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试讲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合集下载

中职旅游教资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旅游教资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第XX周第XX节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的定义、类型、特点和发展历程。

- 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旅游业的基本构成。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旅游的定义和类型。

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3. 旅游业的基本构成。

教学难点:1.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2. 旅游业的基本构成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旅游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旅游?旅游有哪些类型?”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旅游的定义和类型- 讲解旅游的定义,包括旅游的起源、发展过程等。

- 介绍旅游的类型,如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等。

- 分析不同类型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讲解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食、住、行、游、购、娱。

- 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3. 旅游业的基本构成- 介绍旅游业的基本构成,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

- 分析旅游业各构成部分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如某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经营。

2. 学生分析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旅游概论中职课本教案

旅游概论中职课本教案

旅游概论中职课本教案教案标题:旅游概论中职课本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中职学生设计一堂关于旅游概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以及旅游业的重要性。

课程将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3. 了解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旅游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3. 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旅游景点,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兴趣;2. 提问:你们都去过旅游景点吗?去过哪些地方?你们对旅游有什么了解?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旅游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旅游业的起源、发展阶段和现代旅游业的特点;3. 解释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因素。

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旅游案例分析材料给学生;2. 小组讨论:根据案例分析材料,学生讨论旅游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全班讨论;2. 引导学生总结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3. 提问:你们认为旅游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什么影响?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他们喜欢的旅游景点,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该景点;2. 提醒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旅游概论知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旅游景点,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2. 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规划和推广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

中职旅游概论面试试讲

中职旅游概论面试试讲

中职旅游概论面试试讲中职旅游概论是一门结合旅游行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旅游服务与管理能力的专业课程。

在面试试讲中,我们的目标是向考官展示我们对旅游概论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以下是试讲内容的示例:尊敬的考官,今天我将为大家试讲中职旅游概论中的一个主题——旅游服务的基本要素。

一、旅游服务的定义与重要性旅游服务是指为游客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

旅游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目的地的声誉。

二、旅游服务的基本要素1. 安全性: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旅游服务的首要任务。

2. 舒适性:提供舒适的住宿和交通工具,使游客在旅途中感到放松。

3. 便捷性:简化旅游流程,使游客能够轻松规划和享受旅程。

4. 个性化:根据游客的喜好和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5. 文化性:展示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增加旅游的吸引力。

三、旅游服务的流程1. 接待:热情接待游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2. 咨询:解答游客的疑问,提供旅游建议。

3. 预订:帮助游客预订交通、住宿等服务。

4. 导览: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介绍景点和文化背景。

5. 反馈:收集游客的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四、案例分析以某著名旅游城市为例,分析其旅游服务流程和特色,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五、教学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实践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加深理解。

六、总结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核心,高质量的服务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试讲,希望能够展示我对中职旅游概论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谢谢大家的聆听。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1)旅游概述精选全文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1)旅游概述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 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考纲要求】1.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产生1.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 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2)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3.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二、旅游的定义和内容1.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的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这就是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旅游的内容。

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其中,游览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考纲要求】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性。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旅游动机来认识旅游的经济属性。

事实证明,人们往往是因为有节余的收入和闲暇的时间,并在外界各种有关信息的刺激下,强化旅游需要,从而产生外出旅游的强烈愿望的。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的日益富裕,经济因素对旅游的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

不过,纵使有一天人人都成为富翁,只要在流通领域中还需要金钱的交换,只要外出旅游仍然要花钱,那么,旅游的经济属性就依然存在。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精心整理旅游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系。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主要论着:《基础旅游学》。

按照李天元、谢彦君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备注: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

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一、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的社会属性(一)消费属性1.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例子:旅游活动与超市购物(二)休闲属性●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体验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外出旅游旨在借助各种休闲活动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四)经济属性●扩大国家外汇收入●拓宽货币回笼渠道,货币回笼的数额、结构、速度和水平,反映一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市场商品劳务的供应状况、居民消费趋向的变化。

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不间断的动态信息。

游者的目的。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最新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4

最新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4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第四节旅游景区【考纲要求】1.理解旅游景区的定义、特点、等级、类型。

