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8e37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9.png)
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福利费是指企业用于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外的费用,包括应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离职补偿、过节费、补发工资、补发奖金等。
福利费的账务处理,首先要合理分类,将各种福利费用归类为劳务费或者其他费用。
其次,及时报销和记账,不能滞后记账,否则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所以要按照财务规定,及时进行记账处理。
福利费的账务处理应该根据福利费用的类别,做出相应的处理。
1、劳务费:劳务费包括劳务报酬(如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外联费用等,可合并记入劳务费项下,记入劳务费的贷方或借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工资发放时是贷方,社保住房公积金都是借方。
2、其他福利费用:其他福利费用,比如离职补偿、补发工资、补发奖金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费用项目的借方或贷方归入相应的科目即可。
福利费的账务处理要遵循“财务法规”、“会计准则”,在记账时必须严格按照分录要求,并做到及时、准确,避免因滞后记账造成财务报表失真,影响企业决策。
- 1 -。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到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到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cbd4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8.png)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所得额时扣除的有:集成
电路设计企业、软件企业、动漫企业。 3、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技术先 进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国务院批准 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文化企业。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到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 务操作教程】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的税前扣除是以“工资薪金”作为 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的。三者在会计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都是属于职工 薪酬的范畴,并无多少限制,而税务上确有较多限制条件,该如何处理 呢?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 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二)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此处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 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会计上的工资薪金提取数总额。 (三)职工福利费的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企业根据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但是能 否以职工福利费的名义税前扣除,则需要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 定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则企业实际发生的 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 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 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工会经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6a57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9.png)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健康保险等。
在会计账务处理上,一般会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记录职工福利费的发生:当公司发放福利费时,需要记录这笔费用的发生。
一般会将这笔费用列入相应的费用科目中,如“职工福利费”或“人力资源费用”。
2. 核实福利费的准确性:企业需要核实福利费的准确性,确保发放的福利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
这可以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来实现。
3. 制定福利费预算: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福利费,企业通常会制定一个福利费预算。
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和分配资源,从而更有效地管理福利费用。
4. 记录福利费的支付:当福利费用支付给员工时,需要将
支付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这一过程通常由财务部门或人力
资源部门负责。
5. 各类税费的处理:福利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税收的影响,例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税法
规定,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税费。
6. 所涉及的会计凭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制
作一些会计凭证来记录职工福利费的发生和支付,以及相
关税费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因国家、地
区以及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在处理职工福利费时
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
的会计政策和程序。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3915f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5.png)
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一、概述职工福利费是公司为了满足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而提供的各种福利,包括但不限于社保、公积金、医疗保险、带薪休假等。
职工福利费是公司的一项重要支出,对于保障员工权益和提高员工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在会计上,职工福利费属于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处理。
二、职工福利费的分类1. 社保社保是指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公司需要为员工缴纳相应比例的社保费用,并在会计上进行核算。
2. 公积金公积金是指国家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旨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
公司需要为员工缴纳相应比例的公积金,并在会计上进行核算。
3.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指公司为员工购买的医疗保险,旨在帮助员工解决医疗问题。
公司需要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并在会计上进行核算。
4. 带薪休假带薪休假是指公司规定的员工享受的带薪假期,包括年假、病假、产假等。
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给员工支付相应的带薪休假费用,并在会计上进行核算。
5. 其他福利其他福利包括但不限于节日福利、生日福利、交通补贴等。
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给员工支付相应的其他福利费用,并在会计上进行核算。
三、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1. 社保和公积金社保和公积金属于强制性福利,公司需要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同时将其作为劳动力成本计入成本费用。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职工福利费(或人力成本)贷:社保费用(或公积金)2.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属于自愿性福利,公司需要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同时将其作为劳动力成本计入成本费用。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职工福利费(或人力成本)贷:医疗保险费用3. 带薪休假带薪休假属于公司规定的员工福利,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给员工支付相应的带薪休假费用,并将其作为劳动力成本计入成本费用。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借:职工福利费(或人力成本)贷:带薪休假费用4. 其他福利其他福利属于公司规定的员工福利,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给员工支付相应的其他福利费用,并将其作为劳动力成本计入成本费用。
