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指导word文档
电子课程设计-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Word版
五邑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二级晶体管放大电路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 AP10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黄东完成日期 2 0 1 2 / 1 / 7一、设计题目:晶体管放大电路(1)设计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度≥20mv, 频率为1KHz,电源电压+5V,要求完成下面的技术指标:a. 电压增益A u ≥20b. 输入电阻Ri ≥2KΩc. 输出电阻Ro ≤50Ω(2)测量出输入电阻值,并说明该值于那些元件有关系。
(3)可选用的器件与元件二、方案的论证和设计1)工作原理:输入信号加到前级的输入端,经过前级放大后加到后级的输入端,再经后级放大。
在两级放大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事实上就是前级的输入端,前级的输出也就是后级的输入,后级的输出也就是两级放大的输出;前级是后级的信号源,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因此,两极放大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就等于前后两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的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输出电阻。
2)设计电路的主要功能该电路具有实现输入信号放大的功能,能将较小的输入信号通过二级放大电路实现信号放大,从而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值或足够的功率,最终达到推动负载工作的使用要求。
3)设计原理图4)参数的设定1.计算后级电路电阻参数 节点B 电流方程为 1R I =2R I +B I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令参数满足1R I >>B I因此,B 点位为CCB B B BE U R R R U 212+≈取1E I =1.mA ,并选β=91,则126)1(200E be I r β++= =200+(1+91)*26/1=2.592k第一级的放大倍数是beLC r R R A //u1β-=取1U A =120,取Ω=5101E R ,代入公式求出=C R 3.6k ΩCCCECC E R I U U R --=1, 取CEU =2V, 求得1E R =500Ω所以1E R 、1C R 取标称值 Ω=Ω=500,6.311C E R K R从而0.610.51 1.11B BE E E U U I R V =+=+⨯=1210100CCR B U I I AR R μ≈==+求得: Ω=Ω=k R R B B 15,k 5121 2、计算后级电路电阻参数(1)CCB B E U I R R β=++CE CC E U U U -=EE E I U R =2BBECC B I U U R -=3取标称值:3B R =150K Ω , ΩK R E 3.32=依据所计算的各个零件的数值列元件清单5)元件清单:6)数据记录:(1K )表1表27)数据计算:由表1可知,Au=Uo/Ui=1990/20=99.5用万用表测得β=91Vb1=Rb2*Ucc/Rb1+Rb2=15000*5/(51000+1500)=1.14VVe=Vb-Ube=1.14-0.6=0.54VIe=Ve/Re=0.54/510=1.06mARbe1=200+(1+β)26/1.06=2.50 KΩIb2=(Ucc-Ube)/Rb+(1+B)Re=(5-0.60)/150000+(1+91)*3300=0.0097 mAIc=Ie=(1+β)*Ib=0.0097*(91+1)=0.90mARbe2=200+(1+β)*26/Ie=200+(1+91)*26/0.90=2.86 KΩ所以,Ri=Rb11//Rb12//rbe1=51//15//2.5≈2.1 KΩRo=Re2//(Re1+rbe2)/(1+β)=2.86*(2.50+2.86)*(91+1)/2.86+(2.50+2.86)≈26.80Ω8)结论与分析: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电路的输入电阻Ri=2.1KΩ,大于2 KΩ,输出电阻Ro=26.80Ω,小于50Ω,电压增益Au=99.5,大于50。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In Electronic Circuit 2.课程代码192D010 3.学时学分2周/2 4.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各专业5.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路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线路实验6.课程设计类型设计型7.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目的:《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测试与实验等课程知识,掌握电路设计、组装、调试的综合能力,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强电路设计、计算、熟练使用仪器测试分析故障以及编写设计报告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2.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①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设计的要求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拟定课程设计指导书,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课程设计中,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指导时间、注意事项、考核方式,提供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指导书,并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③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指导方法上应立足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一个自然班,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考勤、答疑、个别辅导、进度控制、质量检查等工作。
⑤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全部课程设计文件,应根据学生完成设计情况、设计规范情况、质量及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等写出评语,并做好课程总结,在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交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归档。
(2)对学生的要求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课程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电子课程设计word
电子课程设计wor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系统的设计原理,掌握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及其功能,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介绍半导体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3.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混合信号电路设计等。
4.EDA工具的使用:介绍EDA工具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电路图绘制、原理图设计、PCB布线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系统设计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电子课程的理解。