2.理解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知识精讲】一、旅游景区的概述1.旅游景区的概念旅游景区(Tourist Attraction),也称旅游地、旅游目的地。

可以定义为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有统一管理机构,范围明确,具有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施的独立单位。

2.旅游景区的条件(1)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

(2)环境优美,景物集中。

(4)能够满足旅游者参观、游览、度假、康乐、求知或科学文化活动等不同需要。

3.旅游景区的特点(1)专用性;(2)可控性;(3)长久性。

4.旅游景区的等级(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制划分与评定》规定,旅游景区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等级划分的依据是:景观质量与生态环境体系;旅游服务要素体系;游客评价体系。

(2)《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八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5.旅游景区的类型(1)风景区。

(2)文博院馆(包括博物馆和美术馆)(3)寺庙观堂。

(4)旅游度假区。

(5)自然保护区。

(6)主题公园。

(7)森林公园。

(8)地质公园。

(9)游乐园。

(10)动物园。

(11)植物园。

(12)其他。

二、对旅游景区的要求1.对旅游景区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

(1)旅游景区保护。

(2)旅游景区环境。

(3)旅游景区安全。

(4)旅游景区卫生。

(5)旅游景区标牌。

(6)停车场服务。

(7)商店(亭)管理。

(8)摊点管理。

(9)厕所卫生。

2.对旅游景区游览服务质量的要求。

(1)售票服务。

(2)门岗服务。

(3)入门接待(检票服务)。

(4)游览服务。

(5)问讯服务。

(6)机台服务。

(7)广播服务。

(8)行李保管服务。

(9)讲解服务。

(10)游客管理服务。

(11)餐饮服务。

(12)旅游购物服务。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  教案

中职旅游——旅游资源精品教案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2. 旅游资源的特点3.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作用4. 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资源的含义。

2. 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

3. 分析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4. 小组讨论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5. 总结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资源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的认识。

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2.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3. 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作用4. 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旅游资源的含义。

2. 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

3. 分析自然旅游资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4. 小组讨论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5. 总结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然旅游资源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与作用的掌握。

中职旅游老师教案范文模板

中职旅游老师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授课班级:中职旅游专业X班授课时间:第X周第X节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业的构成要素等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旅游市场分析能力和旅游产品设计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旅游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旅游的定义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3. 旅游业的构成要素教学难点:1. 旅游与旅行、观光等概念的区别2. 旅游市场的细分与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旅游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

2. 提问:同学们对旅游有什么了解?旅游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二、讲授新课1. 旅游的定义- 旅游的起源与演变- 旅游与旅行、观光等概念的区别- 旅游的国际化发展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介:旅游服务3. 旅游业的构成要素- 旅行社- 旅游饭店- 交通部门- 旅游景区- 旅游辅助服务部门三、课堂练习1. 分析旅游市场细分与特点2. 设计一个旅游产品方案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旅游市场分析的论文。

五、课后作业1. 搜集相关旅游市场资料,分析旅游市场的细分与特点。

2. 设计一个旅游产品方案,包括产品名称、目标市场、特色服务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表现。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论文的撰写质量。

3. 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旅游概论课程教案

中职旅游概论课程教案

中职旅游概论课程教案教案标题:中职旅游概论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旅游概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热情;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概论的定义和范畴;2.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4. 旅游市场的组成和特点;5. 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6. 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三、教学重点:1. 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3. 旅游市场的组成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旅游资源和市场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旅游概论的相关案例和实践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旅游概念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并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与总结:分组讨论学生的考察结果,总结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旅游行业的成功案例,探讨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旅游概论的理解程度。

7.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总结,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

8.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和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旅游概论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实地考察地点:旅游景点、旅行社等;3. 教材和参考书籍:《旅游概论导论》、《旅游资源学》等;4.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七、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教案标题:中职《旅游概论》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中职学生设计一堂关于旅游概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旅游概念、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因素,以及旅游行业的职业机会。

同时,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相关的职业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影响因素;3. 了解旅游业的组织结构和职业机会;4. 培养学生的旅游意识和职业技能。

