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练习题

合集下载

《父与子》练习题

《父与子》练习题

一填空1.《父与子》是一本(),作者是()国著名漫画大师(),在这本书里,塑造了一对十分有趣的父子,他们()()()( )并且富有()2.卜劳恩之所以能创作出《父与子》这部作品,源于( ),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 )和(),卜劳恩用( )的形式演绎了天真无邪的()。

当然,作品除了表现父子之情,也包含了()()以及()和()等多个主题.3.《父与子》这本书中,第一个故事是(),最后一个故事是(),在最后一个故事中,父子俩来到了()。

4.在《蹩脚的杂技演员》中,那个蹩脚的杂技演员竟然是()5。

《无心插柳》故事中,( )的枪()射中靶心,父子俩赢得了一辆摩托车。

6.《西洋镜中的小欺骗》中,爸爸觉得()有意思,儿子想( )最后父子俩去荡秋千是因为( )7。

《期待已久的精神食粮》中,父子俩在海里找了半天找到的是一本()8.《宝藏》中,儿子发现了(),爸爸发现了(),他们认为()是珍宝。

9。

《捕鱼妙法》中,父子俩用()捕鱼。

10.《出人意料的礼物》中,爸爸送给儿子的惊喜是( )11.《智慧退敌》中,爸爸(),吓跑了壮汉。

12.《救错了人》中爸爸使出浑身力气把落水者救上岸,却被(),因为落水者是在()13。

《忘了加葡萄干》中,儿子让爸爸用()把葡萄干加进了蛋糕里。

二、判断题1。

在《爱犬难舍》中,父子俩赚了两个硬币。

()2。

《可恨的捕食者》中,父子俩抓的青蛙最后逃走了.()3.《戴镜有方》中,为了让爸爸的眼镜戴的合适,儿子给爸爸买了面具.()4。

《不听话的信鸽》中,鸽子被父子俩烤吃了。

()5.《意外捕获猎物》中,豹子被儿子压死了。

()6。

《他不会游泳》中的“他"指爸爸.()7。

《养鱼》中,大鱼把房子撑塌了。

()8。

《反击》中,为了查出雪人是被谁推倒的,儿子扮成了雪人。

()9.《妙用图钉》中,儿子在地上放了一枚图钉,让小偷中计.()10。

《意外夺冠》中,儿子一不小心拿了冠军。

()11.《爱子无畏》中,爸爸一拳将强盗打倒在地。

大班语言《父与子》教案

大班语言《父与子》教案

大班语言《父与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父与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父子情深》,详细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父子互动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音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关于父爱的歌曲,让幼儿感受父爱的温暖,引导幼儿关注父子之间的情感。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倾听。

(2)结合图片,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3)引导幼儿讨论父子之间的互动,感受父爱的伟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趣事。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5. 创作表达(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父子的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父与子》2. 板书内容:(1)故事梗概(2)父子互动情感表达(3)幼儿创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父亲共度美好时光请幼儿回家后,与父亲共同完成一幅画作,主题为《我与爸爸的快乐时光》。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表达与父亲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多与父亲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关爱他人。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17课_地震中的父与子》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17课_地震中的父与子》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1. 读拼音,写词语。

2. 查字典填空。

(1)“疾”字的部首是________,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疾病;B痛恨;C急速。

“疾步”中的“疾”应取第________解释;“疾步”的意思是:________。

(2)“绝”字用音序查先查字母________,在字典的解释有:A断绝;B穷尽,完全没有了;C绝对;D极,最。

“绝望”的“绝”应取的解释是:________。

(3)“昔”字用音序查,字母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昔日”的意思是________。

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安顿安排(1)他下周的工作________得满满的。

(2)父亲________好受伤的妻子,便去找孩子了。

失望绝望(3)孩子们的父母匆匆赶来,看到一片废墟,他们________了。

(4)他的学习成绩令他的父母很________。

阻挡阻止(5)我们要________不文明的行为。

(6)一块巨石________了他们的去路。

4. 缩写句子。

(1)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

________(2)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________(3)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________5. 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打“√”。

