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仲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组员:田竹、王维、袁倍明摘要:本次实验课题为设计一个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用P1 口设计流水灯,用P2 口和P0 口分别作段选和位选设计了六位数码管的静动态显示和简易的电子钟,用P3 口设计了一个4*4的矩阵键盘,并用蜂鸣器实现了唱歌功能和键盘按下的声响,用62256扩展内部RAM,还扩展并实现了LCD1602的静动态显示,最后通过ADC0809和DAC0832分别实现了A/D、D/A转换功能。
一、系统电源用MC7805集成稳压器将输入电压转为+5V稳压给系统供电二、晶振(12MHZ )及复位电路采用12MHz的外部晶振,给系统提供时钟信号。
并采用了按键复位电路。
LJMP LOOPDLY:MOV R7,#250 ;延时子程序 DLY1: MOV R6,#200DJNZ R6,$ DJNZ R7,DLY1 RET 源程序:ORG 0000HLJMP START ORG 0100H START:MOV P0,#0 MOV P2,#0F9HSETB P0.0 LCALL DELAY CLR P0.0 MOV P2,#0C4H源程序: 流水灯116 D3U1 2 1T°3■EKSK"--------- ---1 1亠门7 rS-------- 1^EHZFHk.11~6二93ICMrn寸9日。
日日日。
日且Q26LEDq o pJ3 p1…「zgLo o 二o1 d—-1--1、流水灯功能描述:让8个led 灯循环闪烁 D2*5V| LEDORes Pack436ORPIOPll P12P13P14P15P16数码管动态显示窝21END四、数码管功能描oSETB P0.1LCALL DELAYCLR P0.1MOV P2,#0D0HSETB P0.2LCALL DELAYCLR P0.2MOV P2,#99HSETB P0.3LCALL DELAYCLR P0.3MOV P2,#92HSETB P0.4LCALL DELAYCLR P0.4MOV P2,#82HSETB P0.5LCALL DELAYCLR P0.5LJMP STARTDELAY: MOV R5,#10D1: MOV R6,#20D2: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五、4*4矩阵键盘和蜂鸣器功能描述:通过按键让数码管显示0-F,按键按下时,蜂鸣器响一下LSIP2_ Speaker —GND源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P0,#0FFHMOV B,#4MOV P3,#0F0H;列置0,看行电平JNB P3.4,L1JNB P3.5 ,L2JNB P3.6 ,L3JNB P3.7 ,L4AJMP MAINL1: MOV R1,#0AJMP LL1L2: MOV R1,#1AJMP LL1L3: MOV R1,#2AJMP LL1L4: MOV R1,#3AJMP LL1LL1: ACALL DL10MS;消抖MOV A,P3XRL A,#0F0HJZ MAINMOV P3,#0FH;行置0,看列电平JNB P3.0,L5JNB P3.1 ,L6JNB P3.2 ,L7JNB P3.3 ,L8L5: MOV 20H,#0AJMP KEYL6: MOV 20H,#1AJMP KEYL7: MOV 20H,#2AJMP KEYL8: MOV 20H,#3AJMP KEYKEY:MOV A,R1; 计算键值并查表赋值MUL ABADD A,20HMOV R2,AMOV DPTR,#TABLEMOV A,R2MOVC A,@A+DPTRMOV P2,ACALL BEEP_BLLCALL DELAYLJMP MAINBEEP_BL: CLR P2.7;蜂鸣器子程序ACALL DELAY SETBP2.7 RETDELAY: MOV R5,#50延时D1: MOV R6,#20D2: MOV R7,#50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DL10MS:MOV R7,#05HLOOP1: MOV R6,#0F9HLOOP2:NOPNOPDJNZ R6,LOOP2DJNZ R7,LOOP1RETTABLE:DB 0A0H,0F9H,0C4H,0D0H,99HDB 92H,82H,0F8H,80H,90HDB 88H,83H,0A6H,0C1H,86H DB 8EHEND六、时钟功能描述:在数码管上实现时钟功能,并通过矩阵键盘的调时,调分。
AT89C51系列单片机介绍
3.1 AT89C51系列单片机介绍3.1.1 AT89C51系列基本组成及特性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而在众多的51系列单片机中,要算 ATMEL 公司的AT89C51更实用,也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因为它不但和8051指令、管脚完全兼容,而且其片内的4K程序存储器是FLASH工艺的,这种工艺的存储器,用户可以用电的方式达到瞬间擦除、改写。
而这种单片机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
AT89C51基本功能描述如下:AT89C51是一种低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处理器,而且在其片种还有4k字节的在线可重复编程快擦快写程序存储器,能重复写入/擦除1000次,数据保存时间为十年。
它与MCS-51系列单片机在指令系统和引脚上完全兼容,不仅可完全代替MCS-51系列单片机,而且能使系统具有许多MCS-51系列产品没有的功能。
AT89C51可构成真正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缩小系统体积, 增加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
只要程序长度小于4k, 四个I/O口全部提供给用户。
可用5V电压编程,而且写入时间仅10毫秒, 仅为8751/87C51 的擦除时间的百分之一,与8751/87C51的12V电压擦写相比, 不易损坏器件, 没有两种电源的要求,改写时不拔下芯片,适合许多嵌入式控制领域。
AT89C51 芯片提供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加密,提供了方便灵活而可靠的硬加密手段, 能完全保证程序或系统不被仿制。
另外,AT89C51 还具有MCS-51系列单片机的所有优点。
128×8 位内部RAM, 32 位双向输入输出线, 两个十六位定时器/计时器, 5个中断源, 两级中断优先级, 一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及时钟发生器等。
AT89C51有间歇、掉电两种工作模式。
间歇模式是由软件来设置的, 当外围器件仍然处于工作状态时, CPU可根据工作情况适时地进入睡眠状态, 内部RAM和所有特殊的寄存器值将保持不变。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温湿度显示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温湿度显示报警系统设计1 引言1.1 选题背景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1]。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
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2]。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3]。
