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法论论文
学习数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数学方法论》结课论文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关于“无穷”的理解摘要:无穷是一个永恒的谜.-—希尔伯特.“数学是研究无穷的学科.”数学与无穷确实有着不解之缘。
认识论说,人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而数学是最具抽象性的学科,这亦足以说明在向无限的迈进中,数学达到的层次是最深入的。
在数学中,无穷是永远无法回避的。
因为数学证明就是用有限的步骤解决涉及无穷的问题。
微分和积分实质上都是一种极限,而极限过程就是无限过程。
因此可以说,微积分在数学树立了一座认识无穷的不朽丰碑,另外康托尔的无穷集合论也使人们对无穷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关键词:实无限、潜无限;微积分;无穷小。
无穷作为一个极富迷人魅力的词汇,长期以来就深深激动着人们的心灵.远在两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产生了对数学无穷的萌芽认识。
在我国,著名的《庄子》一书中有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而万世不竭。
”从中就可体现出我国早期对数学无穷的认识水平。
而我国第一个创造性地将无穷思想运用到数学中,且运用相当自如的是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他提出用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来逼近圆的“割圆术”,并阐述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可见刘徽对数学无穷的认识已相当深刻,正是以“割圆术"为理论基础,刘徽得出徽率,而其后继者祖冲之更是得出了圆周率介于3。
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的领先国外上千年的惊人成果。
而后经过数学的不断进步,数学家们对数学奥秘的不断探索,尤其是,毕达哥拉斯关于不可公度量的发现及关于数与无限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中已孕育了微积分学的关于无穷的思想方法。
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学派探索过无穷小量观念.欧多克索斯、安蒂丰、数学之神阿基米德所运用的穷竭法已备近代极限理论的雏形,尤其是阿基米德对穷竭法应用之熟练,使后人感到他在当时就已接近了微积分的边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最值问题、曲线的切线问题、力学中的速度问题、变力做功问题等,初等数学显得越来越无能为力,于是,笛卡尔、费马、巴罗作出了不懈努力,最后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莱布尼茨提出了微积分理论,直至数学与无穷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数学方法论论文数学思想方法论论文
数学方法论论文数学思想方法论论文数学方法论思想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数学方法论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介绍数学方法论思想中化归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指出这三种方法在职高数学中的应用和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对提高解题能力和学好数学的指导意义及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方法论思想;化归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数学方法是科学思维作用于数学研究中所体现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徐利治教授对这门新学科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论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等法则的一门学问。
所谓数学的思想不仅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而且是在理性层次上对数学规律的总结和认识。
笔者认为,数学思想是在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凝炼出的数学观点,是在数学活动中对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数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使用合理得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解题时,若强调解题思想时则称为数学思想,若强调解题方法时则称为数学方法,因此,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蕴含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一些理论的本质认识,而且是形成学生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纽带,正确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数学方法论思想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在面对新题型和题目稍作改变时运用准确的数学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解题。
因此,数学方法论思想是职高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方法论的思想是职业教育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因为没有考取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职业高中。
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数学成绩不理想,在心理上“望数生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从本质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7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7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7篇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一、高中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性从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来看,必修2的内容以几何为主,且立体几何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学生能否在过去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其学习好几何内容的关键之一.1.有利于创建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尽管在实际的学习中,数学知识与图形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但由于知识逻辑之间的跨越性,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在数与数学知识之间建立关系,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在数与图形之间建立关系,再继续运用其他的知识在图形与特定的数之间建立关系,由此实现知识的衔接与理顺逻辑关系.如在教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就需要把表示距离的数字图形化,如建立坐标系等,由此建立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并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推导过程.通过这种数字与图形之间练习训练的加强,让学生学会根据生活中场景运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如建筑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都需要计算空间两点间的距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既可以从数字到图形,也可以从图形到数字,即以图形为空间想象的基础展开学习与应用.2.