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原理及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GPC实验报告

GPC实验报告

GPC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技术对聚合物样品进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特征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GPC 是一种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技术。

聚合物溶液通过填充有特定孔径的凝胶色谱柱时,不同分子量的分子在柱中的保留时间不同。

小分子能够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孔隙,因此在柱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而大分子则主要在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中移动,停留时间较短。

通过检测器检测流出液中聚合物的浓度,得到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即色谱图。

根据已知分子量的标准样品建立的校正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自动进样器示差折光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2、试剂标准聚苯乙烯样品(已知分子量分布)四氢呋喃(THF,色谱纯)待测聚合物样品四、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开启 GPC 仪器,预热至稳定状态。

检查流动相(THF)的储量和纯度,确保无杂质。

2、标准曲线绘制用一系列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聚苯乙烯样品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通过自动进样器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

根据标准样品的分子量和保留时间,绘制分子量保留时间的校正曲线。

3、样品制备准确称取适量的待测聚合物样品,用 THF 溶解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用045μm 的滤膜过滤样品溶液,去除杂质。

4、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放入自动进样器中,设置进样参数进行进样。

记录样品的色谱图,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分子量及其分布。

5、仪器清洗实验结束后,用大量的 THF 冲洗色谱柱和系统,以去除残留的样品和杂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标准曲线得到了线性良好的分子量保留时间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为_____。

2、待测样品分子量及其分布待测聚合物样品的数均分子量(Mn)为_____,重均分子量(Mw)为_____,分子量分布指数(PDI = Mw / Mn)为_____。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 GPC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凝胶渗透色谱 GPC

• 含有固化剂的EPOXY
酚醛树脂在室温条件下的自然 固化现象观察
8 6 4
RI/mv
2 0 -2 -4 15
1d 2d 5d 11d 19d
20
25 t/min
30
35
补充内容:水相GPC的应用
• 用于溶解于水的聚合物 • 较有机相GPC要复杂得多
水相GPC中存在的问题
• 非体积排除效应
• 分子尺寸不能直接反映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的信息。
聚合物分子量的特点
1.分子量大 2.多分散性
3.分子量统计平均值+分布系数才能确切 描述聚合物分子量
GPC分离机理
二、GPC仪器的基本配置
• • • • • • 溶剂贮存器(Solvent) 泵(Pump) 进样系统(Autosample ) 色谱柱(column) 检测器(detector)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ata Acquirement and Process System) • 废液池 (Waste)
(1)分子质量变化不大
• 这是由于分子链发生了氧化现象,生成了 其它物质,如羟基被氧化为醛、酮或酯的 结构,这时聚合物整体的分子链长度没有 明显的改变,但聚合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时可以通过红外的方法检测其分子链结 构组成的变化。
(2)分子质量降低
• 有些高聚物的老化是因为分子链的断裂, 这时分子量急剧下降,使产品性能发生显 著的变化。如纤维强度下降,变脆,达不 到使用要求。
仪器基本配置流程图
3 2.5 2
RI/mv
1.5 1 0.5 0 -0.5 0 5 10 15 20 25 30 35 t/min
泵(515 HPLC Pump)
• 要求精度很高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对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很大。

在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中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由于其快速方便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1.了解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高聚物分子量分布的原理2.熟悉安捷伦型凝胶渗透色谱仪的简单工作原理和操作。

二、GPC简单原理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rography 简称GPC)为一种液体色谱,是一种很有效的分离技术。

其分离过程在装填有多种固体的“凝胶”小球的谱柱中进行。

凝胶多为高交联度的聚苯乙烯或多孔硅胶。

这些凝胶孔径的大小要与所分离聚合物的分子尺寸相同。

用待测样品的良溶剂不断淋洗色谱柱,当把用相同溶剂制备的试样稀溶液注入柱前淋洗液中后,待高聚物从柱的尾竿流出时,即得分级。

关于GPC的分离机理,目前尚无一完备的理论,但就目前存在的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平衡排除理论;限制扩散理论;流动分离理论。

