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解质溶液胶体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第二章 胶体溶液(2011.9)

第二章 胶体溶液(2011.9)

丁达尔现象(Tyndall)——一束波长大于溶胶分散相粒子 尺寸的入射光照射到溶胶系统,可发生散射现象
光源 透镜
溶胶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的产生与胶粒大小和入射光波长 有关。
产生原因: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 (400nm~700nm),当可见光照射在胶粒上 时产生的散射作用。
丁铎尔现象
乳状液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 一般来说,亲水性较强的乳化剂易形成O/W型乳状液
亲油性较强的乳化剂易形成W/O型乳状液




O/W型乳状液
W/O型乳状液
乳化作用在医学上的意义
乳状液和乳化作用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意 义。
油脂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依赖于 胆汁中胆汁酸盐的乳化作用。医药学中乳状 液称为乳剂。药用油类常需乳化后才能作为 内服药,如鱼肝油乳剂。此外,消毒和杀菌 用的药剂也常制成乳剂,如煤酚皂溶液。
++ +
++
+++
++ +
+
++

+++
电泳
(2)电渗-在外电场作用下,限制胶粒不能移动, 而液体介质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医用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医用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习 题 解 答第一章 溶 液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3.173g 。

求:(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3===(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3水g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173.3003.12(5.58/173.31-=-==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105.58/173.31-==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4.8===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10001.01-===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解: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25.59898.084.1=⨯⨯==V M m n B V =285.3ml7. 某病人需要补充钠(Na +)5g ,应补给生理盐水(0.154mol ·L -1)多少毫升? 解:设需要生理盐水Vml ,则含有NaCl 的物质的量为:V ×0.154/1000(mol ),所以含有的Na +的物质的量为:V ×0.154/1000(mol )。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胶体和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混合态,它们在性质和观察特征上有所不同,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

首先,根据物理性质鉴别胶体和溶液。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混合物的透明度。

溶液通常是透明的,光线可以通过。

而胶体则会散射光线,使得混合物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的外观。

此外,胶体还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不易分离的特点,而溶液则无此现象。

其次,可以通过过滤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使用过滤器(如纸滤纸)将混合物过滤,如果通过滤器后得到的是透明液体,那么原混合物很可能是溶液。

但是,如果过滤后留下的是固体颗粒或浑浊的液体,那么混合物很可能是胶体。

另外一个鉴别的方法是使用珠光亮光源。

胶体是由胶体颗粒组成的,而这些颗粒较大,通过珠光亮光源照射时可以发现微小颗粒的闪光。

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则非常小,无法通过珠光亮光源产生闪光。

再者,也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观察样品。

根据布朗运动现象,胶体颗粒在液体中会不规则地运动,这种现象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则没有这种运动。

通过观察颗粒运动的情况,可以判断混合物是胶体还是溶液。

此外,电导率测量也是一个鉴别的方法。

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可以传导电流。

而非电解质溶液和胶体由于其中没有自由离子,所以电导性很低。

通过测量混合物的电导率,可以判断其是否为溶液或胶体。

最后,还可以使用振荡和沉降速度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胶体颗粒由于较大、较重,具有一定的沉降速度。

而溶质分子由于非常小,几乎没有沉降速度。

可以通过用振荡器搅拌混合物,然后观察是否有颗粒沉降下来,来判断混合物是胶体还是溶液。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透明度、过滤、珠光亮光源、光学显微镜、电导率测量、振荡和沉降速度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这些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不同混合物的性质和成分,对于化学工作者和科学实验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

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示例文章篇一:《神奇的胶体聚沉》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好多神奇的化学现象,就比如说加入电解质溶液能让胶体聚沉,这可太有趣啦!先来说说胶体是什么吧。

胶体呀,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家伙,它们在溶液里欢快地玩耍,但是又不会像溶质那样完全溶解。

比如说牛奶,那就是一种胶体,还有雾,也是胶体哟!那为什么加入电解质溶液就能让它们不“调皮”了呢?这就好比是在一群正在打闹的小朋友中间,来了一位特别严厉的老师,一下子就让他们安静下来了。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就像是这位严厉的老师,它们会和胶体粒子发生作用。

