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脾—长夏—阴中之至阴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用于诊断2.用于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四气: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一五行相生:如肝生心,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

二五行相克:如肾制约心,水克火。

即肾水可以上济心阴,以防止心火之亢盛等。

三五行的制化和胜复: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5
1、阴阳偏胜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 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 沉紧
ppt课件
26
2、阴阳偏衰 (1)“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虚寒证: 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 微 (2)“阴虚则热”-阳相对偏亢-虚热证: 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 (3)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
ppt课件 20
(五)阴阳相互转化
-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物极必反” 量变——质变 形 式 1) 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 2) 突变-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 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 绝。-阳证转化为阴证
ppt课件 2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玻尔 -族徽:太极图 “contraviasuntcomplementa”(对立即互 补)
ppt课件 11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 条件。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 和助长对方。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 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1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 -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 2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气与血、脏与腑、寒热与温凉
ppt课件 4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 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 晦暗的、抑制的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11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11

中医理论—阴阳学说—中医基础理论阴阳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

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阴证和阳证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

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

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

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

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

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亡阴和亡阳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

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

28
❖ 如何调理阳盛
❖ 调理 对于牛肉、狗肉、鸡肉、等温阳食物 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象香蕉、西 瓜、柿子、苦瓜、番茄。酒性辛热上行,阳 盛之人切戒酗酒。
❖ 如何调理阳虚
❖ 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 肉、鸡肉,常用药物有、冬虫夏草、、胡桃、 等,可选用金匮肾气丸。
❖ 问题:阳虚的人适用人身、鹿茸吗

❖ “土载四行” ❖ 生化、承载、
受纳
整理课件

39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整理课件
40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整理课件
41
❖ 肝的性质跟木的特性特别相似,是一样的长疏调理 的,所以中医叫肝属木;
❖ 心是温驯向上热乎乎的,跟火的个性特别相似,所 以心属火;
❖ 脾是我们身体的仓库之官,它是运输气血,叫气血 化生之源,跟土的个性是一样的,土是万物的来源, 所以脾属土;
例如:
天·日·明··增长·上·外·动·刚…—阳
地·月·暗··消亡·下·内·静·柔…—阴
举案例:每人1个
自然界
春(湿)—秋(燥) 夏(热)—冬(冷)
整理课件
13
2.阴阳的互根
❖ “阴”“阳”双方互以对方
❖ “阴”“阳”任何一 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 独立存在。
❖ “阴阳相倚”
为“生”、“化” 的条件。 ❖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 阳无以化”。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整理课件
43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理论(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
主讲人: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
? 第一节 阴阳学说 ? ?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事物内部都普
遍存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 面。
(古人将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归类为阴阳两类)
返回目录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相关事物对立双方 )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阳-热亮 阴-寒 暗) (三).阴阳的属性特点(普遍 相关相对可分) (四) .阴阳的相互关系
长 土 脾 胃 口 肉唇 思 涎 夏
秋 金 肺 大 鼻 皮毛 悲 涕 肠
冬 水 肾 膀 耳 骨发 恐 唾 胱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生理)
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 资 生、促进 和助长 作用。 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血管
血液(阴血) -当归 推动力(阳气) -人参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平衡 失衡---患病 阴阳平衡者 --- 食参--阳盛鼻出血
清泻阳热
返回知识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或阳,在一定条件下 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防风生姜
虚寒证畏寒 鹿茸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
阴阳失衡 患病
调整阴阳
药物(阴阳)
四诊(搜集病史)---八纲(阴阳辨证)--治则--方剂方药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PPT课件

相反:阴阳的属性完全相反,故构成对立的关系。 例: 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 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等,皆 为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 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抵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 或相互牵掣。 例: 水与火的相互制约, 寒与热的相互制约; 兴奋与抑制的相互制约, 如同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的正 电与负电一样。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阴和阳之间的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 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 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基 本形式。 具体表现为二类八种。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 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 此长彼消。
阴消阳长 阳长阴消 阳消阴长 阴长阳消
关联性 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 者同一统一体中相互关联的 两部分,才能分属阴阳。 前提 属于同一范畴、同一层次。
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 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阴阳的无限可分 阴阳互藏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 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 抑制的都属于阴;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 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 兴奋的都属于阳。
正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如: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 异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 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 “制约太过”。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 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 “制约不及”。
统一(动态平衡)
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或 现象的阴阳双方之间取得统一,取得相对 的协调平衡——阴平阳秘 动态平衡:平衡的取得是阴阳双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 中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 条件。 阴阳交感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 件。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阴阳五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阴阳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概念。

