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
广东省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建设方案
![广东省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af323bcd126fff7050bb3.png)
附件一:广东省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广东省科技厅为了贯彻落实《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的引领、支撑和服务能力,增强广东农业产业竞争力。
按照广东省“十二五”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整合资源与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依托我省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广东省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的必要性广东是工业强省,也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9年农业总产值在全国排第五位,其中:花卉、饲料和甜玉米排第一,水产品排第二,水果、糖料排第三,肉类排第六,蔬菜、稻谷排第七;广东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集散地,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担负着为粤港澳地区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重任。
然而,广东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1/3,人口承载力有限,环境容纳量不足。
但是,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在国家层面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不足,研究力量分散、系统性不够、科技储备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形式多样、机制灵活,能在支撑广东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研发机构,更好地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关键科技问题。
农业共性技术是指能对农业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产生深度影响,并能在一定范围和领域内广泛应用,能形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术。
拟建设的中心依托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整合全省科技资源,针对广东农业产业的共性关键科技需求,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组建优秀研究团队,有系统、有层次地开展联合攻关,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更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支撑广东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的精神,按照广东省“十二五”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围绕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发展需求,突出广东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构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效联动新机制,实现支撑农业产业发展、培育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机结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9ae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6.png)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二、园区建设目标1.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业产值;2.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3.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4. 促进农村就业,改善农民收入。
三、园区规划与布局1.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2. 设立科研实验室和农业试验田,支持科技研发和新品种培育;3. 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提供土地和设施给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企业;4. 兴建农产品加工厂,提供加工加值服务;5. 建立农业科技展示中心,展示新技术和科研成果。
四、支持措施1. 提供土地和设施租赁补贴,降低农业企业的投资成本;2. 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研发工作;3. 建立农产品流通网络,帮助农产品销售;4. 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5. 引入优秀企业和科研团队,推动园区发展。
五、园区管理与运营1. 设立园区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监管和协调工作;2. 建立科技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4.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5. 定期评估和园区工作,不断优化管理和运营机制。
六、预期效果与成果1. 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农产品供给充足;2.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达到国际标准;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就业形势良好;5. 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园区的建设将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农村就业形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21b67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3.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0.03.29•【字号】粤府办〔2000〕21号•【施行日期】2000.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00〕21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〇〇年三月二十九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发[2000]2号),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厅是主管科技工作的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出的职能将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交给知识产权局。
(二)划入的职能原计划委员会承担的组织编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的职能。
(三)转变的职能1.将重大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前期论证评估、项目过程管理、项目验收中的一般事务性工作,交由科研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2.市、县(区)人民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的项目批准后,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过程管理。
3.将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前期论证评估工作,交给地级以上市(含顺德市)人民政府、科研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4.将科技项目资金使用的具体审计、评估工作,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5.将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各类科技统计、科技成果登记、公报和科技奖励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科技期刊的质量审读、科技管理人员一般性培训等工作,交由科研事业单位承担。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727db0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4.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2.20•【字号】粤府[2002]12号•【施行日期】2002.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粤府〔2002〕12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二○○二年二月二十日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十五”期间,我省将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进入全面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是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始终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为了贯彻全国农业科技大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16号)和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粤发〔2001〕8号),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1.我省农业已经由单纯满足温饱,发展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由以单一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农、林、牧、渔、旅游、生态农业综合发展;规模化、区域化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迅速发展;现代化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迅速发展,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外向型农业有所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e66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6.png)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集科技研发、技术示范、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二、规划与布局1.选址:根据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和发展需求,选择具备优质土地资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作为园区的选址。