有利于创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图形之间的关系,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无论是平面图形之间、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立体图形之间,都需要学生真正地展开想象,且是有针对性的空间想象,才能在较多的点、线、面与数字之间,发现较为关键的解题线索.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时,就需要在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建立关系,根据教材中例4与例5,学生可以采用坐标法,用坐标和方程来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把直线与圆都纳入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去发现其中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运算解决.通过这种空间想象,看似走了弯路,却把抽象的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转变为较为直观的图形之间关系,为学生数学学习与解题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突破口.二、高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针对高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有着各种创新的尝试.为了实现对高中生数学学习学以致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这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把难度与准确率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能力与分数提高的双赢.1.立体图形关键性辅助线发现能力培养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在各种问题中,面对较少的题目条件,虽然直观却是立体的图形,学生如果不能发挥空间想象能力,穿越交织在特定空间内的各条线,并确定某条与题目有关键性的辅助线,是难以真正把问题解决的.因而,培养学生在立体图形中发现并作出清晰辅助线的能力,是较为基础且关键的一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基本的立体几何的边角图形的作图开始,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着基本了解与直观感受的基础,去找其中的对角线、中线等,并用辅助线标示出来.在这种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提升难度,例如对锥体、球体、柱体与台体等练习作图,全面地提高对各种图形的理解,尤其是关键性的特点,如锥体图形中的圆、等腰三角形等.通过这种训练意在让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有着更加详细的空间概念,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能直接发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去运用数学运算的方式,去探索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实现因果论证与计算准确的结果.2.解题步骤图形实现表述能力培养无论是日常的检测练习还是高考中,很多学生失分的原因就在解题步骤的细节失误导致整个题目的结果南辕北辙.其中,既有学生知识基础的问题,也有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兑现问题,即其根据特定图形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证表述的能力不足.因而,加强学生在空间想象基础上的论证表述能力培养,是其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在解题环节的终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开展训练:1.顺向训练法,即学生按照解题的基本步骤开展的作图与论证过程.例如,在学生能发现关键辅助线并作出的情况下,教师要跟进性地加强学生的论证表述训练,或作辅助线后写出论证步骤,或在论证的同时根据需要作辅助线.2.逆向训练法.根据一个典型的立体几何或者需要开展大量空间想象的题目的完整答案,让学生按照答案的步骤去作图,由此让学生加强对图形的了解,并进一步根据标准性的图形与论证表述法,来检验与对比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不足.三、结语针对高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需要结合在课改的全面进展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与其他的教法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采用多媒体与其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想象兴趣的方式之一.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一、高中数学习题讲解的重要性习题讲解的前提是教师要布置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能对本节课学的知识起到全面检测的作用,因此,对于习题的讲解就是要针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熟记于心,并且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数学方法论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灵活使用课程名称数学方法论专业学科教学(数学)年级研一学院数计院日期(年月日) 2014年1月14日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灵活使用摘要:本文主要从数学归纳法的整体结构出发,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方法、理论与应用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数学归纳法在解决几何证明、数列证明、不等式证明和数的整除证明等方面的灵活运用,目的是通过应用数学归纳法解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中学数学;问题分析每一个数学研究工作者都必须精通某些微观的数学方法论,才能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教师们也必须熟知这些方法论才能实行启发式教学法。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数学归纳法在中学数学中的灵活使用。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证明与自然数 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重要方法,是通过有限次的验证、假设和论证来代替无限次的事例的验证,从而达到严格证明命题的目的,也就是把从某些特殊情况下归纳出来的规律,利用递推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这一规律的一般性。
合理地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来源于皮亚诺(peano)自然数公理,自然数有以下性质:(1)1是自然数字;(2)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α,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β,β也是自然数;(3)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n的时候(4)一个数只能是某一个数的后继数,后者根本不是后继数,即当βα=一定有βα=;(5)任意一个自然数的集合如果包含1,并且包含α,也一定包含α的后继数β,那么这个集合包含所有的自然数。
性质(5)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根据。
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此我只给出与中学数学内容有关的形式及其变形,并揭示它的逻辑结构。
形式:设 p(n)是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若①p(1)成立;②"n∈N,若p(n)成立→p(n+1)成立,则 p(n)对 "n∈N 都成立。
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论文_0
数学学习方法研究论文一、问题的提出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
”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
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二、研究的价值1.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科学发展史既是记录成果的历史,也是研究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历史。