没有一个人来帮助这位父亲是因为A.人们认为孩子们已经死了。

不是B.人们觉得孩子们已经没有存活的希望了;人们认为这位父亲悲伤过度,精神失常了。

√C.挖掘的地方太危险。

不是6. 课内阅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语段中作者连续写时间有什么用意?________(2)语段中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你从这样的描写中体会出________(3)你怎样评价这位父亲?________7. 课外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练习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练习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练习题一、读拼音,写词语。

wǎlìfèi xūqīhēi pòlàn bùkān tā xià lái luò shān jīyáo tóu tàn qì()()()()()()( ) ( )二、辨字组词。

躺( ) 坚( ) 决( ) 避( ) 烂( )淌( ) 艰( ) 绝( ) 辟( ) 拦(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顿时——()绝望——()悲痛——()阻挡——()反义词:昔日——( ) 漆黑——()坚定——()破烂——()四、读课文节选,回答问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在第一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请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方法。

(写序号)⑴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A.数字说明B.外貌描写C.语言描写⑵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大班漫画欣赏》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父与子》漫画的欣赏和分析。

本章通过《父与子》这部漫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漫画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以及故事情节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

2. 培养学生通过漫画作品分析人物性格、情感及故事情节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漫画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父与子》漫画中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构建。

重点: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漫画作品《父与子》。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父与子》漫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漫画的魅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漫画作品,讨论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父与子》漫画中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夸张、拟人、象征等。

(2)讲解漫画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构建。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部漫画作品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4. 知识巩固(10分钟)(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漫画表现手法和故事情节构建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父与子》漫画欣赏2. 主要内容:(1)漫画表现手法:夸张、拟人、象征等(2)情感表达与故事情节构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部你喜欢的漫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 答案:(1)漫画作品名称、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2)漫画表现手法分析(3)情感表达与故事情节构建分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父与子》漫画作品的欣赏,学生对漫画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构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父与子阅读答案

父与子阅读答案

父与子阅读答案父与子答案及阅读答案篇一父与子答案及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看看下面的父与子答案及阅读答案吧!父与子答案及阅读答案父子(11分)半夜,201宿舍的聚会散了。

应邀来的几位女同学,各人颊上带了半醉的酡红,相挽而去。

桌上地下,尽是残羹剩汁,果壳糖纸。

同房的几位,歪倒在床上,沉浸在醉饱的酣畅里。

独有陈双喜,神思恍惚,坐立不宁。

转了几圈,他走出宿舍门,立在楼廊眺望夜色里显得十分空旷的校园,心里纳闷:怎么回事,爹还不回?上午,他从僻远的乡下赶回学校,老爹与他同路,挑一担自做的扫把来城里卖。

下午,老爹卖完扫把,赶来学校,将所得的60元钱交给双喜。

因为晚了,只好歇一晚,明日再赶路回家。

同宿舍的同学都到齐了,商议着晚上聚会一次,把班上的几位女同学也请来了。

双喜虽然口里赞同,但一想到爹,心里甚是尴尬:爹那身粗布衣裳,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黑皱的面容,更有那乡下汉子的粗俗谈吐,让女同学见了,怎好意思?没奈何,买来张电影票,把爹支出去了。