教学重点:1. 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影响因素;3. 旅游业的组织结构和职业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旅游景点,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什么?为什么?二、概念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介绍旅游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中介;2. 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意义和影响。

三、旅游业的发展历程(20分钟)1. 分阶段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旅游的起源、发展和现代化阶段;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个阶段的典型景点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

四、旅游业的影响因素(20分钟)1. 分组讨论旅游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等;2. 每组派代表介绍讨论结果,并进行整合和总结。

五、旅游业的组织结构与职业机会(20分钟)1. 介绍旅游业的组织结构,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等;2. 分析旅游业的职业机会,如导游、旅行顾问、酒店管理等;3. 邀请一位从事旅游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座谈,分享自身经验和职业发展建议。

六、小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旅游的认识和未来发展规划。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旅游景点和历史事件;2. 旅游行业相关的书籍、资料和案例。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对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旅游业职业机会的认识和兴趣。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旅游的产业结构和运作模式;3.理解旅游的价值和影响;4.了解旅游行为和旅游规划。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旅游的定义和特征;2.世界旅游发展历程;3.中国旅游发展历程。

第二部分:旅游的产业结构和运作模式1.旅游产业的分类和组成部分;2.旅游运作模式和客源地选择;3.旅游服务管理结构。

第三部分:旅游的价值和影响1.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旅游的环境影响和文化影响;3.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责任旅游。

第四部分:旅游行为和旅游规划1.旅游行为的类型和特征;2.旅游规划的概念和步骤;3.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2.讨论法;3.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第一部分(旅游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先介绍旅游的定义和特征,然后从世界和中国的角度介绍旅游发展的历程;2.第二部分(旅游的产业结构和运作模式):讲解旅游产业的分类和组成部分,再介绍旅游运作模式和客源地选择,最后说一说旅游服务管理结构;3.第三部分(旅游的价值和影响):讲解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再介绍旅游的环境影响和文化影响,最后强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责任旅游;4.第四部分(旅游行为和旅游规划):先介绍旅游行为的类型和特征,再讲解旅游规划的概念和步骤,最后重点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5.结束语:总结本课程内容,强调旅游是一项重要的产业,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推进。

五、教学评估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具体评估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展示等。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掌握程度,因此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多次互动环节,通过调查和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路和我课程的需求。

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中职

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中职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授课对象: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授课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发展趋势。

2. 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等。

3. 培养学生的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旅游市场的分析。

2. 导游服务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旅游相关书籍、案例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背景。

2. 提问:同学们对旅游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旅游的意义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旅游的基本概念:- 解释旅游的定义、类型和发展趋势。

- 举例说明旅游的类型,如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等。

2. 旅游的基本要素:- 介绍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 分析旅游市场,包括市场需求、供给、竞争等。

- 讲解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交通服务等。

3. 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 讲解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举例说明导游服务中的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某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市场和服务情况。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旅游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2. 学生讨论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讲授新课1. 旅游策划:- 介绍旅游策划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讲解旅游策划中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环节。

2. 导游服务技巧提升:- 讲解导游服务中的沟通技巧、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等。

- 举例说明导游服务中的成功案例。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旅游学概论教案红河州商贸旅游技工学校谢静第一章旅游概述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旅行。

《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旅。

”游,即游览。

古文中有“息焉游焉”一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游”。

可见,旅游即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动。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1.“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亨泽克尔和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详解: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既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它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李天元,李天元,南开大学教授,旅游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

主要论著:《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谢彦君,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国内旅游学术界著名学者。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

中职《旅游概论》教案
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教师启发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引发学生思考旅游的特点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总结设臵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旅游的本质属性一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征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二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三旅游的经济属性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新型旅游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观光、度假、娱乐、康乐、民俗、科考、访祖等的复合型旅游活动。
(二)工业旅游
旅游业角度——新型旅游产品(项目)
旅游者角度——高品位的旅游形式
板书设计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四节 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一)国内旅游
(二)国际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 授
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核同时看看学生对旅游分类的认识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中职

