼真的写实效果,追求光影透视的表现和画面中的细节刻画。
西方绘画也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画面中的形象往往更具个性化和情感化。
可以看出,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境美和整体性美,强调留白和笔墨的运用;而西方绘画则重视逼真的写实效果和人物情感的表现。
二、审美理念中西方绘画的审美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审美情感,强调画面中的意境和气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常常有“意境”、“气韵”、“神韵”等词语,这些词语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被提及。
中国文化注重内在的美感和心灵的净化,因此中国传统绘画也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审美情感。
三、艺术技法中西方绘画在艺术技法的运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主要以毛笔、水墨、颜料等传统材料为主要工具,通过工笔、写意、泼墨等不同的绘画风格来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气韵。
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象的表达,强调笔墨和墨色的运用对画面的影响。
而西方绘画主要通过调色盘、画笔和画布等材料来实现画面的创作,西方绘画更加注重色彩和形式的表现,对调色、明暗、透视等技法要求较高。
西方绘画中还有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的绘画技法,每一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试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审美意趣
试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审美意趣一、色彩的运用中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有很大区别。
在中国绘画中,色彩一直被视为是附属于形式之下的,重视的是笔墨的表现功力,讲究的是墨色的变化和层次。
中国画中,往往不会出现太多颜料的运用,而侧重于水墨、淡色染、淡金、淡银等颜料的运用,以实现层次和韵味。
以苏东坡的画作为例,他的山水画常使用墨色运用,疏密有致,静谧中见云山清气,动态之中有气象万千的境界。
与之不同的是,西方画强调鲜艳明亮的色彩效果,它经常使用各种颜料和光彩效果来表现客观事物。
在绘画中注重色彩的互动和对比,通过色彩的组合和运用达到对观众眼球的刺激。
比如,卢梭的画作,经常使用红色、黄色等明亮鲜艳的颜色,能够达到目光所及之处都闪烁着色彩的目的。
二、艺术表现手法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中国画为例,其常常采用“写意”表现手法,强调意境思维,运用虚实、轻重、动静来表达对于自然的理解和把握。
李唐的山水画为例,平淡如水,却不失其特点,用笔写出了山水奇妙的气韵和辉煌壮美的胜景。
全凭润色调,刚柔相济,光影透彻,飞动生动,从而创造出宛如天成的山水。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更加注重形式表现,采用较为逼真的绘画技法,将人物与物体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例如达·芬奇的画作,他的绘画技法精湛,娴熟运用明暗和透视,把物体和人物描绘得十分逼真。
同时,达·芬奇在绘画中也注重在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力求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意境感受。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绘画的审美意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画家需要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到绘画中。
同时,中国文化也注重画作的韵律和意境,比如顾恺之的墨画《洛神赋图》,他的画作选取了洛神赋中的詹姆斯汀译文,通过描绘洛水充盈的气息和姿态,表现了洛神灵动飘逸的形象及洛水的优雅自然。
综上所述,中西方绘画的审美意趣在色彩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绘画差异
现代发展趋势
现代发展趋势
西方绘画的跨文化融合
西方绘画也在不断吸收东方文化的影响,探索与东方绘画的结合点。一些西方画家开始关 注东方哲学、美学和艺术观念,尝试在绘画中融入更多的东方元素。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不 仅丰富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9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绘画的界限 逐渐模糊。未来的绘画发展可能会呈现出更多 跨文化、跨媒介的创新。画家们将更加注重个 人情感的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会继 续探索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科技的结合,为 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
境和风格
而西方绘画在笔触运用上 则更加严谨规范,注重笔 触的表现力和塑造力。西 方画家通常采用不同的笔 触和技法来表现物象的形 态和质感,通过笔触的变 化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
表现力
总之,中西绘画在构图、 色彩、光影和笔触等方面 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 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 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的影 响。通过比较和研究这些 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中西绘画的特点和 价值,以及它们各自的魅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其发展都离不 开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只有在尊重和传承各 自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技 法,才能让中西绘画在相互借鉴与融合中共同 发展,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更多璀璨的瑰宝
-
感谢大家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6
绘画材料与技术
绘画材料与技术
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的传统材料主要是宣纸 、毛笔、墨和颜料。这些材料使 得中国画具有独特的笔墨效果, 如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毛笔的 灵活运用。中国画在技法上注重 笔法、墨法和色法的结合,通过 不同的运笔方式和层次渲染,表 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西方绘画中色彩技法表现论文
探索西方绘画中的色彩技法表现摘要:色彩是西洋绘画的灵魂,在整部美术史的推进中,色彩的使用方式也不停地变化,在众多的风格里不断的得以进化发展。
众多艺术家从没有停止对色彩奥妙的探索,努力发现新的可能。
关键词:科学;平面色块;装饰性;精神性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43-02一、前言在西方的绘画史中,中世纪的画家们,并不在乎物体的真正色彩,轮廓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至于色彩的使用则非常的单纯,他们喜欢将物体涂上最纯正与最闪烁的色彩。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大师都急于展现在素描与透视上学习到的崭新技法,至于色彩则往往被忽略,但并不是说佛罗伦萨画家的作品里,没有美丽的色彩,而是指当时很少有人把色彩当成绘画的主要方法。