想象一下,胶体粒子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带电小球,它们在溶液里自由自在地游动。

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呢,就像是一个个小钩子,一旦碰上了胶体粒子,就把它们勾住,让它们没办法再乱跑乱动,于是胶体就聚沉啦!比如说,我们在豆浆里加点盐,豆浆就会变成豆花,这就是因为盐是电解质,让豆浆里的胶体聚沉了。

这难道不神奇吗?我之前做实验的时候,把氢氧化铁胶体放在瓶子里,然后慢慢地滴入氯化钡溶液。

哇塞!眼看着原本红褐色的、透明的胶体,慢慢地变得浑浊,最后出现了沉淀,那感觉就像是变魔术一样!再想想,如果没有这种胶体聚沉的现象,我们的生活该多不方便呀!比如说,工厂里的废水处理,如果不能让胶体聚沉,那些污染物就没办法沉淀下来,那对环境的危害该有多大呀!所以说,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这个原理可太重要啦!它不仅能让我们看到神奇的化学变化,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大大的用处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学习吗?示例文章篇二:小朋友,让我来给你讲讲加入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的原理吧!你看,胶体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朋友在玩耍。

这些小朋友们(胶体粒子)带着相同的电荷,所以它们总是互相排斥,谁也不愿意靠近谁,就这样自由自在地分散在溶液里。

但是呢,当我们加入电解质溶液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啦!电解质溶液里的离子就像是一群厉害的警察叔叔。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
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影响水平衡:钠增多,细胞外液增多:钠减少,细胞外液减少 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钠主要由肾调节: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氯离子生理作用: 与钠离子共同维持细胞外渗透压,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主要由肾调节平衡,同钠离子共同排出
(一)等渗性脱水 在外科临床最常见。又称为急性脱水或混合性脱水
根据两者缺失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的脱水: (一)等渗性脱水 (二)低渗性脱水 (三)高渗性脱水
水、钠失衡
低渗性缺水 (慢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 (原发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 (急性缺水)
失钠>失水
特 点
血清钠<135
渗透压<290
失钠<失水
血清钠 > 150 △ 渗透压>310
水、钠成比例 血清钠135-145 渗透压290-310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KG×60%)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细胞外液(20%) 组织间液(15%)
细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中,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35% 细胞外液:被血管分为血浆和组织液。血浆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 组织间液又包括:
1)功能性细胞外液:能和血浆和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对于维持循环和细胞功能起很大作用 2)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如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对维持体液平衡作用很小
②无明显血容量不足:先应用上述用量的1/2~2/3量,及1500~2000ml补充缺水量,此外还需 补充每日需要水量2000ml和每日需要量氯化钠4.5g
3.注意: 1)应用大量等渗盐水警惕高氯性酸中毒
2)须在尿量超过40ml/h,见尿补钾
【处理原则】 1、及时除因 2、补液, 补什么:补充等渗盐水和平衡盐液为主。 补多少:可按公式计算,也可用估计法, 总量=累积损失量1/2+继续损失量+生理量 怎么补: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重加钠。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的胶体颗粒或电解质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聚集并沉淀下来的现象。

胶体是一种由颗粒大小在1纳米至1微米范围内的分散体系,其颗粒可以悬浮在溶液中,呈现出浑浊的外观。

胶体颗粒带有电荷,这使得它们之间存在互斥力,所以它们会分散在溶液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胶体颗粒之间的吸引力会增强,使它们聚集起来形成更大的团簇,最终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胶体聚沉。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离子的化合物。

这些离子会与溶剂中的其他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溶液。

然而,如果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过高,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会增强,使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团簇,并最终沉淀下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解质聚沉。

胶体和电解质聚沉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溶液浓度的改变、pH值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电场的作用等。

这种聚沉
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引起溶液的浑浊、凝结、沉淀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点3 胶体的性质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 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医用化学答案第三版