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
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4]。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之一的是传感器,温湿度显示报警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温湿度控制的装置,在实践社会生产当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1.2 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时间和环境中的温度及湿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日常的生活中和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当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温湿度以及实时时间和人们的出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温湿度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普遍, 如各种仪器控制箱、温室或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控制、空调列车车厢空气环境的控制等[5]。
常见的低端产品多采用机械指针式或水银柱式温湿度计, 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低、安装简便。
但是, 此类产品测量精度低, 没有LED 显示屏, 不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不利于进行功能扩展,如不能自动报警[6]。
目前,虽然在工业生产中和科研实验中通过对温湿度测量来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越来越普及,应用场合也越来越多。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测得精确的温湿度以保证自动控制设备能够正确地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温度或者湿度过高过低可能会对一些设备中的一些半导体元器件造成损坏[7]。
AT89C51单片机最小化系统
AT89C51单片机最小化系统目录1引言.......................................................................................1 2总设计方案 (1)2.1 设计思路 (1)2.2 单片机介绍 (1)2.3 电动车介绍 (1)2.4 方案论证 (1)2.5 设计框图.....................................................................13设计原理 (2)3. 1硬件设计 (2)3.1.1最小系统 (2)3.1.2控制电路 (3)3.1.3驱动电路 (3)3.1.4显示电路 (4)3.2保护电路 (4)3. 2. 1 过流、欠压保护电路 (4)3. 2(2 刹车保护 (5)3.2.3低压指示灯 (5)3.3 软件设计 (5)3.3.1主程序设计………………………………………………6 4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附录1.......................................................................................8 附录2 (9)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控制器摘要:电动车成为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交通工具。
电动车控制器主要有单片机、ADC0809、霍尔传感器、74LS164等组成。
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车,使电动机转速发生变化达到对电动车的控制的目的。
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可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具有防飞车保护和低压保护等重要的功能。
关键词:电动车单片机 ADC0809 A44E1 引言单片机的出现给人类生活带来加大方便,使控制系统简单化。
本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由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控制系统,操作者可通过单片机系统控制电动车的转速,其旋转速度和当前电量可以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完整版)单片机试卷及答案
期终考试《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A )适用班级: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AT89C51单片机哪些不是主要功能部件组成( ) A. CPU B. RAM C. ROM D.LED 显示 (2)MCS-51系列单片机的CPU 主要是由( )组成的。
A .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C .运算器、加法器 D.运算器、译码器 (3)单片机中的程序计数器PC 用来( )。
A.存放指令B.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C.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D.存放上一条指令地址 (4)单片机AT89C51的EA 引脚( )。
A.必须接地 B.必须接+5V 电源C.可悬空D.以上三种情况视需要而定 (5)AT89C51单片机5个中断源的优先权从高到低的是( )A. INT0、T0、INT1、T1、串行口B. T0、T1、INT0、INT1、串行口C.串行口、T0、INT1、T1、INT0D. INT0、INT1、T0、T1、串行口 (6)定时器工作在工作方式2,要定时200 us,要装入的初始值为( )A .56H B.9CH C.3CB0H D.0FFH(7) ADC0809的模拟通道选择地址线ADDC 、ADDB 、ADDA 的状态为011,则选择模拟的通道为( )A.IN6B.IN5C.IN4D.IN3 (8)8255A 的A 组控制电路是用来控制( )A.A 口及C 口的低4位B.A 口及B 口的低4位C.A 口及B 口的高4位D.A 口及C 口的高4位(9)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分时复用做数据总线和低8位地址线的是( )。
A. P0口 B. P1口 C. P2口 D.P3口 (10)PSW 中的RS1和RS0两位用来( )。
A.选择工作寄存器组 B.指示复位 C.选择定时器 D.选择工作方式 (11)单片机上电复位后,PC 的内容为( )。
A. 0000HB. 0003HC. 000BHD. 0800H (12)AT89C51单片机的CPU 是( )。
第2章_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a.
