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

合集下载

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

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

等同
GB 17625.2—1998
IEC 61000-3-2:1995 (国际标准) IEC 61000-3-6:1996 (第三类技术报告) IEC 61000-2-5:1995 (第二类技术报告) IEC 61000-2-6:1995 (第三类技术报告)
等效
GB/Z 17625.4—2000
等同
电能质量测量国家标准

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 量仪器导则(GB/T 17626.7—199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19862— 2005)

相关的设备国家标准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 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625.1—1998)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 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25.2—1999)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 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 17625.3—2000) 半导体变流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及干扰防护导则 (GB/T 10236—2007)
电能质量标准31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03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2000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84812001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gbt1762671998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2005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1998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1762521999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1762532000半导体变流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及干扰防护导则gbt102362007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装置国家标准dsc04871jpg输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的试验待批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gbt202982006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202972006计算机和商用设备制造商协会computerbusinessenquipmentmanufacturersassociation即cbema出于大型计算机及其控制装置对电能质量要求提出了电压容限曲线称为cbema曲线

关于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介绍

关于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介绍

TC246制定的标准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制订电磁兼容(EMC)基本文件,涉及 到电磁环境、发射、抗扰度、试验程序和测量技术等规范,特别是处理与电力网络、 控制网络以及与其相连设备等的EMC问题。 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能质量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环境和通用标准 主要介绍公用供电系统中可能出现骚扰的形成机理、形式和传导规律,规定了
这一部分主要是规定了试验环境、试验步骤、布置、使用仪器设备的精
确度和数据处理及判据等内容,使试验有可重复性、正确性和可比性。 (1)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2)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view/4819649.htm
五、如何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
(1) 改善用电功率因数,使无功就地平衡。
(2) 合理选择供电半径。
(3) 合理选择供电系统线路的导线截面。 (4) 合理配置变、配电设备,防止其过负荷运行。 (5) 适当选用调压措施,如串联补偿、变压器加装有 载调压装置、安装 同期调相机或静电电容器等。
5、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6、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7、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TC1制定的标准及其主要指标
(1)GB12325-1990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35KV及以上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小于10% 10KV及以下小于±7% 220V小于+7%、-10% (2)GB/T15945-1995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0.2HZ 系统较小±0.5HZ (3)GB/T15543-1995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为2%、短时不超过4% ,用户引起不平衡度为1.3% (4)GB12326-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电压允许波动:≤10KV2.5% 35~110KV2% ≥220KV1.6% 闪变:要求较高0.4%【FS:PAGE】 一般0.6% (5)GB/T14549-1993公用电网谐波 电网谐波电压限值 电网电压/KV0.386、1035、66110 畸变率/%5.04.03.02.0 该标准就用户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限值也作了规定。 (6)GB/T18481-2001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标准规定了交流电力系统中作用于电气设备的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要求、电气设 备的绝缘水平,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 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瞬态过电压:包括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

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

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

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传输、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电压、频率、波形畸变、闪变等。

良好的电能质量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记录,来判断电能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的过程。

早期的电力系统主要通过手动测量的方式进行监测,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数据不精确。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力系统广泛应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电能质量分析仪、功率分析仪等,可以对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电能质量管理**电能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措施,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改善的过程。

电能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管理**: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合理的负荷管理是保障电能质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负载分布、优化负荷运行方式等手段,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从而提高电能质量。

2. **设备管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变压器、电缆、开关设备等,对电能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定期检测设备状态、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能质量。

3. **故障处理**:电力系统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电压波动、频率跳变等,这些故障会影响电能质量。

及时发现故障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是保障电能质量的有效途径。

4. **数据管理**:电能质量监测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是提高电能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对电能质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电能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三、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的挑战与展望**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在当前电力系统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监测设备成本高、监测数据处理不精确等问题。

国家电能质量标准

国家电能质量标准

简目录一、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二、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四、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五、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六、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七、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八、个人综述二、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网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测量和合格率统计。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电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与本标准。