著名科学家们对自己方法论的评价远比对科学成果的评价高得多。
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更大。
浅谈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浅谈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浅谈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新课程下注重、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
而数学方法论给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对它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由“经验型教学”转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以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和促进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
关键词:数学方法论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论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等法则的一门新兴学科。
①数学方法论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说成对于数学思想(维)方法的研究,其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学会数学的思维。
或者说,如何能够按照数学家的思维模式去进行思维。
通过对具体数学事例的研究实现对真实思维过程的“理性重建”,获得各个方法论原则的深刻体会,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能够加以推广应用的”。
数学方法论对于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以数学方法论为指导进行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有助于我们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②1问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于我们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总体目标重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在基本理念中,也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③显然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因此,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数学的思维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只有培养起比较完善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才能把学生和教师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教与学的过重负担。
其次,数学是一个庞大的、有秩序的系统,对于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讲,必须对数学的本质和方法有一个深入、全面的理解。
数学方法论___论文
(关于“方差”的理解)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概率统计中的方差以及其意义和方差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会介绍方差分析法,让大家更详细的了解方差,增加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方差协方差方差分析法1.方差简介方差的定义: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若E{[X-E(X)]^2}存在,则称E{[X-E(X)]^2}为X 的方差,记为D(X)或DX。
即D(X)=E{[X-E(X)]^2}称为方差,由方差定义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看出,方差实际上是随机变量X与它的平均值E(X)离差平方的期望值,它的大小自然可以衡量随机变量的稳定状态,所以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变异特征。
对于一个随机变量来讲,方差D(X)是一个稳定常数,不再是随机的了。
由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计算公式可得:(1)若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且X的概率分布列为P(X=xn)=pn,n=1,2,...,则D(X)= E(X-E(X))2(2)若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f (x),则D(X)= E(X-E(X))2方差的性质:(1)如果C是一个常数,则D(X);(2)如果C是一个常数,则D(X+C)=D(X);(3)如果a是一个常数,则D(aX+C)=a^2D(X);(4)设X与Y相互独立,则D(X+-Y)=D(X)+D(Y);(5)设X与Y是两个随机变量,则D(X+Y)=D(X)+D(Y)+2E{[X-E(X)][Y-E(Y)]},方差刻画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对于其数学期望的离散程度。
若X的取值比较集中,则方差D(X)较小;若X 的取值比较分散,则方差D(X)较大。
因此,D(X)是刻画X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量,它是衡量X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尺度。
下面是一些概率统计中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随机变量X。
【1】X服从(0—1)分布,则E(X)=p D(X)=p(1-p)X服从二项分布,即X~B(n,p),则E(x)=np, D(X)=np(1-p)X服从泊松分布,即X~ π(λ),则E(X)= λ,D(X)= λX服从均匀分布,即X~U(a,b),则E(X)=(a+b)/2, D(X)=(b-a)^2/12X服从指数分布,即X~e(λ), E(X)= λ^(-1),D(X)= λ^(-2)X 服从正态分布,即X~N(μ,σ^2), 则E(x)=μ,D(X)=σ^2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X~N(0,1), 则E(x)=0, D(X)=12方差的应用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性是判断随机现象性质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数学的论文
数学的论文有关于数学的论文(通用6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于数学的论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论文篇1数学是什么呢?单纯的算式、枯廖乏味得标题?数学,不就是数的学问吗?那你就太不了解数学了。
我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一切日常几乎都用到了它。
如:“水利方面,要考虑海上风暴、水源污染、港口设计等,也是用方程描述这些问题再把数据放进计算机,求出它们的解来,然后与实际观察的结果对比验证,进而为实际服务.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数学。
”“要用数学来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温度等作为变量,用方程表示它们的变化规律,通过方程的“稳定解”来研究化学反应.这里不仅要应用基础数学,而且要应用“前沿上的”、“发展中的”数学。
”“生物学方面,要研究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脉搏等周期性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用方程组表示出来,通过寻求方程组的“周期解”,研究这种解的出现和保持,来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现象.这说明近年来生物学已经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应用“发展中的”数学。
这使得生物学获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买衣物时,物品所进行的优惠就运用到了数学中的折扣与分率的知识运用。
