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三-金属固态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
2、晶核形状
假设形成的新相晶核为球形:
ΔG
4 3
πr 3 ΔGV
4πr 2σ
4 3
πr3ε
对于 r 求导:
d (G) 0 dr
r* 2 GV
G*
16 3 3(GV
)2
临界晶核尺寸
临界晶核的 形核功
r* 2 GV
G*
16 3 3(GV
)2
1、当表面能σ和弹性应变能ε增大时,临界晶 核半径rc增大,形核功W 增高。
2、具有低界面能和高弹性应变能的共格新相 核胚,倾向于呈盘状或片状;
3、而具有高界面能和低弹性应变能的非共格 新相核胚,则易成等轴状。
4、但若新相核胚界面能的异向性很大(对母 相晶面敏感)时,后者也可呈片状或针状。
3、温度与临界形核半径及形核功
r* 2 GV
G*
16 3 3(GV
)2
1、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都是自由能差的 函数,因此,它们也将随过冷度(过热度) 而变化。
切变机制
阶梯界面:
面间位错分布在阶梯界面
上,位错的滑移运动使阶梯跨
过界面侧向迁移,而使界面朝
其法线方向发展,从而使新相
长大。
α
β
台阶式长大
2、非共格界面的迁移
新相晶核与母相之间呈非共格界面, 界面处原子排列紊乱,形成不规则排 列的过渡薄层。
这种界面上原子的移动不是协同的, 即无一定先后顺序,相对位移距离不 等,其相邻关系也可能变化。这种界 面可在任何位置接受原子或输出原子, 随母相原子不断向新相转移,界面本 身便沿其法向推进,从而使新相逐渐 长大。
Gold new Gnew Gold Gold new 0
必须产生一定的过冷度或过热 度,即:
1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5) 不平衡脱溶转变(时效)
在等温条件下,由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 二相的过程。
析出相为非平衡亚稳相。 举例:低碳钢和铝、镁等有色合金中会发
生这种转变。
固态相变总结
所发生的变化:结构;成分;有序化程度。 结构变化(一种变化):同素异构转变、多
第1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固态相变的类型及特点 经典形核理论及长大机制 相变动力学 扩散及非扩散型相变
1.0 概论
金属固态相变:固态金属(包括纯金属和合 金)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组织和结构发生 变化的统称。
固态相变理论是施行金属热处理的理论依 据和实践基础。
固态相变的应用
固态相变的分类
(2) 按相变方式分类 有核相变(形核—长大型):形核和长大。始
于程度大而范围小的相起伏,已相变区与未 相变区以相界面相分隔。钢中的相变大多为 形核—长大型相变。 无核相变(连续型):无形核阶段。始于程度 小而范围大的相起伏,由于相起伏的程度小, 故母相中到处可以形核。如增幅分解。
利用其理化性能(功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 温控材料 薄膜材料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结构材料) Nhomakorabea属热处理
固态相变的分类
(1) 按相变过程中原子迁移情况 扩散型:依靠原子的长距离扩散;相界面非
共格。如P、A转变,Fe,C都可扩散。 非扩散型:母相原子有规则地、协调一致地
通过切变转移到新相中;相界面共格、原子 间的相邻关系不变;化学成分不变。如M转 变,Fe,C都不扩散。 半扩散型:既有切变,又有扩散。如B转变, Fe切变,C扩散。
特点:(a) 不需要形核,新形成的两个微 区之间无明显的界面和成分的突变,分解 速度快;(b) 通过上坡扩散实现成分变化。
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力学分析
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力学分析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在金属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了解金属材料的相变行为以及热力学特性对于改善材料性能和工艺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力学进行分析。
一、相变的概念及分类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常见的相变形式包括固-固相变、固-液相变、液-气相变等。
其中,固-固相变是指金属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而固-液相变是指金属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液-气相变则是指金属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二、金属材料相变的热力学分析热力学是研究物质性质与热力学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受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制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相变过程中是守恒的,即相变前后系统的能量总和不变。
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热力学分析来估计。
2. 热力学第二定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进行的相变过程是使系统熵增加的过程。
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中,热力学分析可以用来计算相变的熵变,从而评估相变的自发性和可逆性。