医用化学答案第三版

医用化学答案第三版【篇一:医用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溶液3.?pk??tfkf??tbkb??rt-19.342.411.34797-1-1-1第二章电解质溶液2.oh-、h2o、hco3-、s2-、nh2ch(r)coo-、[al(h2o)5(oh)]2+、cl-、hpo42- 3.h3o、nh4+、h2po4-、h2s、[al(h2o)6]3+、nh3+ch(r)cooh、hcn、hco3-4.酸:nh4+、h3o+、hcl;碱:ac-;两性物质:h2o、nh3+ch(r)coo-、hco3-、[al(h2o)5(oh)]2+ 5.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h3o+,hac,h2po4-,nh4+,hco3-,h2o 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oh,co3,nh3,hpo4,ac,h2o 6.ph=3.3 7.29~37倍 8.③;④;⑤9.①2.38;②4.02;③8.60;④9.94 10.6.0812.①naac;②5.70;③13.95-5-1-2-2--第三章缓冲溶液4.①9.73;②10.95;③4.45;④7.245;⑤4.275.①6.5.05~5.19;0.0714 7.17.3g 8.47.6ml9.甲:正常;乙:酸中毒;丙:碱中毒第四章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3.1s22s22p63s23p64s2;n=4;=0;m=0;ms=+12或-12;10;3;6124.①m=0;②n=3;③l=1,2,3;④n=1,2,3……;ms=+或-128.bf3:sp2,平面三角形;ph3:sp3,三角锥;h2s:sp3,v形;hgbr2:sp,直线形;sih4:sp3,正四面体;9.①ch4:sp3;h2o:sp3;nh3:sp3;co2:sp;c2h2:sp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3.不正确 4.④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4第七章胶体溶液1.s0=32.0.186j-+x-+9.①a;②b;③c;④b-1-1-1-1第八章滴定分析法2.①4;②3;③1;④2;⑤2;⑥不定 3.①2.099;②0.99;-49.0.7502;0.2219 10.0.006282 11.pk=5.5 12.①偏大;②偏小第九章配位化合物;sb3+;cl-1;6;②四羟合锌(Ⅱ)酸钾;zn2+;oh-;4;③二氯四氨合钴(Ⅱ)1.①六氯合锑(Ⅲ);co2+;nh3;cl-;6;④二氰合铜(Ⅰ)配离子;cu2+;cn-;2;⑤硫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nh3;no2-;cl-;6 pt(Ⅳ)2.①[zn(nh3)4]so4;②k[pt(nh3)cl5];③[co(nh3)3(h2o)cl2]cl;④(nh4)3[cr(scn)4cl2] 3.①能;②不能4.①向右;②向右;③向左5.①d2sp3;②sp3d2;③dsp2;④sp3-4-1-4-1第十章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1.+5;+1;-1;+6;+2;+2 2.cl2;pb3+,h2o 3.还原型辅酶Ⅰ,二氢核黄素,乳酸,还原型fad,琥珀酸,细胞色素c(fe)10.①-0.4577v;向左;-21-35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1-16.t=77.5%,a=0.111;t=46.5%,a=0.333第十二章基本有机化合物1.①1-戊烯;②2-甲基-1-丁烯;③4-甲基-4-己烯-1-炔;④二环[3,2,1]辛烷;⑤螺[3,4]辛烷;⑥甲基对苯二酚(或2-甲基-1,4-苯二酚);⑦苄甲醚(或苯甲甲醚);⑧3,4-二甲基戊醛;⑨1-苯基-2-丙酮;⑩2-甲基-2-丁醇 2.①3 3 ②ch3ch=chch=chch3ch32ch3ch3ch2ch2ch3o ho3o③④⑤ch32ch33ch3oh3.①3 ② ch coch c + coohh333clohoh③ ch 3 r 2ch 3④ ; cb ⑤och3ch2ch2cch3 ;no2⑥⑦ooho3nachi3ch3ch2ch2coona+ch3⑧ch3ch2chohch(ch3)cho;⑨(ch3)3ccoona+(ch3)3cch2oh4.①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者为己烷;另取剩下者加硝酸银的氨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者为1-己炔。