GB/T 156—2007 标准电压(IEC 60038;2002,MOD)3 术语和定义3.1 系统标称电压(nominal system voltage)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3.2供电点(supply terminals)供电部门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结点。

3.3供电电压(supply voltage)供电点处的线电压或相电压。

3.4电压偏差(voltage deviation)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

3.5电压合格率(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问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4 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4.1 35 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4.22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4.3 220 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4.4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5 供电电压偏差的测量5.1 测量仪器性能的分类测量仪器性能分两类,分别定义如下:A 级性能——来进行需要精确测量的地方,例如合同的仲裁、解决争议等。

电能质量现用国标介绍

电能质量现用国标介绍
于1的整数倍的分量。 电压闪变: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
谐波污染属于稳态电能质量的突出问题,负荷用电的非线性特性
是引起稳态电能质量现象的主要诱因。
5
一、电能质量背景知识
1.4 暂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
电压暂降(电压骤降) 电压暂升(电压骤升) 电压短时中断
暂态电能质量问题发生频度较小,但后果却比较严重;暂态电能质 量问题实质主要是暂态电压质量问题,或者电网遭受外来干扰侵袭及内 部故障、操作所带来的系统冲击问题,其事件特征描述量一般为事件过 程的电压“有效值”及其持续时间(有时考虑其上升下降率等)。
UN
闪变 flicker :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 短时间闪变 short term severity:Pst
衡量短时间(若干分钟)内闪变强弱的一个统计量值,短时间闪变的 基本记录周期为10min。
短时间闪变 short term severity:Plt 由短时间闪变值Pst推算出,反映长时间(若干小时)内闪变强弱的19 量长,短时间闪变的基本记录周期为2h。
总谐波畸变率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周期性交流量中的 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 THDu 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i 表示 14
2.3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谐波电压限值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见表1。
公共连接点 point of common coupling: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 的连接处。
8
二、现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GB/T 15945-2019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2325-2019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6-2019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5543-2019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 18481-2019 电能质量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GB/T 19862-2019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的使用教程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的使用教程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的使用教程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供电质量的一种指标,它关系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用户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确保电能质量的可靠和稳定,电能质量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的使用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及相关的基本知识。

一、电能质量监测的概述电能质量监测主要从电压波形、电流波形、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瞬时停电等几个方面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

当电能质量出现异常时,监测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损坏。

二、电能质量监测的设备1. 电能质量分析仪:电能质量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的设备,它可以测量和分析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谐波等参数,帮助用户了解电能质量的情况。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可以自动采集和存储电能质量的相关数据,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它通常具有长时间的数据记录能力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3.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于直接测量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的装置,可以通过与电能质量分析仪和数据记录仪连接,将实时数据传输到设备中。

三、电能质量监测的步骤1. 安装传感器:首先,需要将传感器正确安装在被测电路上。

通常,传感器需要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子上,确保获取准确的电能质量数据。

2. 连接设备:将电能质量分析仪和数据记录仪与传感器连接。

根据设备的说明书,正确连接传感器和设备,确保数据能准确地传输到设备中。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电能质量分析仪和数据记录仪的参数。

例如,设置记录的时间间隔、存储容量、记录模式等。

确保设备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4. 开始监测: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

电能质量分析仪会根据预设的参数实时监测电能质量的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记录仪中。

5. 数据分析:监测一段时间后,将数据记录仪中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

根据需要,可以制作数据报告、生成图表、寻找异常等。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该项目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 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3]56 号),项目编号为20130161-T-469 ,修订国家标准GB/T 19862 -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该项目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负责。

2.主要修订工作过程2013 年12 月25 日,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组织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等四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启动会。

该次会议由标委会秘书长张苹主持。

秘书长介绍了TC1 公开征集到的申请参加各标准修订工作的详细人员名单,2005 版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军成高工介绍了原版标准的制定情况及对后期修订工作的设想。