电子电路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掌握电子电路分析与合成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
2. 电子电路分析与合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电子电路设计教材。
2. 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实验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的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1. 讲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元件、信号等。
2. 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确定电路功能、性能指标等。
(2)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电路原理。
(3)电路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验证电路性能。
(4)电路板设计:根据原理图,设计电路板布局。
(5)PCB制作:制作电路板。
(6)电路调试:对电路进行测试,确保电路性能满足要求。
三、电子电路分析与合成的方法1. 介绍电子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2. 讲解电子电路合成方法,如串联、并联、分压、分流等。
3. 通过实例讲解电子电路分析与合成方法。
四、实验操作1.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所学知识。
2.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电路板。
3. 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和测试。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的运用。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外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电工课程设计文档
电工课程设计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件,了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
1.了解电路的定义、组成和分类;2.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等)及其作用;3.掌握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4.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5.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6.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7.能够绘制电路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电工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1.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定义、组成和分类;2.电路的基本元件:讲解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等元件的作用;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介绍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及特点;4.欧姆定律的应用: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和欧姆定律;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应用;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电路工作原理;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电工技术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路概念;4.实验设备:准备电路实验所需的设备(如电源、开关、导线、电阻、万用表等),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设计本篇文档将介绍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背景、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等方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电子电路,深入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背景介绍电子电路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早在电子技术刚兴起时就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教学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到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元件的选用和电路的实际设计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电路的设计、电路的制作和电路的调试。
电路的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将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学生们将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设计电路,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电路元件。
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学生还将考虑电路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因素,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路的制作在设计电路完成后,学生将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电路原型,并将电路元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学生们需要掌握焊接技巧,确保电路的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学生还需注意电路元件的方向和位置,保证电路的正确性。
电路的调试在完成电路制作后,学生将进行电路的调试。
学生将通过仪器测量电路的各项参数,并对电路进行调整,确保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在调试电路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使用仪器测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实现过程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电路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例如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
2.电路元件的选用:学生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电路元件。
3.焊接技巧:学生需要掌握焊接技巧,确保电路的连接牢固可靠。
4.仪器的使用: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多种仪器测试电路的各项参数。