三、金属材料相变的影响因素金属材料的相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化学成分等。
1. 温度温度是影响金属材料相变的重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金属的相变温度也会相应地改变。
2. 压力在高压下,金属材料的相变温度可能会显著改变。
压力对金属的相变规律有一定的影响。
3. 化学成分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也会对其相变行为产生影响。
合金中的不同元素可能导致相变温度的改变和相变形式的差异。
四、金属材料相变的应用金属材料的相变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工程和制造过程中。
1. 热处理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相变过程以及相变温度,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导电性等性能的调控,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2. 材料制备相变过程对金属材料的制备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通过调控相变过程可以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金属材料,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腐蚀抗性。
第一章__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一、相变分类
3. 按原子迁移情况分类 (1)扩散型相变 温度足够高、原子活动能力足够强、时间足够长 情况下发生的相变。 特点: 相变过程有原子扩散,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控制;
新、旧相成分不同; 新、旧相比容不同引起体积变化,但宏观形状不变。 如:同素异构转变、脱溶转变、共析转变、调幅分解、 有序化转变、珠光体转变等
化学势一级偏微商相等
化学势二级偏微商不等
因此:无相变潜热和体积变化,而比热、压缩系数、膨胀系 数是变化的。如材料有序化转变、磁性转变、超导转变等。
一、相变分类
2.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1)平衡相变
同素异构转变和多形性转变 纯金属 固溶体
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 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在固溶体中发生的同素异构转变称为多形性转变。
冷却时:γ→α+Fe3C 共析相变 加热时:α+Fe3C→γ 逆共析型相变
调幅分解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具有均匀单相固溶体,但 冷却到某一温度范围时可分解成为与原固溶体结 构相同但成分不同的两个微区,如α→α1+α2,这 种转变称为调幅分解。
调幅分解的特点
在转变初期形成的两个微区之间并无明 显界面和成分突变,但是通过上坡扩散,最 终使原来的均匀固溶体变成不均匀固溶体。
1.1 金属固态相变概述
一、相变分类
1.按热力学分类 (1)一级相变 对新、旧相α和β,有: μα=μβ Sα≠ Sβ Vα≠Vβ 说明一级相变有相变潜热和体积变化。 材料凝固、熔化、升华、同素异构转变均为一级相变。 固态相变大部分为一级相变。
1.1 金属固态相变概述
一金属固态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
T
2
P 2
T
压缩系数
2 1
TP
22
TP
2
TP
膨胀系数
二级相变:相变时新旧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且化学势的 一级偏微商也相等,但化学势的二级偏微商不等的相变 称为二级相变。
特 点:
1、无相变潜热和体积改变,只有比热CP、压缩系数K和
膨胀系数λ的不连续变化。 2、相变时无热效应和体积效应。 3、材料的部分有序化转变、磁性转变以及超导体转变均
属于二级相变。
三、按原子迁移情况:扩散型和非扩散型
1、扩散型相变
相变时,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 行的相变。如同素异构转变、多晶型转变,脱溶型相变、 共析型相变、调幅分解和有序化转变等等。 特 点: (1)相变过程中有原子扩散运动,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 度所控制; (2)新相和母相的成分往往不同; (3)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 宏观形状改变。
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量 随奥氏体的含碳量而变, 故称为伪共析体。
Fe-C相图的伪共析区
马氏体转变: 若进一步提高冷却速度,
钢中奥氏体只能以不发生原 子扩散、不引起成分改变的 方式,通过切变方式由γ点 阵改组为α点阵来实现点阵 的改组,这种转变称为马氏 体相变,其成分与母相奥氏 体相同。
贝氏体相变: 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温
γ α’ γ
(2)相变不需要通过扩散,新相和母相的化学成分相同。 (3)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4)某些材料发生非扩散相变时,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 可接近声速。
四、按相变方式:有核相变和无核相变
金属固态相变原理PhaseTransformationTheoryofMetalMaterials
