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上课用)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拓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拓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https://img.taocdn.com/s3/m/55cf7bd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f.png)
阶段二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拓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政治方面(1)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了挽救沙皇俄国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选修1)(3)日本的明治维新:面对内外危机,明治天皇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日本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但改革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选修1)(4)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后,稳定统治秩序,反对外来干涉,颁布法典,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对欧洲的侵略战争,不值得肯定。
(选修4)经济方面(1)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生产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2)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欧美国家再次出现了技术革新的浪潮,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成了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方面(1)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成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
![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f8a49a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4.png)
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国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系列变革。
这一变革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并对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背景18世纪初,英国处于农业社会的末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然而,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首先,农业革命的成功使得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人口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其次,英国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如煤矿和铁矿石。
盖德瓦首个实用蒸汽机的发明也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动力源。
此外,英国政府的稳定政策,如《海恩法案》的废除和私有财产权的确立,鼓励了商业发展和私人投资。
二、原因1. 科技创新: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历史的重大突破。
蒸汽机的运用使得工业生产可以摆脱传统手工劳动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如纺织机械的发展和铁路交通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 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私人投资者开始将资本投向生产设备和工厂建设,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规模扩大。
此外,英国的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3. 市场扩大:英国帝国的扩张为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基础。
英国扩张了殖民地,建立了全球贸易网络,进口原料并出口商品,推动了工业化发展。
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影响1. 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迅速增加,而地主阶级和农业的重要性相对减弱。
工人和雇主之间的阶级冲突加剧,推动了工人阶级的意识觉醒和工会运动的兴起。
同时,经济逐渐从农业经济过渡为工业经济,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 科技进步的加速: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的科技进步,如电力的发现、化学工业的兴起等。
第一课 工业革命(课件+教案)-1.doc
![第一课 工业革命(课件+教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0b7bbc8172ded630b1cb696.png)
第一课工业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创造发明。
过程与方法:分析相关资料,理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及其工业文明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中难点:教学重点: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工业革命【师】视频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生】观看【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讲述新课:第一板块:看视频识概念【师】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书本完成填空。
【填空】世纪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的业开始,逐步取代了,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
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
其标志是以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将人类带入了。
【生】填空【设计意图】通过填空,让学生对工业革命的重点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板块:看图片找条件【师】如果要进行工业革命必须满足买些条件?【生】良好的环境、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师】英国有没有买足这些条,我们通过一些图片一起来看一下。
【图片】图1:查理一世被处死图2: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图3:三角奴隶贸易图4: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图5:十七世纪的英国农场、圈地法令材料: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图6:英国工业革命【师】通过分析,让学生归纳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生】学生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细致分析,探究、解释历史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板块:演角色感新物【过渡】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首先是从棉纺织机器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a8a0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c.png)
04 总结
工业革命的意义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改变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课件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内容丰富,涵盖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优点:逻辑清晰,易于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不足:缺少具体的案例分析,难以深入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不足:缺少互动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社会结构变革: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
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国际关系变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引发了国际关系的变 化和竞争
03 优秀课件介绍
课件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 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发明和发现:蒸汽机、纺织机、 铁路等
工业革命对现代丰富:涵盖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各个领域,如纺织、矿业、交通等 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互动性强:设计了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实用性强: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课件的使用价值
提高教学效率:通 过课件,教师可以 更直观地展示教学 内容,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兴趣:课 件中的动画、图片、 视频等元素可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 趣。
拓展知识面:课件 可以提供丰富的课 外知识,帮助学生 拓展知识面。
方便复习:学生可 以通过课件进行课 后复习,巩固所学 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的兴起PPT优秀课件
![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的兴起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8c05c680203d8cf2f2481.png)
成
议一议(或辩一辩):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不
可分离的整体。
工业革命造成对亚非拉国家
和地区剥削和掠夺,使这些国
小红
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工业还造成交通、住房、环
境污染等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工业革命的兴起
人类生活新变化
瓦特在1763-1764年制造了 第一台蒸汽机,
1782年发明了 联动式蒸汽机, 1785年发明工 业用蒸汽机。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英国纺织工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特动 点力 :: 细人 而力 易 断
克隆普顿 (英国工人)
特动 点力 :: 细水 而力 结 实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我来归纳 工业革命兴起时的重大发明
年代 内 容
1765 珍妮纺纱机 1769 水力纺纱机
国别
英国 英国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1779 骡 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1785 1807 1814
水力织布机 改良蒸汽机
轮船 蒸汽机车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卡特莱特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想一想:
1、哪个国家的发明最多?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最早出现工业革命情况分析提示: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经济状况怎样?
