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632a71383c4bb4cf7ecd1b8.png)
2、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指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 感知、概括(即归类)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 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 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核心是一套类别 以及类别编码系统,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 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食物
水果
蔬菜
肉类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把知识以类别结构的形式储存更为有效和长久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使迁移更容易 4)掌握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5)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 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 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学习知 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 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 规律。 • 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 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思维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 )》(1956,与人合作) *《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 *《论认识(on Knowing)》(1964) *《教学理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 *《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 in Cognitive Growth)》(1966,与人合作) *《教育的适合性(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1971) *《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Child's Talk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1983) *《心的探索(In Search of Mind)》(1984)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bc72b6c77da26925c5b081.png)
布鲁姆
四组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三、简评
贡献: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和编码系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 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 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正由于布鲁纳的积极倡导和奥 苏伯尔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认知论的观点取代了行为主义 的观点,从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 2)、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实验室动物实验走向课堂教学的实际, 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他所提出的 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他在学习论 和教学论结合上作出的一大贡献。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布鲁姆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习得 (acquisition)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 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种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 的提炼。 (2)转换(transformation)--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 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外推(extrapolation)、内插 (interpolation)或变换(conversion)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 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 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外推是否恰当?运演是否正确, 如此等等。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 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https://img.taocdn.com/s3/m/3a23a315cc7931b765ce155b.png)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1)关于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动作型表征: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映像性表征:三岁后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
符号性表征:大约从六、七岁开始;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2)关于主动性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具体表现在:a、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b、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a、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同化,比如婴儿吃奶和喝果汁,就是同化,原有的方式不需要改变。
性质不变,量的变化。
顺应,给婴儿吃蛋黄,原有的进食方式不能适应了,要有新的方式出现。
性质上改变。
b、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转化为技能,做练习、实践。
解决实际能力。
布鲁纳
![布鲁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7032d56f1aff00bed51e75.png)
不足:
1.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过于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忽视知识内容的教学。结构主义教学论难以推广。 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可能 是有效的,而不太适合于人文学科的学习。
2.布鲁纳的发现法把学生的学习发现混同于科 学家的科学发现,在智力活动上只强调学生与科 学家的共同性而不明确各自的特殊性。实际上, 学生的学习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过程,科学家的科 学发现是一种原发现过程,两者不但有程度上的 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区别。
1.正确认识知识、技能与智力的关 系 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并重
3.还认知心理研究以原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布鲁纳认知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张爱卿
4.教育改革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 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即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 “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即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 形成。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 构。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 水平发展。 •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 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 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1.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 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 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到教学研究的转变。 2.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 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 “发现”知识的问题上; 3.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 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 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 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学习理论的发现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
3.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完全放弃了知识 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来代替,夸大 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 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 生产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的差异。 4.他认为“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中正确的方 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这其实是 不可能的。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5e4eda0066f5335b81217e.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25f91f7102de2bd96058883.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1207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知识点总结
![布鲁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4f9a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3.png)
布鲁纳知识点总结一、布鲁纳的主要成就布鲁纳主要的成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对教育学的贡献。
