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局部阴影问题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对比
粒子群优化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设计
粒子群优化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设计摘要: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P-V特性会出现多个极值点,使常规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失效。
本文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控制方法,来解决局部遮阴下的最大功率跟踪问题。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最大功率点跟踪局部1 研究背景局部遮阴情况在户用光伏化发电系统中普遍存在,它会造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热斑”效应造成安全问题。
同时,在局部遮阴情况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会呈现多个峰值点,使常规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失效。
本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多变量寻优的特性,对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进行寻优,解决局部遮阴下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问题。
2 粒子群优化最大功率跟踪算法2.1 光伏阵列的P-V特性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有不同的I-V特性,当发生局部遮阴现象,使得光伏组件有不同的最大功率点。
串联起来的光伏组件,流过的电流相等,但是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整体的P-V特性呈现多个极值点,如图1所示,传统的单峰值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失效。
如图1所示2.2 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粒子群(PSO)优化算法中,每个优化问题的潜在解都是搜索空间中的一个“粒子”,所有的粒子都有一个被目标函数决定的适应值。
本文定义目标函数为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变量为最大功率点输出电压。
(1)算法初始化设种群数量为30,迭代次数为60,分别对粒子的位置、最大速度、加权系数和学习因子初始化。
即:pop_size=30;max_gen=60;part_size=2;v_max=2;w_max=0.9;w_min= 0.4;c1=2;c2=2;(2)种群评价目标函数为阵列的输出功率,以两个阵列的系统为例,适应值函数的表达式为:(3)确定个体和全局适应值比较单个粒子当前适应值和历史最好适应值,如果当前适应值大,则更新单个粒子的。
每一个粒子的最好适值都确定后再相互比较以确定全局的最好适应值。
(4)根据公式(1)、(2)更新所有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局部阴影下MPPT智能优化器与并联优化器对比分析
《西藏科技)2020年12期(总第333期)能源与动力局部阴影下MPPT智能优化器与并联优化器对比分析*罗雅雯1谭恒1周建军2仓啦3赵斌弟(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114;.西藏富鼎实业有限公司;3.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西藏拉萨850000)摘要:针对光伏电站在实际运行中易受局部阴影遮挡,严重影响光伏发电功率问题。
在光伏阵列基础上,采用MPPT技术,建立和设计出不同算法的控制模型,研发光伏电站智能优化器。
并联优化器将改变光伏阵列基础,把阵列中所有串联连接的组件改为以并联连接后稳定输出的优化器产品,将有效降低由于局部阴影而引起的组件失配,解决组件串输出电压不一致产生的问题,可更高效地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
关键词:光伏阵列局部阴影失配损失智能优化器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清洁、安全、可再生的新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光伏发电是当今最有前途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之一,将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据2017年统计数据,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超过402.5GW,而据2019年统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123GW,可见光伏发电前景良好。
正常运行的光伏电站,自然环境也严重地影响着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主要为高层建筑物、云层、落叶、鸟粪等形成的局部阴影,造成组件失配效应、光伏组件串输出电压不一致,造成汇流箱的熔断和反向保护机制被激活,严重地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为此,最大程度地削弱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降低的难题,提升现有光伏电站发电量,是减少光伏电站投资回收期,让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献[2]进行集中式、组串式和分布式三种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架构的比较,结果表明因局部阴影与组件参数失配影响,分布式的效果最优;文献[3]对汇流箱双路MPPT控制器进行研究,以提高光伏变化后追踪最大功率点的速度;文献进行含直流优化器的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建模和文献[5]研究光伏组串电压补偿器优化,都是为了提高光伏系统发电效率。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简介
复旦大学
内容
• • • • • MPPT介绍 MPPT工作原理 MPPT优点 MPPT算法简介 我们计划采用的MPPT方案
复旦大学
MPPT优点
MPPT控制器可以智能调节太阳能 发电板的工作电压,使太阳能板始 终工作在V-A特性曲线的最大功率 点。 比较普通太阳能控制器,对太 阳能板发电功率的利用率提高了 10—30%
我们计划采用的MPPT方案
•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高端太阳能路灯控制器都
采用了MPPT技术。目前,人们通常将MPPT控制与DC/DC变换器 连接起来,通过硬件控制来达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介于此, 我们计划使用一种内置了MPPT算法的DC/DC升压转换器 -SPV1020 。 • 下面介绍SPV1020的主要特性和在太阳能光伏板上的应用图。
复旦大学
我们计划采用的MPPT方案
• spv1020主要特性:
• • • • • • • • ■PWM模式DC-DC升压转换器 ■精度达到0.2%的MPPT算法 ■工作电压范围0~36 V ■过压,过流,过温保护 ■内置软启动 ■效率可达98% ■在低太阳辐射时自动转换到效率提高模式-brust模式 ■SPI接口
复旦大学
内容
• • • • • MPPT介绍 MPPT工作原理 MPPT优点 MPPT算法简介 我们计划采用的MPPT方案
复旦大学
MPPT工作原理
太阳能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并且输出受太阳幅 照度,环境温度和负载影响,只有在某一输出电压值时,光伏阵列 的输出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这时光伏阵列的工作点就达到了输出 功率电压曲线的最高点,称之为最大功率点(MPP-maximum power point)。为了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就必须使系统保持运 行在PV面板最大功率点附近。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一、引言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势,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受到天气、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输出功率存在一定的波动。
为了最大化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我们需要实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原理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是指通过调整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方式,使得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一般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 太阳辐照度:太阳辐照度越高,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越大。
因此,通过监测太阳辐照度的变化,可以实时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状态。
2. 温度:高温会导致光伏电池的效率下降,从而减小了输出功率。
因此,根据温度变化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状态也是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光伏阵列电压和电流: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其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可以达到最大功率输出。
三、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1. 突变搜索法:该方法通过固定步长搜索的方式,在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点上测量输出功率,并选择功率最大的点作为工作点。
该方法简单有效,但可能存在多个局部最大值的问题。
2. 渐进调整法:该方法通过不断改变光伏阵列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观察功率变化,最终找到功率最大的点。
该方法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调整,但可以达到更精确的最大功率跟踪。
3. 梯度下降法:该方法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功率对电压和电流的梯度,并根据梯度的方向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状态。