支付职工福利费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支付职工福利费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405ea1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5.png)
支付职工福利费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员工工资的相关会计分录1、计提员工工资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2、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实发工资)3、代扣社保、代缴个税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负担的社保从工资里扣除)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代扣的个税)4、公司负担的社保计提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社保(公司负担部分)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公司负担部分)5、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借: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公司)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有一些公司的社保明细会分得很细,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是公司的会计主管会要求这么做,年终红盾网填报表的时候,要求把公司为员工缴纳的五种社保金额分类填写,那我们直接筛选明细科目就可以了,对于做账多的公司,是比较方便的。
发放职工薪酬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支付职工福利费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支付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关于企业职工福利的财务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关于企业职工福利的财务管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1308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7.png)
三是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 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是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五是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 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 但没有包括在《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出。《通知》规定的职工福利费,即为第二类职工福利,具体包括发放给 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一是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 福利,如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疗养费用、自办食堂经费补贴或 者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 等;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办法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83fec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2.png)
职⼯福利费的财税处理办法实务中,许多财务⼈员对职⼯福利费的财税处理错误,⼀律采取不再事先预提的办法,⽽是采取实报实销的原则处理,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谨慎性”原则,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章关于职⼯薪酬的相关规定。
对于职⼯福利费,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福利计划,预计当期应计⼊职⼯薪酬的福利费⾦额;每⼀资产负债表⽇,企业应当对实际发⽣的福利费⾦额和预计⾦额进⾏调整。
所以,对于职⼯福利费的会计处理,应该按照“量⼊为出”的原则,先计提,后⽀付,再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来确定成本类科⽬,借记“⽣产成本(为⽣产产品服务)”、“管理费⽤(管理部门⼈员)”、“销售费⽤(销售部门⼈员)”、“在建⼯程(在建⼯程⼈员)”、“研发⽀出(开发⼈员)”,贷记“应付职⼯薪酬———职⼯福利”科⽬。
【案例】2010年,⼄公司全年应发⼯资1000万元,其中:⽣产部门直接⽣产⼈员⼯资500万元;⽣产部门管理⼈员⼯资l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员⼯资18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员⼯资50万元;建造⼚房⼈员⼯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员⼯资60万元。
公司预计2010年应承担的职⼯福利费义务⾦额为职⼯⼯资总额的2%,职⼯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员。
假定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形资产》资本化为⽆形资产的条件。
另外,公司为企业职⼯提供了各种福利性政策,年底把⾃⼰⽣产的消费税应税化妆品500套发给职⼯,成本价为0.15万元,不含税售价为0.25万元,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30%。
⼄企业有关职⼯福利费会计处理如下:(⼀)计提职⼯福利的会计处理借:⽣产成本10(500×2%)制造费⽤2(100×2%)管理费⽤3.6(180×2%)销售费⽤1(50×2%)在建⼯程2.2(110×2%)研发⽀出———资本化⽀出(⼈⼯)1.2(60×2%)贷:应付职⼯薪酬———职⼯福利20(1000×2%)(⼆)发放职⼯福利的会计处理借:应付职⼯薪酬———职⼯福利146.25(125+21.25)贷:主营业务收⼊125(500×0.2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1.25(500×0.25×17%)借:营业税⾦及附加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7.5(500×0.25×30%)借:主营业务成本75(500×0.15)贷:库存商品75(三)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的职⼯福利费⽀出,不超过⼯资、薪⾦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核算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47cf2eee06eff9aef8079f.png)
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 4‚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 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 期损益。归集归集福利费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4‚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4‚000.00 情况三:情况二:假设 2009年 1 月初“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科目无余额,那么 1 月份发生 10‚000.00元福利费,1 月末在未对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科目做归集前借方余额为 10‚000.00元按照要求,应当将该余额按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 资产成本,假设该福利费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归集归集福利费分录如 下: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10‚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10‚000.00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好更大的发展。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完毕,按照要求,期末不必就福利费做会计处理。
