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有三是哪三件事
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最为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里面说到: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
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
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
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
从原文可以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尽到后辈应尽的责任。
扩展资料
“不孝有三”中的“三”只是个虚数,并不是指只有三件。
其“不孝有三”应按照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来解释。
“不孝有三”其实有五件: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只顾老婆孩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放纵情色享乐),以为父母戮(让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不孝有三是哪三个
不孝有三是哪三个
一是不能侍亲(孝敬父母,爱护家人),二是不能事君(恪守本分,行忠义之事),三是不能立身行道,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这句话出自孟子对于舜的婚姻评价,《孟子》里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
这句话解释为,不孝的事情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是最大的一种。
舜娶了妻子没有告知父母,是没有尽到做儿子的本分。
君子认为舜虽然尽了忠,但还是要告知父母。
孟子对于孝道有自己的礼节,他归纳了不孝顺的五种行为: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概括一下,前三个懒惰、赌博醺酒、和妻子私藏钱财,是属于有能力赡养父母却不赡养的不孝。
后面两个嫌弃父母和因为自己原因让父母处于险境也是不孝。
这是孟子对于子女对父母的不孝,范围局限在家庭之中。
但“不孝有三”是孟子对舜帝做评价时说的,所以范围会更广义一些,就翻译为:不能侍亲、不能事君、不能立身行道,是不孝的三种。
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的“三”是指什么
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的“三”是指什么
孝顺,是每一个子女都应该要做到的,在古代是这样,在现代也是这样。
那什么样的子女就是孝顺的?人们对“孝”的定义是什么呢?今天的《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的“三”是指什么》,就来和大家聊聊“孝”和“不孝”。
这句俗语是出自《孟子》一书,可见从孟子那个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孝”和“不孝”了。
对这句话我们现在的理解是:不孝有3点,没能给家族生下后代是最大的不孝,但其实这里的“三”,是古人经常用的
一个虚数,它不是指“3”,而是指“很多”。
当然,我们现在的这种理解也是有道理的,汉代有个文人他在自己的书中就说了“三不孝”。
对父母盲从是一不孝,父母的话我们要听,不能惹父母生气,要孝顺他们,但是这样的孝顺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盲从,不能为了“孝”就不分是非,就算父母说的一些话是不对的,也要按他们说的做,这就不是孝顺了,这是在帮着父母做错事,是不孝。
不能赡养父母是二不孝,什么是“养儿防老”?就是说孩子在长大后,尤其是父母老了以后,他们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了,一定要做到赡养父母。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你最起码要有赚
钱的能力,如果你不知道上进,不好好工作,就挣不到钱,可能还得父母贴补你,这就是不孝。
不能为家族生下子嗣是三不孝,也是最大的不孝,这是断了祖宗的香火。
在传统的观念里,一个家里的人越多,那就代表这个家族越兴旺,会有子孙后代一代代地把家族传承下去,如果没有后代,那就代表着这个家族要衰落了,血脉没有了传承。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一介布衣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A.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
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赵岐《孟子注》: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
B.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C.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一般地说,六欲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佛家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D.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胡说∶胡人说讲。
八道,而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
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在词语上可简作。
胡说八道。
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
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E.五大三粗: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腿粗,腰粗,脖子粗。
另附搞笑版:五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饭量大,力气大,嗓门大,拳头大,脚板大。
胳臂粗,声音粗,肉皮儿粗。
七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脑袋大,贡献大,脾气大,年纪大,牢骚大。
感情粗,心思粗,食物粗。
九十年代“五大三粗”的男人是:排场大,胆子大,面子大,房子大,大哥大。
言语粗,品位粗,链子粗。
二十一世纪“五大三粗”男人是:学问大,架子大,规矩大,门路大,精神头大。
腰腹粗,脖子粗,喘气粗。
F.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
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了,用来告诫年轻人要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特别是那些希望孩子们可以早点结婚的家长们口中,都是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可是这不是原来的意思,这句话的原意,已经被人遗忘了。
今天,小编我就针对这句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知道的,那样在生活中才可以准确的去应用它。
1、简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近代多曲解没有为家族延续后代。
2、作品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
3、原文翻译
关于此句的翻译,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1、不孝有多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
2、不孝的情况有多种,以没有生养后代为最大。
舜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结婚一事,这是因为还没有生养后代。
3、不孝的情况有多种,不敬父母(后,古意指君王,延伸为君王妻妾,如“皇后、母后”,“後”简化的“后”才有后代的意思)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在当时封建礼教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铁律,周礼结婚非常繁琐),是不敬父母的,但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认为舜犹豫了没有告知父母(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舜从小有被父母虐待,突然获得尧嫁女儿给他,犹豫了没有告知父母。
不敬父母排在不孝的第一位)。
不孝有三
“不孝有三”是哪三?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是说不孝顺父母的行为有三种,其中没有子孙传宗接代为最大不孝。
大家都记住了“无后为大”这最大不孝,其余两种不孝,似乎没人提说,也少见人关注。
也许是不知道其余两种不孝是什么的缘故,因为孟子在这里只说了“无后为大”,其余两种不孝省略没提。
不知不为怪,如果不是有心,真还难找到这“三不孝”行为的出处。