该方法复杂度较高,但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最大功率跟踪。
四、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应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已经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
通过实施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增加发电量。
这对于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如风力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系统等。
通过调整工作状态,使得系统功率达到最大,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光伏阴影遮挡解决方案
光伏阴影遮挡解决方案引言: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路灯等领域。
然而,由于光伏电池板的特性,光伏阴影遮挡的问题成为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光伏阴影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一、光伏阴影的影响因素1. 阴影的位置和大小:阴影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到光照强度,进而影响光伏发电效率。
阴影覆盖的面积越大,光伏发电效率越低。
2. 阴影的形状和结构:不同形状和结构的阴影对光线的遮挡程度不同。
例如,均匀的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较小,而局部阴影则会导致光伏电池板发生局部热点,从而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性能。
3. 阴影的时间和持续性:阴影的时间和持续性也是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阴影持续时间较长,光伏系统无法获取足够的光照能量,从而降低发电效率。
二、光伏阴影遮挡解决方案1. 设计优化:在光伏系统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来减少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例如,可以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角度,避免潜在的遮挡物,确保太阳能充分照射到光伏电池板上。
2. 高效逆变器技术: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采用高效逆变器技术可以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3. 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光伏电池板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的技术。
通过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减少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4. 阴影检测和报警系统:安装阴影检测和报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阴影情况,并及时报警。
这样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光伏系统的工作状态,减少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5. 使用高效光伏电池板: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板具有不同的抗阴影能力和发电效率。
选择抗阴影能力强、发电效率高的光伏电池板,可以有效降低阴影对光伏发电的影响。
6. 定期维护和清洁:定期对光伏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是减少阴影影响的重要措施。
基于MPPT技术的组串功率优化器在光伏电站运维中的应用
摘要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光伏阵列端容易出现部分光伏组件衰减严重、组件中旁路二极管损坏、电势诱导衰减(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PID)、阴影遮挡、组件倾角不一致、表面脏污等现象,给光伏电站的发电收益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这些现象可能导致局部几个组件串电压偏低、电压不匹配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逆变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出现大幅度的削减,产生光伏组串的“木桶效应”。
本论文研究并采用一种组串功率优化器,将存在问题的组串与正常的组串隔离,使所有组串相关输出功率不受影响。
同时通过应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让其均工作在各自的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保证光伏阵列整体输出功率的最大化。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功率优化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同时阐述了目前光伏运维的现状和难点,讨论了将本论文的研究创新应用于运维技改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及其在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输出特性。
同时,对光伏的MPPT控制原理及其常用的3种算法作了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以扰动观测算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介绍了光伏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光伏组件引起的功率输出失配现象,并对失配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基于MPPT技术的组串功率优化器在大型光伏电站运维技改中应用的可行性。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功率优化器的设计总则,阐述了产品软、硬件设计开发的方案。
同时,介绍了软件开发的环境,并给出了开发流程图。
最后,利用光伏模拟电源和光伏并网逆变器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开发的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
最后,本论文对组串功率优化器的安装及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针对一个装机容量为10MWp的光伏电站,在其出现PID后,研究了本文提出的功率优化器对其组串间电压失配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PID,光伏组串,功率优化器,MPPT,扰动观测法,运维技改ABSTRACTABSTRACTDuring the operation of photovoltaic (PV) power station, there are various defects occurring in PV array in their lifetime, such as, huge power degradation, by-pass diodes failure, 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 (PID), local shadow, tilted angles mismatch, surface soiling, etc. It brings high challenge to the yield production and benefit of the PV power station. These defects can reduce the voltage of some local PV strings and lead to mismatch with normal PV strings, which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power output of the whole PV array. It calls as “Barrel Effect” of the PV string in te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pecial PV string power optimizer to separate the problematic strings from the normal strings. Then the problematic strings and normal strings can keep independent each other and work at respective maximum power output status based 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technology.The first chapt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ower optimizer. Simultaneousl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of PV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M) are introducing. Further,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are discussing.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PV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nd MPPT simulations by MATLAB/Simulink. Three popular algorithms are introducing particularly about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Through simulating comparison, this thesis studies relevant MPPT simulation of PV modules string with perturbing and observing method.