直到威尼斯画派的出现,色彩的重要性才相对提高,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们确实是经由他们的双手,显现出色彩在一张作品里的重要性,不亚于明暗,甚至是超越的。
而提香更是将此派的风格发扬光大,在提香之前,从没有人把圣母的位置移至画面中央以外,他却做到了,而且利用色彩与光线的相呼应关系,让画面看起来不呆板却又活跃的保持了平衡。
十七世纪的巴洛克风格里,对色彩与光线的强调,对简单构图的忽视,对复杂平衡的偏爱,这些观念,让色彩对于画面而言越趋重要,十七世纪的画家们视发现色彩与光线和谐为必要任务,之后的印象派画家们,对于巴洛克时期的敬慕之情也远胜其它流派。
十九世纪算是画家们在色彩上有重大成就的一个世纪。
由于从牛顿时代开启了科学观念,印象派的画家们依此为理论,在观察之中发展出了至今仍影响画坛的诸多画法,例如物体的暗部可用互补色描绘、影子可添加蓝紫色、物体依照光线的颜色变化,印象派的画家根本是为了光线与颜色在创作。
等到后期印象派的高更和梵高,用色的方法更是随心所欲,开始展现出主观的个人色彩,之后的野兽派更经过后印象派的洗礼,而继承了这个观念,画面的平面化与装饰性风格,让文艺复兴以来的明暗素描概念,在画面上的地位,从此让给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摘要】:中西绘画在笔触与线条、色彩运用、主题和表现形式、审美取向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笔触与线条方面,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主义和透视,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与留白。
色彩运用上,西方绘画更强调对比与鲜艳,中国绘画则偏好淡雅含蓄。
在主题和表现形式方面,西方绘画更注重个性与自由表达,而中国绘画更强调情境与抒情。
在审美取向和历史文化方面,西方绘画更偏向于理性与现实主义,中国绘画则注重哲学性与传统文化。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通过比较中西绘画的差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种绘画风格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进而拓展我们对世界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中西绘画差异、笔触、线条、色彩运用、主题、表现形式、审美取向、历史文化背景、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介绍中西绘画的差异中西绘画是世界上两大不同绘画传统,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艺术特征。
中西绘画在表现手法、题材选择、色彩运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东方绘画强调笔触的灵动和线条的流畅,注重表现内心情感和境界美;而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透视和逼真感,追求光影效果和形式的立体感。
在色彩运用上,东方绘画常以淡雅的色调和意境诗意感染人,西方绘画则更倾向于色彩的对比和明暗的对比,以强烈的色彩表现力震撼人心。
中西绘画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东方绘画常以自然山水、花鸟为主题,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融合;而西方绘画则更多涉及人物、历史、宗教等丰富多样的题材。
审美取向上,东方绘画重视平和、内敛的审美,强调意境之美;而西方绘画则更倾向于直观、理性的审美,注重形式之美。
历史文化背景也对中西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方绘画受儒家文化和佛教思想影响,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西方绘画则受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传统影响,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和个体情感。
通过比较中西绘画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欧洲古典坦培拉绘画的材料与制底方法探究
欧洲古典坦培拉绘画的材料与制底方法探究傅保中【摘要】坦培拉是源自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的一种绘画技法,同时也被理解成一种绘画媒介剂、一个古老的欧洲绘画样式、甚至是某种艺术的思考和表现方式。
本文暂不探讨坦培拉概念深广的意义,只对欧洲古典坦培拉绘画的材料与制底方法进行梳理和探究,促进对绘画技法材料学科的教学研究,丰富现代综合绘画教学的内涵。
%Tempera,interpreted as a model of painting or even expressing model of art,is a kind of drawing method from the Middle Age and early Renaissance.The classic European Tempera painting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base are researched to promote the material science of painting and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paint.【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1)001【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坦培拉绘画;源流;材料;方法;研究【作者】傅保中【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11.6坦培拉作为欧洲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代教堂壁画。
在中世纪近1000年的漫长岁月中,坦培拉绘画在意大利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辉煌,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水性坦培拉与油性媒介剂结合的技法探索,最终导致了油画的出现。
作为领航者,中央美术学院在材料与技法的研究上一直是走在我国艺术教育前列的,在中央美术学院潘世勋先生的推荐和主持下,1987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宾卡斯(Pincas)、1988年画家伊维尔、1997年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的莫庚和罗德雷克等相继来华讲学,对中国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启动作用。
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线条是绘画艺术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是视觉和触觉的连接,通过线条的运用,艺术家能够表达各种情感和思想。
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本文将对其进行浅谈。
一、中式线条艺术中式绘画追求“形神兼备”,将画家的意境和情感转化为线条形象。
传统中式绘画注重线条的“意境”,追求线条的曲直变化,表达出画家内心的情感。
对于中国绘画来说,线条以其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往往富有生机、流动以及自由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的线条注重“以少胜多”,追求“几点细勾,关头见真意”。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家运用粗细不一的线条,通过简练而精准的几笔,勾勒出山水的轮廓,以及山和水之间的联系。
山水画的线条以其简洁而蕴含深意的特点,引发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使观者能够从画中感受到一种自然、宁静和神秘的美感。