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如何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如何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0cf7e3fab069dc5022017e.png)
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如何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2008年以前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提取在税前扣除,这时企 业财务人员只要按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就可以,即使多提了, 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再按计税工资的 14%计算调整。2008年新税法实施 后不再提取职工福利费,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准予 扣除。”在企业年底结账之际,试就新规定对企业影响作简要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 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 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 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 14%计算扣除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 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 法规定扣除。”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结余额非常大。当年实际发生数小于结余数。这种情况可按实际 发生数冲减结余的指标,即使当年发生数超过当年按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的数额也不调整。但不能再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扣 除。假如 2007年累计结余 9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 40万元,当年按工 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的数额 30万元,只能使用以前年度结余的 90万 元,虽然实际发生的 40万元超过应提的 30万元,不需要纳税调整,累
税调整。假如 2007年累计结余 1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 60万元,按当 年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的数额为 50万元,冲减 10万元后,当年允 许扣除 50万元,不作纳税调整。如果结余 10万元,发生 70万元,按当 年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的数额为 50万元,要调增应纳税额所得 10 万元。 在计算使用 2007年职工福利费结余时,要区分“纳税调整余额”和 “会计余额” 。即:按计税工资标准计算和会计操作会产生这两个余额。 对福利费中形成的“纳税调整余额”不需要冲减,因为这部分是已缴过 税的,相当于企业的税后利润。假如某企业 2007年工资总额 200万元, 计提职工福利费 28万元,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工资 140万元,汇算纳税调 整 60万元,同时职工福利费调整 8.4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 15 万元,结余 13万元。对这个企业来说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余额”是 13 万元,其中包括“纳税调整余额”8.4万元,这部分是已缴过税的,所以 2008年只要将 4.6万元调增后,就可以使用 2008年的指标,而不是调增 13万元后才可以使用 2008年的指标。 如果企业“职工福利费”科目发生赤字,无论数额大小,都需要用自 有资金(税后利润或盈余公积)解决,不能用 2008年按工资、薪金总额 的 14%计算的数额冲减赤字。当然,对当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如果 不超过按工资薪金总额的 14%计算的数额可以扣除。国税函[2008]264号
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5461de89eb172ded63b79d.png)
(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
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 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 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付、个人 10 缴纳社保、个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付、个人 10 贷:银行存款 20 对于事项(二),企业将购买月饼支出作为企业费用承担掉,并通过银 行存款直接支付,不能税前扣除。 依据如下: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于费用的界定 第三十三条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 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而针对企业日常活动这个概念,并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一般理 解,企业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 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与之相关的活动”这个词汇是非常具有弹性的: 结合案例,税务机关可以认为,企业发生将购买月饼支出并不符合 “费用”的概念(哪个企业也不敢说给职工买月饼算是日常活动),不应 通过自身费用承担,在汇算清缴中可以被要求作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 出作纳税调增处理。但企业可以用为员工发放福利属于与企业经营相关 的活动来做辩解,而在实务中,税务机关的态度是默许后者的。故笔者 认为,对于这类事项,只要企业解释得合情合理即可,无需强硬调增。 特例: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取得发票入账的福利费。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上述条文的特别之处在于认定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福利费 可以部门来进行归集,即福利部门的支出,拿到了合法、有效凭证,可 以通过福利费核算。 如:某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国企 B,职工浴室购买防脱发洗发 水,取得发票入账,并做如下处理: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这种情况下,该费用正常扣除没问题。 在实务中,对于其他企业(指已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以发票 入账的福利费,税务机关一般是不会要求其代扣个税、社保的,而是以 “集体福利”的概念允许其税前列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更倾 向于是一种历史沿革,需要法规予以规范。 此外,企业以自身产品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也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 规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来核算,并为其代扣个税、社保,按工 资、薪金的原则进行处理,其道理是一样的。 总结:1.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福利部门发生的费用可以取 得发票入福利费,所得税前计算限额扣除,其他企业应作为与取得收入 无关的支出做纳税调增(在实务中,税务机关可能默许这种做法,但从 学理角度出发则应做纳税调增处理);2.企业通过福利费核算的津贴,以
企业所得税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企业所得税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https://img.taocdn.com/s3/m/9dd3b7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2.png)
企业所得税的财税处理 [会计实务, 会计实操]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业务招待费,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 准予扣除。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 准予扣除。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 准予扣除;特殊规定:超过部分, 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费用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准予扣除。
