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一)
事业单位、特岗教师招聘、教资考试《教育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大全整理复习
特岗事业编教师招聘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整理三乐也。
二、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的阶级性;④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一、“教育” 一词的起源 人物:孟子著作:《孟子•尽心上》 古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五、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阶级性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六、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3.文字的创造4.国家的产生七、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①教育场所:国学: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内;乡学:设置在地方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教育是中心③教育特征: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八、稷下学宫朝代:战国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学术自由,待遇优厚,尊师重道,不治而议论十一、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内容及特点1.教会学校: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育内容:三科四学)、教区学校2.骑士学校:(“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十二、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国家:德国;社会:资本主义社会);③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④教育的世俗化;⑤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双轨制。
十三、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办学堂:外国语学堂;工业技术学堂;军事学堂留学教育:留美和留欧十四、维新运动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十五、维新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最早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变法通议》;趣味教学的倡导者;推动第一个女子学堂经正女学的建立。
严复:最早从德智体三要素构建教育目标体系;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十六、(现在)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十七、关于终身教育代表人物:耶克斯利、保罗朗格朗及四部文献:1、最早的终身教育专著:耶克斯利《终身教育》2、概念化体系化标志: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3、提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概念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4、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五大特点:1、终身性(最大特征)2、全民性3、广泛性4、灵活性5、实用性一些古文①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已,阖棺而止”②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③荀子:学不可以已④陶行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十八、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的核心: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反映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十九、教育民主化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资料
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备考资料俗话说:“考场如战场”,“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首先我们要了解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到底考什么,我们只有弄清楚教师招聘考试到底考什么,我们才可以很好的应对。
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是考试的“指南针”,大纲里面蕴含着出题者透露给大家的试题信息,摸清出题者的意图才能占得先机。
通过大纲,考生可以了解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方向和内容,增强对考试的整体理解和宏观把握。
以下是对整体答题思路的一个大致梳理。
总答题思路分析先理解判断题干表述中心思想、关键词,从而得出限制范围,再进行知识定位,勿先入为主,尤其是多选题(范围限定类题干)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对于不同表述方式作出清晰确认,勿纠结题目选项两个作用:一是分类排除,二是与题干形成指向出题方向预测:理论与政策、实践联系考查客观题答题技巧1、举例证明法——针对不同类别不同阶段的考查,用实际例子佐证选项2、代入阅读法——针对名词解释型单选,将选项代入题干。
3、区别分析法——针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抓住二者概念尤其是关系的区别并实际进行筛选。
4、概念题干对应法——尤其是强化惩罚消退的实例辨析题表现最为明显,在题干中明确刺激—行为的实际表现,对应不同概念的内涵,即可清楚得出答案。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回到材料逐句对比联系排除,密切联系材料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直觉思维,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下面是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一些常识性知识点,希望大家能牢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黑龙江特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一、教育学部分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师招聘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 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 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本质属性: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 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 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 和(英)沛西·能 。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LOGO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发展历程: 学校出现意味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 的飞跃。 夏代: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三、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概念: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与教育方针: 分类: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确立理论: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 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 、巴格莱等。 两者的历史具体的统一
特岗考试知识点总结
特岗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理论基础1. 教育学概论(1)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通过教育学的学习,特岗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 教育学的任务主要包括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条件和规律。
(3) 教育学的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学,特岗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的认识。
2. 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规律和原则的学科。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特岗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行为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个性与个体差异、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特岗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原理(1) 教学原理的概念教学原理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学习教学原理有利于特岗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2) 教学原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内容。
(3) 教学原理的意义通过深入学习教学原理,特岗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政策法规和教育政策1. 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2) 《中小学教师法》(3) 《民办教育促进法》(4) 《义务教育法》(5) 《私立教育促进法》2. 教育政策(1) 教育现状与改革(2) 教育发展规划(3) 教育投入政策(4) 教育领域创新政策(5) 教师职业发展政策以上是特岗教师考试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以上知识的掌握,特岗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2016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大纲
2016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大纲2016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大纲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
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黑龙江2016年特岗教师教育学教程
2016年特岗教师复习资料精华汇总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学校教育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 、_社会教育_ 和 _学校教育_。
5、《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学校_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钦定学堂章程_》和1904年的《_奏定学堂章程_》。
7、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壬寅学制_。
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癸卯学制_。
8、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_"礼""乐""射""御""书""数" _。
9、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六艺_。
10、《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四书_。
11、先秦时期,以_墨翟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_显学_。
1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苏格拉底_。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理想国》_中。
1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_《政治学》_中。
15、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亚里士多德_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6、教育学是一门以_教育现象_为研究对象,探索_教育规律_的科学。
17、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大教学论》 _。