21H
0FH 0EH 0DH 0CH 0BH 0AH 09H 08H
20H
07H 06H 05H 04H 03H 02H 01H 00H
2019/7/16
33
用户RAM区
15
T1(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计数输入)
P3.6
1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输出)
P3.7
1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输出)
2019/7/16
19
2.2 AT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
一般微机通常是程序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空间,属 于“冯.诺依曼”(Von Neumann)结构。而单 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则把程序存储空间和数据存 储空间严格区分开来,属于“哈佛”(Harvard) 结构。
易产生混淆。字节地址单元的数据(内容)是8位二进制数,
而位地址的数据(内容)是1位二进制数。例如,字节地址
2AH单元的数为0,表示位地址50H~57H中8个单元的数均
为0,又例如位地址28H的数为0表示字节地址25H的D0位
(最低位)为0。也可以用“字节地址.位”表示位地址,例
如25H.1(字节地址25H的第1位D1)等于位地址29H。
2019/7/16
17
⒋ I/O线 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 引脚。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 信号(属控制总线)。
P3.0 —— RXD:串行口输入端; P3.1 —— TXD:串行口输出端; P3.2 —— INT0: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 P3.3 —— INT1:外部中断1请求输入端; P3.4 —— T0:定时/计数器0外部信号输入端; P3.5 —— T1:定时/计数器1外部信号输入端; P3.6 —— WR:外RAM写选通信号输出端; P3.7 —— RD:外RAM读选通信号输出端。
at89s51与at89c51的区别
一、AT89S51与AT89C51的区别这里,初学者要澄清单片机实际使用方面的一个产品概念,MCS-51单片机是美国IN 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典型产品有 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8051(芯片采用HMOS,功耗是630mW,是89C51的5倍,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和8751等通用产品,一直到现在, MCS-51内核系列兼容的单片机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比如目前流行的89S51、已经停产的89C51等),各高校及专业学校的培训教材仍与MCS-51单片机作为代表进行理论基础学习。
有些文献甚至也将8051泛指MCS-51系列单片机,8051是早期的最典型的代表作,由于MCS-51单片机影响极深远,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兼容系列单片机,就是说MCS-51内核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8位单片机的标准。
其他的公司的51单片机产品都是和MCS-51内核兼容的产品而以。
同样的一段程序,在各个单片机厂家的硬件上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ATMEL的89C51(已经停产)、8 9S51, PHILIPS(菲利浦),和WINBOND(华邦)等,我们常说的已经停产的89C5 1指的是ATMEL公司的 AT89C51单片机,同时是在原基础上增强了许多特性,如时钟,更优秀的是由Flash(程序存储器的内容至少可以改写1000次)存储器取带了原来的RO M(一次性写入),AT89C51的性能相对于8051已经算是非常优越的了。
不过在市场化方面,89C51受到了PIC单片机阵营的挑战,89C51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不支持ISP(在线更新程序)功能,必须加上ISP功能等新功能才能更好延续MCS-51的传奇。
89S5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89C51的,现在,89S51目前已经成为了实际应用市场上新的宠儿,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Atmel目前公司已经停产AT89C51,将用A T89S51代替。
89S51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89S51采用0.35新工艺,成本降低,而且将功能提升,增加了竞争力。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数字万用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数字万用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用单片机芯片AT89c51 设计一个数字万用表,能够测量交、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直流电阻以及电容,四位数码显示。
此系统由分流电阻、分压电阻、基准电阻、电容测试芯片电路、51 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部分、报警部分、AD 转换和控制部分组成。
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整体精度得以保障,本电路使用了AD0809 数据转换芯片,单片机系统设计采用AT89S51 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配以RC上电复位电路和11.0592MHZ 震荡电路,显示芯片用TEC6122,驱动8 位数码管显示。
程序每执行周期耗时缩到最短,这样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
本文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了4 3/4位智能数字万用表的系统设计与研究。
设计中采用了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专配万用表芯片MAX134,以及Intel 公司生产的MCS8051单片机。
整个系统结构由MAX134外加一些外围元件构成,然后再与单片机8051相连,驱动LED数码显示。
文章主要介绍了MAX134的性能特点、内部结构、数字接口、输入输出数据及一些功能和原理。
整个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处理器、外部设备元件的选择及电路设计,而软件设计则主要是实现仪表的各功能的控制。