谈到人口学,只用加减乘除是不够的.我们谈到人口增长,常说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么是否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呢?不是的.事实上,人是不断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来的基数有关系;死亡也是这样,由此可见数学的广泛性。
应用数学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人说,它是我们的全部知识中,凡是能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的那一部分。
应用数学着限于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纯粹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篇)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篇)第一篇: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一、研究方法概要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可归类为两个范式,即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解释主义研究范式,也即我们常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指注重测量、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精确量化的实证研究(孔德的实证主义,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1879),涂尔干的社会调查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崇尚“价值无涉”、客观性、确定性、概括性、普遍性等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的“演绎”过程。
因此,定量研究(也称量的、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方法。
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南师大数学系入学成绩与毕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性别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认知风格与知识迁移的关系研究等等。
定性研究主张以直觉方法、内省方法和心理体验等手段展开研究,强调主观性、意义性、特例性、“主体间性”、研究者的“在场”参与性等,不推崇抽样、数据统计等量化指标,而是关注“解释性理解”、“自然探究”、归纳分析等(胡塞尔的现象学,狄尔泰、海得格尔-存在主义、加达默尔的阐释学)。
定性研究的这种主观特色,正好体现了研究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真实性、可信性。
因此,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凭借自身的参与观察、探究、访谈等手段收集资料,对某个数学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整体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进行意义建构和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活动。
比如,欲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情况,就需要研究者深入课堂现场进行观摩、考察,进行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主要区别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目的证实假设、预测解释性理解,提出新问题内容事实、原因、影响的事物事件、过程、意义、整体探究层面宏观微观问题事先确定在过程中产生手段数字、计算、统计分析语言、图象、描述分析工具量表、统计软件、问卷研究者本人形式问卷、统计表、实验访谈、观察、实物分析抽样方式随机、样本较大、控制无关变量目的性、样本小、个案形式多成文方式抽象、概括、客观描述为主、研究者的个人反省效度固定的检测方法、证实相关关系、证伪、可信性信度可重复不能重复研究关系分离、研究者独立于研究对象密切接触、相互影响、藕动鉴于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所进行的数学研究活动大多是学生本人或小组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专门就感兴趣的问题而进行的探索。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共3篇)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论文(共3篇)第1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论文给你一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论文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摘要】本文数学论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断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既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兼具了工具实用性和逻辑思辨性两个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生源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教学的压力逐渐加大,在后续专业课对高等数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较少的授课时间来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广大高等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重视程度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认识学习的意义、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地位,介绍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其次,必须让学生明确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数学不但深入到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信息经济金融等各领域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希望成为一个数学专业人员,而是希望将数学作为研究其他学科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具有创造性的科学精神,符合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再次,将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使学生受到重视。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和世俗的人情味。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改变过去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彻底改变过去的“单一讲授——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只有老师可向学生提问,学生不能向老师质疑的教学模式。
高数学习方法总结论文【精选4篇】
高数学习方法总结论文【精选4篇】高数学习方法总结论文【精选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想要高效的学习,就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大家知道要怎样正确高效的学习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数学习方法总结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数学习方法总结论文1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这里我只是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几乎对所有的专业的学习都有帮助,对于我们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高等数学是联系物理,力学,以及贯穿于专业基础课的一把刃剑和纽带,对于大一这一年的学习尤为重要,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之后学习其他的学科,包括选修课中的工程数学的分支(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了解高等数学的组织结构,大一上学期主要学习极限,函数,以及微分和积分,(空间几何在下学期学),在期末考试中大多数都集中在积分和微分这部分。
