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1章
![国际经济学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6304d818dd88d0d232d46a79.png)
2020/5/4
28
Y Y
E
E
Y1
O
XO
X1
2020/5/4
29
贸易利益
贸易利益的衡量
比较贸易前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 比较贸易前后的商品相对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与否
图1-14Biblioteka 2020/5/430
贸易利益的分解
来自交换的利益
生产不变条件下,单从国际交换中获得的利益
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相对价格不变条件下,由于生产专业化而获得的 额外利益
贸易模式、贸易原因、贸易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的效应和选择
2020/5/4
7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国际贸易基本研究方法的特点 国际贸易基本模型框架
主要分析工具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 开放条件下一般均衡 贸易利益
2020/5/4
8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2020/5/4
14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与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需放弃的其他产 品的产出数量—— 如X的机会成本为:-△Y/△X或 |dy/dx|
Y
O
X
2020/5/4
15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三种情形
Y
Y
Y
O
O
XO
X
机会成本(-△Y/ △X )递增、不变与递减
2020/5/4
X
16
(个体)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
得如 到何
阿罗不可能 定理
任何情况下,从个人偏好次序 达到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
2020/5/4
18
案例:三个投票
国际经济学绪论 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0a202b0242a8956bece4fc.png)
定;国际收支用以测度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和总收支及其平衡;
汇率理论研究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原因;国际收支调整研究
在不同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过程及其对国
内经济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逐步成为宏观
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
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平衡,即长期内着眼于经济增长、充分就
就世界货币制度而言,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这就 给国际经济交流带来许多复杂的问题。
总之,国际经济学是从一般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学 科。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其理论内容会不断充实和扩大。
ppt课件
8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区分与实物经济(Real Economy) 方面和货币经济(Monetary Economy)方面两个部分。
一方面,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进一步引申。一 般经济学主要是以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而国 际经济学则反映了一般经济学原理在国际经济这一特 殊领域的发挥和运用。
另一方面,对开放条件下的国内经济的考察,又必须 考虑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开放的国内经济本身就是国 际经济,因此,对国际经济的研究,又构成了一般经 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配。国际贸易的纯理论研究是指在没有政府干预和人为限制、排除
货币因素等一系列假定条件下,对国际贸易的基础、利益、模式等
问题所做的纯粹的理论探讨。其主线是比较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则考察贸易的限制措施及其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
原因和效果等。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是指对政府的贸易政策及各种
市场垄断因素对国际贸易所造成的限制及其经济影响进行的研究。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4101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9.png)
本章结构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国际经济学一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cd73e2a32d7375a51780c4.png)
精品课件
35
当本国对外国的工资率之比上升时,对本国劳 动的相对派生需求就会减少:
——本国劳动相对外国劳动的价格升高, 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也升高,世界市场 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本国的工资上升后,本国生产的产品种 类会减少,外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这进一步减 少了对本国劳动的需求。
精品课件
36
Relative wage
Rate, w/w*
RS
Apples
10
8
Bananas
Caviar 4
3
Dates
2
Enchiladas
0.75
RD
Relative quantity of labor, L/L*
曲线RD表示世界市场上对本国劳动的相对需求;
曲线RS表示世界市场上本国劳动的相对供给。
决定贸易模式的 因素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资源禀赋不同
生产规模不同
精品课件
16
一、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李嘉图模型是以国家间存在技术差距为基础的。 技术差距是通过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反映的。
精品课件
17
1.比较优势的概念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 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 拥有比较优势。
精品课件
3
不同经济体FDI发展趋势
精品课件
4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学并 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与认 识国际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精品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1章
![国际经济学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97c83a00b9f3f90f77c61b98.png)
▪ 主要观点:
• 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 • 贸易差额(奖出限入)
2021/3/7 6
(2-3)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 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 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博弈,即贸易一方
的顺差必然要以另一方的逆差为代价这一观点是错 误的;
2021/3/7 7
三、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 时所费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个精 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 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 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 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绝对优势理论现代分析
小麦
美国
(出口小麦,进口布)
1码布=2公斤小麦
50
25
20
S0
O 15 25 50
布
2021/3/7
100 小麦
其他国家 第2种 (图形法)
50 封闭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40
1码布=2/5公斤小麦
开放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12 O
S0
50
70 100布
Hale Waihona Puke 12另一种图形的推导
1 y 1 x1 50 25
1码布=0.67公斤小麦(他国)
美国均占劣势,但小麦的劣势较小,因此出口小麦来 换取劣势较大的布。
2021/3/7 17
比较利益现代分析
▪ 学生自己画图(P44):
本国
外国
小麦(公斤/每单位劳动投入量) 6
新古典 贸易理
论
H-O模型
• 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 • 贸易差额(奖出限入)
2021/3/7 6
(2-3)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 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 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是零和博弈,即贸易一方
的顺差必然要以另一方的逆差为代价这一观点是错 误的;
2021/3/7 7
三、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 时所费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个精 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 向鞋匠购买…….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性的, 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一个国家 能以比我们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么我们最好用自己 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绝对优势理论现代分析