在实际制作中,学生们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并注意电路元件的方向和位置。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用)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用)电子电路课程设计——986A型对讲机设计与实践姓名:任琴化学号:2011301256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级电气(2)指导教师:彭世林前言986A型对讲机是一款专用的对讲机,发射频率是49.8MHz,2套对讲机构成一对,使用时用9V叠层电池。
电路简洁,整机制作比较容易,装配成功率高,具有遥控距离远(达50-100米),声音大,音质好等优点。
本套件采用DIP插件,电路板较紧凑,要求制作者细心、认真。
本套件是无线电爱好者学习的理想实验套件。
一、电路工作原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三极管Q1和耦合可调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等组成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49.8MHZ的载频信号。
对讲机的放大Q2、Q3、Q4、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
扬声器SP兼做话筒使用。
对讲机的接收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默认状态为接收),从天线ANT接收到的信号经天线匹配电感L1,再经可调耦合电感线圈T1、电容器C4、C2、高频三极管Q1及T1次级线圈等组成的检波电路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T1次级线圈中心抽头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17耦合推动扬声器SP发声。
对讲机的发射电路工作在发信号状态时,S2是收/发转换开关(复位开关),按下置于“发信”状态,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后由电容器C17耦合到Q2、Q3、Q4、Q5和相关电阻电容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经耦合可调电感的中心抽头将信号加到震荡管Q1进行信号调制,使该管的bc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T1次级两端的,所以震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制功能,并将已调波经T1及L1从天线发射出去。
二、工作原理图原理框图原理电路图印刷电路图三、原件计算与分类电阻(12个)根据下列色标图计算电阻的阻值,并记录符号与分类放好,以备使用。
色环电阻色标图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1 2 3 4 5 6 7 8 9 0瓷片电容器(12只)根据瓷片电容器上显示的规格把瓷片电容器分类整理好,以备使用。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高频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一、实验目的和意义1)熟悉实验调幅电路原理,掌握常用仪器使用;2)熟悉并测试电路元件参数,掌握测试方法;3)熟悉印刷版与电路、元件的对应关系;4)掌握电路焊接、调试技术;5)掌握电路测试方法、并记录参数。
6)与理论设计相结合,验证设计结果。
7)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的能力和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8)通过一套完整的调幅发射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试验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数字频率计,数字信号源,数字万用表,双路稳压电源等仪器各一台。
2)电烙铁,镊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一套。
3)调幅发射机实验板,套件,天线,焊锡,漆包线等。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3.1 实验电路框图图 1 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3.2 实验步骤1.焊接调试振荡电路(图2),使输出电压幅度和频率连续可调,尽量减小波形失真。
说明:载波振荡器采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产生频率为6MHz的正弦信号作为载波。
本电路中,三极管的型号为9018,电阻R1和电位器RP0为三极管T1提供基极偏置,调整RP0可以改变三极管T1的基极电压,从而可以调整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
振荡电路的负载为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射极跟随器作为振荡器与下一级的隔离级,用于减少两级振荡产生的影响,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的特点,带负载能力很强。
RP2作为分压电阻将电压输出到调制端,通过改变RP2可以调节载波信号的幅度。
载波信号容易受到电源中杂波信号的影响,在电源和载波回路之间必须接入高频滤波电容滤除杂波。
测量时可以在B点接入示波器通过观察示波器的波形来检查是否起振。
调试步骤:测量前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直流电源。
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电压,调节RP0,使基极电压为6V。
测量载波信号时将测试B点接入示波器,若没有出现波形可调节滑动变阻器RP0,直至出现频率为6MHz的正弦波信号,若仍没有波形,要再仔细检查每一个焊点。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自动化系二0一二年十一月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在电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初步掌握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2)通过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确定电路方案;(3)选测元器件,安装电路,独立进行试验,并通过调试改进方案;(4)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2.培养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包括:(1)学会自己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找答案;(3)掌握一些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实验中出现一般故障,能通过“分析、观察、判断、试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独立解决;(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掌握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巩固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和工程设计实践,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面观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技术指标和条件,初步设计出完整的电路(这一阶段又称为“预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好实验文件,其中包括:画出方框图;画出构成框图的各单元的逻辑电路图;画出整体逻辑图;提出元器件清单;画出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图。
要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需要设计者进行反复思考,大量参阅文献和资料,将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及可行性论证,然后才能将方案确定下来。
具体步骤是:(1)框图设计;所谓框图设计就是针对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从全局着眼选用若干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单元电路——方框来组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各项时间要求,即形成所谓的总体方案。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书