此外,中国画的线条注重“神韵”,通过“用笔行气”来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在花鸟画中尤为突出,画家通过流畅而有力的线条,刻画出花鸟形象的姿态和生机。
线条在中国画中起到了联系和提神的作用,使整个画面充满活力。
二、西式线条艺术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艺术有着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更注重物象、轮廓和层次的表达,画家使用线条来定义形状和空间。
在素描和速写中,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被用于描绘物体的轮廓和细节,形成形象的结构和表面的纹理。
这种线条通常是精确和细腻的,通过线条的排列和连续性,观者能够感知到立体的效果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在现代派和抽象艺术中,西方绘画的线条被用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图。
画家使用线条来创造抽象的、非现实的形式,通过线条的排布和曲直来表达内在的能量和动态。
在这些艺术作品中,线条是构成整个画面的基本要素,它们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有时粗重、有时细腻,有时曲线优美、有时激烈纠缠,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
与中国画相比,西方绘画的线条更加几何化、有节奏感和运动感。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
中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差异一、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1.透视与非透视:中西方绘画在透视的处理上有所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法的运用,追求空间的逼真和立体感,使画面产生一种线性的深度。
而中式绘画则多采用非透视的手法,通过山水、花鸟的形象和构图,表现出静寂、静谧的美感。
2.色彩运用:中西方绘画中色彩也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追求色彩的鲜明和对比,注重色彩的暖与冷、亮与暗的变化,以营造不同的气氛。
而中国绘画则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追求淡泊、克制的审美情趣,通过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象。
二、创作风格的差异1.对现实主义的追求:西方绘画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追求真实感和精细描绘,致力于对现实主题和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审美情趣的表达,更加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体现思想性和寓意性。
2.对绘画技法的使用: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技法更为细腻和精细,画面贴近视觉感知的真实效果。
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用笔的质感和节奏感,追求笔法的灵动、意态的神韵。
在用笔技法上,中国绘画注重笔墨点染,追求韵味的表现,而西方绘画更注重线的把握和线条的构造。
三、主题内容的差异1.文化传承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绘画注重以文人雅士的情怀和境界为主题,强调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绘画更多地从宗教、历史、神话等方面寻找创作素材,注重表现人类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追求与探索。
2.艺术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创作,倾向于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立性。
而中国绘画则更强调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起来,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方式、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追求非透视的构图和水墨的意境表达,强调意境和寓意的传达。
而西方绘画则注重透视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着重于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表现。
浅谈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特征的比较
浅谈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特征的比较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特征的比较是一门有趣且复杂的话题。
虽然二者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技法,但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本文将从线条、色彩、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审美特征进行比较。
首先,线条在中西方传统绘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往往流畅而灵动,具有无穷的韵律与变化。
此种线条注重形神兼备,能够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并通过勾勒出的线条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体验。
而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则更加精确和准确,注重透视和比例的准确性。
西方绘画中经常使用的对称线和斜线等可以给人以安定和坚实的感觉。
其次,色彩在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更加淡雅和含蓄,往往以水墨为主,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画家常常运用灰、绿、蓝等淡色调来表现画面的空灵和似水如云的感觉。
而西方传统绘画则更加注重颜色的真实性和鲜艳度。
西方画家在绘画中通常使用明亮的颜色和充满对比的色彩来表现光影效果和物体的质感。
此外,中西方传统绘画的主题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
中国画家往往追求写意和意境的表达,尤其注重通过绘画来传递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而西方传统绘画更加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捕捉。
西方画家经常以宗教、历史、神话等大题材为创作对象,并借助色彩和线条的表现来展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中西方传统绘画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留白”和“空灵”之美,通过简洁而含蓄的笔触来增强画面的张力和韵味。
而西方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运用细致的状物描写和明暗对比来传达画家的意图和感受。
综上所述,中西方传统绘画在审美特征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中方注重意境和内涵的表现,强调线条的流动和色彩的淡雅;西方则更加注重主题的再现和表现手法的细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方传统绘画不能相互借鉴和融合,事实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已经展现出了两种传统绘画的融合和创新,为艺术界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
