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经典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1)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进行思考和论述。

1.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教养的重视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是介绍课文《论教养》的基本信息和作者背景,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2.1.1 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对教养的思考。

(2)介绍课文《论教养》的基本信息和作者背景。

2.1.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通过问题讨论和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1.3 分析与讨论:(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讨论课文中的论点,并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进行思考和论述。

2.1.4 总结与反思:(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我提升的计划。

2.2 教学方法2.2.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2.2 分析与讨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2.3 总结与反思:采用自我反思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自我反思报告:评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3.2 教学反馈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

论教养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锦集三篇

论教养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锦集三篇

论教养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锦集三篇论教养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每当我应对眼前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我的内心明白孩子们其实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

虽然有时他们表达的方式过于幼稚和天真,但他们却拥有一颗感受“爱”的鲜活之心。

这天放学的时候,教室里只剩下贝贝一位小朋友,贝贝平日里是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小男生。

当他看到小朋友都被带走了,就跑到我面前说:“刘教师,我爸爸什么时候来”我无意中觉察到孩子眼里起了变化,那是信赖和依靠的光晕,这与平日里是大不相同的,平时他很少与教师目光交流。

出于感动,我情不自禁地将他抱起,一边走一边说:“爸爸快来了,有教师陪贝贝.贝贝也开心对不对”“嗯。

”我抱着他慢慢走到走廊窗户前,我们一齐看窗外的风景,说了一些无关回家的事。

如他问我对面楼顶上是什么,我就告诉他是天线,他又问天线有什么用,我说是理解信号,能使电视更清晰……孩子那天说的话可真多,让我瞠目.原先孩子感受到你爱他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将爱经过某种形式流露给你。

当听到孩子在我耳旁的呢喃:“我要把我的枪带给你玩,我还要让你到我家吃好东西……”时,我明白伏在我肩上的小家伙已是十分地信任我、依靠我了。

我是无言的感动,心灵也为之震撼。

最终,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了。

孩子飞快地跑向爸爸。

只见贝贝一手拉着爸爸,一手指着我,小声嘟哝着:“我最喜欢这个教师。

”孩子的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心里也是暗自欣慰。

而他的爸爸并没在意孩子的话语,因接孩子太迟过于自责,他匆忙离开了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回味很久,想孩子的话语,想孩子的神情,真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收获感,原先播撒了爱心,你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论教养教案优秀教学设计2一、情况分析本班有部分幼儿已经度过一年的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常规,可是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对这些不是很掌握,对于一日生活常规比较混乱,不能与同伴友好交往,我们针对幼儿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实现对幼儿社会情感、行为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初中语文《论教养》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经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论教养》。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3)分析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谦虚有礼、注重教养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论教养》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3. 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2. 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让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论教养》。

2. 结合课文内容,总结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教养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朗读展示:让学生朗读课文,评价其语音、语调和表达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文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选5篇)

《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选5篇)

《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教养》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篇1教材分析《论教养》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

作者在阐述观点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提高我们对人生的认识。

学习本单元的,要了解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提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掌握重要的字词。

2、自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找出作者的观点,通过课文内容讨论,理清文章思路。

3、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4、体会交流,谈谈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安阳的狗叫人事件的图片和资料。

同学们怎么看待事件中的狗的主人。

学生讨论交流。

我们为什么比较反感,是因为养狗的人没有教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苏联作家利哈乔夫的一篇关于教养的文章。

二、自读课文,基础检测1、注意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2、找一找每一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把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师引导小组学生交流三、自学探究,明确观点1、关于教养,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转化一下思路:怎么做,才能有教养?作者在文中怎么论述的。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结尾重提,深化中心。

四、自学探究,明确思路借助文章的助读提示,讨论以下问题?1、引导学生勾画出“无教养”和“有教养”的表现。

作者这样安排的顺序有什么秘密?举例、对比,突出有教养的必要和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先写有教养,再写无教养,也是对比,可以吗”,让学生明白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概括《论教养》一文的主要观点,掌握文中关于教养定义的表述及具体表现,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教养观念。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教养的内涵,并思考教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体会教养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创作短文,表达对教养的理解和追求。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养的思想精髓,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

