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 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 解析版)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在人体的生殖系统中,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A.睾丸和卵巢B.卵巢和输精管

C.睾丸和子宫D.睾丸和输卵管

2.(1分)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靓丽的中学生经过了许多驿站,其中受精和胎儿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子宫B.输卵管子宫

C.卵巢输卵管D.输卵管卵巢

3.(1分)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开始发生变化,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激素是()

A.生长激素B.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

4.(1分)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

A.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

B.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

C.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D.大声喊叫,促进声带发育

5.(1分)下列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大脑B.神经细胞C.胃D.心脏

6.(1分)将骨放在火上煅烧,烧掉的部分是()

A.有机物B.无机物C.骨松质D.骨密质

7.(1分)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A.纤维素B.葡萄糖C.无机盐D.维生素

8.(1分)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A.蔬菜、鸡蛋、猪肉B.奶油、玉米、牛奶

C.鱼、牛肉、黄豆D.马铃薯、花生、江米

9.(1分)“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

10.(1分)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

A.胆汁的乳化B.淀粉酶分解淀粉

C.牙齿的咀嚼D.胃的搅磨

11.(1分)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

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其营养更合理()

A.炒青菜B.鱼汤面C.五香牛肉D.煎鸡蛋12.(1分)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13.(1分)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14.(1分)下列关于安全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则是输同型血

B.任何血型都可输入少量O型血

C.AB血型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D.O型血可输入少量A型血

15.(1分)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A.左心房和左心室B.右心房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和左心室

16.(1分)我们不能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痰生成的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

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

17.(1分)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

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18.(1分)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19.(1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总是氧气含量变少,根本原因是()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的扩散

D.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

20.(1分)小明去医院测量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2℃、腋下温度为36.9℃、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5℃.这个人最准确的体温是()

A.37.2℃B.36.9℃C.37.5℃D.37.2℃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7分)如图1示萌萌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的过程;

图2示某班级男女身体生长速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

(2)D是由B经过分裂和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通过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

(3)因为进入青春期,女孩一般比男孩早两年,所以图2也可表示男女进入青春期早晚

的曲线,其变化是系统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4)你认为“萌萌开始向青春美少女迈进”是从岁开始的。

22.(6分)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是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Y代表的消化过程。X代表的消化过程。

(2)图中淀粉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蛋白质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

(3)D中所含的消化液能够消化的物质是。

(4)Y在A,B,C段不能被消化的原因是。

23.(11分)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及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左图中,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颜色(深/浅)的活小鱼。

(2)用(干/湿)纱布包裹小鱼,用(高/低)倍镜观察尾鳍血管内的血流情况。

(3)写出右图中所示血管名称:①②③。

(4)血液在标号处流动最快;标号②所示血管管壁最,只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24.(6分)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状态,此时膈肌,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乙图表示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

(3)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交换后,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血。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在人体的生殖系统中,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A.睾丸和卵巢B.卵巢和输精管

C.睾丸和子宫D.睾丸和输卵管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所以在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中,能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卵巢和睾丸,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1分)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从受精卵发育成青春靓丽的中学生经过了许多驿站,其中受精和胎儿形成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子宫B.输卵管子宫

C.卵巢输卵管D.输卵管卵巢

【分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解答】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

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3.(1分)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开始发生变化,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激素是()

A.生长激素B.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

【分析】人进入青春期之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现象,据此作答。

【解答】解:青春期无论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遗精和产生卵细胞是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生理现象,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心脏功能的增强,但男女体形开始变化,区别也越来越明显,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这与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B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4.(1分)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

A.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

B.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

C.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D.大声喊叫,促进声带发育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

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解:ABC、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D、青春期声带处于变声期,大声喊叫,不利于声带发育,还有可能导致声带受损。

因此有关青春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大声喊叫,促进声带发育。

故选:D。

【点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

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1分)下列不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大脑B.神经细胞C.胃D.心脏

【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大脑、胃;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神经细胞属于细胞,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有关知识,再认真分析每一个例子,如果真正理解了相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6.(1分)将骨放在火上煅烧,烧掉的部分是()

A.有机物B.无机物C.骨松质D.骨密质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不燃烧而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在骨的煅烧实验中,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所以,“将骨放在火上煅烧”,烧掉的部分是“有机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骨的成分以及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7.(1分)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A.纤维素B.葡萄糖C.无机盐D.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不同种类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

【解答】解: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只有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液静脉输入。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被人体接收;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会排便通畅、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

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接吸收。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就可解答此题。

8.(1分)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A.蔬菜、鸡蛋、猪肉B.奶油、玉米、牛奶

C.鱼、牛肉、黄豆D.马铃薯、花生、江米

【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回答即可;米面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

【解答】解:A、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玉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各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D、马铃薯、江米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1分)“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胃的功能,器官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吃饱了”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胃中有较多的食物。

