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两种笔画“竖折折钩”和“横斜钩”,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宝盖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了解方位。
2、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这句话。
教学准备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太阳光和影子关系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1个生字,学习2个新偏旁“反犬旁”和“宝盖头”。
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回忆课前“踩影子”的游戏,说说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学习生字“影”。
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学习课文1、师范读课文。
京京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他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⑵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⑶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⑷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⑸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1. 课程设计:《小兔过河》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合作能力。
内容: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小组合作阅读,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小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学生小组讨论并制定行动计划,进行小组演示和总结。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2. 课程设计:《写字娃娃》目标: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写能力。
内容:设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父母一同完成一幅字帖,通过练习书法字体,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提高写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活动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父母完成的字帖,并进行交流和互相欣赏,教师评价学生的书写规范和美观程度。
评估:观察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的表现和书写作品的质量。
3. 课程设计:《经典诗词赏析》目标:通过诗歌欣赏活动,提高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经典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和艺术价值。
活动设计:学生分组朗读和解读诗歌,进行小组赛,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观察学生在诗词解读和朗读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课程设计:《字的故事》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起源和形态演变,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活动设计:学生设计汉字展板,包括字形、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观察学生在汉字展板设计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对汉字的理解程度。
5. 课程设计:《名著导读:红楼梦》目标:通过名著导读活动,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内容:教师讲解《红楼梦》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
活动设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展现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对角色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看图读熟词语,初步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步看图读韵文,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基中八种学生较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归类识字课文,是和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
板书:识字5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请小朋友们观察书上的图,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不太了解的。
2、自由读韵文。
要求:看清章节,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义1、在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请提出来,如果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更好。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及相关词语。
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认读。
2、反馈检查。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给“球、足、射、击”找朋友。
2、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击、足、泳、射”的笔顺。
3、反馈“足、射”的笔顺。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继续学习其余的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练习感情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球、排、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1、出示图及词语:2、读准字音。
3、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吗?谁来说说看?相机介绍:“竞走”是田径运√★√动赛项目之一,走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脚着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
“铁饼、铅球、标枪”可以示实物让学生认识认识。
4、助图画,看拼音练读上述词语。
三、根据意思归类读韵文1、的3个词语呢?(是投掷运动项目)2、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书上的顺序重新排列。
小朋友们看第一组3个词语是和什么有关的?(球类运动项目)第二组的3个词语呢?(是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第三组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3、用多种方式练读韵文。
四、巩固字义,指导书写1、做游戏:采用巾图形式将词语与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一对应,帖对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阳光》讲述了小姑娘英子把阳光包起来送给腿脚不便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简短生动,真实感人,把阳光包起来这种做法看起来稚嫩可笑,但恰恰是从这天真的想法、做法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颗真挚的爱心。
教学时,应该抓住英子的一言一行,深入体会英子纯真的感情,深切地领悟:英子的一片孝心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抓住主要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从中受到思想熏陶。
(三)掌握本课八个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的一片孝心。
(二)难点:理解阳光跑到心里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导入,进入情境。
1、课件展示画面: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草地里开满了花儿,芬芳扑鼻,小鸟在天空飞翔。
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上坐下来。
2、指名说画面内容,谈谈感受。
3、阳光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阳光》。
4、围绕阳光,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由读课文,指名说说。
(二)理解课文,深入体会1、英子的想法(1)文中哪些段写出了英子的想法,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句子:看着这可爱的.阳光,英子的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3)轻声读句子,英子的想法美妙在哪里?为什么?(4)美妙可以换成别的词吗?2、英子的行动(1)英子一想到这就马上行动起来,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课件出示:英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英子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①先出示两个句子,找出不同,再读读句子,去掉紧紧地行吗?为什么?②从紧紧地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英子做得非常认真。
学生乙:英子很小心,生怕阳光跑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教学设计在完成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考虑与时俱进,指定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和善、乐于助人的美德。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悟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教学打算闻名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叙事诗《贫苦人》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回馈预习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俄国闻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它是一篇短篇小说。