经公开讨论,会议确定刘军成高工作为本次修订工作组的负责人。

此次会议达成的主要共识如下:1)在意见反馈方面,形成开放的起草组,接收各方代表随时的意见反馈;2)起草组内不达共识的内容不写入标准;3)决定由秘书处公开征集标准修订框架。

2014年4 月17日,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修订组第二次会议。

工作组专家讨论了框架反馈意见,并确定标准的基本修订框架,对标准相关章节的修订工作进行讨论和具体分工。

2014年10月16〜17日,工作组在山西太原召开讨论会,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国家标准修订第一稿开展组内讨论。

会议由标委会副主任委员陆宠惠主持。

会议对第一稿进行了逐条讨论,并达成共识。

并决定在会后按会议意见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3.编制原则及主要技术说明3.1 编制原则工作组工作原则:公平、公正、技术性及经济性综合考虑、不限制技术进步。

1 )在意见反馈方面,形成开放的起草组,接收各方代表随时的意见反馈;2)起草组内不达共识的内容不写入标准;3.2 关于标准框架本次修订没有颠覆原标准框架,主要增加与下述几个文件相关内容:1 )根据GB/T 17626.30 (IEC 61000-4-30),增加标准对应部分内容;2)增加两个资料性附录,涉及IEC61850及PQDIF数据格式。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概述电网由“发、输、变、配、用”五个环节组成,作为用户侧的“配、用”电环节消耗着总电能的8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气化铁路、电弧炉、变频器等冲击性、非线性、不平衡度负载在电力应用中越来越多,谐波、负序、闪变、电压暂态等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

电能是一种商品,其质量问题是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关注的问题。

用电企业有必要建立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实现对整个配电电网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控。

产品特点电能质量监测系统GDDN-500C具有485总线传输功能和以太网远程传输功能,可随时随地得知各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并能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做到随时对任意一个监测点进行修改设置和做特殊检测。

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查看GDDN-500C所记录的数据,并在上位机上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

如有异常电力事件发生,GDDN-500C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提示,并且通过原始资料,可以在电脑进行分析处理越限故障及事件。

公司不断优化监控终端的程序,轻松实现远程监控。

内置大容量Flash存储盘,可保证记录时间的长度和记录数据的完整性。

产品功能2~50次谐波分析;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动103规约、局域网通讯、RS232/ RS485通讯);可切换至被监测的任一变电站的任一条线路,显示现场数据;对历史数据调用分析;存贮发送来的数据,并根据选定的时间段或测试数据筛选条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对现场发来的数据,按照统计、分析条件定时形成综合统计报表;输出多种趋势曲线和波形曲线;输出多种数据报表;可当地或远程任意设置仪器测量参数,如:电压变比、电流变比、越限定值可任意设定电压、电流各次谐波的报警和跳闸限值。

可任意设置连续越限次数(为避免干扰和暂态谐波造成的误判断,当连续越限次数超过设定值时为一次真实的越限)。

当测量值超过所设定的报警限值时,仪器提供报警继电器的闭合结点。

具有谐波超值报警和跳闸功能。

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技术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技术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技术要求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和用电设备的不断升级,电力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使得电力企业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成为电力企业和用户保证电能质量、提高电能经济利用和维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

而所谓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即是在电力现场生产、输配电和用户用电环节中,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的关键设备。

下面从技术要求方面,对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论述。

1. 测量参数和精度要求电能质量监测终端需要监测的参数一般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

其测量的精度和采样率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度和实时性的重要因素。

在精度方面,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0 61000-4-30 标准。

采样率要求应能满足不同场合下的要求,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下均应能实现高品质的测量。

2. 通讯与接口要求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作为集中式智能电能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上位计算机、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等进行通讯。

因此,其通讯与接口具有以下要求:•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如Modbus、TCP/IP、DLT645等。

•提供多种接口,如RS485、RS232、以太网等。

•保证通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数据和信号传输的加密和解密等。

3. 数据存储和处理要求电能质量监测终端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同时还需要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

