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社会学
1.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
2.波兰尼著有《大转变》。
3.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2)行为理论。(3)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
4.新经济社会学有两个基本的社会学假设:一个假设是认为行为总是被社会定位的,不能仅用个人的动机来解释行为;另一个假设认为社会制度不可能自发形成,而是社会构建的。
5.中国经济社会学重建的特点:(1)移植性(2)应用性(3)学科性
6.有限理性的概念是阿罗提出的,他认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但这种理性有时有限的”。
7.科尔曼的“理性人”假设是指“对于行动者而言,不同的行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效益’,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述为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
8.社会优化::在理性选择理论中,如果双方自愿交换没有外在影响的资源,双方均能获得较多的利益,没有任何一方被伤害。如果这种交换发生在非竞争的结构中,交换率将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在这种结构中,所有使双方获利的交换完成后,便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社会优化(或称帕累托优化)。
社会均衡:是一个由所有参与人组成的最优战略组合,也就是说,在给定战略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行动者可以单独行动,同时也没人去积极地打破这种均衡。两者的异同:74
9.理性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下列假设上的:第一,理性选择理论假设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第二,假设在特定情景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第三,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第四,行动者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10.第一个对社会资本做出系统分析的学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
11.两种类型社会资本定义视角: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做封闭网络中的信任、互惠和规范网络;另一种是将社会资本看做开放网络中的信息和影响力。
两种视角的共同点与区别:
区别:集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即个人所投资的社会资本可能使他人收益,而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个人投资。前者关于集体性社会资本的假设前提——封闭型和紧密性是社会网络的必要条件,而后者则认为松散网络和不同社会网络之间的桥梁对促进信息流和影响流具有关键作用;前者侧重团体内部关系,体现为“联结”形式的社会资本,后者侧重于团体外部关系,体现为“桥梁”形式的社会资本。
共性:它们都突出了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性:社会资本不是被个人所占有,而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之中;社会资本能促进行动绩效,无论是对于个体行动而言还是对于集体而言。二者的分歧实际上是一种互补:流通于集体和封闭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素是信任,流通于个体和开放网络中是信息。
12.弱关系、强关系是由格兰诺维特提出的;结构洞是由罗纳德·伯特。
13.正式提出组织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里安纳和范布伦。
14.中观层面(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又包括两种类型:组织内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和组织间的社会网络研究。
15.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范式,总体说来有三种:集权主义的研究范式、现代化理论或多元群体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
16.倪志伟于1989年提出“市场转型”理论。提出了市场转型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市场权力命题②市场刺激命题③市场机遇命题
17.政治市场类型有三种:①讨价还价型②权力延续型③选举型
18.关于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答)147
(1)价值取向:复杂性和单一性
(2)交换主体:特殊性和普遍性
(3)价换时间:历时性和即时性
(4)交换价值:含蓄型和明确性
19.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主要是霍曼斯和布劳。
20.社会交换中的中介价值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
21.消费者行为有两种不同的类别,一个是个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一个是组织消费的消费行为。
22.对消费行为的研究有两种范式: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范式是实证主义范式;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范式是解释主义。
23.参考群体通过三种形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即信息影响、比较影响和规范影响。
24.社会阶层是一个社会里相对持久和同质的分类,这类享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兴趣和相同的行为方式的个人或者家庭易于识别。
25.(科尔曼-雷瓦尔特社会地位指数)这一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有:(1)排序基于平均值,忽视了收入与教育的不一致性;(2)假定个人的社会阶层是稳定不变的,忽视了流动效果;(3)个人只考虑被类型化,而未考虑参考群体;(4)一家之中,只依有收入的成年男人而决定其家庭的社会地位,忽略了其他人的特征。
26.一般来讲,影响劳资关系的因素分为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27.在劳资关系中,有三个子系统,即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
28.一元论方法:假定每一个工作组织都是有着共同目标的整合体,认为劳资关系建立在雇主和雇工之间合作和利益协调的基础上,并假定劳资双方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运行,认为劳资双方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29.多元论方法:与一元论的观点相反,多元论方法接受了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观点,认为组织内部存在各种具有不同利益、不同目标的群体,它们彼此相互竞争。
30.劳资关系系统的输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部输入、另一种是外部输入。
内部输入:来自系统中行动者的目标、价值和权力。
外部输入:来自修正行动者的目标、价值和权力的环境子系统.
31.劳资关系系统的输入课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组织取向;另一种是工人取向。(了解)
32.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论述)203
33.劳资关系可分为五种类型:即“家族主义型”、“亲权型”、“契约型”、“敌对型”和“社会体系型”。
34.组织:一是作为名词的解释,即组织被看做一个实体,尽管这个实体在信息技术时代是否还有边界成为一个热议而未决的问题;二是作为动词的组织,即组织是一个过程,经济组织就代表着在超越一个个具体组织之上的,各种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的结合及流动过程。
35.经济组织:经济组织的狭义概念等同于公司/企业,其内涵是组织成员的行动以营利为目标被组织起来,有清晰的活动边界。就经济组织的广义定义而言,在经济社会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中,经济组织既包括单个的公司/企业,也包括跨单个实体组织的组织联盟等形式,比如工业区、产业集群等,以及各种经济要素的组织过程,比如,市场与网络,资本主义与全球性经济组织。
36.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在具有竞争性或对抗性质的行动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
37.韦伯对企业的论述最著名的就是其科层制理论。
38.权变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劳伦斯和洛奇1967年提出的。
39.权变学派的基本假设是:第一,不存在最佳的组织结构。第二,任何组织结构之间都不等效,因为组织结构将产出何种绩效还受到组织环境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影响,因此,权变学派的基本观点就是不存在最佳的组织结构,只是组织内在特征与其环境要求达致匹配时,组织才能够最好地适应,获得最后的绩效。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程度。
40.所谓企业家行为,是个人为了创造财富和增加社会价值,而从事的新的(创造)和不同于以往的(革新)企业活动的行动过程,是以经济为导向的新增长的创造和构造。
41.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家的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企业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家的作用方面。(两者研究方向不同)42斯梅尔瑟在分析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分析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他从四个方面做了阐述:(1)促进或妨碍经济活动的宗教价值观;(2)对现存事物进行道德辩护的思想意识;(3)对现存事物进行道德攻击的思想意识;(4)可缓解压力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