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与发展建议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f6802c0242a8956aece4b4.png)
宁波—舟山港集疏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深水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集疏运系统管理的研究和提高上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战略环境,从集疏运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港口集疏运方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重要性及港口集疏运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宁波—舟山港;集疏运;港口物流管理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31 宁波—舟山港发展概述宁波—舟山港地处我国的东部沿海中间位置,背靠浙江省及长江中上游核心腹地,处在长江经济带与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的“T”型交汇点,内外辐射便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是我国的天然深水良港。
自2006年1月两港合并以来宁波—舟山港在港口地位、港口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获得了快速提升,2015年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89亿吨,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如表1所示。
2016年1-6月,宁波—舟山港总共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为4.58亿吨,同比增长0.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79.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8%,增幅居全球四大集装箱港口首位。
2 集疏运体系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贸易联系密切、迅速发展,商品进出口量急剧增加的大环境下,港口物流之所以能得到较快发展,是因为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港口物流的全程运输包括海上运输,港口装卸和内地运输(集疏运)三个环节,其中港口与内地各种交通方式的分工合作、相互衔接,形成了港口集疏运体系。
港口集疏运体系由水运、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管道及相应的站场组成,为货物全程运输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衔接场所,是港口经济能力传输的动脉,是港口与广大腹地相互联系的通道,是港口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
集疏运体系强调集、输、运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间的协调运作,需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实现整体的灵活性、连续性和高效性。
连云港港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
![连云港港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a64ff4af45b307e97197a6.png)
连云港港航运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作为现代航运的重要支柱,集疏运体系是将“集”“疏”“运”合理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核心部分为“运”,即交通运输,是应“运”本身要求而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的综合一体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
高效的航运集疏运体系能以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线、最低的费用,将货物及时、准确、安全地送至目的地,最终实现“门至门”运输,其完善程度决定了港口的吞吐量和竞争力。
连云港港以大宗散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近年来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连续增长趋势,202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2亿t,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超过500万TEU,港口发展势头迅猛。
1 连云港港航运集疏运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连云港港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以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为主,内河运输为辅,航空运输目前尚未形成规模。
随着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连云港港应加强完善其航运集疏运体系,进而充分发挥全国交通枢纽作用,提高其在航运市场中的竞争力。
1.1 铁路集疏运子系统1.1.1 发展现状连云港港地处我国交通T形位置,并依托于陇海兰新铁路。
作为我国大陆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陇海兰新线与新长线、京沪线、京九线相连接,将连云港港与全国各地联系起来。
当前,连云港迎来铁路建设高峰,在建的连盐铁路、即将开建的青连铁路、正式通过审批的连临铁路专线等都将与陇海兰新线共同促进连云港港口经济的发展,提高港口货物的运输效率,推动大陆桥运输。
新亚欧大陆桥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的自然条件,不仅辐射面广、运距短,而且吞吐能力大,集装箱船队运力强。
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近年来港口铁水联运完成箱量与过境运输箱量呈正相关关系(见图1),过境箱量的增加促进铁水联运完成箱量的增长,因此,大陆桥运输在铁水联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陆桥运输的增长带动铁水联运的发展。
图1 2010―2021年连云港港铁水联运完成箱量和过境完成箱量趋势1.1.2 存在问题(1)连云港港铁路运输主干线单一,铁路网不够密集。
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对策研究——以厦门港为例-物流-毕业论文
![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对策研究——以厦门港为例-物流-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0d8783ad15abe23492f4d3f.png)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港口集疏运系统是港口持续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集疏运能力与吞吐量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猛,致使过度依赖公路运输的集疏运系统面临拥堵不畅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现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分别提出对策。
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相关研究,阐述了港口的重要性,表明了港口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
其次,介绍了厦门港集疏运现状,重点分析了公路集疏运、铁路集疏运、水路集疏运和航空集疏运四个子系统,发现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主要问题是运输方式不协调。
然后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分别对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