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电路元件、电路连接方式、电路图识别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不同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性,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绘制工具,正确绘制电子电路图。
2. 学生能够运用焊接技巧,正确组装和焊接电子元件,搭建实际的电子电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测试仪器和工具,对搭建的电子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成果。
3.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电路设计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电路元件的作用和符号-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与并联-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2. 常见电子元件- 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与应用- 二极管、晶体管的功能与工作原理3. 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 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电路搭建技巧与焊接操作-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4. 实践项目- 简单的放大电路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如门电路、计数器等- 模拟电路设计:如音频放大器、电源电路等5. 教学进度安排- 电子电路基本原理:2课时- 常见电子元件:2课时- 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3课时- 实践项目:4课时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中的以下章节相关:2. 第二章:电子元件3. 第三章: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4. 第四章: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实例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电子电路设计和搭建的能力。
典型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典型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典型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2. 学会分析电路图,识别电路中的元件及其功能,并解释其工作原理;3. 掌握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电路故障排查与解决问题的技巧;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分组讨论与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电子电路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典型电子电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电路基本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各类电路的工作方式及其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 放大电路:介绍放大器类型、性能参数,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滤波电路:讲解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 振荡电路:阐述振荡器的种类、原理及频率稳定性分析。
2. 电路分析与设计: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图、识别元件及功能的能力,掌握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 分析电路图:学习识别电路元件,理解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参数计算:运用相关公式计算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设计方法:学习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如放大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的设计。
3.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独立搭建电子电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位数字的电子锁电路数电课程设计word精品
四位数字的电子锁电路设计1四位数字的电子锁设计1.1电路原理系统框图1.2方案的比较1.2.1方案一总电路图:图2方案一总电路图图1电路原理框图原理说明:由数字开关与译码器输入密码,按键输入触发接成环形计数器的移位寄 存器,计数器记录密码输入个数来和控制各锁存器时钟端来使显示稳定,四位锁存 器时钟开关按下,74LS175存储密码,之后4个锁存器依次检测四个等于信号的输出, 若依次为一,则正确,否则错误。
计数器控制一次输入密码个数最多为四,超过则 错误。
密码比较使用74LS85四位数值比较器级联,只能依次输入正确密码触发74IS74 给信号输出正确密匙,输出结果驱动由传输门控制密码子正确是的开锁显示,正确 密码则led 灯亮解锁,反之蜂鸣器发出警报.1.1.2方案二总原理图:原理说明:如上电路图所示,由数字开关与译码器输入密码,分配器和锁存器分配 数据显示在数码管上,计数器记录密码输入个数来控制数据分配和控制各锁存器时 钟端来使显示稳定,四位锁存器时钟开关按下,74LS175存储当前,密码比较使用图3方案二的总电路图74LS85四位数值比较器级联,输出结果驱动由传输门控制密码子正确是的开锁显示, 以及密码错误的蜂鸣器报警。
1.3方案的选择两个方案相同之处:使用了编码器及反相器作为密码输入部分,用与非门进行电路输入错误信号是的封锁,密码检测部分都用了74IS85比较器用来对二次密码的检测和比较。
两方案制作都需要一定量芯片,制作成本较高;不同之处:方案一具备完备功能,满足实验全部要求,线路中用了网络标号做线路连接,使电路图简单美观,输入部分用了移位寄存器对输入信号移位已输入四位密码;方案二初步功能虽具备,但电路封锁后仍可改变末尾密码,有弊端,且整个电路图接线复杂,难制作出实物,用的是数据分配器对输入密码进行分配,74IS175对信号进行多次储存,计算复杂。
综合比较两方案,选择方案一为佳。
2整体设计方案的分析2.1输入单元电路电路图示:图4输入单元电路图原理说明:信号输入数J1开关,经74IS147编码器及反相器向储存器传输转化为二进制数,同时有方向加载个八位与非门及74IS194移位寄存器进行封锁及移位,74IS161计数器计数对数字输入信号进行计数,开关space对寄存器预置数,初始值为1000,开关w打开切断寄存器清除端低电平,输出低电平,不进行数字移位而由检测装置移位检测。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等几个方面综合构成。
2. 报告要求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应含技术指标、整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整体电路图、元件清单、测
试用仪表、测试数据记录、测试数据分析、设计小结 。
四、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TY-360 型万用表、DH1718 型直流稳压源、DS3000 型数字示波器、EE1641B 型函数信号发生
[2] 何希才.常用电子电路应用 365 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 谢劲草.电工电子实验手册.南京:南京邮电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04.