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power mismatch phenomenon caused by PV modules defects during the whole system operation period. Meanwhile relevant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whole power output are implementing. The results implicate that the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of string power optimizer based on MPPT technology in PV O&M for large-scale PV plant.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performs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ng power optimizer. The function of circuit modules and the tool of software are introducing, and the design idea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software are analyzing. Finally, PV simulation power supply and on-grid inverter constructs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tests on the developed prototype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The last chapter does relevant analysis about actual application results of PV string power optimizer in large-scale PV plant. Especially, one example of 10MWp PV plant application puts forward with PID issue, where power optimizer of PV string can eliminate voltage mismatch and maximize power output.Key words: PID; PV string; Power optimizer; MPPT; Perturbing and observing method; O&M and technical renovation.目录目 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I II 第一章绪论 .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光伏发电系统 (3)1.2.2 光伏功率优化器的发展与前景 (5)1.3 中国光伏运维现状 (6)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8)第二章光伏输出特性及MPPT仿真 (10)2.1 光伏电池建模 (10)2.1.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10)2.2 光伏的输出特性仿真 (11)2.2.1 光伏输出特性 (11)2.2.2 输出特性仿真 (12)2.3 MPPT仿真研究 (14)2.3.1 MPPT控制原理 (14)2.3.2 MPPT控制算法 (15)2.3.3 MPPT算法仿真研究 (18)2.3.4变步长扰动观测法仿真 (19)2.4 本章小结 (21)第三章MPPT功率优化器的应用可行性 (22)3.1 光伏系统功率损失影响因子分析 (23)3.1.1 影响因子分类 (23)3.1.2 失配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分析 (24)3.2 不同MPPT结构下光伏系统发电能效的比较研究 (27)3.2.1 MPPT结构对发电能效的影响分析 (27)东南大学工程硕士论文3.2.2阴影遮挡下直流输出能效的模拟比对 (28)3.3 技改经济可行性分析 (31)3.4 本章小结 (33)第四章组串功率优化器的设计和实现 (34)4.1 功率优化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34)4.1.1 总体设计原则 (34)4.1.2 总体设计框架 (35)4.2 组串功率优化器硬件设计 (35)4.2.1 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及选择 (36)4.2.2 Boost电路参数计算 (38)4.2.3 主芯片电路 (40)4.2.4 隔离驱动电路设计 (41)4.2.5 采样电路设计 (41)4.2.6 SCI接口电路 (43)4.3 组串功率优化器的软件设计 (43)4.3.1 总体软件设计概述 (43)4.3.2 采样运算流程实现 (44)4.3.3 MPPT控制运算的实现 (45)4.4实验样机测试 (47)4.4.1 实验平台的硬件搭建 (48)4.4.2 实验平台的软件配置 (49)4.4.3 测试结果 (50)4.5 本章小结 (55)第五章组串功率优化器的实际应用 (56)5.1 组串功率优化器的应用及效果验证 (56)5.1.1 应用目的 (56)5.1.2效果验证 (57)5.2应用案例-光伏PID组串性能失配下的发电性能提升 (61)5.2.1 案列介绍 (61)5.2.2 问题排查分析 (61)5.2.3 解决措施 (62)5.2.4 应用效果追踪 (64)5.3本章小结 (65)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6)目录6.1 结论 (66)6.2 展望 (66)致谢 (68)参考文献 (69)附录现场调试图 (73)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常规能源日近枯竭,全球能源危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第6章 光伏发电原理_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6.1 概述 6.2 定电压跟踪法 6.3 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 6.4 扰动观测法 6.5 电导增量法
§6.1 概述
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的利用率除了与太阳电池的自 身内部特性有关外,还受环境(辐射强度、温度等)和 负载因素的影响。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根据负载阻抗太阳电池可工作在I-V 曲线的任一点上
dP dU
=
I
+U
dI dU
=0
dI
I
dU = − U
§6.5.1 电导增量法基本原理
实际以∆P/∆U近似代替dP/dU, ∆I/∆U近似代替dI/dU
⎧ ΔI
⎪ ⎪
ΔU
>
I −U
最大功率点左边
⎪ ΔI
⎨ ⎪
ΔU
=
I −U
最大功率点
⎪ ΔI ⎪⎩ ΔU
<
I ΔU = knA
§6.5.2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基于U-I曲线特性:
¾ 类似恒流区域,∆I变化率很小
¾ MPP附近,∆I变化率较大
¾ 类似恒压区域,∆I变化率很大
根据工作区域设定不同的步长,利用电导增量法进行MPPT
控制
4
恒流区 MPP附近
1000[W/m2]
3
750[W/m2]
恒压区
2
500[W/m2]
而 太 阳 电 池 I-V曲 线 有 一最 大功 率点 (Maximum Power
Point, MPP)
Current [A] Power [W]
4
1000[W/m2]
3
750[W/m2]
2
500[W/m2]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1. 简介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获取最大的发电功率,需要实时跟踪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变化,并调整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以保持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本文将介绍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2.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原理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与其工作点相关。
而工作点又由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决定。
因此,通过调整组件的工作状态来使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可以实现最大发电效率。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是通过对太阳能辐射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组件工作状态来实现的。
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有以下几种:2.1 Perturb and Observe (P&O) 算法P&O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广泛应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其原理是通过不断扰动组件的工作状态,然后观察功率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最大功率点。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工作状态,包括电压和电流。
2.测量当前功率。
3.增加或减小电压或电流的值,并测量新的功率。
4.比较新旧功率,如果新功率大于旧功率,则继续增加或减小电压或电流的值;如果新功率小于旧功率,则改变方向并减小步长。
5.重复步骤3和4,直到达到最大功率点。
P&O算法简单易实现,但由于其基于局部搜索方法,容易受到噪声和阴影等因素的干扰。
2.2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INC) 算法INC算法是一种基于微分方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其原理是通过根据组件的导纳特性来调整工作状态,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工作状态,包括电压和电流。
2.测量当前输出功率和导纳。
3.根据当前导纳与前一时刻导纳的比较结果来调整工作状态:–如果导纳增大,则增加电压或电流的值;–如果导纳减小,则减小电压或电流的值;–如果导纳不变,则保持当前工作状态。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达到最大功率点。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及改进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对比研究及改进摘要: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具有唯一的最大功率点(MPP),需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MPPT)。
