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模因论其实质是对文化传播方式和 机制的有效解读。
翻译模因的概念:
•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 是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 进行传播。
• 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 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了。 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 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
• 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 究当属切斯特曼
•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于1997年出版《翻译 模因论———翻译思想的传播》,该书借 助模因系统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翻译思想 和理论,建立了翻译理论发展说。
•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是规 范模因、策略模因和价值模因,三者互为 联系,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
• 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 翻译理论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如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 和价值观念等。
• 翻译模因库中的五种超级模因(super memes)——源语-目标语模因(source target)、对等模因(equivalence)、不 可译模因(untranslatability)、意译- 直译模因(free-vs-literal)、写作即翻 译模因(all-writing-is-translating)
认知阶段(Cognition)
• 在目标语阶段,翻译被强调为人的 一种行为,而在认知阶段,翻译首先 被认为是人的大脑的思维活动,强调 翻译就是思考。这一阶段提出的主 要问题是:
• 1、译者大脑中思维情况到底是怎样 的?;
• 2、我,作为一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会经历什么样的情况?
• 3、什么是译者的自我意识或自觉性? 这种自觉性是否能促使译者变得自 知、自明?
• “语言科学”模因最典型的体现就是 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从事机器翻译研究 的人不再大谈神秘的语言能量,他们只关 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卡特福德在其专 著《翻译的语言学概念》中对shifts的 研究也是该模因的重要体现。
•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概括起来,“语言科学”模因的 含义有三层:一是对等;二是语言共 性;三是科学的精确的翻译步骤。
• 不过目前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影 响已从“科学对等”转向,更加偏 向社会语言学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在交际模因(Communication)所代表的发展阶 段,翻译被比喻成信息的传递。它所体现的翻译 思想不同于前面阐述的几种翻译理论的追求,没 有在被视为钟摆两端的原文和译文之间摇摆,而 是坚定地立在中间,把持一种平衡。
• 译者就是处于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斡旋 者,目的是让信息顺利传播。翻译理论发展至此 已不能局限于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 为交际是一个社会过程,应考虑一些社会学因素。
•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翻译的交际理论最初见于奈达。 他曾经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 使用过信道、噪音、冗言、信息负 载等概念。
修辞学阶段(Rhetoric)
• 最早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的人是哲罗姆。他认为对非宗教文本 的翻译应该更自由一些。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世 俗文本的翻译日益增多,修辞成为这一时期的主 导模因(dominant meme)。
• 它体现在翻译重心由原语转向译语,可以说这 是那个位于原语和译语之间的钟摆在历史上多 次摆动中的第一次摆动———由原语摆向译语。 翻译中关注的不再是对原语的绝对忠实,而是译 语的可接受性,如清晰性、流畅性、可读性等等, 译者也不再是原文的奴仆。
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
• 如果说第一个阶段的重心是词,第二个阶段 的重心就是结构。因为零散的词是不能表达完 整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对圣经和其他宗教文 本的翻译尤其强调对语言形式的忠实。出于对 神的敬畏,也出于对被冠以亵渎神的罪名的恐 惧,这一时期的译者几乎都是采用完全直译的 手法。如果使用比喻,这一阶段应比喻为“翻 译就是复制”。
• 译文中的“渴望”一词以相同的修辞 手法传神地表达了原文中的双层涵义, 达到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效果。
• 切斯特曼把翻译研究纳入了模因论的研 究范围,从模因论的新视角,论述了翻译 模因的产生、传播和发展规律,从而把一 些互不关联的翻译观点联系起来,构建了 一个系统的翻译模因论。
• 翻译模因论从文化进化、知识进化、 技能进化的角度,阐明了翻译理论的形 成规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 系,澄清了“翻译理论无用论”等错误 观点。尽管有些论述还不够具体充分, 但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显而易见。
对三菱汽车即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效果。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将“人生而平等”显性表现 出来的同时,明确提出核心内容:汽车却有优有劣, 形成强烈反差,达到吸引译入语受众眼球的效果。
例2 原文:Obey your thirst.