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夸美纽斯_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 普通心理学 教育法律法规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1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
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
制度化教育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社会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
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集锦
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集锦一、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
其定义可概括为: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对个体进行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有计划的培养与发展。
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 社会性:教育是社会行为,必须在社会中进行。
2. 整体性:教育是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
3. 持续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时的行为。
4. 个性化:教育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5. 自由性:教育应尊重个体的自由,以促进其自主发展。
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学的定义和功能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其功能主要包括: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培养教育工作者,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
2.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方法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等。
三、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征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和师徒传授为主,注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2.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科学化、学科分化和个体能力的培养。
3. 当代教育当代教育面临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1. 孔子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以道德修身为核心,以教育为内在的修养。
2. 杜威教育思想杜威提出了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强调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的影响,主张劳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五、教育学科基本理论1. 教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教育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其特点在于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2. 教育学科的学科体系教育学科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集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前苏联教育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爱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4、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燕尾服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5、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特岗教师-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
特岗教育学名词解释归纳(一)各省市的特岗题型中,名词解释都将是影响学生成败的关键。
所以中公讲师对教育学的相关名词加以总结、概括: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特岗教师《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宏观教育概论,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中观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述,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概述,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学生与教师,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程,课程概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微观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教学评价和教学模式,德育,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模式,班级管理及班主任工作,班级与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培养,班主任工作,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概述,教育的由来,教育,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作用,最基本的要素,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最基本的要素,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的本质及社会属性,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均衡,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按性质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按呈现形式划分,是否具有计划性,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起源于神,朱熹,生物起源说,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本能生利西,心理起源说,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区别,人类的本能,动物的本能,共同,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劳动起源说,起源于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马克思,米凯爱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无阶级性,尧,舜,禹,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古代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学校,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奴隶社会的教育,夏代,启,校,产生了学校,殷商,序,西周,庠,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兴起,封建社会的教育,战国,百家争鸣,儒家,墨家,为显学,两汉,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六学,二馆,等级性,科举制,宋元明清,书院,程朱理学,四书五经,明代,八股文,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印度,佛教,婆罗门教,古希腊,雅典,崇文,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斯巴达,尚武,军事体育训练,古罗马,家庭教育,西欧中世纪,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近代教育,公立教育,义务教育,世俗教育,法制教育,20世纪以后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萌芽阶段,17世纪以前,学记,中国最早,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启发性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知不足,知困,课内课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长善救失,尊师重道,孔子,中国最早,世界最早,启发式教育,论语,教育作用,性相近,习相远也,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性善论,扩充善性,大丈夫,明人伦,道德教育,盈科而进,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大儒,儒家经典,闻见知行,墨子,人性素丝说,兼爱,非攻,兼士,贤士,科学技术,量力性原则,亲知,闻知,说知,苏格拉底,西方最早,启发式教育,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强调知识,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理想国,强调哲学,亚里士多德,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政治学,强调理性和灵魂,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教育著作,世界第一,教学法,模仿,理论,练习,创立阶段,17至18世纪,培根首提出,科学归纳法,纽斯来独立,1632年,大教学论,教育学之父,教育遵循自然,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巴特来规范,1806年,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德育,二基础,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三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康德来讲授,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驽德,教育遵循自然,教育心理学化,爱的教育,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学生,陶行知,三中心,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直接经验,生活即教育,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社会即学校,学校既社会,教学做合一,从做中学,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斯宾塞,教育论,教育预备生活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课程作为专业术语,发展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妻子,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当代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姆有掌握,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纳来结构,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认知主义,发现教学法,瓦根找范例,瓦根舍因,范例教学,高度赞发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全面和谐好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活的教育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发展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生理发展,身高,体重,骨骼,肌肉,心理发展,认知,意向,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5,※互补性,具体表现,生-生互补,生-心互补,教学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A与B比较,具体表现,个体差异,群体差异,教学启示,因材施教,不平衡性,A与A比较,具体表现,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均衡,教学启示,适时而教,抓关键期,劳伦兹,阶段性,具体表现,某一阶段有某一阶段的特征,教学启示,教育工作,分阶段进行,反对成人化,顺序性,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学启示,循序渐进,反对拔苗助长,反对凌节而施,顺序是由多个阶段构成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翻坐滚爬,顺序性,三六七八,阶段性,一刀切,一锅煮,对个体来说,违背了阶段性,对群体来说,违背了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内发论,内在需要,孟子,性善论,弗