数据存储和处理要求包括以下方面:•提供多种数据存储方式,如本地存储、云端存储等。

•提供多种数据处理功能,如数据分析、图表显示、实时标记等。

•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报警和提示功能。

4. 质量指标要求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满足一些质量指标的要求,如:•可靠性:保证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不易出现故障。

•可维护性:设备维修方便,易于更换零部件。

•可扩展性:设备支持多种扩展接口和功能,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场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能质量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能质量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能质量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能质量标准体系是指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准则和标准,用于保障电能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该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能质量基本要求:包括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波形畸变、电能谐波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供电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2. 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包括电能质量的测量、监测和评估方法,以及对电能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制。

3. 电能质量参数限值:规定了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各项参数的要求,以保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4. 电能质量改善技术要求:包括电能质量改善设备的规格、技术指标和安装要求,以及电能质量改善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5. 电能质量管理制度:规定了电力企业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电能质量事故的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能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旨在提高电能供应的质量水平,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维护电力市场的良好秩序,促进电能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最新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传输、分配和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是为了保障电能质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保护电气设备和用户的安全,促进电能质量监测、评价和管理的科学规范。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原则。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其中,科学性要求标准制定应基于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先进性要求标准应与国际接轨,适用性要求标准应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电力系统,可操作性要求标准应易于实施和监督。

二、技术要求。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电压、频率、波形、暂态、谐波、闪变等方面的指标和限值。

这些技术要求是保障电能质量的重要依据,对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监测和评价。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括监测点的设置、监测参数的选择、监测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等。

同时,还对电能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规定,为电能质量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管理和应用。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还对电能质量管理和应用提出了相关要求,包括电能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电能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应急预案、电能质量改善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管理和应用要求是保障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和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能质量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能质量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用户用电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提高电能质量监测和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能质量的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和支持最新的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共同努力为我国电能质量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求 。M E T / C A L 自动 校 准 管 理 软 件 由 ME T / C A L软
件包 、S y b a s e关 系数 据 库 、C y r s t a l 水 晶报 表组 成 。 它既是一 款检测校 准软件 .又是 一个数 据库 和资产
管理 系统 。其 ME T / C A L软件包包括 ME T / C A L E d —
本 文采 用 基 于 ME T / C A L的 电 能 质 量 监 测 装
表 2 谐 波 电 压 、谐 波 电流 允 许 误 差 ( A级)
置全 自动 检 测 系 统 。在 符 合 行 业 规 定 的 基 础 上 .
实现 对 电能 质 量 监测 装 置 的全 自动 检 测 工 作 .并
对 电 能质 量 监测 装 置 进行 检 测 常用 的方 法 有 两 种 ,一 种方 法是 实 验 员 按 照检 测 步 骤 实 际 操 作 电能质量 标准 源 .手 动记 录 数据 并 计 算 误 差 及 不 确定 度 ,完成 检 测 工 作 。该 方 法 操作 繁 琐 ,耗 时 长 ,对 实验 员专 业 知 识要 求 高 ,同 时手 动 记 录计 算 数据 及制作 报 表 不仅 耗 费 较 多 时 间而 且 容 易 出 错 。另 外一 种方法 是 利 用 虚拟 仪 器 技 术 l 4 ] 或 其 它 技 术开发 检测 校 准 软 件 ,按 照 检 测 步骤 在 软 件 上 操作 控制 标准 源 进 行 检 测 ,可 以 实现 误 差 自动 计
能 质量 监测 装 置 的检 测 工 作 需 要 检 测 人 员 按 照 检
设备通用要求》 ( G B / T 1 9 8 6 2 — 2 0 0 5 ) ] 的相关规
定 ,电能质 量监 测装 置 被 检 测 的 内容 包 括 :基 波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一、目录一、目录 (1)二、QPQM-2006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7)主要功能 (9)1、电能质量指标监测功能 (9)2、全电量监测功能 (9)3、电压扰动监测与分析功能 (10)4、电压瞬变监测与分析功能 (10)5、谐波监测与分析功能 (10)6、综合分析功能 (10)7、WEB分析功能 (10)8、基于地理信息支持的WEB应用功能 (11)9、基于地图回放电能质量事件功能 (11)10、PQDIF格式支持功能 (11)11、支持插件式通讯规约 (11)12、支持模版数据配置功能 (11)13、其它功能 (11)应用模块能 (12)三、QPQM-2006安装说明 (12)(1)WEB服务器软件支持平台和发布平台的安装 (12)(2)WEB应用程序发布 (14)系统登录 (16)四、系统界面分布 (19)(1)上端的功能按钮区 (19)(2)左侧折叠式菜单区 (20)(3)右侧数据浏览区 (21)五、系统界面共性操作 (23)(1)所有查询报表左下角三个图标的解释 (23)(2)所有趋势曲线图整体缩放图标的解释。