译文:服从你的渴望。
• 原文是饮料雪碧家喻户晓的广告语, 文中“thirst”一词语义双关,既表 示口渴,也表示强烈的愿望。
西方翻译理论的八个阶段:
• 词语阶段(Words) • 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 • 修辞学阶段(Rhetoric) • 逻各斯阶段(Logos) •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目标语阶段(Target) • 认知阶段(Cognition)
逻各斯阶段(Logos)
• 体现在本杰明的思想中便是 翻译的透明性,他认为译者必 须克服译入语的障碍使之不至 于阻挡原语的光明。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表现为: 一是追求译文的客观性和明确性;二是强 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三是注重运用真正 科学的方法。
• 由这个模因衍生出来的概念主要有:奈达的 最小转换单位(minimal transfer)和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纽马克(New mark)的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Vinay and Darblenet的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等等。
谢谢观赏
词语阶段(Words)
• 词(Words)作为第一个模因,代表翻译思想的第 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语言观是古典希腊式的, 即语言是对现实的反映。词作为语言的符号其意 义是恒定的、绝对的。每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符 号系统去反映相同的客观现实。
• 因此翻译就是词与词之间的转换。如果把原文 比作一个房屋,词就是砖瓦。翻译就是用另外一 些砖瓦重建一个相同的房屋,这些砖瓦指的是另 一语言中与原语意义相同的词。因此这个模因的 含义是,意义是绝对的,也是恒定的。
翻译模因的进化:
• 翻译模因库中还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每一模因 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但又存在一定的 “突变”(mutation)。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变 异,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关系既非 等价,亦非转移,而是增值关系(additive relation),即A→A+A’
• 在翻译模因库中,大多数翻译 模因对翻译理论的进化和发展 有所裨益,从而促进了翻译理 论和翻译实践的发展,属共生 模因。
• 对Reiss和Vermeer来说,交际效度 就是交际目的的实现程度。因此德 国的翻译目的论(skopos)是这一阶 段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 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原文进 行不同程度的改写。
目标语阶段(Target)
• 与修辞阶段相同,目标语阶段的翻译 研究以译语为重心,优先考虑译语及译 语文化的相关因素。这是钟摆的又一次 摆动。所不同的是修辞模因强调对原文 的模仿,目的是以此来丰富译语文化,而 目标语模因则包括更广泛的翻译功能而 将原语置于次于译语的地位上。
• 而有些翻译模因,如“翻译理 论无用”模因、“不可译”模 因等,无助于翻译理论与实践 的发展,最终必然消亡,属寄 生模因。
例1 原文: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译文:人生而平等,汽车却有优有劣。
• 原文是仿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名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之意)。通过否定式 以及“汽车”取代“人”的改写达到了让源语读者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
109252018 余晓霞
模因的概念:
• 模因(m e m e )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生物学家
Dawkins 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
• Dawkins希望meme这个词类似于gene能描叙文化 现象的进化。基因是传递生物信息的单位,生物 体通过基因进行传播而得以生存。
逻各斯阶段(Logos)
• 逻各斯( logos)指的是语言。翻译走进语言 中心论时期。这种思想的含义是,语言具有创造 力,使用语言即是对神灵创造行为的模仿。阐释 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语言哲学,语言不是交流 的工具,而是表达、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手段,这 对语言中心论思想起了直接的影响。
• 从翻译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翻译又开始向原 语靠拢,尽量保留原语的陌生性、异质性和他者 性。钟摆又从译语摆向原语。逻各斯模因用不 同的方式复制自己,或者说从逻各斯模因中衍生 出许多新的翻译元素或新的模因。
• 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 : • 共生模因与寄主相互发展、互为生存 • 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 : • 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最终自行消亡
• 之后Susan Blackmore 在其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进一步提出类似于基因的运
行操作机制,认为,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自 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 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并最终决 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心理结构。
• 4、译者的决策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认知阶段(Cognition)
• 作为模因之一,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 学者的研究中。如列维(1967)和朱姆佩 尔特(1961)对翻译决策过程的研究;威 尔斯的部分研究工作,尤其是他后期的 研究工作也与认知密切相关。
• 他对翻译步骤的分类与其说是语言学 意义上的分类,不如说是心理学意义上 的分类。在他的研究中,直觉和创造力 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 Dawkins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了与基因相对应 的模因概念。因此,他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 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模因通过模仿和复制 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也就是通 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
• 道金斯指出,“音乐曲调、思想 观念、谚语、服装样式、陶罐制做 方式、房屋建筑样式等”,都是不 同形式的模因
• 目标语模因( target meme)最早于20 世纪70年代出现在伊文·佐哈尔的翻译 理论中,这一思想在图里、霍尔姆斯、 拉费维尔及其他翻译理论家的翻译理论 中得到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标语阶段(Target
• 目标语模因所代表的理论研究 方法常被描写为“翻译研究”,这 批学者也因此被称为“翻译研究 派”。“翻译研究派”坚持一种 描写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著名的 翻译多元系统论并在翻译规范的 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翻译模因的概念:
•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的传播总 是通过模仿,尤其是通过语言 进行传播。
• 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 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了。 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 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
• 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 究当属切斯特曼
•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于1997年出版《翻译 模因论———翻译思想的传播》,该书借 助模因系统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翻译思想 和理论,建立了翻译理论发展说。
•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的核心理念是规 范模因、策略模因和价值模因,三者互为 联系,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
• 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的概念或观点以及 翻译理论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如翻译的理论概念、规范、策略 和价值观念等。
• 翻译模因库中的五种超级模因(super memes)——源语-目标语模因(source target)、对等模因(equivalence)、不 可译模因(untranslatability)、意译- 直译模因(free-vs-literal)、写作即翻 译模因(all-writing-is-translating)
认知阶段(Cognition)
• 在目标语阶段,翻译被强调为人的 一种行为,而在认知阶段,翻译首先 被认为是人的大脑的思维活动,强调 翻译就是思考。这一阶段提出的主 要问题是:
• 1、译者大脑中思维情况到底是怎样 的?;
• 2、我,作为一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会经历什么样的情况?