二、教学重点•理解“教养”的概念及其在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中的体现。

•分析文章中关于教养的具体论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教养”的概念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教养观念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生动的语言阐述对教养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论教养》课文文本及相关注释。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展示不同情境下教养的表现。

•预习任务单,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章背景、作者及文章大意。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教养”的主题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不同社交场景,让学生体验教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教养的理解和追求。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教养的小故事,如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等,引发学生对教养重要性的思考。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教养?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教学1.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词难句,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核心观点,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重点词汇解析: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关于教养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4. 案例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案例,分析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文中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5. 案例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案例,分析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观点阐述:评估学生在分析作者观点和阐述自己看法时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论教养》原文。

2. 相关资料:关于教养的其他文章或研究报告。

3.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资料。

4.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课文内容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案例分析法:利用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重要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文中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 观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论教养》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正确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品质。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改进自己、提高自身素养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论教养》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

2.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正确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论教养》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教养?有哪些表现?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合作讨论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4.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

4.2 教师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评价。

5. 课堂练习5.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5.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6. 总结拓展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请根据课文《论教养》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教养的重要性”的短文。

2. 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人物,分析其教养的表现,并写一篇评价文章。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论教养》。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课文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论教养》。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运用。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论教养》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对教养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养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和表达练习。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论教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教养的重要性。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教养的重要性。

《论教养》教学设计

《论教养》教学设计

《论教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论教养》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教养》,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教养,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并通过思辨探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论教养》全文阅读和理解。

2.学习重点:教养的概念、教养的要求和教育方法。

3.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教养,并引发学生对教养的重要性的讨论。

2.概念解释(20分钟)向学生介绍教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教养的内涵和外延。

3.教材解读(40分钟)分组阅读《论教养》全文,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写简要总结和主要观点,并进行小组间的分享和讨论。

4.个人思考(20分钟)学生个人进行思考和写作,回答以下问题:a.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有教养的人和事?请简要描述。

b.在你看来,教养的核心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养?5.展示和分享(30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成果,并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提供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一些值得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教养的话题,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理念。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和展示分享环节的参与和表现情况。

2.写作评估:根据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写作成果,评估学生对教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生对教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实例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教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教养》 教学设计

《论教养》 教学设计

《论教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明晰有教养的表现和重要性。

2、学习本文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述观点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注重自我修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教养的本质。

(2)学习文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的写作特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对教养的认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引导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评价一个人有没有教养。

那么,到底什么是教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探寻教养的真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

2、思考:作者认为教养的本质是什么?(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1)有教养的表现:比如: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再如:待人接物不骄不躁,风度翩翩,不目空一切。

(2)无教养的表现:比如:在家里从不跟亲人发脾气,不到外面招风惹事。

但是,在外面却毫无顾忌地逞凶霸道。

再如:习惯于把“我”挂在嘴边,自吹自擂,无视他人的存在。

2、作者通过这些事例,想要表达怎样的观点?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作者强调了教养不仅仅是表面的行为举止,更是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约束。

3、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举例论证: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如“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对比论证:文中将有教养的人和无教养的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教养的人却漫不经心,这就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鲜明地突出了教养的重要性。

论教养教案板书设计

论教养教案板书设计

论教养教案板书设计这是论教养教案板书设计,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教养教案板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谈话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2.生难字词四、初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从题目中你能猜出作者要表达什么观点吗?“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 题目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等。

2.找出本文论证的论题。

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3.理清论证思路: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对论题进行论证的?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五、研读文本,深层探究(一)论教养1.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对此你怎么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人往往注重外在的形象,在家里却不拘小节,表现更真实,从家庭入手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教养,而不仅仅是表象。

2.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动不动就对妻子儿女大发雷霆;@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并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3.一个有教养的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言行举止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论教养教学设计(含五篇)

论教养教学设计(含五篇)

论教养教学设计(含五篇)第一篇:论教养教学设计“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论教养》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播放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的视频。

(画面:公共场合大喊大叫,随地乱扔垃圾,影院里看电影把脚跷到前排的座椅上,从公共花圃中剪折花朵……)在播放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皱起了眉头。