其中最常用的,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平衡排除理论;流速较低时扩散在分离过程中是不重要的;至于液动分离机理则只在液速很高时才起作用。

按照此理论,GPC是基于大分子尺寸不同而进行分级的。

凝胶孔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分布,当溶解的聚合物分子液以多孔小球时,扩散到凝胶孔结构内去的程度依赖于分子的尺寸和凝胶孔径的大小和分布。

尺寸大的分子只能进入凝胶内层的一小部分,或完全被排除在外;而尺寸小的分子则能渗透到大部分的凝胶内层中去,因此分子的尺寸越大,在柱中走的路程越短,相反,分子的尺寸越小,在柱中的路程越长,保留时间也就越长。

这样,当高聚物流经色谱柱时,就按其分子量的大小分开,大分子首先流出,达到分级的目的。

分离过程如图1。

图1 GPC 的分离原理柱子的总体积可分为三部分:凝胶粒间体积V 0,凝胶骨架体积V GM ,凝胶总孔洞体积V i ;如果柱子的总体积为V t则: V t =V 0+V i +V GM (1)如果某种尺寸的大分子可进入的孔洞体积为V i acc ,则其淋出体积V c 应为:我们定义分配系数为:i i d V acc V /K ⋅= (2) i d c V K V V +=0 (3)如果K d =1,则该分子可进入全部孔洞,此时V c =V 0+V i ;如果K d =0则该分子完全被排斥在孔洞之外,此时V =V 0。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原理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原理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原理GPC的分离原理基于分子在凝胶(或称为透明凝胶)乃至分子筛中的渗透效应。

凝胶是由交联聚合物制成的多孔介质,具有指定的孔隙尺寸。

样品中的分子通过凝胶时,会受到凝胶孔隙大小的限制。

大分子无法进入较细的孔隙,只能在较大的孔隙中渗透;而小分子则可以进入更细小的孔隙。

通过选择合适的凝胶和溶液体系,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分子进行逐一分离的目的。

GPC的实验操作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样品注入、溶剂渗透和分离。

首先,样品以溶剂为载体被注入进GPC柱中。

溶剂和样品混合后,样品中的分子进入凝胶中。

然后,溶剂渗透或扩大凝胶孔隙,使分子在凝胶中进行渗透过程。

这个过程与液相色谱中与固定相的分离类似,会受到分子尺寸、形状以及溶剂的影响。

最后,分离出的分子按照尺寸从柱上逐一洗脱。

较大分子被阻碍在较小的孔隙中不能渗透,因此滞留时间较长;而较小分子则可以顺利通过较细小的孔隙,并更早地洗脱出来。

GPC主要根据聚合物的分子量进行分离,可以用于合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此外,GPC还可用于测定天然高聚物(如蛋白质、多糖等)和大分子结构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对于探索高聚物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GPC,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曲线,该曲线显示了样品中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的相对含量。

通过分析GPC结果,可以对聚合物样品的分子量分布特征进行评估和比较。

GPC的分离原理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在溶液中对样品进行分离,避免了其他技术中有机溶剂的使用。

此外,GPC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聚合物。

总之,凝胶渗透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的高效分离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凝胶和溶剂体系,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逐一分离,从而得到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信息。

凝胶渗透色谱(GPC)

凝胶渗透色谱(GPC)

凝胶渗透色谱(GPC)1. 简介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简称GP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样品中高分子与凝胶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其分子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原理GPC的原理基于高分子在溶剂中形成的动态螺旋结构。

在这个多孔的凝胶基质中,高分子可以通过不同的速度渗透进入孔隙中,较大分子量的高分子会更难进入孔隙,而较小分子量的高分子则相对容易进入。

因此,在GPC中,高分子化合物会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在凝胶柱中得到分离,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

3. 实验操作3.1 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得到样品溶液。

确保样品溶液中没有明显的悬浮物或杂质。

3.2 柱装填:将凝胶柱装入色谱柱座,并根据柱座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固定。

3.3 校准:使用一系列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进行校准。

将标准品溶液以一定流速注入凝胶柱中,记录各标准品的保留时间。

3.4 样品进样:使用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器将样品溶液以适当流速注入凝胶柱中。