极限是积分和微分的基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在学习极限这部分就会体现出来,有些问题运用基本定义就会迎刃而解,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解题方法后,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下学期比较重要,相对于上学期的内容也较丰富和复杂;对于偏导数和曲线积分、曲面积分,需要扎实的微积分思想,此外就是级数和微分方程;总之,高等数学可以说是积分,微分占据主要地位。
(一)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学习方法的及时总结,理想的情况下就是保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课外的教辅书(个人推荐吉米多维奇),在平时做作业和做课外题目的过程中,自己会做的题目也要做到自己的思想和答案的思想进行比较,互相补充,遇到好的解题方法要记下来,要记的内容是题目,方法和自己的感受;遇到不明白的题目时不要浮躁,也不要着急先看答案,首先进行冷静的思考,要知道考的内容是什么,要用到什么知识点,然后一步一步看答案,这里我的意思是先看答案的第一步求解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停止看答案,想一想答案的这一步对你是否有启示作用,接下来自己试一试能不能继续独立往下做,如果不行的话继续往下看答案,直到做出来为止,做完后一定做好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探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探讨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探讨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以期为提高我国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教学方法概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应遵循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和数学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其在中考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为载体,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几何特征。
2.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共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 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概率的某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主要围绕古典概率、全概率公式、数学期望等有关知识,探讨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揭示概率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
在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发展中,根据它们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的现象,指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会导致某种确定的结果。
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必然会沸腾。
又如,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
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的现象,这类事情在一定条件下我们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例如,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上。
又如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为6。
走到某十字路口时,可能正好是红灯,也可能正好是绿灯。
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不确定的结果呢?因为会有许多次要条件和偶然因素是人们无法事先预料的。
这类现象,我们无法用必然性的因果关系,对现象的结果事先做出确定的答案。
事物间的这种关系是属于偶然性的,这种现象叫做偶然现象,或者叫做随机现象。
概率,简单地说,就是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比如: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就是100%或者说是1,因为它肯定会发生;而太阳西升东落的概率为0,因为它不可能会发生;而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后,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为16(这里是它的理论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或0,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概率为0到1之间的数。
对稍复杂的随机事件,我们一般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用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正如英国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杰文斯所说:概率论是“生活真正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对概率的某种估计,我们就寸步难行,无所作为”。
概率论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9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9篇第一篇:高中数学的有效学习一、高中数学有效学习的重要性(1)高中数学有效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方法。
在统计学中我们要提高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在概率学中要提高准确判断能力,在立体图形中要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高中数学有效学习能够有效促进教学互动。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互动,不仅仅是我们与老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也是与社会、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学习环境。
学生应当与老师进行充分交流,我们需要更了解、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利用其优点,改变其缺陷。
同时老师也应当深入调查学生需求,知道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薄弱之处,构建出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双向互动,相互改进,共同实现高效率课堂。
二、眼下高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困境(1)老师教学意识与方法守旧落后。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老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然十分常见,四十五分钟的讲课模式依旧是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讲,这是应试思想的惯性作用,老师在新课改中一时难以改变过来。
老师“家长制”的教学作风,也会引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反感,甚至厌恶,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主性与趣味性。
这是影响高中数学有效学习的关键原因。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稍大,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并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学习心态,导致对数学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的内化是其获取知识的关键,对内化的最好激发办法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3)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直接手段,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具体方式。