愉快的聚会中间,他生怕老爹突然走回来,让他难堪。

可是,此刻聚会已散,电影也早该演完了,还不见爹回来?莫非他老人家赌气回乡下去了?想到这儿,双喜心里打起鼓来了,连忙下去探寻。

偏西的月儿被云层遮住了,校园内道路幽暗,少有行人。

转了几处,向校传达室,冷饮店和俱乐部几个还亮着灯的处所打听,都没有结果,只得闷闷走了回来。

到宿舍附近,偶然朝东端一望,只见垃圾站附近的一棵树下,有点红光一闪一闪,似有人在抽烟。

陈双喜疾步走过去,那黑影站起来,拍拍屁股,咳了两声。

啊,爹,您怎么坐在这儿?这里不好吗?你们的聚会结束了?老爹只淡淡地应了一句,掷掉烟头,弯腰拿起一个东西,递给双喜。

刚才给你们屋子做了个扫把呢,你拿回去。

原来,老爹下午来到儿子宿舍里,看到那脏乱不堪的样子,想找个扫把将屋子清扫一番,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只扫把,原来那只只剩下把柄了,就后悔自己没有带一只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预习练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预习练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预习练习一、组词语,看谁写得多:坚一坚定()()()()()()望—绝望()()()()()()二、写出近义词及反义词:安顿()绝望()疾步()严寒()肯定()动摇()漆黑()疾步()肯定()绝望()严寒()动摇()三、比一比,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伤害损害①2008年的汶川地震使上千万人受到了( )。

②他闯红灯的行为( )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形象。

◆失望绝望①在小明几乎( )的时候,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②他又一次拖拉了作业,老师觉得很( )。

四、缩句。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五、关联词填空:只有…才…与其…不如…虽然…但是…不仅…还…1.我们()把轮船停在港口,()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从小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今天下雨了,()我们还要去探望李老师。

六、请简要概述本的主要内容(注意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赞美了什么等。

)七、想一想,填一填。

我觉得课文中的父亲了不起,因为;儿子也了不起,因为八、14个同学都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来了,这些同学的父母会对阿曼达父子说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九、《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那么你觉得应该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学习什么?十、阅读短文:父亲•大山小时候,我失去了父亲。

每当看到别的孩子骑在爸爸的肩上,我就缠着妈妈要爸爸。

妈妈沉默着,指着门前的大山告诉我:那就是你的父亲。

大山——父亲?!年幼的我弄不明白妈妈话中的含意。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父亲在一次扑灭山火行动中牺牲,再也没有回来……爸爸化成了大山。

大山成了我父亲。

渐渐地,我懂了妈妈的意思,常常仰望那直指苍穹的大山,陷入无限的遐想——啊,大山,你那突起的峭壁,是父亲的脊梁;弯曲的山路,是父亲的脉络;满山的青松,是父亲的须发。

父与子练习题

父与子练习题

父与子练习题父与子练习题曾经有一位聪明的父亲,他总是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出一些有趣的练习题。

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还能够增进父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父亲给孩子出的一些练习题。

第一个练习题是关于数学的。

父亲给孩子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系列数字。

孩子需要找出这些数字中的规律,并继续写下去。

这个练习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孩子运用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通过这个练习,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在游戏中学习。

第二个练习题是关于语言的。

父亲给孩子一篇短文,但是其中有一些单词被替换成了同义词或者近义词。

孩子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出这些单词的真正含义。

这个练习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这个练习,父亲也可以了解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个练习题是关于科学的。

父亲给孩子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让他们进行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

孩子需要观察实验的结果,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通过这个练习题,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科学知识。

第四个练习题是关于艺术的。

父亲给孩子一张空白的画纸和一些颜料,让孩子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这个练习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个练习,父亲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个练习题是关于体育的。

父亲带着孩子去户外进行一次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或者打篮球。

在运动的过程中,父子可以互相竞争,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通过这个练习,父亲可以与孩子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练习题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还能够增进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些练习,父亲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父亲和孩子之间的这种互动和交流,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珍贵的亲子时光。

在现代社会中,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往往被忽视。

父与子的幽默

父与子的幽默

1.爸爸看见儿子跟别人家的小孩打架,怒不可遏地揪起孩子就打,边打边骂:“小小年纪就打人,老子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儿子痛得嗷嗷直叫,连连求饶。