文中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针对MPPT控制方法中存在的启动特性较差、跟踪过程不稳定、精度不高等特点,采用一种改进爬山法,该法以恒定电压法作为启动特性及采用变步长进行跟踪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改进爬山法的MPPT控制模型,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改进爬山法面对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需要进行第三次能源结构转换,从矿物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用无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1]。
为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世界对新型能源的重视越来越高。
太阳能是最具潜能的新能源形式之一,其中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光伏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无需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他发电方式所不可比拟的[1]。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要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时调节光伏电池的工作点,使之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这一过程就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2]。
1 光伏电池模型及输出特性1.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在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一定时,光伏电池既非恒压源,也非恒流源,也不可能为负载提供任意大的功率,是一种非线性直流电源。
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1,3]。
图1中,UJ为PN 结电压,Id为光伏电池在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Id=Io{EU+IRS) nKT-1}.一个理想的太阳能电池,由于串联电阻RS很小,旁路电阻Rsh很大,所以在进行理想电路的计算时,它们均可忽略不计。
由图1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效电路得出:I=Iph-I0[eq(U+IRS) nKT -1]- U+IR R s sh(1)式中,I为光伏电池输出电流;I0为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ph为光生电流;U为光伏电池输出电压;q为电子电荷,q=1.6伊10-19 C;k为波尔兹曼常数,k=1.38伊10-23 J/K;T 为热力学温度;n为N结的曲线常数;Rs,Rsh为光伏电池的自身固有电阻。
PV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技术研究
PV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PV系统在新能源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PV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简称MPP)是指在特定的太阳辐照度和温度下,PV系统可以输出最大电功率的电压和电流的组合。
由于影响MPP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通过MPP追踪控制技术来保证PV系统的高效发电。
PV系统的MPP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太阳辐照度PV系统的电流与太阳辐照度成比例,因此MPP也会随着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时段,太阳的辐照度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MPP追踪控制技术来实时调整PV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以保证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太阳辐照度下输出最大电功率。
2.温度PV系统的温度会影响系统中光伏电池的电性能,因此也会影响MPP的位置。
在高温下,光伏电池的电压降低,电流增加,MPP的位置向低电压方向移动;在低温下,光伏电池的电压增加,电流降低,MPP的位置向高电压方向移动。
因此,在设计MPP追踪控制技术时需要考虑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3.阴影和污染PV系统中,阴影和污染会影响光伏电池的发电能力,进而影响MPP的位置。
阴影和污染会导致某些光伏电池的电流降低或者失去发电能力,从而影响整个PV系统的电功率输出。
在设计MPP追踪控制技术时,需要考虑如何减少阴影和污染对系统的影响。
为了保证PV系统的高效发电,需要采用MPP追踪控制技术来实时调整PV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以保证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太阳辐照度和温度下输出最大电功率。
市面上常用的MPP追踪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传统算法的MPP追踪控制技术这种技术通常采用模拟电路实现,通过程序控制器对系统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整,以实现MPP的追踪。
此外,也有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追踪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低,但对系统中的阻抗匹配要求较高。
2.基于改进算法的MPP追踪控制技术改进算法包括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等,这些算法可以更精确地计算MPP的位置,并实现更精准的控制。
局部遮挡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第10卷 第6期 信息与电子工程Vo1.10,No.6 2012年12月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c.,2012 文章编号:1672-2892(2012)06-0759-06局部遮挡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张正言a,高翔b,孙耀杰b,陆起涌a,c(复旦大学a电子工程系;b.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上海 200433;c.无锡研究院,江苏无锡 214131)摘 要: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光伏阵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时,才能将光伏阵列的利用率最大化。
当光伏阵列受到外界灰尘、阴影等遮挡时,原来的单极值问题会转化为多极值问题,传统的MPPT算法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大值,而非全局最大值。
本文在现有的MPPT算法上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MPPT策略,将跟踪过程细分为4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跟踪算法。
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既有处理多极值问题的能力,还有收敛速度快,无多点振荡的优点。
关键词:最大功率点跟踪;局部遮挡;多极值;光伏系统中图分类号:TN209;TM615文献标识码:A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under partially shaded isolation conditionsZHANG Zheng-yan a,GAO Xiang b,SUN Yao-jie b,LU Qi-yong a,c(a.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b.Department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 Light Sourc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c.Wuxi Research Institute,Fudan University,Wuxi Jiangsu 214131,China)Abstrac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hotovoltaic(PV) systems.The PV array’s utilization would not be maximized until it is operated at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Whenthe PV array is partially shaded by dust or shadow, the unique extremum problem would turn to a multipleextremes problem. The traditional MPPT algorithms may converge to a local maximum power point, ratherthan the real maximum power point. A novel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MPPT algorithms available is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e tracking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 each stage, a specific methodis use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not only handle multiple extremes, but also hasthe advantage of great convergence rate and no oscill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Key words: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partially shaded isolation;multiple extremes;photovoltaic systems光伏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材料[1]。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及分析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及分析3.2. 1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原理从光伏电池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表现为非线性,而且输出功率 伴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变化 。
