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单元的公式推导
壳层定理 证明
壳层定理证明壳层定理是一种力学定理,用于解决固体力学中的问题。
它指出,当排除表面力和表面剪切力时,在壳层的内部,不论壳层的形状如何变化,其结构的基本特征都不会改变。
本文将从壳层定理的背景介绍、公式推导,以及具体的实例来阐述壳层定理的证明过程。
一、背景介绍在固体力学中,壳层问题一直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在处理壳层问题时,通常需要运用柯西原理、平衡原理、力量平衡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等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
但对于复杂的壳层结构,这些解决方法并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而这个方法就是壳层定理。
二、公式推导建立X-Y-Z直角坐标系,设壳层的厚度为H,模量为E,泊松比为μ。
假设表面力、剪切力等作用在壳层的外部,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系式:1、壳层的切向应力σ_t = E/(1-μ^2)[(1-μ)(∂u/∂x) + μ(∂v/∂y)]σ_t表示的是壳层的切向应力,u为X方向的位移,v为Y方向的位移,x、y表示壳层在X-Y平面内的坐标。
3、壳层的曲率半径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I) 壳层的切向应力是与曲率半径和壳层弯曲的变形程度成反比例关系的。
三、具体实例证明考虑一个非薄壳的半圆形壳层,采用压力水铲法施加荷载,可以发现沿着半圆形边界的形状变化可以改变壳层各点的切向应力和面内应力,而变形后的壳层仍然满足壳层定理。
为了证明这一点,假设在t时刻,壳层位移为w(x,y,t),则有:σ_t = -p + Tn/2其中p表示水铲荷载的压力,Tn表示沿着边界的切向张力,可以通过Newton-Leibnitz 公式进行求解。
可以发现,在边界处,σ_x 和σ_y 的值与壳层的变形无关。
因此,壳层的形状变化并不会影响壳层的面内应力。
可以发现,壳层的曲率半径是与壳层变形的角度成反比例关系的。
因此变形后的壳层仍然满足壳层定理。
有限元教案_壳单元
其中:
11
单元分析(局部坐标系下) 单元分析(局部坐标系下)
则单元刚度方程可写成标准形式:
{F }
(e)
= K
(e)
{δ }
(e)
12
坐标转换问题
由前面说明可见,单元刚度矩阵是对坐标x,y轴位于单元 平面内的(右手,局部)坐标系建立的,从柱面薄壳的离散可知 ,像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一样,为进行整体分析,必须建立统 一的整体坐标系。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之间的关系为:
2
1.理论假设 . 与薄板问题相似,薄壳发生微小变形时,也可以忽略其沿 壳体厚度方向的挤压变形,且认为直法线假设仍然成立,即变 形后中面法线保持为直线且仍为中面的法线,与薄板不同的是, 壳体变形时中面不但发生弯曲,而且也将产生面内的伸缩变形。 2.折板假设 . 将壳体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它们都是曲面单元。但是,当 网格划分足够细时,曲面单元将足够扁平,可近似地视为平板 单元,它们拼成的折板体系可近似代替原来的光滑壳体结构。 常用的平板型壳体单元有矩形和三角形单元。
{F }
(e)
= [ K ]( e ) {δ }( e )
其中,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为:
[K ]
(e)
= [T ] K [T ]
T e
18
用平面壳体单元进行壳体分析的步骤
1. 离散化 ( 手工或自动 ) 并确定结点坐标 2. 作局部坐标下的单元分析 (1) 作平面应力单元分析 ; (2) 作平面弯曲单元分析 ; (3) 组成平面壳体单元特性公式。 3. 建立坐标变换矩阵 T 并求整体坐标下的单元特性 4. 按整体结点编码进行总刚集装 5 .引人约束条件 6. 解总刚度方程得壳体结构结点位移
4
ansys关于薄板、厚板、壳单元的特性区别要点
一、板壳弯曲理论简介1. 板壳分类按板面内特征尺寸与厚度之比划分:当L/h < (5~8) 时为厚板,应采用实体单元。
当(5~8) < L/h < (80~100) 时为薄板,可选2D 实体或壳单元当L/h > (80~100) 时为薄膜,可采用薄膜单元。
壳类结构按曲率半径与壳厚度之比划分:当R/h >= 20 时为薄壳结构,可选择薄壳单元。
当6 < R/h < 20 时为中厚壳结构,选择中厚壳单元。
当R/h <= 6 时为厚壳结构。
上述各式中h 为板壳厚度,L 为平板面内特征尺度,R 为壳体中面的曲率半径。
2. 薄板理论的基本假定薄板所受外力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外力为作用于中面内的面内荷载。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问题。
②外力为垂直于中面的侧向荷载。
薄板弯曲问题。
③面内荷载与侧向荷载共同作用。
所谓薄板理论即板的厚度远小于中面的最小尺寸,而挠度又远小于板厚的情况,也称为古典薄板理论。
薄板通常采用Kirchhoff-Love 基本假定:①平行于板中面的各层互不挤压,即σz = 0。
②直法线假定:该假定忽略了剪应力和所引起的剪切变形,且认为板弯曲时沿板厚方向各点的挠度相等。
③中面内各点都无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薄板小挠度理论在板的边界附近、开孔板、复合材料板等情况中,其结果不够精确。
3. 中厚板理论的基本假定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板理论,一般称为中厚板理论或Reissner(瑞斯纳)理论。