关键词数字万用表AT89S51 单片机AD转换与控制AbstractThis design is design a digital universal meter with chip AT89s51 of one-chip computer, can measure and hand in , direct current pressing value , direct current flow , the direct current is hindered, four numbers show. This system is shunted resistance, resistance of partial pressure, basic resistance, minimum system of 51 one-chip computers, shown that some , warning part , AD change and control making up partly. 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steady, make the whole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be ensured, this circuit has used AD0809 data to change the chip, the one-chip computer system is designed to adopt AT89S51 one-chip computer as the top management chip, the electricity is restored to the throne the circuit and 11.0592MHZ and shaken the circuit to match on RC, show that the chip uses TEC6122, urge 8 numbers to be in charge of showing. The every execution cycle consuming time of procedure contracts to get shortest, in this way the real-time character of the security system.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steady, make the whole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be ensured, this circuit has used AD0809 data to change the chip, the one-chip computer system is designed to adopt AT89S51 one-chip computer as the top management chip, the electricity is restored to the throne the circuit and 11.0592MHZ and shaken the circuit to match on RC, show that the chip uses TEC6122, urge 8 numbers to be in charge of showing.Keyword: Digital universal meter AT89S51 one-chip computer AD changes and controls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 . (4)1.1 数字万用表的主要特点 (4)1.2 数字万用表设计背景 (6)1.2.1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目的和意义 (6)1.2.2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依据 (6)1.2.3 数字万用表的设计目的和意义 (6)1.3万用表发展趋势 (7)2. 数字万用表总体设计方案 (8)2.1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8)2.2数字万用表的硬件系统设计总体框架图 (15)3. 选用芯片介绍及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16)3.1 芯片选择及功能简介 (16)3.1.1 AT89c51 芯片功能特性描述 (16)3.1.2 ADC0809 介绍 (19)3.1.2 TEC6122 简述 (21)3.2设计方案及数字万用表的硬件设计 (24)3.2.1 设计方案 (24)3.2.2 数字万用表的硬件设计 (26)3.2.2.1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26)3.2.2.2 数字万用表控制硬件整体结构图 (32)3.2.2.1电路的工作过程描述 (32)4. 系统软件与流程图 (33)4.1 电路功能模块 (33)4.2系统总流程图 (33)4.3物理量采集处理流程 (35)4.4电压测量过程流程图 (36)4.5电流的测量过程流程图 (37)4.6电阻的测量过程流程图 (38)4.7电容测量过程流程图 (39)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3)1 绪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机的功能集成化,智能仪器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AT89C51单片机简单介绍
典型应用电路设计与实现
01
最小系统电路
02
输入输出电路
03
通信接口电路
AT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包括 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等, 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
通过输入输出电路,AT89C51单片机 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 。常见的输入输出电路有LED显示电 路、按键输入电路等。
02
AT89C51单片机硬件结 构
中央处理器CPU
01
02
03
8位处理器
AT89C51单片机采用8位 中央处理器,能够执行基 本的算术、逻辑、位操作 和转移等指令。
时钟电路
内部时钟电路为CPU提供 时序,可通过外部晶振或 内部RC振荡器提供时钟信 号。
复位电路
具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 功能,确保系统可靠启动 或恢复到初始状态。
AT89C51单片机简单 介绍
汇报人:XX
目录
• 单片机概述 • AT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 • AT89C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 • AT89C51单片机C语言编程基础 • AT89C51单片机开发环境与工具链 • AT89C51单片机应用实例分析
01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定义与发展
定义
单片机是一种将微处理器、存储 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集成在一个 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02
使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可以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C语言具有丰富的库函数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方便地实
03
现单片机的各种功能。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数据类型
C语言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如int、char、float、 double等,用于定义变量和常量。在单片机开发中,需要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AT89C51单片机最小化系统