小麦
美国
(出口小麦,进口布)
1码布=2公斤小麦
50
25
20
S0
O 15 25 50
布
2021/3/7
100 小麦
其他国家 第2种 (图形法)
50 封闭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40
1码布=2/5公斤小麦
开放经济条 件下的均衡
12 O
S0
50
70 100布
Hale Waihona Puke 12另一种图形的推导
1 y 1 x1 50 25
1码布=0.67公斤小麦(他国)
美国均占劣势,但小麦的劣势较小,因此出口小麦来 换取劣势较大的布。
2021/3/7 17
比较利益现代分析
▪ 学生自己画图(P44):
本国
外国
小麦(公斤/每单位劳动投入量) 6
新古典 贸易理
论
H-O模型
国际经济学微观第一章课件
![国际经济学微观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998eb1a6c30c2258019e33.png)
国际经济学 实物分析 国际贸易
货币分析 国际金融
供给面:
市场结构:
要素禀赋
完全(不完 需求面:
技术
全)竞争
消费者
-要素生产率 同质(差异) 偏好
-规模经济 产品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决定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七大主题
贸易所得
国
贸易模式
际
贸易保护
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国际金融理论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8世纪初,伊萨克·杰瓦伊斯(Issac Gervaise), 易体系或理论》。
《世界贸
1752年,大卫·休漠(David Hume),《论贸易差额》。
20世纪中叶,国际金融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
4.〔美〕J·克拉克·利思与P·T埃尔斯沃思著, 《国际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版。
参考书目
5.〔美〕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海闻、刘伟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 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 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国内)经济学的关系
(一)相似之处 1、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相似的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之间的 贸易、投资、劳务提供以及其它形式的资 金转移等。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国际经济是国
国际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导论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 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 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 国际收支问题。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 个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 政策含义。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012109c1c708a1294a4440.png)
$1=RMB8.2789(ERM/B$ 8.2778 )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意味着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 即汇率升高,本币贬值。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用一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 将其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以此来表示汇率的方法。(英、美)
2021/4/9
9
表8-1:一些国家的货币名称及符号
国家
澳大利亚 奥地利 比利时 加拿大 丹麦 芬兰 法国 德国 挪威 希腊
货币
澳元 先令 法郎 加元 克朗 马克 法郎 马克 克朗 德拉克马
符号
A$ Sch BF Can$ DKr FM FF DM NKr Dr
国家
印度 伊朗 意大利 日本 墨西哥 西班牙 瑞士 英国 美国 中国
2021/4/9
2
一个高深的金融难题,或国际间喝啤酒难题
在墨西哥和美国边境的某一城镇中,存在着一 种特殊的货币情况。在墨西哥,1美元只值墨西哥 货币的90分,而在美国,一个墨西哥比索(=100分) 只值美国货币的90分。
一天,一个牧童走进一家墨西哥小酒吧,要了 一杯啤酒,价目是10个墨西哥分。
他用一个墨西哥比索付帐,找回1美元(在墨西 哥只值90个墨西哥分)。喝完啤酒后,他又走过边 境进了一家美国酒吧,有要了一杯啤酒,价目是10 美分。他用刚刚找回的美元付帐,有找回一个墨西 哥比索(在美国只值90美分)。他继续不断地重复 这一方法,整天愉快地喝酒。他在最后与开始时一 样有钱——有一个比索。
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按照这一定义,以外币表示
的有价证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的支付,故不属于外汇。
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就是指这一狭义概念。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21b74e8e9951e79b89278f.png)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贸易思想 1.货币是财富惟一形式 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 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 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2.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贱买贵卖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 5.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绝对高于他国,则 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绝对劣势。一国应当出口本国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X/ax+Y/ay=LA
X/bx+Y/by=LB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902bf8f78a6529657d535b.png)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
率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ae51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c.png)
国际贸易问题 (1)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2)国际经济一体化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QD Q* QS
S
P* P1
D
O
QS Q* QD
S P2 P*
D
O
பைடு நூலகம்
QD Q* QS
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 (2)国际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3)国际贸易模式如何解释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础知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对外贸易措施 (4)对外贸易战略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化浪潮与国际经济的发展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世界贸易
1500
1000 500
GDP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2 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 1.3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1)开放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学 (1)“国际”的含义 (2) 国际经济与对外经济 2)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问题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 国际贸易问题 2)要素流动理论 3)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5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与微观 2)理论与政策 3)静态与动态 4)定性与定量 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42225fbcc7931b764ce1540.png)
19
整理ppt
20
❖ 类似E点的均衡点,不止一个,而有无限多个,所有这些点 连成一条曲线,即契约线(图中没有显示出来)。在契约线 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所有生 产者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 根据契约线上所有各点对应的X、Y的产出组合,可在图1— 2中绘制出表示X和Y各种可能组合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 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描述了一国的供给条件,即在一国的 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个产品(比如Y)的产出水平即定的 情况下,另一产品(X)的最大产出或供应能力。
整理ppt
7
❖ 7.国际政策的协调 国际经济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的 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形成一种和谐.
