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合集下载

【黄蜡石知识】黄蜡石的收藏与投资

【黄蜡石知识】黄蜡石的收藏与投资

【黄蜡石知识】黄蜡石的收藏与投资黄蜡石是天然艺术品,因其具备天然性、古老性、稀缺性、唯一性、多样性、坚固性等特征,故有收藏和投资价值,而且它作为一个新的玉石品种,尚处在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升值空间。

盛世收藏,随着黄蜡石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士加入了黄蜡石收藏队伍,不少人把目光聚焦在黄蜡石上,不惜重金收购黄蜡石,作为投资增值的渠道之一。

与黄蜡石的一般赏玩不同,黄蜡石的收藏和投资更具理性,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黄蜡石的收藏侧重自己的偏好、藏品的积累和文化内涵,黄蜡石的投资则趋利性强,重在投资回报。

收藏投资黄蜡石要有眼光和眼力。

平时应多学习了解观赏石、玉石历史文化、美学理论、经济学基础和黄蜡石知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并把握黄蜡石的市场趋势。

避免盲目收藏和投机急躁。

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判断,选择收藏投资目标,做特色收藏,不求面面俱到;要掌握市场行情,选择黄蜡石投资的最佳时机。

收藏投资黄蜡石要注重精品。

黄蜡石是一个大石种,分布广、产量大,品种也繁多,这些石头中多数比较普通,价格也较低,但精品数量少,价格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上百倍。

投资收藏中应坚持精品的原则,高起点,走高端化之路,尽量多买精品,切莫为贪图便宜,买一些价值不大的普货。

平时石头圈讲的“买十块不如买一块”,就是这个道理。

精品当时看似价格高,但升值空间大,值得收藏投资。

收藏投资黄蜡石要量力而行。

玩石无止境,藏石数量越多、档次越高,投入的资金量也会越大。

在黄蜡石收藏投资上,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适度收藏,理性投资,切莫盲目跟风追涨。

投资有风险,黄蜡石收藏投资要量力而行,适度的负债投资是可行的,但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背了包袱,“人玩石”变成了“石玩人”,非但玩不到石头的乐趣,反而徒增了烦恼和痛苦。

收藏投资黄蜡石要长线投资。

黄蜡石投资不同于股票、期货投资,它的投资回报有一个过程和时间,需要耐心等待,保持一种平常的心理。

那些指望一夜暴富的投机者是不适合黄蜡石投资的,否者带给他们的往往是失望。

何谓黄蜡石——精选推荐

何谓黄蜡石——精选推荐

何谓黄蜡石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

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

黄腊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

另有说法是因石表层内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

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

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其表层为黄腊油状,切面石心部分多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的质感源于石英,颜色则来自表面铁元素的氧化。

黄腊石是腊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石英石因地质变动破碎而滚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

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发,滚入山溪中,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多年的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表面变得油光滑腻,又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产生多种色彩。

过去的传统概念认为:白色的石英或石英岩卵石称为“白蜡石”,白蜡石被铁锈水浸泡、染色成锈黄色、橙黄色、淡黄色时,其称其为“黄蜡石”;其实这仅是次要的一个方面。

在观赏石的水石或某些山石、半山石中,有一类质硬而石色丰富,以黄色或橙色为主色调的,由石英族矿物(石英、玉髓、蛋白石等)组成的岩石或矿物集合体,因自身所含分散状黑灰色硫化亚铁中的二价亚铁离子,受到氧化后生成了三氧化二铁,产生三价色素离子,从而使灰色的石英脉/玉髓脉,自身氧化转色为黄色至橙黄色调为特征的黄蜡石。

此外,也可以由溶解于地下水中的外来三价色素离子对石英族矿物、岩石长期反复地浸泡、渗透、浸染、滋润而形成黄色至橙黄色系列的观赏石——黄蜡石。

由“内”、“外”这两种渠道所形成的“黄蜡石”,都因普遍呈黄色并具有蜡状光泽而得名。

我国现阶段黄蜡石/黄龙玉的主要出产地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南方湿热气候区的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区,如:广东的潮州、台山、韶关、阳春、仁化、乳源、曲江、广西的贺州(八步)、龙胜、融安,云南的龙陵、腾冲、临沧、景洪、沅江等地。

黄蜡石收藏与投资的方法.doc

黄蜡石收藏与投资的方法.doc

黄蜡石收藏与投资的方法黄蜡石收藏与投资的方法1、高端化。

从这些年黄蜡石及其它各玉石种类的市场表现来看,价格出现严重分化,越好的石头,越能增值,越有投资价值。

做中长期投资一定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投资高端化的黄蜡石。

2、品牌化。

黄蜡石产地广大,各有特色。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开始形成几个特别好的小品种。

如广东台山玉中的台山乌鸦皮,皮黑、肉润、色艳。

具有宁静、高贵、神秘、厚重、多彩的美学价值,有着代表性、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是玉石界公认的优质玉石品种,还有黄龙玉中的水草花,金丝玉中的宝石光,浙江、江西黄蜡石中的上品画面石,象形石和金蜡、红碧玉、黄冰、青皮、特色籽料等等,针对从各地黄蜡石中涌现出来,公认度较高的小品种,产地要认真总结推广、投资者要认真比较、分析和把握。

3、专业化。

黄蜡石是品种非常丰富的玉石,细分下来有上百个小品种,各地仅称为玉的就有数十种。

做中长线投资的不宜买的太杂,最好集中投资一个品种为宜,坚持数年,一以贯之,形成专业化的特色、优势和规模。

黄蜡石收藏养护方法腊石一般都会有一些污染,可用草酸清洗,既能洗的干净又不会腐化石头。

用草酸清洗时要注意控制好浓度和时间。

草酸的浓度一般控制在50-60%,化工市场上出售草酸浓度一般均为50%。

轻度的污染可带上酸碱手套用干净的擦布沾上草酸擦洗即可;中度污染最好放在草酸中浸泡1到2个小时;严重污染则需要浸泡4-5个小时。

注意控制好时间,泡过头了对石质造成伤害。

用草酸浸泡后要解酸,解酸时用碱性洗衣粉加清水浸泡5天左右,每天换一次水,或者直接用清水浸泡10天左右,每天换一次水。

用草酸清洗后的蜡石会更加晶莹通透。

一是水养。

最好的是山泉水,把黄蜡石放在山泉水中浸泡,每隔10到15天换一次水,以保证水的清洁度。

用山泉水浸泡的黄蜡石润泽鲜亮,能保持原有的色泽,让人看了很舒服。

二是油养。

一般黄蜡石用凡士林养护,上好的冻蜡、胶蜡石用婴儿护肤油(BB油)来养护。

就像给蜡石上一层保护膜,涂完护肤油的黄蜡石则油润光亮,非常好看。

捡黄蜡石的诀窍

捡黄蜡石的诀窍

捡黄蜡石的诀窍
如何区分黄蜡石好坏,特别是在野外的原石产地,不会区分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区分好坏要掌握好技巧顺序。