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被应用于中医学中,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治疗方法。

阴阳五行理论的运用使得中医学具备了独特的分析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阴阳五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

一、阴阳五行概述阴阳五行即阴阳和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阴阳象征宇宙间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是宇宙间万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阴阳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中均有具体应用。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中医学将五行应用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以分析和治疗疾病。

二、阴阳五行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1. 分析体质中医通过阴阳五行理论来分析一个人的体质。

根据五行对应的脏腑和臓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属于阴性还是阳性,以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阴性体质的人容易体寒,阳性体质的人容易体热。

2. 诊断疾病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等来诊断疾病。

观察舌苔可以判断患者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与否,脉搏则反映了患者体内五行元素的相对充盈程度。

通过这些观察,中医可以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阴阳五行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1. 药物治疗中药的选择和配方往往考虑到药性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

药性的阴阳属性指的是药物的性质是寒凉还是温热,以及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药性的五行属性指的是药物对应的五行元素。

中医师利用药物对阴阳和五行的调节作用,来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和五行元素的充盈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饮食调养中医将食物归纳为五味和五色,五味和五色又对应着五行元素。

通过对食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和五行元素的相对充盈程度。

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宜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以此来补充阳气。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元素的相对充盈程度。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二、阴阳的关联性 按阴阳来分析的事物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三、阴阳的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现对于其对立面来确定的;阴阳属性会相互转化。
1、阴阳无限可分性:昼和夜、上午和下午 2、阴阳相互转化性:条件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 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 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
四、阴阳转化
•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 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 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 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 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 产生。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 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 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确定治疗原则 (六) 归纳药物性能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 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 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全文】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全文】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 之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源自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实寒证(阴胜则寒)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伤阴
实热证(阳胜则热)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不制阳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阳虚 阳不制阴 虚寒证(阳虚则寒)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阳偏胜 阳偏衰
阴偏胜 阴偏衰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窍:
肾在体合骨。 肾——骨 肾其华在发。 肾——发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耳
4、液: 6、志:
肾在液为唾。 肾——唾 肾在志为恐。 肾——恐
7、通于冬气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主血

生血

生血
统血

血液生成 血液运行
血液 心—肝
神志
心主血—主持血液运行 肝藏血—储藏调节血量
心主神志—主宰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五脏 — 肺
生理功能:
主气 主宣降 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 主治节
位置:
生理功能
1、主气
(1) 肺主呼吸之气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自然清气 水谷精气
肺脏
宗气
元气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医基础理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阴阳五行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就是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受到破坏。 (1)阴阳偏盛: 阳胜则热:热象(体温、五心、二便) 阳胜则阴病:津液受损。 阴胜则寒:寒象(体温、手足、二便) 阴胜则阳病:阳气功能受损。 (2)阴阳偏虚: 阳虚则寒:寒象 阴虚则热:热象 (3)阴阳转化: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相互交感: 阴阳二气永恒运动 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使对立的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 2、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制约消长,动态平衡。 对立制约是事物协调平衡必须条件之一。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互根互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互根互用是事物生生不息和相互转化的源泉。 4、阴阳的消长平衡: 制约互根,彼此消长, 蕴涵生机, 动态平衡。 消长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平衡是事物协调 正常的保证。
5、阴阳的相互转化: 条件具备,阴阳转化 量变质变,变化观点。(自然规律、 人为)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以动态变化的 观点观 察分析事物,防患于未然,未雨 绸缪。
(二)阴阳学说的医学运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结构功能、形神、升清降浊,吸收排泄、 心跳、呼吸、气化成形、睡眠觉醒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任 何事物均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相互作用 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 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 生、相互制约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
古人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 领域,借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 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深刻影响中 医的思维方式。虽然看似简单,机械, 但是充满智慧,也很解决问题,毕竟 看到并且捕捉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 律。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 阴—静止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 暗的、抑制的、虚弱的。
阴阳的特性
• 1、普遍性 • 2、阴阳的相对性:
(如昼夜、上下午)
• 无限可分性 • 3、阴阳的相互转化性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指定事物不同时,阴阳属性随之改变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阴阳交感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 实寒证 痛经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2、阴阳偏衰:
• 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
• 阴/阳一方不能制约对方,使对方相对亢盛
– 虚热证 肺结核 甲亢
– 虚寒证 夜尿频
正常
阴偏衰 阳偏衰
(虚热) (虚寒)
• 3.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属于阴或阳的任何 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足的 病理变化。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 中求阴,则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
• 2、归纳药物性能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
第二节 五行学说
•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以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 间的运动变化。 • “行”——①行列,次序;②运动变化 • ——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土爰稼穑——凡具有承载、受纳、 生化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土行
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 收敛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金行
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 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归属于水行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和推演
自然界
五五 五 五 五 五 味色 化 气 方 季 酸青 生 风 东 春 苦赤 长 暑 南 夏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尿
养脾之道

