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综合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6)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6)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一样写得波澜壮阔。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雁”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次北固山下》中“
”,《使至塞上》中“”,都用到了这一意象。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既写出了壮美的自然景象,又蕴含新事物不可阻挡的哲。
5、《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写青山绿水。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一联,表明时序交替、岁月匆匆,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7、《次北固山下》中,“,”诗中用以描摹了潮平江阔、巨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气概。

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

9、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表现在返乡途中,鞍马舟船,日夜兼程。

10、开元宰相张说在新年之际,选取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两句“,”写在办公政事厅上,以表达对新年万象更新的祝愿。

《次北固山下》答案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归雁洛阳边,归雁入胡天。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程。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是XXX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和游子思乡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一、理解性默写:1、句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2、诗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新水调清歌传,芳林玉立春风早。

3、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赏析选择题:1、不正确的理解:B。

颔联并未描绘洪水浩瀚,而是描写了潮水平静的景象。

2、不正确的理解:A。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在夜幕未褪之际,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3、不正确的理解:B。

颈联中的“青山”指的是次北固山,而不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4、不恰当的赏析:XXX并未描写平野开阔和波平浪静,而是描写了风助帆船前行的情景。

A、“平”和“阔”在三、四两句中并不是描述江水的状态,而是形容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

B、五、六两句中的“海上红日”和“江边春意”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观的美妙画面。

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D、诗中的“归雁洛阳边”是诗人想要XXX捎信给家人的表达方式之一。

解析】A“平”和“阔”形容的是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而不是江水本身的状态。

这联表现了时序的交替,海上的红日冲破残夜,江边的春意赶走旧年的寒冬。

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不息、时间的流转以及生命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种表现方式,既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诗歌的高度艺术表现。

当夜幕未散,太阳已从海面升起;当新年未过,江上已传来春天的消息。

这篇文章描绘了逼真的景象,蕴含了新生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的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带来了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想象一下,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感受到潮水平静,两岸宽阔,微风拂面,帆船高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展现它的美丽和宁静。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解析】D 表达的不是壮志未酬,而是思乡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解析】A这里的“海”,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解析】A 次,停泊的意思。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附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附答案)

导语:做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下面是《次北固山下》练习题(附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做一做。

练习题: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②客路青山外客路:③乡书何处达乡书:3、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4、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5、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 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6、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8.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10.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12.“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答案:1、五言律诗思乡诗2、(略)3、顺利风正一帆悬4、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

(表现出了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5、从北固山下寄信至家乡洛阳北方6 、思念家乡的书信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朗读节奏3.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两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四、探究提高6、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8、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1. 五言律抒情2. 王湾唐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7.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9.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4)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⑵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次北固山下》王湾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王湾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王湾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作者】王湾(693~751)唐代诗人。

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唐朝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主题思想】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七上03《次北固山下》-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七上03《次北固山下》-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0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字词解释: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②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③乡书:家信,家书。

④归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内容描述:游客路过苍翠的北固山下,船儿在碧绿的江水上前行。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视野也更开阔了。

顺风行船,一叶白帆悬挂在高远江天。

残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全诗赏析: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首联点题,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风正一帆悬”描绘了视野开阔、风平浪静的大景。

颈联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着哲理,说明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尾联的归雁捎书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主旨:抒发了作者旅途中思念家乡之情。

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说明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命,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考点精炼:题组一1、【画面描绘】“潮平两岸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思想感情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题组二3、【画面描绘】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2分)图1 图24、【思想感情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分)题组三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部编版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题附参考答案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在返乡途中鞍马舟船,日夜兼程,赶路急切的心情的句子是”,。

”2.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伫立船头,眼前所见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借船帆来表现的诗句是“,。

”3.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欲借北归的鸿雁传书,深刻表达诗人思乡情愁的句子是“,。

”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海上的昼夜和自然的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8.诗中以“飘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的两句是:“,。

”9.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语句是:“,。

”10.本诗在叙事写景中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11.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12.王维在诗中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两句是:“,。

”13、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本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

”1《次北固山下》参考答案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综合练习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综合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及综合练习答案一、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主旨:淡淡的乡愁。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

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

其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平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全文▲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

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诗人______,标题中的“次”什么意思?_______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及答案-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及答案-古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及答案-古诗-赏析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3分)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分)⑵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