• 3、什么是译者的自我意识或自觉性? 这种自觉性是否能促使译者变得自 知、自明?
• “语言科学”模因最典型的体现就是 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从事机器翻译研究 的人不再大谈神秘的语言能量,他们只关 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卡特福德在其专 著《翻译的语言学概念》中对shifts的 研究也是该模因的重要体现。
•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概括起来,“语言科学”模因的 含义有三层:一是对等;二是语言共 性;三是科学的精确的翻译步骤。
• 不过目前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影 响已从“科学对等”转向,更加偏 向社会语言学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在交际模因(Communication)所代表的发展阶 段,翻译被比喻成信息的传递。它所体现的翻译 思想不同于前面阐述的几种翻译理论的追求,没 有在被视为钟摆两端的原文和译文之间摇摆,而 是坚定地立在中间,把持一种平衡。
• 译者就是处于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斡旋 者,目的是让信息顺利传播。翻译理论发展至此 已不能局限于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 为交际是一个社会过程,应考虑一些社会学因素。
•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翻译的交际理论最初见于奈达。 他曾经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 使用过信道、噪音、冗言、信息负 载等概念。
修辞学阶段(Rhetoric)
• 最早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 翻译方法的人是哲罗姆。他认为对非宗教文本 的翻译应该更自由一些。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世 俗文本的翻译日益增多,修辞成为这一时期的主 导模因(dominant meme)。
• 它体现在翻译重心由原语转向译语,可以说这 是那个位于原语和译语之间的钟摆在历史上多 次摆动中的第一次摆动———由原语摆向译语。 翻译中关注的不再是对原语的绝对忠实,而是译 语的可接受性,如清晰性、流畅性、可读性等等, 译者也不再是原文的奴仆。
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
• 如果说第一个阶段的重心是词,第二个阶段 的重心就是结构。因为零散的词是不能表达完 整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对圣经和其他宗教文 本的翻译尤其强调对语言形式的忠实。出于对 神的敬畏,也出于对被冠以亵渎神的罪名的恐 惧,这一时期的译者几乎都是采用完全直译的 手法。如果使用比喻,这一阶段应比喻为“翻 译就是复制”。
• 译文中的“渴望”一词以相同的修辞 手法传神地表达了原文中的双层涵义, 达到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效果。
• 切斯特曼把翻译研究纳入了模因论的研 究范围,从模因论的新视角,论述了翻译 模因的产生、传播和发展规律,从而把一 些互不关联的翻译观点联系起来,构建了 一个系统的翻译模因论。
• 翻译模因论从文化进化、知识进化、 技能进化的角度,阐明了翻译理论的形 成规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 系,澄清了“翻译理论无用论”等错误 观点。尽管有些论述还不够具体充分, 但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显而易见。
对三菱汽车即熟悉而又耳目一新的效果。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将“人生而平等”显性表现 出来的同时,明确提出核心内容:汽车却有优有劣, 形成强烈反差,达到吸引译入语受众眼球的效果。
例2 原文:Obey your thirst.