1.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研究布鲁纳提出了呈现发展观的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性,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的,而非孤立的个体心智活动。
他认为,儿童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与他人交往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
布鲁纳的理论对传统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强调了社会文化情境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对教育学的贡献布鲁纳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强调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和对话来建构知识。
他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的教育观点对启发式教学和学习者中心教学模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布鲁纳的理论观点1.呈现发展观呈现发展观是布鲁纳的核心理论观点,强调了社会文化情境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的,儿童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与他人交往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
呈现发展观对传统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挑战,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启发式教学布鲁纳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
教学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和对话来建构知识。
启发式教学强调了教学的个性化和情境化,对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3.精神工具布鲁纳提出了精神工具的概念,认为文化和工具系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认为,不仅是物质工具,文化和工具系统还包括了符号、语言、标志等,这些都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精神工具的概念强调了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对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三、布鲁纳的研究方法布鲁纳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方式。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19a285bb68a98270fefa70.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511d78a45177232f60a28e.png)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布卢姆认为:任何教师都能帮助所有学生很好的学习;教师能够帮助笨的学生象聪明的学生那样学习,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象学得快的学生那样学习。
掌握学习的基本观念是:一个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
只要给与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
其理论观点主要有:1、教师要为掌握而教。
布卢姆认为,在全体学生中,只有1——5%的学生智力特别好,有5%以下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而跟不上学业,其余90%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仅仅是由于他们在学习速度、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并非一线教师习惯性的看法成正态分布,即在一个班里,总有1/ 3的学生能取得优秀、良好的成绩;1/ 3的学生学得一般化;1/ 3的学生学得比较差或不及格。
2、学生要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认为,教师要放弃对差生的偏见和对优秀生的偏爱,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为掌握而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3、影响掌握学习的因素有:学习能力、教学质量、教学理解力、坚持性、学习时间的分配,只有处理好这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布卢姆主要强调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因素:学习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动机状态、教学的质量。
所以,掌握学习中学生的准备(认知能力、基础知识、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4、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布卢姆认为教学评价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之中)、终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弄清楚教学目标那些达到了,那些还没有达到。
5、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
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他还进一步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类,并构成由高到低的一个阶梯。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c912a3cc175527072208d9.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
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dc27f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f.png)
此外,布鲁纳还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他主张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挑 战学生思维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还提倡跨学科学 习,认为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案例
以下是几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理论:
1、科学课程:在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他们 自己发现并理解科学原理。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光合作 用和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物理和化学现 象的本质。
四、总结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理论强 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这一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 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发现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 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将继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内容二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 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是教育者的焦点。本次演示将以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 该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最后,教师对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再仔细地观察一下实验结果,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通过上述实践案例可以看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其认知能力,同时形成性评价也为教师提 供了及时反馈和指导的机会,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56f41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c.png)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简介⼀、主要贡献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由于他在教育学和⼼理学⽅⾯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的成绩,他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梅⾥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他针对受苏联“卫星上天”冲击的美国教育进退维⾕、⼀筹莫展的局⾯,阐明了⾃⼰对教育理论的独到见解和改⾰学校课程的⼤胆设想。
他把教育的重点由经验改造转移到智⼒发展,并且具体探索了从课程到⽅法的⼀系列促进智⼒发展、培养优秀⼈才的有效途径。
⼆、主要著作《教育过程》,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理学家的讨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学学科教学以提⾼提⾼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系统阐述了他⾃⼰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核⼼部分是其结构课程论)。
该书被翻译成20多种⽂字⼴为流传,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个⾥程碑”,他则成为60年代风靡众多国家的结构主义教育运动的先锋。
《教育过程》的主要观点1.“知识是有结构的”。
2.“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3.“任何科⽬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法,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童”。
⼀、背景(⼀)苏联的冲击⼆战以后,美苏进⼊“冷战”时期。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颗⼈造地球卫星,美国深受震撼, 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才。
1959年⼜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学课程改⾰问题。
(⼆)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20世纪以来以杜威“⼉童中⼼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因此,建⽴⼀种⾼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的必然选择。
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篇⼀句是:美国处在危机之中……(三)布鲁纳的追因研究1.调查研究与追因实验把调查组派到各个中学去,调查的问题⾮常尖锐,把杜威的教学⽅式与布鲁纳等科学家讨论得出的教学⽅式进⾏⽐较。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d142a38e009581b6ad9eb23.png)