一,看皮色
看皮色就是看皮色油润性,皮色油润的石头才有雕刻及观赏的价值,油润是玉石非常重要的属性。

如果泥土太多,就把原石洗干净晾干,用手把玩一会,晾干会发白发干,但是好的黄蜡石把玩下就会回油的。

二,看细度
看细度就是看这块黄蜡石的内部结构是隐晶质还是显晶质,隐晶质是看不到颗粒结构的,这样的黄蜡石就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而显晶质黄蜡石可以肉眼看到颗粒结构,不能进行精细雕刻,会崩刀,所以挑选黄蜡石要挑选细腻的隐晶质黄蜡石。

三,看原石形状
很多人会忽略这个特点,其实原石形状非常重要,同样大小重量的黄蜡石原石,饼干形状肯定没有球形价值高,而且厚度高的赌性相较小些,对裂杂棉的抗风险能力会强些,饼干料一裂就完蛋,而球形料切开内部都会有惊喜。

四,看裂
大料裂多能车珠子,小料裂多就只能玩原石了,原石看裂不怕大
裂,就怕小裂内裂,裂的跟蜘蛛网一样,玉质再好也没用,看待缺点要根据实际,不能一味否定和一味肯定。

五,看色
红黄为尊,白其次,灰为差。

六,看棉杂
一般原石打光是可以看到内部结构干净与否的,这个不是决定因素,有点棉杂也不是接受不了的因素,所以放到最后看。

看黄蜡石一定要注意顺序,别反过来了,油性和细度是决定因素,是不可缺少的,满足不了就是废石,所以一定要优先看,而裂杂色原石形状等都不是决定因素,是可以按情况而定的。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三)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三)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三)四、黄蜡石的种类黄蜡石有广义黄蜡石和狭义黄蜡石之分,广义的黄蜡石包括各类硅质成分的观赏石和料石,狭义的黄蜡石专指玉髓成分、隐晶质结构的硅质玉,如黄龙玉、台山玉、金华玉等。

黄蜡石按产出状况可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

山料是指产自山中的原生矿料,外表常被铁锈、泥土等污垢包裹,形体也不规则,但内部玉化程度高,色彩丰富,杂质少,适宜俏色雕琢。

山流水属次生矿料,系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散落在山沟、河床浅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氧化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皮质较好,介于山料、籽料之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料石。

籽料也称水料,是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分裂、滚入河流中,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滚动、冲刷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多为圆形、扁圆形体,水洗度高,温润细腻,玉质稳定,是雕刻师首选的黄蜡石玉料。

黄蜡石按其二氧化硅的纯度、颗粒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冻蜡、胶粒、细蜡、晶蜡、粗蜡等。

冻腊。

透明或半透明,用小电筒照明其透光性好,可透至实心甚至通透,石表光洁油润,冰清玉洁,为最高档次蜡石。

胶腊。

其透明度低于冻腊,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但光洁油润度可与冻蜡媲美,表层油脂感强,属高档次蜡石。

细腊。

一般微透或不透明,但质地细腻油润,表层光滑,手感良好,属中档次蜡石。

晶腊。

透光,表面有空洞或缝隙的地方长出的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有光泽,石质结构疏松,一般适合观赏。

粗蜡。

不透光,不反光,手感较差,很粗糙,为低档次蜡石。

此外,在黄蜡石圈还流行一些新的叫法,如碧玉冻、细腊冻、磨砂冻、青皮冻、红冻、黄冰、荔枝冻、乌鸦皮等,均属雕刻上等料石。

五、黄蜡石的特点1.形奇多数黄蜡石是观赏石,它产自江河,历经亿万年搬运和冲刷,产生形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外形,如圆似方,像人似佛,奇山秀水,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具备了“漏、透、瘦、皱”传统赏石要素。

特别是黄蜡石中的晶蜡,石表凹凸不平,纹路纵横交错,有如“筋骨裸露”,观赏价值高,深受赏石爱好者欢迎。

黄蜡石收藏四大点

黄蜡石收藏四大点

黄蜡石收藏四大点首先,黄蜡石的质地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线的柔和程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

结构致密、质地细腻、透光性好的黄蜡石,对光线的折射柔和,给人温润而亲切的黄蜡石绝对是佳品。

于军荣认为,“质”具体说是透和润,就是要有玻璃似的“透”和像腊一样的“润”,有这种特征的黄蜡石是佳品。

黄蜡石一个不同于其他奇石的显著特点就是——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收藏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

在黄蜡石众多品种中,要数冻蜡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

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在赏玩时,多以寓言吉祥的颜色为佳,如黄蜡寓之为财富、光明,红蜡寓吉利好运、鸿运当头。

而色多者,缤纷多彩,则寓意荣华富贵。

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为上品。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象动物如:象鱼,象龟,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网络;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绡,令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

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于军荣先生介绍道,黄蜡石形状多样,各种形状都有它的精妙之处,但是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看,吉祥物是最好的。

第四,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首先,黄蜡石的质地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线的柔和程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

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像动物如:鱼,龟,兔子,松鼠;有的像网络;有的像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肖,令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得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

惠州黄蜡石注意事项

惠州黄蜡石注意事项

惠州黄蜡石注意事项
惠州黄蜡石是一种宝贵的贵重矿石,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美学意义。

在进行黄蜡石的购买、保养和收藏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购买黄蜡石时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尽量选择有信誉和口碑的商家购买。

此外,要注意黄蜡石的成色和纯度,以确保购买到正宗的优质黄蜡石。

同时,要了解黄蜡石的价格水平,避免被不良商家的夸大宣传所误导。

其次,对于黄蜡石的保养,需要注意避免硬物划伤,避免与酸碱物质接触,避免受到高温的影响。

在日常佩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化妆品、香水等化学物质直接接触,以免影响黄蜡石的光泽和颜色。

另外,需要定期对黄蜡石进行清洁和保养,可以使用软布擦拭或者专业的宝石清洁剂进行清洁。

在长时间不佩戴时,最好将黄蜡石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到潮湿和灰尘的影响。

对于黄蜡石的收藏,也需要注意保持其保存环境的稳定性。

黄蜡石对于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比较敏感,因此需要注意避免暴晒、高温和潮湿环境。

另外,在收藏黄蜡石时,最好将其放置在专门的珠宝盒或者柜子中,避免与其他重物碰撞造成损坏。

总的来说,对于惠州黄蜡石的购买、保养和收藏,都需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注意保养细节,以及注意环境的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黄蜡石的价值和美观,让其长时间保持光泽和色彩,成为您的永恒财富和美丽佩饰。