Page 13
第一节 金属固态相变动力学(扩散型)
将等温相变动力学曲线 转化为时间-温度-转变量的关系曲线 综合反映物相在冷却时 的等温转变温度、等温时间 和转变量之间的关系
等温转变曲线
(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
TTT曲线
C曲线
(a)相变动力学曲线(b)TTT曲线
过饱和固溶体脱 质点由小尺寸长大
溶
1)以恒定速率形核
2)仅在开始转变时形核
针状物增厚
片状物增厚
n值 4 3 2 1
2.5 1.5 1 0.5
金属固态相变原理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Metal Materials
Page 12
第一节 金属固态相变动力学(扩散型)
金属固态相变原理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ory of Metal Materials
Page 17
第一节 金属固态相变动力学(扩散型)
(四)C 曲线的测定方法
金相硬度法 奥氏体和转变产物的金相形态和硬度不同。
膨胀法 奥氏体和转变产物的比容不同。
磁性法及电阻法 奥氏体为顺磁性,转变产物为铁磁性。
相变热力学重点内容回顾
1、金属固态相变热力学条件 相变驱动力(自由能降低、相自由能与温度关系) 相变势垒(附加能量、激活能)
2、金属固态相变形核 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半径、形核功) 非均匀形核(晶界形核、位错形核、空位形核)
3、晶核长大 长大机制 (半共格界面迁移、非共格界面迁移) 新相长大速度 (无成分变化长大、成分变化的新相长大)
dn dV dX (18) dne dVe dX e
金属固态相变基础
THANK YOU
相变过程的能量转换与热效应
能量转换
固态相变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包括化学能、机械 能、电磁能和热能的转换。这些能量转换对于理解固态 相变机制和开发新的相变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热效应
固态相变通常伴随着明显的热效应,包括吸热和放热。 这些热效应可以用来进行材料加工和制造,也可以用来 开发新的热管理技术和材料。
熵
表示系统无序度的量,系统有序度越高,熵值越小。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相变驱动力
固态相变需要满足热力学上的稳定性条件, 即新相的自由能必须低于旧相的自由能。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固态相变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下发生,这些因素会影响相变的驱动力和相
界面的稳定性。
热力学相图
01
02
03
定义
描述不同温度、压力条件 下,物质不同相之间稳定 存在的区域和界限的图。
3
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是影响固态相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点 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不同类型的晶体缺陷可 以促进或阻碍相变过程。
02
金属固态相变的晶体学基础
晶体结构与对称性
晶体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取决于其原子间的键合 方式,常见的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 密排六方结构。
VS
对称性
金属晶体的对称性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 重要影响,如电子能带结构、光学和电学 性质等。
钢铁中的相变涉及多种固态相变过程,如马氏体相变 、贝氏体相变等。这些相变过程对钢铁的性能具有重 要影响。
钢铁相变的控制
通过控制钢铁的成分、冷却速度和热处理条件,可以 控制其相变过程,从而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 能。
[工学]第一章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扩散型相变
定义:在化学位差的驱动下,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行 的,原子的迁移造成原有原子邻居关系的破坏,也称为“非协同型”转变。 条件:温度足够高,原子活动能力足够强。 特点: 相变中有原子扩散。 温度愈高,扩散距离愈远。 新相和母相的成分不同。 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宏观形状改变。 如: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脱溶型相变、共析型相变、调幅分解和有序 化转变等等。
Ms点:马氏体相变开始点。 钢中的马氏体:碳溶于α-Fe中形 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第一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钢 的 热 处 理 ( 原 理 和 工 艺 )
(3)块状相变
在一定的冷速下奥氏体转变为与母相成分相同而形貌呈块 状的α相的过程。 通过原子的短程扩散使非共格相界面在母相中推移
(4)贝氏体相变
第一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钢 的 热 处 理 ( 原 理 和 工 艺 )
1.1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平衡相变 按平衡状态分类
固 态 相 变 分 类