译文:服从你的渴望。
• 原文是饮料雪碧家喻户晓的广告语, 文中“thirst”一词语义双关,既表 示口渴,也表示强烈的愿望。
西方翻译理论的八个阶段:
• 词语阶段(Words) • 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 • 修辞学阶段(Rhetoric) • 逻各斯阶段(Logos) •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 • 目标语阶段(Target) • 认知阶段(Cognition)
逻各斯阶段(Logos)
• 体现在本杰明的思想中便是 翻译的透明性,他认为译者必 须克服译入语的障碍使之不至 于阻挡原语的光明。
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
•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表现为: 一是追求译文的客观性和明确性;二是强 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三是注重运用真正 科学的方法。
• 由这个模因衍生出来的概念主要有:奈达的 最小转换单位(minimal transfer)和形式对等 (formal equivalence);纽马克(New mark)的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Vinay and Darblenet的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等等。
谢谢观赏
词语阶段(Words)
• 词(Words)作为第一个模因,代表翻译思想的第 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语言观是古典希腊式的, 即语言是对现实的反映。词作为语言的符号其意 义是恒定的、绝对的。每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符 号系统去反映相同的客观现实。
• 因此翻译就是词与词之间的转换。如果把原文 比作一个房屋,词就是砖瓦。翻译就是用另外一 些砖瓦重建一个相同的房屋,这些砖瓦指的是另 一语言中与原语意义相同的词。因此这个模因的 含义是,意义是绝对的,也是恒定的。
翻译模因的进化:
• 翻译模因库中还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每一模因 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但又存在一定的 “突变”(mutation)。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变 异,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关系既非 等价,亦非转移,而是增值关系(additive relation),即A→A+A’
• 在翻译模因库中,大多数翻译 模因对翻译理论的进化和发展 有所裨益,从而促进了翻译理 论和翻译实践的发展,属共生 模因。
• 对Reiss和Vermeer来说,交际效度 就是交际目的的实现程度。因此德 国的翻译目的论(skopos)是这一阶 段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目的论认为 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原文进 行不同程度的改写。
目标语阶段(Target)
• 与修辞阶段相同,目标语阶段的翻译 研究以译语为重心,优先考虑译语及译 语文化的相关因素。这是钟摆的又一次 摆动。所不同的是修辞模因强调对原文 的模仿,目的是以此来丰富译语文化,而 目标语模因则包括更广泛的翻译功能而 将原语置于次于译语的地位上。
• 而有些翻译模因,如“翻译理 论无用”模因、“不可译”模 因等,无助于翻译理论与实践 的发展,最终必然消亡,属寄 生模因。
例1 原文: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译文:人生而平等,汽车却有优有劣。
• 原文是仿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名句: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之意)。通过否定式 以及“汽车”取代“人”的改写达到了让源语读者
切斯特曼——翻译模因论
109252018 余晓霞
模因的概念:
• 模因(m e m e )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生物学家
Dawkins 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
• Dawkins希望meme这个词类似于gene能描叙文化 现象的进化。基因是传递生物信息的单位,生物 体通过基因进行传播而得以生存。
逻各斯阶段(Logos)
• 逻各斯( logos)指的是语言。翻译走进语言 中心论时期。这种思想的含义是,语言具有创造 力,使用语言即是对神灵创造行为的模仿。阐释 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语言哲学,语言不是交流 的工具,而是表达、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手段,这 对语言中心论思想起了直接的影响。
• 从翻译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翻译又开始向原 语靠拢,尽量保留原语的陌生性、异质性和他者 性。钟摆又从译语摆向原语。逻各斯模因用不 同的方式复制自己,或者说从逻各斯模因中衍生 出许多新的翻译元素或新的模因。
• 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 : • 共生模因与寄主相互发展、互为生存 • 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 : • 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最终自行消亡
• 之后Susan Blackmore 在其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进一步提出类似于基因的运
行操作机制,认为,模因之间也相互竞争,自 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 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并最终决 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心理结构。
• 4、译者的决策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认知阶段(Cognition)
• 作为模因之一,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 学者的研究中。如列维(1967)和朱姆佩 尔特(1961)对翻译决策过程的研究;威 尔斯的部分研究工作,尤其是他后期的 研究工作也与认知密切相关。
• 他对翻译步骤的分类与其说是语言学 意义上的分类,不如说是心理学意义上 的分类。在他的研究中,直觉和创造力 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 Dawkins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引入了与基因相对应 的模因概念。因此,他把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播 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模因通过模仿和复制 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也就是通 过一个过程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
• 道金斯指出,“音乐曲调、思想 观念、谚语、服装样式、陶罐制做 方式、房屋建筑样式等”,都是不 同形式的模因
• 目标语模因( target meme)最早于20 世纪70年代出现在伊文·佐哈尔的翻译 理论中,这一思想在图里、霍尔姆斯、 拉费维尔及其他翻译理论家的翻译理论 中得到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标语阶段(Target
• 目标语模因所代表的理论研究 方法常被描写为“翻译研究”,这 批学者也因此被称为“翻译研究 派”。“翻译研究派”坚持一种 描写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著名的 翻译多元系统论并在翻译规范的 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