(3分)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参考答案:26.“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或者揭示了大自然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5)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5)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一诗中描绘潮水上涨、白帆高扬。

3、《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诗人王湾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4、“鸿雁来”是白露(节气)的三候之一,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因而成为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自问自答“?”。

5、《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暗示时光流逝。

6、《次北固山下》中,“,”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7、《次北固山下》诗中,“,”诗句是通过描写景物、节令表现时序变迁,新旧(年)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一样写得波澜壮阔。

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10、“雁”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次北固山下》中“”,《使至塞上》中“”,都用到了这一意象。

《次北固山下》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0、归雁洛阳边,归雁入胡天。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练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4.3《次北固山下》练习一、字词书写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二、选择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章台①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②,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章台,即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潜江西南五十四里龙湾,古华容县城内,是战国时楚国的灵王行宫。

②楚角:楚地的角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的一项是()A.【甲】诗的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极为精妙:“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姿势。

B.【乙】诗的颔联既有视觉又有听觉,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

C.两首诗的颈联中“残夜”“旧年"和已云暮的“芳草”等意象都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相比来【甲】诗的颈联更显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南归的“雁"和“乡书”来表达思乡的愁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B.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写出了潮平而两岸开阔,风正而一帆悬空的美景。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遥应首联,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了诗人的故乡所在,同时更表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其中饱含生活哲理,流传千古。

2、乡愁是什么?乡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对家书的渴盼,这两句是:?;乡愁是崔颢在《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描绘了一幅昼夜交替、冬春更迭的画面,蕴含着生活哲理。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达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由江上观日出起兴,抒发无限感慨且富含哲理。

6、《次北固山下》中,“,”一联,写了作者看到山河壮阔、风正船行的景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7、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诗句是有一联中的两词巧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时序的匆匆交替,让身处“客路”的诗人顿生出强烈思乡之情,也被明代文艺评论家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8、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诗句是深为人们所称赞。

宰相张说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

9、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中,“,”诗句是想象前行之路,以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10、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运用对偶修辞手法,蕴含着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旧事物的消逝与毁灭这一哲理。

《次北固山下》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综合练习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综合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及综合练习答案一、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 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主旨:淡淡的乡愁;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其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平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全文▲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诗集名称: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诗人______,标题中的“次”什么意思_______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2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 ______ 、______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成为千古名句,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13、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颈联::尾联:1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次北固山下答案1、唐王湾停泊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行舟 4、潮平两岸阔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8、D 9、 D 10、A 11、D 12、D 13、颈联:高兴、喜悦积极、乐观、向上;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14、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15. BE。

《次北固山下》王湾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 阅读鉴赏题背诵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以及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2. 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景象。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静静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的江天上。

3.说说“阔”和“悬”的妙处。

答:“阔”是辽阔的意思,表现了涨潮时长江气势雄伟、水面辽阔;“悬”悬挂的意思,反映了风平浪静、一帆风顺、行船平稳。

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1。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次北固山下王湾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老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答案: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2、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3、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案: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5.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答案: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答案:D9、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答案:1.哉咏 2.悬3.雁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

答案:停泊唐王湾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

《次北固山下》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赏析简答题:
1、“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

写景逼真,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当中的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答:“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次北固山下》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一、原文及翻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原文翻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二、知识点归纳: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次北固山下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复习
看看谁首先会背诵
二、默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赏析
•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
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赏析

3、首联中的 行舟

两个词已暗含身
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客路
•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潮平两岸阔
理解默写
• 1.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 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 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 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 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
请简析。
• 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
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
平浪静等大景。
• 7.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 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 • 答:“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 “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 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 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乐观、向 上的力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知识点归纳及综合练习答案
一、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平两岸,江面空阔无边,顺风平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主旨:淡淡的乡愁。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

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

其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平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全文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

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诗人______,标题中的“次”什么意思?_______这是一首抒写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诗。

(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首联中的 ______ 、______ 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成为千古名句,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3、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颈联::
尾联:
1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答案1、唐王湾停泊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客路行舟 4、潮平两岸阔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7、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 8、D 9、 D 10、A 11、D 12、
D 13、颈联:高兴、喜悦(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

14、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15. 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