目前,高中数学的课堂设计权一直牢牢掌控在老师手中,老师根据主观经验进行备课,缺乏有效的课堂互动,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不足,造成数学成绩“优秀者更优秀,差者更差”的分布局面;并且,老师在课堂当中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使得学生难以融入课堂当中,学习的自主性与趣味性大减。
数学方法论论文
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具体方法的运用或阐述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常见的数学四大思想为: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这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可能潜意识里有这几种思想,但是没有具体到一种高度和概念。
他们会无形中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可是有时候不会灵活运用,甚至也可能会混用。
这样在他们心里没有一定的知识网络,只是想到才用,不会遇题脑子里有清晰的思想方法让然后见题拆题。
因此,老师有必要就题对这种思想方法进行升华,进行淬炼,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
为了以后学生能快速正确解题,并对题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我先谈谈函数方程数学思想方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函数与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的观点、方法研究问题,将非函数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
通常是这样进行的:将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建立函数关系,研究这个函数,得出相应的结论。
中学数学中,方程、数列、不等式等问题都可利用函数思想得以简解;几何量的变化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函数值域的考察加以解决。
例如1990年全国高考题:如果实数x、y满足(x-2)2+ y2=3,那么的最大值是。
分析:为分离出,先给已知等式两边同除以x2,得.分离变量与,得==.此式表示是的二次函数,易知当=2即x=时,有最大值3,则有最大值.此题不是函数而看成函数,这不正是函数思想的实质吗。
当然对于这个题也可以用几何思想解决,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
(2)数形结合思想:基于上面的那个题的观察和理解,数形结合思想能方便解决问题。
我通过一个例题阐述关于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数学的论文篇1一、引导同学学会识图,让同学感受数学的“形之美”在教学有关“圆”的学问时,老师可以举例,把“圆”比作太阳、苹果等有形的东西,加深同学对“圆”的熟悉。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关“圆”的东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涟漪,既有静感又有动感,使同学如身临其境,有所感受,比老师单纯在课堂上用圆规画圆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鲜亮得多。
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让同学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美”美是人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美感不但表达在艺术领域,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肯定的美。
所以,老师要教给同学如何发觉和鉴赏数学之美,要让同学学会用审美的视角来观看数学,深化挖掘数学的结果美、过程美。
首先,老师要引导同学树立在数学中发觉和鉴赏数学美的观念,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同学一开头会很生疏,不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并讲解有关黄金分割点的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去找黄金分割点。
这样,同学自然会发觉其中存在的美感,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学习。
再如,老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形让同学理解题意。
同学在线段的引导下既能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又能感受到数学学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体系美。
总之,数学的美表达在方方面面,只要老师擅长引导,使同学树立发觉美的观念,就肯定能使同学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让同学在嬉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问,缺乏对同学力量的培育,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学问,严峻抑制了同学独特的进展。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意同学的参加性和主动性。
所以,数学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让同学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学中。
其中,一种重要的参加方式就是让同学在数学课堂上参加嬉戏,在嬉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美。
大二数学方法论文
大二数学论文《数学的形成与发展》10级应数一班10041100218苏龙数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知识领域之一,帮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它在人类刻意或无意识下的行为活动中不断的吸收理论依据,扩充本源容量,完善统筹规划,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到现在它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供人们学习利用。
很形象,数学就是关于数的学问,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与其他科学一样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由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科学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
初等数学的欧几里德几何学、代数方程以及高等数学的概率论、运筹学等,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与发展的。
大致说来,数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它的发展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奇怪的现象,它是为提供自然现象合理结构而存在的。
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结论都是物理学的基础。
这些学科的成就的大小取决于它们与数学结合的程度,图论、拓扑学、微分几何、复变函数等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二是最基本的,就是数学成果的普遍应用,结果把奥妙变为常识,复杂变为简单,数学便成为科学的有利而不可缺少的工具。
再有就是数学具有开发智力,敏捷头脑的部分作用,无论是婴儿还是学龄前的儿童都是以数学作为启蒙学科对待,可见数学知识的应用以深入人心。
当然对于数学有特别的兴趣爱好的人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推动数学发展,他们对于数学的纯思维有着浓烈的兴趣。
数学还是一种完美主义科学,它除了其完美的结构以外,在证明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想象和直觉也为创造者提供了高度的美学上的满足。
数学美几乎体现在数学的每一个分支中。