资本化: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 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予以资本化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 可在发生当期扣除借款的利息准予扣除:①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②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③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④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不得扣除: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部分。
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千分之五)。
「提示1」销售(营业)收入额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视同销售收入「提示2」计算2次限额, 其中的较小者为税前扣除额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 准予扣除;超过部分, 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提示1」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计算税前扣除限额的依据是相同的。
「提示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超过部分, 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税会实务】据实列支下企业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税会实务】据实列支下企业福利费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5186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3.png)
【税会实务】据实列支下企业福利费的账务处理赵治纲博士在博客——“新准则交流专栏”发表了《关于据实列支下企业福利费的核算处理》一文, 该文认为:据实列支下,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直接列支成本、费用:这种核算方式适合于福利费开支金额不大的中、小企业。
因为, 企业发生的福利费直接列支成本、费用相比原按照工资总额的比例计提而言, 会引起企业每月成本、费用的波动, 而这对福利费开支较大的企业而言, 会引起业绩的较大波动;(二)根据往年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情况确定当年提取比例:这种核算方式适合于福利费开支金额较大的大、中型企业, 但是企业应注意的是当年确定的提取比例不再是14%的税法扣除比例。
笔者认为:第一种职工福利费的处理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据实列支”,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一种预提方式, 是一种间接的“据实列支”, 它是根据企业历年来福利费的实际开支情况确定当年提取比例, 显然, 当年计提比例是一种会计估计, 并非当年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的比例, 企业需要在年末对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调整, 若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小于预提的职工福利费, 企业应当将多提的职工福利费冲回;若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大于预提的职工福利费, 企业应当将补提少计职工福利费。
如何冲回多提的职工福利费或补提少计职工福利费呢?该文对多提职工福利费冲回的账务处理进行了举例说明。
【例】某公司2008年6月, 当月应发工资500万元, 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15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6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0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90万元;建造厂房人员工资60万元;内部研究开发部门人员工资40万元。
公司根据20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 经计算2007年全年实际发生的福利费与工资总额的比重4%, 企业将该比例作为2008年福利费的提取比例, 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
职工福利费政策梳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职工福利费政策梳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fadbc07f1922791688e8fe.png)
职工福利费政策梳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职工福利费的定义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 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摘自《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 [2009]242号)) 职工薪酬包括: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6)非货币性福利;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摘自《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3号)) (3)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 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 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物。它不是非生产性的福利待遇。”因此,企业夏天支付的清凉饮料费 用不属于职工防暑降温费,不属于福利费,而是劳动保护费。 另外注意,企业发放给职工回家享用的防暑降温用品,由于不符合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清凉饮料问题的复函》(劳总护字[1980]65号)文件 中“集体供应,共同饮用,不折发现金和实物”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保 护费。对此类费用是否属于福利费还是工资目前也无明确规定。 (2)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 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 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 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 用。 (摘自《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 [2009]242号)) (3)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 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摘自《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 [2009]242号)) 职工困难补贴是指企业对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低于困难补助标准的职 工给予补助。具体扣除标准按各地政府规定执行。注意区别企业提供的
发放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发放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bc33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2.png)
发放职工福利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一、概述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而发放的各种福利费用。
常见的职工福利费包括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伙食补贴、节日福利等。
发放职工福利费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账务处理。
二、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1. 立项申请
相关部门提出发放职工福利的申请,说明福利类型、发放标准、发放时间等,经批准后立项。
2. 审批备案
项目负责人填写《职工福利费用支出审批单》,说明项目概况、预算金额等,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批。
审批通过后备案。
3. 计提费用
根据实际需要计提职工福利费,借记“管理费用”等相关费用科目,贷记“职工福利费”。
4. 发放福利
按规定标准和时间发放福利,借记“职工福利费”,贷记“库存现金”或“银
行存款”。
5. 清算福利
月末或年末对实际发放的福利费用进行清算,调整“职工福利费”科目余额。
6. 会计核算
相关凭证经过复核、审核后入账,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发放的职工福利应符合国家政策和企业规定。
2. 职工福利费支出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 会计处理应符合会计准则要求,账务处理准确规范。
4. 加强内部控制,杜绝违规发放职工福利的行为。
5. 保存好相关审批文件、会计凭证等资料。
【税会实务】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探讨