2.规模和布局: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和发展需求,确定园区的规模和布局,包括科研实验基地、技术示范区、科技服务中心、创新孵化园等功能区的划分和布局。
三、建设与设施1.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先进的科研实验室、种质资源库、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为科研及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平台。
2.技术示范区:建设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区,展示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种植养殖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种植养殖方式。
4.创新孵化园:建设农业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提供企业孵化、技术转移、融资支持等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
五、科研与合作1.科研攻关:加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开展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
2.产学研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与科研院所、高校、农业企业等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3.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园区与国际组织、外农科技园区的合作交流,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推动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六、政策支持与引导1.财政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费支持,鼓励地方政府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2.人才引进:引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和创业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的通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de4f15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4.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0.07.20•【字号】粤科农函字[2010]977号•【施行日期】2010.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关于开展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的通知(粤科农函字[2010]977号)各市科技局(委),有关单位:为了全面总结“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成效,为编制“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我厅将开展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研范围1、调研对象为:“十一五”期间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2、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是:2006-2009年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的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不含农业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清单参见附件4。
3、各项指标的统计时间截止至2010年6月30日。
二、调研内容调研内容包括“十一五”期间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实施情况、成果产出和转化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政策建议等。
三、调研方式本次调研主要以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方式进行。
组织形式为:各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所监管的项目承担单位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隶属于省直有关单位承担的项目,由其主管部门发放和回收;省级涉农高校、省级涉农科研机构承担项目的调研工作由各高效大学科研处、研究院(所)科技管理部门统一组织。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1、问卷发放问卷电子版在省科技厅网站(http:///)下载。
2、问卷回收请各单位回收调查表(附件1)后,于8月13日前将经单位审核盖章的调查表一式一份,寄送至省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所,电子版发至邮箱。
通讯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号楼省技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所邮政编码:510075五、联系方式广东省省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所余嘉罗卫平联系电话:020-87687226,87688200 132****9678联系邮箱:*******************广东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林振亮叶毓峰联系电话:020-83163905,83163906附件:1、广东省“十一五”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2、广东省2006-2009年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清单3、产品领域编码表4、“十大农业科技专项工程”编码表二0一0年七月二十日附件1:填表说明:1.【主管部门名称】、【联系人】由主管部门(市科技局、大专院校、省直部门)填写,其余栏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2.【化肥使用提高效率】指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的减少量(△Q)与原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Q2)的比率,即△Q/Q2*100;【农药使用提高效率】指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量(△Q)与原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Q2)的比率,即△Q/Q2*100。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3e6ac0b7cd184254b3535f2.png)
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粤科农字〔2011〕44号各有关地级市科技局: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促进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发展和壮大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引领与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我厅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执行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请迳向我厅反映。
附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二○一一年五月五日附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据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的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的中心区,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
通过园区建设,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省科技厅在“十二五”期间批准建设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第二章区域布局与功能第四条2011~2015年,根据广东省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区域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省科技厅重点支持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
第五条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
核心区应突出技术源动力功能,打造产业集聚和技术集成平台。
在核心区内建成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良种引进示范和繁育等功能区,核心区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深度合作。
示范区应突出技术与产业示范、带动功能,利用示范区内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产业示范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方式和农业科技特派员进行示范推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d083ae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4.png)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01.07.06•【文号】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施行日期】200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1年7月6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科发农社字[2001]2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我部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总体部署,制定了《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要求,做好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
《农业科技区申报书》、《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和《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须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送园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农业科技园区采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运行方式。
首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符合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条件和要求的园区进行试点。