旅游讲课教案模板范文中职

####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

- 掌握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 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进行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产品设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兴趣。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 二、教学对象中职旅游专业学生####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内容1. 旅游的定义2. 旅游的特征3. 旅游的本质及属性4.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5. 不同类型旅游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国内外著名旅游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 提问:什么是旅游?旅游有哪些特点?2. 讲授新课- 旅游的定义:介绍旅游的定义,解释“旅游”一词的来源及其在英语中的含义。

- 旅游的特征:阐述旅游的异地性、暂时性、目的性、消遣性等特征。

- 旅游的本质及属性:讲解旅游的本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活动,具有休闲、娱乐、教育、文化交流等属性。

3. 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结合实例,分析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如食、住、行、游、购、娱等。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旅游活动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2. 讲授新课- 不同类型旅游活动:介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不同类型旅游活动。

- 通过案例讲解,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及市场需求。

3. 课堂实践- 学生分组,设计一款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并说明其市场需求。

4. 课堂讨论- 各小组展示旅游产品,其他小组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共5则)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共5则)

《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共5则)第一篇:《中职旅游概论》说课稿说课目录1.说教材:脉络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2.说学情:学生所学专业、学生特点3.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学法、教学手段4.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创新点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邵世刚老师主编的《旅游概论》第一章旅游概述里面的第一节内容旅游的产生、定义及内容。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内容的脉络体系)1、基础《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也是学生了解旅游的入门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是中职学生课程中一定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

本次说课选取第一章第一节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产生历程,为后面学习旅游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旅游从迁徙、旅行到旅游的产生过程理解商人与旅游产生的关系掌握旅游的定义和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掌握旅游的含义,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旅游学科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旅游的定义。

旅游源自旅行(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2、难点:旅行、游览、旅游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学生所学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航空和铁乘方向,将来她们所从事的行业要求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旅游相关知识和基本素养,这也决定了旅游相关知识对同学们的重要性。

中职旅游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旅游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授课班级:旅游管理2022班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5日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定义、本质、属性、特征和类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

教学重点:1. 旅游的定义2. 旅游的本质、属性、特征3. 旅游的类型教学难点:1. 旅游与旅行、观光的关系2. 不同类型旅游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旅游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意义和作用。

2. 提问:什么是旅游?旅游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 介绍“旅游”一词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 分析旅游与旅行、观光的关系。

- 引导学生理解旅游的定义。

2. 第二节:旅游的本质、属性、特征- 阐述旅游的本质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 分析旅游的属性,如消遣性、体验性、社交性等。

- 介绍旅游的特征,如多样性、季节性、地域性等。

3. 第三节:旅游的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旅游,如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

- 分析各类旅游的特点和市场需求。

三、课堂讨论1.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属于旅游?2. 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

四、案例分析1. 分析国内外知名旅游案例,如丽江古城、海南三亚等。

2. 讨论旅游活动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旅游行业的论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行业的相关知识。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中职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教师证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课题:《旅游概论》——旅游业的起源与发展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旅游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3)学会分析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2)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时分配:2课时四、授课类型: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教学重点:(1)旅游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3. 教学关键:(1)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教具1.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2. 教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旅游资料、案例分析材料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旅游业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2. 新授(1)旅游业起源与发展历程1. 介绍旅游业的起源;2.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历程;3. 案例分析:以我国旅游业为例,展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2)旅游业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1. 介绍旅游业的主要特点;2.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 案例分析:以全球旅游业为例,展示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3. 巩固(1)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补充。

4. 小结作业(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旅游业发展的论文;(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试讲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红河州商贸旅游技工学校谢静
第一章旅游概述
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
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旅行。

《周易正义》:“失其本居而寄她方,谓之旅。

”游,即游览。

古文中有“息焉游焉”一语,还有“谓闲暇无事于之游”。

可见,旅游即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二者结合的活动。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
1.“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亨泽克尔和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会牵涉任何赚
钱的活动。

详解:艾斯特定义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既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又包括由旅游活动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离开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它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她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李天元,李天元,南开大学教授,旅游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

主要论著:《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谢彦君,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国内旅游学术界著名学者。

主要论著:《基础旅游学》。

按照李天元、谢彦君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备注:
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见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

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
●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
●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
收入账户
●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访者
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
综合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它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PPT p.10,第一节结束)
第二节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