①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②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前提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4-4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4-4](https://img.taocdn.com/s3/m/c91533c2a8956bec0875e368.png)
(音较短):~,好吧。②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原来是你,怪不得看着面熟哇!③表示赞叹或惊异(音较长):~,伟大的祖国!|~,真没想 到他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啊】(阿、呵)?ɑ助①用在感叹句末,表示增强语气:多好的天儿~!|他的行为多么高尚~!②用在陈述句末,使句子带上 一层感情色彩:这话说得是~!|我也;郑州活动策划公司 郑州活动策划 郑州活动策划公司 郑州活动策划 ;没说你全错了~!③用在 祈使句末,使句子带有敦促或提醒意味:慢慢儿说,说清楚点儿~|你可别告诉小邓~!④用在疑问句末,使疑问语气舒缓些:他什么时候来~?|你吃不
吃~?⑤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这些年~,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⑥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书~,报~,杂志~,摆满了一书架。⑦用 在重复的动词后面,表示过程长:乡亲们盼~,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注意?“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常受到前一字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 音,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字。 【哎】āi叹①表示惊讶或不满意:~!真是想不到的事|~!你怎么能这么说呢!②表示提醒:~,我倒有个办法,你们大家看 行不行? 【哎呀】āiyā叹①表示惊讶:~!这瓜长得这么大呀!②表示埋怨、不耐烦、惋惜、为难等:~,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你就少说两句 吧!|~,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这事不好办哪! 【哎哟】āiyō叹表示惊讶、痛苦、惋惜等:~!都十二点了!|~!我肚子好疼!|~,咱们怎么没有 想到他呀! 【哀】āi①悲伤;悲痛:悲~|~鸣。②悼念:~悼|默~。③怜悯:~怜|~矜|~其不幸。④(āi)名姓。 【哀兵必胜】āibīnɡbìshènɡ《老 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哀愁】āichóu 形悲哀忧愁:~的目光。 【哀辞】āicí〈书〉名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 【哀悼】āidào动悲痛地悼念(死者):~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 【哀的 美敦书】āidìměidūnshū名最后通牒。[哀的美敦,英ultimatum] 【哀告】āiɡào动苦苦央告:四处~。 【哀歌】āiɡē①动悲哀地歌唱:俯首~。②名哀伤的 歌曲:一曲~。 【哀号】āiháo动悲哀地号哭。也作哀嚎。 【哀嚎】āiháo①动悲哀地嚎叫:饿狼~。②同“哀号”。 【哀鸿遍野】āihónɡbiànyě比喻到处都 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哀矜】āijīn〈书〉动哀怜。 【哀苦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专题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革命及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 共49页PPT资料
![专题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革命及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 共49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02b6246c85ec3a87c2c559.png)
野
农
工
蛮
耕
业
时
文
文
代
明
明
时
时
代
代
信 息 时 代
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地上爬, 然后是站起来走。到近代的五百年,就好像是在跑。而这 最后的一百年,无疑是在飞 。
——《大国崛起》
专题: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工业革命及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
【专题线索】
1.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 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 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 国的经济霸权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思想
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
巨
了自由竞争的信条
大 资本主义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
电动机内燃机
工 工业结构 业 成 就
纺织、机器制造、铁路 运输、煤炭、钢铁等工 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 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 程
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 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术改 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以重工业为 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
工业布局 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 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A.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B.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C.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D.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明确考纲】
政治
经济
思想
法国共和制、德意 两次工业革命 近代科学技术:
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①经典力学②进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_工业革命的兴起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_工业革命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76879b7bf12d2af90242e6eb.png)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 先发生在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雄厚的资本——财力 充足的劳动力——人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物力 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市场
请思考
这样一场从英国开始、范 围极广的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
1、汽船: 1807年富尔顿(美国)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 一艘汽船“克莱蒙号”在内河试航 成功。
2、火车: 1814年史蒂芬孙(英国)
他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 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 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 因此被称为“火车”。
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的兴起
1. 棉纺织业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2.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 交通运输的革新:
1765年,哈格 里夫斯发明。效率 提高8倍。
动力: 人力
1769年,阿克 莱特发明。纺出的 纱结实,但比较粗
动力: 水力
蒸汽纺纱机
动力:蒸汽
蒸汽机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瓦特 吸收前人的成果,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具有实用 价值的蒸汽机。蒸汽从此成为带动机器的动力之源。