但是,总是有一最佳电压值,使太阳能电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 输出最大功率。
由戴维南定理得知,在特定的日照强度及气温情况下,太阳能电池阵列可表 示为电流源和电阻串联而成的等效电路,在负载电阻与等效内阻相等的情况下,此等效电路 出力最大[46] 。
此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量一定为最大功率。
3.2.2 部分遮蔽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光伏电池在有部分被遮蔽的情况下时,会导致这些部分所受光辐照度降低 。
所以在此种 情况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会产生较大波动,其输出特性曲线上有若干个极值点[47] 。
在 此背景下,常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无法准确的跟踪到整条曲线的最大功率点,而是会 处于一种局部最优的情况[48] 。
下图 3-4 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其中曲线 A 表示光伏电 池受光均匀, 曲线 B 表示光伏电池部分被遮蔽。
7350 A 6300 A 2502003 150B2100 1 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10 20 30 40 50 60 70U /V U /V不同条件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图由上图可知,在光照强度均匀的条件下,曲线 A 波动稳定,并且仅有一个极值点,这样 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就会轻松的将此点作为全局极值点, 以此来完成最大功率点跟 踪 。
但是在光照强度不均匀的条件下,曲线 B 进行了不稳定50 B 5 4波动,整段曲线上出现了两个极值点,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无法准确地区分出哪一个极值点为全局极值点,对接下来的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
3.2.3 常见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1)恒定电压法恒压跟踪法直接忽略了温度对其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不同时,装置工作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大小接近,可选固定电压值。
局部阴影最大功率点MPPT算法研究
5 4 3 2 1 O
5 5 5 4 5 3 5 2 5 1 5
1 3
外 界 负 载 很 小 时 ,光 伏 组 件 输 出 电 流 较 大 ,
流 的影 响等 因 素 ,那 么 这 些 因 素 互 相 作 用 最 终 会
外 界 负 载 较 大 时 ,光 伏 组 件 输 出 电 流 小 于 阴影 部
0 引言
光 伏 阵列 的 输 出特 性 进 行 了 分 析 ,根 据 MP F算 P 法 的原 理 提 出针 对 局 部 阴 影 问题 的 MP T 算 法 实 P
太 阳能 发 电 作 为 一 种 新 兴 的 绿 色 能 源 , 以永 现 方 法 ,具 有 一 定 工程 实 际应 用 价 值 。
影条件 下光伏 阵列的输 出特性进行 了数 学建模 分析 ,结果表 明 ,带检测 环节 的 M P P T算 法有更好 的适应
性 和稳 定 性 。 Fra bibliotek关键 词 :光伏 阵 列 ;输 出特 性 ;局 部 阴影 ;最 大 功 率 点 跟 踪 中 图分 类 号 :T 6 5 M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出特 性 发 生 改 变 ,P—V 曲线 不 再 是 简 单 的单 峰 曲 线 ,而 是 含 有 多 个 局 域 最 大 峰 值 。多 峰 的 输 出特
其 中
C = ( 一,/ 。 e 1 ) () 2
C = ( // 一1 /n ( : I o 。 ) I 1一,/ mI ) 。 式 中 :I 为 短 路 电流 ; 。 。
摘要 :光伏 阵列作 为太阳能光伏发 电 系统 的基本发 电单元 ,容 易受到 阴影 的影 响。在局 部 阴影 条件 下 ,
光伏 阵列的输 出特性发 生改变,相应 的功 率电压 曲线含 有 多个局域峰 值 ,使常规 的最 大功 率点跟踪 算法
光伏电池的MPPT技术研究
光伏电池的MPPT技术研究骆力【摘要】Focused on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ology , detail explanations to the method of disturbance observation and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actual project were display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partially shadow effect of PV module , the PSC-MPPT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he prescription and accuracy were verified using the Matlab model .%针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MPPT ),对比分析了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的技术原理和工程应用优缺点,为解决局部阴影情况下的多峰值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SC-MPPT算法,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模型对比仿真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光伏电池;光伏特性;MPPT;局部阴影;Matlab【作者】骆力【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0 引言随着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传统能源已经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必须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推广绿色能源在各项领域的应用,根据目前研究和实践成果,太阳能是值得探索和应用的理想能源.作为传统资源,国民经济对电力需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比如在照明中正在推广的LED技术,都需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1~2].因此,将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用电设备,具有环保、安全、无外接电源等优点.图1 光伏电池MPPT原理图图2 基于占空比D的MPPT调节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光伏阵列模块、逆变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从功率变换的角度看,逆变部分主要是将光伏电池吸收形成的直流电,转变为可以控制的交流电,控制器则为了满足各项指标进行智能调节.为保证在不同环境因素下,光伏电池能够输出最大功率电能,满足与电网馈入功率的平衡,需要在系统控制器中引入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3].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是研究太阳能光伏电池特性的重要手段,专家学者对于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较为成熟,在此不再赘述,论文主要针对MPPT技术进行研究.图3 扰动观察法基本流程图目前,常见的MPPT算法有扰动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等,为提高算法精确度和实时性,引入不定步长的计算方法,这些对于一般单峰值的光伏阵列模型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4~5].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客观因素,当电池阵列中存在局部阴影导致出现多峰值点现象时,上述的MPPT算法则无法满足要求[6~7].为此,论文通过分析基本MPPT 算法原理,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在保证有效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PSC-MPPT算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图4 不同采样时间、步长对输出性能的影响1 基本原理以光伏电池工程模型为例,图1所示即为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图,其控制方法即为调整负载阻抗值R load与电池输出阻抗Rpv的匹配特性,RL为Boost逆变器输出等效负载,Upv,Ipv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流.必须指出,光伏电池的输出阻抗Rpv值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将不断改变,如果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人为调整负载阻抗值R load,使其依据电池的输出Rpv而跟随变化,即可满足光伏系统的MPPT控制[8].假定逆变器输入和输出能量守恒,根据等效阻抗原理,可以求得光伏电池等效负载:当Rpv=时,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因此,Boost逆变器在MPPT调节中的应用可以理解为调整占空比D来实现:图2所示为光伏电池基于占空比D的调节曲线,将MPPT算法的输出量记为光伏电池的参考电压电流,以求通过占空比的变化实时自适应地调整电池电压电流的变步长.图5 光伏电池I-U、P-U曲线2 扰动观察MPPT算法2.1 技术原理扰动观察法属于自适应闭环控制方法,根据上述关于占空比调节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在输出占空比上形成一个方向的小扰动ΔD,观察在该扰动作用下原有电压、电流等数据的变化效果,对比扰动前后的输出功率,判断其增大和减小的方向,若在扰动后输出功率降低,说明改变朝功率减小方向运行,应立即调整方向,若输出变大,说明方向有效,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扰动值,通过这样不断地扰动判断和搜索,直至寻求满足最大功率点判定要求.在MPPT的最大功率点处,系统会因为振荡形成能量损耗,这时可以通过减小扰动步长进行改善,但为了保证跟踪速度的实时性需要通过变步长扰动观察法来实现.图3为扰动观察法基本流程图,在实际应用中,为防止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时,扰动步长引起的功率变化不能跟踪真实变化引起的功率变化值,可适当增加扰动步长,对于算法中的扰动周期,通常给定的时间越短,系统判断越频繁,越容易寻求至最大功率点,但也会带来系统计算任务偏重、计算数据交错的问题,不利于算法的稳定运行.