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中和滴定基本操作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步骤详细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步骤详细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步骤详细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酸碱中和滴定实验这档子事儿!这实验啊,就
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之旅。

首先,得把那些瓶瓶罐罐啥的准备好呀,滴定管、锥形瓶,这可都
是主角儿呢!就好比战士上战场,不得把枪啊刀啊准备齐全咯。

然后呢,把标准溶液装进滴定管里,这就像是给战士装满弹药一样。

可别小看这一步,装得不好,后面可就乱套啦。

接着,把待测溶液倒进锥形瓶里,这锥形瓶就像个小舞台,等着主
角来表演呢。

再之后,开始滴定啦!这可是最关键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控制滴
定管,让溶液一滴一滴地落下去,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不能急也
不能慢。

一边滴一边还得看着指示剂的变化,这指示剂就像是个信号灯,告
诉你啥时候该停。

要是没看准,那可就前功尽弃喽。

你说这像不像在走钢丝,得时刻保持平衡?
等指示剂颜色一变,嘿,这就到终点啦!就好像跑步比赛冲过了终
点线一样,那叫一个激动人心。

但是可别高兴得太早,还得准确读数呢,眼睛可得瞪得像铜铃一样,不能有一丝马虎。

做完实验,还得好好收拾收拾,把东西都归位,就跟咱干完活儿得把工具放好一个道理。

你想想,要是每一步都做得认认真真,那得出的结果肯定靠谱呀!这实验不就像人生一样吗,每一步都得走得稳稳当当的,才能有个好结果。

所以啊,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不能马虎,要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对待它。

这样才能在这场化学的奇妙之旅中收获满满呀!大家可都得记住咯!。

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曲线解析

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曲线解析

高二化学知识点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曲线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它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而滴定曲线则是研究这类反应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高二化学中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曲线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滴定曲线的基本概念滴定曲线是指在滴定过程中,酸碱溶液体积的变化与酸碱反应进程的关系所绘制出的曲线。

它通常是通过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使两者发生中和反应,观察并记录酸碱溶液体积变化的过程。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滴定曲线可以分为强酸与强碱的滴定曲线、弱酸与强碱的滴定曲线以及弱酸与弱碱的滴定曲线。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讨论强酸与强碱的滴定曲线。

二、滴定曲线的特点及解析1. 初始阶段滴定反应开始时,滴定液以小滴加入待测溶液中,此时待测溶液的pH值较低。

滴定曲线的第一段通常表现为水平直线或轻微的上升趋势,并在该段上方有一个较大的峰值,这是由于待测溶液的酸性较强,滴定液与其反应后,pH值上升较慢。

2. 中间阶段当滴定液继续滴加进入待测溶液时,酸和碱的等浓度点逐渐接近,滴定曲线会出现一个非常陡峭的区域,称为“垂直区”。

在这个区域内,pH值变化很快,对应的体积变化也非常明显。

这是由于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酸碱反应达到接近等当点(酸碱滴度相等)。

3. 终点阶段滴定曲线的终点处于“垂直区”的最后部分,即pH值随着滴定液的加入呈现急剧上升趋势。

此时,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完全中和,达到了反应的终点。

可以通过加入指示剂来辅助判断滴定曲线的终点位置,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酸亚铁等。

三、滴定曲线中的重要参数1. 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是指滴定反应达到完成的时刻,通常是指观察到滴定溶液的颜色突变或者指示剂的溶色变化。

在滴定曲线中,滴定终点对应于曲线的最陡峭点,也就是pH值变化最为显著的位置。

2. 等当点等当点是指当酸和碱摩尔数相等时,滴定反应的中和点。

对于强酸与强碱的滴定曲线而言,等当点的pH值为7。

中和滴定实验

中和滴定实验

中和滴定实验1. 实验原理中学化学只要求掌握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因此计算依据是:H+ +OH-=H2O,即强酸电离出来的n(H+)与强碱电离出来的n(OH-)应相等。