运行一段时间后,按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评与验收,达标者正式挂牌。
然后总结经验,安排第二批、第三批园区的评审与批复。
经研究,定于2001年8月初组织专家评审首批试点园区。
附件1: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31d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c.png)
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农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第一章智慧农业概述 (3)1.1 智慧农业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3)1.2.1 技术层面 (3)1.2.2 政策层面 (4)1.2.3 产业层面 (4)1.3 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4)1.3.1 技术融合与创新 (4)1.3.2 产业协同发展 (4)1.3.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1.3.4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4)第二章园区智慧农业建设目标与原则 (4)2.1 建设目标 (4)2.1.1 总体目标 (4)2.1.2 具体目标 (4)2.2 建设原则 (5)2.2.1 实用性原则 (5)2.2.2 创新性原则 (5)2.2.3 可持续性原则 (5)2.2.4 协同性原则 (5)2.2.5 安全性原则 (5)2.2.6 经济效益原则 (5)2.2.7 社会效益原则 (5)第三章园区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3.1 农业物联网建设 (6)3.1.1 建设目标 (6)3.1.2 建设内容 (6)3.1.3 技术路线 (6)3.2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6)3.2.1 建设目标 (6)3.2.2 建设内容 (6)3.2.3 技术路线 (7)3.3 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 (7)3.3.1 建设目标 (7)3.3.2 建设内容 (7)3.3.3 技术路线 (7)第四章农业生产智能化 (7)4.2 智能养殖技术 (8)4.3 农业生产全程监控 (8)第五章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管理 (9)5.1 农业生产管理系统 (9)5.1.1 系统概述 (9)5.1.2 系统架构 (9)5.1.3 功能模块 (9)5.2 农业市场信息平台 (10)5.2.1 平台概述 (10)5.2.2 平台架构 (10)5.2.3 功能模块 (10)5.3 农业政策与法规数据库 (10)5.3.1 数据库概述 (10)5.3.2 数据库架构 (10)5.3.3 功能模块 (10)第六章农业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11)6.1 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 (11)6.1.1 建立培训体系 (11)6.1.2 技术推广与创新 (11)6.2 农业金融服务 (11)6.2.1 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11)6.2.2 金融产品创新 (12)6.3 农业电商与物流 (12)6.3.1 构建农业电商平台 (12)6.3.2 完善物流体系 (12)第七章智慧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2)7.1 农业安全生产监控 (12)7.1.1 监控系统概述 (12)7.1.2 监控系统建设内容 (13)7.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7.2.1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13)7.2.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7.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3)7.3.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概述 (13)7.3.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 (13)第八章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 (14)8.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4)8.1.1 创新体系建设目标 (14)8.1.2 创新体系内容 (14)8.1.3 创新体系实施路径 (14)8.2 人才培育与引进 (15)8.2.1 人才培育目标 (15)8.2.2 人才培育措施 (15)8.3 产学研合作与交流 (15)8.3.1 产学研合作目标 (15)8.3.2 产学研合作内容 (15)8.3.3 产学研合作实施路径 (16)第九章园区智慧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16)9.1 项目总体方案 (16)9.2 项目实施步骤 (16)9.3 项目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7)第十章智慧农业建设政策与保障措施 (17)10.1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7)10.2 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18)10.3 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18)第一章智慧农业概述1.1 智慧农业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https://img.taocdn.com/s3/m/91012fc85ef7ba0d4a733bbf.png)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发文字号】粤农[2011]249号【发布部门】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发布日期】2011.07.19【实施日期】2011.07.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粤农〔2011〕249号)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省直管县农业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做好2011年省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工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2011年省级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二○一一年七月十九日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名称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
本专项资金由原良种引进培育专项资金、水稻育种奖励专项资金和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整合而成。
(二)专项资金来源和依据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若干问题的决定》(粤发〔1995〕7号)、《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广东省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为加快我省优良动植物品种更新换代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以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农业良种培育、引进、试验、审定、推广工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设定本专项。
(三)专项资金扶持方向1.农业科技推广:主要用于动植物优良品种主推技术、农业科技设施先进技术、农业信息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体现良种良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我省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科普宣传和主要农产品市场监测。
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2bea42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e.png)
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1.12.21•【字号】粤农[2011]432号•【施行日期】2011.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公布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的通知(粤农〔2011〕432号)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2011-2013年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粤农〔2011〕185号)的规定,我厅研究确定白云空港农业综合示范园等38个农业园区为“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园区规范发展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和规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继续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拉动作用,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实现政府扶强扶大扶优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
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对园区生产环节的技术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开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园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进经营方式,完善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