我手头几种解读《孟子》的书上都没注释,《辞源》、《辞海》、《成语巨典》、《掌故大典》上,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不二法门”、“不怕官,只怕管”、“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些“不”字打头的成语典故都有,唯独没有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看来孝道在这些著书编书人心目中无关紧要。
我已经记不得此言出自哪部著述,当年我研读《孟子》时肯定是穷根究底了,我的摘记上有记录。
汉代赵歧作过注释,他说:“于礼有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按照礼制要求,不孝顺父母的行为有三种,对别人阿谀逢迎卑躬屈膝,不顾大义陷害自己亲人,这是一不孝;家境贫寒依附老人,不去作为做事挣钱,这是二不孝;不娶家室,无子孙,断绝了祖宗香火,这是三不孝;这三种不孝行为之中,无子孙绝后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在本篇中接着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定,此之为大孝。
”他是说,仁最实际的涵义就是事奉父母。
在虞舜看来,儿子得不到父母亲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顺从父母亲的心愿,就不能做儿子。
虞舜竭尽一切心思来侍奉父母,使他固执的父亲瞽瞍终于快乐;能使瞽瞍快乐,天下的人都受到了感化,天下父子之间的伦常关系也就确定了,这才称之为大孝。
所以孔子称赞虞舜:“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他夸虞舜是最孝顺的人,五十岁还依恋着父母。
五大三粗是哪些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2012-03-16 19:09A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B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C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D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
胡说∶胡人说讲。
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
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
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
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E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F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
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G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H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
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
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
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
“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谚语,主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延续家族后代的重要性。
下面是对这句谚语的详细解释和相关内容:
1. 不孝有三:指的是不孝顺的三种表现。
第一是不听父母的话,不尊敬父母,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和教育。
第二是不孝父母的行为,包括不供养父母,不照顾父母的生活和健康等。
第三是不孝有加,即对父母进行虐待、剥削或伤害等极端行为。
2. 无后为大:指的是没有后代,即没有继承父母血脉、延续家族的子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的生育和繁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代表着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后代,就无法延续家族的血脉,这被视为一种大的遗憾和不幸。
3. 谚语含义:这句谚语的含义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家族延续的重视。
不孝顺父母的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道德败坏和社会伦理的缺失,而没有后代则意味着家族的终结和血脉的断绝,被看作是一种大的不幸和遗憾。
4. 文化背景:这句谚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父母和家族延续的价值观念。
在古代中国,孝道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尊敬父母被认为是人伦关系中最基本的义务。
而家族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视为一种对祖先的敬意和对家族血脉的尊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谚语,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延续家族后代的重要性。
它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尊重父母、注重家族延续的价值观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到底什么意思?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听到人们念叨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似乎是民间约定俗成,将“无后”,所谓的没有后代子孙,不能为家族承续香火,称为“不孝”,并认为是最大的不孝。
那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到底什么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在古文中,通常以数字“三”和“九”表示多数,所以这里的三,并不是指三件事,而是泛指许多。
比如,人们常说的“三思”、“再三”、“三生万物”、“九死一生”等等。
这句话的本意是:不孝的表现有很多,其中以不能尽到后辈的责任为最大,舜娶妻子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这是他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啊!(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事实上,舜帝的德行非常高。
舜自幼失去母亲,后来他的父亲瞽叟娶了后妻,生下儿子象。
舜的继母心狠歹毒,挑拨离间,造谣生事,渐渐地瞽叟也开始讨厌舜了。
瞽叟、继母和象三人多次企图谋害舜,每次都没有得逞。
尽管如此,舜依然无怨无恨,尽心竭力地孝养父亲与继母。
家人容不下舜,最后将舜赶出家门。
舜漂泊在外,四处谋生。
他曾在历山下种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做陶器,在寿丘做家具,在负夏做生意。
舜二十岁时,即以卓越的孝德闻名于天下。
天子尧帝有感于他的美德,将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他。
或许出于某些原因,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又比如距离遥远,舜来不及禀报父亲与继母,天子就已赐婚了。
后世孟子对此有了些许微词,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实在冤枉舜帝了。
后来,东汉赵岐于《十三经注疏》批注中,将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注疏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加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这是一种不孝;家里贫穷,父母也老了,却不愿出去作官,得些俸禄奉养双亲,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亲生子,断绝祖先血脉,这是第三种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与孝道挂钩,是人类最大的愚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与孝道挂钩,是人类最大的愚昧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又快要到国庆了。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感觉这一年就快要结束了。
而家里的长辈,也总会在这个时候开启“洗脑”模式,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近30的年龄,一旦得知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开始求邻居找亲戚的给你物色对象,安排相亲。