父亲气呼呼地问:“你还敢打人不?”儿子哭着回答:“现在不敢打了,等长大当上爸爸再打。

”2.爸爸:“儿子,期中考试考得怎么样啊?”儿子:“数学40分,语文60分,共计100分。

”爸爸:“‘共计’这门课考得好,不错。

以后在数学、语文上还要多下工夫啊!”3.爸爸:“有时候,一个愚蠢的人提出的问题,会使很聪明的人回答不出来,孩子,你想想,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儿子:“爸爸,对不起,您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

”4.爸爸有一个测谎器。

他问儿子:“你今天数学成绩怎样?”儿子:“B。

”结果测谎器响了。

爸爸很是生气,叫道:“B都得不上,我上学时都是得A的!”这时测谎器爆炸了。

5.爸爸问儿子:“你今天考了多少分?”儿子说:“考了零分。

”爸爸:“隔壁小美呢?”儿子:“也是零分。

”爸爸:“那……老师会不会以为你们是相互作弊啊?!”6.儿两岁。

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

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7.儿三岁。

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就。

8.儿5岁。

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父与子举重跳绳看图写话

父与子举重跳绳看图写话

父与子举重跳绳看图写话
父亲和儿子一左一右,跨开两腿,重心下移,双臂上伸,正在练习举杠铃。

接着,两个人又开始练习跳绳。

两根绳子在父子手中上下翻飞。

父亲跳得又高又快,儿子也不甘示弱,,跳得轻盈如飞。

放下跳绳,父亲领着儿子来到单杠旁边,两个人双手握住单杠,在单杠上做摆体运动,锻炼胳臂的力量。

父亲右手放在背后,半蹲的姿势,闭眼运气,左手“呼”地抓起一个铁锭,看上去毫不费力。

儿子在旁边,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抓起一块铁锭。

父亲直起身来,右手放在腰间,扬起头来,面带微笑,一个漂亮的舞姿,用左手将儿子擎在半空中。

面对又高有胖的父亲,儿子能够完成和父亲一样的动作吗?
就在我们疑惑的时候,儿子毫不逊色、不费力气地用一只手将父亲举过头顶。

父与子全集二年级阅读打卡

父与子全集二年级阅读打卡

父与子全集二年级阅读打卡
说实话,《父与子》是我看得最久的漫画书,我记得第一次看它是在寒假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买,我就立即把它买回了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一边吃东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我一看封面,咦,就很有意思。

画面上的三个人,有一个坐在木马上的小孩,还有一个长得像甘蔗的人和一个长得像皮球的人,其中:“皮球”在倒立,“甘蔗”在扭着头,给小孩子剪头发。

而且“皮球”的屁股上还顶着一顶帽子。

我一下子明白了,坐在木马上的是儿子,那根“甘蔗”是理发师,而倒立着的就是孩子他爸了,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开书看了下去,我发现,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更好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雪人的反击》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过分;《会走的箱子》告诉我,人不要动歪脑筋;《我们还缺少的晨报》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失败的音乐会》。

一天,父亲和儿子想办一场音乐会,于是,父亲买了一把萨克斯,儿子买了一把小号。

两个人回到家,滴滴滴地开始练习。

可是,两个人都认为对方吹的不够好,所以最后只是各自坐在一边生闷气,音乐会最终也没有举办。

后来,他们两个盯着自己的乐器看了很长时间,父亲发现自己的萨克斯像个大烟斗,儿子觉得自己的小号像个平常玩的吹泡泡玩具,于是父亲倒了几盒烟丝在萨克斯的斗里,点上火,美美地抽了起来;儿子拿来一大桶泡泡水,把小号的口泡到里面,吹起泡泡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只有一个功能,要学会开动脑筋,开发出新的功能。

父与子看图写话练习题

父与子看图写话练习题

父与子看图写话练习题一、看图填空1. 图中父亲和儿子正在做什么?请用一句话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父亲和儿子的表情看起来是怎样的?请用形容词描述。