视频中出现的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你在生活中可能也遇到过。

这些现象比较令人反感,而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也会让人觉得缺乏教养。

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呢?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通过今天的这堂课,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恪守(kè)箴言(zhēn)自吹自擂(léi)允诺(yǔn)妨碍(ài)矫揉造作(jiǎo)愚蠢(chǔn)尴尬(gān)絮絮叨叨(dāo)积淀(diàn)谚语(yàn)大发雷霆(tíng)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文雅的样子。

涵养:本文中指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3.作者链接。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论教养》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论教养》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论教养》⼀⽂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及“⽆教养”的现象,深⼊浅出地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启发我们思考教养的真谛,⾃觉做⼀个有教养的⼈。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课《论教养》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观点和⽀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培养独⽴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

过程与⽅法 1.在快速⾼效的默读中,把握⽂章的结构,理解⽂章的思路,了解议论⽂中常⽤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法。

2.体会本⽂语⾔严谨平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活中的重⼤意义,⿎励学⽣争做⼀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的⼈。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紧扣中⼼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事实论证的⽅法。

2.理解观点和⽀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理解“发挥创造⼒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知识”这⼀句话的含意。

4.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具】 教学PPT,朗读⾳频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

2.互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趣味导⼊ 同学们,⼀张⽩纸有四个⾓,假如你把它剪掉⼀个,它还有⼏个⾓?(3个、5个……这取决于剪的⽅法,可能是沿对⾓线剪,可能是只剪⼀个⼩⾓,也可能是弯曲着⼀个⾓剪……)可见,⽣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个,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每⼀种事物从不同的⾓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篇讲述这个道理的课⽂——《谈创造性思维》。

⼆、知识卡⽚ 1.作者档案 罗迦·费·因格,1948年⽣,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当头棒喝》等著作。

“真正快乐的⼈们是⼉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部分⼈”是他的名⾔。

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论教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2.学习本文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3.品味本文语言浅显亲切、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

4.引导学生认识教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

(2)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教养的本质,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人很有教养。

” 那么,什么是教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论教养》,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

2.检测预习投影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注音并解释意思:恪守(kè):严格遵守。

允诺(nuò):答应;应承。

汲取(jí):吸取。

扭捏(niē):形容举止言谈不大方。

箴言(zhēn):劝诫的话。

尴尬(ɡānɡ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涵养(hán):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矫揉造作(jiǎo):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恕我直言(shù):请原谅我有话直说。

絮絮叨叨(xù):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嚼(jiáo):用牙齿咬碎。

大发雷霆(tínɡ):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疲惫不堪(kān):形容非常疲乏。

自吹自擂(léi):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

通过预习检测,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3.作者信息投影出示作者利哈乔夫的相关信息: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

他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俄罗斯古代文学、文化的研究中,成为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

初中语文《论教养》教案教案:《论教养》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教养》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提高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Warming-up通过提问学生,调动学生对教育主题的兴趣,例如:你觉得好的教育是怎样的?你遇到过什么好老师?2. Pre-reading教师出示《论教养》的标题,让学生讨论、猜测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教养?”、“你觉得教养的重要性是什么?”等问题。

3. While-reading让学生预读文章,并给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a.文章主要谈论的是什么?4. Post-reading让学生就前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和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1. Review2. Language focus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例如:教育、教养、待人接物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语法分析和词义理解。

3. Task-based activity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更好?为什么?b.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c.你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什么方面?4. Presentation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三课时:1. Writing practice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内容,以《论教养》为标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教育和教养的理解、认识和看法。

2. Peer review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论教养》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论教养》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9*论教养【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了解良好的教养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教养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提示:给同学们展示两幅有关教养的图片。

(出示课件1)教师引导:同学们,第一幅图片反映这个人的教养低,第二幅图片反映这个小朋友的有教养的举止。

可见,教养跟年龄无关,成功人士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天真可爱的孩子也知道礼义廉耻。

那么,什么才是“有教养”呢?我们来听听苏联学者利哈乔夫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出示课件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论教养》,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9*论教养(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了解这课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5)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

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

长期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研究。

著作有《善与美书简》《思考俄罗斯》《俄罗斯文化》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这课背景的课件,讲解这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

谷羽译。

有删改。

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

书中有三十封信,论述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哲理,耐人寻味,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问题。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7)提示:“恪守”中的“恪”不能读为“gè”;“箴言”中的“箴”不可以读为“xiān”。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教案