3.5 分离:样品在凝胶柱中进行凝胶渗透分离,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凝胶基质,完成分离。

3.6 检测:通过不同的检测器检测凝胶柱中流出的样品,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折光率检测器等。

3.7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已知分子量,结合样品的保留时间,计算出样品的分子量。

4. 应用领域GPC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和研究领域。

主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通过GPC可以获得聚合物样品的分子量分布情况,了解样品中分子量大小的范围和占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聚合物纯度分析:GPC可以用于判断聚合物样品的纯度,通过检测样品中的低分子量杂质,评估样品的纯净度。

•聚合物杂质分析:GPC可以用于分析聚合物样品中的杂质物质,如副产物、残留单体等。

GPC凝胶渗透色谱理论和应用

GPC凝胶渗透色谱理论和应用

GPC、NMR测定超支化聚合物理论及运用GPC凝胶渗透色谱凝胶渗透色谱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在高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往有关GPC在聚丙烯腈共聚物分析方面的工作,一般采用普适校正法[ ]和渐进法[2]对凝胶色谱柱进行校正。

普适校正法和渐进法需要一系列的标样,而聚丙烯腈的标样系列很难得到。

如果制备聚丙烯腈共聚物标样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宽分布校正法[卜I]可以采用单一宽分布标样对色谱柱进行标定,这种方法在分析难以制备标样的共聚物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Purdon[6]认为,宽分布校正法只有在标样与待测样品分子量相近时结果较为准确,而标样与待测样品分子量相差较大时结果误差很大。

在本试验中应用宽分布校正法时,比较了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前后的测试结果,数据表明,在应用宽分布校正法校正色谱柱时,必须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的影响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Purdon的测试结果不准确,是因为没有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

本法在生产线上聚丙烯腈分子量监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结果满意。

GPC凝胶渗透色谱(缩写: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简称SEC),它是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机理,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用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且还可以分析分子体积不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高分子同系物。

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1964年,由J.C.Moore首先研究成功。

不仅可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和鉴定,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

一.原理部分分离原理:让被测量的高聚物溶液通过一根内装不同孔径的色谱柱,柱中可供分子通行的路径有粒子间的间隙(较大)和粒子内的通孔(较小)。

当聚合物溶液流经色谱柱时,较大的分子被排除在粒子的小孔之外,只能从粒子间的间隙通过,速率较快;而较小的分子可以进入粒子中的小孔,通过的速率要慢得多。

凝胶渗透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一、凝胶渗透色谱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一种新型的液体色谱,原理是利用高分子溶液通过一个装填凝胶的柱子,在柱子中按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柱子为玻璃柱或金属柱,内填装有交联度很高的球形凝胶。

其中的凝胶类型有很多,都是根据具体的要求而确定(常用的有聚苯乙烯凝胶)。

然而,无论哪一种填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球形凝胶本身都有很多按一定分布的大小不同的孔洞(见图1)。

图1 GPC分离原理不仅可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而且可作为用来分析化学性质相同但分子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

可以快速、自动测定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现阶段,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

二、测定原理凝胶色谱法的固定相采用凝胶状多孔性填充剂,是根据样品中各种分子流体力学提及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比凝胶孔径大的分子完全不能进入孔内,随流动相沿凝胶颗粒间流出柱外,而娇小的分子则可或多或少地进入孔内。

因此大分子流程短,保留值小;小分子流程长,保留值大,所以凝胶色谱是按分子流体力学体积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进行分离的。

(见图2)图2 GPC淋出曲线溶质分子的体积越小,其淋出体积越大,这种解释不考虑溶质与载体间的吸附效应以及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效应,其淋出体积仅仅由溶质分子的尺寸和载体的孔径尺寸决定,分离完全是由于体积排除效应所致。

凝胶色谱的特点是样品的保留体积不会超出色谱柱中溶剂的总量,因为保留值的范围是可以推测的,这样可以每隔一定时间连续进样而不会造成谱峰的重叠,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