黄蜡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黄蜡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 ,



黄蜡 石 同其他 奇

以 热 点 收 藏 的 云 南 黄蜡 石 为例 这 个 产
槌 令广 大投 资 者啧啧感 叹

石 不 同 它不 以 透 瘦 漏 皱




著称 而 以
, ,
地 的 黄 蜡石 是 玉 石 级 的 奇 石 之


众称 黄

拍 卖会 上 云 南 黄蜡 石 行 情不 断刷新 各
示 现 在收藏 家和 投 资 者对 黄蜡 石 的关注 度

品 数 量 达 ~ 1 2 0 0 多件 据 主 办 方随 机 调 查 ]




元 个 展 摊 上 日交 易额就 在 2 0 J / 至 3 0 万 元



比 以 前更 高 了, 黄蜡 石 的收 藏前景也 会随 着
之 间 由于 人气旺 盛 成 交 空 前活 跃 主力、 方 还 提前确 定了今年 7 Yl 份 第二 届东 盟 石 文 化

十倍


不 少 商家组 成了 以 保 山县 黄蜡 石 产 地 为主 的
展 销 群 体 可 见 云 南 黄 蜡 石 在 当今奇 石 收 藏
威 震 山J
石 中之 后

质优 于 玉
中的 特殊 地 位

黄蜡石 是岭 南石 玩 界广为流行的石 玩
维普资讯
藏家与藏 品之 间的联 系 有 时可 以 达 到人 石


翅塞金 {三 石行 情 不断 被剐 赫 各拍 卖 公 司所 标 的 底 价 也右 董蜡 ! 二 堑耋壁! 丝耋鲎巡 重 丝丝蕉盟丝 王 : 丝 二踅缱! 耋箜 堑 篮

收藏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

收藏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

收藏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经常有不少石友留言想对黄蜡石有个系统的认识,为此,中华黄蜡石平台另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一身的美女编辑文燕特意花时间进行收集和整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实用帮助,如果还有不全,希望大家补充!一、什么是黄蜡石?黄蜡石古称“碔趺”,意为一种像玉的石头,当时仅为王公贵族、文人墨客赏玩的“小众石头”。

清代谢堏所著《金玉琑碎》中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是说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

如今,黄蜡石已走进寻常百姓人家,对黄蜡石名称的表述也更为直观、通俗,现在对黄蜡石一词的一般的表述为,“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多呈黄色而得名。

”黄蜡石在岩石学上属于石英石,是一类质地坚硬,以黄色为主,表皮呈蜡质感的石英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表层蜡质感强,皮质光洁,多数呈蜡状、油脂光泽;密度高,实质坚硬,密度为2.53—2.66g/cm3,摩氏硬度为6.5—7;色彩丰富,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兼有褐色、绿色、黑色、白色、粉色、浅蓝等多种颜色。

二、黄蜡石的成因?美轮美奂的黄蜡石带给你无穷的乐趣,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黄蜡石的形成原因,近年来各地多有研究。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鉴定中心,对省内黄蜡石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对其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产出黄蜡石的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系上部皮园村组化学成因的硅质岩,经成岩、变质及风化磨蚀而形成。

中生代火山岩中产出的大量硅质岩脉也提供了丰富的成矿“原料”。

黄蜡石的原岩均为硅质岩,各种原岩受到构造变动、火山活动、热液作用等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重结晶、热变质等,导致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变化,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岩石露出地表,与地表酸性土壤环境长期接触,或在溪流中长期磨蚀,经历染色、磨圆,形成河谷中的籽料。

腊石简介-奇石论坛,奇石欣赏,奇石图片,奇石收藏,奇石展销会

腊石简介-奇石论坛,奇石欣赏,奇石图片,奇石收藏,奇石展销会

腊石简介-奇石论坛,奇石欣赏,奇石图片,奇石收藏,奇石展销会一、腊石的形成据史料记载:黄腊石首先发现于真腊国(今柬埔寨),故称腊石。

但另有说法是因石表层内呈现腊油状釉彩而得名。

腊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

其中以潮州、台山、阳春、粤北各县、市为主要产地,近几年在浙江丽水也有黄腊石出产,其质、形、色都不赖于广东腊石。

广西的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所产腊石质地也有不错的。

腊石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黄腊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主要成份为石英,清代谢堏所著《金玉琐碎》中对黄腊石就有记载。

黄腊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虽然其表层为黄腊油状,但其切面石心部分常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腊之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

而黄腊石是腊石的其中一种,腊石的形成过程是:石英岩矿物因地质变动而使破碎的石英石滚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长期受酸性物质的低温溶蚀,使其表面产生腊状釉彩。

又因山洪暴发,使其滚入山溪中,一部分腊石经河水搬运而流入江河,经千万年的江河溪水冲刷及沙砾摩擦,使其表面油光溜滑,并经水中各种矿物元素的长期渗蚀,使其产生多种色彩。

二、腊石的特征腊石的主要特征为腊质感强,因此而显出的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腊石是呈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且坚韧的。

腊石具有硬、韧、细、腻、温、润等诸多特性。

它们绝对没有令人生畏的野气,有的只是溢于表而纳于心的温和与灵气。

腊石把玩愈久,温润之感愈强,光彩和色泽也愈迷人,如同盘玉一样。

鸟鱼虫,观之有如图画,意境悠远,妙趣横生,形美且色佳。

从形态方面看,腊石虽是以敦厚浑实者居多,却颇能给人稳重自然之感。

有的有蜂巢形的,视之有峰峦叠起、悬崖峭壁、参差不齐却错落有致;也有呈珠状的,白则如千年珍珠般晶莹光滑,黄又似熟透枇杷般油亮浑圆。

三、腊石的分类腊石按其色彩分类有:黄腊石(含锰成分),褐腊石和黑腊石(含铁成分),红腊石(含氧化铁成分),彩腊石(含多种矿物成分),白腊石(未经矿物质渗蚀,只因长期受水的渗浸而产生蒙蒙的白膜)等五大类。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七)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七)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七)九、黄蜡石配座喜欢黄蜡石的朋友都知道,黄蜡石的赏玩与底座的搭配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观赏类的原石,还是雕刻加工后的摆件作品,都需要配置底座,石与座可谓是个整体,其关系非常微妙。

配座的作用有二一是固定石头,配上底座能弥补观赏石底部的不平、无法置稳的缺憾,便于观赏;二是烘托石头的美感,通过底座的合理搭配,能衬托出观赏石的美观。

黄蜡石产自江河,块头适中,以居家摆设为主,基座多为木质加工底座,也有用根雕等材质制作。

制作木质底座一般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一是选材,用材多为硬质木材,如樟木、黑檀、酸枝等;二是镂底,也就是挖座坑,根据黄蜡石摆放位置在底座上挖出座坑,以使黄蜡石摆放稳固;三是修饰,将底座修平、修方、修圆或雕刻成纹理、树枝、花鸟等,以烘托黄蜡石主题;四是给底座打磨、上漆,使底座变得光滑、典雅。