因此,根据光照变化,实时调节占空比,改变调节输出功率,应合理匹配扰动步长和扰动周期.2.2 仿真分析仿真系统功率等级为3KW,采取十块电池单元五串两并的组合方式,光伏阵列参数:最大功率点电压 Um=189.5V,最大功率点电流 Im=15.48A,开路电压Uoc=226.5V,短路电流 Isc=16.62A,仿真时间为3s,1.5s时光照突变由1000W/m2变为600W/m2,算法基于Matlab的M函数编程实现.图4为研究采样时间和扰动步长对跟踪效果的研究.对比图4(a)与(b),采样时间为0.2e~3s时,系统响应速度明显增快,1.6s时刻系统即稳定运行,但由于扰动周期较短,控制过程动态交错,系统运动受到相互影响产生波动,采样时间为1e~3s可以在1.65s进入稳态,占空比波形较好.对比图4(a)与(c),采样时间相同,扰动步长增大,跟踪时间变短,但引起的扰动振荡损耗较大.图6 电导增量法流程图3 电导增量MPPT算法3.1 技术原理电导增量法相比扰动观察法,在于量化了最大功率点处工作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变化关系,寻求两者之间变化规律,增强判断效果,调节精度更高,根据P=UI,对U 求导:根据在相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电池特性曲线分析,如图5所示,在最大功率点处满足d P/d U=0,大于0说明在曲线左侧应增大电压值,而小于0则表示电压值偏高,应按照减小方向运行.图7 电导增量法输出性能分析图8 P-U特性曲线与函数C关系上述改变均可以利用电路输出占空比的变化进行控制.电导增量法的优点在于,增强了判断方向的明确性,即使在光照突变的情况下,也能以平稳的方式正常工作,但同样也产生了大量的微分运算,具体方法如图6所示.图9 改进PSC-MPPT算法原理3.2 仿真分析光伏电池特性、仿真时间、光照变化参数与扰动观察法一致,采样时间设为1e~3s,扰动步长为0.005.考虑到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多种与0比较的判据,因此增加冗余判断,即在满足-ζ<d P/d U<ζ时,认为d P/d U值即为零.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图7(a)相对于图4跟踪效果,减小了在稳态时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损耗,而图7(b)的暂态和稳态过程更为稳定,系统振荡更小.4 改进PSC-MPPT算法4.1 技术原理在实际工作时,光伏电池阵列会出现局部阴影或者其他失配情况,这些突发事件在特性曲线上将表现为峰值阶梯状,这对于上述分析的两种MPPT计算方法将出现误判甚至无法寻求真实最大功率点,为此对于这种局部阴影最大功率跟踪(PSCMPPT)技术值得分析和探索.相对于在传统MPPT算法基础上借助改变硬件或者添加补偿电路的实现方式,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电导增量法的PSC-MPPT 技术,引入了局部阴影判断法和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图10 局部遮阴后光伏电池输出性能为判断是否进行变步长计算,在此引入输出功率对于输出电压的微分绝对值与光伏电池本身的功率Pn指数形成的乘积函数C,如图8所示,C由曲线C1和C2组成,对应极值点的电压为U1和U2,当电压U位于U1和U2之间时采用变步长模式,其余则为定步长分析,n取值越大系统响应越快.当n=1时,可以将d C/d U的值分为四个部分:当外界环境突变或者局部阴影时,式(7)将不能满足,此时在光伏电池I-U特性曲线上作等效电导线1/R MPP,可以注意到,电导线与特性曲线的交点电压等级较低,所以可依据此特征来进行判断调节,具体方法如图9所示,首先进行电池电压Upv和电流Ipv的采样,计算此时的瞬时阻抗Rpv,将Rpv与R MPP比较,当Rpv小于R MPP时,应选择增大占空比,重新计算直至两者相等,在完成上述判断后,再基于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点的跟踪.4.2 仿真分析仿真系统参数与前面一致,设定变化情况为在0.4s时刻,第一与第五部分光伏组件的光照由标准遮挡为300W/m2,第二与第四部分组件由标准遮挡为600W/m2,电池特性曲线由图10(a)中的K1变为K2,最大功率点由变为P1变为P2.若依据常规算法进行判断寻找,跟踪局部最大功率点至380W左右,则形成较大的误差,从图10(b)可以看出,依据PSC-MPPT算法在0.55s时刻系统跟踪上最大功率点,逐渐稳定在500W左右,说明论文所研究的这种改进算法可以应对不同环境的突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调节,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且具备较好的精确性.5 结语本文对光伏电池的MPPT技术进行了研究,在MPPT技术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扰动观察法以及电导增量法的阐述,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流程,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试验,相互对比不同算法的输出性能,分析出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PSC-MPPT算法,有效解决了光伏电池局部遮阴的问题,实现了光伏电池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了工作效益,有助于光伏电池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刘丽力.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安全智能化监控系统[J].世界电力元器件,2004(9):56-57.[2]袁学访,郑春霞,李贻久.太阳能LED照明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9,30(9):218-220.[3]赵争鸣,陈剑,孙晓瑛.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雷蕾.光伏系统不均匀光照下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5]陈如亮.光伏热斑现象及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6]刘邦银,段善旭,康勇.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模组特性的建模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8,29(2):188-192.[7]薛阳,张佳栋.部分阴影条件下的光伏阵列仿真建模与特性分析[J].华东电力,2011,39(6):949-951.[8]崔岩,蔡炳皇,李大勇,等.太阳能光伏模板仿真模型的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829-834.。
基于滞环比较的自寻优扰动观察MPPT控制策略
基于滞环比较的自寻优扰动观察MPPT控制策略近年来,太阳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技术也越来越成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特性,其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会受到温度、光照强度、阴影、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利用MPPT 技术能够实现通过自适应调整发电系统的工作点,使得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MPP)得到追踪,从而最大化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
现有的MPPT方法主要包括功率跟踪、电流跟踪和电压跟踪等,但是这些方法基本上都需要根据电池的特性来对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和调整,因此具有测量精度低、调节响应慢、成本高等缺点。
针对这些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滞环比较的自寻优扰动观察MPPT控制策略。
滞环比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系统控制领域中的控制算法。
在传统的时间控制系统中,滞环比较控制器通常用于跟踪参考信号并调节系统的输出。
在本文的MPPT控制策略中,我们将滞环比较控制器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比较,从而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自适应调节。
具体来说,在本文的MPPT控制策略中,我们采用了一种自寻优扰动观察(ZSO)算法对滞环比较控制器进行调节。
在该算法中,我们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扰动信号,并通过观察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响应来确定扰动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滞环比较控制器的自适应调节。
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我们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作为输入信号,并将它们带入滞环比较控制器中进行比较。
然后,我们通过引入一个扰动信号来扰动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设定的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地向太阳能电池中注入一定的脉冲电流或者脉冲电压,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发生随机扰动。
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响应来确定扰动信号的大小和方向。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记录太阳能电池在扰动信号下的电压响应,并根据电压响应的变化来确定扰动信号的大小和方向。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所谓最大功率点跟踪,即是指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高的效率对蓄电池充电。
下面我们用一种机械模拟对比的方式来向大家解释MPPT太阳能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要想给蓄电池充电,太阳板的输出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的当前电压,如果太阳能板的电压低于电池的电压,那么输出电流就会接近0。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太阳能板在制造出厂时,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大约在17V左右,这是以环境温度为25°C时的标准设定的。
这样设定的原因,(有意思的是,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主观想象,下面的结论可能会让我们吃惊)在于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 会降到15V左右,但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太阳能的峰值电压Vpp可以达到18V!现在,我们再回头来对比MPPT太阳能控制器和传统太阳能控制器的区别。