![【税会实务】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8353e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5.png)
【税会实务】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探讨一、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应付福利费的原因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取, 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随着工资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保障的发展, 企业开办医院等福利部门的现象已经不多, 又由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规定, 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险, 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所以, 应付福利费的正常开支与过去相比有所减少;但随着企业的成长, 职工收入水平也逐年上升, 应付福利费的计提数却逐年增加。
鉴于以上原因, 许多企业应付福利费出现了大量结余。
再由于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可在税前扣除, 使尚未成为企业真正费用的应付福利费结余, 也能够起到抵税作用, 因此应付福利费结余实质上成了企业免费使用的一项资金来源。
从另一方面来看, 由于应付福利费作为企业对职工的负债, 与企业利润、股东回报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应付福利费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合规使用往往得不到有效监控。
此外, 企业从应付福利费支付给职工的一些应税收入(个人所得税), 由于比较隐蔽、容易忽视, 给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在此背景下,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 曾经为广大财会专业人士熟知的“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的共识已成为历史。
取消应付福利费的计提, 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据实列支, 不再允许有余额, 其实质是国家、股东、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重新分配。
由于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支用的越多, 可在国家与股东之间分配的利益就越少, 所以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 规范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支用范围。
从《通则》规定来看, 对于惠及全部或部分职工的一些福利性费用, 如职工旅游费、节日慰问费等, 由于是用于职工个人。
所以也是禁止企业承担的。
《通则》这么规定, 主要是出于杜绝公款私用、以权谋私的现象, 避免因个别人不当行为危及企业、国家和股东利益, 而不是真正降低职工收入水平。
【会计实操经验】福利费超支如何财税处理
![【会计实操经验】福利费超支如何财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63b139192e45361066f565.png)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福利费超支如何财税处理
问题:
由于企业按照14%计提的福利费不足以支付企业的各项福利费开支(如:在职、离退休人员取暖费、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等),由此出现的超支该如何处理?
解答:
1、会计处理
根据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及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
而应付福利费通常不再计提。
企业发生福利费相关支出时,先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借方归集,期末根据受益职工服务对象,分配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该明细帐户期末通常无余额。
2、税务处理
“工资薪金总额14%”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条例第四十条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时的一个限额标准。
企业会计处理时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未超过上述标准的,企业所得税前按实际发生额扣除;超过标准的按标准扣除,超过部分进行纳税调增处理。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
记账实操-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记账实操-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e766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e.png)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提醒3
总局在线访谈就纳税人类似问题答复“没有列举提到的费用项目,如确实是为企业全体属于职工福利性质的费用支出,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对支出税前扣除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和确定性要求的,可以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也就是说,企业为全体职工举办的、具有福利性质的、符合职工福利费定义的费用支出,例如举办的中秋晚会、国庆集体旅游等费用,是可以作为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000元
贷:银行存款1000元
提醒1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记账实操-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哪些支出属于职工福利费科目支出1
过节发放职工每人1000元现金过节费。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000元
贷:银行存款1000元
支出2
过节发放职工每人1000元月饼等实物。
会计核算: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000元
贷:银行存款1000元
支出3
过节了职工集体聚餐花费了1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导读)《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从2008年起,企业不再提取福利费,按实际发生额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以内扣除。
即低于14%按实际扣除,高于14%的部分,年终汇算时要进行纳税调整。
实务中,许多财务人员对职工福利费的财税处理错误,一律采取不再事先预提的办法,而是采取实报实销的原则处理,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谨慎性”原则,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十章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规定。
对于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福利计划,预计当期应计入职工薪酬的福利费金额;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实际发生的福利费金额和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所以,对于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应该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先计提,后支付,再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来确定成本类科目,借记“生产成本(为生产产品服务)”、“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人员)”、“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研发支出(开发人员)”,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
【案例】2010年,乙公司全年应发工资1 00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5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l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8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万元;建造厂房人员工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工资60万元。
公司预计2010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
假定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