[4] 杨吉祥等编著.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蒋卓勤,邓玉元. Multisim 2001 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六、说明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164011C 课内周数:2 周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
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应用物理学、 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本科专业。
器、SX2712 型交流电压表、EDA 实验箱、台式计算机、面包板。
软件: Multisim2001 、Foundation3.1 、ISE。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张豫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
[1] 杨海祥.电子电路故障查找技巧.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 数控基准电压源
根据指标要求进行课题设计并完成装配、指标实测
13 数控脉宽脉冲信号发生器
电子电路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基础二、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三、授课教师:XXX四、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 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 了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和分析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基本的电子元件。
- 能够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 能够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内容:1. 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2. 基本电子元件及其功能3.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4. 常见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七、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激发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20分钟)1. 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 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负载、控制元件等。
-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各部分的功能。
2. 基本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
- 讲解各元件的符号、单位、计算公式等。
- 通过实例说明各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讲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
- 通过实例分析电路图的组成和功能。
4. 常见电子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介绍常见的电子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
- 讲解各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动手组装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电阻分压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电路基础》2. 多媒体课件3. 实物教具: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4. 实验设备:电路实验箱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操作情况。
(完整word版)电力电子课程设计_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阻感负载)
1 引言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阻感负载),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相比较,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
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相接时,称为无源逆变,逆变电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2 工作原理概论2. 1 IGBT的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英文简写为IGBT。
它是一种典型的全控器件。
它综合了GTR和MOSFET的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特性。
现已成为中、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主导器件。
IGBT是三端器件,具有栅极G、集电极C和发射极E。
它可以看成是一个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MOSFET相连接所构成的一种器件。
其等效电路和电气符号如下:图2-1 IGBT等效电路和电气图形符号它的开通和关断是由栅极和发射极间的电压所决定的。
当UGE为正且大于开启电压UGE时,MOSFET内形成沟道,并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进而是IGBT导通。
由于前面提到的电导调制效应,使得电阻减小,这样高耐压的IGBT也具有很小的通态压降。
当山脊与发射极间施加反向电压或不加信号时,MOSFET内的沟道消失,晶体管的积极电流被切断,使得IGBT关断。
2.2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类型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则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有以下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
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
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为负载阻抗的情况不同而不同。
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