该理论不再采用直法线假定,而是采用直线假定,同时板内各点的挠度不等于中面挠度。
自Reissner 提出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平板弯曲理论后,又出现了许多精化理论。
但大致分为两类,如Mindlin(明特林)等人的理论和Власов(符拉索夫)等人的理论。
厚板理论是平板弯曲的精确理论,即从3D 弹性力学出发研究弹性曲面的精确表达式。
4. 薄壳理论的基本假定也称为Kirchhoff-Love(克希霍夫-勒夫)假定:①薄壳变形前与中曲面垂直的直线,变形后仍然位于已变形中曲面的垂直线上,且其长度保持不变。
第八章 板和壳的有限元法
e eT
e
1
1 1
N eT qabd d
z, w 4 (w4 ,x4 ,y4 ) 2b 2a 1 (w1 ,x1 ,y1 ) y() 3 ) x( ) 2 (w2 ,x2 ,y2 )
(w3 ,x3 ,y3 )
8.4 瑞斯纳—明德林板单元
1 2 e 3 4
单元结点位移列阵
F1 F 2 e F F3 F4
单元结点力列阵
8.3 基于薄板理论的非协调单元-矩形单元
(1)单元位移模式和形函数
w ( x ) 1 2 x 3 y 4 x 2 5 xy 6 y 2 7 x 3 8 x 2 y 9 xy 2 10 y 3 11 x 3 y 12 xy 3
w 3 5 x 2 6 y 8 x 2 2 9 xy 310 y 2 11 x 3 312 xy 2 y
x
w y ( 2 2 4 x 5 y 3 7 x 2 2 8 xy 9 y 2 311 x 2 y 12 y 3 ) x e e N e N e N e N e N e
z, w 4 (w4 ,x4 ,y4 ) 2b 2a 1 (w1 ,x1 ,y1 )
1 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不要求横截面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
xz 0, yz 0 即:
2 挠度w与板的厚度相比很小,仅是坐标x,y的函数,即w w( x, y)
3 中面内的各点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即uz 0 vz 0 0
距离中面为z,平行于未变形中面的位移可以表示为
u ( x, y , z ) z y ( x, y )
第6章 LS-DYNA壳单元、沙漏综述
积分点 平面内
•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在节点求值 •应力和应变在积分点求值 全积分 积分点 - 计算效率高 - 沙漏
壳单元公式 膜单元 5. Belytschko-Tsay membrane 全积分 6. S/R Hughes-Liu
9. Full integrated Belytschko-Tsay 7. S/R co-rotational Hughes-Liu 16. Bathe-Dvorkin features in B-T membrane 三角形单元 3. BCIZ triangular shell 简化积分
O.D. = 6.625 in
厚度 = 0.432 钢Et = 105, y = 105
壳单元的特性
有限应变 厚度方向积分点的任意和固定
壳单元厚度更新
单元卡上几何特性可任意指定 全矢量或平行的 Fully vectorized and parallelized.
所有壳单元共享的构造子程序
可使用共同的局部坐标系 沙漏控制来控制零能模式
- 每一步有大应变的隐式求解
积分点 厚度方向
•积分点个数: 1 – 膜现象 (忽略弯曲刚度) 2 – 体现线弹性行为 (缺省) 3 或更多 -更高的 CPU 开销 - 增加精度 -特别当弯曲时部分区域发生屈服时 •厚度方向应变是线性的
. 1986年 改进的壳 = 4 CPU minutes (XMP)
. 在 RS6000 工作站上的快的Hughes-Liu 壳 << 4 CPU minutes 加速这种壳单元需要相当的努力
壳单元技术的历史
第一次发布的Hughes-Liu壳单元速度慢的几个原因 :
. 2 x 2 选择简化积分点selective reduced integration
abaqus实体单元和壳单元
1.实体单元实体单元可在其任何表面与其他单元连接起来。
C3D:三维单元CAX:无扭曲轴对称单元,模拟3600的环,用于分析受轴对称载荷作用,具有轴对称几何形状的结构;CPE:平面应变单元,假定离面应变ε33为零,用力模拟厚结构;CPS:平面应力单元,假定离面应力σ33为零,用力模拟薄结构;广义平面应变单元包括附加的推广:离面应变可以随着模型平面内的位置线性变化。
这种数学描述特别适合于厚截面的热应力分析。
可以扭曲的轴对称单元:用来模拟初始时为轴对称的几何形状,且能沿对称轴发生扭曲。
这些单元对于模拟圆柱形结构,例如轴对称橡胶套管的扭转很有用。
反对称单元的轴对称单元:用来模拟初始为轴对称几何形状的反对称变形。
适合于模拟像承受剪切载荷作用的轴对称橡胶支座一类的问题。
如果不需要模拟非常大的应变或进行一个复杂的,改变接触条件的问题,则应采用二次减缩积分单元(CAX8R,CPE8R,CPS8R,C3D20R)如果存在应力集中,则应在局部采用二次完全积分单元(CAX8,CPE8,CPS8,C3D20等)。
对含有非常大的网格扭曲模拟(大应变分析),采用细网格划分的线性减缩积分单元(CAX4R,CPE4R,CPS4R,C3D8R等)对接触问题采用线性减缩积分单元或非协调元(CAX4I,CPE4I,CPS4I,C3D8I)的细网格划分。
如果在模型中采用非协调元应使网格扭曲减至最小。
三维情况应尽可能采用块状单元(六面体)。
当几何形状复杂时,完全采用块体单元构造网格会很困难,因此可能有必要采用稧形和四面体单元,但尽量少用,并远离需要精确求解的区域。
一些前处理程序包括网格划分方法,它们可用四面体单元构造任意形状的网格。
abaqus系列教程-05应用壳单元
5 应用壳单元应用壳单元可以模拟结构,该结构一个方向的尺度(厚度)远小于其它方向的尺度,并忽略沿厚度方向的应力。
例如,压力容器结构的壁厚小于典型整体结构尺寸的1/10,一般就可以用壳单元进行模拟。
以下尺寸可以作为典型整体结构的尺寸:•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加强件之间的距离或截面厚度有很大变化部分之间的距离。
