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演示教学
面瘫病(风寒袭络证)临床路径
面瘫病(面神经炎)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病(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IO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 风寒袭络证:2. 风热袭络证:3.风痰阻络证:4. 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病(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病(TCD编码:BNV120)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颅脑损伤者(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颅脑手术治疗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脑CT、MRI检查正常。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风湿系列。
(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疗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拔罐疗法3.推拿手法4.其他外治法:割治、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
面神经炎中医治疗PPT课件
02
中医治疗理念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人体内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治疗面神经炎时, 中医认为不仅要针对面部症状进行治疗,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如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具体而言,整体观念要求在治疗面神经炎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心理状态等,以避免因 单纯治疗面部症状而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
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为主的治疗思想,它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在治疗面神经炎时 ,中医认为不仅要针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还要注重预防该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而言,治未病要求患者在治疗后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 、注意面部保暖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面神经炎的再次发生。同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中药调理、针灸等,以降低该疾病的复发风险。
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左侧面 部肌肉瘫痪明显改善,面 部表情逐渐恢复正常。
05
注意事项与预后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
避免在面部感染或炎症 时进行针灸,以防炎症
扩散。
中药治疗
饮食调理
情绪调节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配 伍禁忌和煎煮方法,避
免不良反应。
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宜清淡易消化,
多食用温性食物。
患者情况
治疗效果
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左侧面部 肌肉瘫痪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面神经 炎。
治疗结束后,患者左侧面部肌肉瘫痪 明显改善,面部表情逐渐恢复正常。
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治疗,取穴太阳、阳白、四 白、颧髎、下关、颊车、地仓等,每 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修改后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面瘫是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
起病突然,春秋为多。
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一侧面部板滞,麻木。
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
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面瘫可分为以下四个症候:(1)风寒袭络证多于不慎感受风寒后发病,患侧面肌麻木,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疼痛,得温稍减,舌质紫红,苔薄白,脉弦缓。
(2)风热袭络证多因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引起的热毒内蕴于体内,并不慎感受外邪损伤经络引发,患侧面肌麻木,少数可见抽搐,伴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口气酸臭,舌红,可见点刺,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多因平常饮食不慎,过食肥腻并不慎感受外邪所致,见患侧肌肉重着,眼脸下垂,眼睛闭合无力,可伴痰多纳呆,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或滑。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风热型面瘫
中医认为,风热型面瘫是由于风邪 和热邪共同作用所致。这种类型的 面瘫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松弛、无 力、流口水等。
气血瘀阻型面瘫
中医认为,气血瘀阻型面瘫是由于 气滞血瘀所致。这种类型的面瘫通 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疼痛、麻木、僵 硬等。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有疏风散邪、 解表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进 行内服,如牵正散、小活络丹等。
护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 滞留,以免引发感染。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电脑等,减少眼部疲劳
。
刺激性食物。
预防面瘫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手法按摩
通过按摩面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的手法有揉 法、捏法、推法等。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于患处,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常用的穴位有太阳 、阳白等。
04
面瘫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日常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面部温暖
避免冷风、冷水等刺激,冬季 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围巾等防
THANKS
。
注意保暖
避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
要注意保暖。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
情绪的影响。
05
案例分析和结论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因左侧面部肌肉瘫痪就诊。经过中 医针灸和中药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基本恢 复正常。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行针手法
•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
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 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 小
•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
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 (二)治法
•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 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 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 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 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 克。
• 3.面瘫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水肿状态,不宜灸,3天 后才宜施灸。
• 4.施灸后,面部毛孔张开,应注意避风。
精品文档
穴位敷贴治疗面瘫
• (一)取穴
•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 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 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 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 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 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
精品文档
• 进针深度与角度 • 1.直刺;针体和腧穴皮肤约呈90°左右针刺角度刺
入的方法。适用于攒竹 下关 颊车 阳白 合谷 足三里
• 2.平刺;针体与腧穴皮肤约呈15°左右针刺角度刺
入的方法。适用于面三穴。
• 3.深度;面瘫1向颊车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向颧
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3向四白穴透刺;进针1.5寸, 针选用3.0寸针,尽量顺着面部肌纤维走向进行透刺。
面瘫的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6 个月.(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 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
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3)面肌电图(EMG)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ppt课件
