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影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知识点,为课后复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写作、思考题等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反思与评价:课后,让学生撰写反思日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如分封制的崩溃、诸侯争霸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孔子和老子,模拟他们的思想争论,增强学生对两位思想家及其思想的理解。
3.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孔子与老子》学案
第1课《老子与孔子》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运用分析和归纳法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关系;●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进行正确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材重难点】:重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体系难点: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课前自学】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地位:是春秋时期的 ,是的创始人。
(二)孔子的思想1、孔子的政治学说:思想体系的核心:和(1)“仁”: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反对A.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提倡B.实现途径:“”C.评价:积极:这种思想包含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
(与墨子比较)(2)“礼”:A.基本内容: B、礼指的是:C.实现途径:“”D.评价:体现了政治思想中的一面。
(3)、“为政以德”:2、鬼神观: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
3、孔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原则:评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
(2)教学方法:(3)学习的方法:★评价: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孔子的贡献和孔子思想的地位贡献:古代典籍的整理(“六经”:),思想和教育方面。
评价:1、其思想当时未受重视2、对后世:汉代大一统后经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
3、孔子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2. 探讨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3. 分析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孔子和老子的了解有多少?他们对中国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2. 提示学生:本节课我们将通过试讲的方式,了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
主体(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扮演孔子,另一个代表扮演老子。
2. 孔子试讲:孔子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观念,包括“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核心理念。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3. 老子试讲:老子代表向全班讲解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观念,包括“无为而治”、“道德经”等核心理念。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4. 学生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以及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3.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写作:要求学生以“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对我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为题,撰写一篇短文。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短文分享给同学,并进行互动交流。
教案评估:1. 分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质量。
2. 学生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学生短文的写作水平和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孔子与老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2. 进一步探讨孔子与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编者: 李颖秋教 学 过 程【课标要求】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解读:(1)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 进入新课 】探究1:孔子及其思想问题1:孔子的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孔子年轻时在鲁国曾先后担任过管理粮仓和牛羊的下级官吏,有机会接触广大人民,后来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成为四方效法的榜样;直到五十多岁才相继担任鲁国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事务的官吏)、司寇(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事务的官吏),成为政府高官,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主要思想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孔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孔子思想的影响;对孔子的评价。
老子的生平与主要思想;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 过程与方法孔子的主要思想由学生归纳和概括,教师讲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认识;由学生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教师讲解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
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认识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教学重点 】孔子及老子思想主张与评价。
———————————————————— 【 教学难点 】 对孔子与老子思想的理解。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孔子老子教案
孔子老子教案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比较与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能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两位思想家的观点;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能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和讨论。
教学重点:1.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特点;2. 两位思想家对于人性、社会和道德的看法;3.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孔子和老子的相关资料和经典著作;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画像,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老子有什么了解?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别介绍孔子和老子的基本背景和生平;2. 分别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内容;3.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三、小组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研究孔子和老子的一篇经典著作;2. 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并记录他们所理解的核心观点和思想;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思考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2.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中学到什么?3. 提醒学生将所学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孔子和老子思想比较的小结;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比较与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两位思想家的观点。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教学课题】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
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
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
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教案1
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基本史实概念和观点:1.孔子的思想主张:(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2)“仁”:①“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
②“爱人”实现途径是必须遵循“忠恕”之道,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礼”:①“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③为实现“礼”,孔子进一步主张“正名”。
体现了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后人多加以否定。
2.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
4.教育思想:①主张“有教无类”,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②主张“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
③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④主张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敢于“当仁不让师”。