传统的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就有点象手动档的变速箱,当发动机的转速增高的时候,如果变速箱的档位不相应提高的话,势必会影响车速。
但是对于传统控制器来说,充电参数都是在出厂之前就设定好的,这就像车的档位被固定设置在了1档。
那么不管你怎样用力的踩油门,车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MPPT控制器就不同了,它是自动挡的。
它会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节档位,始终让汽车在最合理的效率水平运行。
就是说,MPPT控制器会实时跟踪太阳能板中的最大的功率点,来发挥出太阳能板的最大功效。
电压越高,通过最大功率跟踪,就可以输出更多的电量,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理论上讲,使用MPPT控制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会比传统的效率提高50%,但是跟据我们的实际测试,由于周围环境影响与各种能量损失,最终的效率也可以提高 20%-30%。
从这个意义上讲,MPPT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势必会最终取代传统太阳能控制器为什么要使用MPPT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可以用U-I曲线来表示。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阴影影响下光伏阵列MPPT控制研究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阴影影响下光伏阵列MPPT控制研究林祺蓉;王俏俏;林祺蔚;林琳;董晨晖;刘红霞【摘要】当光伏模块受到阴影影响时,其功率-电压(P-V)特性曲线有多个峰值点,传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算法,如扰动观察法(P&0),由于采用局部搜索范围,无法准确跟踪全局最大功率点(GMPP).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DE)最优算法的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同时修正了算法的变异方向,使得所有变异算子总能收敛到最优,有助于算法快速收敛.采用Matlab/Simulink对所述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传统扰动观察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所述MPPT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输出.【期刊名称】《中国电力》【年(卷),期】2015(048)006【总页数】6页(P39-44)【关键词】光伏阵列;部分阴影;差分进化算法;最大功率点跟踪;全局最大功率点【作者】林祺蓉;王俏俏;林祺蔚;林琳;董晨晖;刘红霞【作者单位】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1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25001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1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25001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1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由于发电过程中零污染、无噪音,光伏发电系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1]。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光伏发电产业起步,20世纪90年代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达30 GW,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2013年光伏组件产量达到27 GW,占全球光伏产量的60%以上[3]。
PV模块功率输出主要依赖于光照强度,为了获取最大功率输出,需要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4-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包括分数开路电压法、分数短路电流法、电导增量法、模糊逻辑控制、扰动观察法以及中性点网络法等[6-13]。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三步MPPT算法
2 三 步骤 全 局 M P P T算 法
极管并联在每个光伏组件上。 串联光伏组件的 I — V和 P — V特性 曲线 , 如图 2所示 。当阵列 电流 i < I 。 时 , 旁路二极管不导通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3 一 O 5
作者简介 : 尹立敏 ( 1 9 7 8 一 ) , 女,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 研究方 向 : 电力 系统控制及稳定 . 电子邮箱 : Y i n l i m i n 6 6 @1 6 3 . c o n( r 尹立敏 ) ; 1 5 5 8 5 2 3 3 2 4 @q q . c o n( r 吕莉莉 ) ; 2 7 9 6 0 5 2 3 2 @q q . c o n( r 雷钢 ) ; 5 1 3 2 6 9 3 9 4 @q q . P A l m( 齐敏)
第3 7卷第 6 期
2 0 1 7年 l 2月
东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Vo 1 3 7. No . 6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e a s t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Un i v e r s i t y
De c。 2 01 7
1 6
东北 电力 大 学 学报
第3 7卷
i p v l = i p v 2 , P V 和 P V 2 共 同输 出功 率 , 阵 列 电压 等 于各 组 件 电压 之 和 ; 当i > I c 2时 , 二极 管 V D 2导通 , P V : 被旁路 , 只有 P V 输 出功率 , 此 时串联 阵列具有 和 P V 。 相 同的输 出特性 。从 图 2中可 以看 出 , 其I — V曲线呈 两级 阶梯状 , P - V 曲线 出现两个 峰值点 。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究
电气传动 2 0 1 3 年 第4 3 卷 第1 2 期
局部 阴影下光伏 阵列 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研 究
胡 飞鹏 , 周娟 , 耿 乙文
( 中 国矿 业 大学 信 息与 电 气工程 学 院 , 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8 )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t f o r m f o 1 k W s i n g l e s t a g e g r i d— c o n n e c t e d P V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 p r o v e t h e s p e e d a n d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 me t h o d .
境 中搭建了局部阴影下光伏 阵列模 型 , 进一 步提出了一种局部 阴影下光伏 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 通 过
1 k W单级式光伏并 网发 电系统仿真 , 验证 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关键 词 : 光伏阵列 ; 局部阴影 ; 建模 ; 最 大功率点跟踪
中 图分 类 号 : T M6 1 5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 言
B I P V在发 电过程 中常 常会 遇到建筑 物 、 云 层、 树影 、 鸟 的 排 泄 物 等影 响 而发 生 局 部 阴影 现 象, 光伏阵列的P _ 输 出特性 因此呈现多峰值现 象n ] 。局部阴影导致常规单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 ( MP ) 算法 陷入 局 部最 大 功 率点 ( 1 o c a l ma x i .
摘要 : 光伏建筑一体化 ( B I P V) 已逐渐成为光伏发 电系统 的一种趋势 。随着 B I P V的结构及所 处环境 的复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是一种用于优化太阳能光伏系统性能的关键算法。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是指在给定光照强度下能够输出最大功率的工作点。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目标是调整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工作点,以确保系统能够始终在最大功率点工作。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可以通过监测光照强度和电流电压来实现。
一种常用的算法是Perturb and Observe (P&O) 算法。
该算法通过周期性地微调工作点,观察功率是否增加,以确定最优工作点。
当系统处于最大功率点附近时,微调会逐渐减小,以保持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另一种常用的算法是Incremental Conductance (IncCond) 算法。
该算法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率来判断当前工作点相对于最大功率点的位置。
如果当前工作点在最大功率点的左侧,算法会增加工作点以接近最大功率点;如果在右侧,则减小工作点。
通过周期性地调整工作点,系统可以逐渐趋向最大功率点。
这些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能够确保系统始终在最大功率点运行,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它们具有实时性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功率跟踪。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发展趋势是结合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优化,可以更精确地预测最大功率点,并实现自动调节工作点,以适应实时变化的光照条件。
总结而言,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是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重要算法,通过调节工作点使系统始终在最大功率点运行。