面瘫〔又称为口歪眼斜、面神经麻木、面 神经炎〕,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 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 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歪眼斜,闭 目不能,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 患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逝,不能皱眉 和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 漏气,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
临床中医护理
1.1 心思引导 患者大多忽然起病,导致患者心 境紧张,担忧难以治愈及留后遗症,产生焦虑不 安、恐惧等不良心情。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 他面瘫患者房间,应自动关怀体恤患者,多与其 交谈,多谈胜利案例,加强患者的康复自信心, 这对缩短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应积极 协助顺应医院环境,病房提供电视来自可分散患者 对本人疾病的留意力。
周围性面瘫多与病毒感染和冰冷刺激有关,从 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 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木。
周围性面瘫属祖国医学“口眼歪斜〞的范 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以为面 瘫是因人体正气缺乏,脉络空虚,风邪挟痰乘 虚入中面部脉络,致使气血闭阻,筋脉失养, 肌肉缓慢不收,而发生口眼歪斜。因此,其构 成以风、痰、瘀为表,以虚为本,按照疾病的 分期,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 络、补虚益气等根本大法。
①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留意思想集中,不 能分散精神,以免艾条挪动,不在穴位上;
②体位在温馨、自然、穴位要准确,普通取患侧脸部 的攒竹、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 听宫、印堂、人中、水沟等穴,每个穴位灸5~7min;
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讯问病人对温度的感受, 以病人觉得温馨部分皮肤细微红晕为度,对于 皮肤觉得愚钝者和小儿,艾条间隔穴位要稍远 一些,做到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施灸终了30min内,防止外出或迎风受寒 而加重病情。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A)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面瘫的患者。
一、面神经炎(面瘫)康复科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面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和面瘫(TCD 编码:BNV12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面瘫的中医治疗》课件
中医治疗面瘫的原理
1
攻下方补上
首先保证患者的肝、脾、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平衡,再通过按摩、针灸、推拿等功法,搜 查患者体内的穴位,治疗面瘫。
2
引出风湿
中药和艾灸通过热导可以增进血液、营养物质的流动,导引出体内的风湿湿邪,并减轻患者 的所患面瘫病症。
3
祛风化瘀
手法和气功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气血的流通,使面瘫患者得 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面瘫是一种传统疗法,使用中药和针灸对身体有益,无副作用。患有面瘫的患者可以接受中医治疗。 如需求医咨询,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行面瘫治疗。
某公务员的面瘫自我治 疗经历
该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大而得 了面瘫,开始通过自我按摩 和食疗治疗,效果不佳,后 来得到了中医调理,拥有一 次健康的面瘫治疗。
所有面瘫患者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避免吃辣、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日注 意面部清洁,保持愉快、放 松的心情,并加强面部按摩 来提升面部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
医务透明化
反复治疗
寻找正规医院,避免假冒伪劣医 疗机构或人员诱导患者接受治疗。 了解患者治疗的详细过程和使用 的中药和针灸力,使其面 瘫得到治疗,并且不再失控。
治疗期限
面瘫的治疗周期时长因人而异, 根据正常恢复情况,建议治疗期 限为一个星期。
结论和建议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 课件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症的俗称,中医疗法是一种传统疗法。本课件将为大家介 绍面瘫的中医治疗过程。
中医治疗的概述
中医治疗通过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增强组织功能和代谢能力,以维护机体的 平衡和健康。 面瘫不同于其他病症,需要由懂得中医治疗的医师来针对病情进行辨治。
什么是面瘫?
最新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
面神经炎(面瘫)康复医学科临床路径(A)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面瘫的患者。
一、面神经炎(面瘫)康复科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 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 天至 6 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面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和面瘫(TCD 编码:BNV12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中医面瘫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
28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面瘫
周围性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 常见核或核以下病变
中枢性面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 常见于脑血管病、肿 瘤精选ppt来自29四、面瘫的临床表现
面瘫:周围性和中枢性鉴别
精选ppt
30
谢谢!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24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精选ppt
25
六、面瘫的调护
• 面部避免吹风受寒,用温水漱口、洗脸 ,必要时可带口罩、眼罩防护。
• 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易侵入,每日点 眼药水2~3次,夜间可涂眼药膏,防止暴 露性角膜炎。
• 调节情志,少言笑。 • 饮食忌生冷、辛辣、腥发之品。 • 加强面肌表情肌锻炼。
精选ppt
2
二、病因病机
风热之邪
气血痹阻
风寒之邪
面神经炎
肌肉纵缓 不收
经筋失于 濡养
中医病机 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
精选ppt
3
眼 部:足太阳膀胱经筋为“目上冈”
足阳明胃经筋为“目下冈”
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足阳明经筋 功能失调所致;
口 颊: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
口歪为此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的面神经血管痉挛, 局部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神经营养缺乏 ,引起面神经变性而发病。
精选ppt
4
三、面瘫的辩证——临床表现
(一)症状
1、突然发病,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
面瘫的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及本科室优化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ICD-10 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根据病情需要,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神经系统检查;颅脑影像学检查(CT 或MRI)、肝肾功能等。
(八)治疗方案1.针灸治疗(1)针刺以面部和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根据辨证,适时配合温针、神灯照射、电针、闪罐等。
面瘫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中医临床路径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 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2.疾病分期(1)初期(急性期):发病1周以内。
(2)中期(恢复期):发病1周至3个月以内。
(3)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袭表型(2)风热外袭型(3)风痰阻络型(4)脾虚湿阻型(5)气虚血瘀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诊断标准。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治疗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3. 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 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检查项目:(1)头颅CT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凝四项,电解质,。
(4)胸片、心电图。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肌电图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
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l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一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6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l20)和面神经炎(ICD一10编码:G51.8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神经系统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肌电图(EMG)、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3.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精品文档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路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