中和滴定的终点可借助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

2. 实验步骤(用已知浓度的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①用移液管准确吸取一定量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

②记录碱式滴定管内溶液的初读数后进行滴定。

滴定时左手挤压玻璃球处的橡皮管,右手拿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绕一个方向),滴至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浅红色不褪即到终点。

记下末读数。

消耗碱的体积 = 末读数–初读数③再重复滴定一次,将有关数据记录下表。

取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根据中和原理计算出未知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①滴定管中装入溶液后,注意检查滴定管下端尖嘴部位有否气泡,如有应赶掉它,然后再记录初读数。

②强碱滴定强酸时,一般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强酸滴定强碱时,常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③在滴定过程中,如碱液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可用蒸馏水把它冲入瓶内。

④如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或有其他损失时,都应该重做。

⑤为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减少滴定误差,有时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

4. 误差分析以标准浓度的HCl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误差分析为例。

滴定装置如图所示。

原理:V(HCl) c (HCl) = V(NaOH) c (NaOH) c (NaOH)=c (HCl)V(HCl)V(NaOH)。

1.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碱用甲基橙;碱,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上述哪种指示剂,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石蕊不能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⑶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 中和滴定的仪器及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2)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作用: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终点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终点与变色范围一致)3. 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⑴准备:①滴定管: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b. 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c. 用漏斗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 cm处;d. 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下刻度。

中和操作规程

中和操作规程

中和操作规程中和操作规程是指在化学实验中,处理酸和碱溶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规范化要求。

中和操作的目的是将酸和碱溶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其互相中和,达到中性化的效果。

以下是一份中和操作的1200字规程:一、实验器材准备1. 准备玻璃容器或试剂瓶用于存放酸和碱溶液;2. 准备称量仪器,如电子天平或称量瓶,用于准确称量所需的酸和碱溶液。

二、操作步骤1. 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2. 根据实验需求准确称量所需的酸和碱溶液;3. 将酸和碱溶液分别倒入两个干净的容器中,并及时盖好瓶盖;4. 使用洗净的试管或玻璃棒取适量酸和碱溶液分别放入试管中;5. 将试管倾斜放置在白色试验纸上,以便观察颜色的变化;6. 缓慢地将酸或碱溶液滴加到试管中,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7. 当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时,停止加入新的溶液;8. 每次加入溶液后,使用玻璃棒均匀搅拌试管中的溶液;9. 继续加入新的溶液,直至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完全中和;10. 记录下滴加的溶液量,以便计算所需的酸碱滴定量。

三、注意事项1. 在操作中需保持实验环境清洁,并防止酸碱溶液的交叉污染;2. 实验时应使用洁净的试剂和器皿,以免产生误差;3. 滴加溶液时要小心慢慢地滴加,以避免过量;4. 若滴加过量,无法恢复中和,需重新开始操作;5. 滴加溶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及时停止加溶液;6. 每次加入溶液后需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以保证反应充分;7.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试管和容器,并将实验台面清理干净。

四、实验安全1.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酸碱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2. 尽可能避免吸入酸碱溶液的气体或颗粒;3. 若不小心溅入酸碱溶液,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4. 如有异常情况或意外发生,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综上所述,中和操作规程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严格遵守规程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

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教学过程:酸碱中和滴定(高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酸碱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

能力培养: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关系、使用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中有关问题的讨论探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科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和依靠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测定、记录、数据处理等实验方法,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有关计算。

课堂模式:P.B.L课堂教学模式及问题解决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同时看课本图3-13如何准确判断酸碱恰好中和?(追问)怎样选取择附1. 随堂检测答案 1. (D) 2.(D) 3.酚酞甲基橙 4. (C)附2. 投影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聚:1.滴定前的准备工作(1)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2)检查滴定管;(3)用标准液润洗耳恭听碱式滴定管;(4)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5)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6)取待测定盐酸溶液,使液面在“0”刻度以下。