(23)(3)查询时间的选择解释。

(24)(4)相位选择的解释。

(26)(5)谐波次数选择的解释。

(27)(6)查询参数选定后三按钮的解释。

(27)(7)快捷键的对应菜单项解释。

(27)(8)实时界面图形图标相关属性的解释。

(28)六、地理图实时监测 (29)七、监测点实时监测 (31)八、最新PQM SOE事件报告 (35)站级操作 (37)局级操作 (37)变电站级快捷键是:CTRL+D (38)九、电能质量事件列表报告 (38)站级操作 (39)十、电压质量事件 (40)监测点级的操作 (40)站级操作 (41)局级操作 (42)电压质量事件快捷键是:CTRL+ I (42)十一、UNIPEDE(电压跌落) (42)监测点级的操作 (42)站级操作 (43)局级操作 (44)变电站级快捷键是:CTRL+ U (44)十二、电能质量事件 (45)监测点级的操作 (45)站级操作 (46)局级操作 (46)变电站级快捷键是:CTRL+ T (47)十三、SARFI(x)(电压跌落) (47)监测点级的操作 (47)站级操作 (48)局级操作 (48)十四、系统异常事件 (49)监测点级的操作 (49)局级操作 (51)十五、电压及合格率 (52)监测点级的操作 (52)十六、电压合格率(固定时段) (53)监测点级的操作 (53)站级操作 (54)局级操作 (55)十七、闪变合格率 (55)监测点级的操作 (55)站级操作 (56)局级操作 (57)十八、电流(间)谐波数据分析 (58)监测点级的操作 (58)站级操作 (60)局级操作 (60)十九、电压(间)谐波数据分析 (61)监测点级的操作 (61)站级操作 (63)局级操作 (64)二十、谐波畸变功率 (64)二十一、各次谐波频谱历史分布图 (66)变电站级快捷键是:Alt+ 9 (67)二十二、基波数据 (67)监测点级的操作 (67)二十三、基波有功功率 (69)监测点级的操作 (69)二十四、电能质量数据综合分析 (71)监测点级的操作 (71)站级操作 (72)局级操作 (73)二十五、功率分析 (73)监测点级的操作 (73)站级操作(功率综合分析) (75)局级操作 (76)二十六、RMS(有效值) (76)监测点级的操作 (76)站级操作(RMS(有效值)综合分析) (78)局级操作(RMS(有效值)综合分析) (78)二十七、闪变及波动值分析 (79)监测点级的操作 (79)站级操作(频率综合分析) (81)局级操作(频率综合分析) (82)变电站级快捷键是:Shf+ F (82)二十八、频率和不平衡度 (82)监测点级的操作 (82)站级操作(不平衡度综合分析) (84)局级操作(不平衡度综合分析) (85)变电站级快捷键是:Shf+ U (85)二十九、电压偏差值 (86)监测点级的操作 (86)三十、监测参数设置 (87)三十一、监测功能投退 (90)三十二、帮助 (92)三十三、PQDIF文件 (92)三十四、修改密码 (93)三十五、添加新用户 (94)三十六、用户信息维护 (95)三十七、添加新用户 (97)三十八、角色信息维护 (98)三十九、选项 (100)四十、系统日志 (103)四十一、角色信息维护 (104)四十二、安全退出功能项 (106)二、QPQM-2006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简介电能质量从用户角度上讲,是指一切会引起用电设备异常运行、故障或停电的供电电压、电流及频率的异常扰动。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标准技术方案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标准技术方案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标准技术方案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综合评估电能质量指标的系统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供电系统中各种电能质量指标,如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等。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能质量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标准技术方案。