❖ 8.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的风险: ❖货币贬值 ❖违约
整理ppt
8
BACK
国际经济学:贸易与货币
❖ 国际贸易主要分析国际经济中的实物交易。
❖ 国际金融分析集中在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就是金 融交易比如购买外币。
整理ppt
32
(2)国际均衡价格
Px/Py
出口供给曲线 (XS)表示当 国际市场价格高 于一国的均衡价 格时,该国的出 口价格与出口数 量之间的关系。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1
O (a)
X
O
(b)
图1-11
整理ppt
Xp-XC
33
进口需求曲线(import demand curve)
Px/Py
B、贸易对进口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效应
❖ 贸易后,消费者福利有何变化? ❖ 贸易后,生产者福利有何变化?
整理ppt
44
P
PA Pw
0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Mercantilism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Ricardo 1.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1.5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Two
If a country could achieve a favorable trade balance, it would receive payment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form of gold and silver. Such revenues would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e in spending and thus a rise in domestic output and employment.
Critics Possible only for short term Assuming static world economy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1 Mercantilism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Hale Waihona Puke 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 differences govern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goods. The concept of cost is founded upo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An arithmetic example
A Case of Absolute Advantage
Country
Output per Labor Hour
iPad
Cloth
U.K.
5 sets
20 yards
U.S.
15 sets
10 yards
The U.S.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iPad production; its iPad workers' productivity (output per worker hou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K, which leads to lower costs (less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a set of iPad).
Ricardo 1.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1.5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Two
Commodities and Countries 1.6 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 1.7 Offer Curv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In like manner, the U.K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cloth production.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1 Mercantilism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Two assumptions, within each country:
Labor is the only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is homogeneous (i.e. of one quality).
The cost or price of a good depends exclusively upon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it.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With free trade, countries could concentrate their production on the goods they could produce most cheaply and enjoy all the consequent benefits from the labor division.
Commodities and Countries 1.6 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 1.7 Offer Curv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1.1 Mercantilism
The mercantilists advocated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rade to promote a favorable trade balance.
Ricardo 1.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1.5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Two
If a country could achieve a favorable trade balance, it would receive payment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e form of gold and silver. Such revenues would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e in spending and thus a rise in domestic output and employment.
Critics Possible only for short term Assuming static world economy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1 Mercantilism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Hale Waihona Puke 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 differences govern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goods. The concept of cost is founded upo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An arithmetic example
A Case of Absolute Advantage
Country
Output per Labor Hour
iPad
Cloth
U.K.
5 sets
20 yards
U.S.
15 sets
10 yards
The U.S.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iPad production; its iPad workers' productivity (output per worker hou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K, which leads to lower costs (less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a set of iPad).
Ricardo 1.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1.5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Two
Commodities and Countries 1.6 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 1.7 Offer Curv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In like manner, the U.K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cloth production.
Chapter 1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1 Mercantilism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1.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Two assumptions, within each country:
Labor is the only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is homogeneous (i.e. of one quality).
The cost or price of a good depends exclusively upon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it.
1.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
With free trade, countries could concentrate their production on the goods they could produce most cheaply and enjoy all the consequent benefits from the labor division.
Commodities and Countries 1.6 Theory of Reciprocal Demand 1.7 Offer Curv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
1.1 Mercantilism
The mercantilists advocated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trade to promote a favorable trade ba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