最后,根据厦门港历年的集装箱吞吐量通过灰色预测来预测未来5年的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以此为据,预测出厦门港未来五年的集输运量,随后提出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发展战略,增强港口竞争力,为以后其他港口的集疏运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港口集疏运系统;吞吐量;时间序列分析法;灰色预测模型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study -- a case study of Xiamen portAbstractThe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rt,and the capacity of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roughpu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Xiamen port container throughput, hich has caused the problem of congestion in the over-reliance on road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amen port, the paper find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respectively.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s follows:Firstl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rt, and suggests that the meaning of port development to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econd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Xiamen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highway transportatio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and air transportation foursub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of Xiamen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not coordinated mode of transport.Finally, using the grey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container throughput many years ago forecast Xiamen port container throughput in the next five years,so as to predict Xiamen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freight volume of the next five years, then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Xiamen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competition of the port is strengthen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upgrading system of the other por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por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throughput;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 grey forecasting model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2)(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3)二、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现状 (4)(一)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结构 (4)(二)厦门港集疏运主要子系统现状 (5)三、厦门港集疏运系统存在问题 (7)(一)运输方式过于依赖公路运输,腹地资源无法拓展 (7)(二)海铁联运运输发展退步 (7)四、厦门港集疏运系统优化策略 (7)(一)厦门港集疏运量预测 (7)(二)厦门港集疏运系统发展对策 (13)五、总结与展望 (15)(一)总结 (15)(二)研究展望 (15)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港口码头的建设与疏港能力分析
![港口码头的建设与疏港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d31e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5.png)
港口码头的建设与疏港能力分析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物流枢纽,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这些港口码头的建设不仅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对于整个亚洲地区的国际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港口码头的建设与疏港能力进行分析。
对于一个国际物流中心,港口的疏港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疏港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货物的吞吐量。
港口的疏港能力与港口的规模有很大的关系,较大规模的港口码头通常具备更高的疏港能力。
而港口的建设则直接影响着港口的规模和疏港能力。
首先,港口的建设需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个先进的港口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码头设施,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仓储设备、起重机械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增加疏港能力。
在香港,多个港口码头已经进行了现代化设施的升级和改建,如深水埗碼頭等。
这些现代化的设施为香港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进出港。
其次,港口的建设还需考虑航道和航道深度的保持和改善。
航道的保持和改善可以提高港口的可达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
香港多个港口码头的航道维护是由香港港务管理局负责的,他们定期进行航道的疏浚工作,确保航道足够深度以容纳大型船舶的通行。
此外,香港还通过修建新的航道和港口码头来增加港口的疏港能力,如北大屿山新港区等。
再次,港口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的优势。
香港位于亚洲的地理中心,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这使得香港可以成为东西方和南北方交汇的重要枢纽港口,方便货物的中转和贸易活动的开展。
香港的地理位置使得港口码头能够更好地连接亚洲大陆与世界各地,提供了快速和便捷的货物运输的渠道。
此外,港口码头的建设还需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港口建设和运营需要遵循环保原则,减少环境污染。
香港港务管理局在港口的建设中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废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垃圾分类和处理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ff688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4.png)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
一流强港的建议
要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实现世界一流强港,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加快港口、码头、道路、铁路以及水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集疏运的效率和容量。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港口集疏运的运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3.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完善港口集疏运的管理体制,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和团队,加强协同合作,提高决策和运营的效率。
4. 加强物流配套服务: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配套服务,包括货物打包、贮存、过检、报关等环节,提高整个集疏运过程的无缝衔接和高效运作。
5. 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加强科技研发,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港口集疏运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增强港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6.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际一流港口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开展联合运营和互联互通,提高整体的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
7.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港口集疏运的安全管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技术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港口运作的安全可靠。