〔板题,读题〕〔沟通预习成果:指导视察字写得是否正确,工整,是否写得美观,并引导学生发觉词语分类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二〕自主探究,体悟情感理清故事中描写了哪几个人物谁是故事的主子公呢,作者描绘哪个人物用笔墨最多?对于主子公桑娜,通过预习,你们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年级下册桑娜给你留下的印象?请同学们先选择这些特点中的其中一个探究,详细步骤是1.默读课文2.找到相关内容的段落3.画出表达这个特点的词语和句子4.再带着体会朗读朗读。
自学后请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探讨沟通。
〔三〕沟通学习,读中领悟〔学生沟通其它内容时,相机评价,并引导学生互评,体会桑娜的特点〕1.重点指导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什么?文中有两个词语精确地形容了这个渔家小屋〔“暖和”“舒适”〕正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小屋的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读懂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老师引读,学生接读。
2.重点指导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读可以协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能读好这几段话,就理解了这几段话的意思。
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你从哪儿体会到桑娜的和善呢?指导学生遵照作者表达的依次体会桑娜的和善,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行”的意思,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忐忑担心”的词意。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教学案例需要有目的地理性地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完整地描述提出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体现研究思路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理解本质。
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那个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方法1、猜谜语2、角色表演3、板书榜样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游子吟》配乐朗诵3、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较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板书“手”)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把课题补充完整),请同学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一)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不懂读和难读的字用圆圈圈出来并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直到读准读顺为止,齐读课文(二)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2、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齐读3、幻灯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并组词,让学生齐读,小组读4、把生字放到课文有关句子中去,让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生字学完之后,请同学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比之前读得更流利。
2、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五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童谣的音韵美;2.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识要点:1.学习并朗读这首童谣。
2.能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
(三)学法和习惯:1.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通过朗读感受童谣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两、朋、友这三个字学生不常见,掌握起来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数学学数字了吗?(学了)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数字歌”(老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1.这首小儿歌非常有趣,里面藏着好多小动物呢!打开书第11页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动物。
(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2.如果你们能数出这些动物朋友各有几只,他们就会从课本中跑出来和你们做游戏。
请用数字标在图旁边。
(老师把阿拉伯数字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动物的只数,(要训练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在黑板上贴小动物的图片,并把它们贴到相对应的数字下面。
3.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听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尤其要听清你不认识字的字音。
在听录音时要用手指着每一个字,听到哪,指到哪。
(培养学生指读习惯,渗透听读识字的方法。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应这样长抓不懈。
如:说完整话;指读方法的训练)5.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注意:边读边用手指着。
读后,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学有收获的意识。
)6.自己再读儿歌,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请教,也可以问老师。
如果认识了,就把记号擦掉。
(教给学生识字的途径)7.你们学得真努力,课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认识它们了。
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五篇2023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的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实物投影仪。
2、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临写。
课外: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谈话,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 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 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 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 出示字词:(略)(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1) 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 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指导写字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听课文录音。
(1) 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 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3) 指导朗读。
你觉得北风怎样2、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3) 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3、学习第三自然段。
(1) 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2) 怎样读(坚定、勇敢)(3) 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4、学习第四自然段。
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北风想干什么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5、学习第五自然段。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在原有识字基础上,能独立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
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读一读)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1、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2)齐读全部生字(带拼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
再次齐读全部生字(不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师问: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学写生字。
(1)学写“年”。
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位置。
请学生书空、练写。
(2)学写“左”、“右”两个字。
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
三、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1、引入: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它们住在哪儿?你们是从课文哪一段知道的?2、学习第7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正文如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1、出示整首诗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
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
(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