2.影响:①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③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的景仰。
老聃与《道德经》1.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学说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哲学思想: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
高中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学实录
第1课孔子与老子【导入新课】播放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教师: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
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教学过程】一、孔子及其思想1、孔子的生平和活动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教师:大家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
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它记刻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功劳。
孔庙周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牌坊彰显着一位圣人的业绩。
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学生回答:《论语》教师: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
2、孔子的思想⑴思想核心:“仁”和“礼”出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解读《论语》中的仁、礼、鬼神观。
材料: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提问:从材料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学生回答:仁,指仁爱,仁者爱人。
教师提问:怎样“爱人”?学生回答: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
教师出示材料: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教师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第1课孔子和老子教案8(08版岳麓版必修三).doc
第1课孔子和老子教案【课程标准】一、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二、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皆: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孔子与孔子的学说安排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故乡曲阜的照片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帮助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很容易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张,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老子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的内容表格(教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安排学生填写表格有关内容学生回忆和阅读教材,思考、归纳学生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大致理解“仁” “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学习內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孔子孔子思想的(课件展示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理解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指导学生看书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学生看书,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子老子的思想及影响(课件播放视频资料)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老子的”道”是指什么?2.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填空)3.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结合影片和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从哲学和政治两个方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核心。
高二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案第一篇:高二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案高二历史必修三孔子与老子教案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一、孔子及其思想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
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它记刻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功劳。
孔庙周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牌坊彰显着一位圣人的业绩。
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什么字?——“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大成”,乃集大成之意,“至圣”,最高的圣人,这是何等的荣誉!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
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孔子与老子试讲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和教育观点;2. 探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孔子和老子的背景和生平简介;2.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主要观点;3.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主要观点;4.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们对孔子和老子有什么了解?他们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讲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另一个学生代表讲解老子的哲学思想;2. 学生代表进行简短的讲解,其他组员提问和补充。
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进行辩论和交流;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团队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运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3.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提问和评价。
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2. 教师总结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思想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1.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他们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锻炼,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3. 部分学生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巩固。
教案建议:1. 引导学生在课前做一些预习,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基本背景和思想;2. 在讲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时,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故事情节,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3. 在团队合作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解决问题;4. 在反思与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高中历史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1)
的含义是“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别人、
尊重别人,是美德的总合.②实现方法:
“忠恕”之道。“恕”是低的要求,即“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高的要求,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
恕”的关键是自我修养。对统治阶级来讲,
“爱人”就要“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严
刑,实行仁政,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对普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授课日期:
年月
日 星期
班级
)
拟
授课 题目
第 1 课 孔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
目标 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
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
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
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
人来讲,要做君子,不当小人,实现“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而修仁的标准是“礼"。