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原件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代码:8207251专业及班级:自动化一班学生姓名:陈银龙学号:312008*********指导教师:唐浦华一、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二、设计内容设计一个能产生正弦波、矩形波(方波)和三角波(锯齿波)的函数发生器三、功能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其要求如下:[1] 信号频率范围:1Hz∽100kHz;[2] 频率控制方式:①手控通过改变RC参数实现;②键控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实现;③为能方便地实现频率调节,建议将频率分档;[3] 输出波形要求①方波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不得超过200nS,占空比在48%∽50%之间;②非线性误差≤2%;③正弦波谐波失真度≤2%;[4] 输出信号幅度范围:0∽20V;[5] 信号源输出阻抗:≤1Ω;[6] 应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7] 具有数字显示输出信号频率和电压幅值功能四、基本设计思路本系统以ICL8038集成块为核心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
ICL8038是一种具有多种波形输出的精密振荡集成电路,只需要个别的外部元件就能产生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脉冲信号,其振荡频率可通过外加的直流电压进行调节,所以是压控集成信号产生器。
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还可以由电流或电阻控制。
由于外接电容C的充、放电电流由两个电流源控制,所以电容C两端电压U C的变化与时间成线形关系,从而可以获得理想的三角波输出。
8038电路中含有正弦波变换器,故可以直接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输出。
另外还可以将三角波通过触发器变成方波输出。
该方案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⑴线性良好、稳定性好;⑵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连续地改变频率,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⑶不存在如文氏电桥那样的过渡过程,接通电源后会立即产生稳定的波形;⑷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五、基本原理ICL8038 芯片简介1、性能特点具有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产生低的频率漂移,最大不超过50ppm/℃;具有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多种函数信号输出;正弦波输出具有低于1%的失真度;三角波输出具有0.1%高线性度;具有0.001Hz~1MHz的频率输出范围;工作变化周期宽,2%~98%之间任意可调;高的电平输出范围,从TTL电平至28V;易于使用,只需要很少的外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基础训练部分)张淑琴编撰于枫校审吉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2007年9月第一篇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教学环节。
本篇介绍课程设计的有关知识。
l-l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 08、指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方案选择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
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
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框图必须正确反映系统应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
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设计合理,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1) 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2) 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 1.5倍;(3) 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1) 阻容元件的选择: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
不同1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μF一3000μ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还需并联小容量(0.01μF~0.1μF)瓷片电容。
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2)分立元件的选择: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三)极管、晶闸管等。
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
选择的器件种类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
例如选择晶体三极管时。
首先注意是选择NPN型还是PNP型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是大功率管还是小功率管.并注意管子的参数PCM、ICM、BVCEO、BVEBO、ICBO、、、fT和fe是否满足电路设计指标的要求,高频工作时,要求fT = (5~10)f,f为工作频率。
(3)集成电路的选择:由于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所以选用集成电路来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它不仅使系统体积缩小.而且性能可靠,便于调试及运用,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
集成电路有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国内外巳生产出大量集成电路,器件的型号、原理、功能、特性可查阅有关手册。
选择的集成电路不仅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四、电路图的绘制为详细表示设计的整机电路及各单元电路的连接关系,设计时需绘制完整电路图。
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
绘制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
有时一个总电路由几部分组成,绘图时应尽量把总电路面在一张图纸上.如果电路比较复杂,需绘制几张图,则应把主电路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而把一些比较独立或次要的部分画在另外的图纸上,并在图的断口两端做上标记,标出信号从一张图到另一张图的引出点和引入点,以此说明各图纸在电路连线之间的关系。
有时为了强调并便于看清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关系,每一个功能单元电路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
(2)注意信号的流向。
一般从输入端或者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者由上之下地按照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而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
(3) 图形符号要标准,图中应加适当的标注。