高等水化学胶体化学

高等水化学胶体化学

按胶体分散系统的性质分类
• (2)亲液溶胶 • 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大分子物质,
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的溶胶。 • 分散相分子本身的大小已达到胶粒范围,
它的扩散速率小、不能透过半透膜等性质 与胶体系统相似。 • 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系统。
§12-1 胶体系统的制备与净化
粗分散系统 分散法 胶体系统 凝聚法 分子分散系统
第二章 胶体化学
Chapter 2 Colloidal Chemistry
“胶体”这个名词是英国化学家 Graham于1861年提出的
胶体(colloid)
任一质点,其某个线度 在10-7和10-9m之间即认为 是胶体分散系统
(一)胶体分散系统及其基本性质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统
分散系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 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dispersed phase) 分散介质:另一种连续分布的物质
1nm 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有一定 高浓度肥皂水
~100nm 的光散射
溶液
热力学不稳定,但动力学稳 金溶胶、硫溶
1nm 定的多相系统,扩散慢,不能透 胶、牛奶、豆
~100nm
过半透膜,光散射强,在超显微 镜下可以看见
浆、雾、烟、 各种泡沫
>100nm
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不稳 定的多相系统,扩散慢,不能透 过半透膜,光散射强,在普通显 微镜下可以看见
2
1 cos 2
I0
I :散射光强度 ;
I0 : 入射光强度;
V :一个粒子的体积; C :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
n : 分散相的折射率; n0: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散射角(观测方向与入射光方向间夹角);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 求㎏NaOH 、㎏(2Ca 2+)、㎏(2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液的ρ(NaOH)、c (NaOH)、ρ(21CaCl 2)和c (21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析出,以(KI +51KMnO 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mol )4. 静脉注射用KCl 溶液的极限质量浓度为2.7g·L -1,如果在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安瓿(10 mL)100 g·L -1KCl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是否超过了极限值?解: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兰叶青 无机化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第2章 溶液和胶体

兰叶青 无机化学专业课考研复习第2章 溶液和胶体

p
pA* xB
p* A
nB nA nB
pA*
nB nA
Δp =
p A*·xB
=
pA*
nB=
nA
= pA*
nB mA / M A
pA*·bB·MA = K·bB
第二节
第二章
据此,拉乌尔定律又可表述为:一定温度下,难挥发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
若组成溶液的两组分间不产生相互作用,即在任
wB
mB m
第二节
第二章
2、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
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或c(B)表示:
3、质量摩尔浓度
cB
nB V
1 kg 溶剂A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 的质量摩尔浓度。溶b质B B的mnBA质量摩尔浓度用bB表示:
第二节
第二章
对于稀溶液,且要求不严格时,可用物质的量浓度近 似地代替质量摩尔浓度。
MB
Kb
mB mATb
MB
2.53
2.69 0.100 0.531
128
g·mol-1
第二节
第二章
3、凝固点下降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的外压下,该物质的液相和固相 达到平衡共存时的温度。从蒸气压的角度而言,某物 质的凝固点就是固相蒸气压和液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 度。
△T f = K f ·b(B)
剂低的常凝数Tf是,固溶单点液位,的为Tf凝为K·固溶kg点液·m下的o降l凝–1,值固它,点与T;f 溶K=f是剂Tf溶的- T剂性f 的质,T有凝f 关固为点,纯降溶与 溶质的性质无关。
【例2-5】 有一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每升含有蛋白 质5.18 g。已知在293.15 K时,溶液的渗透压为0.413 kPa。求算此蛋白质的摩尔质量。

第二章溶胶与胶体习题

第二章溶胶与胶体习题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一、填空题1、将过量的AgNO3溶液与NaBr溶液混合制成AgBr溶胶,此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胶粒带电情况是,在电场中该胶粒移动的方向是。

等浓度的下列三种电解质水溶液:Na3PO4、MgSO4、AlCl3对此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2、200 g 水中溶解了40 g 难挥发非电解质(该物质摩尔质量为66.67g/mol), 该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为凝固点变化的计算公式为:,计算的结果是(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1)。