8. 加强环保措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减少港口集疏运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建立绿色港口和环保示范。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建议,可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高港口集疏运通道的效率和质量,使港口成为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
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
![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e28b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c.png)
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一位。
在其物流体系中,公路运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提高上海港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分析1.集疏运需求量大:上海港货物流量庞大,需要大量的集装箱运输车辆和货物运输车辆来满足运输需求。
2.运输距离远:上海港的进出口货物达数以亿吨计,需要将货物运输至全国各地,因此公路集疏运的距离较远。
3.运输时间紧迫:上海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港,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时间非常紧迫,需要快速、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
4.道路拥堵严重: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给公路集疏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受天气和交通管制影响: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输易受天气的影响,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公路集疏运的效率。
二、对策研究1.加强车辆管理和调度:建立完善的车辆管理系统,合理规划车辆调度,保证车辆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空驶率,提高集疏运的效率。
2.优化路线规划:采用智能化的路线规划技术,根据货物目的地和交通状况,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3.加大运输车辆投入:增加公路集疏运的运输车辆数量,提高运力,缓解运输压力,保证货物的及时到达。
4.提高道路建设和维护水平: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减少拥堵,保障公路集疏运的顺畅进行。
5.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天气突发情况和交通管制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协调联络,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结语通过对上海港公路集疏运特征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上海港的集疏运效率,降低成本,为上海港的发展和物流体系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上海港公路集疏运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港口综合物流枢纽规划的港口功能优化方案
![港口综合物流枢纽规划的港口功能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d50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e.png)
港口综合物流枢纽规划的港口功能优化方案引言:港口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港口综合物流枢纽的建设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港口综合物流枢纽规划中的港口功能优化方案,旨在提高港口的效率和竞争力。
一、港口功能的现状分析港口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环节,其功能的合理规划和优化对于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目前,许多港口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不充分、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港口综合物流枢纽规划需要对港口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和优化。
1.货物装卸功能货物装卸是港口的核心功能之一,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港口的运营能力。
目前,一些港口在货物装卸方面存在着效率低下、设备老化等问题。
为了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b.优化装卸流程,减少装卸时间;c.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2.货物仓储功能货物仓储是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货物的储存和保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一些港口的仓储设施存在着容量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
为了优化货物仓储功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增加仓储设施的容量,满足货物存储需求;b.建立科学的货物分类和管理制度,提高仓储管理效率;c.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仓储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航运服务功能航运服务是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船舶的安全、航行和服务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一些港口的航运服务功能存在着不完善、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航运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完善船舶进出港的通关手续,简化操作流程;b.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提高港口的安全性;c.提供船舶维修和维护服务,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
二、港口功能优化方案为了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需要制定科学的港口功能优化方案。
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港口布局根据港口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合理规划港口的布局。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0199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0.png)
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思考一、现状分析1.港口物流的重要性港口是国际货运的重要枢纽,承担着货物集散和转运的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港口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2.港口物流的问题首先,港口物流的效率问题。
由于港口货运量大、作业量大,有些港口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上效率低下,导致货物滞留、成本增加等问题。
其次,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港口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纸质文件管理,信息流程不畅,导致操作效率低下。
另外,港口物流的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3.港口物流的发展趋势面对以上问题,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化。
数字化是指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智能化是指港口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环保化是指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
当前,国际上许多港口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积极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战略1.数字化建设为提高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需要推动数字化建设。
