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杜甫诗歌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①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
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
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欲填沟壑”写诗人饱经患难,行将就木的消极与无奈,尽显杜诗思想感情之“沉郁”。
2.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马【注】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泰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唐朝边境地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咏物诗”,本诗表现了诗人的“爱物之心”;又以独特视角,用第二人称抒情达意,将马人格化,生动而有情味。
B.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
交代了马与自己患难相依的关系,也写出了其老病的状态。
C.颈联写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D.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
4.如同闻一多借“红烛”来写自己,杜甫所写的“病马”也实为诗人自己。
杜甫《又呈吴郎》高考诗歌鉴赏
杜甫《又呈吴郎》鉴赏古诗鉴赏0202 1818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
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
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扑枣”就是打枣。
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就是放任。
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
”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
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真是不假。
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
“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
“远客”,指吴郎。
“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遣兴》杜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遣
兴[注]
杜甫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地来自荒野大,天远暮江迟。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时杜甫寄居成都。
前人评价此诗说:“结语尤为沉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评价。
参考答案 结语意为:我年老且病,哪能活得长久呢;应当没有机会见到你们 (弟妹们)了!这是诗人充满绝望的哀叹。这其中包含了战乱未平、亲人离 散的愁思,漂泊异乡、年老迟暮的伤感,体弱衰病、相见无期的悲伤,所以 说“尤为沉痛”。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前人 评价的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练:杜甫《客至》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练:杜甫《客至》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客至①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②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③。
肯④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相过,即探望、相访。
②盘飧:盘盛食物统称。
③旧醅(pēi):隔年的陈酒。
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④肯:乐意。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在闲逸的江村中略带寂寞的心情。
B.颔联,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也因为“蓬门”寒酸,不大好意思相见,和后面的畅饮欢快形成对比。
C.尾联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无须事先相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D.本诗语言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忧国忧民的情感有很大的不同。
16.本诗善于运用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请结合诗作最后两联谈谈你的理解。
(6分)【参考答案】15.选B。
解析:“今日‘君’来,也因为‘蓬门’寒酸,不大好意思相见”理解错。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的意思,今日“君”来,才为君大开“蓬门”,更能彰显二人交情深厚,而不是因为‘蓬门’寒酸,不好意思相见。
16.解析:①颈联描绘诗人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细节。
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表现出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和融洽气氛。
②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
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面的欢快热烈,表现了诗人和朋友酒意浓,兴致高,也表现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高考诗歌鉴赏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鉴赏古诗鉴赏0203 0912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曹霸是盛唐著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十分同情他的遭遇,写下这首《丹青引》。
诗起笔洗炼,苍凉。
先说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后,如今削籍,沦为寻常百姓。
然后宕开一笔,颂扬曹霸祖先,曹操称雄中原的业绩虽成往史;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高超,辞采美妙,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开头四句,抑扬起伏,跌宕多姿,大气包举,统摄全篇。
清诗人王士禛十分赞赏,称为“工于发端”(《渔洋诗话》卷中)。
接着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态度和高尚情操。
曹霸最初学东晋卫夫人的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过王羲之。
他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
诗人笔姿灵活,“学书”二句只是陪笔,故意一放;“丹青”二句点题,才是正意所在,写得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开元”以下八句,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
开元年间,曹霸应诏去见唐玄宗,有幸屡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绘。
他以生花妙笔画得栩栩如生。
高考题(杜甫)
译文
1、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 刚伸出墙外。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 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3、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 闻到淡淡的清香。
4、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 高。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 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 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 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 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 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 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 子的形象特点。
作品译文
•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 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俗话说的好“笔落 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作清新、俊 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 的作品一样。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 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 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 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 我们的诗作呢?