2。
AT89C51单片机最小化系统安装测试我们从套件中找出要用到的元件,如下图:单片机的最小化系统是指单片机能正常工作所必须的外围元件,主要可以分成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我们采用的是AT89C51芯片,它内部自带4K的FLASH程序存储器,一般情况下,这4K的存储空间足够我们使用,所以我们将AT89C51芯片的第31脚固定接高电平(P CB画板时已经接死),所以我们只用芯片内部的4K程序存储器。
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有一个12M的晶振和两个30P的小电容组成,它们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时间精度为1微秒。
复位电路由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及IN4148二极管组成,以前教科书上常推荐用10UF电容和10K电阻组成复位电路,这里我们根据实际经验选用22UF的电容和1K的电阻,其好处是在满足单片机可靠复位的前提下降低了复位引脚的对地阻抗,可以显著增强单片机复位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二极管的作用是起快速泄放电容电量的功能,满足短时间多次复位都能成功。
判断单片机芯片及时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万用表测量单片机晶振引脚(18、19脚)的对地电压,以正常工作的单片机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为例:18脚对地约2.24V,19脚对地约2. 09V。
对于怀疑是复位电路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的单片机也可以采用模拟复位的方法来判断,单片机正常工作时第9脚对地电压为零,可以用导线短时间和+5V连接一下,模拟一下上电复位,如果单片机能正常工作了,说明这个复位电路有问题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下面给出一个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说明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一般教科书推荐C 取10u,R取8.2K.当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至于如何具体定量计算,可以参考电路分析相关书籍.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单片机:一片AT89S51/52或其他51系列兼容单片机特别注意:对于31脚(EA/Vpp),当接高电平时,单片机在复位后从内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当接低电平时,复位后直接从外部ROM的0000H开始执行.这一点是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因此可以看出,其实要熟悉51单片机的40个引脚功能也很容易:总共40个脚,电源用2个(Vcc和GND),晶振用2个,复位1个,EA/Vpp用1个,剩下还有34个.29脚PSE N,30脚ALE为外扩数据/程序存储器时才有特定用处,一般情况下不用考虑,这样,就只剩下32个引脚,对于初学者,这32个引脚就是要经常跟它们打交道的了.它们是:P0端口P0.0~P0.7共8个P1端口P1.0~P1.7共8个P2端口P02.0~P2.7共8个P3端口P3.0~P3.7共8个。
单片机课设 AT89C51八路抢答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1.课题名称抢答器设计2.设计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单片机理论课程知识,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合运用;2.学会熟练使用单片机编程工具软件及单片机软件编程;3.学习单片机小系统的硬件设计及PCB布线。
4.学会如何整理资料,划分模块,提高自己的编程技巧;3.设计思路a.了解抢答器的工作方式;b.单片机按键输入的设计;c.单片机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及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工作方式;d.延时子程序设计;e.定时器的应用;4.设计要求1.在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八组单片机控制的抢答器模拟器;2.要求由两个LED(红绿)指示抢答成功或失败;3.要求由1位数码管显示抢答成功(或失败)的组;4.发挥部分:剩余时间显示,各组积分显示;5.课程设计结束后,要求交设计心得,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八路抢答器设计方案及选取 (2)2.1电路设计方案一 (2)2.2电路设计方案二 (2)2.3电路设计方案的选取 (2)第三章电路设计原理及硬件设计 (3)3.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3)3.2八路抢答器工作原理 (4)3.3控制系统及所需元件 (5)第四章软件系统设计及仿真 (7)4.1软件系统设计 (7)4.2电路仿真 (8)第五章电路板制作与调试 (9)5.1电路板制作 (9)5.2电路调试 (9)第六章心得体会 (11)第七章参考文献 (12)鸣谢 (12)附录一源程序 (13)第一章概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配合单片机的教学和平时实验,以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使之具有独立单片机产品和科研的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为工程素质的重要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有好多地方都用到了单片机,因此学习好这门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吉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每个发光二极管上串联的电阻又称为限流电阻。
A:对B:错答案:A2.CPU主要的组成部分为()。
A:运算器、寄存器B:加法器、寄存器C:运算器、控制器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答案:C3.Intel公司MCS-51单片机的CPU是()位的。
A:16B:4C:32D:8答案:D4.计算机中常用于表达数值的码制有()。
A:补码B:反码C:原码答案:ABC5.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111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
A:75.47HB:7547HC:75.47D:7547答案:D6.CPU又称为()。
A:控制器B:输入/输出设备C:中央处理器D:运算器答案:C7.双列直插式封装的AT89C51单片机有()引脚。
A:20B:40C:32D:16答案:B8.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
A:时钟电路B:存储器设置电路C:复位电路D:电源电路答案:ABCD9.AT89C51单片机的工作频率最大为()。
A:48MHzB:6MHzC:12MHzD:24MHz答案:D10.AT89C51单片机的可靠复位需要在RST引脚产生()电平?A:低B:高答案:B第二章测试1.机械按键一般采用()ms左右进行延时去抖动。