港口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货物装卸、堆存、货物进出港等环节实现信息化操作。
同时,港口应加强物流数据的共享,提高信息流畅度,降低物流成本。
2.智能化升级为提高港口物流的效率,需要推动智能化升级。
港口应加快设备自动化进程,实现集装箱码头、堆场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同时,港口还可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3.环保化发展为推动港口物流的绿色发展,需把环保问题纳入发展战略。
港口应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提高港口物流的环保水平。
三、发展路径1.建设信息平台为推动数字化建设,可建设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该平台可整合港口物流的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货物追踪、货物调度等功能,提高货物操作和管理的效率。
2.投资设备更新为推动智能化升级,港口应加大对设备的更新投资。
可引进大型起重设备、自动装卸设备等,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同时,还可引进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导航技术等,提高港口运输的智能化程度。
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分析
![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b74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4.png)
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分析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模式,通过将货物运抵港口后进行报关、集疏和港运等环节,实现货物的快速便捷运输。
在这种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的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的一些分析。
首先,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需要注重交通流量的分析和预测。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增加,因此需要进行交通流量的及时分析和预测。
这可以通过统计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未来几年的货物量增长率等方式进行。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对策,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交通流量。
其次,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需要考虑多种出行方式的综合利用。
在现代物流中,不仅包括货车运输,还有货运船、铁路和航空等多种出行方式。
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出行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港口周边的道路网,使得不同出行方式之间能够顺畅衔接,减少货物装卸和转运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还需要考虑港口周边的城市和产业布局。
港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门户,其周边的城市和产业布局对港口的交通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包括城市人口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港口周边的交通设施和道路状况等。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对策,包括增设高速公路、改造繁忙路段和调整交叉口等。
最后,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需要结合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港口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传递,帮助货车司机选择最佳路线和避免交通事故。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提供交通拥堵预警和调度管理功能,提升港口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运抵报关集疏港模式下港口道路交通规划对策分析需要注重交通流量、综合利用出行方式、考虑港口周边的城市和产业布局,以及结合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这些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港口交通的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港口交通管理的发展与改善方向
![港口交通管理的发展与改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35d49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2.png)
港口交通管理的发展与改善方向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交通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交通管理的发展与改善方向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港口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改善方向的建议。
一、港口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港口交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港口设备和货物的实时监控,提高港口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港口的货物调度和路径规划,减少拥堵和延误。
2.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是港口交通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引入智能交通技术,可以实现港口交通的智能化监控和调度。
例如,利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调整交通信号,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通过智能导航和车辆识别技术,提高港口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绿色交通的推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交通成为港口交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减少港口交通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建立绿色交通政策和标准,促进港口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港口交通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港口交通管理的改善方向1.加强港口交通规划港口交通规划是港口交通管理的基础。
为了提高港口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需要加强对港口交通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合理规划港口交通网络,确保港口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衔接顺畅。
其次,要优化港口交通设施的布局,提高港口交通的运行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对港口交通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提高港口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港口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港口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加大对港口交通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首先,要加强港口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提高港口交通的通行能力。
其次,要改善港口停车设施,方便货车和私家车的停放。
另外,还应加强港口码头和航道的维护和升级,确保港口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设计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9c81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8.png)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设计港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承担着进出口贸易货物的集散、中转与运输任务。