• 参考答案: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 净,风送竹香。
⑵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 这一句中的“色”是什么?应该首先指竹的青翠。而这种 颜色,是可以浸润映照在书帙之上的。再看这一句中最后 一个字,晚,说明固然是竹林翠色染绿了书帙,但何尝又 不是这种颜色加上竹影婆娑,使书帙淹没在一片深色里, 从而有让人觉得天色将晚的错觉呢?总结起来,这一句好 在哪里呢?好在侧面写出了竹的特点——翠绿,竹影婆娑; 好在动词富有想象力,“侵”字将颜色写出了动感,而且 竹林仿佛有了思想;好在一个“晚”字写出来作者的感受。
前两联的分析
•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 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746年(天宝五年)或747 年(天宝六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主要就是 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 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 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 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 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 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 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 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 “思不群”的分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野望》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野望》含答案(2016·上海卷·T13-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
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答案】D【解析】A项,“白雪”和“清江”都是名词,从词语结构的角度分析,都是偏正式结构。
B项,“诸弟”“一身”都是名词,“诸”“一”都是表述数目的词语。
C项,“供多病”和“答圣朝”都是动宾短语,“供”和“答”是动词,“多病”“圣朝”都是偏正式结构短语。
以上选项均符合对仗特征。
D项,“时极目”与“日萧条”无论是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不对应,不符合对仗要求。
2.从“切合题目”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答案】D【解析】A项,“西山”“南浦”都是野外的景象,但这是诗人在还未出城时想象的景象。
B项,“海内”“天涯”写“诸弟”与诗人天各一方,这两个词不是“望”见的景物描写。
C项,“迟暮”指诗人暮年,“涓埃”指诗人认为自己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
这两个词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无力报国的郁闷之情,与“望”无关。
D项,“出郊”点明是人到郊外去,“极目”写诗人远眺,切合题目“野望”的内容。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___峨__眉__山__位___于__蜀__地__,__岘___首__山__位__于___襄__阳__,__二___者__相__距__遥__远___;②__以___两__山__相__距___之__远__代指自己 _与__朋__友__的__远___离__,__不__舍___之__情__见__于__言___外__。 [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峨眉、岘首”的地理位置,峨眉山在四川乐山, 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可谓相隔遥远,正如诗中所说“地阔”“天高”,即山高水远, 相见无期,由此可见,两人从此一别相见之难,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
3.(2020新高考Ⅰ卷,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 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2345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叙时危身老。上句交代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 下句说明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此联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暗含 着诗人对自身年老多病的惆怅。颔联抒写离别之情。诗人拜读友人郑炼的诗以度时 日,但是一想到和友人分别,诗人内心便不能平静,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颈联 借景抒情。上句写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句想象友人所去之地的景色。地阔天高, 诗人与友人两地相思,情谊深厚。尾联借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 趣。诗人希望友人为自己寻访像庞德公那样的高士,寄寓了诗人渴望自己能有像庞 德公一样的志趣。
12345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解析] B项,“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在这样 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 无法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
杜甫鉴赏诗歌题(高考真题)