黄蜡石配座要遵循“顺其自然、巧夺天工、相得益彰、不喧宾夺主”的原则。

底座配置可以根据其本身的欣赏、艺术、经济价值进行选择,一般的黄蜡石配个普通平板底座即可,木质材料可以选择樟木等相对普通的木头,这样成本相对较低,化个几十块钱就能把石头固定,便于欣赏而又不浪费。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一块好的黄蜡石观赏石或雕件(摆件)作品,底座的配置就比较讲究,用材和工艺要求相对要高,一般要求红木材质,款式可以根据石形选择圆形、方形、矩形、梯形等形状,纹饰的表达也有卷草纹、穿带云纹、水浪纹、鼓钉纹等多种,并注重角度、大小、入榫、厚薄、比例、高度、平衡、稳定、工艺等细节。

底座的大小要与石体相称,总的要求是比例协调、稳重端庄,不能“头重脚轻”;修饰要因石制宜,或简约,配以流畅的简单线条,或复杂,雕刻成各种纹饰和树枝、花鸟等,但要搭配得当,不能“喧宾夺主”;工艺要精致、精美,忌粗制笨拙。

个头较大的精品黄蜡石,还可以专门配个案几,以衬托出它的观赏性。

十、黄蜡石赏玩一、画面石画面石也称图案石,是指石体上具有天然山水、人物、鱼虫花鸟或其他景物图案的观赏石。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四)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四)

赏玩黄蜡石必备:史上最全黄蜡石入门至精通知识汇编(四)六、玉质黄蜡石我国古代虽有黄蜡石的历史记载,但仅限于少部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狭小范围的原石赏玩,黄蜡石真正兴起、被大众逐渐认知,还是近十几年的事,黄蜡石被热炒主要因素是它玉石质地的发现。

一路春风玉石是远古人们在利用选择石料制造工具的长达数万年的过程中,经筛选确认的具有社会性及珍宝性的一种特殊矿石。

《辞海》对玉简化的定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玉质的特性应包括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等几个方面。

元宝黄蜡石具备玉石质地的特性,最早在云南龙陵发现并被利用。

2004年,芒市一珠宝商独具慧眼,用低价收购的一块龙陵黄蜡石加工成一只珠光宝气、色彩艳丽的手镯,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龙陵黄蜡石不同凡响的表现,引起了市场轰动,助推了黄蜡石价格的不断飙升,这股“黄色风波”迅速波及全国各地,也兴起了云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福建、辽宁等省的黄蜡石热。

时来运转2004年,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将当地的黄蜡石定名为“黄龙玉”,2011年2月,《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黄龙玉写入珠宝名录。

时至今日,各地黄蜡石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以产地玉命名的黄蜡石多达数十个,其中,已出台地方标准的石英质玉石的名称有12个,如广东的台山玉、广西的贺州玉等。

似水流年七、黄蜡石的鉴别黄蜡石作为一个新兴石种,真正走上市场才十几年,与翡翠、和田玉相比,其价格、知名度和受众面尚存在一定距离,目前市场上做假的黄蜡石并不是很多,即使偶尔出现假货,真假也不难辨别。

黄蜡石观赏石的好坏比较直观,按照观赏石“形、质、色、纹”鉴评要素和经验,黄蜡石像什么、有什么图案、是否存在瑕疵,石友也能凭肉眼判个七八分,难的主要还是黄蜡石料石的辨别和判断,所以,在这里主要讲讲黄蜡石料石的鉴别方法。

如鱼得水肉眼看一是看它的形,从体量和形状判断它的雕刻利用价值,看石体是否完整、饱满或平整,是否存在石体凹陷、扭曲、破损、裂纹和石根等瑕疵?二是看它的质,优质黄蜡石表层蜡质感强,密度高、油性足、玉化好,冻蜡、胶粒、细蜡温润有韧性,多数半透明或微透明,适合雕刻,粗蜡质地粗糙,没有雕刻利用价值;三是看它的颜色,黄蜡石颜色比较丰富,有红黄白褐黑等多种颜色,挑选时以多色为妙,色艳为优,正黄、飘红为最佳;四是看它的皮,也就是石肤,挑选时要看表皮是否健康、光滑、有无包浆,有老年斑、乌鸦皮的老气又比较稀有,值得收藏,表皮有气孔的体内往往有杂质,表皮粗糙或泛白的黄蜡石是次品,有石筋、石线的品质要打折扣。

杂谈细说黄蜡石雕件

杂谈细说黄蜡石雕件

杂谈细说黄蜡石雕件黄蜡石是一种新兴雕刻材料,优质黄蜡石硬度强、密度高、油性足、玉化好,非常适合雕琢,而且色彩丰富,弥补了传统玉石中色彩单一的缺憾,备受玉雕工作者青睐。

什么样的黄蜡石适合雕首先是质地。

良好的蜡石质地是雕刻原料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质地也可大致分为细腻与温润度两种,越细腻的原料雕刻出的成品光泽度越高,越显珠光宝气,也证明原料的密度越高,抛光的选择也会比较多。

而温润的原料则又是另一番风味,它能体现出蜡石的油润,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看不穿,摸不透,越玩越爱不释手!其次是净度。

这里的净度指的是纯净度,玉无完玉,蜡石里的白色棉絮是最令人头疼的,影响雕刻,影响美观,但是只要杂质不是很多,影响不大的话也还是适合雕刻的,物尽其用,毕竟现在的原料资源可不多,能利用的尽量不要浪费!最后是玉化度。

玉化程度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原料的透光度,没有透光度的材料就算颜色,纯净度再好也让人觉得庸俗,一般,然而玉化程度高的黄蜡石会有玉石的一种高贵的气质,雕出来的作品会深深地吸引人。

黄蜡石雕件的鉴赏一看造型。

黄蜡石雕件作品的设计造型是雕件作品的灵魂,其效果如何,决定了作品的创作水平与艺术价值。

二看雕工。

黄蜡石雕件作品的雕琢工艺是玉雕师表达雕件作品内容和表现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玉料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看底座。

鉴赏黄蜡石雕件作品,包括了底座的配置,底座是雕件作品整体造型组成的重要部分,好的底座可以遮避瑕疵,提升作品的整体美。

四看艺术效果。

一件雕刻作品的艺术效果是鉴赏的最高层级的审美,雕件作品的鉴赏是人们对雕件作品的具体把握,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所以说,艺术效果是雕件作品最终的追求。

黄蜡石雕件的收藏第一需要精心整理。

对待任何一件黄蜡石藏品,都应该轻拿轻放,切不可使其承受外力打击,也不能使其遭受污染和腐蚀。

其中大多数收藏者会为藏品配上图片,有些收藏者还会在已有条件之下附上影音资料。

第二最好分类收藏。

黄蜡石雕件收藏,最好进行分门别类的保管,尤其是藏品数量极多的情况下。

感悟丨黄蜡石,一种玩、一种藏......