A:5~10B:10~20C:1~5D:50~100答案:B2.下面()不是输入设备。
A:扫描仪B:键盘C:A/D转换器D:打印机答案:D3.下列()是单片机的总线类型。
A:控制总线B:输出总线C:数据总线D:地址总线答案:ACD4.机械按键的抖动时间是固定长度的。
A:对B:错答案:B5.独立按键扫描时,采用键标志是为了实现按键的一次响应。
A:对B:错答案:A6.在()状态下可能产生机械抖动?A:按键抬起瞬间B:按键按下瞬间答案:AB7.不同机械性能的开关,其机械抖动时间不同。
()A:错B:对答案:B8.定义按键对应的引脚是使用的关键字是()。
A:bitB:sbitC:charD:int答案:B9.键标志变量的定义采用的类型为()。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51单片机是一种常用的微控制器,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要搭建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首先需要设计并搭建一个最小系统,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图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最小系统包括51单片机、晶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下载电路等几个基本部分。
其中,晶振是单片机工作的时钟信号源,复位电路用于单片机的复位控制,电源电路提供单片机所需的电源,下载电路用于单片机的程序下载。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这几个基本部分设计出相应的原理图。
首先是晶振电路,一般使用的是12MHz的晶振,其原理图是将晶振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晶振输入引脚和晶振输出引脚。
接下来是复位电路,复位电路一般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其原理是通过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单片机的复位控制。
然后是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一般包括稳压电路和滤波电路,其原理是通过稳压电路将输入的电压稳定在单片机所需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并通过滤波电路去除电源中的杂波。
最后是下载电路,下载电路一般由一个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和一个串口接口组成,其原理是通过串口电平转换芯片将电脑串口的TTL电平转换成单片机所需的电平,并通过串口接口与单片机相连接。
最后,我们需要将这几个部分的原理图进行整合,设计出完整的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在设计原理图时,需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引脚的连接方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原理图的布局和美观性,尽量使得原理图清晰易懂,方便后续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总的来说,设计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是搭建一个完整嵌入式系统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原理图时需要认真对待,确保各个部分的连接正确,电路设计合理,从而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单片机简介_AT89C51中文资料
单片机简介_AT89C51中文资料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并带有输入输出端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的内部集成了CPU、RAM、ROM、I/O接口等部件,具有小体积、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家具控制以及电子仪表等领域。
AT89C51是一种常见的单片机,下面将对它进行详细介绍。
一、AT89C51的基本介绍AT89C51是一款由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它采用CMOS技术制造,具有16KB FLASH程序存储器和512B RAM数据存储器。
该单片机支持包括ISP(In-System-Programming)、IAP(In-Application-Programming)、DebugWire在内的多种编程方式,可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家用电器、计算机外围设备、物流跟踪等。
AT89C51的主要特征:1、8位8051微控制器架构;2、具有16KB程序存储器和512B数据存储器;3、支持ISP、IAP和DebugWire等多种编程方式;4、支持12MHz内部晶体振荡器和外接振荡器,外接时钟频率为0~24MHz;5、支持一般I/O和特殊功能I/O,如双重中断、三重定时器等;6、可升级固件程序。
AT89C51共有40个引脚,分别是VCC、GND、P0.0~P0.7、P1.0~P1.7、P2.0~P2.7、P3.0~P3.7、RST、ALE、EA、PSEN、XTAL1、XTAL2,其中VCC是芯片的正电源,GND是芯片的负电源。
1、ISP编程方式:ISP编程即在芯片内部直接进行编程,无需将芯片取出进行编程。
这种编程方式需要使用ISP编程器和软件,将芯片与编程器连接后,在电脑上设置好所需的程序,即可进行编程。
2、IAP编程方式:IAP编程即在芯片内部进行程序更新、修改等操作,无需替换整个芯片。
该编程方式适用于已经安装在板子上的芯片,如果需要更新程序,直接通过串口通信上传新程序即可,无需拆卸芯片。
单片机简介 AT89C51中文资料
4.1 单片机介绍: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
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
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
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提及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
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
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
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
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由51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电
源电路等组成的最基本的硬件系统。
它是进行51单片机软件开发和运行
的基础,对于学习和应用51单片机技术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1.51单片机芯片
51单片机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种8位微控制器,是指基于哈佛