非平衡相变 一级相变 按热力学分类 二级相变 扩散相变 按原子迁移分类 非扩散型相变 有核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 无核相变
第一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钢 的 热 处 理 ( 原 理 和 工 艺 )
四、按相变方式分类 有核相变
相变方式:通过形核—核长大进行 形核部位:晶核在母相中有利部位优先形成,一般为晶界、来晶界、位错 等晶体缺陷处。大多数固态相变属于此类。 特点:新相与母相之间有相界面隔开。
无核相变
无形核阶段,以成分起伏作为开端,依靠上坡扩散使浓度差逐渐增大, 最后由一个单相固溶体分解成为成分不同而点阵结构相同的以共格界面相 联系的两个相。如调幅分解即为无核相变。
金属材料科学工程固态相变理论1
固态相变:金属和陶瓷等固态材料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内部组织或结构会发生变化,即发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改变,这种转变称为固态相变。
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相变时新旧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熵不等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 二级相变:相变时新旧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且化学势的一级偏微熵也相等,但化学势的二级偏微熵不相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平衡相变指在缓慢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能获得的符合平衡状态相图的平衡组织的相变。
主要有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平衡脱溶沉淀、共析相变、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
非平衡相变:伪共析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非平衡脱溶相变按原子迁移情况分类:扩散型相变:相变时,相界面的移动是通过原子近程或远程扩散而进行的相变称为扩散型相变。
基本特点是:①相变过程中有原子扩散运动,相变速率受原子扩散速度所控制;②新相和母相得成分往往不同;③只有因新相和母相比容不同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没有宏观形状改变。
非扩散型相变:相变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扩散,参与转变的所有原子的运动是协调一致的相变称为非扩散型相变。
一般特征是:①存在由于均匀切变引起的宏观形状改变,可在预先制备的抛光试样表面上出现浮突现象;②相变不需要通过扩散,新相和母相的化学成分相同;③新相和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④某些材料发生非扩散相变时,相界面移动速度极快,可接近声速。
共格界面:若两相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常数相等、或者两相晶体结构和点阵常数虽有差异,单存在一组特定的晶体学平面使两相原子之间产生完全匹配。
此时,界面上原子所占位置恰好是两相点阵的共有位置,界面上原子为两相所共有,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
当两相之间的共格关系依靠正应变来维持时,称为第一类共格;而以切应变来维持时,成为第二类共格。
半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的特点:在界面上除了位错核心部分以外,其他地方几乎完全匹配。
在位错核心部分的结构是严重扭曲的,并且点阵面是不连续的。
第二讲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及热力学
界面能:界面处的原子结合键与两相内部原子键合的 差别所导致的能量升高。(由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产生
点阵畸变,引起能量升高,这部分能量称为界面能)
界面上原子排列不规则将导致两相界面能升高。 两相界面有吸附溶质原子的作用。
溶质原子趋向于在界面处偏聚,使总的能量降低。
弹性应变能:新旧相比容不同、相界面原子排列差异 而产生的应力、应变所引起的能量。(与新旧相的比容差、
分析图: a.产生相变的条件? b.影响驱动力的因素? c.相变进行的方向? ΔG
相变=
G新 – G旧〈0
过冷度、过热度 相变总是朝着自由能 降低的方向进行
1.2、金属固态相变的阻力
相变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相变势垒:相变时晶格改组所必须克服的原子间引力。
势垒高低用激活能衡量
激活能Q:使晶体原子离
形核驱动力:新旧两相的自由能之差 形核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
2.1. 均匀形核:
ΔG = –V· Δ G V + S + V
形核条件: 在一定的过冷、过热下,ΔG Nhomakorabea0
临界晶核半径:
临界晶核的形核功: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与表面能和弹性应变 能成正比。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随过冷度增大而减小
(2)半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在0.05—0.25时,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
刃型位错,两相原子变成部分共格。
半共格界面:界面能较大,弹性应变能较小;