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保证货物的高效流通以及港口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港口集疏运系统的优化设计,从港口的布局规划、设施建设和物流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港口布局规划港口布局规划是港口集疏运系统设计的基础。
一个科学合理的港口布局能够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港口布局规划中,需要考虑港口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以及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等因素。
对于地理位置而言,港口应该尽量选择在水深、地势平坦的地区,以方便大型货船的进出。
同时,港口需要考虑到大陆与海洋的连接情况,选择适合的水域进行建设。
在自然环境方面,港口布局需要考虑水域潮汐、水质、风力等因素。
港口的布局应该合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证港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交通条件也是港口布局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港口的距离陆地交通干线的远近,以及与现有的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网络的连接情况,都会影响港口集疏运系统的效率。
最后,港口布局还需考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
港口应该避免对周边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造成过大的压力,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证港口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二、港口设施建设港口设施建设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港口设施建设能够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首先,港口需要相应的码头和泊位。
码头和泊位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货船和集装箱船等各类船只的装卸需求,并保证船只的安全进出港。
此外,港口还需要配备起重机、运输机械等设备,以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
设施的选型和配置要根据港口的吞吐量和货物类型进行合理安排。
另外,港口设施建设还需要考虑到货物的仓储和保管需求。
港口应该建设合适的货物仓库、堆场,保证货物的存放和保护。
三、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港口集疏运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港口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
上海港物流集疏运系统现状及优化建议
![上海港物流集疏运系统现状及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8272a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8.png)
问题剖析
1、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尽管上海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的信息平台仍无 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致使货主、船东、 港口等各方无法实时掌握物流动态,影响整个集疏运系统的效率。
2、物流效率低下
受制于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问题,上海港的物流效率尚有待提高。不同运输 方式之间的转换环节过多,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时间。
五、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的优化已成为必然趋 势。通过完善运输网络、引入现代仓储技术、优化装卸流程、提倡绿色物流等多 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我们也应看到,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 同努力才能实现。
3、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港口管理部门应对各类货物的到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装卸效率。同时, 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简化通关手续,降低物流成本。此外, 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港口管理软件,优化港口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结论
上海港作为全球物流的重要枢纽,其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运作效率对于全球贸 易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次演示通过对上海港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深入剖析,揭 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然而,优化是一个持 续的过程,需要上海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在文献综述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输 效率、优化策略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这些研究为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 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对于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现状,我们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上 海港拥有丰富的集装箱航线,与全球主要港口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其次,港口的 集装箱处理设施完备,包括装卸设备、堆场以及冷藏箱等;最后,上海港的信息 系统建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3909e7fab069dc50220171.png)
二 、我 国港 口集疏运 系统存 在的问题
1 . 港 集疏 运体 系 结构 不平 衡 ,铁路 、水路 【 匕 例偏 低 从 结 构来 看 ,在 港 广 l 企 业 货物 和集 装 箱秤 吐 量 中水 水
一
年的2 3 6 . 6 万 T E I . I ,年 均 增 长 1 0 % 以上 。 中 欧班 列 呈现 中转 和公 水 L f J 转垲 f 比较 大 ,铁 水 中转 量 占比较 小 根 据 『 关 统 计 ,全圈港 口集 装衍 桀疏 运 垃 中 ,公路 约 占 8 5 %, } 央 速增 长势 头 , 截至 2 O 1 6年年 底 , 已累 计开 行 2 , 9 6 4 列, 彳 4 %,而 铁路 仅 占 1 % 左 有 凋研 数 据 尔 ,货 运 行线路达 3 9条。2 0 1 6 年 ,铁路集装箱 、商 品汽车 、散 水路 约 占 l 货快 运 量 比上年 分别 增长 4 0 %、5 3 %和 2 5 %。 物铁 水 中转 城 比例 趔 过 1 0 % 的只有 连云 港港 控 股集 团柯
k r oa d ho r i z N。 s i l on右 煤 炭 、矿石 、油 品 、集 装箱 等 四大 货种 吞 吐量 占各港 位 ,内陆地 I : 的 货主 不 用 到沿 海 港 口办 理 货物 进 广 _ 1 市 批
r ] 企业 总 吞 吐链 的 半均 比重约 为 7 0 %,说 明 四大 货种 仍然 手续 ,在 无水港 内就能享受 “ 属地 中报 ,r I 岸验放” ,亢 : 报 关 、报检 等 手续 。这 不仅 有 利 于沿 海 港 口加 强 是 我 团港 口企 业经 营 的 主要 货种 。相 比之 下 ,长江 港 口市 成 订 舱 、 量 场 集 中度 偏 低 ,市 场 竞争 激 烈 。据 统 计 ,长 江 沿线 获 得码 与 内陆地 区 的联 系 ,扩 大 了港 口腹 地范 围 ,而 且 为广 大 中 头 经营 许 可 的经 营 人有 2 , 7 0 0多家 ,其 中吞 吐量 超过 5 0 0 西部 地 区 的 客户 提供 了便 利 ,降低 了运 输 成本 ,这 也 促使 万 T 以上 的仅 有 7 0多家 , 小、 散、 弱是 长 江港 口重要 特征 , 港 口与 口岸单 位 提供 的 服 务越 来越 接 近 外 贸进 } H口货 物 的 i
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与发展建议
![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与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a5c5f1e10a6f524ccbf85b9.png)