感悟丨黄蜡石,一种玩、一种藏......

感悟丨黄蜡石,一种玩、一种藏......就赏玩黄蜡石来说,玩更讲究乐趣,藏更讲究意境。

玩石与藏石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收藏的简单理解就是“玩”,藏是在玩的基础上得到的收获、提高、总结和珍惜。

对于黄蜡石来说,一种玩、一种藏......玩石先学石玩黄蜡石首先要了解她。

学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经历学习、吃药、涨知识、再吃药的一些阶段,然后从中慢慢体会黄蜡石的本质,多多实践。

收藏黄蜡石也要深知,石友都有一颗爱石之心,看见漂亮东西都有购买冲动,但是如果想在玩石的路上走的稳,还是要冷静淡定,多看多学多比较,才能少吃药,慢慢走向玩黄蜡石的正轨。

兼顾质皮色黄蜡石是一个综合体,她必须依靠“质60%、皮20%、色20%”三者一起加起来,才可以优秀到脱颖而出。

评价黄蜡石的材料标准,理应根据质皮色三者综合打分,才可以得出最后的得分,玩黄蜡石,要兼顾质皮色,俱佳方为极品。

藏石讲意境黄蜡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美学思想等丰富的内容。

要欣赏一件黄蜡石作品,看其是否有意境,就要从雕作品的玉质、色彩、题材、造型以及它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上来把握。

藏石深知黄蜡石的美,但对意境的表达欠缺火候,以上意境也是拿别人所用,但藏石知道有句话也许更能表达黄蜡石这种意境,那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黄蜡石的意境也许能用这种不可道、不可名、不可形的“道”来形容吧。

藏石品人生有人说,我玩黄蜡石仅仅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欢,这确实是对的。

喜欢一件东西,定会有所感悟,从玩石中悟道是陶冶情操、品味人生、感悟世情,以最终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升华,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所以一旦拥有或佩戴美石,一定要有更稳重的涵养、有更文雅大方的举止谈吐,人也就随之玩出自己的石品。

一个拥有好的石品的人,定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END。

黄金蜡石的收藏和鉴赏

黄金蜡石的收藏和鉴赏

黄金蜡石的收藏和鉴赏黄金蜡石的收藏和鉴赏黄金蜡石产于广东省电白县金矿,由于此种蜡石和金矿矿脉共生,加上通体金黄色,故大家称其为黄金蜡石。

由于黄金蜡石产量少,加上近年来不断开采,现已告罄,其价格不断上扬。

随着全国奇石收藏热的升温,黄金蜡石也逐步被各奇石收藏家和玩家认识和收藏。

黄金蜡石属岭南蜡石中的一种晶蜡石,硬度在6度左右,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属高温火成岩。

一、黄金蜡石特点黄金蜡石最大特点一个字“透”,晶莹通透是黄金蜡石和其他黄蜡石的最大区别。

很多石友没有见过黄金蜡石,来电询问如何区别黄金蜡石和其他黄蜡石。

黄金蜡石从外表上看,玻璃质感,有一种“冰冻”的感觉,极品黄金蜡石用普通手电筒光线能穿透10 厘米厚度。

其它的黄蜡石没有这种玻璃质感。

二、黄金蜡石收藏黄金蜡石一般分为四个等级,普通;中品;上品;极品。

1、普通黄金蜡石外表和一般的黄蜡石一样,有个别小的地方有玻璃质,普通手电筒光线不能穿透,行话叫“石皮厚”。

玩黄金蜡石的玩家习惯将黄金蜡石的质分为两类,“肉(玉)”和“皮”。

肉(玉)质即为玻璃质,晶莹通透,透光性好;皮质即为石皮,黄色或黄黑色,不透光。

普通黄金蜡石肉少皮多,肉质占全石的10%左右,故不透光或透光性差。

普通黄金蜡石中有纹理好的或造型好的可以划到中品级。

2、中品黄金蜡石肉质占全石的30-50%,有一定的纹理或造型。

3、上品黄金蜡石(精品)肉质占全石的50-90%,有很好纹理或造型。

4、极品黄金蜡石全肉质,没有任何石皮,晶莹通透,有极好的造型。

以上的划分没有严格的标准,只是粗略划分,为黄金蜡石初玩者提供参考。

但有一条,收藏黄金蜡石,不论大小,质放在第一位,型放在第二位。

黄蜡石原石一定要注重石皮!不然石头毁在你手里都不知道!

黄蜡石原石一定要注重石皮!不然石头毁在你手里都不知道!

黄蜡石原石一定要注重石皮!不然石头毁在你手里都不知道!个人认为玩黄蜡石原石一定要注重石皮。

原石切开后去了皮是很难再去识别它原来的属性的。

原石被表皮包裹,如何去认识他里面的质地呢,那就只有从石皮开始了。

黄蜡石在生成是由于生成条件不同,他们的质地千差万别。

由于质地的不同,他们的石皮也是各有千秋不一样的。

一:石皮分类1:磨砂皮磨砂皮的腊石,石皮表面翻砂犹如亚光磨砂玻璃,磨砂皮越细腻均匀为佳反之差些。

磨砂皮的腊石石质细腻,但油性好,,硬度好,韧性强裂纹少是雕刻的理想石材。

个人认为是腊石中质地最好的了。

在腊石中磨砂皮虽历经数千万年的搬运冲刷碰撞,却没有被河沙打磨光滑,也没有撞击出指甲纹。

足以可见磨砂皮的腊石无论在硬度上,还是在韧性都是腊石中无可挑剔的佼佼者。

磨砂皮的腊石磨砂越细而越均匀者质地越好,反之质地越差。

(补充:无论是和田还是翡翠籽料,表皮翻砂的石头一般都是好的原石)2:指甲纹指甲纹的腊石,石皮光滑表面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像指甲掐了一样的纹理,一般硬度高于磨砂纹的腊石,但是韧性差,油性差,易起棉,裂多。