(3)非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大于0.25时,两相原子之间的匹 配关系便不再维持,变成非共格界面。 非格界面:界面能大,弹性应变能小。
结论:
第1章_金属固态相变基础总结
(2)非平衡相变
贝氏体相变 非平衡脱溶沉淀
9/74
1.1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1.1.2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1.平衡转变
固态金属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的能获得符合相 图所示压力改变时,由
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叫做同素 异构转变。
②多形性转变——固溶体的同素异构转变称为多形性
体转变的独特的不平衡转变,称为贝氏体转变,又称
为中温转变。 贝氏体转变产物的组成相是相和碳化物,但相的 形态和碳含量以及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等均与珠光体 的不同,称为贝氏体。
19/74
1.1.2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2. 非平衡转变
④ 非平衡脱溶沉淀
若合金C0自T1温度采取快冷,则相来不及析出,待冷 到室温时便得到一个过饱和固溶体。如果在室温或低于 MN线的温度下,溶质原子尚具有一定扩散能力,则在上 述温度停留期间,过饱和固溶体便会自发地发生分解,从 中逐渐析出新相,但这种新相在析出的初级阶段,在成分 和结构上均与平衡沉淀相有所不同,这种相变称为不平衡 脱沉淀(也称为时效)。在低碳钢和铝、镁等有色合金中 会发生这种转变。
24/74
1.2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特点
1. 相界面特殊(新相和母相间存在不同的界面)
金属固态相变时,新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与金属凝固 过程中的液固界面不同,为两种晶体的界面;与一般的 晶粒边界也不相同。 根据界面上两相原子在晶体学上的匹配程度,相界面 可以分为: 共格界面 半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
25/74
12/74
1.1.2 按平衡状态图分类 1.平衡转变 ④共析转变——冷却时由一个固相分解为两个不同
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
共析转变可以用反应式 +表示。共析转变生 成的两个新的成分和结构 都与母相不同。钢在冷却 时由奥氏体转变珠光体 (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 物),即属这种转变。
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与热力学模拟
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与热力学模拟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密切关系,而固态相变是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的重要表现。
固态相变涉及到热力学过程,在金属材料加工和制备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结合固态相变和热力学模拟两个方面,简要介绍金属材料在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固态相变是指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其结构、形态、性质等产生变化的现象。
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可以以固态态和液态态间的相变,和固态晶体间的相变来分类。
其中,固态晶体的相变又分为一种晶体结构到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相变,和同一种晶体结构内的晶格畸变相变。
固态相变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不同的相变产生的结构变化也有不同的影响。
在金属材料加工和制备中,了解材料的结构变化可以优化材料性能,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例如,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之间相互转变时,铸铁中的碳会显影出铁素体中的颗粒状晶体,并改变材料性能,这种性能差异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
固态相变已成为金属材料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议题,不同材料的相变过程也在不同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入探讨。
例如,关于铁素体到奥氏体的相变,人们研究了相变温度和合金成分的关系,以及相变机理等。
同时,也有研究将相变过程与实际生产的连续热处理流程结合,探索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这一过程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人们也将固态相变与材料的功能性结合,进行了多种探索。
例如,金属材料的形状记忆功能就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固态相变的功能。
在形状记忆合金中,当其受到变形时,若温度发生改变,材料就会固态相变,从而恢复原先形态。