•曲率半径。
•所关注的最高阶振动模态的波长。
ABAQUS壳单元假设垂直于壳面的横截面保持为平面。
不要误解为在壳单元中也要求厚度必须小于单元尺寸的1/10,高度精细的网格可能包含厚度尺寸大于平面内尺寸的壳单元(尽管一般不推荐这样做),实体单元可能更适合这种情况。
5.1 单元几何尺寸在ABAQUS中具有两种壳单元:常规的壳单元和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
通过定义单元的平面尺寸、表面法向和初始曲率,常规的壳单元对参考面进行离散。
但是,常规壳单元的节点不能定义壳的厚度;通过截面性质定义壳的厚度。
另一方面,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类似于三维实体单元,它们对整个三维物体进行离散和建立数学描述,其动力学和本构行为是类似于常规壳单元的。
对于模拟接触问题,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与常规的壳单元相比更加精确,因为它可以在双面接触中考虑厚度的变化。
然而,对于薄壳问题,常规的壳单元提供更优良的性能。
在这本手册中,仅讨论常规的壳单元。
因而,我们将常规的壳单元简单称为“壳单元”。
关于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的更多信息,请参阅ABAQUS分析用户手册的第15.6.1节“Shell elements:overview”。
5.1.1 壳体厚度和截面点(section points)需要用壳体的厚度来描述壳体的横截面,必须对它进行定义。
除了定义壳体厚度之外,无论是在分析过程中或者是在分析开始时,都可以选择横截面的刚度。
如果你选择在分析过程中计算刚度,ABAQUS采用数值积分法沿厚度方向的每一个截面点(section points)(积分点)独立地计算应力和应变值,这样就允许了非线性的材料行为。
壳的计算(总结)
壳的计算计算要点:壳体的内力和变形计算比较复杂。
为了简化,薄壳通常采用下述假设:材料是弹性的、均匀的,按弹性理论计算;壳体各点的位移比壳体厚度小得多,按照小挠度理论计算;壳体中面的法线在变形后仍为直线且垂直于中面;壳体垂直于中面方向的应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就可以把三维的弹性理论问题简化成二维问题进行计算。
在考虑丧失稳定的问题时,需要采用大挠度理论并求解非线性方程。
厚壳结构的计算则不能忽略垂直于中面方向的应力变化,并按三维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指封闭或敞开的被两个几何曲面所限的物体,在静力或动力荷载作用下,或在温差、基础沉陷等影响下所引起的应力、变形及稳定性等的计算。
薄壳结构广泛应用于各工程技术领域,如建筑工程中的各种薄壳屋盖及薄壳基础。
壳体可按壁厚h与壳体中面最小主曲率半径R min之比分为薄膜、薄壳及厚壳(包括中厚壳)三类。
h/R min≤1/20者称为薄壳;h/R min>1/20者称为中厚壳或厚壳;h/R min极小,抗弯刚度接近于零者称为薄膜。
薄壳的计算理论有基尔霍夫理论与非基尔霍夫理论。
壳的基尔霍夫假设与板的基尔霍夫假设相同,非基尔霍夫壳体理论考虑横剪切问题较为严密。
目前,在壳体的工程结构计设中普遍采用基尔霍夫理论进行计算。
薄壳的计算理论与薄壳的中面形状、构造形式及材料性质有关。
薄壳可按中面形状分为旋转壳、球壳、圆柱壳、圆锥壳、双曲面壳、抛物面壳、椭球壳、环壳、双曲抛物面壳、扁壳及各类组合壳体等。
若按构造形式分,则有光面壳、加肋壳、夹心壳及多层壳等。
按材料性质分,则有各向同性壳、各向异性壳、线性弹性壳、非线性弹性壳及粘弹性壳等。
对于线性弹性材料的光面壳,其一般计算理论已经可以总结为薄膜理论及弯曲理论二类。
尽管弯曲理论迄今尚无公认的统一形式,但总的说来,各种形式的差别不大。
对于各种形状、各种构造的壳体,其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许多加肋壳可折算为各向异性光面壳进行处理;夹心壳及多层壳的理论虽然有一定变化,但仍属于一般理论的范畴,扁壳理论由于有一些简化假设,其理论不很复杂,进展较快,已发展到复合材料非线性理论等。
壳单元总结——精选推荐
SHELL51—轴对称结构壳单元单元描述:SHELL51每个节点有四个自由度:节点坐标系的x、y、z方向的平动和绕z轴的转动。
利用圆锥壳单元的端点方向不同,可以生成圆柱壳单元或环形圆盘单元。
该壳单元可以有线性变化的厚度。
本单元具有塑性、蠕变、膨胀、应力刚化、大变形和扭转等功能。
单元的详细特性请参考单元理论手册。
没有非线性材料性质的轴对称圆锥壳单元是SHELL61。
下图是本单元的示意图。
SHELL57—热壳单元单元描述:SHELL57 是一个三维的具有面内导热能力的单元。
该单元有四个节点,每个节点只有一个温度自由度。
该热壳单元可用于三维的稳态或瞬态热分析问题。
关于该单元的详细情况参见ANSYS理论手册。
如果包含热壳单元的模型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该单元可被一个等效的结构单元(如SHELL63)所代替。
如果面内及横向上的导热都需要考虑的话,则需要使用热实体单元(如SOLID70或SOLID90)。
下图是SHELL57热壳单元的示意图。
SHELL61—轴对称谐波结构壳单元单元描述:SHELL61 每个节点有四个自由度:节点坐标系的x、 y、 z 方向的平动和绕z轴的转动。
载荷可以是轴对称或非轴对称的。
在“有非轴对称载荷的轴对称单元”里有关于不同加载情况的描述。
具有非线性材料性质的轴对称锥壳单元是SHELL51。
由于圆锥壳单元的端点定向不同,可以生成圆柱壳单元或环形圆盘单元。
本壳单元可以有线性变化的厚度。
单元的详细特性请参考理论手册。
下图是本单元的示意图。
轴向(y) 径向(x)SHELL63—弹性壳单元单元描述: SHELL63 有弯曲和薄膜两种功能。
面内和法向载荷都允许。
该单元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 x、 y、z 方向的平动和绕x、 y、z轴的转动。