有关几首杜甫律诗的高考题型设计之五兆芳芳创作一.《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1.首句即写出了住处的秀丽景色,还透露出的特点,为下文诗人见到客人的心情作了铺垫.2.“但见”的弦外之音是.3. 最能表达客至情景的一联是,.4.杜诗的气概历来被称为沉郁顿拙,而该诗的风格却是.5..全诗表示了诗人与朋友、邻居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6.全诗表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舍南舍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扩写成有意境的现代汉语.二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合?试阐发这样写的艺术效果.5.“天地一沙鸥”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6.《客至》的“群鸥”和《旅夜书怀》的“沙鸥”同是写鸟,其寄义有什么不合?三.咏怀奇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绘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怨恨曲中论.1. 首句一“赴”字传神,极有艺术特色,试写出你的品味赏析2. 历来对昭君出塞评价不一,该诗塑造了王昭君怎样的形象并作如何评价?3. 阅读下面有关杜甫身世与豪情的资料,结合全诗内容具体阐发诗人如何借古抒写以下三组身世或豪情的.1)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甫)且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甫上书,帝怒……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新唐书·杜甫传》2)大历元年,自云安至夔州,居之.(该诗创作这一时期)——《杜甫年谱》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奇迹(其一)》3)每依斗极望京华——杜甫《秋兴》4. 明人胡震亨的杜诗通评论该诗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协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诗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联系前三题的阐发,你是否同意,有何看法?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寥寂.1.诗人在这个岁暮的夜晚,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用原诗句答复)“催”字有何表达效果?“天涯”,联系全诗内容阐发该词还有什么寄义.4.全诗有几联对仗?6. “卧龙跃马终黄土”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感伤?五.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清人仇兆鳌评价首联:“‘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他认为是写登临的喜悦,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并写出你的理由2. 试赏析颔联的意境美.3. 这首诗是如何表示诗人忧国忧民思想豪情的?参考答案3.花径不曾缘客扫,篷门今始为君开.4.清新明快5.亲密、融洽、不和、真诚 6.终于等来朋友来访,喜悦欢畅,朴实地设酒款待客人的生活场景7.春天来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只见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热闹是它们的,我总不见有客人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二.1.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后两联)4.一联:细草、微风、危墙、独舟.二联:星、平野、月、大江.第一联的意象显的渺小脆弱,第二联的意象显得雄浑浩荡.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加倍感到危墙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示独舟上的诗人加倍渺小伶丁.5. 是自己处境飘泊伶丁的写照,对自己命运的难以掌控的叹息,对自己生命渺小孤傲的喜剧之感.6.(1)《客至》中的“群鸥”:群鸥自由往来,点出情况偏僻,少有人来往,着一“群”字反衬自己的孤傲和没有朋友相伴的处境.风格清新. (2)《旅诗》的“沙鸥”:一沙鸥在苍茫天地中,突出其渺小可怜,借以象征自己的身世处境,抒发对生命的感慨.风格悲苦.三1.诗人采取想象夸张的手法,用一赴字写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陡峭与生动,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2.首句正面衬托、颔联直接表示她的刚强性格和对故乡的纪念.诗人即赞扬她的美好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3.1)昭君入宫见妒,不被皇上宠幸重用,杜甫入朝并没有真正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2)借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远离故乡抒写自己远离京师,飘泊西南.3.)借王昭君的思乡:环佩空归月夜魂来抒写他对长安的思念.4)不合意,诗中杜甫对王昭君的评价是很是高的,他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并且又借她来暗示自己的遭遇,,所以要把他写的惊天动地,借平地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衬托她.四.1. 五更鼓角声悲壮、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天涯霜雪霁寒宵、三峡星河影动摇,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寥寂.2.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岁序逼人,流露出时光易逝的凄凉之感.3. 天涯点出所在地的偏远,有自伤漂泊之意.4. 四联5.该联写出了夜中所见所闻,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等词把兵革未息、战室频繁的气氛自然地传达出来;下句写了三峡伟丽的景色.诗人把对时局的深切关切和对三峡深夜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的表示出来,营造了凄凉恢弘的意境,与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相融合.6.诗人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消逝,表示了诗人极端的忧愤和感伤,英雄不再,感慨自己更不克不及像他们那样改动这战乱的世道,也将终归尘埃,一种落寞与无奈涵蓄地表达出来.五.1.不合意.这一今一昔可理解为过来曾听说过洞庭水,哪里想到迟暮之年却登上,万般感伤,昔日的向往与理想,今日全成了泡影.这样与前面感慨漂泊天涯,北望长安太平盛世,“凭轩涕泗流”声泪俱下相一致.2.颔联创设了极其雄浑阔大的意境.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所断裂,一分为二.日月星辰恍如漂浮在水面上,慢慢行进,开天辟地、负载日月,多么澎湃、多么大气.3.作者先写洞庭景不雅,再转到团体景况,然后与题目照应,写登楼远眺关山之北想到吐蕃犯边,国运的艰巨,忧国忧民,为之流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杜甫《江涨》赏析