二、热力学模拟热力学模拟是近年来新兴的材料模拟研究方法之一。
其主要应用于热过程和热力学过程的模拟与预测,对于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本质和微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学模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金属材料的原子、分子运动来研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和相变规律。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计算方法来模拟金属材料的热力学性质,揭示材料固态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基础。
第1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密排面 密排方向 堆垛方向 堆垛次序
fcc bcc {111} {110} <110> <111> <111> <110> ABC AB
2、位相关系和惯习面(共格、半共格)
惯习面:在母相上开始形成新相的一定晶面。 表示:以母相的晶面指数。 结构:晶面上新相和母相原子排列相近,界面能小。
两相中存在着保持平行关系的密排晶面和晶向
1394C 912 C 体心立方-Fe—面心立方 -Fe—体心立方-Fe 2) 多形性转变:固溶体的同素异构转变。
如:
AF
冷却
加热
3)共析相变: 定义:冷却时,一个
固溶体同时分解为两 个不同结构、成分的
固相的转变
如:图中c成份合金
如:钢中的珠光体转变
A F+Fe3C
4)平衡脱溶沉淀:
金属固态相变及应用,康煜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金属热处理原理,徐洲主编,科学出版社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夏立芳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金属固态相变教程,刘宗昌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 相变理论基础及应用,宫秀敏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概况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
770 C: -Fe的磁性转变点,
> 770C ,顺磁性; < 770 C,铁磁性。
见材料分析方法:磁性分析
碳在钢铁中的存在形式:
1. 铁素体F、 :ferrite
C溶于体心立方的-Fe中形成 的固溶体
2. 奥氏体A、:austenite
C溶于面心立方的 -Fe中形成 的固溶体 3. 渗碳体Fe3C:cementite 碳与铁原子形成的复杂结构 的化合物 4. 石 墨:六方结构,游离态
金属固态相变
金属固态相变一、概论1.基本概念相:金属或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态相变:固态金属或合金中固态相之间的转变。
2.分类:(1)转变条件:平衡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多形性转变、共析转变、包析转变、平衡脱溶沉淀、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
非平衡转变:伪共析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不平衡脱溶沉淀、块状转变。
(2)原子迁移特征: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3)热力学:一级相变、二级相变。
(4)相变方式:形核-长大型相变、无核相变。
3.特点(1)根据新相和母相原子在相界面上的晶体学匹配程度,形成具有晶体学特征的相界面。
基本条件:两相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常数相等或者两相晶体结构和点阵常数有差异,但在某一组特定的晶体学平面可使两相原子之间产生完全匹配。
共格晶面:界面上原子所占位置恰好是两相点阵的共有结点位置,两相在界面上的原子可以一对一地相互匹配。
δ<0.05。
第一类共格(正应变),第二类共格(切应变)。
界面能最小,应变能最大。
半共格晶面:在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保持匹配。
0.05<δ<0.25。
非共格晶面:两相界面处的原子排列差异很大,即错配度大,其原子连半共格关系也不能维持。
δ>0.25。
界面能最大,应变能最小。
错配度:两相界面上原子间距的相对差值。
δ=Δa/a(2)弹性应变能和界面能一起成为相变阻力。
弹性应变能:①共格应变能:固态相变时新相与母相界面上的原子由于要强制地实行匹配,以建立共格或半共格联系,在界面附近区域将产生应变能。
(共格最大,半共格次之,非共格为0。
)。
②比体积差应变能:由于新相和母相的比体积不同,新相形成时的体积变化将受到周围母相的约束而产生的弹性应变能。
(圆盘状最小,针状次之,球状最大。
)。
界面能:①界面上原子排列的不规则性造成能量的增加。
②新旧两相化学成分的改变引起的化学能改变。
(3)原子的迁移率低。
10-12-10-11cm·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中的缺陷:位错、空位、间隙原子、晶界等 缺陷处的特点:有大的能量、结构、成份起伏
形核功大小依次为: 均匀形核空位形核位错形核晶界形核
5、原子的扩散
随着过冷度增大,相变驱动力增大,相变速度增大,但 原子扩散能力减小。
三 金属固态相变的形核
1、金属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1.1、相变的驱动力(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格方式以降低界面能,从而降低总的形核功,易于 形核。 6)过冷度小时界面能不起主导作用,易形成非共格界 面。