P&O算法和IncCond算法是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它们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未来,结合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优化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块光伏电池模块, 其内部也是由许多的电池 元串联而成。 局部阴影对于并联结构的输出特 性影响不大[2],但对于含有串联结构的情况, 其总输出特性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以两个光伏 电池模块(PV1、PV2)串联为例,如图 1, PV2 受到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PV1、PV2 各 自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 1(a) (b) 。两模块串 联后的总输出特性曲线如(c) (d) ,可以看到 P-V 曲线上出现了两个极值点,而且这两个极 值点的功率值 PC、PD 都将小于这两个光伏电 池模块分别在相应的光照条件下单独工作时 的最大功率之和( PA + PB ) 。
dp dv(t ) =k + v(t ) = 0 di dt
微分方程(2)的解为:
(4)
(5) 其中常数 C 取光伏阵列最大电流 Imax,k 取负值,以获得递减的指数特性。 (5)式的特 性可以通过简单的电容放电来获取。 在 V-I 曲线获取期间,控制阵列的输出电 流按(5)式变化,并通过检测 v(t)和计算 (4)式来确定 MPP 时的电压 VMPP。在 MPP 计算单元工作期间,后级变流器的控制被屏 蔽,以避免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会造成一 定的功率损失。当 VMPP 被获取,后级变流器 被使能,控制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在 VMPP。 c.短路电流脉冲法[8] 短路电流脉冲法的控制核心思想是光伏 阵列的最佳输出电流 Iop 与短路电流 Isc 存在一 定的比例关系,即 I op = kI sc (6) Isc 主要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 而倍数 k 也 不是一个常数,它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而变 化,对光伏阵列表面的阴影情况尤其敏感。 该控制算法周期性地引入一个短路电流 脉冲,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两个参数都可获得。 在光伏阵列的输出端并联上了一个 MOSFET, 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每隔一段时间 (长度由外界环境变化快慢而定) ,在并联 MOSFET 的驱动极加上一个持续时间较短 (25ms)的斜坡信号,MOSFET 的等效电导 随之从 0%向 100%变化。 期间光伏阵列的 P-I 曲线被扫描,最大功率输出时刻将被检测出 来,相应的最佳电流 Iop 被采样。扫描结束, MOSFET 完全导通,短路电流 Isc 被采样,此 时可以获得(6)中的比例系数 K 的值。最后 通过对后级 Boost 变换器的控制,使光伏电池 输出电流等于 Iop,便可实现最大功率的跟踪。 类似于这种方法, 文献[9]提出了一种针对 多极值点问题的 MPPT 方法。该方法是基于 P-V 曲线扫描,利用光伏阵列最佳工作电压与 开路电压存在比例关系的特点来处理的。
f (t ) = C exp(t k )
图 3 Fibonacci 搜索法操作过程
可以是电压、电流或者占空比,f(x)是输出 功率。搜索范围按照以下(8)式中的条件进 行变化。ci 为(7)式中的 Fibonacci 序列的元 素。搜索范围将按照 Fibonacci 序列元素的变 化规律而逐步缩少。 a (i ) = a (i +1) + b (i +1) , a (i +1) = b (i )
摘要:当光伏阵列表面出现局部阴影时,其输出 P-I、P-V 特性曲线上会出现多个的局部极值点。常规 的 MPPT 方法面对这种情况时将有可能不能正常收敛到最大功率点。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 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在文献中出现过的相应解决方法,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 Abstract: The output P-I and P-V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V arrays show multi-local maximum points under the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 Conventional MPPT methods can’t converge to the real maximum power point normally under that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 the phenomenon above, the detail introduction of the correlative solutions mentioned in the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individu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proposed. 关键字:局部阴影,多极值点,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Keywords: Partially shaded insolation, Multi-local maximum point,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I
PV 1
P
PA
A
PV 2
B
PV 1
PB
V
PV 2
V
பைடு நூலகம்
V1MP V21MP
V1MP V21MP P
I C
PC
PD
D
V
V
图 1 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 (a)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V-I 曲线 (b)不同光照条件下的 P-V 曲线 (c)串联阵列在局部阴影下总的 V-I 曲线 (d)串联阵列在局部阴影下总的 P-V 曲线
1 引言
当光伏阵列上出现局部阴影或者类似情 况(如光伏阵列的局部损坏)时,其输出特性 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 P-V 曲线上会出现多于 一个的局部极值点。 一般常用的最大功率跟踪 (MPPT)算法,如扰动观察法(P&O) 、导纳 增量法(InCond)等将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失 效,使工作点收敛于某个功率极值点上,而不 是功率的最大点。此时,光伏阵列的能量没有 被充分利用,系统效率将大大降低。对于住宅 型光伏发电系统, 由于光伏阵列安装的位置和 环境特殊,局部阴影问题尤为突出。不少的研 究人员对局部阴影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跟踪问 题进行过研究,也相应地提出了若干解决方 案。 本文分析了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下的输出 特性,介绍了几种针对局部阴影问题提出的 MPPT 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相关各种 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比较。
I C1
I out
Vout
Im
I Cm
图 2 并联功率补偿法结构图
文献[2]、[4]采用多级 Buck-boost 斩波器 作为功率补偿单元。 文中定义了一个关断占空 比 Di ,即斩波器开关的关断时间与开关周期 之比。分析知道,光伏模块输出电压之比等于 Di 之比,通过对 Di 的控制,每个模块的输出 电压可以单独控制。 为了控制每个光伏模块的 发电条件,不仅要控制每个模块的输出电压 比,而且还要控制后级变流器输入端的总电 压。为了到达这个目的,上述两者分别由多级 斩波器和后级变流器实现。当各级斩波器的 Di 之比一定时, 在总输出 P-I 曲线上只有一个 峰值点。那么,通过关断占空比控制与简单的 爬山法交替进行的方法,便可实现 Di 之比的 最优化以及在此条件下的整体最大功率跟踪。 为了避免利用 DC/DC 电路作为并联功率 补偿单元带来的功耗和元件冗余, 文献[1]、 [3] 提出了利用电力双层电容器(EDLC)作为功 率补偿单元的方案。 通过对继电器的适时控制 实现 EDLC 的充放电, 利用其放电电流对被遮 光伏模块的工作电流进行补偿。 由于 EDLC 的
针对局部阴影问题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对比
Comparison of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Methods for Solving Partial Shading Problem
华中科技大学
梁超辉,段善旭,刘邦银,虞正琦
E-mail:lchgua@
3 局部阴影条件下的 MPPT 解决方法
在局部阴影条件下 , 由于输出功率特性曲 线上多极值点的出现,常规的 MPPT 算法(如 P&O、InCond 等)将有可能稳定在某个非最
大的极值点上, 从而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最大 功率跟踪。 针对局部阴影问题的 MPPT 控制方 法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在每个光 伏电池模块上并联功率补偿单元, 使并联后的 整体输出特性只存在单一极值点, 然后通过常 用算法实现 MPPT;另外一类是在不改变多极 值点输出特性条件下的新型 MPPT 算法。 3.1 并联功率补偿法 并联功率补偿法的结构图如图 2,这种方 法的原理是通过并联的功率补偿单元, 给受到 阴影覆盖的光伏模块提供一个补偿电流 ICi, 其 大小等于被遮模块与正常工作模块工作电流 之差, 从而使输送到后级变流器的功率在特性 曲线上不出现多极值点特性。
a (i ) = c n +1 , b (i ) = c n
(8)
dp(t ) dv(t ) df (t ) = k + v(t ) = 0 (3) dt dt dt
f(t)的微分在扫描范围内不为零,故在 MPP 处有:
d.Fibonacci 搜索法[10] Fibonacci 搜 索 法 基 于 ( 7 ) 式 所 示 的 Fibonacci 序列。搜索过程如图 3 所示,变量 x c n + 2 = c n +1 + c n , c1 = c 2 = 1 (7)
2 局部阴影问题的讨论
对于住宅型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阵列一般 安装在屋顶或其他建筑结构上。 由于建筑周围 存在树木、电线杆、电缆线等障碍物,当光照 角度随着季节、时间发生变化时,以上的障碍 物就可能在光伏阵列上产生局部阴影[1]。另外 当光伏阵列上存在污垢或者部分电池元发生 损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光伏阵列输出的 V-I 和 P-I 特性曲线如图 1(a) (b)所示。当 光照强度下降,输出 V-I 和 P-I 特性曲线将随 之下移。在相当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 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 光伏阵列一 般由多个光伏电池模块串并联构成, 而对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