三、分子量校正曲线(LogM-V曲线)凝胶色谱图计算样品的分子量分布的关键是把凝胶色谱曲线中的淋洗体积V转化成分子量M,这种分子量的对数值与淋洗体积之间的曲线(LogM-V)称之为分子量校正曲线(见图3)。

图3 分子量校正(LogM-V)曲线➢排阻极限排阻极限是指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空穴内部的最小分子的分子量。

凝胶渗透色谱(GPC)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凝胶渗透色谱(GPC)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凝胶渗透色谱(GPC)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实验目的】1. 掌握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凝胶渗透色谱仪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方法。

3.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熟悉GPC在活性聚合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1. 凝胶渗透色谱仪器简介凝胶渗透色谱是一种特殊的液相色谱,其设备的基本构成与HPLC设备非常相似,实际上就是一套液相色谱体系,包括储液瓶(存储流动相溶剂)、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和浓度检测器,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5.1。

图25.1 GPC仪结构示意图流动相由储液器经由在线过滤器过滤进入输液泵。

输液泵系统必须精确,且能在高压下运行,保证流动相以恒定的流速进行输送。

典型的流速为1 mL/min。

最常使用的进样器是环路进样器(loop injector),可以非常精确地将样品注入加压的溶剂中。

对于典型的GPC柱(3/8” O.D., 1英尺长),进样体积必须不超过100 ,L/柱,一般进样体积和样品浓度不需精确控制。

样品溶液流经色谱柱时,由色谱柱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级,分子量的大小反映为流出时间。

各级分的浓度由检测器检测,从而可以得到级分浓度-流出时间关系曲线,即为GPC曲线。

为了保证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色谱柱和检测器必须保持温度恒定。

2. GPC色谱柱及其分级原理GPC与通常液相色谱最大的不同是其色谱柱中稳定相及其分离机理的不同。

GPC 的稳定相是由小直径、窄分布的球形多孔交联凝胶粒子组成,其凝胶孔的大小与待分离高分子的分子体积大小相当。

由于凝胶粒子必须具有一定孔径的多孔结构,因此GPC不可能使用粒径小于10 ,m的凝胶粒子。

GPC柱的示意图见图25.2,其柱的总体积(V)可认为是由三部分组成:凝胶粒子之col间的空隙体积V、凝胶粒子基质的本体体积V和凝胶粒子中的孔穴体积V。

低聚物分子量的检测

低聚物分子量的检测

低聚物分子量的检测低聚物是指分子量相对较小的聚合物。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低聚物的分子量对于材料性能的控制和质量的保证非常重要。

因此,准确地检测低聚物的分子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低聚物分子量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一、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低聚物分子量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品在凝胶柱中的分子大小和分子量分布,在流体中的渗透速率不同,从而进行分析鉴定。

凝胶渗透色谱法主要由溶剂系统、流动相、样品注射装置、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组成。

在实验操作时,首先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进样装置将样品注入色谱柱。

样品由于不同分子量导致在固定的凝胶柱填料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渗透或阻滞作用,进而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低聚物。

最后,检测器对不同分子量的低聚物进行检测与分析。

二、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低聚物分子量检测方法。

此方法根据低聚物在电场作用下的电迁移速率不同,来判断其分子量大小。

在凝胶电泳实验中,首先将样品注射到凝胶中,然后施加电场,使样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迁移。

根据不同分子量的低聚物迁移速率的差异,可以通过比较迁移距离来推断其分子量。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精确、灵敏度高的低聚物分子量检测方法。

通过质谱法可以直接测量样品中低聚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其分子量。

质谱法实验操作中,首先将样品进行气相解离,然后通过质谱仪器进行分析测量。

质谱仪器将样品中的分子离解成离子,然后根据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到低聚物的质量信息。

四、动态光散射法(DLS)动态光散射法是一种常用的低聚物分子量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溶液中颗粒的大小和其分布范围。

在动态光散射法实验中,通过激光照射样品,然后检测样品中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根据光散射的特性获得颗粒的大小信息。