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组成, 通过对 “ 面” 的使 用增强 画面的体 积感和真 实感 , 因此 西 是单纯 的物理空 问观 , 而是置身于天地 间的充满诗意的空 间概 方 风景画仿佛比 中国 山水画要厚重 , 也就 比中国山水画更接 近 念 , 也就是 有 中国画家寻求 的“ 神 游” 的意境 , 并非现 实生活 的
起初的油画是服务于宗教的后来许多著名的画家逐渐认识到单一的以基督教为题材的创作已不能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他们逐渐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并直接描绘这样不但使宗教题材的作品明显带有了现实世俗的因素也使后来的风景画家走上了完全描绘现实生活实景的道路这样就让生活中鲜活的色彩进入了西方风景画也因此让西方风景画在色彩的表达上比中国山水画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孵黑曩 黑孽 . . i
浅谈 中西 方绘 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 的异 同
张 理( 河北省安平中学, 安平 0 5 3 6 0 0 )
【 摘 要】 这 两种 艺术 的审 美价 值都是 人类发展 的 宝贵遗 产。 二者之 间异 同的比较 , 有助于 两种伟大 艺术 的交流和 发展 。 不
事实上 , 西方 风景画并 非单纯的 自 然 的翻版 , 同样带 着 候 完全 省略环境描写 , 大胆 利用空 白, 突 出主体 , 并 借助观者 的 的乐趣 , 联 想与想象去 自由发挥 , 中国画的构 图除 紧密结合所描 内容 的 个人的感 隋基调。
“ 经营 位置 ” 之外 , 还 讲求平面 布局 中的色 、 线、 形 的变化 , 对 比 与呼应 、 虚实 、 疏密 、 开合 、 起伏 、 繁简 、 聚散的相生相应 。再次 ,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
论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绘画是一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达,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西方绘画美学是两种不同文化下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就中西方绘画美学进行比较,以探讨它们在审美观念、表现手法、艺术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
一、审美观念的差异在审美观念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美学注重对色彩、光影、透视等技术的探索与运用,强调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再现,追求真实和自然。
西方绘画美学也重视个性表达和情感传达,艺术家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人性、情感等方面的关注和反思。
相比之下,中西绘画美学注重神韵、意境的营造,追求深层次的内在美和审美情感,其审美观念更倾向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在题材选择上,西方绘画美学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表现和故事情节的叙述,而中方绘画更加偏爱于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题材的表现。
二、表现手法的联系在表现手法上,中西方绘画美学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西方绘画美学在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上非常注重写实性与细节的塑造,略去细节的表现,但注重整体与氛围的营造。
而中方绘画美学则追求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更加注重意境和空间的表达。
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对立互补的关系,相互启发和影响。
三、艺术理念的差异中西绘画美学的艺术理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美学注重理性和唯物主义的表现,其审美理念更偏大众化和市场化,艺术家注重对观念和主题的探讨,更关注作品的商业化运作和营销。
而中方绘画美学则更加注重唯美主义和意象建构,其审美理念更追求文化传统和情感体验,艺术家更偏重于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和内心体验。
四、对当代绘画的启示在当代绘画创作中,中西方绘画美学之比较对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启示。
艺术家可以从中西方绘画美学的差异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创新点,吸取两者的精髓之处,以丰富自己的创作内涵;艺术家应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不拘泥于传统,创造出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价值;艺术家应在创作中注重情感共鸣和内心体验,在追求商业化成功的更应该坚持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和深刻探索。
西方绘画色彩感受技法
西方绘画色彩感受技法正如派脱所言“一切的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西方绘画中也体现着趋向音乐之美的状态。
虽然在理论上看,绘画和音乐似乎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艺术学科,但是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变化能够体现出“节奏性”;色彩的构图能够体现出“旋律性”;色彩的体验能够体现出“和弦性”。
即透过绘画艺术可以发现节奏、旋律、和弦这些具有音乐特征的色彩表现。
一、色彩变化的“节奏性”色彩的变化能够体现出“节奏性”。
节奏是构成艺术的重要元素,朱光潜先生曾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西方绘画艺术中色彩的节奏性通过色彩的强弱感觉、明暗关系以及冷暖关系得以体现。
色彩的强弱感觉体现出节奏性。
人们看到高纯度色会有强感,低纯度色会有弱感:彩色系具有强感,无彩色系具有弱感:对比度大的具有强感,对比度小的具有弱感:正是这种强弱感使得西方色彩画较之中国水墨画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而这种感受就如同音乐中强弱节奏的体验。
例如,曲子是2/4拍节奏,就会给人以“强弱”的感受;在3/4拍节奏中就会有“强弱弱”的感受。
由此看来,色彩的强弱和音乐的强弱虽然分别为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但是从人接受的强弱感觉上来说是相似的。
色彩的明暗关系体现出节奏性。
西方绘画色彩中的明暗关系可以让人感受到光的变化。
凸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秩序感,并在明暗关系的对比衬托下。
使物象在光影的变化中主次分明。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首先使用了“明暗对照法”,这种明暗对照是对自然光的巧妙运用,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
在他的传世之作《最后的晚餐》中这种对照法得以完美体现。
在作品中,他把窗户里透出的光作为整体的主线引入房间,进而拉长了画面的空间距离,给人以视觉上的纵深感。
可以说,达·芬奇对光的巧妙运用是整幅画面的点睛之笔,不仅使画面有了明暗的对比,而且营造出了画面的立体感,使整个画面的效果更加灵动、逼真、自然。