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检查督促,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继续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督查,指导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按批复的规划和项目建设内容组织实施;加强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扶持的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各有关市、县农业局要督促承担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计划的单位,按照《关于印发2011年度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粤农计〔2011〕62号)规定和要求,依据已申报的建设内容,严格使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按规定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发挥应有的绩效。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a27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d.png)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 (3)1.1 项目背景 (4)1.2 建设意义 (4)1.3 建设目标 (4)第2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4)2.1 自然条件 (4)2.2 经济条件 (5)2.3 社会条件 (5)2.4 政策条件 (6)第3章总体规划与布局 (6)3.1 规划原则 (6)3.2 功能区划分 (6)3.3 空间布局 (7)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 (7)4.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4.1.1 创新主体 (7)4.1.2 创新机制 (7)4.1.3 创新方向 (7)4.1.4 创新平台 (8)4.2 研发机构建设 (8)4.2.1 机构设置 (8)4.2.2 人才团队 (8)4.2.3 条件保障 (8)4.2.4 项目支持 (8)4.3 技术引进与转化 (8)4.3.1 技术引进 (8)4.3.2 技术筛选 (8)4.3.3 技术转化 (8)4.3.4 成果推广 (8)第五章农业产业链构建 (9)5.1 产业链设计 (9)5.1.1 产业链整体布局 (9)5.1.2 产业链环节协同 (9)5.1.3 产业链支持体系 (9)5.2 种植业发展 (9)5.2.1 品种选择与布局 (9)5.2.2 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 (9)5.2.3 种植业配套设施建设 (9)5.3 养殖业发展 (9)5.3.1 养殖品种选择与布局 (9)5.3.2 养殖技术创新与应用 (10)5.4 产后处理与加工 (10)5.4.1 产后处理设施建设 (10)5.4.2 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10)5.4.3 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 (10)第6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10)6.1 农业信息化建设 (10)6.1.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0)6.1.2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 (10)6.1.3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0)6.2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11)6.2.1 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11)6.2.2 智能农业机械设备 (11)6.2.3 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 (11)6.3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1)6.3.1 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11)6.3.2 农业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 (11)6.3.3 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11)6.3.4 农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1)第7章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1)7.1 环境保护措施 (11)7.1.1 农业污染防治 (12)7.1.2 生态环境保护 (12)7.2 资源循环利用 (12)7.2.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7.2.2 水资源循环利用 (12)7.3 生态农业发展 (12)7.3.1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12)7.3.2 发展循环农业 (12)第8章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 (13)8.1 培训体系建设 (13)8.1.1 培训目标与原则 (13)8.1.2 培训内容 (13)8.1.3 培训方式 (13)8.1.4 培训师资 (13)8.1.5 培训基地建设 (13)8.2 推广模式摸索 (13)8.2.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13)8.2.2 创新推广方式 (13)8.2.3 示范基地建设 (13)8.2.4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14)8.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14)8.3.1 成果筛选与评估 (14)8.3.2 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14)8.3.4 成果推广与普及 (14)8.3.5 成果转化效果评价 (14)第9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9.1 投资估算 (14)9.1.1 估算依据 (14)9.1.2 估算范围 (14)9.1.3 估算方法 (14)9.1.4 投资估算结果 (15)9.2 资金筹措 (15)9.2.1 资金来源 (15)9.2.2 资金筹措方式 (15)9.3 资金使用计划 (15)9.3.1 资金使用原则 (15)9.3.2 资金使用计划 (15)9.3.3 资金监管 (16)第10章项目实施与组织管理 (16)10.1 实施步骤 (16)10.1.1 前期筹备阶段 (16)10.1.2 设计与招投标阶段 (16)10.1.3 施工建设阶段 (16)10.1.4 验收与移交阶段 (16)10.1.5 运营与维护阶段 (16)10.2 组织架构 (17)10.2.1 决策层 (17)10.2.2 管理层 (17)10.2.3 执行层 (17)10.2.4 监督层 (17)10.3 运营管理 (17)10.3.1 制度建设 (17)10.3.2 人力资源管理 (17)10.3.3 财务管理 (17)10.3.4 技术创新与推广 (17)10.4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7)10.4.1 政策风险 (17)10.4.2 市场风险 (17)10.4.3 技术风险 (18)10.4.4 财务风险 (18)10.4.5 管理风险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意义1.1 项目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广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286464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a.png)
广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1.08.29•【字号】粤农计[2011]83号•【施行日期】2011.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广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粤农计〔2011〕83号)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农业局、财政局:为做好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省农业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2011年省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扶持对象县(市、区)、乡(镇)综合农技推广站(中心)、区域性农技推广站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二)专项资金扶持范围东西两翼、粤北山区14个地级以上市所辖各县(市、区)和江门市的开平、恩平、台山市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三)专项资金扶持方向及数额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批准立项的推广站建设项目进行补助,其奖励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各县(市、区)和江门市的开平、恩平、台山市的农技推广综合站和区域站建设办公场所、改建或修缮业务用房、改善办公条件、添置或更新办公设备、仪器设施和交通工具。
通过资金扶持,逐步使基层农技推广站实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09〕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府[2008]24号)的建设要求,达到“三有”标准,即有办公场所,咨询、检测、化验、标本、资料、信息、档案等工作用房;有服务手段,具备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等必需的办公设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化验设备等必备的仪器设备;有下乡工具,配备摩托车或工作用汽车以适应农业服务到乡村、到田头的要求。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2e5e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9.png)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业科技园区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步骤1.选址规划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地块作为农业科技园区的选址。
在选址规划上,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保障、交通便利等因素,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支撑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力量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3.产业培育园区要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为重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优势,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5.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出台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园区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提供政策支持。
6.人才引进园区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具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园区,推动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风险防范在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风险。
因此,要加强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五、效果评估要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确保园区的长期健康发展。
六、结语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b7e0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8.png)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农业科技园区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详细说明了实施的目标、内容、步骤和计划。