脾为土,在志为思,开窍于唇,在季为 长夏,五色为黄,五味为甘,五气为湿, 五方为中,五气为暑,与胃相表里。

长夏应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脾位于中焦,在膈下。其生理功能 为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与胃相为表 里。
脾主运化作用示意图
水谷 口 心肺 传输 输布全身
消化
胃 脾 运化 水谷精微和水液
吸收
脾主疏泄的主要作用示意图
调节情志活动 气机调畅,脏腑气血平和-心情开朗,不宜郁怒 调畅脾胃气机 促进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正常 分泌排泄胆汁 维持血液运行 气机调畅, 心肺之气推动血行(气行则血行) 协助水液代谢 调畅肺脾肾三焦气机,协助水液代谢 调节月经 疏泄精液 血营胞宫-调节月经,妊育婴儿 疏泄与封藏(肾)结合-精液排泄通畅、适度
病理上 可以用来说明疾病征候的转化关系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部位: 阳:上部、体表、背; 阴:外侧:下部、体内、腹、内侧 (2)脏为阴、腑为阳 (3)阴阳中还有阴阳:
阴阳属性归类表
方位(空间)
时 季 温 湿 亮 质 其 运动状态 机能状态 他 间 节 度 度 度 能
春 温 干 明 功 数 兴 亢 化 阳 上 外 左 南 天 昼 升动 夏 热 燥 亮 能 (快 ) 奋 进 气 秋 寒 湿 晦 物 迟 抑 衰 成 降静 冬 凉 润 暗 质 (慢 ) 制 退 形
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上下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根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八纲辨证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将自然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归纳为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

阴阳是二元对立的哲学概念,代表事物的两个相对面,如寒热、虚实、内外等。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气包括天然之气和后天之气,血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体液的总称。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将人体的生理机能分为五脏和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经络传导气血和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五、八纲辨证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

八纲指的是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等八个方面。

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症状,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归属,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中医临床工作,还可以让普通人了解中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课件

THANK YOU.
阴阳理论
阴阳对立
阴阳双方彼此对立,相互 制约,存在排斥、斗争的 关系。
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彼此依存,相互 扶助,存在依从、促进的 关系。
阴阳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 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
五行理论
五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
五行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间按照特定的顺序依 次相生,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情志等方 面来预防疾病。
中医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中医起源于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发展历程
中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展重点,如汉代张 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现况
现代中医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阴阳五行与中药治疗
阴阳学说
中药的性味归经是中医治疗的关键。中药 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 四种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并且归属于不同的脏腑经络。根据中药 的药性、药味和归经的不同,可以调节人 体的阴阳平衡。
VS
五行学说
根据五行养生法,中药可以按照五行属性 进行分类,如肝属木,与酸味、绿色、春 季等相应,因此治疗肝病多用具有酸味和 绿色属性的中药材,如柴胡和茵陈蒿等。 同样地,其他脏腑也可以通过五行养生法 来选择相应的中药材进行治疗。
中医与阴阳五行
01
02
03
阴阳学说
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的基 本规律,人体内部也存在 阴阳平衡的问题。
五行学说
中医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 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 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中医基础理论》---孙婷 (2)