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
(生齐读)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法,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师:这是怎样的边关?(荒凉,冷清,孤独,寂寞)师: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1)一、教材简介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
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2、把“与”换个词吗?(二)、精读课文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学校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丽宏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次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对岳阳楼的喜欢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丽气概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观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同学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3.小组争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丽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奇。
4.与对子沟通自己喜爱的语句:5.引导同学展示喜爱的语段,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6.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学校语文教案2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和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贪得无厌的人必将受到惩办。
重点难点1. 通过国王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了解他的感情改变,从而领悟国王由于受到惩办,吸取了教训。
2. 理解课文讲解并描述的道理。
教具预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布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体会课题,感知内容(8)1. 看到课题“点金术”,你想到些什么?2. 有这样一句话:“给同学金子(知识),不如教给同学点金术(学习的方法)。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认准生字,读通课文(12)1. 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老师指导写好笔画较多的生字。
2. 老师抽查新词能否读正确。
3.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免费6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免费6篇写好一份四平八稳的教学设计,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教学设计在每位教师的教学生涯中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免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免费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国各民族亲如一家。
2、造就学生酷爱祖国,酷爱学习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
2、学生相互纠错,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整理课文,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3、针对全文,学生质疑。
学生甲:民族小学有哪些民族的学生?课文第1自然段告知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
〔教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一样,很有民族特色。
学生乙:这些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课文第2、3自然段中说,他们一来到学校很快就成了挚友,他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向教师问好,向树上欢叫的小鸟问好,坐在教室里跟着教师用平凡话读课文,他们学习多谨慎啊!学生丙:下课了,学生们又是怎样活动的?他们玩得特别快乐,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交,还有的做嬉戏,孔雀、小鹿和小猴都躲在一旁看喧闹哩!4、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课文记叙的是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状况,歌颂了全国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大好景象。
三、朗读指导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
2、教师导读,重点答疑。
要读出小学生特别快乐、活泼、开朗的气氛。
3、指名竞读,典范示范。
4、放录音,有感情地跟读。
四、课堂延长拓展你情愿到这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四季》其次课时教学设计《四季》其次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相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相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
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
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
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
先读生词,再读生字。
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
“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
“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万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7篇)
万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诗句。
2.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明白两首诗中描写的狐狸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交流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的内容。
突破方法:反复朗读,比较感悟。
难点: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提高我们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的能力。
突破方法: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狐狸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或讲述有关狐狸的故事)2.看来你们对狐狸的看法有些片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关于狐狸的诗,你的看法一定会有变化的。
3.出示课题《诗二首》。
二、初读感知1.自读《诗二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节奏,感知诗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
3.班内汇报。
(1)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2)感知诗的内容。
《狐狸的清白》中的狐狸是虚伪、贪婪、奸诈的。
《可爱的狐狸》中的狐狸是聪明、乐于助人、拼搏不息的。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自读、思考:《狐狸的清白》中,你从哪此诗句中感知到狐狸的虚伪、贪婪、奸诈?《可爱的狐狸》中,你从哪此诗句中感知到狐狸的可爱?2.学生自读,在书上圈点批注。
3.小组讨论。
4.班内汇报。
(1)《狐狸的清白》通过土拨鼠的询问、狐狸的自述、土拨鼠的回击,辛辣地讽刺了一只自陈清白的狐狸。
狐狸自陈“冤枉”,“牺牲了安宁的健康”、别人“造谣中伤”、自己“清白”,一只虚伪、奸诈的狐狸鲜活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土拨鼠说“……你满嘴里都是鸡毛。
”这是最好的见证,揭穿狐狸虚伪、贪婪、奸诈的真面目。
《可爱的狐狸》围绕“可爱”展开,通过诗人为小狐狸鸣冤昭雪,歌颂了一位聪明、乐于助人、拼搏不息的小狐狸。
从偏见误解入手,然后将误解一一解除,来表现小狐狸的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读写经验。
行为程度:缺少。
观 察 内容
教学环节与重难点关联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教学环节
自主学习环节 探究交流环节
体会写法
作业布置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任务
学生学习 方式 对学生 重 学习评价 点 方式 难 检测效果 点 方法
整体感知 词语掌握 理解
自主学习
品读重点句子, 感受人物形象
交流 朗读
教师评 学生评 教师评 学生互评
象画面。) 师:请把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你们真会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出示课文插图, 学生仔细观察)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 神态作了细致地描写, 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 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依据学段目标、依据单元
行为主体:学生
总不得断气的动作、 神态描写的句子, 的训练主题、依据文本的
行为动词 : 说出,具有可测评性
重 感受人物形象,
特点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
行为条件: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
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习重点
前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的
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
行为程度:缺少。
根据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
——(突破重点) 出示:《儒林外史》第五回节选:
便是我也不好说。不瞒二位老舅,象我家还有几亩薄田,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