《论教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教育的态度;(2)引导学生认识到教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激发学生自我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背诵;(2)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如何正确地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通过思考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5. 写作练习:(2)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练习题;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自我修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论教养》;2. 相关背景资料;3. 课件PPT;4. 视频资料(如果有的话);5. 作业模板和评价标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4. 案例分析:如果可能,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观点。

《论教养》教学设计(三套)

《论教养》教学设计(三套)

《论教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议论文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有教养”的意识,做一个优雅有风度的人。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论证观点及立驳相结合的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作者对有教养的论述,弄清有教养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培养做有教养的人的意识。

【教法学法】:朗读法,语言揣摩法,读写结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二、走近作者【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三、检查预习字词积累【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 kè)守】严格遵守。

【箴( zhēn )言】劝诫的话。

【彬彬( bīn )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

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

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第二课时五、细读感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第1段与第3段分别有什么作用?第1段的作用: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精选16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精选16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精选16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论教养》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1. 背景资料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贸然(mào) 疲惫不堪(k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i) 恪守(kè) 允诺(nuò) 自持(chí)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o) 扭捏(ni) 箴言(zh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尴尬(gn)原处(chù) 教书(jio) 困难(nán)处境(ch) 教养(jiào) 灾难(nàn)(2)词语释义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议论文的阅读学习目标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2018年审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为: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

《论教养》是第二单元第三篇,为“自读”课文。

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基本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初步掌握议论文“三要素”及之间的关系、理清论证的思路等。

故本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自读”为主,结合文本和旁批思考探讨,经教师点拨,进一步提高议论文阅读简单议论文的能力。

利哈乔夫(1906—1999)是苏联文化大师,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他的文章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学习他的作品,还应透过方式方法理解教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中心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阅读,理清文章内容;
2.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众多事例的对比、分析,得出自己观点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你在餐厅就餐有人大声喧哗的时候,当你在校园听到同学污言秽语的时候,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对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不理不睬的时候……你的心里首先冒出的念头是什么?(学生回答)对,你一定在心里想,这个人没教养。

那么,什么是教养?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联作家利哈乔夫的《论教养》,领会作者对教养的认识,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二、自主学习反馈
1.了解作者:【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代表作品:《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俄罗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积累字词:课本页脚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

(注意容易书写错误的字词,文下有注释的词语如果感觉理解有难度可以结合原句理解一下。


三、学习新课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学生默读,圈点要点,归纳结果,板书结构)
1. 本文作者提出的论题是什么?
明确: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教养应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表现,对待家人的态度可以折射对待他人的态度。

3. 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有无教养的具体事例进行对比,从而使有教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

4.“优雅风度”和“有教养”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优雅风度是外在的。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是一种关照的态度,即: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

优雅不是徒有其表的举止,而是凭借举止表现自己的素质,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就是注重自我修养。

一句话,“有教养”是本质,“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外在表现。

5.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板书文章写作思路结构及说明方法)
(学生自读过程中提示以下几点:1.自读课文问题思考的方向;2.默读的注意事项;3.少数不懂的问题需要交流讨论。


二读课文,品味赏析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要点)
1.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明确: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②谈话方式,用词精当,留有余地,显得自谦,读者容易接受,同时也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2. 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
..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
..谦让和礼让,无论
平民百姓。

明确:“一律”和“无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三读课文,拓展领悟
文中作者举了大量的有教养的例子,请你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看看哪些事能体现一个人有教养。

①公共场合洗完手不随意甩手,防止水溅到别人。

②食不言,寝不语。

③进出公共场合的大门时,帮别人扶住门,方便他人进出,尤其是带小孩的或手里拿着东西的路人。

④上下楼梯脚步轻。

⑤敲门一次敲2、3下,停一会儿再敲第二次。

……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选自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的书简》,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情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

作者没有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通过缜密的思路、恰当的论证方法、生动严谨的议论语言得出自己的结论,感染青少年读者,亲切而生动,对我们大家都有着深刻的教育与指导意义。

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当中,都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附:板书设计
论教养
{ 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分析问题{ 教养{无教养的例子有教养的表现风度{优雅的举止优雅的素质得出结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