《中医基础理论》---孙婷  (2)

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又称肺主通调水道。 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 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 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 水之上源”。
肺气宣发 全身、皮毛 充养、润泽和护卫 向上向外 皮肤汗孔 排出体外(汗) 水 液 肺气肃降 体内脏腑组织器官 充养、滋润 向下向内 下输于肾 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 排出体外(尿)

生理意义— 脾统血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 条件之一。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

运化无力
肌衄
出血
2.肺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鼻与喉相通而连于肺,是呼吸的门户。鼻 孔是清气和浊气出入的通道,是肺系最外 端,具有通气功能,所以说“肺开窍于 鼻”。
喉亦为肺之门户,肺之经脉 上通于喉,是清浊之气出入 之要道,又是发音的主要器 官。

3.肺在志为忧(悲)

肺之志
忧 悲
悲、忧均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 化或情感反映,但过度悲哀或过度 忧伤,则属于不良的情绪变化,有 碍身体健康。
肺的生理联系
肺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肺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肺在志为忧(悲)
肺在液为涕
肺气与秋气相通
1.肺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 一身之表,为抵御外邪的屏障。

肺与皮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 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 皮肤作为屏障以御邪护肺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主通明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主血脉— 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得到血气 的充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 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 心主神志— 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功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 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 生命活动。 所以,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用:解释自然现象。
• 解释生理:气血关系。

兴奋与抑制。
• 解释病理: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指导治疗: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3、消长平衡
概念:消长:阴和阳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 “阴消阳长”、“阴长阳消”之中的量变.
消长解释的是事物量的变化,属于量变的范畴。 四时气候, 冬至到夏至,是“阴消阳长” 夏至到冬至,是“阳消阴长” 。 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实际上即是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阴阳交感 阴阳互藏
1、对立制约
概念:对立是指阴阳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
方面) 制约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抑
制和制约的关系。 应用:
解释气候变化:春夏温热,是春夏阳气上升 抑制寒凉之气;秋冬寒冷,是秋冬阴气上升抑制 了温热之气。 《素问·脉要精微论》:“冬至四
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
则脏者为阴,腑者为、三焦六腑皆为阳。”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 背腹:则背属阳,腹属阴;
• 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 脏腑: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

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十 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
•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 解释生理活动:“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 • (是阴阳制约消长关系的正常。)
• 解释病理变化: •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 指导治疗:“寒者热之”,“热者寒
之”。
2、互根互用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的相
互关系)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 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 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着的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
4、相互转化
概念: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 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转化 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 • 质变 • 《灵枢·论疾诊尺》:“重阴必阳,重阳必 阴。”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 极生寒。” • 阴阳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重” 和“极”就是阴阳转化的条件。事物发展到 极点。 • 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素问·金匮真言论》:
•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
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 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 阴中之至阴,脾也。”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 哲学理论,是古人用以阐释自然界一切 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宇宙观 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指导认识自然 的方法论,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古代 医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医学中的问 题,并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医学的阴 阳五行学说就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医 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一般而言,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 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 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 阳之征兆也。”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含义: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 生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 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2、事物阴阳属性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 中可以再分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而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 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概念:互根是指阴阳任何一方的存在都必须 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又称相互依存。
例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 所谓下。
互用是指阴阳任何一方的发展都必须 依赖对方的资助。即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 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医贯·阴阳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其中虽有“阴消阳长”、 “阴长阳消”的不同,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还 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
• 。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 •
• 阴阳平衡,生命活动正常, •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 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
疾病的基本原则。 •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组织结构 (二)说明生理功能 (三)说明病理变化 (四)指导诊断疾病 (五)指导治疗疾病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 划分依据:部位和功能特点。
•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
阴阳最初涵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 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 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 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 也。”
日光向背
向日为阳 背日为阴
明亮
晦暗
温热
寒凉
干燥
潮湿


抽象出代表相对事物或现象的一对范畴
《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者,有名 而无形。”
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阴阳学说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分
为阴阳两个方面,并用阴阳之间的相 互关系说明自然界的变化的发展。
《易传·系辞》:“一阴一阳谓之
道。”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 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