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及发展建议刘梦涵安旗林奚宽武赵晓辉马明港口集疏运通道是以港口为起讫点,与经济腹地相互联系的货物运输通道,是港口与广大腹地之间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货物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关键,是港口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完善港口与经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通道对于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强化港口辐射和集聚能力,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集疏运通道通常涉及公路、铁路、管道、水运四种运输方式。
一港口集疏运通道层次划分根据集疏运通道所承担的不同服务功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外集疏运通道;二是衔接集疏运线路。
对外集疏运通道:港口联系内陆经济腹地的货物运输通道,是提升港口辐射能力和拓展经济腹地的重要基础设施,通常由一条或者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铁路干线等交通干线共同组成。
衔接集疏运线路:连接港区与港口城市、交通干线的货物运输线路,是与港口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的交通基础设施,通常表现为疏港公路、城市道路、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等交通形式。
二集疏运需求预测思路与方法本文以山东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港口集疏运需求预测思路和方法,在对各种集疏运方式的运输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公路集疏运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1、预测思路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港口发展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需求,因此进行集疏运需求预测是重要前提。
集疏运需求预测的主要思路是:(1)以山东沿海各港口的总体规划基础,结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对未来山东沿海各港口的集疏运量进行预测;(2)依据沿海港口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按照“宜水则水、宜公则公、宜铁则铁”的原则,预测各种运输方式在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中承担的比重;(3)根据对港口与经济腹地的联系紧密程度,预测山东沿海港口分方向集疏运量;(4)山东沿海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主要通过公路完成,散杂货物中也有部分通过公路集疏,公路在集疏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舟山港域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建议
![舟山港域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27a6dbf0029bd64783e2cc0.png)
年略有下降 , 比重为 4 . O %。 1 . 4 大宗 散货 为舟 山港 域主 要 中转货 物
联络道 ; 其停机 坪总面积约 5 万 m , 可 同时停放 3 架 中小型飞机 ; 候机楼面积约 1 万m , 年旅客吞 吐
舟山普 陀 山机场位于朱 家尖 ,1 9 9 7年建成通
航, 现为 4 D级地方 民用机场 , 是浙 江省 4 个 国内支 线 机场之一 。 普陀 山机场总 占地 面积超过 2 0 0 h m ,
跑 道长 2 5 0 0m, 宽6 0m, 拥 有 2条 长 2 3 0m 的 双 向
和衔接场所 , 港 口集疏运 系统对 区域经济发展起 着 化趋 势明显 ,各 国 日益重视 大型深水码头 的建设 ,
十分重要 的引导和汇聚作用 。
以满足大 型船 舶 的靠泊需 求 。舟 山港 域深水岸线
资源 比较丰富 , 规划港 口岸线长度约为 2 8 0 k m, 其
中深水岸线长度约为 2 4 6 k m, 而舟 山港域 可成片开 4 8 k m, 占浙江省未利用可成 片 从全球航运 网络体 系来看 , 舟 山港域拥有 6 条 发 的岸线总长达到 1 2 %。 途经我 国的主要 国际航线 , 具有发展成为国际航运 开发岸线资源 的 7 中心 的潜力 ; 从 国内航运网络体系来看 , 舟 山群 岛 新 区作为我 国首个国家级群 岛新 区, 地理位置非 常 1 . 2 舟 山港域 进一 步开发 建设
【 关键词 】 舟 山港域 ; 集疏运 系统 ; 岸线资源
展在政 策方面得 到了国家 的支持 。舟山凭 借其丰 富的深水 港 口资 源 、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 国家政策的 成为长三角地 区货物进出 口的海 上门户。 港 口集疏运系统是 与港 口相互衔接 , 主要为集 支持 ,
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
![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21ec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3.png)
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码头所承担的货物集散和疏运任务越来越重要。
港口码头的集疏运调度与优化是确保港口运营高效、安全、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的意义重大。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承担着大量的货物集散和疏运任务。
如果港口码头的集疏运调度不合理,将会导致货物滞留、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等问题,给整个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可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的便利性。
然而,当前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投资和建设的原因,许多港口码头的装卸设备和基础设施滞后,导致装卸效率低下。
其次,缺乏科学合理的调度和优化方法,导致港口集疏运过程中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长、拥堵现象严重。
再次,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足,导致港口码头的集疏运调度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造成运营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
首先,应加大对港口码头的投资,不断改善装卸设备和基础设施,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
其次,应引入先进的调度和优化方法,如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的调度系统,通过对港口内各个岗位和车辆进行优化调度,实现集疏运的高效率和顺畅运营。
同时,应加强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全面的信息系统,实现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和快速反馈,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合作机制,如建立港口码头联盟,通过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集疏运的协同发展和优化。
在实施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应在进行调度和优化的同时,保证港口码头的安全和环保,避免因为追求高效而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
其次,还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港口码头集疏运调度与优化工作。
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与路线规划研究
![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与路线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61de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a.png)
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与路线规划研究一、引言港口物流集疏运是现代物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着国家贸易能力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与路线规划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研究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是在港口内部或周边建立高效、灵活的物流组织体系,目的在于提供快速、便捷的货物装卸、仓储和运输服务。
它涉及到港口内部岸轮、码头、装卸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协同作业。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首先,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注重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以提高整个运输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通过设备和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可以减少人为操作,提高效率。
