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落柱的成因、危害及其勘察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陷落柱的成因、危害及其勘察预测

钱学溥(国土资源部)

摘要:文章探讨了有关陷落柱成因3种主要的假说,叙述了我国最严重的3起陷落柱突水事故。根据多数地质工作者支持的“膏溶说”及实践的经验,文章论述了陷落柱的勘察和预测。

关键词:陷落柱;成因;危害;勘察预测

一、陷落柱的成因

陷落柱在世界其它各地少有发现,在我国,则是一种比较发育的地质现象。陷落柱分布在煤系地层中,高度可超过500米,直径多在20米至200米,组成陷落柱的块石,是上覆地层的岩石。

陷落柱分布的密度,一般是0.2~2个每平方公里,在阳泉最大密度可达100个每平方公里。陷落柱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山西、陕西、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北京市和重庆市的煤田中,全国发现的陷落柱总数约有6000个。关于陷落柱的成因有许多假说,主要有“溶洞说”、“膏溶说”、“真空说”。

1、1944年,日本小贯义男提出“溶洞说”,认为陷落柱是

奥陶系石灰岩溶洞塌陷形成的产物。这种假说难以接受:首先,在陷落柱最为发育的山西,看不到奥陶系地层发育有大型垂直的溶洞。其次,奥陶系上覆有煤系地层,奥陶系承压水水平流动,不可能形成大型垂直的溶洞。

2、1960年,钱学溥提出“膏溶说”。这种假说认为:奥陶

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中,赋存有厚度大于30米的硬石膏(已被1976

年,山西省沁水盆地石油普查钻探等所证实)。地壳不断地上升,当硬石膏层被抬升至距地面1500米左右,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硬石膏(CaSO4)水化形成含水石膏(CaSO4∙2H2O)(简称石膏)。硬石膏水化变成石膏(已被1959年,山西省阳泉市供水水文地质详查钻探所证实)体积膨胀了55.6%。体积巨大具有可塑性的石膏,沿着破碎带的交线挤入上覆的岩层。石膏的溶解速度是石灰岩、白云岩的5~10倍。这种柱状的石膏体不断被地下水溶蚀,上覆岩层塌陷充填形成了陷落柱。

四川盆地地下深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地层中,赋存有厚度大于30米的硬石膏层(已被大量的石油钻探所证实),在重庆市、合川县,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上覆的须家河组煤系地层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陷落柱。

3、1978年,徐卫国提出“真空说”。这种假说认为:地下水穿过溶洞流动,形成真空,在真空吸附的作用下,上覆地层塌陷形成了陷落柱。这种假说难以成立:第一,地下水可以穿过溶洞,空气当然也可以进入溶洞,难以形成真空的溶洞。第二,即使形成了真空的溶洞,其负压最大也只相当于大气的压力,也就是1.03千克每平方厘米,这样小的负压力,肯定不足以形成几百米高的陷落柱。

4、2005年,贺可强、王滨、杜汝霖著《中国北方岩溶塌陷》,

称陷落柱的形成机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1960年钱学溥提出的“膏溶说”得到较多地质工作者的支持。

二、陷落柱的危害

陷落柱的存在,不仅减少了煤炭的储量,影响了煤炭的机械化生产,并且可能构成导水的通道,造成严重的突水事故。在我国,突水量较大的陷落柱约有50个,突水量一般是0.1~2立方米每秒,最大

可达34立方米每秒。其中突水量最大的是河北唐山范各庄煤矿、安

徽淮北煤田任楼煤矿、内蒙古乌海市骆驼山煤矿,其突水量都远远大于知名的南非德律芳天金矿6立方米每秒的涌水量,造成了淹井停产、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1、1984年,河北唐山范各庄煤矿9号陷落柱突水,陷落柱高大于

250米,顶部有32米空洞,最大突水量34立方米每秒,殃及附近5座矿山,遇难矿工11人。参加处理的人员有3500人,用时750天。共施工灌浆钻孔37孔,进尺34303米,注入水泥68569吨,注入骨料30950立方米。该突水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

2、1996年,安徽淮北煤田任楼煤矿陷落柱突水,陷落柱高大于450

米,陷落柱已发育至第四系地层,最大突水量10立方米每秒。参加处理的人员有200人,用时202天。共施工灌浆钻孔13孔,进尺5543米,注入水泥15032吨,注入骨料130立方米。该突水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3、2010年,内蒙古乌海市骆驼山煤矿陷落柱突水,陷落柱断面呈

椭圆形,长轴6米,最大突水量18立方米每秒,遇难矿工31人。

由于突水十分猛烈,少数矿工被来水拍到坑道壁上,肢体破碎,

十分惨烈。该突水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5千万元。治理该突水的陷落柱,参加处理的人员有100人,用时60天。共施工灌浆孔10孔,进尺4200米,注入水泥120000吨,注入骨料400立方米。

2005年,《骆驼山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送交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该矿所在的桌子山煤田没有发现过陷落柱,奥陶系地层不发育,各矿矿井涌水量也不大,报告认定该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也没有提到陷落柱问题。评估师钱学溥根据奥陶系的沉积旋回,在评审意见书中,第三节建议的第一条,写到“陷落柱可以构成奥陶系承压岩溶地下水的充水通道……”。

可惜这条建议没有受到矿方的重视,2010年,发生了重大的矿难。

三、陷落柱的勘察和预测

陷落柱是不能实验复制的地质体,只能采取“排除法”推断它的成因。目前“膏溶说”得到较多地质工作者的支持,我们根据这个假说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论述陷落柱的勘察及预测如下:1、区域调查——与陷落柱形成有关的厚层石膏,应该是海相的

化学沉积,或是海水蒸发的产物,它的分布面积比较大,可能有数千乃至数万平方公里。根据“膏溶说”,陷落柱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在我国,寒武奥陶系膏溶陷落柱大体是以山西太原、阳泉为中心,向四周的发育逐渐减弱。因此,在煤田的勘查阶段,必须认真调查研究附近煤矿陷落柱发育的情况。

在陷落柱发育的地区,除隐伏的陷落柱以外,在剥蚀的作用下,地表也可以直接观察到陷落柱中充填的碎石。这些碎石易于风化,往往在地表形成低洼的浅坑。

2、根据“膏溶说”,地下深处赋存有厚层的硬石膏,是陷落柱

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已知煤系地层下伏石灰岩层中,赋存有硬石膏层的有:

(1) 1957年,在四川盆地施工的石油普查钻孔,揭露地下3000

米以下深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石灰岩中,赋存有硬石膏,厚度大于30米。四川省合川县全济煤矿、重庆市南江等煤矿揭露的陷落柱,推测与上述硬石膏层有关。

(2) 1975年,山西沁水盆地施工的石油普查钻孔,揭露地下1000

米以下,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灰岩中,赋存有厚层的硬石膏,揭露硬石膏厚度大于10米。山西太原市、灵石县石膏普查钻孔揭露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膏厚度大于30米。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北京等地,煤矿中揭露的数以千计的陷落柱,推测都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厚层硬石膏有关。

(3) 2005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施工的岩盐普查钻孔,在地下

3200米深处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揭露硬石膏层厚度大于40

米。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窑沟、牛连沟煤矿发现有陷落柱,该矿地下没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其陷落柱的形成,可能与当地地下深处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硬石膏层有关。内蒙古乌海市骆驼山煤矿,地下没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地层,2010年,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