一、系统组成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一般由监测仪器设备、信号采集模块、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组成。

1. 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采集供电系统中的电学参数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监测仪器设备应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各类电能质量指标的监测要求。

2. 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是将监测仪器设备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模块,常用的采集模块有模数转换器(ADC)和滤波器等。

3. 传输模块传输模块是将数据从信号采集模块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的模块,传输模块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的关键模块,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能质量指标的变化和趋势,分析和诊断供电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提供预警和分析报告。

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管理人员快速地诊断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5. 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是将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展示于电脑屏幕上,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供电系统运行状态和电能质量情况。

交互模块还可以实现用户对监测参数的调整和实时显示。

二、技术参数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应体现高精度、高可靠性,满足各类电能质量指标的监测要求。

以下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一些重要技术参数:1. 电能质量指标监测范围:系统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测范围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电能表误差等核心指标。

2. 监测精度: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实时监测各类指标数值,并确保精度控制在2%以下。

电能质量检测设备技术规范

电能质量检测设备技术规范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技术规范1. 使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通用结构和基本性能,包括固定式监测设备和便携式检测设备,确立了电能质量检测参数的一般测量方法和测量精确度,适用于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的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本规范只是对各项指标进行指示性的说明,并非是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2. 引用标准1)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2)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3)GB/T 14549-1993 公用电网谐波4)GB 12326-19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5)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6)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7)GB/T 18039.4-2003 电磁兼容环境工厂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8)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9)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10)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11)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12)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13)GB/T 2423.4-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14)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15)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16)DL/T 1028-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17) IEC61000-4-30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methods18) IEC 61000-4-7 Part 4-7: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general guide onharmonics and interharmonics measurements and instrumentation19) IEC 61000-4-15 part 4: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section15:flickermeter-functional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3. 术语及定义1) 电压偏差 voltage deviation :供电电压幅值与标称电压幅值的偏差;2) 频率偏差 frequency deviation :系统频率的实际值与标称值的偏差;3) 闪变 flicker :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实感;4) 电压暂升 voltage swell :在电力系统某节点上出现的电压暂时上升;5) 电压暂降 voltage dip :在电力系统某节点上出现的电压暂时下降;6) 电压短时中断 voltage interruption :供电电压消失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 ,短时中断可以认为是90%~100%幅值的电压暂降;7) 瞬时电压 transient voltage :电压瞬间急剧上升或下降;8) 正序分量 positive-sequence component :将不平衡的三相系统的电量按对称分量法分解后,其正序对称系统中的分量;9) 负序分量negative-sequence component :将不平衡的三项系统的电量按对称分量法分解后,其负序对称系统中的分量;10) 不平衡度 unbalance factor :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的不平衡程度,用电压或电流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方均根值百分比表示;11) 谐波 harmonic :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里叶技术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整数倍的分量;12) 间谐波 inter-harmonic :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里叶技术分解,得到频率不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分量;13) 电压波动 voltage fluctuation :电压方均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为电压均方根值的两个极值max U 和min U 之差U ,常以额定电压N U 的百分数表示其相对百分值;14) 等效闪变允许值 equivalent 10Hz flicker 10V :电压调幅波中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分量的均方根值等效为10Hz 的一分钟平均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15) 滑动参考电压sr U Sliding reference voltage ;16) (1/2)rms U :半个周期刷新一次的均方根值电压。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电能质量产品检测系统采用的法规和标准GB/T11150-2001《电能表检定装置》JJG307-2006《机电交流电能表》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8481-2001《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5945-1995《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9862-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工作环境:温度 20℃±2℃相对湿度不大于75%供电频率:50Hz±1Hz工作电压 220V±5%供电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8%交流电压基本量程:量程:57.7V,100V,220V,380V测量范围:0---120 %Fs分辨率:0.002%Fs准确度:0.01%Fs±0.005%RD交流电压频率:40HZ---70HZ交流电流基本量程:量程:2A,5A,10A,20A.测量范围:0---120%FS,分辨率:0.002%FS准确度:0.01%FS±0.005%RD交流电流频率:40HZ---70HZ相位测量:测量范围:0---359.999分辨率:0.001度准确度:0.05度功率因数测量:测量范围:-1---0---+1,分辨率:0.00001准确度:0.02%功率测量:测量范围:0----380V×20A分辨率:0.001W准确度:0.02%FS频率测量:测量范围:10Hz----99Hz分辨率:0.001Hz准确度:0.002Hz谐波测量:谐波次数:2----63次谐波频率准确度:±0.01%fh谐波测量范围:0---50%谐波含量分辨率:0.001%谐波测量准确度:0.2%(Vh,Ih)谐波相位测量范围:0---359.99°谐波相位分辨率:0.01°谐波相位分辨率:0.05°谐波功率测量准确度(有功):0.1%Pn谐波电压:Uh≥1%Un 0.2%UhUh<1%Un 0.2%Un谐波电流:Ih≥5%In 0.2%IhIh<5%In 0.2%Ih闪变检测:测量范围:0---50%(V,I)测量分辨率:(0.001%)占容H测量范围(距测波):0.01%----99.99%效率测量范围:0.001Hz----40Hz测量准确度:0.2%Pst 准确度:0.1%骤升骤降检测:持续时间测量范围:0.5ms准确度:<5ms骤升骤降测量范围:0----140%测量分辨率:0.01%测量准确度:0.2%电压.电流间谐波检测间谐波频率测量范围:25Hz----2500Hz测量分辨率:0.001HZ间谐波频率:间谐波频率测量准确度:0.01Hz间谐波幅值测量范围:30%Un(In)间谐波幅值测量分辨率:0.001%间谐波幅值测量0.2%谐波允许误差:谐波电压Un: 57.74V 5.774V分别输入: 0.5%Un、1%Un、5%Un、50%Un。