17世纪荷兰的著名艺术家伦勃朗把“明暗对照法”发扬光大,使它成为自己标志性的技法。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特点与对比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特点与对比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的特点与对比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
虽然这两种绘画技巧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但在技巧、风格、技法、主题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绘画的特点西方绘画是指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绘画艺术,包括欧洲绘画和美国绘画。
西方绘画的主要特点有:精细的写实技巧:西方绘画注重写实,强调精细的画法和描绘细节。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捕捉真实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并将它们呈现在画面上。
丰富的技法:西方绘画技法丰富多样,包括油画、水彩画、版画、拓片、雕塑等。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运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各种风格多样:西方绘画的风格多种多样,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等传统风格,到当代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写实主义等风格。
主题广泛:西方绘画的主题广泛,既可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表现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情感。
许多西方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情感,并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东方绘画的特点东方绘画是指东方文化传统中的绘画艺术,包括中国绘画、日本绘画和韩国绘画。
东方绘画的主要特点有:笔墨韵味浓厚:东方绘画注重笔墨的运用,强调笔墨的韵味和气韵。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运用不同的笔墨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线条流畅:东方绘画注重线条的流畅,强调线条的柔和和优美。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自己的艺术理念。
各种风格统一:东方绘画的风格统一,从古代到现代的东方绘画风格都具有相似的特点。
东方绘画的风格被称为“墨韵”,强调笔墨的运用和气韵。
主题广泛:东方绘画的主题广泛,既可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表现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情感。
许多东方画家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和情感,并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东方绘画的主题常常涉及自然、动物、人物、建筑等内容。
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的对比虽然西方绘画和东方绘画都是两种独立的文化传统,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及代表作赏析
contents
目录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 • 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 西方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融合与创新 •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鉴赏与评价
01
CATALOGUE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
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比较
绘画材料
代表作品
《抢夺留西波斯的女儿们》、《阿波罗与达芙妮》
印象派绘画
总结词
注重光影变化和色彩运用,追求自然、清新、轻快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印象派绘画作品以日常生活、风景等题材为主,如莫奈的《睡莲》和塞尚的《苹果与橘子》,通过细腻的光影变化和 色彩运用,展现出自然之美和日常生活之趣。
代表作品
《睡莲》、《苹果与橘子》
表现形式
中国绘画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与意境的营造,强调“留白” ,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画面的完整性和细节的表现,追求真 实再现。
02
CATALOGUE
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赏析
文人画
总结词
文人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和内敛的意境,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 底蕴。
详细描述
文人画强调笔墨的运用,注重意境的营造,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表 现出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致。其代表作有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明代文徵 明的《山水图》等。
具有跨文化特色的新作品。
探索新的媒介材料
尝试使用新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 ,如综合材料、数字绘画等,可 以突破传统绘画的限制,为中西 方绘画艺术风格的融合提供更多
可能性。
中西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艺术交流的增多,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艺术家们将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创作自由。
浅谈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绘画论文-艺术论文
浅谈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绘画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西方绘画差异论文(热门范文8篇)之第七篇摘要:中西方绘画作为世界艺术的两大体系, 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具体体现。
但二者在绘画技法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类精神世界融入绘画中, 就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
因此, 就导致中西方绘画在题材的选择、表现技巧、线条运用、点的运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中西方绘画在选材、表现技巧、线条等方面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文化,天人合一,象征,明暗法分别以中国水墨画和欧洲油画为代表的中、西绘画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大体系。
所谓艺术都是人类精神世界外显的产物, 都是由人类最原始的感性主观意识产生的。
所以, 在精神层面上, 中西方绘画具有一定相似性。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大, 导致中西绘画艺术在绘画形式、图像、线条、色彩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区别。