以上操作均要注意逐出气泡。

2.滴定(1)量取待测盐酸溶液25mL 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振荡。

(2)把锥形瓶放在碱式滴定管的下面,并在瓶子底垫一块白瓷砖(或白纸),小心滴入碱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到因加入一滴碱液后,溶液由元色变成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去为止;记录滴定前后液面刻度于下表。

(3)把锥形瓶子里的溶液倒掉,用蒸馏水把锥形瓶子洗干净,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

(4)取两面三刀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

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提高)【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 OH- = H2O1mol 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H2SO,H3PO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 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滴碱用甲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橙为佳;碱−−→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1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1

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3 酸碱中和滴定一.教材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设计一个分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此之前,教师要展示出酸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然后从滴定原理,滴定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有关计算。

(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所使用的仪器及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相关量的关系、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等知识点的介绍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1)仪器的简介。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有关计算。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原理分析溶液恰好中和找出酸和碱两种溶液的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关系:n元强酸和n’元强碱恰好中和时,nc (酸)V (酸)= n’c (碱)V (碱)酸碱中和反应有关量的关系和计算。

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练习巩固【例题]用0.1000mol/LNaOH的溶液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NaOH溶液23.62mL。

通过中和滴定测得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引导下审题,找出已知V(碱)= 23.62 mLV(酸)= 25.00 mLc (碱)=0.1000 mol/L求:c(酸)=?然后,与教师共同完成解题过程。

巩固上面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理解应用【设问】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碱溶液准确的物质的量浓度。

比如,实验室有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怎样测定它的物质的量浓度呢?倾听、思考后回答:首先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测定与之恰好中和的已知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溶液的准确体积,再利用相关量的关系求出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

酸碱中和滴定_高二化学教案_模板目的要求: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初步学会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了解中和滴定的全过程,为学生进行定量实验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的操作教学过程:引入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很多,而滴定法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但是滴定的手段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而酸碱滴定是滴定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

掌握此种滴定法是化学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板书第五节酸碱中和滴定一.一.酸碱中和滴定1.原理提问(1)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引出H+ + OH == H2O(中和反应实质)n(H+)== n(OH-)根据此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酸碱相互反应来测知未知液浓度(2)不同酸碱的定量关系HCl + NaOH === NaCl + H2O1mol 1mol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1mol 2molH3PO4 + 3NaOH ==== Na3PO4 + 3H2O1mol 3mol(3)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x溶液体积(L)n = cV阅读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例题1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板书(1)(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减的标准浓度,例如:在实验室有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怎样测定他们的准确浓度呢?这就需要利用上述酸碱中和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

)板书1. 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

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实质:H++OH-=H2O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反应中,起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概念:_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

酸式滴定管可盛装___________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

3、滴定前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2)玻璃仪器洗涤:①水洗②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③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

调整液面到0 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刻度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记下刻度读数。

(4)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20.00mL)的待测液【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一定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

(5)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且在滴定终点由浅色变深色,即: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一般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注意: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指示剂本身也具有弱酸性或弱碱性,会使滴定中耗标准液量增大或减小,造成滴定误差。

4、滴定操作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意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到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为止,记下刻度读数。

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或两次。

(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终点的判断方法: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注意:滴定终点不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但是由于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前后,少加一点标准液或多加一滴标准液,会使pH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对于结果影响不大。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方法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以滴定试剂与被测物完全反应作为判断终点的依据。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生化分析、药品制造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其应用。

1.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基于一个简单的反应原理:在反应终点前,每加一滴滴定试剂使被测物的溶液中增加相应的反应物量。

当反应物的量与滴定试剂的量相等时,就称为“终点”,此时应滴入的体积就是所需的滴定体积。

本次滴定中所加的滴定试剂溶液称为滴定剂,滴定剂的浓度是已知的,通过滴定剂用量与被滴定物的用量之间的比较,可以推断出被滴定物的浓度。

由于大多数酸和碱都可以用该滴定方法测定,因此被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1) 准备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溶液在进行滴定实验前,需要准备好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溶液,它们的浓度和体积都应事先确定。