供电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供电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号 变成方波信 I 冉经过 微管 变成 1 .川 于 平 L 交流划 谯流 的变换采
Fl 洚.男 ・ m 】 = , ・ 能 质量要求的提 高. 了 址』 -f ] I l = j J
何解决这样的矛盾成 丁摆 住『 U 工程研究人 员而 频 率的枪测和功率 冈数的测量 乜 前的一道难题 准确完整的对 电能质檀进行测 避是成
器人 、F动{ f , 、精密f I 1 L:: l 线 y lJ "J J, 具 可编程控制
器 、计算机信 息系统等
这些 设备对 电源的波动和外
厅 足电能质 艇的
界的干扰十分敏感 ,任何供电质 皱的恶 化都会造成产 品质 鞋的 r ,产生重大损 失 降
丰要采用 片 比较器 l 39完成 零检测 , J弦信 3 M 把 l :
郑州航空工 业管理 学院 ( 州 4 o5 ) 郑 5 o 2 何琳 琳 西北 工业大学 ( 西安 7i1 )寞满锋 17 ,2
摘 要 : 主要 阐述 了电能质量 参敷 的 自动检测 问题 提 出了通过单 片机 测量脉宽的频 率测奄方 法和 一 文章 种与接线无 关的三相功率测 量功率 因数的 方法. :并针 对具有广泛影响 的电能质量 问题提 出了检测 电力参 数
ofaton a i e ts se t t l tc t s y t m
关键 试 :频率 功率 因数
电压
电流 时钟
K yw rs rq e y e o d :F e u nc Po r a tr ot g Cu r n C o k we f co V l e a r t lc e
电流 。采用它 以满 足设 汁精度 的要求 盯
因串行时钟
要单独J ( l模拟时序 来i 时钟 数埘 , 诈行 【 =I I 】 f/ j £ 1 f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RTC实时时钟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RTC实时时钟测试系统开发与应用