指甲纹的腊石大多质地细腻硬度高,性质脆,裂纹多。

质地越冻的指甲纹腊石的指甲纹越细,反之指甲纹大的指甲纹的腊石质地偏生。

指甲纹的腊石一般胶腊居多,精品石英冻也会有指甲纹。

3:滑皮滑皮的腊石,石皮光滑,硬度高,韧性一般,油性随玉化程度不同差异大,脏多,裂多,易起棉。

滑皮的腊石大多晶体较粗,玉化不足英重,有石性。

4:萝卜纹萝卜纹的腊石基本和石英可以划等号,不多累叙。

无论什么样的石皮都会有精品出现,但不同的石皮石头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掌握好对石皮的了解,为快速辩识别石头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在一堆腊石中快速对石头进行优劣分类,也是下河捡石头提高效率的利器。

二:石皮上的瑕疵对石质的影响1:石根就是附着在腊石上的石头。

石根一般会渗透到人肉中心甚至对穿,对腊石品质负影响极大。

如果上下都是石根的话,这块腊石基本就是一块玉包石。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质与形的高度统一今日石界,各种赏石观点争鸣、相互激荡,这是由各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基础决定的,虽然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但毕竟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认识,赏石观点存在巨大分野,导致大多数收藏者处于跟从、追名、逐利、附雅的盲目状态。

赏石,是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体现,是思想意识对自然美的容纳和追求,这是赏石的目的,赏石目的又决定赏石标准,不明确赏石目的,不统一赏石目的,赏石标准必然存在分歧。

这种分歧不是积极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是“不知几人称王称帝”的“天下大乱”。

就笔者个人观查,现今石界赏石标准主要存在两种偏激观点,一是唯质,二是唯形。

我曾经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向执不同赏石观点的各省藏石者求教(使用初学者身份非有愚弄之嫌,主要是惟恐自己的观点在交谈中影响对方的真实表达,权做白纸一张,任人抒发),感受到,质派与形派的对立比想象中还要尖锐,相互排斥已经由来已久并已各自形成自己的队伍阵容、评价体系乃至市场。

一、质派与形派的不同点。

1、质派。

多为两广藏家,富庶之地,提倡以质取石。

赏石不先问形,开口石质,闭口硬度,视形派理论为粗浅认识,不屑于顾。

其倡导首先本身就是推广(包括推销)当地特色资源的意识流露。

多数藏家经济状况较好,或经商或受环境氛围所影响,热中商业活动,赏石极富厌胜心理,求福趋吉意识强烈:富丽堂皇、艳光四射、金玉珠玑、体坚质密为其所喜。

身处改革前沿阵地,这类藏家因主动或被动提高,普遍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但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部分或能中西融合,取舍扬弃,融会贯通;部分则中西对抗,莫衷一是,随风而摆,不伦不类(少数对摩尔、印象类石的命名配座也可窥一斑)。

2、形派。

以苏、浙、川、黔一带为盛,赏石以形为一,甚至唯形为是,只求形象,不问质地,这也是由当地资源状况决定的。

这类藏家多为当地文化活动活跃者,对其他艺术门类也有所喜好或造诣,书画、古玩、根艺、紫砂触类旁通。

但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利益和从众心理驱使,已为质派所“俘”。

黄腊石:传统的意象品赏之石

黄腊石:传统的意象品赏之石

黄腊石:传统的意象品赏之石代表岭南富庶和建筑风格的是广东的“四大名园”,佛山的梁园、顺德的清晖园、番禺的余萌山房和东莞的可园。

在这四大名园中,可见有黄腊石作为观赏石被陈列于玄关、壁橱,点缀于亭台楼阁之间,供奉于书桌案几之上。

其中以佛山梁园尤为突出。

梁园由清代的诗书名家梁蔼如等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陆续建成。

园中亭台楼阁,石山小径,小桥流水,各种奇花异草布局巧妙,以“山水萦回—奇石巧布”著称,“秀水、奇石、名贴”堪称梁园“三宝”。

黄腊石的装饰使梁园充溢着雅致脱俗之气,尽显超逸之风。

多处景致以黄腊石、砚石构图,如“石斋寄情”、“砚磨言志”等,“石庭”、“水石庭”,“山庭”,一幅幅诗情画意的怡然美景。

梁家既是书画名家,也是商贾巨富。

梁园的石景映证着文人雅客、商贾富豪们对黄腊石的喜爱。

黄腊石是广东的特产,广东人对黄腊石的喜爱收藏据说始于宋朝。

当时的人们当成“供石”,供于案几之上。

所谓“供石”,就是把石头当成神物,以供奉朝拜。

由此可见人们对黄腊石的喜爱以至达到虔诚崇拜的地步。

中国人对黄腊石的喜爱有着悠久的传统。

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广东人继承这一传统,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广州人,人称“石痴”的李观云。

李先生原为经营建筑设备的老板,商业上很成功,但他却爱石成痴,在商务之余收集各种奇石观赏石。

在从化太平专门辟地建起了四层楼1000多平方米的别墅,别墅里住着的不是家人老小,而是一群形态各异、色彩万样,来自祖国山山水水大大小小的奇石。

他乐在其中,开着车到处收集各类观赏石,亲自到荒凉险峻的山沟采掘,偏僻坎坷的黄河拾掇。

既曾经历翻车入山沟的惊险,也有因石结缘交友的喜悦。

上世纪九十年代享誉广东文坛的书画名家赖少其、许钦松、赵少昂等就曾多次到李观云的“观云石斋”观赏,共同品石论道,成为同道好友。

黄腊石是SiO2成分的细粒—微晶石英岩。

氧化铁锰质及含少量的粘土矿物使其具有黄、褐、红、黑、青灰、白色斑纹。

以黄色为主体色,作为观赏石的黄腊石主要是黄色石英岩经山川河流分解淘洗磨砺后所形成的各种滚石,地质学上称之为“砂矿”,是石英岩的“籽料”。

黄蜡石的冻腊、胶蜡、细蜡、碧玉蜡各是什么?

黄蜡石的冻腊、胶蜡、细蜡、碧玉蜡各是什么?