所以, 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正确认识必须从二者的差异性开始。
1 差异形成原因导致中西方绘画存在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者之间的文化不同。
中华民族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普遍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以传统的农耕生活为基础, 以一种热爱自然热爱内心世界的心理状态立于宇宙之中。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强调相互之间的不可分离和契合状态, 崇尚传统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 中国的绘画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往往习惯于借助自然界的物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 讲究情景交融, 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的意象艺术思维。
因此, 在绘画的整体风格上都是比较舒畅、委婉、安静的。
而西方的海岛文化决定了西方民族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狂放气息。
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反, 它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 在西方人的思维中:人是属于大自然的, 但是人也是大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产物, 所以人并不是自然的附庸物品, 不应该受到自然的约束。
浅析中西绘画之差异
浅析中西绘画之差异
中西绘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其差异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本文将从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技术手法、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中西绘画的不同之处。
一、表现形式
中西绘画的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绘画的构图和空间表现方式。
西方绘画在构图方面多采用线性透视,图像立体感强烈,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平面感,以线条表现为主,人物形象相对扁平。
此外,中国绘画在画面布置方面通常采用散点式、平面对称式等构图方式,而西方绘画则更倾向于对称式、律动式等。
二、表现内容
中西绘画在表现内容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绘画多以动植物、山水之美、历史传奇等为主题,强调自然、神秘、传统文化等元素,具备浓郁的文化底蕴。
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人物肖像、历史事件、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宗教题材等,表现内容更加多元化。
三、技术手法
中国绘画采用笔触简洁自然、色彩含蓄和细腻的工笔画技法,注重线描,色彩差异明显。
西方绘画则主要采用油画技法,表现方式更加写实,颜色鲜明,结构严谨。
四、价值观念
中西绘画的表现方式和内容也代表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
中国绘画较为注重自然、传统文化、人文思想等,表现内容带有一定的精神内涵。
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个性、个体想象和视角、人类自由与普遍价值等。
总之,中西绘画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构图、表现内容还是技术手法、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但这不影响它们各自在不同文化圈内的独特表现和创造力。
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绘画风格与技法
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绘画风格与技法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画法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西方文化里耳熟能详。
然而由于中国对西洋艺术的了解起步较晚,这一部分内容在当今中国艺术界并没有多少人能全面了解,传到中国的一些零星的知识也残缺不全,有的甚至还是空白。
供艺术爱好者及专业人士参考。
文艺复兴绘画中出现的换色法(Cangiante)、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晕涂法(Sfumato)和统合法(Unione)这四种风格迥异的绘画技法被后世广为流传,许多艺术巨匠都曾经出神入化地运用它们创造出辉煌而美丽的艺术珍品。
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三杰在世时,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中常常采用Cangiante;达芬奇喜欢使用Sfumato;而拉斐尔则能完美地运用Unione。
Cangiante:换色法米开朗基罗《先知丹尼尔》(Prophet Daniel),注意先知袍子在膝盖上的黄色和旁边的绿色。
文艺复兴前期意大利绘画虽然也有胶绘(Détrempe)、蜡彩(Encaustique)等诸多画种类别,但还是以湿壁画(Fresque)和坦培拉(Tempéra)为主。
当时受到技术及材料的时代局限,色料种类很少,艺术家们只能用很有限的少数几种颜色作画。
尤其是在湿壁画的绘制中,由于石灰上不能使用对碱性物质敏感以致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颜料,所能使用的颜色就更少。
因此当时的画家采取了相对简单的办法来表达色彩和明暗,比如简单地在物像固有色中调入黑色来表示暗部等方式,以用颜料画素描的办法来表达彩色的物件,而对色彩变化却无法深入表现。
这时Cangiante——换色法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方法旨在使用近似的颜色代替简单加白的亮部或简单加黑的暗部,只要这两种颜色的明度和色相差异不太大就可以。
早在乔托(Giotto)的作品中,就能看到他偶尔用到这种方式,而安吉利科(Fra Angelico)则开始较多地运用这种以近似色代替的办法了。
其实这种方法虽然被称为是一种技法,但还是源于色料种类不健全时代的权宜之计。
比较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探究
比较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探究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探究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方式,是文化和传统的延续。
中西方艺术,作为两个迥然不同的文化领域,具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进行探究。
一、绘画艺术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写实技法,追求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而中国传统绘画则重视笔墨的运用,强调意境的抒发和精神的表达。
西方绘画注重人物、风景等具象画面的描绘,而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加注重意象的提炼和气韵的表现。
二、雕塑艺术西方雕塑更加注重材质的选择和雕塑形象的真实感。
西方雕塑师倾向于使用大理石、铜等材料,并以人物雕像为主要表现形式。