利用该方法可以观察到样品中低聚物的分子量和粒径的变化规律。

结论低聚物分子量的检测为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gpc原理

gpc原理

gpc原理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又称为分子排列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分子种类分布分析、分子大小分布分析等。

它是一种流体色谱分离技术,主要用于聚合物、糖类等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分析。

一、GPC的原理及操作流程GPC的原理是利用高分子物质在固定相凝胶纤维内的渗透能力差异进行分离。

样品进入柱内,经过一定时间后,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物质在凝胶纤维内渗透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大的高分子物质渗透能力差,停留时间长,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物质渗透能力强,停留时间短,从而在柱内被分离开来,形成不同的“尖峰”。

记录各尖峰的相对峰面积,可以计算出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分布。

GPC的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制备:样品应选择相对分子量范围较小、单峰或少数几峰的单组分聚合物或天然高分子。

2、节流:首先通过节流器将柱内溶剂的流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样品进样:将样品注入进样器,通过准确的进样量落入柱内,等到液相再次达到柱床的稳定状态。

4、柱渗透及分离:经由色谱柱的凝胶纤维时,不同相对分子量的高分子物质在凝胶内部渗透的程度不同,分子量大的高分子物质渗透能力差,停留时间长,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物质渗透能力强,停留时间短,从而在柱内被分离开来。

5、检测:检测器将记录各个“尖峰”的相对峰面积,可以计算出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分布。

二、GPC的仪器及设备GPC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泵、进样器、耗材、色谱柱、检测器等。

泵主要用于精密控制流速,进样器用于精确进样,耗材主要有压缩式碳水化合物凝胶纤维、移液器吸头、样品瓶、溶剂瓶等。

GPC的检测器有不同种类,包括紫外检测器和光散射检测器等。

三、GPC的应用GPC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物质分析手段,特别适用于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还可用于天然高分子的测定与分析。

GPC可以用于研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研究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凝胶渗透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凝胶渗透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凝胶渗透色谱的原理和应用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简称GP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它主要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下面是凝胶渗透色谱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介绍。

1.原理凝胶渗透色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尺寸不同的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作用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

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是凝胶颗粒,这些颗粒具有非常小的孔径,只允许分子尺寸较小的化合物进入孔径内部。

当样品溶液流经色谱柱时,分子尺寸较大的化合物无法进入凝胶颗粒的孔径内部,因此它们很快就会从色谱柱中流出,而分子尺寸较小的化合物则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孔径内部,并且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而缓慢流出。

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凝胶颗粒,可以将不同分子尺寸的化合物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效果取决于凝胶颗粒的孔径分布和分子尺寸不同的化合物在凝胶颗粒中的扩散系数。

2.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高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凝胶渗透色谱可以准确地测定高聚物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这对于研究高聚物的结构和性能非常重要。

通过使用不同孔径的凝胶颗粒,可以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高聚物组分,并测定它们的分子量和分布。

(2)共聚物组成的分离和测定:共聚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单元组成的聚合物。

凝胶渗透色谱可以用于共聚物组成的分离和测定,通过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共聚物组分,可以测定每种单体单元的比例和分布。

(3)高聚物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凝胶渗透色谱可以用于研究高聚物化学反应动力学,例如聚合反应、降解反应等。

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监测反应过程,可以获得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机理的认识。

(4)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控制:凝胶渗透色谱可以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控制,例如塑料、纤维等。

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和分布,可以评估其性能和质量。

总之,凝胶渗透色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它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和质量控制中。

GPC原理及应用

GPC原理及应用

GPC原理及应用GPC是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的缩写,也叫凝胶渗透层析,是一种高效液相层析技术。

GPC通过选择具有不同大小的凝胶微球作为填料,根据样品溶质在凝胶微球之间穿过的速度差异,来分离和测定样品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下面将对GPC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GPC的原理:GPC的原理基于溶胶分子在凝胶填料内的渗透和扩散过程。