故选:A。

【点评】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难度较小。

10.(1分)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

A.胆汁的乳化B.淀粉酶分解淀粉

C.牙齿的咀嚼D.胃的搅磨

【分析】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

【解答】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牙齿的咀嚼、胃的搅磨、胆汁的乳化,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淀粉酶分解淀粉属于化学性消化过程。

故选:B。

【点评】掌握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1.(1分)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

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其营养更合理()

A.炒青菜B.鱼汤面C.五香牛肉D.煎鸡蛋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该家长设计的这份晚餐食谱中,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较多,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偏少,因此添加炒青菜会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合理膳食。

12.(1分)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分析】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作答。

【解答】解: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食品防腐的原理,了解冰箱中保存食品的原理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

繁殖。

13.(1分)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正确。

B、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红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

化形成的,成熟的红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C、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

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正确。

D、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

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的功能。

14.(1分)下列关于安全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则是输同型血

B.任何血型都可输入少量O型血

C.AB血型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D.O型血可输入少量A型血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 型血。据此作答。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15.(1分)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A.左心房和左心室B.右心房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右心室D.右心房和左心室

【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解答】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如图所示:

故选:A。

【点评】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动脉血,右心流静脉血,简称为左动右静。16.(1分)我们不能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痰生成的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

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

【分析】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答】解: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生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故选:C。

【点评】只有呼吸道的气管和支气管才能产生痰,这样既能湿润空气还能对呼吸道起净化作用.

17.(1分)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

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解答】解: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即可解答。

18.(1分)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

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如图所示:

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9.(1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总是氧气含量变少,根本原因是()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的扩散

D.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是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0.(1分)小明去医院测量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2℃、腋下温度为36.9℃、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5℃.这个人最准确的体温是()

A.37.2℃B.36.9℃C.37.5℃D.37.2℃

【分析】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测量方法有口测法、腋测法及肛测法。

【解答】解: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因此一般测量体表温度,测量部位主要直肠、口腔、腋下。最接近人体温度、最准确的是直肠处的温度。

故选:C。

【点评】体温的测量是生活中经常的遇到的问题,属于生活常识,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掌握。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7分)如图1示萌萌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的过程;

图2示某班级男女身体生长速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2)D是由B经过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的。

(3)因为进入青春期,女孩一般比男孩早两年,所以图2也可表示男女进入青春期早晚的曲线,其变化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4)你认为“萌萌开始向青春美少女迈进”是从9岁开始的。

【分析】(1)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怀孕的部位是子宫内膜,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2)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识图作答。

【解答】解:(1)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

细胞是在妈妈的输卵管中形成的。

(2)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形成胚泡缓慢移入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3)如图2可知,青春期生长突增在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突增侧重的部位上都显示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突增开始的年龄女孩约为9﹣11岁,男孩约为11﹣13岁,女孩一般比男孩早两年。其变化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4)如图2可知,“萌萌开始向青春美少女迈进”是从9岁开始的。其特点是身高突增。

故答案为:(1)受精

(2)分化;子宫;胎盘

(3)神经;内分泌

(4)9

【点评】掌握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注意会分析图形,总结答案。

22.(6分)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是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Y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

(2)图中淀粉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胃。

(3)D中所含的消化液能够消化的物质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4)Y在A,B,C段不能被消化的原因是不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食道,C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表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根据不同的食物在消化道的消化程度和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不同的消化道开始被消化,可以判断出糖类和脂肪分别是曲线X、Y。

【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析图示可知:X曲线代表的淀粉的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

(2)图中淀粉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胃;

(3)从图示可知,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主要的消化部位是D小肠,因为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这三种物质被彻底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4)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

(1)脂肪;淀粉;

(2)口腔;胃;

(3)糖类、蛋白质、脂肪;

(4)不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点评】蛋白质、糖类、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常用如图所示的消化曲线来表示,该曲线表示了这三种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和最终被消化完毕的部位,因此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前提。

23.(11分)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及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左图中,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颜色浅(深/浅)的活小鱼。

(2)用湿(干/湿)纱布包裹小鱼,用低(高/低)倍镜观察尾鳍血管内的血流情况。

(3)写出右图中所示血管名称: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4)血液在标号①处流动最快;标号②所示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解答】解:(1)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3)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血管输送血液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4)动脉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在三种血管中最快;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故答案为:(1)浅;

(2)湿;低

(3)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①;薄;一;慢;物质交换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管的结构特点。

24.(6分)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乙图表示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3)丙图表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气体交换,交换后,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分析】图表示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甲图表示膈肌收缩,隔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乙图表示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丙图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解答】解:(1)图甲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力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2)图乙表示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

(3)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它们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

(2)呼气;缩小;

(3)静脉;动脉

【点评】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