滴定剂可以是任何化学试剂,通常溶于水中。

而被滴定物需要溶于一种适当的溶剂中,以保证溶液清晰透明,难以滴定反应的发生导致难以判断终点。

(2) 滴定过程滴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滴定管、滴定瓶以及一个可靠的指示剂。

滴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用滴定管精确吸取滴定试剂,切勿出现空气泡,否则会使滴定结果不准确。

2)将准确的滴定剂定量滴入样品中,同时搅拌溶液,直到出现颜色变化或浑浊现象。

3)在滴定过程中持续记录滴定剂使用量,直到滴入滴定剂滴数稳定,则可得出滴定体积(滴定剂使用量)。

4)添加某种指示剂,当指示剂与被滴定物完全反应时,颜色会发生改变,表示滴定已经完成了,记录终点使用量。

(3) 滴定数据的计算根据初始浓度、滴定体积和滴定试剂的浓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被滴定物的浓度。

通常,滴定剂的使用量应在0.1毫升以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酸碱中和滴定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1) 药品制造:滴定方法常用于药品制造工艺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每个制造批次的精确成分。

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高二化学下学期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迅速挤压玻璃球,将尖嘴气泡排出;
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准确记下读数。 往洁净的锥形瓶内准确放入25.00毫升的碱液。
3、在锥形瓶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旋塞,右手拿住锥形瓶颈,
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 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
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5、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颜色突变
第四节 酸碱中和滴定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P67
(2)定量分析:P67 2、酸碱中和滴定:用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 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 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 滴定.
3、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的反应实质:H+ + OH- = H2O
(2)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及终点判断
4、酸碱中和滴定(演示实验) 滴定终点 读数
实验:用0.1154mol/L的盐酸滴定 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 测定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请看 实验。
顶部垂下缕缕簇簇怪蛇般的光影,看上去酷似金橙色的景色伴随着深红色的泪珠飘飘而下……大道左侧不远处是一片土灰色的仙草地,仙草地旁边紫、黑、红三色相交 的林带内不时出现闪动的异影和怪异的叫声……大道右侧远处是一片纯黄色的海峡,那里似乎还闪动着一片白象牙色的泥榆树林和一片墨绿色的鬼蕉树林……见有客到 ,大道两旁淡红色的闪影金基座上,正在喧闹的青鲸神和灰豹魔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凝固的雕像……这时,静静的泉水也突然喷出一簇簇、一串串直冲云霄的五光十色的 音符般的水柱和云丝般的水花……突然,满天遍地飞出数不清的梦幻,顷刻间绚丽多姿的梦幻就同时绽放,整个大地和天空立刻变成了怪异的海洋……空气中瞬间跳跃 出神奇的妖影之香……飞进主塔罕见的水红色蛋形大门,空阔安静、灿烂浪漫的大厅立刻让人眼前一亮,但扑面而来的空气也让人感到一种陶醉完美的味道……大厅的 地面是用明亮怪异的深灰色五光银和乳蓝色美仙冰铺成,四周高大的朦胧金墙壁雕绘着辉宏而粗犷的巨幅壁画……大厅前方,隐隐可见一座光彩亮丽、正被仙雾光环笼 罩的圣坛,但见仙雾朦胧萦绕,光环耀眼梦幻,所以很难看清圣坛上的身影和圣人……通向圣坛的豪华地毯两旁摆放着两排精美的硕大花盆,花盆中生长着整齐繁茂、 鲜花盛开、香气四溢的巨大乔本花卉……每个花盆前面都摆放着一只精巧怪异的大香炉,缕缕飘渺幽静、带着异香的紫烟正袅袅地升上大厅高高的穹顶……抬头看去, 大厅穹顶完全是用可自动变幻景物的神秘材料魔化而成,穹顶的景色一会儿是云海,一会儿是星空,一会儿是海底,一会儿是巨洞……穹顶中央巨大焰火雾淞般的梦幻 吊灯,四周是亿万造形奇异、色彩变幻的顶灯……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刚刚在两张镶着五色钻石的纯金座椅上坐下,只听一声悠长的号角响起,大厅突然辉煌灿烂起来 ,笼罩在圣坛上的仙雾很快散去……只见圣坛中央的宝座上仍然坐着主考官Y.依佛奇兹首相,两旁还是坐着那些副考官和监考官!一阵的钟声响过,主考官Y.依佛 奇兹首相站起身来,然后看着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问道:“你们两个准备好没有?”蘑菇王子答道:“我们准备好了!”主考官Y.依佛奇兹首相大声道:“那就开始 吧!”Y.依佛奇兹首相刚刚说完,就见亮红色个穿着亮红色天石天石袄的司仪官同时用手朝空中一指,随着六道闪光,整个大厅像菊花一样展开怒放,然后纷纷向远 方退去,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之下……接着只见一座几乎无底透明、正在凌空盘踞的巨大巨龟形运动场,旋风般地在蘑菇王子和知知爵士的脚下展现出来,而悬空盘踞的 巨大运动