结构、具有复杂存储器结构和指令集的通用型单片机。
51单片机具有很
强的通用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控制系统中。
常用的51单片
机芯片有AT89C51、AT89S52等。
2.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是指为51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的电路。
由于51单片
机是以时序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因此时钟信号对于单片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时钟电路采用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一般
为11.0592MHz。
时钟电路还包括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用于保持晶体振荡
器的稳定性。
3.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是指对51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的电路。
当51单片机上电或
按下复位按钮时,复位电路会向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发送一个复位信号,使
单片机回到初始状态。
复位电路一般由电源滤波电路、复位电容和复位电
阻等元件组成。
4.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是指为51单片机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的电路。
由于51单片机对电源电压的要求较高,一般在3.3V至5V之间,因此电源电路需要将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电源电路一般由稳压电路、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由单片机、晶振、复位电路和稳压电源组成的基本硬件系统。
其原理是通过晶振提供时钟信号,使单片机按照一定的频率工作,通过复位电路对单片机进行初始化,保证系统的正确启动。
稳压电源则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具体原理如下:
1. 晶振:晶振作为系统的时钟源,通过产生规律的振荡信号来控制单片机的工作节奏。
晶振一般由晶体振荡器和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
当电压施加在晶体上时,晶体会因为压电效应而发生振荡,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供给给单片机使用。
2.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用于保证系统正常启动和单片机在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复位。
当电源接通时,复位电路会向单片机的复位引脚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使单片机处于复位状态,进行初始化操作。
当复位信号解除后,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
3. 稳压电源:稳压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单片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电压供应,而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对于单片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组成,通过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稳定的直流电供给单片机使用。
通过以上几个基本硬件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实现对于输入输出的控制、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功能。
它是单片机应用开发
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硬件平台,方便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和开发各种应用。
单片机练习题答案
单片机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若单片机振荡脉冲频率为6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______2μs________。
2、AT89C51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是___外接晶振或时钟__引脚。
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3是指的将定时器/计数器T0 拆成两个独立的8 位计数器。
4、若由程序设定RS1、RS0=01,则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为__08~0FH____。
5、写出完成相应功能的汇编指令:将立即数11H送到R2____MOVR2,#11H____、使ACC.2置位____SETBACC.2__、使累加器的最低2位清零___ANLA,#0FCH___。
6、A/D转换的作用是将__模拟____量转为数字量。
ADC0809是__8___位的A/D转换芯片。
7、8051的堆栈区一般开辟在用户RAM区的地址为30H~7FH。
8、所谓寻址,其实质就是__如何确定操作数的单元地址问题_。
9、若单片机振荡脉冲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____1μs______。
10、定时器中断请求发生在__计数溢出的时候_____。
11、中断响应时间是指__从中断请求发生直到被响应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所需的时间____。
12、通过CPU对I/O状态的测试,只有I/O已准备好时才能进行I/O传送,这种传送方式称为____程序查询方式___。
13、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现场保护和现场恢复期间,中断系统应处在__关中断__状态。
14、80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包括了: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和2 个16位定时/计数器以及并行I/O口、串行口、中断控制系统、时钟电路、位处理器等部件,这些部件通过内部总线相连接。
15、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RAM的地址为30H~7FH,堆栈寄存器sp是8位寄存器。
16、MCS-51单片机的P0~P4口均是并行I/O 口,其中的P0口和P2口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通常还用来构建系统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P0~P4口中,P0 为真正的双相口,P1—P3为准双向口;P3口具有第二引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