父亲:____________儿子:____________3. 根据图片,你认为他们可能在什么时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图中的场景可能是在哪里?请根据图片中的线索推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看图写话5. 请根据图片,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话,描述父亲和儿子在做什么,以及他们可能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 假设你是图中的儿子,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和父亲一起的这个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看图回答问题7. 父亲和儿子在图片中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请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猜测。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习题.doc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习题.doc

2018长沙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fèi xū wǎ lì tàn xī jiān ding
() () () ()
chàn dǒu jué wàng xī rì
() ()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
1、安顿安排
⑴下周工作()满了。

⑵父亲()好受伤的妻子,便去找孩子了。

2、失望绝望
⑴看到一片废墟,父亲()了,哭着离开了。

⑵他的学习成绩令他的父母很()。

3、阻挡阻止
⑴我们要()不文明的行为。

⑵一块巨石()了他们的去路。

三、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打“√”
人们没有一个人去帮助这位父亲是因为:
1、人们认为孩子们已经死了。

()
2、这位父亲神精不正常。

()
3、这掘的地方太危险。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缩句)
2.阿曼达说:“不论发生什么,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改成转述句)。

《父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父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父与子( 15 分)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 6 岁的儿子郊游,父亲垂钓,儿子在一旁嬉戏。

在离湖畔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

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探索着下到坑里。

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简单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援正在垂钓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获取回应。

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垂钓,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援充耳不闻。

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响就是愤慨。

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混蛋)”。

他的父亲仍是充耳不闻。

这时,天逐渐地黑下来,出于惧怕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响是呜咽,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

结果获取的反响仍是缄默。

以后,他不得不自己想方法了。

他在坑里转来转去,找寻能够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此刻坑的另一面,有几棵能够用于攀登的小树。

他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边叼着烟卷,安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诉苦,更没有愤慨,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自边,骄傲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0.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的词语。

(3 分)(1)径直:(2)充耳不闻:11.儿子在坑里,发现自己危险后,他的第一个反响是(),第二个反响是(),而获取父亲的回答是(),儿子最后的方法是()。

(4 分)12.读完文章,你的迷惑是,反复读后你对这个疑惑的理解是(4 分)13.读了文章,你获取了什么启迪?假如在你生活中再发生这类状况,你会怎么做?( 4 分)10. 径直:向来充耳不闻:放在一边,不予搭理。

11.愤慨,呜咽缄默在坑的另一面找寻何时得地点,爬了上去。

12.例:为何男孩上来此后没有诉苦,更没有愤慨?我的理解是小男孩在想方法战胜困难并最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取了成功的快乐,他沉醉在战胜困难的愉悦中,冲淡了开始的愤慨。

13.言之成理即可。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精品练习25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精品练习25

第六组17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一、语音调配站。

看拼音写词语,记得要写美观哦!1. 有一年,美国luò shān jī()发生了大地震。

2. 那个xī rì()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楼,已变成一片fèi xū()。

3.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wǎ lì()堆底下传来了孩子的声音。

4. 父亲声音chàn dǒu()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二、词语游艺厅。

为下列句子选择最准确的词语。

绝望失望1.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之后,便( )地离开了。

2. 小明在三好学生评比中只得了15票,大家心中不免有点( )。

先人后己肃然起敬奋不顾身3.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同学们对这对父子__________。

这位伟大的父亲在大地震后,__________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他7岁的儿子阿曼达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孩子,得到父亲救援时,他__________,让同学们先出去。

三、句子赏析屋。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的方法,突出了爸爸挖得,挖得。

这句话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更体现了。

2.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这句话不仅描写了人物的,而且还描写了人物的和,全面地表现了。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句话在文章反复出现了次,因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

四、课文传真机。

1. 在课文的结尾,作者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父与子练习题(打印版)

父与子练习题(打印版)

父与子练习题(打印版)一、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短文:在一个晴朗的周末,父亲带着儿子去公园散步。

他们穿过了绿树成荫的小道,来到了湖边。

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动。

父亲指着湖对儿子说:“看,那些鸭子多么自在。

”儿子好奇地问:“爸爸,鸭子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父亲微笑着回答:“因为鸭子有蹼,它们可以在水中划动。