3、15%NaCl M NaCl=58.44g·mol-1 M H2O=18.02g·mol-1)4、今有两种溶液:一为1.50g尿素溶于200g水中;另一为42.8g未知物溶于1000g(已知: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1)二、单选题()1、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AA、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溶液的沸点升高C、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溶液具有渗透压()2、用下列电解质凝聚由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溶胶,凝聚能力最强的是:DA、NaClB、MgSO4C、Al2(SO4)3D、K3[Fe(CN)6]()3、土壤胶粒带负电,对它凝结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BA、Na2SO4B、AlCl3C、MgSO4D、K3PO4()4、氢氧化铁胶粒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不能使该溶胶聚沉的方法是:B A、加K2SO4B、加带正电荷的溶胶C、加热D、加带负电荷的溶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在温度相同时,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盐溶液和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相同B、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相比,溶液蒸气压大者是因其分子量大的缘故C、冰点下降常数K f的数值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D、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有关,还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6、胶体溶液是动力学稳定体系,因为它有:DA、达尔效应B、电泳C、电渗D、布朗运动()7、决定溶胶胶粒带电的离子叫:CA、吸附层反离子B、扩散层反离子C、电位离子D、反离子()8、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mol·L-1时,对负溶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A A、Al2(SO4)3B、Na3PO4C、CaCl2 D、NaCl()9、混合等体积0.0080mol·L-1KI溶液和0.001mol·L-1的AgNO3溶液制得一种AgI 溶胶。

高二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推荐

高二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推荐
③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 匀地沉积在镀件上(电泳电镀)
注:胶粒所带电荷可根据电泳实验来确定 胶粒带有电荷,但胶体本身呈电中性
四、胶体的聚沉
1.胶体稳定的原因:
一、主要是由于同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 它们相互排斥的缘故。
二、布朗运动
2.胶体的聚沉:施加某些条件,使分散质粒子
聚集成大于100nm的大颗粒而成为沉淀。
盐,析出肥皂。
练习4 利用胶体知识解释问题
1. 沙洲的形成 2. 墨水不能与其它品种墨水混用 3. 不同血型的人不宜相互输血 4. 卤水点豆腐 5. 明矾净水 6. 土壤的保肥性 7. 工业制皂的盐析 8. 冶金工业电泳除尘 9. 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 10. 工业选矿,原油脱水
作业: 课本 P21 《圆梦》
3.胶体聚 沉的方法
加少量电解质溶液 加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明矾净水) 加热或搅拌
4.凝胶:指胶粒与分散剂一起凝聚形成的不流动 的冻状物。如:果冻、凉粉、豆腐等。
五、胶体的应用
1、材料研究上: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如有色玻璃
2、医学上: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用血清纸上电泳诊断疾病
B.②③④ D.③④⑥
练习2
在Fe(OH)3胶体里加入2mol/L硫酸溶 液,由于_______离子的作用,使胶 体先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 ___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离 子的作用,又使沉淀溶解.产生上述 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分散剂分子(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 击分散质分子,而在每一瞬间分散质粒子在不 同方向上所受的力是不同的,使分散质粒子运 动的方向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此,分散质粒 子就不可能静止,运动是无方向性、无规律性 的。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2. 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3. 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三. 具体内容 (一)分散系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二)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分散系类别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实例氨水、碘酒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AgI 胶体石灰乳、牛奶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的分类1.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2.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四)胶体的制备 1. 物理方法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2. 化学方法① 水解促进法思考:如何证明FeCl 3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3)(OH Fe 胶体了? 反应式:FeCl 3+3H 2O (沸)= 3)(OH Fe (胶体)+3HCl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 ② 复分解反应法 反应:KI+AgNO 3=AgI (胶体)+KNO 3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 3=AgI↓+KNO 3(黄色↓)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白色↓)(五)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热点 二电解质溶液、胶体