当样品进入GPC柱内时,其中的分子按照大小顺序渗透和扩散,较大分子渗透速度较慢,较小分子渗透速度较快。

最终,通过GPC柱尾部逐渐流出的物质被检测器检测到,从而根据峰形和峰高得到样品中分子量分布的信息。

2.GPC的仪器和填料:GPC的仪器通常包括一个耐压柱和一个检测器。

耐压柱内常用的填料有硅胶凝胶、聚合物凝胶、交联聚合物凝胶等。

这些填料具有大小不一的孔隙结构,可以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在填料中有不同的渗透速度。

3.GPC的操作步骤:(1)选取适当的填料和溶剂,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和分子量范围来选择。

(2)将待测样品溶解在溶剂中,并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

(3)将样品溶液注入耐压柱中,通过泵送使样品通过填料。

(4)接收柱尾流出的溶液,并利用检测器进行检测。

(5)绘制出峰形图,并根据峰高和峰形来分析样品中的分子量分布。

4.GPC的应用:(1)分子量分析:GPC可用于测定聚合物、蛋白质、多肽等样品中的分子量分布。

这对于许多工业领域、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质量控制:GPC可以用于检测和监控聚合物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可以用来判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材料筛选:GPC可以用于对不同样品中的聚合物进行分子量分析,从而筛选出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应用,例如制备高效电池和传感器材料。

(4)药物研发:GPC可以用于测定药物分子中的分子量分布,帮助药物研发人员追踪和调整合成过程中分子量的变化。

GPC作为一种高效液相层析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GPC原理及应用

GPC原理及应用
丁苯橡胶型粘合剂的紫外检测的GPC图上, 可明显观察到两个RI检测不明显的峰, 说明其中含有具有强紫外吸收基团的添加剂。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二)仪器和实验技术
3.分子量检测器
分子量检测器主要有激光小角光散射检测器和自动粘度检测器两种。 (1)激光小角光散射(LALLS)检测器,通过测定散射光强来计算分子量,
二、应用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三)GPC和其他技术的联用
3.GPC-MALLS旋转半径与分子量关系的研究
激光小角光散射(LALLS):可检测绝对分子量,但只测一个角度。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在不同角度测定散射光强,就能在已知分子量的情 况下求出均方旋转半径。 用GPC-MALLS联用仪:测定旋转半径—分子量的关系。
子量的高分子。
无机凝胶: 最常用改性多孔硅胶。 主要特点是适用范围广(包括极性和非极性溶剂)、尺寸稳定性好、
耐压、易更换溶剂、流动阻力小,缺点是吸附现象比聚苯乙烯凝胶严
重。
(二)仪器和实验技术
1.色谱柱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2) 溶剂 四氢呋喃在室温下能溶解许多高分子,是最常用的GPC溶剂。 三氯苯多用于高温下测定,操作温度135℃,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 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丁睛橡胶等。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一、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GPC以体积排除为主要原理。 GPC的核心部件:色谱柱内装有多孔性填料(称为凝胶),凝胶的表面和 内部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孔洞和通道。当被分析的样品随着淋洗溶剂引人柱 子后,溶质分子即向填料内部孔洞扩散。较小的分子除了能进入大孔外, 还能进人较小的孔;较大的分子则只能进人较大的孔;而比最大的孔还要 大的分子就只能留在填料颗 粒之间的空隙中。从渗透的 深度来说,较小的分子能渗 人孔洞更深的内部。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总糖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总糖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总糖
摘要:
一、引言
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原理
三、测试总糖的实验步骤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我国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糖类物质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糖类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总糖的实验过程,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原理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是一种根据样品中糖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

在GPC分析中,样品溶液通过填充色谱柱,柱内含有不同孔径的凝胶颗粒。

糖分子根据其大小和形状在色谱柱中渗透、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测试总糖的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首先对样品进行粉碎、溶解等预处理,使其成为均匀的溶液。

2.标准溶液制备:根据样品中糖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3.色谱条件优化: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流速等条件,进行实验预处理。

4.样品分析: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色谱仪,进行GPC分析。

5.数据处理:根据色谱图,计算样品中总糖含量。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总糖,可以得到样品的糖类组成和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样品中的糖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五、结论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糖类检测方法,在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总糖的高效检测。