本单元包括应力刚化和大变形功能。
在大变形分析(有限转动)中,可以用一致切向刚度矩阵。
单元的详细特性请参考单元理论手册。
类似的单元是SHELL43、SHELL181 (塑性功能)和 SHELL93 (中间节点功能)。
板壳问题的有限元法
(11.9)
根椐式(11.5) ,分别对 x,y 求导数得
θx =
∂w = a 3 + a 5 x + 2a 6 x + a 8 x 2 + 2a 9 xy + 3a10 y 2 + a11 x 3 + 3a12 xy 2 ∂y
(11.10)
∂w = −( a 2 + 2a 4 x + a5 y + 3a 7 x 2 + 2a8 xy + a9 y 2 + 3a11 x 2 y + a12 y 3 ) (11.11) ∂x 利用式(11.9) 、式(11.10)和式(11.11)及四个结点的位移条件即可确定全部待定常数 a1 — a12 ,将所得系数代回式(11.9) ,并经整理后即可得到
记单元的广义结点位移为
⎡ ⎤ ⎢ wi ⎥ ⎢ ⎥ ⎡ wi ⎤ ⎢ ⎥ ⎢ ⎥ ⎢ ∂w ⎥ {δ i } = ⎢θ xi ⎥ = ⎢ ( ) i ⎥ ⎢ ⎥ ⎢ ∂y ⎥ ⎢ ⎥ ⎣θ yi ⎥ ⎦ ⎢ ⎢ ∂w ⎥ ⎢− ( ) i ⎥ ⎣ ∂x ⎦
整个单元的位移由四个结点的位移来确定,即
( i , j , m, p )
θy = −
w = [ N ]{δ }e
其中[N]为 x,y 的函数,称为形函数。显然有
(11.12)
[N ] = [Ni Np
其中
N xi N xp
] =
N yi N yp ]
Nj
N xj
N yj
Nm
N xm
N ym
(11.13)
[N
i
N
xi
N
[N
abaqus系列教程-05应用壳单元
5 应用壳单元应用壳单元可以模拟结构,该结构一个方向的尺度(厚度)远小于其它方向的尺度,并忽略沿厚度方向的应力。
例如,压力容器结构的壁厚小于典型整体结构尺寸的1/10,一般就可以用壳单元进行模拟。
以下尺寸可以作为典型整体结构的尺寸: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加强件之间的距离或截面厚度有很大变化部分之间的距离。
曲率半径。
所关注的最高阶振动模态的波长。
ABAQUS壳单元假设垂直于壳面的横截面保持为平面。
不要误解为在壳单元中也要求厚度必须小于单元尺寸的1/10,高度精细的网格可能包含厚度尺寸大于平面内尺寸的壳单元(尽管一般不推荐这样做),实体单元可能更适合这种情况。
单元几何尺寸在ABAQUS中具有两种壳单元:常规的壳单元和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
通过定义单元的平面尺寸、表面法向和初始曲率,常规的壳单元对参考面进行离散。
但是,常规壳单元的节点不能定义壳的厚度;通过截面性质定义壳的厚度。
另一方面,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类似于三维实体单元,它们对整个三维物体进行离散和建立数学描述,其动力学和本构行为是类似于常规壳单元的。
对于模拟接触问题,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与常规的壳单元相比更加精确,因为它可以在双面接触中考虑厚度的变化。
然而,对于薄壳问题,常规的壳单元提供更优良的性能。
在这本手册中,仅讨论常规的壳单元。
因而,我们将常规的壳单元简单称为“壳单元”。
关于基于连续体的壳单元的更多信息,请参阅ABAQUS分析用户手册的第节“Shell elements:overview”。
壳体厚度和截面点(section points)¥需要用壳体的厚度来描述壳体的横截面,必须对它进行定义。
除了定义壳体厚度之外,无论是在分析过程中或者是在分析开始时,都可以选择横截面的刚度。
如果你选择在分析过程中计算刚度,ABAQUS采用数值积分法沿厚度方向的每一个截面点(section points)(积分点)独立地计算应力和应变值,这样就允许了非线性的材料行为。
第8章 关于板壳单元
8.1 板壳结构
8.2 薄板基础理论知识 8.3 3结点三角形薄板单元 8.4 厚板基础理论知识 8.5 4结点四边形板单元 8.6 壳单元 8.7 ANSYS板壳单元计算示例
第八章 关于板壳单元
板壳结构在工程上应用十分广泛。在设 计分析中采用板壳单元进行结构分析,可以 得到足够的精度和良好的效果。
2
1
c2
c3
b1 b2 b 3 c1 c 2 c 3 b1 b2 b 3
c
1
c2
c3
(8-28)
第八章 关于板壳单元
式中 [H ] 为二阶微分算子。
w x y T
x y 0
w w ,y y y
在薄板理论中,因不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即
因此
x
与薄板理论类似,板的曲率和扭率为
第八章 关于板壳单元
x x x y y y xy x y x y
第八章 关于板壳单元
类似地有
N 1 y y y c1 c2 c3 y 2 L1 L2 L3
(8-27)
对式(8-26)和式(8-2)二阶求导
N 1 2 x 2 4
2
b c
1
b2
b3
H H H
2N 1 2 y 2 4 N 1 2 xy 4
拉伸作用不可以忽略,描述的数学方程是非线 性的。
薄板理论
不考虑剪切作用的板理论。
厚板理论
考虑剪切作用的板理论。
abaqus 应用壳单元
在数值积分壳中截面点的分布
北京怡格明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novating through simulation
1
当在分析过程中积分单元特性时,可指定壳厚度方向的截面点数目为任意奇数。 对性质均匀的壳单元,ABAQUS默认在厚度方向上取5个截面点,对于大多数非 线性设计问题这是足够了。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模拟必须采用更多的截面点, 尤其是当预测会出现反向的塑性弯曲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9个截面点是足 够了)。对于线性问题,3个截面点已经提供了沿厚度方向的精确积分。当然, 对于线弹性材料壳,选择在分析开始时计算材料刚度更为有效。
在圆柱形壳体中默认的局部材料1方向