”儿子听后,兴奋地跑向湖边,想要更近地观察鸭子。

问题:1. 父亲和儿子在哪里散步?2. 湖面上有什么?3. 父亲是如何回答儿子关于鸭子的问题的?4. 儿子听到答案后做了什么?二、词汇练习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列词汇练习。

1. 晴朗的周末(晴朗)的意思是()。

2. 绿树成荫(成荫)的意思是()。

3. 波光粼粼(粼粼)形容的是()。

4. 自在(自在)的意思是()。

三、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选项填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父亲决定带儿子去(A. 公园 B. 超市)玩。

他们一起走在(A. 绿树成荫 B. 车水马龙)的小路上,儿子突然问:“爸爸,我们去哪儿?”父亲回答说:“我们去(A. 公园 B. 超市)看鸭子。

”到了湖边,儿子看到(A. 波光粼粼 B. 人山人海)的湖面,非常兴奋。

父亲告诉他:“鸭子能在水里游是因为它们有(A. 翅膀 B. 蹼)。

”儿子听后,高兴地(A. 跑向湖边 B. 跳进水里)。

四、句子转换将下列句子转换成被动语态。

1. Father took his son to the park.2. The ducks swam in the lake.3. The son asked his father a question.4. The father answered the son's question.五、写作练习根据短文内容,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描述父亲和儿子在公园的一天。

六、答案一、阅读理解1. 父亲和儿子在公园散步。

2. 湖面上有波光粼粼的水和几只鸭子。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第17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第17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17 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3 分)
1.读拼音写汉字。
hùn luàn
fèi xū
xī rì
bào zhà
wǎ lì
chàn dǒ
zá kāi
ān dùn

2.组词。

















3.查字典填空。 (1)“疾”字的部首是 中的“疾”应取第
5.
; 6.双眼看着好心人.;30 万人受到了伤害.;父与子拥抱在一起; 7.A;D;
C;B; 8.坚定;坚决;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7 1 0:18:40; 用户:qgjyus er102 27;邮箱:qg jyus er10227.2195 7750;学号: 21985233
(1)“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2)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3)“这里有 14 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4)《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难道不感人吗?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坚决
坚定
(1)他想起对儿子说的话,
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2)小明认识了错误,
改正。
第2页(共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17 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同 步练习卷
伤害
安顿
疾步

第1页(共3页)
5.连线题。
6.缩写句子。 (1)这位父亲的双眼直直地看着好心人。

人教版_小学语文_五年级上册_第17课_地震中的父与子_答案

人教版_小学语文_五年级上册_第17课_地震中的父与子_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1、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曼慢(慢走)昔惜(爱惜)乐砾(瓦砾)漫(漫过)蜡(蜡烛)虚墟(废墟)昆混(混乱)暴爆(爆竹)2、写出下了词语的反义词。

绝望(希望)危险(安全)幸福(痛苦)漆黑(明亮)失常(正常)肯定(怀疑)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答:父亲这样的外貌描写表现了父亲为救儿子历经艰辛却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体现了伟大的父爱。

(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课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出呼应,表现了伟大的父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呢?)答:从8小时开始写,表现出历经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伟大的父爱。

4、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课文结尾说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我觉得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儿子了不起,是因为7岁的儿子坚持生的希望,勇敢地同死神搏斗,先人后已。

5、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中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阿曼达在废墟中想:爸爸常对我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的。

对,爸爸那么爱我,每句诺言都实现了,他一定回来救我的!于是,他对同学说:“同学们,别害怕,我爸爸说过,无论发生了什么,他总会和我在一起。

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的。

坚持住,同学们!”大家擦去眼泪,说:“对,我们不怕!一定有人会来救我们的!”。

父与子练习题

父与子练习题

父与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父亲在教育孩子时,通常会采取以下哪种方式?A. 严格管教B. 放任自流C. 以身作则D. 只关心成绩2. 父子关系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父子关系的影响最大?A. 经济状况B. 性格差异C. 沟通交流D. 社会地位3. 父子之间发生冲突时,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最为恰当?A. 避免讨论B. 坚持己见C. 寻求第三方帮助D. 冷静下来,理性沟通二、填空题4. 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往往扮演着________的角色,而儿子则需要________。