而中国雕塑注重以器物雕刻、石刻等形式表现,倾向于使用陶瓷、玉石等材料,并注重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音乐艺术中西方音乐在表现手法和音乐理念上呈现出显著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和声和对位法,追求协调和谐的声音组合。
而中国音乐注重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强调音乐与文学、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四、舞蹈艺术西方舞蹈重视肢体的表达和舞者个体的技巧展示。
西方舞蹈注重舞蹈者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技术的完美呈现。
而中国舞蹈则更注重肢体的协调性和整体感,强调以舞蹈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五、戏剧艺术中西方戏剧在表现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戏剧注重舞台效果的制造和对话的展示,追求剧情的连续性和情感的真实性。
而中国戏剧注重身段的变化和腔调的运用,强调舞台化的效果和意境的表达。
六、文学艺术中西方文学在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上呈现出独特的差异。
西方文学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强调情节的悬念和冲突的处理。
而中国文学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追求文字的精炼和意蕴的深远。
综上所述,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异同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等方面。
中西方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上都存在差异,但都是人类情感、思想和文化的抒发方式。
外国绘画的特点
外国绘画的特点
外国绘画,主要是指西方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以下是一些外国绘画的特点:
1. 再现性:西方传统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包括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
2. 形式与内容:西方绘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强调通过画面来传达某种意义或情感。
画家常常通过构图、色彩、线条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光与色:光和色在西方绘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画家们常常运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和质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4. 技法与材料:西方绘画的技法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
不同的技法与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5. 主题与风格:西方绘画的主题广泛多样,从宗教、历史、神话、文学到自然、人物、静物等都有涉及。
同时,西方绘画也经历了多种风格的演变,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等。
6. 科学精神:西方绘画深受科学精神的影响,画家们常常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等科学知识来研究自然和表现对象,以达到更真实、更准确的效果。
7. 个性表达:西方绘画注重个性表达,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这种个性表达也是西方绘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总之,外国绘画的特点非常丰富多样,它反映了西方文化和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也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珍贵的作品。
谈谈西洋绘画材料
克是在综合 了前人经验 的基础上 ,对绘 画颜色料进行
了改 进 ,发 明 了一种 新 的调 色 剂 亚 麻 仁 油 ,这 种 调合 油易 于 调和颜 色 ,运笔 流 畅 自如 ,可层 层 敷 设 ,透 明
不仅精细地描绘了主人翁新婚 夫妇及 室 内的一切 ,有
意思 的是画家十分巧妙地利用 了墙上 的镜子来扩大 画 面的空间 ,并将 前来参加婚礼 的客人——其 中包括作 者 自己描绘在画面镜子里 ,而且在背后墙面上刻有扬
・
现 了诸于阿尔弗莱德 、伊斯托 、约翰 ・ 巴莱 和阿尔弗
莱德 ・ 帕森等许多专业 的水彩画家 ,共 间界 限泾渭分 明。法 国美术界在 l 9世纪 因英 国水 彩画 的影 响而 出
就 。法 国南 部 的拉斯 科 和 西 班 牙 的 阿尔 塔 米 拉 的 洞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意大利语 ,泛指一切可 由水溶的胶性颜料及结合剂 组成 的绘画。取用于 以天然存在 的乳剂——鸡蛋 ,再
添加干酪素 、蜂腊等其他乳性结 合剂组合成 的颜 料。
绘制在涂有熟石膏与皮胶调制的石膏浆 的硬木板或墙
面上 ,色 白质细 吸 收性 能 好 ,用 纯 蛋 黄 - N 调 制 的颜 %
凡 ・ 艾克于 13 44年在此 的字样 ,以其独特的情节处
理 和 对 细节 环境 的深 入 刻 画 ,成 为 欧 洲 油 画 肖像 画 中 的精 品。
现了水彩画的兴盛 ,却不像英 国人那样严格划分油 画
与水彩 画之间的界线 ,继德拉 克洛瓦之后的柯 罗、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绘画材料的技法与表现[摘要]西方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而绘画材料、颜料,媒介剂的变化则促进了油画的发展。
十五世纪欧洲北方画派的奠基人凡·爱克创造的绘画媒介剂“布鲁目光油”促成坦培拉绘画正式向油画过渡,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克劳德·伊维尔创造的玛蒂树脂,则是古典油画技法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关键词]绘画材料媒介剂变化西方绘画——油画,真正意义上的产生至今不过500年的历史,而此前欧洲曾经历过古代胶彩画、蜡彩画、镶嵌画、湿壁画、干壁画、坦培拉绘画以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漫长历史变迁,直到16世纪以后,现代意义的油画才逐步发展成熟,并作为西方主要画种统领画坛直至20世纪。
油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材料技法的演变史,由于结合剂的改变,绘画经历了从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到油画的历史变迁。
一、绘画材料的变化在西方传统绘画中,依托材料是绘画赖以生存的基本材料,是用来承载底色及油彩层的。
传统绘画早期的依托材料一般是木板。
一直到15世纪,木板仍是欧洲最主要的依托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技法的进步,布的轻便性、平整性远远优于木板,因此木板逐渐被画布所取代,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西方传统绘画——油画的依托材料主要为画布(如亚麻布、棉布及其他布类)、绘画纸张(如白卡纸)、木板(如五夹板)。
每一种依托材料性能的不同,都可能导致画家技法使用的不同。
西方传统绘画技法材料的发展演进历经五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由欧洲绘画发展起来的绘画技法材料学,是一门研究历代大师具体的作画方法和选择、制备材料的经验为基础的,不仅研究表现技巧,还要探讨绘画技法材料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坚固耐久性。
在一些古代大师的传世杰作中,由于年代久远和使用材料的关系,如今画面色彩已变灰暗。