北京怡格明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novating through simulation
1
选择壳单元的一些建议:
对于需要考虑薄膜作用或含有弯曲模式沙漏的问题,以及具有平面弯曲的问题,当希 望得到更精确的解答时,可使用ABAQUS/Standard中的线性、有限薄膜应变、完全 积分的四边形壳单元(S4)。 线性、有限薄膜应变、减缩积分、四边形壳单元(S4R)是强健的,并适合应用于广 泛的问题。 线性、有限薄膜应变、三角形壳单元(S3/S3R)可作为通用目的的壳单元使用。因 为在单元中是常应变的近似场,求解弯曲变形或者高应变梯度时可能需要精细的网格 划分。 在复合材料层合壳模型中,为了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采用适合于模拟厚壳问题的单 元(S4, S4R, S3/S3R, S8R);并检验平截面保持平面的假定是否满足。 四边形或三角形的二次壳单元,对于应用于一般的小应变薄壳是很有效的,这些单元 对于剪力自锁或薄膜自锁都不敏感。 如果在接触模拟中一定要使用二阶单元,不要使用二阶三角形壳单元(STRI65), 而要采用9节点的四边形壳单元(S9R5)。 对于规模非常大但仅经历几何线性行为的模型,使用线性、薄壳单元(S4R5)通常 比通用目的的壳单元更节约计算成本。 对于包含任意的大转动和小薄膜应变的显式动态问题,小薄膜应变单元是有效的。
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_概述及解释说明
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是指结构中的薄壳单元在受到横向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工程实践中,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结构的力学行为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研究和理解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展开深入讨论。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和说明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
然后,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对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接下来,在第4部分中,我们将介绍现有理论与方法对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的描述和计算,并讨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深入探讨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及其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将对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进行全面解释和说明,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测定方法。
然后,我们将分析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对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展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介绍现有理论与方法对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的描述和计算,并讨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2. 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解释与说明2.1 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定义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是指在壳体结构中,沿着壳面平行于其法线方向的相对位移引起的剪应力与该位移之比。
换句话说,它衡量了壳体在横向(沿法线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变形能力。
2.2 影响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的因素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材料特性:壳体材料的质地、弹性模量和剪应变能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壳单元横向剪切刚度。
- 几何形状:包括壳体几何形状、尺寸和几何约束条件。
ABAQUS教材:第五章壳单元的应用
ABAQUS教材:第五章壳单元的应用第五章壳单元的应用用壳单元可模拟的是具有某一方向尺度(厚度方向)远小于其它方向的尺度,且沿厚度方向的应力可忽略的特征的结构。
例如,压力容器的壁厚小于整体结构尺寸的1/10,一般可以用壳单元进行模拟分析,以下的尺寸可以作为典型整体结构尺寸: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加强构件之间的距离或截面厚度尺寸有很大变化处之间的距离曲率半径所关注的最高振动模态的波长基于以上的特点,平面假定成立,即ABAQUS壳单元假定垂直于壳面的横截面在变形过程中保持为平面。
另外不要误解为上述厚度必须小于单元尺寸的1/10。