洛依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外铄论,外在力量,孔子拉着墨子外出荀找洛华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4,※遗传,物质前提,可能性,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环境,可能变现实,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原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专门教师,控制因素,系统全面,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出淤泥而不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教育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体制和结构,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促进生产力-经济功能,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最基本,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手段,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促进政治经济制度-政治功能,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最基本,教育促进政治民主,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与社会文化,文化制约教育的发展,文化制约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制约教育的内容选择,文化制约教育的方法使用,教育促进文化-文化功能,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规范)(组织)文化,校园精神(观念)文化,核心,教育与社会人口,人口制约教育的发展,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规模,人口质量制约教育的质量,人口结构制约教育的结构,人口功能,教育可以减少人口数量,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教育目的概念及作用,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也称总的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国家,教育目的,普遍,学校,培养目标,特殊,课堂,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目标,最具操作价值,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个体发展需要,培养自然人,罗梭人福禄奇,社会本位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公民,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辩证统一论,马克思,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结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关系,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基础,体育,基础和保障,美育,动力和升华,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各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结构,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外国学制的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教育形态趋于稳定的实体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学制的出现,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在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根本-改变观念,第二节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单轨制,美国,双轨制,欧洲,英国,法国,前西德,分支型学制,苏联,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壬颁布,癸实施,长期戌美国,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首颁布,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首实施,承袭日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男女不得同校,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资本主义性质,男女同校,学堂改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承袭美国,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优,育,改,促,提,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班级授课制,最早起源于德国,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勉,强,普,免费性,强制性,普遍性,强,普,基,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九年义务教育,终身教育制度,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的培养,耶克斯利,终身教育,最早,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出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最终形成,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终身性,全民型,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第五章学生与教师,第一节学生,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可塑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依赖性,学生是未成年人,依赖父母,依赖老师,向师性,以教师为榜样,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最高体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与成人不同,学生有巨大潜能,学生有发展需要,学生的社会地位,多重地位,公民,未成年公民,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学生的主要权利,※学生,受教育权,最基本,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公民,人身权,身心健康权,最基本,人身自由权,搜身,关禁闭,人格尊严权,体罚,变相体罚,隐私全,日记,短信,成绩,名誉权,荣誉权,财产权,没收手机不归换,学生的义务,三个遵守一个努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个人行为规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节教师,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非专门化阶段,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教师不是专职的,专门化阶段,师范教育的诞生,世界最早,法国,基督教兄弟会,1681年,中国最早,南洋公学,上海交大,1897年,专业化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1966年,教育工作,专门职业,教师,专业人员,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多样化,传道者,传播道德,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授业解惑者,解除困惑,示范者,提供榜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朋友,分担喜怒哀乐,研究者,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且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连续性,时间上的连续,无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广延性,空间上的广延,无明确的劳动空间,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迟效性,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启蒙老师,间接性,教师劳动,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教师自身成为榜样,示范性,榜样,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的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威信的分类,权力威信,信服威信,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威信,主要,学识威信,情感威信,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内,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内,培养良好的风度仪表和行为习惯,外,培养良好的第一印象,外,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教师的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忠于教育,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以身作则,知识素养,政治素养,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教育理念,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控反思能力,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三阶段发展观,福勒,布朗,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成熟标志,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看别人,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看自己,开展微格教学,多练习,进行专门训练,多反思,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布鲁巴奇,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最基本,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贯彻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第三节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概述,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1939年,勒温,专制型,命令,权威,疏远,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师生关系的内容,※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道德上的促进关系,心理上的相容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保障教学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学相长,满足学生需要,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最关键,学生方面,环境方面,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学生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发扬教育民主,师生关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一词的由来,课程,最早,唐朝,孔颖达,专业术语,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类型,※内在属性,学科课程,知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经验课程,经验,杜威,克伯屈,优点,系统连贯的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缺点,不重视学生的经验,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知识,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综合课程,怀特海,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细提出,强调学科之间内容的关联性,不能取代分科课程,实施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课程任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呈现形式,是否具有计划性,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理论,课程理论的发展,1949,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构主义,布鲁纳,以学科结构为中心,要素主义,巴格莱,共同要素,新三艺,永恒主义,赫钦斯,永恒学科,经典名著,。
教育学特岗专区复习精要知识点