酸碱滴定与中和滴定

酸碱滴定与中和滴定

酸碱滴定与中和滴定酸碱滴定和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或者进行中和反应。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和中和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一、酸碱滴定的原理酸碱滴定是一种通过滴定剂的滴加来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方法。

它基于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原理,即酸和碱反应时,酸的氢离子(H+)与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H2O),反应达到中和。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是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通过滴加滴定剂到待测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或者使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当滴定剂的酸碱性质与待测溶液相反且滴定剂的浓度已知时,可以根据滴定剂的滴加量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二、酸碱滴定的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包括待测溶液、滴定剂、滴定管、酸碱指示剂等。

2. 使用滴定管将滴定剂滴加到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溶液。

3. 当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或者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加滴定剂。

4. 记录滴定剂的滴加量,根据滴加量和滴定剂的浓度计算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三、酸碱滴定的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

2. 滴定剂的浓度和待测溶液的浓度应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保证滴定的准确性。

3. 搅拌溶液时要均匀且适度,避免溶液溅出容器。

4. 滴定剂的滴加量应适量,避免过量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中和滴定是一种特殊的酸碱滴定,用于确定酸碱反应中所需的滴定剂的滴加量。

在中和滴定中,滴定剂的酸碱性质与待测溶液相反,滴定剂的浓度已知。

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与酸碱滴定类似,但是滴定剂的滴加量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确定。

以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为例,滴定剂的滴加量应与酸的摩尔数相等。

酸碱滴定和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酸碱溶液的浓度或者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合理选择滴定剂和指示剂,以及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总之,酸碱滴定和中和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用于测定酸碱溶液的浓度以及进行中和反应。

2020年高中化学·强化讲义 第49节 中和滴定

2020年高中化学·强化讲义 第49节 中和滴定

第49节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操作初中化学已经学过怎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使我们初步懂得了使酸和碱发生反应达到中和的方法。

现在我们进一步学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这就是酸碱中和滴定。

现在让我们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来说明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

把0.1 mol/L HCl溶液,注入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到刻度“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如图9-19所示。

轻轻转动下面的活塞,把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把待测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某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

然后在滴定管下放一洁净的锥形瓶。

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0mL NaOH溶液,注人锥形瓶,加人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立即呈红色。

然后,把锥形瓶移在酸式滴定管下,按图9-19所示进行操作,逐滴加入0.l mol/L 的HCl溶液,同时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随着HCl溶液的逐滴加入,锥形瓶中碱溶液的OH的浓度逐渐减少,因而溶液的红色逐渐消失。