其次,港口各方主体之间的合作也是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研究的重点。
合作包括港口当局与码头经营企业、航运公司、海关、物流企业等各方之间的协同作业,目的是优化整个港口物流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
最后,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要关注可持续发展。
在运输过程中,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港口物流集疏运组织需要采取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改善货物装卸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路线规划研究路线规划是港口物流集疏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涉及到货物从源头到目的地的最佳运输路线选择。
路线规划研究旨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货物损失。
首先,路线规划需要考虑运输距离和时间。
根据货物的种类和交货期限,选择最短距离和最快速度的路线是关键。
同时,要考虑交通流量、运输工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其次,路线规划还需要对运输成本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计算运输距离所需的燃料消耗和人工成本,以及运输工具维护和保险费用。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路线。
最后,路线规划还要关注货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选择的路线应减少货物受损或丢失的风险,同时确保货物交付的可靠程度。
这可以通过选择有良好保安措施的运输通道和合作可靠的物流企业来实现。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a0772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f.png)
关于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作为物流枢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已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战略目标。
港口集疏运通道是指与港口紧密相连的海上、陆上、空中、信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联运系统。
通过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可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加快货物流转速度,进而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挖掘,以及建设优化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港口在全球物流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来说,港口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各大港口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运输压力。
为了提高我国港口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必须对港口集疏运通道进行优化建设,实现集装箱、散货、液体货物等多元化货物的快速、高效输送。
首先,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的现状需要充分了解。
目前,我国各大港口之间的联运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海运、水运、陆运、铁路运输等多种模式。
但是,这些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性不足,信息共享不畅,导致整个港口物流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碎片化和低效率。
港口之间的互补性和协同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
其次,我国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挖掘。
在当前的港口物流体系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港口内部设施设备不够先进、信息化水平不高、配套服务不完善等。
此外,港口之间的衔接和对接也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实现多式联运的顺畅开展。
另外,港口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强,比如道路、桥梁、收费站等设施,以保障货物运输的畅通无阻。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
首先,应加强港口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集疏运通道需求分析及发展建议刘梦涵安旗林奚宽武赵晓辉马明港口集疏运通道是以港口为起讫点,与经济腹地相互联系的货物运输通道,是港口与广大腹地之间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货物一体化运输组织的关键,是港口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完善港口与经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通道对于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强化港口辐射和集聚能力,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港口集疏运通道通常涉及公路、铁路、管道、水运四种运输方式。
一港口集疏运通道层次划分根据集疏运通道所承担的不同服务功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外集疏运通道;二是衔接集疏运线路。
对外集疏运通道:港口联系内陆经济腹地的货物运输通道,是提升港口辐射能力和拓展经济腹地的重要基础设施,通常由一条或者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铁路干线等交通干线共同组成。
衔接集疏运线路:连接港区与港口城市、交通干线的货物运输线路,是与港口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的交通基础设施,通常表现为疏港公路、城市道路、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等交通形式。
二集疏运需求预测思路与方法本文以山东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港口集疏运需求预测思路和方法,在对各种集疏运方式的运输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公路集疏运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1、预测思路沿海港口集疏运通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港口发展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需求,因此进行集疏运需求预测是重要前提。
集疏运需求预测的主要思路是:(1)以山东沿海各港口的总体规划基础,结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对未来山东沿海各港口的集疏运量进行预测;(2)依据沿海港口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按照“宜水则水、宜公则公、宜铁则铁”的原则,预测各种运输方式在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中承担的比重;(3)根据对港口与经济腹地的联系紧密程度,预测山东沿海港口分方向集疏运量;(4)山东沿海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主要通过公路完成,散杂货物中也有部分通过公路集疏,公路在集疏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需要预测港口生成的公路交通量。
预测依据是根据相关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公路集疏运量与交通量的换算关系。
港口集疏运需求分析预测思路见图1。
图1 预测思路2、预测方法(1)港口吞吐量与集疏运量的换算关系港口货物的集疏运方式可以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类。
港口吞吐量与集疏运量的换算关系取决于港口水水中转吞吐量所占比例和水陆中转吞吐量的所占比例。
港口水陆中转吞吐量是指货物水陆中转运输产生的吞吐量,包括公路、铁路、管道以及皮带机等其他运输方式。
水水中转吞吐量是指由货物水水中转运输产生的吞吐量,包括内河、沿海支线与国际航线的中转运输和国际中转运输。
不同港口的水水中转比重差别很大,一般而言,枢纽港的深水港区承担的水水中转运输量较大。
图2 港区集装箱中转示意图注:以100个单位的货物为海运、内河和海运中转,800个单位的货物为公路、铁路和海运中转为例。
根据吞吐量和集疏运量的定义,港口与水运之间1个单位的货物交换产生1个单位的集疏运量和1个单位的吞吐量,港口与陆路运输之间1个单位的货物交换只产生1个单位的集疏运量,不产生吞吐量,故集疏运总量为1800,吞吐量为1000。
