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鲁纳》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布鲁纳教育文化观》札记
布鲁纳(Jerome Bruner,1915-),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长期任教于哈佛大学。他一生写作不辍,著作宏富,在布鲁纳的所有著作中,有两本特别重要,一是早年的《教育过程》(1960),一是晚年的《教育文化》(1996)。而《布鲁纳教育文化观》就收录了这两本优秀作品。它们代表了布鲁纳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认知主义与文化主义。
在《布鲁纳教育文化观》这本书中,有一个导读,是一个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的述评。读《教育过程》与《教育文化》可以让我们理解布鲁纳从“认知主义”转向“文化主义”的前因后果,也是理解布鲁纳一生学术思想的重要切入点。这也提前让我们了解了布鲁纳的这两本优秀作品主要是表达什么观点与思想。
《教育过程》是布鲁纳为伍兹霍尔会议所撰写的总结报告,他在写作时,并不纯粹发表个人的见解,而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践,因此,《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认知主义者的共识。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相信这本书中有关教育的一些观点,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而且对于即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来说也会有所帮助。
《教育过程》一书包含“引论”部分和继“引论”部分后的正文,共五章。这几章将分述四个题目:《结构的重要性》、《学习的准备》、《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和《学习的动机》;还有一个设想是怎样在教学中更好地完善装备教师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布鲁纳出版这本书的背景,还有关于教育学的讨论,其中对这本书一直念念不忘的事——课程的设置。他认为,“凡是从事过这项工作的人,都会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运气好的话,他还会学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课程与其说是给学生设置的,不如说是给老师设置的。”这句话给我的冲击很大,我是师范类的学生,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清楚了解并掌握国家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这是教学中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我之前一直以为,课程设置的对象是学生,老师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参考对象去教学。或许就如布鲁纳所说,像我们这些还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还不懂得其中的奥秘。也或许当我们真的走上这个岗位时,便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但我很庆幸,我能在我走上这条路时,看到了布鲁纳先生的这句警醒之言,让我能够在还来得及的时间认真研究我们国家的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的,若一门课程不能改变、感动、困扰或启发教师,那么它就不会对教师教导的学生起作用;而一旦对学生起作用了,那肯定是通过教师才起的作用。
在引论部分,布鲁纳提到了,为中小学设计课程时,这些课程要既能反映科学和学术的最新进展,又能体现出对学校教育本质的大胆猜想。“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是,编写出有效地教材,那就是说,这一教材不仅对覆盖范围而且对结构体系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我们国家,我觉得我们的教材有点落后,虽然每年也会修订,但是相对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应付。我们的课程就缺乏了反映科学和学术最新进展的内容。为何?就拿我们生物专业来说,编写教材的人大多数是教育部门的人,而不是站在学术最前沿的那些很棒的科学家们,他们不能将这些最新的科学知识传送到我们这里,导致了学业上知识的落后,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布鲁纳认为考虑课程,考虑课程价值时,也就是在考虑教育目标,而他们将追求卓越作为教育的总体目标。在这里,他也指出“追求卓越不仅是指要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要帮助每位学生使其智力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开发。而强调学科结构的优秀教学,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比对那些有禀赋的学生而言,更为宝贵。”之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也就只是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看到了弊端,学生只重视成绩,而不重视其他能力的发展。我也一直认为,学习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人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总有其他的长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所幸,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对学生也要求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利弊,众说纷纭,但我想比起应试教育,这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正如布鲁纳所说,“如果我们可以帮助所有学生使其智力得到全面开发,那么我们的民主之国将在这个科技和社会都异常复杂的时代赢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这便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一,结构的重要性
在本章,布鲁纳首先提出了学习活动的目的:“任何学习活动的首要目标,在于它能为我们将来服务,而非学习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学习不仅仅是指能指引我们走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而应该让我们日后能走得更远、更轻松。”他认为,学习为将来服务方式有二:一是“训练的具体迁移”,指将知识技能运用到与之相似的工作中去。并举例说:“学会了怎样钉钉子,以后我们就更容易学会怎样定图钉,怎样打木楔。”二是“理论的迁移”,指所产生的学习的持续性取决于对某一科目结构的掌握。布鲁纳认为,学生所学习的概念越是基本(“基本”,其含义是指某个思想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适用性),对新知识或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因此,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强调学校课程改革要忠于学科的基本结构。
对于新课程设置,布鲁纳指出:“无论教什么课,务必要使学生理解这些科目的基本结构,这是使用知识、运用知识处理课外问题和事件或者处理日后课堂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的最起码要求。”在他看来,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关于忠实于课程的基本结构的设计,布鲁纳提出,“必须使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加入课程设计的工作中来”。他说:“美国历史应该教授什么内容,数学应该教授什么内容,只有在这些领域里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才能的人士的帮助下,才可以更好地决断。”虽然两国国情不一样,但我想,这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而怎样以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那还需教育家们的讨论。而按照反应知识领域基本结构的方式来设计课程,需要对那个领域有极其根本的理解,没有最干练的学者和科学家的参与,这一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时,布鲁纳认为即使按先前设定的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课程修订,至少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思想,不仅包括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习求知的态度,培养猜想和使用直觉的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
在教学中,布鲁纳也提出了“发现法”,即将课程中某些令人兴奋的环节去掉,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示某一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完全可能的。我们都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老师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的浓厚程度和对概念的复杂性的理解程度远比期望的深,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寻求答案的乐趣和兴奋,对知识更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在解决问题时,布鲁纳还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也比较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