凝胶色谱样品前处理

凝胶色谱样品前处理

凝胶的网络结构
溶质分子进入凝胶网络中
凝胶色谱分离机理
� 分离机理:类似于分子 筛效应。大体积分子只能 渗入少量大孔,在固定相 中所经历的路径较短,先 流出。所有孔隙都不能进 入的大体积分子,不被保 留,在死体积流出。 � 洗脱顺序:溶质按分子体积从大到小依次流出。
凝胶色谱法的类型
� �
又称:空间排斥色谱、体积排阻色谱。 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分为: 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凝胶过滤色谱(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GFC):以 水为流动相。
(式中 A、B 为与聚合物、溶剂、温度、填料及仪器有关的常数)
凝胶色谱的主要用途
� � � � � �
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高分子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定量分析; 生物大分子纯化;(制备凝胶色谱) 指纹图谱;(原油及其重质组分的评价) 样品净化(预处理)。
凝胶色谱样品净化装置
LabTech AutoClean LabTech GPC Cleanup-600
GPC样品净化典型条件
提取溶剂:非(弱)极性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 凝胶柱:硬质或半硬质球形凝胶填料 流动相:非极性溶剂,如环己烷、乙酸乙酯 检测器:通用型,如示差折光 离线净化:自动馏分收集 在线净化:阀切换技术 除去物质: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色素 分析对象:小分子有机物,如农残、药残、毒物、代谢产物 最适合样品: 食品、生物、医学、农学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 凝胶柱的标定: 用一系列已知相对分子 质量M的标准品(最好与 样品属相同化学组 成),测定它们在该凝 胶柱上的保留体积Ve (或保留时间),绘制 lgM-Ve曲线。

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

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

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简称GPC)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大分子聚合物的技术。

它利用了凝胶中的孔径大小来分离不同大小的分子。

当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时,这种技术对于金属离子的分离和纯化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中,首先需要将金属离子与适当的配体结合,以形成能够通过凝胶的络合物。

这些配体通常是一些有机分子,如有机酸、胺或螯合剂等。

这些配体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并使其能够通过凝胶的孔径。

在凝胶渗透色谱中,将凝胶装填到色谱柱中,并使用适当的流动相来将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带入色谱柱。

流动相通常是一种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用于将样品中的金属络合物溶解并带入色谱柱。

在色谱柱中,不同大小的金属络合物会根据其大小和形状被分离。

较小的络合物可以通过凝胶的孔径进入内部的通道,而较大的络合物则会被排斥在外。

随着流动相的流动,金属络合物会根据其大小在不同时间流出色谱柱。

较小的络合物会先流出色谱柱,而较大的络合物则会后流出。

通过收集流出液并进行后续的金属离子还原或络合剂去除等处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纯化效率高等优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纯化,特别是在贵金属回收、稀土元素分离以及环境样品分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含有金属的凝胶渗透色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可以用于各种金属离子的处理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为金属离子分离和纯化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凝胶渗透色谱原理

凝胶渗透色谱原理

凝胶渗透色谱原理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简称GPC),也称为凝胶排阻色谱(Gel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简称GEC)或大小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简称SE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化合物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技术。

它的原理基于样品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对凝胶柱的渗透和排除作用。

凝胶渗透色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凝胶柱孔道的渗透和排除作用来分离高分子化合物。

凝胶柱由与样品分子大小相适应的孔洞组成,较大的分子无法进入孔洞内部,只能在柱外流动,从而以较快的速率通过柱;而较小的分子则可进入孔洞内部,与凝胶颗粒之间相互扩散,从而以较慢的速率通过柱。