最后,当我们看到加入一滴HCl溶液时,溶液立即褪成无色(如再加入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又显红色),这就说明溶液里酸和碱已恰好完全反应。

这时应该立即停止滴定。

然后准确记下两支滴定管上准确的读数,求得用去的NaO○H和HCl溶液的体积。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溶液中碱的含量。

在中和滴定过程中,酸和碱完全反应时,化学上称为化学计量点。

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不一定都是中性的,有时显酸性,有时显碱性,由中和后生成的盐的性质决定,原因是有的盐会起水解反应。

上面滴定用的是强酸强碱,所生成的盐不水解,所以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中性现以0.1 mol/L 盐酸滴定已知浓度为0.l mol/L 氢氧化钠溶液20mL,滴定时所用盐酸体积为VmL。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与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与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识与注意事项0 1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实验用品蒸馏水、0.1000mol/L盐酸溶液、0.1000mol/L 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pH计、锥形瓶、烧杯、酸式和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滴定管:查漏→水洗→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初始读数;锥形瓶:水洗→装液→滴加指示剂。

②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测一次。

③数据处理:(5)实验滴定注意:①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②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④读数时,要平视滴定管中凹液面的最低点读取溶液的体积。

(6)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及待测碱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计算。

(7)滴定曲线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如上滴定曲线图),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0 2误差分析(1)原理,VB是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A是标准溶液的浓度,它们均为定值,所以cB的大小取决于VA的大小,VA大则cB大,VA小则cB小。

(2)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操作V A cB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变小偏低0 3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中和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以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信息表
10.3 酸碱滴定(共4课时)
中和滴定基本操作(第2课时)
[设计思想]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它承载着传达分析化学中容量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任务。

要认识容量滴定法,可以围绕三个基本要素展开:一是方法的依据,即作为分析方法的基础的是相应的化学反应理论;二是方法的工具,即实施分析方法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三是方法的判据,即相应的指示剂。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比较深入地学习了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依据,对于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量”有明确的认识。

本课时重点分析第二和第三要素。

第二、第三要素是对方法的具体化。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重要环节:确定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确定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通过这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头脑中原本抽象的实验原理与具体的实验仪器、药品和实验过程联系起来,实现了由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最后,在对具体实验过程的种种要求和规定理解之后,在观察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后,学生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的认识才能真正深化,把握容量分析的本质,为今后学习容量法中的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判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滴定终点(C)。

(2)滴定管操作技能(C)。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用已知浓度盐酸测定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实验的步骤、药品、仪器的讨论,经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仪器和指示剂的选择,感触容量分析精准、严谨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酸碱滴定的操作流程。

2.教学难点
将实验方案具体化、可操作化,实现抽象到具象的思维转化。

三.教学用品
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或滴定管架)、锥形瓶、烧杯。

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甲基橙。

四.教学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引入:在上一节课的背景下提出课题。

学生活动I:分小组讨论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步骤
师生讨论I:共同交流和讨论学生设计的步骤。

学生活动II:根据酸碱滴定步骤,确定实验药品,以及指示剂的选择。

学生活动III:根据酸碱滴定步骤,确定实验仪器
师生活动II:阅读教材,了解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I:演示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小结:共同阅读教材“实验步骤”部分
五.教学详案
1.教学过程
2.主要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学习后展开,过去的做法常常是由教师给出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然后演示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操作中的要点。

这样的教学方法今天看来,虽然能快速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实验流程,但是没有揭示实验过程中的仪器原理、操作原理,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是缺少思维容量的。

因此,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以问题组的形势,引导学生从抽象的实验原理出发,过渡到比较具体的实验步骤,再落实到具体的实验仪器、药品、操作流程。

在由抽象向具象的思维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又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揭示了仪器原理、操作原理,将会有利于学生将酸碱中和滴定的知识迁移到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容量分析方法中,实现具体到更高程度的抽象的思维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