2、“礼”的思想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含义:孔子所讲的礼是周礼,是西周建立 的以宗法制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各种典章 制度.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社会准则和政 治制度。实践方法:一是“正名":面对春 秋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各阶层要贵贱有 序,各守其份,以此恢复社会秩序。其二是 “克己复礼”: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不能 为所欲为,这实际上还是讲自我修养。仁 与礼的关系:仁是美好的道德,礼是社会 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 约束和他律。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借 助伦理道德的作用,化解个人与他人、与家 庭、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按照礼制,重新 建立起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最终治国 安民,使社会由乱变治。而把握仁与礼两 者关系的方法论就是“中庸”. 3、“中庸"的思想: “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 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谦和持中,恰 到好处。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也 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4、天命思想: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第1课孔子和老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表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
这个课具有引领本单元,乃至本册书的作用。
而本课内容难度较大,如何让学生在刚学文科时就能接受文化史的部分内容,显得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
从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他们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他们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
通过高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学史的方法,这个切都为在历史课堂中展开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
所以我力图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与实际联系。
让学生在情境中“品”历史,唤起爱学。
让学生在探究中“思”历史,培养会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悟”历史,鼓励善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用”历史,促动明智。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水平;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准确评价历史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准确态度。
教学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教学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章丘市第四中学程莲山东省教师课程培训专家齐健推荐语:这篇教学设计有程老师自己的思考和思路。
事实上,教学设计切忌一刀切或照搬他人的东西,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当然,目的应当是一致的,即都指向课标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殊途同归”吧。
【指导思想】:根据必修三的课表要求,我觉得这节课将“大历史观”用于了课堂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史观和立体史观,包含三个基本纬度: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
概括地说就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连接古今中外。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老子的两幅图片,教师引导: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北纬25度到35度之间,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加牟尼,中国的孔子和老子。
因此这个时代被人称之为“轴心时代”。
下面就是我们熟悉的被时人称为“人中之凤”的孔子和“人中之龙”的老子。
为什么两人有这样的称谓,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龙、凤”一般的人物?让我们走进孔子和老子,看看这一老一孔,一龙一凤,一道一儒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如此出色,妙不可言的。
我觉得这种横向联系,能够给与学生一种宽阔的历史视野,对比中方能章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才能显示孔子和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走进走进思想巨人——孔子和老子其人(教学方法:学生自制历史人物小档案:介绍人物)二、追忆传统文化——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分组讨论:根据课本和教师给与的资料谈谈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最后总结)三、探寻文化渊源——孔子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合作探究:结合政治史、经济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思考思想产生的历史原因。
)四、传承历史文明——感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出示材料,思索老子、孔子思想的影响,谈谈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重点谈谈第四部分的处理:1、探究老子的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
孔子和老子教学设计小学
孔子和老子教学设计小学导言: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他们的教导对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界,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融入到小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运用到小学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认识孔子和老子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孔子和老子的生平和贡献。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倡导“仁爱”和“礼治”,强调孝顺、忠诚和正义等美德。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提出了“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二、生活实践与思想理论的结合通过生活实践和思想理论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论语》和《道德经》,然后与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对比和讨论。
在社会科学课上,可以介绍孔子和老子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理解,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修养。
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模拟法庭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公正地解决纠纷。
在语文课上,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宏大思想的文学作品,并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哲学问题。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义感、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四、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运用到小学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有能力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育。
最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论: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小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设计第1课孔子与老子从容说课本课线索清楚,内容简洁,导语部分的三个问题具有导引作用,它指导学生通过正文部分的学习,认识与理解孔子、老子及其学说的核心、特点和重要影响。
孔子、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在一节课中把他们的思想讲透,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设备,补充有关史料,加强对孔子和老子知识的直观记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思辨中加深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理解,感知他们的首创精神、治国的思想及对人性的探究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根源与评价。
教具准备 1.多媒体及课件。
2.有关孔子、老子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掌握孔子的“仁”“礼”与教育思想。
2.了解老子和他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
3.引导学生探究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引导学生探究儒家思想被推崇的原因与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与文化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4.引入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
2.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后的观察、发现,进行延伸学习,加深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老子思想,对以后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这是教育史上的创举,他使平民通过学习而参与政治,从而推动了社会改革,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录像)(教师过渡,引入主题)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
孔子与老子教案5岳麓版(美教案)
高中教课设计之三历史必修岳麓版北京市第十中学沈镜民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课孔子和老子一教材内容剖析教材内容和地位:本课介绍了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全课包含两部分。
第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次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有条有理,条理清楚。
能够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课。
由于本单元侧重叙述“中国古代思想宝库”,所以本课是的教课要点之一。
二新课标要求:经过学习知道儒家和道家,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认识儒家思想的形成。
三学情剖析关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稍有波及,有必定的认识,但不太可能有深刻的领会。