虽说数学的发展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但是,直到公元前6世纪,这些知识还是片段的,零碎的,没有形成具体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体系,因而他只是数学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巴比伦数学,埃及数学,中国数学和印度数学。
巴比伦数学及埃及数学在年代上着更为久远。
巴比伦数学存在的巴比伦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苏美尔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具体方法的运用或阐述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常见的数学四大思想为: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这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可能潜意识里有这几种思想,但是没有具体到一种高度和概念。
他们会无形中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可是有时候不会灵活运用,甚至也可能会混用。
这样在他们心里没有一定的知识网络,只是想到才用,不会遇题脑子里有清晰的思想方法让然后见题拆题。
因此,老师有必要就题对这种思想方法进行升华,进行淬炼,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
为了以后学生能快速正确解题,并对题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我先谈谈函数方程数学思想方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函数与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的观点、方法研究问题,将非函数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
通常是这样进行的:将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建立函数关系,研究这个函数,得出相应的结论。
中学数学中,方程、数列、不等式等问题都可利用函数思想得以简解;几何量的变化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函数值域的考察加以解决。
例如
1990年全国高考题:如果实数x、y满足(x-2)2+ y2=3,那么的最大值是。
分析:为分离出,先给已知等式两边同除以x2,得
.分离变量与,得==.此式表示是的二次函数,易知当=2即x=时,有最大
值3,则有最大值.此题不是函数而看成函数,这不正是函数思想的实质
吗。
当然对于这个题也可以用几何思想解决,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散他们的思维。
(2)数形结合思想:基于上面的那个题的观察和理解,数形结合思想能方便解决问题。
我通过一个例题阐述关于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而数学研究总是围绕着数与形进行的。
“数”就是方程、函数、不等式及表达式,代数中的一切内容;“形”就是图形、图象、曲线等。
数形结合的本质是数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了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
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
”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
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
例如:已知x1是方程x+ lgx =3的根,x2是x+10x =3的根,则x1+x2等于()(A)6(B)3(C)2(D)1 . 分析:构造函数y=lgx,y=10x,y=3-x,由于y=lgx与y=10x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而直线y=3-x 与y=x互相垂直,所以y=3-x与y=lgx和y=3-x与y=10x的交点P1(x1,y1)P2(x2,y2)是关于直线y=3-x 与y=x的交点M(x0,y0)对称的,故x1+x2=2 x0=3,选(B),(图略).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不用几何思想解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而且转化为几何问题比较直观,比较易于理解。
所以要培养学生把函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几何直观易于观察,易于理解。
在上一个例题中,例如1990年全国高考题:如果实数x、y满足(x-2)2 + y2 =3,那么的最大值是。
就可以数形结合,转化为求过原点和圆上点的直线斜率的最大值。
(3)分类讨论思想: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它能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条理化。
例如:已知动点M到原点O的距离为m,到直线L:x=2的距离为n,且m+n=4
(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过原点O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点M的轨迹曲线交于P,Q两点,求弦长|PQ|的最大值及对应的倾斜角α。
解:(1)设点M的坐标为(x,y),依题意可得:+= 4
根据绝对值的概念,轨迹方程取决于x>2还是x≤2,所以以2为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可
得轨迹方程为:y=
解(2)如图1,由于P,Q的位置变化,
弦长|PQ|的表达式不同,故必须分点P,Q都在曲线y2=4(x+1)以及一点在曲线y2=4(x+1)上而另一点在曲线y2=-12(x-3)上可求得:
从而知当或时,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解
题策略,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严谨性和灵活性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具有较大的帮助。
因此,我总结了分类讨论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是否需要分类讨论以及需要讨论时的对象和它的取值范围。
(2)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合理分类。
(3)逐类进行讨论得出各类结果;(4)归纳各类结论。
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逐步渗透用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去解决问题。
分类讨论覆盖的知识点较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分类思想方式多样,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较强的综合性,树立分类讨论思想,应注重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分层别类不重复、不遗漏地分析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4)化归与转化思想:在教学研究中,使一种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数学思想称为转化思想。
体现在数学解题中,就是将原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或已解决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就这一点来说,解题过程就是不断转化的过程。
化归与转化的策略有:①已知与未知的转化(已知条件常含有丰富的内容,发掘其隐含条件,使已知条件朝着明朗化的方向转化,如综合法;对于一个未知的新问题,通过联想,寻找转化为已知的途径,或从结论人手进行转化,如分析法)。
②正面与反面的转化(在处理某一问题,按照习
惯思维方式从正面思考而遇到困难,甚至不可能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决,往往能达到突破性的效果)。
③数与形的转化(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可以使许多概念和关系直观而形象,有利于解题途径的探求)。
④一般与特殊的转化。
⑤复杂与简单元的转化(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问题来解决,这是数学解题的一条重要原则)。
例如: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才能灵活运用。
学生可能只做题,只记解题技巧,往往会忽视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
这时候教师就必须不仅要交给他们解题,交给他们解题的技巧,也要经常向他们灌输数学思想。
学生对解题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才会举一反三,解题更有技巧,思维更清晰,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