还常常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可不能让咱家绝后啊。
那么,这句话中的三个不孝又是指什么呢?“无后”又为何会排在第一位?0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出自《孟子·离娄上》中这样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其实这里的“三”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是用来泛指很多的意思。
而这里的“无后为大”也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没能传宗接代,这里的“无后”指的是没有尽到后代该尽的责任。
所以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但没有尽到后代该尽的责任,这是最大的不孝。
02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是孟子用舜的例子来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提前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是一种没有尽到孝道的行为。
儒家一向都十分注重孝顺二字,一切事务都要跟父母汇报。
尤其是在婚丧嫁娶这种大事上,一定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约”。
孟子在与弟子万章的一次辩论中,就表达了这个观点,但弟子万章便拿舜开刀。
其实了解历史的朋友都一定知道,舜的家庭本身就十分特殊,父母和弟弟就是一心想要搞死舜,所以如果舜将自己娶老婆的事情告诉了父母,最终这门婚事一定是会黄掉的。
所以舜才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
所以,孟子在面对弟子的质疑时,说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做事情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要知道当下该做的紧要事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才是明智人的选择,也是一种识大体的表现。
03被曲解后的“无后为大”但是到后来,人们渐渐的将“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才是最大的不孝。
【文化百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
【文化百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翻译: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
出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辨析:《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
”也就是说,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
在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讲明其他的两种不孝是什么。
到了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才将“无后为大”曲解成为: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作者: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1、简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近代多曲解没有为家族延续后代。
2、作品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3、原文翻译关于此句的翻译,有三种不同的理解:1、不孝有多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
2、不孝的情况有多种,以没有生养后代为最大。
舜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结婚一事,这是因为还没有生养后代。
3、不孝的情况有多种,不敬父母(后,古意指君王,延伸为君王妻妾,如“皇后、母后”,“後”简化的“后”才有后代的意思)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在当时封建礼教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铁律,周礼结婚非常繁琐),是不敬父母的,但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认为舜犹豫了没有告知父母(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舜从小有被父母虐待,突然获得尧嫁女儿给他,犹豫了没有告知父母。
不敬父母排在不孝的第一位)。
4、作品赏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一些人提出“无后”是“不尽后辈的责任”来解释,即把“无”解释为“未尽到……之责任”。
经过资料考证,这段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
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
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都知道,关于王后,是要册封的,这样身份地位才合理。
就是民间的人,也要有该有的礼节。
孟子认为舜帝在这件事上,做的就不对了,这样不符合规矩。
帝王没有王后,是等于没有传承,有愧于舜帝先祖,这是大不孝。
但是现在人们却曲解了意思,因为经中明明写的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故事,如儿童故事、睡前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民间故事、幽默故事、其他故事等等,想了解不同故事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torie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bedtime stories, fairy tales, fables, idiom stories, historical stories, celebrity stories, folk stories, humorous stories, other stories, etc. Different stor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指不孝的行为有三种,其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延续祖宗香火,这被视为最大的不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至高无上的美德,尊敬父母、祖先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而没有后代,就意味着家族的延续受到了威胁,祖先的香火也就断绝了。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后代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
同时,不孝的行为还包括不尊重父母、不扶老攀幼、不孝有三等等。
这些行为都被视为不道德、不合规范的,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尊严和和谐。
因此,不管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祖先,遵守孝道,尽力维护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的优良传统。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有三是哪三件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另两个“不孝”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封建礼教的说法,今天已不适用。
但在人们的口头上和古装电视剧中还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特别是在古装电视剧中有“纳妾”的情节时,剧中人还会以这句话作为“纳妾”的根据。
此语出自《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
下面首先说“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
据《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三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白话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由此可见“第三个不孝”原意指的是“不结婚的人”。
其次说孟子的讲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针对着舜说的。
舜娶亲前没有请示父母,是因为“父顽母嚣(父亲愚钝,母亲浮躁)”。
如告诉父母会“不得娶,而以无后为惧,是以不告”。
孟子认为舜这样做很对。
所以说:“君子以为犹告也(君子认为这等于向父母请示过一样)”。
关于舜“不告而娶”指的是舜没有请示父母就娶了尧之二女娥皇与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