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博精湛以及试试着将书籍知识运用于现实。
四教课方法依据北京十中文科班学生既不可以和中学,北京四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师大附中这些名校的学生对比,又比一般的中学要好的详细状况,教师大多采纳教授法,即教师多讲,讲和启迪式相联合的方式。
讲堂上充足发挥使用多媒体,使学生能直观感觉以提升学习效率五教课目的经过教课要修业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过用多媒体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阅读剖析,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认识他们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博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悟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培育对民族文化的骄傲感。
六教课要点与难点本课讲解课时要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观点;领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堂入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期的人?答:春秋期个期社会展有几大?答:有三大:①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渡的:②国家从分裂走向一的③民族大交融的春秋期政治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周天子大旁落。
只好控制部分地域:②宗法制、分封制受到损坏,礼讨伐从天子出到从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因此,日常教学中,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下,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里,这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教学过程】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中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被道家尊奉为鼻祖,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里,孕育着我国教育法的雏形。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别介绍孔子与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众所周知,孔子与老子对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贡献巨大,而从本单元的主题——“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演变”出发,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孔子思想部分。
课前,安排同学们收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要求同学们对二者的思想核心和特点进行归纳并模拟春秋时代孔子与老子的生活。
课前,我开始播放《三字经》,同学们就迅速的回到座位跟着朗读。
开始上课,《三字经》视频暂停,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教师说:《三字经》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等,它不仅属于汉民族,还有满文、蒙文译本;它不仅属于中国,还有英文、法文译本。
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掀起热潮,成为儿童的必背读物。
同学们知道他的思想源头吗有同学说是儒家思想,有同学说是道家思想等,自然的切入主题(多媒体展示老子与孔子图片)。
随后,根据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自行组队——孔子代表队和老子代表队(剩下的同学做适当调整,作为两支代表队争取的中间派),推选出组长代表本队阐述各自的思想。
假设我们生活在哪个年代,你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主张被大多数人接受怎样让我们这些中间派站在你们一边孔子代表队说:我们曾经也是显耀的贵族,现在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都是统治者的任意刑杀、苛政所为,要让国家稳定,统治者在政治上应做到“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即”仁者爱人”。
老子代表队问:如何才能做到“仁”呢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我说:哪位同学可以讲个历史故事来佐证“仁”和“礼”呢孔子代表队举“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
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了,但她却不愿离开,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感慨到:“苛政猛于虎也!”这个故事就是儒家思想“仁”在政治理论上的反映,要求“以德治民”,接着一位同学说: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
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
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
孔子正色地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
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
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
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
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
故我不敢那样做。
”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
”这些故事是课本中没有的,我感慨于同学们的用心,也被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所感动。
这时老子代表队抓住时机发言:这个思想具有保守性,是要维护没落贵族的利益,维护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恢复周礼。
孔子代表队怎么看经讨论后回答: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
仁和礼是分不开的,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具备“仁”的内在品德,就会自觉地遵守“礼”。
讨论辩驳非常激烈,中间派在两派之间不停来回。
这时,我才真切的感觉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代表队反问,那你们觉得哪种方式治国更好老子代表队:我们是奴隶主贵族,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人口被兼并,更多的诸侯还在无休止的兼并,社会动荡。
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该回到原始的小国寡民社会,达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状况。
有些事情有“定数”,不要太过强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以,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治”。
即统治者不改变自然规律并运用自然规律达到治理事物的成果。
孔子代表队:你这是消极避世。
老子代表队:你们的思想好,怎么当时的统治者不采纳,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呢孔子代表队: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当然不想实施“仁”,也不想维护“礼”,但周游列国时,广泛的宣传了儒家思想,很多学子投入师门。
这时,辩论场上突然出现久违的安静。
实际上,这是辩论达到了高峰,同学们的思考也进入更高的境界,我为这样的课堂喝彩,带头鼓掌,同学们也为自己鼓掌。
接着,我问:孔子有三千多弟子,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什么哪些教育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孔子代表队:“有教无类”,“因才施教”同学们在脑海里快速的收索语文课上学习的经典:生1: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2:温故而知新。
生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生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
突然,有同学问:老师,孔子都说要“有教无类”,为什么有些大学招生有限制呢有些专业女生或残疾人不能填报我备课时只是想到和教育有关的几部法律法规,但没有考虑具体的问题。
但不能因为没有准备而搪塞学生,我诚实的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我没有准备好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这时,一个不爱发言的矮个子同学站起来:我想当飞行员,但身高不够,我想,是因为操作不便而限制;我想当警察,近视眼;接着,很多同学纷纷发表看法。
最后,我给大家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让同学们借着这样的好奇感,课后多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会尊重法律法规并用法律保护自己。
最后,两支代表队相互补充没有深入探讨的思想观点,深切感受到那个动荡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思想,随时代的变迁,主流思想通过不断的补充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和推广。
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分组、讨论、辩论、补充、反驳,老师点评、总结,在激烈的角逐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成功的。
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讨论、辩论,做到论从史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正确对待我国古代思想文化。
2、老师的教学安排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上课时,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
3、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这种主体性的发挥,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更多的要依靠教师角色的转换来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实现教学民主化的过程中,教师角色意识和观念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4、课堂教学的设计要随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要善于把握教学细节,调整教学状态,尤其在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时,不能武断压制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妥善处理问题、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3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