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
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 初时撑着……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 又舍不得银子
吃人参。 师:结合这一段资料,谁能说说严监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吝啬、守财奴,爱财胜过自己的生命。) (四)感情朗读课文 先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读读评评,直至读好为止。 (五)体会写法 师:多么高明的作家啊!短短的三百多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
)。
他听了奶妈的话,心里愤懑地想:(
)。
他听了赵氏的话,他想:(
),然后,(
)。
师: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严监生呦!在临死前,就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草,气若游丝的严监 生伸着两个指头硬是不断气。而一茎灯草对于万贯家财的他简直就是 “九牛一毛 ”,然而在严 监生的眼里,他觉得这一茎灯草烧掉的就是他的银子,他的生命。
象。谁能说说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 (动作、神态上的细节描写。) 师:为什么不用语言来刻画人物? 师:好,同学们学得好极了!以后我们写人时,也选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突破难点)
(六)阅读拓展
师:作家吴敬梓用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有着较强的讽刺意
味。严监生只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那么其余的三个吝啬鬼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课外阅
读有关小说。相信通过大家课外的比较阅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布置作业:
1 、 抄写:抄写描写严监生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2 、阅读: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其余三个吝啬鬼的小说。
检标评价
目标 一 二 三 (可依据评价量表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
学生自我评价量表 自我评价
给我自己的建议
注: 1、反思:本次课堂观察采用的是自我观察的形式进行反思,意在通过自我观察提高
依据学段目标、依据单元
行为主体:学生
想其内心活动, 以此语言文字为依据, 的训练主题、依据文本的
行为动词 : 说出,具有可测评性
难 分析、理解和评价人物形象,再学习
特点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学
行为条件是:学生曾阅读过大量
点 作者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写人的方
习难点
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
法。
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
目标二检测:通过出示的练习及小组检查完成。
目标三检测:通过课堂上老师提问完成。
小组朗读评价表
评价内容
正确
流利
有感 情
朗读时字音正确,吐字 清楚,不错字,不漏字 不读破字。 按句逗停顿,朗读语句 流畅,不顿读,长句中 和小节停顿处理恰当。 朗读时声音响亮,态度 自然大方,能通过不同 的语气、语调、节奏, 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 感情。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环节围绕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展开,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思维和能 力得到提高。
练专题,文本的特点和学情来定的,所以,重难点的确定很准确。 我在重难点的表述方面,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要素完整,但是在表述中缺少表
现程度,所以,在重难点的表述中不够规范。 从第二个量表也不难看出,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围绕重难点的突破展开的。 如学生任务:在探究交流环节中,从严监生的家境入手,通过课文阅读了解他家是非常富
(学生按要求读文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能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
句子一: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句子二: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句子三: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句子四: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师:同学们能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出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吗? (出示练习) 他瞪着两个侄子,心里想:(
综合评价 优秀 得分 良好 得分 合格 得分
40-3 5
34-2 8
27-2 0
30-2 7
26-2 3
22-1 8
30-2 7
26-2 3
22-1 8
不合格 得分 合计 19 以下 17 以下
17 以下
第几回
回目
小组课外阅读评价表
感受最深的词语
感受最深的语句
体会
评价等级
《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1、简介作者吴敬梓。 2、齐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 1)通过自主预习,能读准 “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 ”等字音,并能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总不得断气的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家
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和依据)
四、学情分析: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
写经验。在此基础上,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课
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根据临死前的严
书中的一个片段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
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
奴的形象。 (课文简介 )
本课安排为一课时完成。(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专题是“作家笔下的人”,单元的侧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
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因此,本课重点是:通过品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及《儒林外史》 其他回目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 、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 六、目标检测方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目标一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出示的练习完成。
联系上下文准确说出“穿梭”、“登时”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能正确理解“诸亲六眷”的 意思。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及 《儒林外史》 其他回目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 二、自主学习 1 、我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练习 书写 指生说)
出示练习
感情朗读
阅读拓展 课外阅读《儒林外史》 , 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小组交流、评价
检标评价 自我评价 提出建议 作业评价
学生互评 小组课外阅读评价量表
自我反思 师评 学生互评 自评量表 朗读评价量表 课外阅读评价量表
反思: 从量表不难看出,在学习重难点的确定方面,我依据课标关于学段的训练要求,单元的训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这篇课文讲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 (赵氏)挑掉了一茎,才 (一命呜呼 )的故事。
2 、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穿梭”和“登时”的意思。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诸亲六眷” 的意思。 (交流反馈)
“诸亲六眷”泛指所有的亲戚。 ——完成目标一
三、探究交流 (一)导入 师: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他的家境如何呢?(课件出示)
裕的,老师这时引导:一个大地主, 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 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 的一种情景?从课外阅读引入文本,展开和文本的对话。 “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 作了细致地描写, 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 并根据他的动作、 神态的变化揣摩 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这一环节就是为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设计的, 通过对严监生内心活动的揣摩, 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突破了学习重点。 课堂上, 不但采用了 自主学习和探究交流的方式学习, 而且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评价, 有学生的自我反思, 有教学评 价、学生互评,检测效果多采用量表,可测评。
《儒林外史》第五回节选:
●严监生家里有十多万两银子,仆人无数,良田万亩, 除此之外,在县城里还有铺面二十
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几百两银子。 (很有钱、佣人多,在乡下还有田地) 师:一个大地主, 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 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师:语言大师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