一、实施目标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2.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4.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与产业结合。
二、实施内容1.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提供研发、测试、示范等服务。
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
3.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的现代化。
4.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推行合作社、联合经营等新型经营模式。
5.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三、实施步骤1.建立科技创新平台(1)确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提供创新工作场所和设备。
(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3)引进优秀的科研团队,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2.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2)组织生产者和科研机构、企业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选择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产业化示范,提高附加值。
(2)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和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改造农村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效益。
4.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1)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组织形式。
(2)提供财税和金融支持,推行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
5.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1)建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引进和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2)加强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ce5531ccbff121dd36837b.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4月13日以粤科规划字〔2012〕57号发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公开和公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通过省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政策扶持、引导,由独立法人单位承担,并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相关科技活动。
按照经费组织形式,省级科技计划分为专项经费资助计划和支撑引导计划2类。
专项经费资助计划是指省财政专项列支,用于特定科技领域或特定工作任务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专项计划、产学研合作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高新区发展引导计划、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计划、主体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等。
支撑引导计划是指运用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资金、科学事业费等其他财政资金,为落实其他科技发展任务而设立的科技计划,包括工业攻关计划、农业攻关计划、社会发展攻关计划、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计划、成果推广计划、对外科技合作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专业镇建设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民营科技园计划、科普计划等。
根据工作职能,省级科技计划的具体类别可进行调整。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主管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受理、评审与立项、实施与管理、结题与验收、绩效评估等管理工作。
各类科技计划管理上有其他要求的,在本办法基础上另行制定专项管理办法。
第四条省科技厅是省级科技计划的管理部门,根据职能及省政府相关规定单独或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对科技计划的设立、编制、申报、组织实施和监督进行综合协调管理。
省科技厅根据科技计划管理工作需要,可依照有关规定选择中介机构承担或协助办理有关具体事务。
第二章申报与受理第五条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在调研相关科技领域的基础上制定各类科技计划入库项目申报指南。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1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1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https://img.taocdn.com/s3/m/e62bec3e227916888586d71f.png)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1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粤科函农字[2011]161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11.02.18
【实施日期】2011.02.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1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和绩效考评
工作的通知
(粤科函农字〔2011〕161号)
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财政局、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
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1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国科办农〔2011〕8号)要求,现就2011年度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行动”)项目申报和绩效考评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材料要求
㈠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本市范围内择优推荐1个县(市、
区)申报专项行动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
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粤科农字[2011]43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11.04.21
【实施日期】2011.04.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
通知
(粤科农字〔2011〕43号)
各有关地级市科技局:
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促进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发展和壮大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科技引领与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我厅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执行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请迳向我厅反映。
附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年)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附件:
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科技引领和产业集聚总体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立足和提升不同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对各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
为做好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建设原则
㈠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㈡有利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壮大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㈢有利于农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提升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㈣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㈠总体目标。
2011~2015年,重点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各地级市建设具有农业区域特性和引
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挥产业集聚和技术密集优势,带动当地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㈡具体目标。
到园区建设期末,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每个园区应实现以下目标:
⒈园区有较完善的功能空间布局,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边界清楚,建成主导产业的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加工、销售、培训于一体的格局,有成熟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
⒉园区内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以上,新发展农业产业规模企业5家以上,园区核心区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在省内同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国内同行业有较大影响;
⒊园区建设辐射带动主导产业规范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上。
年培训农村骨干技术人员500人以上,培训农民5000人以上;带动园区示范区所在县(市)农户人均增收30%以上;
⒋园区的核心区和示范区内企业产值、利税年递增10%以上。
三、建设内容、方式与期限
㈠建设内容。
园区的建设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3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