江涨杜甫江发蛮夷涨,山添雨雪流。
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
轻帆好去便,吾道付沧洲。
马老师赏析:根据梁权道《杜工部年谱》考证,杜甫的这首《江涨》作于上元二年(761年)五十岁时。
当时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营建好成都草堂,初步安定下来,心情也较之前闲适。
这一年他的作品数量大,质量高,名作有《客至》《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这首诗题目“江涨”的意思是江水上涨,说明了此诗是因为江水上涨之事有感而作。
每一联都是围绕着江水上涨而写。
首联,上句直写本事。
“发”,是说江水从蛮夷之地发源。
王洙注:“蜀水之源,皆出夷地。
”发源于蛮夷之地的江水上涨。
但此“蛮夷”二字不只指江水发源之地,也写上涨的江水之势凶猛野蛮。
下句写从山上流而下的雨水和雪水融入江水,增加了上涨的水势。
有观点认为下句雨雪添流是上句江涨的原因。
黄鹤注:“蜀山高而阴,经年雪不消,今惟水势之盛,冲之而流也。
”意思是江水上涨是雨雪添流的原因,言外之意是江水上涨幅度之大,已经将山上常年不化的雪冲下来。
以表达艺术效果高下判断,今从后,因为后解包含前解。
杜诗回环往复,意蕴深远由此可见。
颔联,上句从听觉写地面,下句从视觉写天空,结合夸张的手法,正面描写,极言上涨的水势之大。
仇兆鳌《杜诗详注》注:“《海赋》:‘似地轴拔挺而争回。
’又:‘浮天无岸。
’地转、天浮四字,本此。
”上句,浩大的水势发出轰鸣,似乎把大地吹得旋转起来。
下句,“蹴”是踢的意思。
高高掀起的巨浪,似乎把天空踢得在水面漂浮。
奇特又扎实的想象,让颔联散发着凝练、深沉、厚重的气息。
杜诗成就最高的是律诗,杜律成就最高的是颔联。
此断应无异议。
颈联,继续运用夸张手法,从江中鱼鳖和蛟龙的处境侧面烘托江水上涨的气势。
仇兆鳌《杜诗详注》注此联:“《新序》:‘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
’《史记·孔子世家》:‘蛟龙不合阴阳。
’”江水上涨,鱼鳖也跟着上浮,因而为人所得。
高考语文2023年必背古诗及鉴赏:杜甫《登高》
高考语文2023年必背古诗及鉴赏: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鉴赏: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杜甫高考作文素材优秀10篇
杜甫高考作文素材优秀10篇高考作文素材:杜甫的古诗篇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高考作文素材:写杜甫的范文我眼中的杜甫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
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20年高考新高考诗歌: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鉴赏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马老师鉴赏:分析题目,可得知如下信息:这是一首赠别诗,所赠之人为郑炼,郑炼要去之地为襄阳。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杜甫当时寓居成都草堂。
首联,上句写时代背景,下句写个人际遇。
当时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战事时有发生,在此兵马纵横奔驰的时候,诗人老迈多病独身一人守着简陋的柴门。
“柴门”二字隐约含有守望之意,以一个简单的意象,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焦虑。
“老病身”又似乎正是这种深深的担忧和焦虑带来的直接后果。
此联上句为因,下句为果,简笔勾勒出诗人即使年老衰弱,仍不忘忧虑国事的形象。
颔联,上句紧承首联,写在此国家忧患,个人衰病的境遇中,诗人唯有读友人的诗来度日。
这句通过诗人的活动体现出对友人诗歌的喜爱之情,也侧面表现出友人作品的质量之高。
下句总领颈联、尾联,诗人整日读友人的诗作,想起友人要回襄阳去,不免更添一分神魂惊扰,心情愈发沉重。
颈联,以景寓情,分解“地阔天高,此别之后,难有再会之期”之意。
诗人选取意象颇具匠心,上句选峨眉,下句选岘首,均为两座山的名字。
峨眉在成都,岘首在襄阳,因此,两山便成作诗人和友人的化身。
“眉”有蹙眉伤怀之情,“首”有昂首遥望之意,上下两句在虚实结合之中隐喻二人离别之后的不舍和相互挂念和远怀。
两座山就像两个点,把别离后的二人的忧愁极力拓展,横陈在广阔辽远的空间上。
上下句的结字“晚”和“春”,也有一番深意。
“晚”,是说别离时的踌躇和不舍,以至于天色渐晚。
“春”,是说别离后归途中看到周遭的景物,已显出一片春意。
把“晚”分给峨眉,把“春”分给岘首,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把异地同时的不舍深情勾连起来。
杜甫晚年的律诗向来喜欢在颔联或颈联大施时空交织转换的手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大开大合,让诗歌的空间感和纵深感更加强烈,大有吞吐宇宙的气势。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种手法让杜甫的晚期风格更加沉郁厚重。
杜甫登高 、登岳阳楼、蜀相、客至高考必背四篇详细解析,理解性默写
诸葛亮
杜甫
志向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抱负
境 遇 刘备――三顾茅庐 辅佐两朝,六出祁山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
命 运 出师未捷身先死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早年仕途坎坷 晚年漂泊西南,疾病缠身 怀才不遇 壮志未酬身先(已)老
既有对比失落的感伤,也有同病相怜的苦楚
品读文本,体悟情感
1、找一找,最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是什么?