精细网格可包含厚度尺寸大于壳平面内的尺寸的壳单元,尽管一般不推荐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实体单元可能更合适。
5.1 单元几何尺寸壳单元的节点位置定义了单元的平面尺寸、壳面的法向、壳面的初始曲率,但没有定义壳的厚度。
5.1.1 壳体厚度和截面计算点壳体厚度描述了壳体的横截面,必须对它定义。
除了应定义壳体厚度,还应当在分析过程中或分析开始时,计算出横截面的刚度。
若选择在分析过程中计算刚度,则ABAQUS采用数值积分法分别计算厚度方向每一个截面点(积分点)的应力和应变值,并允许非线性材料行为。
例如,一种弹塑性材料的壳在内部截面点还是弹性时,其外部截面点已经达到了屈服。
S4R单元(4节点减缩积分)中积分点的位置和沿壳厚度方向截面的的位置如图5-1所示:图5-1 壳的数值积分点位置在进行数值积分时,可指定壳厚度方向的截面点数目为任意奇数。
默认的情况下,ABAQUS在厚度方向上取5个截面点,对各项同性壳来说,处理大多数非线性问题已经是足够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模型必须取更多的截面点,尤其是处理交变的塑性弯曲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9个点)。
对于线性材料,3个截面点已经提供了沿厚度方向的精确积分。
当然,对于线弹性材料壳来说,选择在分析开始时计算材料刚度更为有效。
在选择分析前就计算横截面刚度时,材料必须是线弹性的。
有限元板壳单元
a33
=
Ha2
⎡ ⎢2 ⎣
(1 −
μ
)η0
(3
+
5ξ0
)
+
5
b2 a2
(3
+
ξ0
)(3
+η0
)⎤⎥
⎦
式中
H
=
D 60ab
,ξ0
= ξiξ j ,η0
= ηiη j
7.3 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四边形单元
基于Kirchhoff 薄板理论的薄板矩形单元忽略了 剪切变形的影响。由于Kirchhoff 板理论要求挠 度的导数连续,给构造协调单元带来了不少麻 烦。为此,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Mindlin 板理论 来克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精度较好,并且 能利用等参变换,得到任意四边形甚至曲边四 边形单元,因而实用价值较高。
(2)单元应变场的表达
由弹性力学几何方程有:
式中
[ ] ⎧ε
⎪
x
⎫ ⎪
⎧⎪ w' xx
⎨ε y ⎬ = −z ⎨w' yy
⎫ ⎪ ⎬=z
B1 B2 B3
B4
δe
⎪⎩γ
xy
⎪ ⎭
⎪⎩2w'
xy
⎪ ⎭
Bi
=
−
⎧ ⎪
Ni
'
xx
⎨ Ni' yy
⎩⎪2 Ni ' xy
⎫ ⎪ ⎬ ⎪ ⎭
=
−
⎧ ⎪⎪ ⎨
Ni Ni
w、ψ x 和ψ y 来描述板内的变形,即
⎧ε
⎪
x
⎫ ⎪
⎧ψ
⎪
x
'
x
第6章 LS-DYNA壳单元、沙漏
在塑性屈曲问题中单元公式的不同常引起显著的差异
壳单元技术的历史
在D YN A 3 D 中第一种实行的壳单元为Hughes-Liu 壳,它能 处理有限应变。在LLNL的DYNA3D 1986版本中出现 。1983年 就出现了壳单元,但计算非常慢,如考虑管对管冲击问题: . 3 solid elements per shell solution time = 12 CPU minutes . 发布时的Hughes-Liu 壳 = 600 CPU minutes
. 无向量化 (慢8倍) . 中间步的应变计算
加速来自:
. 1 点积分 . n + 1 几何形状用于应变计算 . 使用总体坐标系 增加粘性沙漏力控制零能模式
Belytschko-Tsay 壳
The B-T 壳单元由 Belytschko和Tsay 在 1981年发展起来的 ,并由 Belytschko, Lin 和Tsay在1984年改进。基于坐标旋转 co-rotational 和速度-应变公式的组合
沙漏
如果沙漏产生的区域并不影响关心的设计区域,则可 接受 全积分单元没有沙漏 HG 模式对于实际的变形是直角正交的 由沙漏控制所做的功不会出现在能量方程中 当沙漏出现时,总能量有微小的降低 沙漏能量耗散记录在 GLSTAT 和 MATSUM中
一点积分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接受这种冒险 但应不时检查能量平衡是否安全 一般规则: 沙漏能 < 10% 内能 总体 (GLSTAT) 单个parts (MATSUM) . 做可视检查 . 观察过度的刚度行为
沙漏例子—壳
沙漏例子—壳
沙漏例子—壳
沙漏 沙漏是单元刚度矩阵中秩不足而导致的,而这些是由于 积分点不足导致的
没有刚度的单元模式形态
第6章 LS-DYNA壳单元、沙漏
单元 II
壳单元 沙漏
壳单元 用于某一方向相对较薄的物体 » 钣金、薄壁结构、发动机叶片、罐头等
»防撞性、乘客安全仿真,钣金成型,飞机撞击,导弹上 的冲击载荷
*ELEMENT_SHELL
» 单元ID号
» part ID号 » 四面体的4个节点三角形的 3个节点
» 取代每一个节点上的缺省厚度
管与管的冲击 管长= 50 in
大扭曲情况下没有简单单元稳定
计算时间比较 壳单元公式计算时间比较只是一部分比较: •对每一公式的 Gather-scatter 的开销比较 •对每一公式构成模型的开销比较. •对接触的考虑 •主要的焦点是:对于额外的开销在一些应用中是否对结果有所改善
四节点壳的相对开销
沙漏—零能模式
沙漏例子—壳
通过绑定坐标系于单元内,坐标旋转公式避免了非线性机械 中的复杂性
相对速度. 应变的共轭应力是 Cauchy 应力
壳运动假定节点是 co-planar.
坐标选择坐标系构造单元坐标系
Belytschko-Tsay 壳 这种壳作为Hughes-Liu 壳的考虑计算效率的替代公式 . 用 5个积分点, B-T 壳要求 725个 数学操作步,而 H-L 壳需要 4066.
O.D. = 6.625 in
厚度 = 0.432 钢Et = 105, y = 105
壳单元的特性
有限应变 厚度方向积分点的任意和固定
壳单元厚度更新
单元卡上几何特性可任意指定 全矢量或平行的 Fully vectorized and parallelized.