黄蜡石的冻腊、胶蜡、细蜡、碧玉蜡各是什么?1、冻蜡冻蜡石表皮光滑如玉,透明或半透明,常可看见表皮隐晶质纹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指甲纹”,最好的冻蜡,嫩如琥珀,不用手电等外来光源也能在日照下显现通体晶莹透亮,通俗的描述就像是南方夏天经常可以吃到的小吃水晶糕一样,是现在众多收藏者最爱的品种,在市场上也是相当的抢手。

用冻蜡做工艺挂件,晶莹显剔透并显得珠光宝气,清秀可爱,让人爱不释手。

冻蜡具备两个特质:一是具隐晶或微晶质地,二是有很好的透光性。

冻蜡一般具有玻璃状或蜡状光泽,实体透明、上等冻蜡可透石心,其透光好,品质高的冻蜡,较易用肉眼判断它的纯净度及所包含不良杂质。

有些冻蜡的上述光泽要打磨抛光后才能体现的出来。

胶蜡顾名思义,胶蜡如胶水一样,微透明。

胶蜡类黄蜡石石质坚硬,硬度与冻蜡大致相同,但其透明度大大低于冻蜡,大多成半透明或微透明。

胶蜡颜色有黄色、白色、黄白色、青白色、暗红色等。

胶蜡颜色相当的一致,因此很少存在棉点现象,特别是白色胶蜡冻现象很像羊脂白玉。

胶蜡的最大特点是透明度较低,与冻蜡相比,胶蜡透光度较弱,以手电贴近照射一般可见数毫米光晕散开,但蜡质感往往更强,典型的蜡状光泽。

胶蜡质就像是煮熟的鸡蛋白一样,光滑平整无裂纹。

选用此类材质雕刻的艺术品温润细腻,文气典雅,但倍数量极少。

有部分胶蜡是由一种叫光玉髓的矿物经酸性土壤掺染而成,其表面蜡黄,而内里却呈红棕色或红黄相间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3、晶蜡晶蜡可分为细晶蜡和粗晶蜡。

粗晶蜡石质结构疏松粗糙,形状大多不规则,因其数量较大,时间长了颜色容易变暗,观赏价值一般,如果神行兼备的优秀粗晶蜡不妨也可收藏。

晶蜡晶体较粗,一般有角锥状晶簇的蜡石称为晶蜡,也有把那些肉眼可以看见结晶颗粒称为结晶颗粒,结构不是那么均匀致密的蜡石(有些地方称为“石英蜡”)称为“晶蜡”或“结晶蜡”。

晶蜡石肉有明显的葡萄状、竹叶状、指甲状等晶体,可分粗、细蜡,表皮在光照下有闪烁的金属光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与形的高度统一今日石界,各种赏石观点争鸣、相互激荡,这是由各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基础决定的,虽然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但毕竟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认识,赏石观点存在巨大分野,导致大多数收藏者处于跟从、追名、逐利、附雅的盲目状态。

赏石,是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体现,是思想意识对自然美的容纳和追求,这是赏石的目的,赏石目的又决定赏石标准,不明确赏石目的,不统一赏石目的,赏石标准必然存在分歧。

这种分歧不是积极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是“不知几人称王称帝”的“天下大乱”。

就笔者个人观查,现今石界赏石标准主要存在两种偏激观点,一是唯质,二是唯形。

我曾经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向执不同赏石观点的各省藏石者求教(使用初学者身份非有愚弄之嫌,主要是惟恐自己的观点在交谈中影响对方的真实表达,权做白纸一张,任人抒发),感受到,质派与形派的对立比想象中还要尖锐,相互排斥已经由来已久并已各自形成自己的队伍阵容、评价体系乃至市场。

一、质派与形派的不同点。

1、质派。

多为两广藏家,富庶之地,提倡以质取石。

赏石不先问形,开口石质,闭口硬度,视形派理论为粗浅认识,不屑于顾。

其倡导首先本身就是推广(包括推销)当地特色资源的意识流露。

多数藏家经济状况较好,或经商或受环境氛围所影响,热中商业活动,赏石极富厌胜心理,求福趋吉意识强烈:富丽堂皇、艳光四射、金玉珠玑、体坚质密为其所喜。

身处改革前沿阵地,这类藏家因主动或被动提高,普遍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但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部分或能中西融合,取舍扬弃,融会贯通;部分则中西对抗,莫衷一是,随风而摆,不伦不类(少数对摩尔、印象类石的命名配座也可窥一斑)。

2、形派。

以苏、浙、川、黔一带为盛,赏石以形为一,甚至唯形为是,只求形象,不问质地,这也是由当地资源状况决定的。

这类藏家多为当地文化活动活跃者,对其他艺术门类也有所喜好或造诣,书画、古玩、根艺、紫砂触类旁通。

但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利益和从众心理驱使,已为质派所“俘”。

极少数藏家受道家思想影响,赏石提倡亲近自然,不以赏为目的,以悟为宗旨;不以石为财富,以乐为收获。

修身养性,自怡自得。

久之,则流于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不热中参与公众活动和社会建设。

二、质派与形派的共同点。

——妄想用一般商品或普通艺术品的推广方式打造奇石的所谓品牌效应。

奇石是特指一方一枚,而不是一种一类。

“小鸡出壳”身价过亿(且不论其真伪),并不能表明所有的玛瑙石都是奇石,或者所有的玛瑙奇石都是精品。

常见台湾石商高价购买了一方长江石后,石友们便奔走相告,喜形于色,一时之间似乎所有的长江石将身价倍增,这就是把奇石一般商品化的错误观念在作祟。

同样,三江石稀有、彩陶石枯竭、长江石资源日益匮乏,并不表示它们就奇货可居。

它不是生存必须品,没有物质需求上以稀为贵的属性,绝对稀少充其量只具有为具体科学提供研究对象的价值,不属于观赏石艺术范畴。

因此,将石头以属地或石种分类,大搞“规模经营”、品牌效应,是盲目的商业念头和幼稚的抄作方式。

三、质与形的高度统一。

质是为形服务的。

石质好比素材,需要创作者的加工整理,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质之于奇石,好比纸之于书画,料之于雕刻。

浑金璞玉,只能通过雕琢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

质无奇之论,只有良之称,所以,将仅具备优良石质的石头称为奇石是不正确的。

另外,不同质地又利于不同造型的体现。

粗糙善于表达雄浑,细腻长于显露温情,油润描水竹,干皴画山松,各有所宜。

所以,质与形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石以形象为奇,以质彰显、辅助、恒固、增添奇石之奇;石以质良为美,以形挖掘、表现、提升、实现美石之美。

这才是质与形的真正关系,高度统一的关系。

浅谈长江石的清洗和护养四川泸州万德荣长江石的精美,已经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长江石。

可是,有一部分长江石或者图纹精美,或者造型奇特,但石头表面却有大团大团的黄斑,或者大团大团的污迹,用水洗怎么也洗不掉,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怎么办?这就需要对石头进行合理的清洗。

长江石被江水造就,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浸泡在水中,就颜色光鲜,图纹清晰;离水干燥后,大部分石头就颜色暗淡,石皮粗糙,图象模糊。

怎么办? 这就需要对长江石进行合理的护养。

本文试图就长江石的清洗和护养,抛砖引玉,谈谈我的体会。

一。

长江石的清洗长江石的清洗,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一)石头上粘有砂积,怎么去除?不能采取磨的方法,因为用磨的方法,必然伤及石头,会出现打磨的痕迹。