时代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 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 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 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
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 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 死出蜀途中。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 扫过。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 你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 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作者采用与 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 感。
干尽杯中酒。“客至”之 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 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 显然露而无味,诗人以呼 唤邻居作结,把席间的气 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之愁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 登台,倍思亲也;独,孑然孤“独”也 。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 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 难,壮志难酬。苦恨:“苦”: 极度;“恨”:遗憾。杜甫此时 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 民,却无能为力。新停:刚刚放 下。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高考杜甫诗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杜甫诗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考是每个学子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考生来说,备考期间准备好各个科目的真题很重要。
在文科生中,杜甫的诗歌是必备的考试素材之一。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杜甫的诗歌。
【诗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月追逐北风至,万人空巷道路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只有鸟犬声。
【题目解析】: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反映当时社会动荡局面的作品。
诗中反映了杜甫亲身经历的北方军阀割据、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静默的对比,诗中流露出了一种对现实深感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无奈之情。
【诗歌细节解析】:1. "三月追逐北风至":这句诗揭示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以及杜甫亲身经历的北方战乱带给百姓的困厄。
诗中的"三月"象征春光明媚,然而北风不断追逐,预示着杜甫所处时代的阴云密布,动荡即将到来。
2. "万人空巷道路寂":这句描绘了战乱时期的万人空巷景象,以及大家为了逃避战火而不得不离开家园,背井离乡的悲伤局面。
"空巷"表明城市空无一人,"道路寂"则暗示着整个国家的萧条和沉寂。
3.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诗直接点出了当时国家的边境局势,"雄关"象征战略要地,"漫道真如铁"则刻画出了北方边境线的坚固和困难。
这种壮观而艰难的边境线可见一斑。
4. "而今只有鸟犬声":这句歌颂了北方边境线上善于适应环境的生物,如鸟类和狗类。
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寂寞的情感,国家繁华已消失,只有孤身一人留守的鸟犬。
【诗歌意义分析】: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北方战乱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诗中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时局的忧愤之情。
杜甫用质朴的词语和细腻的描绘,抒发了他那颗为国家悲愤而痛哭的心。
杜甫《月夜》高考诗歌精读
杜甫《月夜》赏析古诗鉴赏0105 0838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今陕西富县。
当时诗人的妻子在此州。
②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
清辉:清冷的月光。
③虚幌:薄幔。
双照:同照二人。
赏析望月怀远。
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
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
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
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
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
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
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
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
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
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
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
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
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
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杜甫《琴台》高考诗歌鉴赏
杜甫《琴台》鉴赏古诗鉴赏0203 1253琴台杜甫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从相如与文君的晚年生活着墨,写他俩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
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这里以地名指代相如。
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虽已年老多病,而对文君仍然怀着热烈的爱,一如当初,丝毫没有衰减。
短短二句,如仇兆鳌说:“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
”(《杜诗详注》)还有人评论说:“言茂陵多病后,尚爱文君,其文采风流,固足以传闻后世矣。
”(《杜诗直解》)诗的起笔不同寻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爱弥深,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爱情的美好。
“酒肆人间世”一句,笔锋陡转,从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俩的年轻时代。
司马相如因爱慕蜀地富人卓王孙孀居的女儿文君,在琴台上弹《凤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为琴音所动,夜奔相如。
这事遭到卓王孙的竭力反对,不给他们任何嫁妆和财礼,但两人决不屈服。
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俩便开了个酒店,以卖酒营生。
“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褌(即围裙,形如犊鼻),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一个文弱书生,一个富户千金,竟以“酒肆”来蔑视世俗礼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诗人对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赞赏。
“琴台日暮云”句,则又回到诗人远眺之所见,景中有情,耐人寻味。
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怀歆羡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语,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引出下联对“野花”、“蔓草”的联翩浮想。
这一联,诗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酒肆”、“琴台”这两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体现了相如那种倜傥慢世的性格,又表现出他与文君爱情的执着。
前四句诗,在大开大阖、陡起陡转的叙写中,从晚年回溯到年轻时代,从追怀古迹到心中思慕,纵横驰骋,而又紧相钩连,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高考冲刺丨杜甫的一首诗歌,终结高考诗歌核心考点!
高考冲刺丨杜甫的一首诗歌,终结高考诗歌核心考点!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晋人殷浩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的孤独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答案:C。
解析:C项中“‘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理解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后主人公想象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理解诗歌含义,既要对诗歌整体把握,如题目、注释等都需关照,也要前后联系,更要抓住关键词语。
此诗“炉存火似红”,从诗歌整体看,特别是联系注释提供的背景,可知是战乱之时,再联系上句“瓢弃樽无绿”的窘迫之状,特别是其中的“似”是“好似”“好像”之意,故可知此项表述误将想象当成了现实。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呼应了题目。
其中的“舞”字,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随风飞扬的美丽画面。
B .首联第一句“多”字,可见心情的沉重。
下句一“独”字,可见环境的险恶。
C .第四联使用晋人殷浩典故,表现了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 .第三联中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
E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除传达愁情外,还暗示了诗人“ 愁坐”时间之长。
高考必掌握的杜甫诗词
高考必掌握的杜甫诗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高考必掌握的杜甫诗词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小集
高考题中的杜甫诗歌1.【2015年安徽】月圆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指月圆。
(4)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符合节气是虚中有实;眼前的清辉,是实写,由眼前想到家乡,实中有虚。
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2.【2016年全国二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8.答: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
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9.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试题中的杜甫诗
【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01年上海高考)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月夜忆舍弟
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尊称)为_________。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 诗。
(2)从诗中________ _ 和_________ 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忧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005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2009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
月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答:
【2009年天津市语文高考试题】
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含箨(tuò),包有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书帙(zhì),书套。
翦(jiǎn),同剪。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
岁暮①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
【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答:
【201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