要 :电能 质 量 监 测 设 备 R T C ( R e a l ~T i m e C l o c k ) 实 时 时 钟 的 准 确 度 是 确 保 监 测数 据准 确 、 一 致 与 可信 的基 础 , 对 该 类 设 备 实 时 时 钟
精度进行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 I E C 6 2 5 8 6标准要求 , 设计研制 了一种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自动测试 系统 , 将 电能质量监测设 备、 测试设备与虚拟仪器测试 软件有机结合 , 快速完成 多种 类型 的电能质量 监测设备 R T C时钟精度 的测试工作 , 测试 结果准 确, 完全满足实时时钟测试需求 。 关键词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 R T C实时时钟 ; 虚拟仪器 ; 测试系统 ; I E C 6 2 5 8 6
电力 系统及其 自动化
P o we r S y s t e m & Au t o ma t i o n
《 电气 自动化 ̄ 2 0 1 5年第 3 7 卷 第五期
电能 质 量 监 测 设 备 R T C实 时 时钟 测 试 系统 开 发 与 应 用
安 哲 ,赵 鹏 程 ,周 胜 军
( 国 网 智 能 电 网研 究 院 , 北京 1 0 2 2 0 9 )
A N Z h e ,Z H A O P e n g — c h e n g , Z H O U S h e n g - j u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S t a t e G r i d S m a r t G r i d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 n g 1 0 2 2 0 9 ,C h i n a )
D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3 8 8 6 . 2 0 1 5 . 0 5 . 0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 《中低压直流配电网电压导则》起草工作组
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该项目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5]30号),项目编号为20150569-T-469,制定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平台技术规范》。

该项目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负责。

二、编制过程
2015年8月14日,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江苏南京组织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检测平台技术规范》等三项国家标准制订工作启动会。

该次会议由标委会秘书长张苹主持。

秘书长介绍了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运行情况,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国家标准的编写要求进行了讲解,并介绍了本标准的计划来源和公开征集工作组的报名情况。

经公开讨论,会议确定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王金浩高工作为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的召集人。

此次会议达成的主要共识如下:1)在意见反馈方面,形成开放的起草组,接收各方代表随时的意见反馈;
2)起草组内不达共识的内容不写入标准;
3)决定由秘书处公开征集标准修订框架。

2015年12月22日,《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检测平台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起草组第二次会议。

工作组专家讨论了框架反馈意见,并确定标准的基本修订框架,对标准相关章节的修订工作进行讨论和具体分工。

2016年6月22日,工作组在山西太原召开讨论会,对《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自动检测平台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初稿开展组内讨论,会议由标委会副主任委员陆宠惠主持。

经过讨论,起草组成员一致同意将本标准名称改为《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并决定在会后按会议意见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6年8月-11月,起草组成员根据组内意见进一步修改标准初稿,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编制原则
为解决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安装的上万套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检测任务繁杂、检测效率低且检测工具差异化较大等问题,编制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为了规范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能等,有效提升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促进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电能质量相关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广泛征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研发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国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力求本标准达到准确可信和权威性。

四、采用国际标准的说明
无。

五、本版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设备自动检测平台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运行环境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性能检测方法试验、检验规则、平台检测流程等,并给出推荐性的检测波形库、检测功能实现方法及检测报告模板。

六、采标程度和标准水平
本标准属于实用性技术标准,为首次制定,目前国际上没有颁布类似的技术标准。

七、效益分析
本标准规范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可有效指导电能质量监测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必将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八、与现行的有关法规、法律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的其他标准没有矛盾,与现行的法律、法律也无冲突和违背。

九、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十、贯彻本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在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对本标准涉及的内容宣贯工作。

标准制定工作组
2016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