教育学特岗专区复习精要知识点绪论1、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有哪些基本任务?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① 发展教育理论;② 解释教育问题;③ 改造教育实践;④提高教师素质。
2、教师职前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答: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门必修课,对从事教育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育学为中小学教师形成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打造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
⑴ 教育学有助于形成教育思想。
教育学的学习既可以解决教育认识、教育观念问题,更主要的是可以形成教育理念,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坚定而足够的动力;⑵ 教育学有助于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学的学习有助于未来教师领会教育智慧,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
⑶ 教育学有助于塑造专业精神。
现代教师应具备三咱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⑷教育学有助于形成专业人格。
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良好的人性(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品格)3、简述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答: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al Pedagog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相关的理论经。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把教育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特岗教师《教育学》考点复习总结
《教育学》复习材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定义1.教育概念界说(1)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是孟子;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独立、生产性、民族性。
四、教育的功能1.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六、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二)古代学校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明人伦❖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秦朝:严禁私学,推行“吏师制度”❖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科举考试依据)❖八股文:科举考试的固定形式2.古代印度:教育内容:《吠陀》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埃及教育的主要特征4.古希腊、罗马教育❖培养目标:古代雅典的教育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克培养军人。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七艺”:三科—文学、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5.古代教育一些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1.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黑龙江特岗教师考试备考指导教育学常考简答题总结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具体表达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口诀】两权一目的(两圈一亩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表达在:①教育培育合格的公民和各类政治人材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成立①顺序性人的开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
因此,教学上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②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身心开展不同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任务。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需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展教育,有针对性。
③不平衡性个体同一方面的开展在不同阶段是不均衡的,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开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
④互补性个体某一方面的性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开展取得局部补偿,因此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⑤个别不同性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性,因此教育必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展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取得最大的开展。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根本要求对个体开展方向做出社会性标准。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开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标准(社会性标准),塑(加速个体开展)个性(开展个性),总之要开展。
①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彼此渗透的方向开展③高等教育群众化、普及化④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口诀】义务要延长,高等要群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成立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开展规律③人们的教育思想④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口诀】社会和个人两方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考点 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的起源※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无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特岗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特岗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重要观点。
2. 课程的类型:根据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积极性、巩固性、因材施教。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成对比较法、综合法。
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重要观点。
6. 心理发展的规律: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
7. 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8. 学习的动机:内在学习动机、外在学习动机。
9. 学习迁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10. 教育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以上是特岗教育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教育学的历史、课程类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类型、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是特岗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核心内容,对于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6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整理一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2016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综合整理一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
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0、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1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1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1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古代中国的教育始于夏代,并逐渐发展成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而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成为了欧洲奴隶社会著名的教育体系。
二十世纪以后,教育逐渐实现了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科学性的发展。
在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中,XXX的教育思想被广泛传承。
他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具有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旨在培养贤人和君子。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教育原则和方法则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研究和思考并重,以及温故知新。
同时,墨家的教育思想也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锻炼和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道家的教育思想则主张教循自然原则,顺应自然发展。
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提出了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个体功能的揭示。
同时,它还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教育教学原则则是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XXX、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
在西方教育史上,XXX则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成为了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始于XXX,他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并提出了归纳法。
XXX的《大教学论》则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泛智教育等概念。
XXX则对自然性思想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人性本善,应该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XXX survive。
XXX as the first person to XXX.Pestalozzi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XXX。
XXX.XXX。
XXX。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XXX" marked the XXX。
laying the XXX systematic knowledge。
the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一)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
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1、"学而时习之"--孔子
62、"温故而知新"--孔子
6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中华考试网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夸美纽斯
6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苏联)
7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