这种速率差异使得不同大小的分子在凝胶柱中得到分离。

凝胶渗透色谱的分离过程通过样品在凝胶柱中的渗透和排除作用来实现。

凝胶柱中的孔洞起到分子排阻的作用,样品分子只能进入与其体积相适应的孔洞中,而大分子则被限制在柱表面之间。

因此,凝胶柱中的孔洞大小将决定分离分子的大小范围。

较大的分子在凝胶柱中流动的速率较快,通过柱时花费较短的时间;而较小的分子在凝胶柱中相互扩散,流动速率较慢,通过柱时花费较长的时间。

最终,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流出的样品分子浓度,可以得到分离结果。

凝胶渗透色谱的样品处理过程相对简单。

一般情况下,样品会先经过适当的溶剂溶解,以便在凝胶中能够充分扩散。

在进样前,样品通常还需要滤过以去除大颗粒杂质。

然后样品溶液会被定量地注入到凝胶柱中,并以适当的流速通过柱。

通过凝胶柱时,由于大小不同的分子存在速率差异,较小的分子将被延迟,使得柱顶的流出物先出现较高的浓度峰,而较大的分子则被分离出来,经过一定时间后才流出。

对于应用于GPC的凝胶材料,一般是由多孔性的交联聚合物制成。

多孔性的交联聚合物能够提供足够的孔洞来适应不同大小的高分子化合物。

凝胶柱通常为管状,内壁覆有固定的凝胶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排阻色谱SEC在样品前处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带您一起探寻一下GPC 的原理,以及它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出色应用,一起来学习吧!
1.定义
体积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是利用多孔凝胶固定相的独特特性,而产生的一种主要依据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它又称为空间排阻色谱法(Steric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2.分类
流动相:水;凝胶过滤色谱(GFC)
流动相:有机相;凝胶渗透色谱(GPC)
3.固定相
填料:多孔凝胶(软性凝胶和刚性凝胶);
特点1: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小孔(如图)
特点2:凝胶颗粒间存在空隙
4.分离
特点1:
化合物按照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等分子、大分子。

小分子:能通过小孔、中孔、大孔、空隙;
中等分子:能通过中孔、大孔、空隙;
大分子:被排阻在外,只能通过填料空隙。

特点2:
分子量越小,越能通过更多不同的孔径的孔,分子量越大,只能通过一些较大孔径的孔,分子量足够大完全被排斥在外,而不能通过孔,只能通过填料间的空隙。

特点3:
能通过的孔越多,所走的距离越长,出峰越慢;能通过的孔越少,所走的距离越短出峰越快。

5.原理
基于分配理论:
6.确定分子量大小
如同色谱质谱的定量分析一样,通过标准曲线法来定量未知样品的分析物质的浓度。

在GPC 中组分从柱中的洗脱体积(Ve)与分子量(M)存在对应关系lgM- Ve,我们可先通过配置好的已知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进样后,在凝胶柱上存在对应的洗脱体积,来配制标准曲线,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未知的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其洗脱体积,在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分子量。

A: 分子量为106,对应洗脱体积为V0
B:分子量为103 , 对应洗脱体积为V0+V P
X: 未知物,对应的洗脱体积为V x,可求得其分子量大小
7.两个极限
极限一:排阻极限
如果要分离的物质,分子量足够大,比填料的最大孔径都大,所有分子都将被排斥。

极限二:渗透极限
如果要分离的物质,分子量足够小,比填料的最小孔径都小,所有分子都被渗透。

结论:体积排阻色谱只能分离凝胶柱处于渗透极限对应化合物分子量A和处于排阻极限对应化合物分子量B之间的物质。

8.举个例子(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的分离)
图中的蓝色为为土壤萃取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可以发现,色谱峰型较宽,只出现一个混杂的色谱峰,如不处理,将难以进行定量分析,黑色线为经过
S EC处理的土壤提取物,当得知多环芳烃流出的时间后(收集点),在其流出时间处收集(红色部位),将收集物在反相液相色谱上分析,得到如下色谱图:
经过S EC处理的收集物(多环芳烃),在HP LC上得到了好的分离,干扰性杂质(玉米油、DE HP等)也得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

另外G PC得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去除油脂,大分子蛋白、色素。

S EC提供了常规SPE和LLE难以分离处理的复杂基质样品的前处理手段。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组建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500多位员工,2018年销售额超过5亿人民币;是中国领先的实验用品供应链管理服务
商;目前公司已是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客户供应链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化学试剂、标准品、气相色谱相关耗材、液相色谱相关耗材、样品前处理产品、实验室通用耗材、小型仪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