2、位相关系和惯习面(共格、半共格)
惯习面:在母相上开始形成新相的一定晶面。 表示:以母相的晶面指数。 结构:晶面上新相和母相原子排列相近,界面能小。
两相中存在着保持平行关系的密排晶面和晶向
新相与母相成分相同时:界面迁移通过点阵切变完成, 不需原子扩散,激活能为零,新相长大速度极快。 如马氏体相变。
新相与母相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时,长大时仍 保持此关系。
(1)半共格界面的迁移:
界面能较低,长大过程中界面为平面,机制有:
a.切变机制:以均匀切变方式进行的协同型长大,属无
扩散型相变,导致表面倾动。 特点:大量原子有规则的沿某一方向作小于一个原子间 距的迁移,并保持原有的相邻关系不变。
半共格界面:界面能较大,弹性应变能较小;
(3)非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大于0.25时,两相原子之间的匹 配关系便不再维持,变成非共格界面。
非格界面:界面能大,弹性应变能小。
结论: 1)金属固态相变时,两相之间将产生界面能和弹性应
变能。 2)金属固态相变的相变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3)两相界面共格时,界面能最小、弹性应变能最大; 4)新相呈球状时,界面能最低,应变能最大。 5)过冷度大时,临界晶核尺寸很小,两相界面易取共
例如:K-S关系 {111}r//{110}a’ 〈110〉r//〈111〉a’
1)错配度小于0.05时两相完全共格,且有一定的位相关系; 2)错配度在0.05~0.25之间时两相为半共格,有一定的位相关
系; 3)错配度大于0.25时,两相之间易形成非共格,无位向关系。
3、过渡相的形成:
当新相、母相的晶体结构差异较大时,只能形成非共格 界面,使界面能和形核功升高,相变不易发生。此时往 往先形成晶体结构或成分与母相相近的亚稳定过渡相, 然后再继续转变直至平衡相。
1、相界面
(1)共格界面: 定义:
两相结构、点阵常数基本相同 或相近,两相原子之间完全匹配。 分类: 第一类共格,靠正应变维持 第二类共格,靠切应变维持
错配度: 错配度小于0.05 特点:共格界面界面能小,弹性应变能大。共格
界面必须依靠弹性畸变来维持。
(2)半共格界面
当错配度在0.05—0.25时,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 刃型位错,两相原子变成部分共格。
1)新旧两相的自由能之差 2)新相的自由能低于旧相
任何变化自发进行的条件都是:ΔG〈0 , Δ G= Δ H - T Δ S
改变温度可获得相变热力学的条件。 对于固态相变,当驱动力Δ G 相变= G新 – G旧〈0 时,相 变将自发进行。
因为:
Δ G= Δ H - T Δ S
G随T增加而降低,S随T增加而增加
ΔG = –V·Δ G V + S + V 形核条件: 在一定的过冷、过热下,ΔG <0
➢ 临界晶核半径:
➢ 临界晶核的形核功: ➢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与表面能和弹性应变
能成正比。 ➢ 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随过冷度增大而减小
➢ 形核率:
➢ 与激活能、形核功成反比。均匀形核时的激活 能大、形核功大,所以形核率低。
温度越高,激活能越小, 相变阻力就越小,相变越 容易进行(指扩散型相变, 非扩散相变的激活能为 零)。
2、金属固态相变的形核
金属固态相变的方式:形核和核长大 形核种类: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形核位置:主要在母相的晶界、层错、位错等晶体缺陷处。 2.1. 均匀形核:
形核驱动力:新旧两相的自由能之差 形核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
分析图: a.产生相变的条件? b.影响驱动力的因素? c.相变进行的方向?
Δ G 相变= G新 – G旧〈0 过冷度、过热度
相变总是朝着自由能 降低的方向进行
1.2、金属固态相变的阻力 相变阻力: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
相变势垒:相变时晶格改组所必须克服的原子间引力。 势垒高低用激活能衡量
激活能Q:使晶体原子离 开平衡位置迁移到另一新 位置的能量,表示相变势 垒的高低。
2.2. 非均匀形核
形核部位:母相中的各种晶体缺陷或晶界处。
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
ΔG = –V·ΔG V + S + V – ΔGd
特点:晶体缺陷消失或减少所降低的能量ΔGd将促进形核。
(1)晶界形核:
界面可以提供所储存的畸变能来促进形核。
(2)位错形核: 位错促进形核有三种形式:
新相在位错线上形核时此处位错线消失时促进形核; 位错线不消失,成为半共格界面中的位错部分,补偿
2. 新相长大速度
➢ 新相长大速度取决于相界面的移动速度 ➢ 无扩散型相变:新相长大速度很高, ➢ 扩散型相变:新相长大速度较低。
扩散型相变中新相长大分两种: (1)无成分变化的新相长大 实质:两相界面附近原子的短程扩散 长大速度:受界面扩散所控制
b.位错运动机制:半共格界面上的位错运动使界
面作法向迁移的长大
平界面沿法线方向迁移时, 位错 必须攀移,属扩散型相变,阻力大
阶梯界面位错的滑移使台阶侧向迁 移,造成界面沿法线方向推进,属 于无扩散型相变,相变阻散型相变,母相原子不断向新相转移, 界面本身便沿其法向推进。
了错配、降低了新相的形核功; 新相与基体成分不同时,溶质原子在位错线上偏聚形
成气团,有利于沉淀相晶核的形核。 (3)空位形核:
空位通过影响扩散或利用本身能量提供形核驱动力而 促进形核,空位群可凝聚成位错而促进形核。
四、金属固态相变的晶核长大
新相长大实质:界面向母相方向的迁移
1.新相长大机制:
新相与母相成分不同时:界面迁移靠原子的扩散,新相 长大速度较低。 如共析相变、脱溶转变、贝氏体转变、调幅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