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热点 二电解质溶液、胶体

热点二——电解质溶液、胶体考向指南针本专题属于高考必考内容,并且考查的热点众多、分散。

从历年高考试卷看,考查的热点有:(1)比较某些物质导电性的强弱;(2)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3)依据电离、水解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某些问题;(4)相同浓度(或相同pH)的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如氢离子浓度的大小、与较活泼金属放出氢气的速率或多少、中和碱的能力、稀释后的pH的变化等;(5)将已知pH的酸、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分析混合后溶液酸碱性或计算溶液的pH;(6)已知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酸碱混合,推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或计算溶液的pH;(7)已知混合溶液的pH,推断混合前的各种可能,或已知强酸、强碱各自的pH及混合后的pH,求混合时的体积比;(8)对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作定性判断或定量计算;(9)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推断;(10)盐溶液的pH大小比较;(11)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另外,判断离子共存、配制溶液、试剂贮存、化肥的混用、物质鉴别推断、某些盐的分离除杂等内容在高考中也涉及到盐的水解。

从发展的趋势看,在以后的高考中,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及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将仍是命题的重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热中之热。

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选择题,常常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溶液的pH计算题设条件可谓千变万化,正向、逆向思维,数字和字母交替出现,与生物酸碱平衡相结合或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理等试题在理科综合测试中出现可能性极大,今后很可能会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适中,推理性会有所增强。

有关胶体的试题,命题有向着考查胶体基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的趋势,主要考核胶体性质和胶体提纯(渗析法)。

三点荟萃[知识网络]一、电解质溶液二、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凝聚[问题透析]一、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可通过比较一定条件下①导电性强弱,②氢离子浓度大小,⑧起始反应速率,④滴有指示剂的溶液加热前后的颜色变化:⑤中和碱的能力,⑥稀释后pH的变化程度,⑦相同pH的两溶掖稀释至相同pH所加水的量,⑧盐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或pH的大小),⑨较强酸制较弱酸的难易(离子结合能力)等等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胶体
大纲内容:
(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度、电离平衡。

(2)水合氢离子、pH值、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pH值和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3)盐类的水解: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利用。

(4)酸碱中和的计算。

(5)强酸强碱溶液的中和滴定。

(6)以铜锌电池为例说明原电池的原理、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金属的防护(覆盖保护层和电化学保护法)。

(7)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说明电解原理。

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立式隔膜电解槽、铝的冶炼(反应原理、电解槽简介)、电镀。

(8)胶体: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胶体的应用。

说明:
(1)要求应用电离平衡和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释氢氧化铝具有两性的原因。

(2)只要求强酸、强碱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掌握强弱电解质、电离度、电离平衡等概念;了解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的概念和应用,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使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及盐类水解的实质和应用,掌握酸碱中和的概念和计算;
初步学会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技能。

(3)使学生了解原电池和电解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护的一般方法。

(4)通过本章实验及有关原理的推理、论证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并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5)认识胶体的概念和他的一些重要性质,初步了解胶体的实际应用。

(6)通过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特别是胶体的光学性质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独立实验的能力。

第一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目的要求:
1.从电解质电离程度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认识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3.认识有弱电解质生成的离子互换反应能发生的原理。

4.认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过程中电离平衡能够发生移动。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
教学难点: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
第二节电离度
目的要求:掌握电离度的概念;学会有关电离度的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论述外界条件对电离度的影响能力。

重点难点:电离度的概念;电离度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三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目的要求:(1)从水的电离平衡去理解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值的含义,掌握溶液pH 值跟氢离子浓度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初步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

(4)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
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值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四节盐类的水解
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
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
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
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
教学过程:
第六节原电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目的要求:1. 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2. 了解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腐蚀和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和金属的电化腐蚀
教学方法:探索法(启发引导)
第七节电解电镀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铝的冶炼和电镀。

以电解氯化铜为例说明电解原理
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立式隔膜电解槽
铝的冶炼(反应原理、电解槽简介)
电镀(镀锌)、可以介绍铜的精练
教学重点:电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第八节胶体
目的要求:初步了解分散系的概念;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胶体的净化方法。

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