所有壳单元共享的构造子程序
可使用共同的局部坐标系 沙漏控制来控制零能模式
输出 - d3plot
6板壳有限元
z
2 ; 2 ; 2 N d e B d e xy x y B B 1 B 2 B 3 B 4
1 1 2 B i 2 2 ; 2 2 ; b ab a
该转角的确定包含了单元全部结点位移参数,由于非公共 边上结点位移的协调关系不能保证,因此一般
综上所述,本节构造的位移场不能完全满足收敛的协调性 准则,具体为挠度及切向转角跨单元协调,法向转角跨单 元不协调,因此该单元不是完全协调元。
弹性薄板矩形(R12)单元
5) 非完全协调元的收敛性
4 i 1
w N i d i N d
其他形函数Nj、Nix 、Niy 记 0 = i ; 0= i 仿N1可得:
Q1 1 Mx1 4
My1
w3 2 y 3
x
N i (1 0 )(1 0 )
x3 y3
( 2 0 0 2 2 )/8 对于转角xi相关的形函数,同样思路推导可得
2
Q1 1 Mx1 4
My1
w3 3 y
x
x3 y3
z
w a1 a2 x a3 y a4 x a5 xy a6 y a7 x a8 x 2 y a9 xy 2 a10 y3 a11 x3 y a12 xy3
2
3
利用12个结点位移条件,由广义坐标法可建 四次项的选取为了保证坐标的对称性,且曲率 立形函数,显然十分麻烦。 与扭率同阶次。
已知支座位移问题时
弹性薄板矩形(R12)单元
薄板的单元列式 在本章前面已导出:
w w w 2 ; 2 ; 2 xy x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1-7) (1-8)
2、 厚板弯曲单元
位移函数为
u
=
⎧θ ⎪⎨θ
x y
⎫ ⎪ ⎬
=
[
N1I
N2I
N3I
N4I ]ae = Nae
⎪⎩ w ⎪⎭
其中 I 为三阶单位矩阵;单元节点位移向量为
⎧a1 ⎫
ae
=
⎪⎪⎨⎪aa23
⎪⎪⎬ , ⎪
⎪⎩a4 ⎪⎭
a
i=
⎧θ ⎪⎨θ
xi yi
⎫ ⎪ ⎬
⎪⎩ wi ⎪⎭
=
⎡⎢⎢kk12bb11 ⎢⎢⎢⎣kk34bb11
k1b2 k2b2 k3b2 k4b2
k1b3 k2b3 k3b3 k4b3
k1b4 k2b4 k3b4 k4b4
⎤ ⎥ ⎥ ⎥ ⎥ ⎥⎦
⎧⎪⎪⎨⎪aaa132bbb ⎪⎩a4b
⎫ ⎪⎪ ⎬ ⎪ ⎪⎭
=
K
a eb eb
(3-2)
{ } { } 其中 Fib = Fzi
[ ] [ ] ⎡⎣K e ⎤⎦node = R T ⎡⎣K e ⎤⎦ plane R
(5-1)
[R]是面内位移和节点位移的变换矩阵,即[u] = [R][u]
plane
node
(5-2)
[R]T 是节点力及力矩和面内力及力矩的变换矩阵,即[F ] = [R]T [F ]
node
plane
(5-3)
−
Ni
Bsi
=
⎢ ⎢
⎣⎢
0
0⎥
⎦
0 −Ni
∂Ni ⎤
∂x ∂Ni
⎥ ⎥ ⎥
,
∂y ⎦⎥
(i = 1, 2,3, 4)
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可得
(2-4)
⎧ ∂Ni
⎪⎪ ∂x
⎨ ⎪
∂NNi
⎪⎪ ∂ξ
⎨ ⎪
∂Ni
⎫ ⎪⎬⎪ , ⎪
⎩⎪ ∂y ⎭⎪ ⎩⎪ ∂η ⎭⎪
⎧ ∂x
x, z y, z z, z
⎤ ⎥ ⎥ ⎥ ⎥ ⎥⎦
⎧ ⎪⎪ ⎨ ⎪ ⎩⎪
x y z
⎫ ⎪⎪ ⎬ ⎪ ⎭⎪
=
φ
⎧ ⎪⎪ ⎨ ⎪ ⎩⎪
x⎫
y ⎪⎬⎪
z
⎪ ⎪⎭
其中φ 为局部坐标系 xyz 与整体坐标系 x y z 之间的方向余弦矩阵。
⎡λ 0 0 0⎤
节点位移变换公式为 ae
=
T ae
=
⎢ ⎢
0
⎢0
⎢ ⎣
⎪F3
⎪⎩F4
⎫ ⎪⎪ ⎬ ⎪ ⎪⎭
=
⎡⎢⎢kk1211 ⎢⎢k31 ⎢⎣k41
k12 k22 k32 k42
k13 k23 k33 k43
k14 k24 k34 k44
⎤ ⎥ ⎥ ⎥ ⎥ ⎥⎦
⎧⎪⎪⎨aa12 ⎪a3 ⎪⎩a4
⎫ ⎪⎪ ⎬ ⎪ ⎪⎭
=
K
eae
(3-4)
⎡⎢kijp ⎢
0 0 0 0⎤ 0 0 0 0⎥⎥
其中单元刚度矩阵的字块为 kij
=
⎢ ⎢
0
⎢
0 0
kibj
0⎥ ⎥
0⎥
⎢ ⎢
0
0
0⎥⎥
⎢⎣ 0 0 0 0 0 0⎥⎦
4、 单元局部坐标系 单元局部坐标系的建立如图 1 所示,取 G1G3 连线与 G2G4 连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x
轴沿 G1G3 连线与 G2G4 连线所形成的角平分线方向,正方向由 G1 指向 G2;y 轴垂直于 x 轴,位于单元平面内,正方向由 G1 指向 G4;z 轴垂直于 xoy 面,正方向按 G1、G2、G3、 G4,并符合右手法则。
K
e s
=
Ae BsT Ds Bs dA
(2-7)
⎡
⎤
⎢1 ν 0 ⎥
( ) 其中 Db
=
t3 12
D1
= 12