图形符号表示器件的项目或概念,电路图中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一般用方框表示,在方框中标出它的型号,在方框的边线两侧标出每根线的功能名称和管脚号。
除中、大规模器件外。
其余元器件符号应当标准化。
(4)连接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
通常连接线可以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一般不画斜线。
互相连通的交叉线,应在交叉处用圆点表示。
根据需要,可以在连接线上加注信号名或其他标记,表示其功能或其去向。
有的连线可用符号表示,例如器件的电源一般标电源电压的数值.地线用符号上表示。
设计的电路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还必须通过组装、调试进行验证21-2 电子电路的组装、调试与总结电子电路设计好后,便可进行组装、调试,最后对课题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一、电子电路的组装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组装电路通常采用焊接和在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
焊接组装可提高学生焊接技术,但器件可重复利用率低。
在实验箱上组装,元器件便于插接且电路便于调试,并可提高器件重复利用率。
下面介绍在实验箱上用插接方式组装电路的方法。
1.集成电路的装插插接集成电路时首先应认清方向,不要倒插,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八方向要保持一致,注意管脚不能弯曲。
2.元器件的位置根据电路图的各部分功能确定元器件在实验箱的插接板上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同将元器件顺序地连接。
以易于调试。
3.导线的选用和连接导线直径应和插接板的插孔直径相一致,过粗会损坏插孔,过细则与插孔接触不良。
为橙壹电路的方便,根据不同用途.导线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
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他颜色的线等。
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在插接板上,避免接触不良.连线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一般从集成电路周围通过,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这样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
组装电路时注意,电路之间要共地。
正确的组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使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除故障。
二、电子电路的调试通常有以下两种调试电路的方法:第一种是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
把一个总电路按框图上的功能分成若干单元电路分别进行安装和调试,在完成各单元电路调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安装和调试的范围,最后完成整机调试。
对于新设计的电路,此方法既便于调试,又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该方法适于课程设计中采用。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电路安装完毕,实行一次性调试。
这种方法适于定型产品。
调试时应注意做好调试记录,准确记录电路各部分的测试数据和波形,以便于分析和运行时参考。
一般调试步骤如下:1.通电前检查电路安装完毕,首先直观检查电路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检查电源、地线、信号线、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器件有无接错。
2.通电检查3接入电路所要求的电源电压,观察电路中各部分器件有无异常现象。
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则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通电。
3.单元电路调试在调试单元电路时应明确本部分的调试要求.按调试要求测试性能指标和观察波形。
调试顺序按信号的流向进行。
这样可以把前面调试过的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的整机联调创造条件。
电路调试包括静态和动态调试,通过调试掌握必要的数据、波形、现象,然后对电路进行分析、判断、排除故障,完成调试要求。
4.整机联调各单元电路调试完成后就为整机调试打下了基础。
整机联调时应观察各单元电路连接后各级之间的信号关系.主要观察动态结果,检查电路的性能和参数,分析测量的数据和波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电路故障的排除可以按下述8种方法进行:信号寻迹法寻找电路故障时,一般可以按信号的流程逐级进行。
从电路的输入端加入适当的信号。
用示波器或电压表等仪器逐级检查信号在电路内务部分传输的情况,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调试电路时也可从输出级向输入级倒推进行,信号从最后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观察输出端是否正常,然后逐级将适当信号加入前面一级电路输入端,继续进行检查。
这里所指的“适当信号”是指频率、电压幅值等参数应满足电路要求,这样才能使调试顺利进行。
对分法把有故障的电路分为两部分,先检测这两部分中究竟是哪部分有故障,然后再对有故障的部分对分检测,一直到找出故障为止。
采用“对分法”可减少调试工作量。
分割测试法对于一些有反馈的环形电路,如振荡器、稳压器等电路,它们各级的工作情况互相有牵连,这时可采取分割环路的方法,将反馈环去掉,然后逐级检查,可更快地查出故障部分。
对自激振荡现象也可以用此法检查。
电容器旁路法如遇电路发生自激振荡或寄生调幅等故障,检测时可用一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并联到故障电路的输入或输出端,观察对故障现象的影响,据此分析故障的部位。
在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失效或开路,使负反馈加强,输出量下降,此时用适当的电容并联在旁路电容两端,就可以看到输出幅度恢复正常,也就可断定旁路电容的问题.这种检查可能要多处试验才有结果,这时要细心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
这种方法也用来检查电源滤波和去耦电路的故障。
对比法将有问题的电路的状态,参数与相同的正常电路进行逐项对比.此方法可以较快地从异常的参数中分析出故障替代法把已调试好的单元电路代替有故障或有疑问的相同的单元电路(注意共地),这样可以很快判断故障部位。
有时元器件的故障不很明显,如电容器漏电、电阻变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性能下降等,这时用相同规格的优质元器件逐一替代实验,就可以具体地判断故障点,加快查找故障点的速度,提高调试效率。
静态测试法故障部位找到后,要确定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元件有问题,最常用的就是静态测试法和动态测试法,静态测试是用万用表测试电阻值、电容器漏电,电路是否断路或短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各引脚电压是否正常等.这种测试是在电路不加信号时进行的,所以叫静态测试。
通过这种测试可发现元器件的故障。
4动态测试法当静态测试还不能发现故障原因时,可以采用动态测试法.测试时在电路输入端加上适当的信号再测试元器件的工作情况,观察电路的工作状况,分析、判别故障原因。
组装电路要认真细心,要有严谨的科学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