第七章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着作杰洛姆.布鲁纳( Jerome SeymourB runer, 1915-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60 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 Jean Piaget )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1962 年出版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着:《论认知》 ( 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五南出版)等等。
1980 年代末期,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 culturalism ) 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 )、《意义的行动》( Acts of Meaning, 1990 )以及本书 (1996)。
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 或现实的模式) 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这样的模式首先是从个人的文化中汲取的,又适应于个人的各种不同的用法。
布鲁纳说:" 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对' 那里' 的秩序和结构的反映或反射,而是包括能够在事前编造成一种可以预言世界将是怎样的、或者可能是怎样的构成物或模式" 。
这种模式布鲁纳称之为"世界模式"(models of the world) 。
实质上,这个世界模式就是个人所期望的事物。
这个模式能使人预言、内推和外推更多的知识。
对于布鲁纳来说.内推就是通过新知识的应用而改变某种见解;外推就是超过他所获得的知识。
因此,一个人关于世界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和已学到的模式进行比较,并从这种模式中学到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能够预言下次会出现什么。
布鲁纳教学论思想
![布鲁纳教学论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e89cd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a.png)
校本教研学习材料布鲁纳教学论思想五、教学论思想布鲁纳认为,一个教学的理论应包括五个主要的方面:1.事先为学习者安排学习的最佳经验;布鲁纳认为,教学要着重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意向和目标针对性,要把学生的技能转变成他们自己的智力活动的安排。
这就是说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的求知欲望相关联,要把所教的东西转变成学生所求的东西,把教学的过程转变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把所教的知识转换成与学生的思想规律有关联的知识,变被动的教学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为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和学生共同参加教学过程。
教学应该使学生们亲自去掌握他们试图掌握的东西,以及让学生亲自了解他们要取得怎样的进步。
按照布鲁纳的思想,教学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
当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时,他也就学会了怎样去学习。
一旦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他就会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改变他们接受新知识、研究新情况的方法。
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但能使学生学习手头的材料,而且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教学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所需要探究的种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这样才能使教学转变成每个学生都主动求知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方式,使讨论成为教学中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教学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始终学习同样的东西,也不能一直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按照自认为十分圆满的方式去进行每一次教学。
总之,布鲁纳认为,所谓学习的最佳经验就是把教师要教的知识转变成学生主动探求的东西,并且按照学生自己选择的方法去学习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
2.为学生的最佳理解提供一种知识结构布鲁纳指出,教任何一个学科,或者教妊何一组有关联的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题材的结构。
每门知识都具有一种层次的结构,它通过每个人的编码系统而被接纳,又可以通过三种再现模式的每一种模式表现出来。
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采用一定的编码方式掌握知识的结构。
布鲁纳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结构教学观](https://img.taocdn.com/s3/m/eacf71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c.png)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学科的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育应“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的任务在于发展智力”。
同时,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认为这些是学科的基本要素。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的整体内容,并把学科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他主张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并称之为教学的中心。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强化原则。
其中,动机原则认为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胜任的内驱力(成就感)和互惠的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综上所述,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原则。
这些观点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1)关于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动作型表征: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
映像性表征:三岁后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
符号性表征:大约从六、七岁开始;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2)关于主动性
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具体表现在:a、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b、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
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
a、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同化,比如婴儿吃奶和喝果汁,就是同化,原有的方式不需要改变。
性质不变,量的变化。
顺应,给婴儿吃蛋黄,原有的进食方式不能适应了,要有新的方式出现。
性质上改变。
b、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转化为技能,做练习、实践。
解决实际能力。
c、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需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
3、学习应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
)两方面。
所谓结构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性,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
4、提出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也不能看成活动的书橱,而要培养成为自主的思想家。
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是学生感到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欲望。
3、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
4、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
6、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
(演绎思维、归纳思维)发现学习的教学案例
x2+2ax+a2=(x+a)(x+a)
利用图形看。
发现学习与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已经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音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
发现学习的效果
1、从总体学习成绩上来看,发现学习并不比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更好或更坏。
2、从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上来看,发现学习通常更有助于培养。
3、从情感领域的学习来看,发现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教师和学校学习的积极态度,或者说,学生更喜欢学校。
发现学习的制约条件:
1、学生的先备知识(要充分)
2、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
3、学习材料的性质(是否适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课程。
本身理科的课程就是科学家发现的。
重复发现科学过程)
4、教师的指导(有效引导)
5、教学时间(前期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不能轻易放弃。
可以将发现的时间压缩)
发现学习的分类: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发现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引导学生去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
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无结构的发现学习或“纯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自然状态中依靠自己获得领悟。
有指导的发现与启发式教学是什么关系?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悱: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指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真正的问题情境不是一问一答式启发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现代认知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