Et 3 1−ν 2
⎢⎢ν ⎢
1
⎥ 0 ⎥, 1−ν ⎥
Ds
= tD2
=
Gt k
⎡1 ⎢⎣0
0⎤ 1⎥⎦
⎢0 0
⎥
⎣
2⎦
∫ 等效节点载荷 Pe = N T pdA Ae
(2-8)
3、 壳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在单元局部坐标系下,与面内变形有关的情况同平面应力问题,单元基本方程可写为
⎧ ∂Ni
⎪⎪ ∂x
⎨ ⎪
∂Ni
⎫ ⎪⎪ ⎬ ⎪
=
J
−1
⎧ ∂Ni
⎪⎪ ∂ξ
⎨ ⎪
∂Ni
⎫ ⎪⎬⎪ , ⎪
⎩⎪ ∂y ⎭⎪ ⎩⎪ ∂η ⎭⎪
⎧ ∂x
J
=
⎪⎪ ⎨ ⎪
∂ξ ∂x
⎩⎪ ∂η
∂y ⎫ ⎧
∑ ∂ξ
∂x
⎪⎪ ⎬ ⎪
=
⎪⎪ ⎨ ⎪
∑ ∂η ⎭⎪ ⎩⎪
∂Ni ∂ξ
xi
∂Ni ∂η
xi
∑ ∂Ni
∂ξ
0
0
⎥ ⎥
⎢
其中
D
=
E 1−ν
2
⎢0 ⎢ ⎢⎢0
⎢
⎢⎢⎣0
0 1−ν 2
00
00
0 1−ν 2k
0
⎥
0 0
⎥ ⎥ ⎥
=
⎡ ⎢ ⎣
D1 0
⎥
1
−ν
⎥ ⎥
2k ⎥⎦
0⎤
D2
⎥ ⎦
k 为考虑剪应力分布不均匀影响的系数,可取 1.20。
∫ ∫ 单元刚度矩阵
K
e bending
=
Kbe
+
K
e s
,
Kbe
=
Ae BbT Db Bb dA,
∂θx − ∂θ y
⎫ ⎪ ⎪ ⎬⎪⎪ , ⎪ ⎪ ⎪
⎪⎩ ∂y ∂x ⎪⎭
γ
=
⎧γ ⎨⎩γ
xz xz
⎫ ⎬ ⎭
=
⎧ ⎪⎪
∂w ∂x
−
θ
x
⎫ ⎪⎪
⎨ ⎪ ⎩⎪
∂w ∂y
−
θ
y
⎬ ⎪ ⎪⎭
(2-3)
⎧εx ⎫
代入几何方程可得 ε
=
⎪⎪⎪⎨γεxyy
⎪ ⎪⎪ ⎬
⎪⎪γ
xz
⎪ ⎪
=
⎧zκ ⎫
⎨ ⎩
γ
⎬, ⎭
Ke membrane
=
BT DBdΩ =
Ωe
BT DBtdA =
Ae
1 1 BT DB J tdξ dη
−1 −1
等效节点载荷
∫ ∫ ∫ ∫ 体力
Pfe =
N T fdΩ =
Ωe
N T ftdA =
Ae
1 1 NT f
−1 −1
J tdξ dη
∫ ∫ 面力
Ppe =
N T pdΓ =
Γe
N T ptds
⎪⎩γ yz ⎪⎭
κ = Bbae ,
γ = Bsae
[ ] [ ] 其中 Bb = Bb1 Bb2 Bb3 Bb4 , Bs = Bs1 Bs2 Bs3 Bs4
⎡ ⎢
−
∂Ni
⎢ ∂x
⎢ Bbi = ⎢ 0
⎢
⎢ ⎢ ⎣
−
∂Ni ∂y
0
− ∂Ni ∂y
− ∂Ni ∂x
⎤
0⎥ ⎥ ⎥
0⎥ , ⎥ ⎥
⎡ ⎢
理。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节点的单元刚度矩阵对应位置给以任意的虚拟刚度系数 Kθzθz ,这
样局部坐标系中θz 方向的平衡方程为 Kθzθzθz = 0 。经过坐标变化,整体坐标系中的该节点
平衡方程将满足有唯一解条件。由于θz 并不影响应力,而且与其他节点平衡方程无关,故
Kθzθz 可赋予任何非零值。
7、 壳单元的通用性 根据壳单元的厚度与面内尺寸的比例关系,壳可以分为薄壳和厚壳。Quad4 单元以厚壳
(i = 1, 2,3, 4)
(2-1) (2-2)
⎧εx ⎫
对厚板 ε
=
⎪⎨⎪⎪γεxyy ⎪⎪γ xz
⎪ ⎪⎪ ⎬ ⎪ ⎪
=
⎧ zκ
⎨ ⎩
γ
⎫ ⎬, ⎭
⎪⎩γ yz ⎪⎭
κ
=
⎧ ⎪ ⎨
κ κ
x y
⎩⎪κ xy
⎫ ⎪ ⎬ ⎪ ⎭
=
⎧ ⎪ ⎪ ⎪⎪ ⎨ ⎪ ⎪ ⎪−
− ∂θx ∂x
− ∂θ y ∂y
( ) 即 ΔFz1
=
−ΔFz 4
=
h l14
F14 − F41
(5-4)
对所有的边都进行变换后,即可得到[R]T 。
6、 单元刚度矩阵的奇异性问题
在 Quad4 单元中认为壳体法线的旋转自由度θz = 0 。对于平的壳体单元就意味着每个
节点的刚度矩阵只耦合 5 个自由度,这将导致求解时刚度矩阵出现奇异性问题。除非法向旋 转连接着其他单元(如 Cbar)或相临单元不位于同一平面内,必须对单元刚度矩阵进行处
0
λ 0 0
0 λ 0
0
⎥ ⎥
,
0⎥
λ
⎥ ⎦
λ
=
⎡φ ⎢⎣0
0⎤ φ ⎥⎦
单元节点力变换公式为 F e = T F e
故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为 K e = T T K eT
(4-1)
(4-2) (4-3) (4-4)
5、 单元 G1、G2、G3、G4 节点不共面问题 Quad4 单元并不要求四个节点共面,当采用平板壳单元模拟曲面时,四个节点可能不在
同一平面上,如图 2 所示。为了定义单元 xy 平面,首先定义 2h 为 G1G3 连线与 G2G4 连线 的距离,然后 G1、G3 下移 h,G2、G4 上移 h,则新形成的四个点将构成单元 xy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