德拉克洛瓦完成《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一作品时,其绚丽的色彩当时曾引起轰动,但如今这幅画已变得一片灰暗。
而十五世纪欧州北方弗拉芒画派大师凡·爱克的传世作品至今还保存得完好如新。
历史证明,凡·爱克技法是坚固的古典油画技法。
在欧美现代画家中、很多人为重建凡·爱克式技法做着种种试验,在众多的研究者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克劳德·伊维尔,他是一位当今世界上少有的,技艺精道的幻境画派(乱真画派)的著名画家。
他的乱真画在世界各国引起了轰动,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画坛。
平滑如镜的画面表层结构、物体刻画细致、质感逼真、画面效果精美,这些都是凡·爱克技法的主要特点,而伊维尔绘制的“乱真派”油画效果也十分接近凡·爱克绘画风格。
伊维尔技法的特点是他使用的材料都是遵古法,自己制作,依据是参考古书文献记载,他认为自己做的东西,因为了解其性能,颜色稳定、不变不退,用起来有把握。
伊维尔用加氧化铅熬制的熟核桃油和玛蒂树脂溶化后混合而成的罩染媒介剂,与凡·爱克的“布鲁日克油”极为相似。
依维尔技法系统、严谨、言之有据、操作有法、材料性能稳定,表现力强。
所以伊维尔技法是继承了古典油画技法主要特点的技法。
作为油画家,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心理想象和创造能力,还要具有精湛的表现技法,另外,还要有对工具材料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的能力,才能创造出高品味、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来。
比如古典大师伦勃朗,他惯用一种特殊技法——“多层厚涂透明法”,整幅作品均有一定厚度的色层,即先用较干的浅厚色,堆积成所需要的笔触,有点类似浮雕,显现出凹凸的肌理效果。
待干后,再用特别的较稠的油剂,调上薄薄的色浸润画面,使稠油剂沉积在凹凸色块裂缝里,紧接着将浮在凸面色油擦去,或待干后磨掉,形成画面凹凸色块的色层、深浅变化,以至达到很强的立体感。
他充分掌握油画的各材料的性能,并常在暗部画上浮雕似的厚笔触,亮部多是不透明色,色层较暗部更厚,衣纹用笔触较大,而且奔放,其中厚笔触之间交错重叠。
伦勃朗在肌肤的处理上,采用直接敷色法,面部色彩的变化和笔触都有颜料直接混合,常采用透明一不透明一透明的着色层次,使透明的色层中隐约透出不透明色的笔触,从而显得画面丰富深厚。
印象派大师莫奈所作的风景画,先制成特殊纹理的底子,制做时所用的涂料是较稀而又易干的栩状材料,用大笔刷在画布表面,让人感觉象有一定厚度而又圆浑的笔刷纹理。
整幅画用厚涂的、富有节奏感的笔触,用笔随意,用色丰富,形成一种与一般古典主义油画表面迥然不同的粗糙如墙面的肌理效果,呈现出一种新的肌理美,画面感觉有种朦胧、闪烁的气氛。
莫奈这种对笔触、色层处理和画布底子的利用技巧,自然属于色彩与肌理的构成,同时提供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肌理构成和色彩处理的方法。
然而,这也就是印象派用色和用笔的很典型的方法。
莫奈之所以不采用传统的程序画法,改在灰白色底子上,使用圈厚而又断续的条状笔触,用大笔直接厚涂画布表面,使之产生很强厚度而又圆浑的肌理,这正是印象派画家创造的色彩学理论,采用色彩的分割的方法,来达到再现自然景物在阳光、空气、光色相互辉映下的灿烂、颐动和朦胧的景象与气氛。
二、绘画颜料的变化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对颜色的运用的潜能。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用矿物颜料粉与动物脂肪和血调和作为洞窟壁画的颜料,并运用骨管或兽毛作为壁画用的工具。
发展到古埃及时期出现了蜡画,这种用熔化的蜡与色粉混合作为颜料的肖像画是绘在木板之上的,这使它成为最早的架上绘画。
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
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
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
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
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
早期油画颜料都是由画家们自己制作的,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画面效果,制造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颜料。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开始批量生产油画颜料、画笔、画布等。
所以,现代的艺术家不是在研究油画颜料、画布、画笔等的制作方法,而是在运用这些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是因为艺术家运用这些物质材料,再造一个不同于“第一自然”的“第二自然”(歌德语)。
这个“第二自然”即是一种感觉过的、思考过的、按艺术家的方式重新组织使其达到完美的自然,它已不再是自然的原来的现实,它是融汇了主、客二体,经过艺术家再造的非现实性的自然。
三、媒介剂的变化结合剂是绘画材料中最为重要的,油画媒介剂的作用是使颜色稀薄,它直接关系到绘画的制作、保存等各个方面。
每一种结合剂性能不同,绘画制作便不同。
最早出现的有蜡画、镶嵌画、湿壁画、坦培拉绘画等。
坦培拉绘画是以鸡蛋作为主要结合剂或加入水或加入油(达玛油、亚麻仁油)的绘画。
这种颜料多水时薄如水彩,透明流畅;少水时饱满沉稳,适于精细描绘。
十五世纪欧洲北方画派的奠基人凡·爱克,他创造的绘画媒介剂“布鲁日光油”促成坦培拉绘画正式向油画过渡。
美术史称他为油画的发明者,凡·爱克技法的特点是描绘十分精细写实,技巧非凡。
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结合剂配方。
这种颜料行笔流畅,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
法国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克劳德·伊维尔创造的玛蒂树脂——是由玛蒂树切口流出的有光泽、透明泪滴状芳香树脂,是古典油画技法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凡·爱克改进了西方中世纪的绘画材料,创造性地将植物油料制成的调色油作为媒介剂运用到绘画色料的调和中。
相对于当时人们常用蛋清做媒介剂而言,用油作为绘画媒介剂有着更多的优越性。
这使得当时画家在作画过程中能够更加从容地通过色彩的慢慢转化来使画面的效果更加柔和,同时还能够通过反复在油画透明色层上的罩染和修改使画面表现的对象更加真实、准确。
这一切都是当时以蛋清为媒介剂的蛋彩画所无法达到的。
绘画材料的改进促使油画在欧洲迅速地传播开来,和原有的蛋彩画、蜡画成为了欧洲当时最主要的绘画形式之一。
油画绘画的特性使得人们对绘画的反复深入修改成为了可能,画面中的空间感、体积感也得以表现。
同前一时期的绘画相比较,油画所表现的人物和对象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血有肉,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的。
从整个绘画材料演变的过程来看,至16世纪真正意义上油画的出现,油画材料与底料的制作方式已基本定型。
依托材料以亚麻布为主使用至今。
油画底料及底色制作方式基本未变,虽然化学胶以其便捷基本取代了动物胶,但两种材料在性质上是一样的,结合剂(调色油)的变化至16世纪已经完善。
随着16世纪古典技法制作过程的完成,材料的变化基本完善。
现代派的发展进人90年代之后,从绘画材料工具、媒介等的选用。
到画面的具体制作,无一不是艺术家们的创造部分。
现代绘画在工具材料方面做了新的改革,只求效果、不择手段。
在利用传统的架上绘画中的笔、画刀和颜料之外,使用喷滴、泼流、滚筒、金属片,以及地毡、织绒、木头、打碎的瓷器、玻璃、油蜡、木板……从而产生一种高浮雕画面的新技法,在二维平面上体现出一种与传统绘画迥然不同的审美心理效应。
参考文献[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祝福新,刘仁杰,法国克劳德·伊维尔油画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0。
[3]潘世勋,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三百图[M]福州:广西美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