正确的做法是,把石头放在水盆中,水淹石头的一半,用一块比鼠标略小的卵石轻轻敲击积砂,边敲边用水把敲碎的积砂粉末冲走,直至把砂积全部敲干净,以手摸不刺手为准。

注意力度要轻,以刚好能把积砂敲醒敲松为准,不能敲在石头上,避免伤及石头。

(二)石头表面有污染、污渍,怎么去除?先用清水冲洗,看是否能洗掉。

如果一洗就干净了,说明没受污染,没污染的石头,只消把泥沙洗掉就可以了,最多用洗衣粉在石头表面搓洗一遍,清洗干净就行了。

被污染了的石头,单用水清洗是不行的,必须用酸才能将污染部分洗掉。

具体做法: 用纯度高达99.4%的草酸,与清水按2:100的比例配制(10斤水放2两草酸),污染程度不重的石头,在酸水中浸泡1-2个小时就可以了;污染严重的,可以浸泡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也可加大草酸浓度到4%-5%)。

石头放入酸水中,要经常观察酸洗的变化,尤其是刚放入的1-2小时内,一定要将石头捞起来看,污染部分是否被清除了,如果被清除了,就立即停止酸洗,用水将石头表面残留的酸水冲洗干净,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清漂,漂上一天换一次水,一般漂过三天就可以了。

如果石头放入酸水中,在1-2个小时内没任何反应,说明污染很顽固,就得延长时间,5小时、10小时、24小时不等,甚至几天,你就得有耐心,隔几个小时去看一看,什么时候污染被清除了,什么时候就停止酸洗,然后就如前所说进行清漂。

注意:长江石的酸洗,不能用盐酸,也不能用硫酸,只用草酸。

因为草酸的腐蚀性不大,不会伤及石头,对人对石都比较安全,切记!二。

长江石的保养(养护)长江石的品种繁多,按观赏要点划分,可以分为图纹石(画面石)、象形石、质色石三大类。

不同类别的石头,保养方法不同。

(一)。

长江质色石的保养方法:长江红碧玉、紫碧玉、黄蜡石、绿泥石、墨玉等,质地细腻,色彩鲜艳,既可以赏形,也可以单赏质色,是属于应该用油养的质色石。

质色石如金玉,可以通过油养,让油类物质渗入石头深处,把石头深处的颜色充分透出来,使黑的更黑,黄的更黄,红的更红,绿的更绿,甚至使石头呈现半透明或微透明状态,使之珠光宝气,艳丽如新,保持较长时间不变。

体量较小的质色石(同时象形者更佳)还可以把玩,用手在石头上摩挲,使之形成包浆,又别是一番情趣。

具体的油养方法,可以参考两广地区对黄蜡石、彩玉石的做法,用凡士林、硅油、BB油、宝宝霜等,都可。

没有统一的做法。

以各自喜好为准。

(二)。

长江图纹(画面)石的保养方法:长江图纹(画面)石的地质构成非常宽泛,长江石中按地质构成划分出的所有石种,都能形成图纹,都有画面石产出。

图纹石如字画。

字画是挂在墙上观看的,不能沾油,不能用手长期抚摩。

图纹石也是如此,不管什么质地的画面石都不能沾油,不能把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类石头,以其表面的“文字”或“图画”为观赏点,如果沾了油,石头内部的颜色透出来,就会形成干扰,降低画面的对比度,对天然字画造成人为的污染!人手的汗气,也是带油的物质,不要指望把玩小品画面石,使之形成“包浆”,那样也会污染画面,降低对比度,降低观赏价值!众所周知,长江石是以画面石为主的水冲卵石类奇石,亲水性很强。

画面石都讲究对比度,即图纹与背景的反差越强烈,可观赏性越强。

多数画面石表皮较粗糙,有细微毛孔,在干燥状态下,颜色较浅,反差就不很强烈;上水后因水珠填满毛孔,水珠张力具有放大作用,颜色就会光鲜,对比度就会得到提高,画面的可观赏性就会得到改善。

雨花石须置于水中,才能更好地观赏,也是这个道理。

可是,作为安放在博古架、展览台上的画面石,不能老抹水啊,即使抹上,很快就蒸发了。

有没有可以代替水来展示石头画面的美,却又不象水那样会蒸发,也不象油那样会渗透的物质来保养石头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刷蛋清蛋清是透明的黏液。

涂抹蛋清,就是要它代替水来填满石头表面的细小孔隙,在石头表面形成一层光洁透明的薄膜,获得近似于石头沾湿水的效果,把石头表层的色彩充分显示出来,使对比度加强,图案清楚,色彩鲜艳。

蛋清干了后,这层薄膜仍然存在,类似水湿后的观赏效果依然保持,只要不让它沾水,能管好几年。

这样就基本解决了“抹水虽好但水一干就完"的难题。

蛋清不具有渗透性,。

用蛋清抹图纹(画面)石, 石头深处的颜色无法透出来,不会干扰画面原有的“秩序”。

蛋清对石头图纹的对比度有加强固化的作用---刷上蛋清三至四月后,用水把蛋清洗去,待水气干后再看石头,其图纹的对比度比刷蛋清之前要好得多!蛋清刚抹上去,有一股腥气,干了后,就逐渐消失,一周后基本无气味。

故不必担心气味不好闻的问题。

刷蛋清的具体方法:1.鸭蛋清无色透明,鸡蛋清黄色透明,所以,应该选用鸭蛋清。

2.鸭蛋清较稠,可适当加清水调稀,并充分搅拌均匀。

3.先将石头浸湿,用拧干的湿帕擦去石表的浮水,再用软毛刷蘸上蛋清均匀地涂于石表。

(全干的石头不易均匀涂抹)4.先刷石头的背面,晾上一至二小时,待其干定后,再刷主观赏面。

(三)。

长江象形石的保养方法:长江象形石的保养,得分清石质,不同的石质用不同的方法:是红碧玉、黄蜡石、绿泥石一类的质地细腻的石头,可以用油养;是石英砂岩、粉砂岩等石质较粗的石头,不能油养,可以刷蛋清,也可以什么都不刷,只赏造型。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近年来,收藏市场出现了“奇石收藏热”。

而黄蜡石以“石后”身份,高姿态入主收藏界,引起了不少藏家的目光。

拍卖会上黄蜡石行情不断被刷新,各拍卖公司所标的底价也有了重新考虑。

随着越来越多的收藏品处于“溢价”行情,黄蜡石的价值洼地优势为不少玩家所追捧。

后起之秀,渐受追捧黄蜡石又称黄龙玉。

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

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

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黄蜡石则可当之无愧地接受“石后”皇冠。

以热点收藏的云南黄蜡石为例,这个产地的黄蜡石是玉石级的奇石之一,众称“黄龙玉”,主要成份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其质地似玉石般的温润,石表颜色亦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主要产于我国云南等,享有岭南奇石之称。

据说,古时的这种黄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

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黄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