5. 父子之间的沟通不仅限于语言,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非语言方式。

三、判断题6.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

(对/错)7. 父子之间的代沟是不可逾越的。

(对/错)四、简答题8. 描述一下现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9. 举例说明父子之间如何通过有效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

五、论述题10. 论述父子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小明的父亲是一位工作繁忙的企业家,他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因此感到孤独和被忽视。

请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对小明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并提出改善父子关系的策略。

12. 假设你是一位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位因为与父亲关系紧张而感到焦虑的青少年,你会如何帮助他理解和改善与父亲的关系?七、实践题13. 设计一次父子户外活动,旨在加强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沟通。

请列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效果。

八、创意写作题14. 以“父与子”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描述一对父子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如何相互支持和成长。

九、思考题15. 思考并讨论在现代社会中,父亲角色的演变以及这对父子关系的影响。

十、开放性问题16. 你认为在父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父与子》是一本(),作者是()国著名漫画大师(),在这本书里,塑造了一对十分有趣的父子,他们()()()()并且富有()
2.卜劳恩之所以能创作出《父与子》这部作品,源于(),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和(),卜劳恩用()的形式演绎了天真无邪的()。

当然,作品除了表现父子之情,也包含了()()以及()和()等多个主题。

3.《父与子》这本书中,第一个故事是(),最后一个故事是(),在最后一个故事中,父子俩来到了()。

4.在《蹩脚的杂技演员》中,那个蹩脚的杂技演员竟然是()
5.《无心插柳》故事中,()的枪()射中靶心,父子俩赢得了一辆摩托车。

6.《西洋镜中的小欺骗》中,爸爸觉得()有意思,儿子想()最后父子俩去荡秋千是因为()
7.《期待已久的精神食粮》中,父子俩在海里找了半天找到的是一本()
8.《宝藏》中,儿子发现了(),爸爸发现了(),他们认为()是珍宝。

9.《捕鱼妙法》中,父子俩用()捕鱼。

10.《出人意料的礼物》中,爸爸送给儿子的惊喜是()
11.《智慧退敌》中,爸爸(),吓跑了壮汉。

12.《救错了人》中爸爸使出浑身力气把落水者救上岸,却被(),因为落水者是在()
13.《忘了加葡萄干》中,儿子让爸爸用()把葡萄干加进了蛋糕里。

二、判断题
1.在《爱犬难舍》中,父子俩赚了两个硬币。

()
2.《可恨的捕食者》中,父子俩抓的青蛙最后逃走了。

()
3.《戴镜有方》中,为了让爸爸的眼镜戴的合适,儿子给爸爸买了面具。

()
4.《不听话的信鸽》中,鸽子被父子俩烤吃了。

()
5.《意外捕获猎物》中,豹子被儿子压死了。

()
6.《他不会游泳》中的“他”指爸爸。

()
7.《养鱼》中,大鱼把房子撑塌了。

()
8.《反击》中,为了查出雪人是被谁推倒的,儿子扮成了雪人。

()
9.《妙用图钉》中,儿子在地上放了一枚图钉,让小偷中计。

()
10.《意外夺冠》中,儿子一不小心拿了冠军。

()
11.《爱子无畏》中,爸爸一拳将强盗打倒在地。

()
12.《美味从天降》中,父子俩得到了一只从天而降的烤鸭。

()
13.《得按次序来》中,儿子打翻了墨水瓶,爸爸先打了儿子,然后给儿子补裤子。

()
14.《玩得太投入》中,父子俩逗狗逗得太投入,连强盗抢劫都没注意,强盗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