因此:集疏运量=水水中转吞吐量+水陆中转吞吐量×2;吞吐量=水水中转量+水陆中转量。
(2)集装箱集疏运量与交通量的换算关系港口公路集装箱集疏运量与生成交通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根据调查分析与研究,确定集装箱公路集疏运量与集卡车数量的比例关系约为1.02 : 1,即1辆集卡车平均装载1个TEU左右,谓之集卡车的装载率,即:装载率(TEU/辆)=集卡车数(辆))公路集疏运量(TEU≈ 1 TEU/辆集卡车与标准小客车的折算系数为3,因此交通量(pcu)与公路集疏运量的换算关系为:交通量(pcu)=集卡车数(辆)× 3=辆)装载率()公路集疏运量(/TEU TEU× 3≈ 公路集疏运量(TEU)× 3即1个TEU对应3个pcu,或者说,目前,公路集装箱集疏运量与交通量的换算系数约为3。
(3)散货集疏运量与交通量关系散货货车公路交通量与散货集疏运总量、货车实载率和车型构成相关。
=散货集疏运量散货交通量实载率标准小汽车平均核定载重(单位:pcu) 确定实载率提高货车实载率,以提升运输水平,减少物流成本,降低公路交通量是山东省未来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预计规划年山东省货车实载率为0.70。
确定标准小汽车平均核定载重标准小汽车平均核定载重取决于该港口集疏运车辆车型构成。
G204回里和望城调查站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小货车交通量为2507辆,平均核定载重1.9吨;中货车交通量为1247辆,平均核定载重5.1吨;大货车1237辆,平均核定载重12.7吨;拖挂车1348辆,平均核定载重26.2吨。
经过测算,G204单位标准小汽车平均核定载重为4.5吨。
研究认为,港口集疏运车型拖挂车、大货车所占比重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并且朝着重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标准小汽车平均核定载重未来将会有所提升。
因此,预测规划年山东沿海港口散货车单位小汽车的平均核定载重约为5吨,即5吨/pcu。
确定散货公路集疏运量与公路交通量的关系3.5 散货集疏运量散货交通量三 港口集疏运通道发展建议1、港口集疏运通道发展原则综合统筹:统筹考虑集疏运与综合交通、港口及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在结合山东特色和港口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集疏运方式的优势;突出重点:重点服务主要港口和核心港区,优先考虑通道发展和重点货类的发展; 系统高效:系统规划集疏运布局,充分提高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2、对外集疏运通道发展建议(1)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促进港口集疏运结构调整,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为港口带来了大规模的集疏运需求。
2020年山东省港口集疏运量22.7亿吨,2009~2020年,预计年均增长约7%。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结构合理的综合集疏运网络是山东省未来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山东省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
将来应注重加快水运、管道、铁路集疏运方式建设,与港口通过能力协调发展,提高水水中转、水铁中转的比重,发挥其在大宗物资运输中优势;稳步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发挥公路灵活机动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公路集装箱快速运输网络。
(2)加快重点铁路干线建设,构建港口与中远程经济腹地之间的大容量集疏运通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山东省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沿海港口铁路集疏运能力总体偏低,成为制约港口集疏运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烟台港等港口发展过程中该问题已经比较突出。
建议加快区域铁路干线建设,尤其是东西向干线铁路的发展,按照双线、电气化高标准建设要求,重点推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德龙烟铁路、邯济铁路、青岛—连云港铁路等铁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将有助于确立山东省在我国“北煤南运”装船港的重要地位,提高山东省服务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的对外运输能力,提升山东省港口群在我国沿海港口大宗物资进出口运输格局中的地位。
(3)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干线公路,增强主要通道快速集疏运能力,完善集装箱运输网络山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交往密切,干线公路网是承载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的重要桥梁,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干线公路网将面临更多的交通运输需求,同时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是集装箱运输的主要载体,是港口中短途集疏运的主要交通方式,港口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增长,将带来干线公路集疏运量的持续增加。
据测算,2020年,山东省沿海港口公路集疏运量将达到7.2亿吨,约为现状的1.7倍。
未来青岛港等沿海主要港口部分重点对外集疏运通道上将面临较大交通压力,建议全省干线公路网升级改造时,应充分考虑港口集疏运需求,重点增强青银高速、青兰高速、日兰高速以及G309、G327等国省干线在山东境内的通行能力,以适应港口快速增长的公路集疏运需求。
2、衔接集疏运通道发展建议(1)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港口发展,建议衔接集疏运线路规划适度超前港口运输需求。
衔接集疏运线路是港口发展的生命线,它的畅通对于港口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港口的规模化发展往往会加快港区后方土地开发、临港工业发展、滨海新区建设,城市建筑一旦形成,对于港口未来开辟新的集疏运通道带来极大难度。
青岛前湾港区、日照岚山港区发展过程中均面临类似问题。
要求集疏运规划过程中应该以战略眼光看待山东省港口未来的发展,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统筹、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整体把握沿海港口的发展趋势和集疏运需求,布局安全可靠、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集疏运线路,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港城矛盾,集疏运通道规划应适度超前港口的发展。
(2)针对疏港公路发展不能完全适应港区集疏运需求的情况,加快建设部分疏港公路。
随着山东省港航建设的推进和港口条件的改善,未来货物吞吐量将持续增长,部分疏港公路发展难以适应港口的集疏运需求。
部分尚未建设疏港公路的港区需要新建疏港公路,而部分港区疏港公路的规划难以承载未来的集疏运需求,尤其是“十二五”期内部分港区集疏运通道呈现压力过大的趋势,建议新增疏港公路,包括:烟台港栾家口港区、烟台港蓬莱东港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青岛港前湾港区、威海港石岛港区、威海港靖海湾港区等港区。
(3)对于集疏运压力大、已经建成的老港区,建议按照功能分离的思路,对其进行改扩建,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
青岛港前湾港区、芝罘湾港区等老港区未来将承担更大的公路集疏运需求,这些港区与城市空间布局紧凑,未来重新规划建设一条专用集疏运通道的难度较大,在未来交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建议按照功能分离的发展思路,分离疏港车流与社会车流,增大疏港通道的运输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港区的对外集疏运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4)对于发展潜力大、集疏运潜在需求大的新港区,充分预留集疏运通道建设条件。
从山东省三大沿海主要港口将来重点打造的港区分析,董家口港区、西港区为青岛港和烟台港的接续性新兴港区,岚山港区为日照港重点开发的港区,从集疏运线路规划情况来看,虽然这些港区均规划有多条集疏运公路,但已经明确技术等级和线位仅有一条或者两条在建的主要集疏运公路,为了适应这些港区未来集疏运需求潜在的快速增长,建议在城市规划和临港工业规划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用地,预留集疏运通道建设条件,为港区可能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5)根据铁路干线建设节奏,同步建设疏港铁路。
规划对公路集疏运需求的适应性评价是以国家和山东省铁路网规划实施方案为基础,在铁路干线和疏港铁路支线同步发展,疏港铁路将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承担合理比重的前提条件下开展的。
要求港区规划过程中高度重视疏港铁路建设,根据全省铁路干线的建设速度,同步建设疏港铁路,按照港区需求规模引入铁路支线或者干线铁路直接进港,以减轻港区的公路集疏运压力,实现港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