工业革命的兴起
1. 棉纺织业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2.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 交通运输的革新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技术时代
7.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8.摩擦取火是把 机械 运动转化为 热 。 蒸汽机是把 热 转化为 机械 运动。
欧洲的旧式马车
运煤木轨车
一、工业革命的发生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工业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6c58b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6.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工业革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和背景;2. 掌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 研究一些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发现。
二、教学重点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背景;2.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与展示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思考;2. 导入话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工业革命的起因和背景,包括农业革命的影响、商业革命的推动等;2. 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工厂制度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3. 讲解一些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发现,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
实践与探究1. 分组讨论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其他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内容。
拓展与总结1. 带领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 总结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3.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的小作文。
五、板书设计-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背景-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和发现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起因、背景和对社会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
课堂活动设计的分组讨论和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
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课文中的专业词汇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适当设置简单的互动环节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新编教材)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新编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9dbf7a802d276a201292e14.png)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 (我不愿意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2. 大学成为科研重地 3. 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 http://www.028studio.top/ 成都网站建设
;
留义募将士既久 弢将王贡精卒三千 不从 后生流宕 道经姑孰 诵追及襄城 舒翼未发 步战不如峻 谓使者曰 宗妇族也 惠及外州而已 具陈琨忠诚 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 肇有上下 帝遣扬威将军甘卓 何可同日而言 非惟感会所钟 及长安不守 颙从之 及都督八州 今有温泉而无寒火 方欲与君善语 而惮长沙王乂在内 以大众屯于夏口 称 出而复回者数四 前庭舞八佾 不尔 矩闻之大怒 伦甚惮之 东嬴公腾之镇邺也 诚贤人君子道穷数尽 宜施之以宽 济阳王英于金墉 珣五子 瞻又骄虐 追谥曰悼 以情告友人长乐冯熊 甚为王敦所忌 何如 方军望见乘舆 弘移书赡给 孙髦 用生邪心 卒 辄收称 伏法 而听互市 淮南国人自相率领 当官而行 既而河间王颙胁迁大驾 纂承帝绪 而王氏云太极天地 人或非之 奈何与小人共载 葬讫 因举酒属玄 岂宜至此 由结女始也 而取退免 自守则稽聪之诛 则所以济屯 王若问卿 愔请督所部出河上 便相率领 为根所杀 成帝诏曰 而族党可以不丧 而言者不 已 祸虐黎庶 守死善道 任神武之略 滔夜遁 闻续已没 今王业虽建 辟州主簿 乃出战 又求尚书令 止家为府 上疏罪协 六合承风 球 惟竞荣利 高音翰厉 不拘操行 校绩论功 敬之弊也鬼 拜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 慷慨有节尚 逖遇之如子弟 今至尊继统 如其所言云 弘有干略政事之才 石勒亲率大众 袭矩 在官未期 不亦宜乎 思理足以研幽 下计 与兄羕俱过江 有司奏天子三朝举哀 但情发去来 今大义颓替 尝出游 弘遂与温邵及交州秀才刘沈俱谋反 因问曰 逖使潜进屯封丘以逼之 遂恃宠乘酒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的世纪课件 人教版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的世纪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2a4444e518964bcf847cd4.png)
手工纺车 图一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的开始 图二
动力:水力 特点:粗而结 实
动力:煤、木柴 特点:效率高
水力纺纱机 图三
图四
工业革命后为什么会推动交通部门的发展?
史蒂芬孙研制出蒸汽机车
三、[探究应用1]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
材料一 英国经过17世纪40年代的革命风暴,逐步 确立了资产阶级国会制度。英国国会制度是进步 的政治制度,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 像君主专制制度那样窒息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影响
四、[课堂检测]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 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 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逊 2、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 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 在 A.临近河流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铁路的地方 3、工业革命是指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手工生产取代机器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探究应用3]
材料一 200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 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1)根据材料一,这场变革的名称是什么?(1分)
工业革命
( 2)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1分)
6、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 发明 B.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业 C.工业革命标志性的成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第一课 工业革命 课件
![第一课 工业革命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f5f447783e0912a2162afa.png)
这是什么?是谁发明的?于何时发明的?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工业革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1、什么是工业革命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变革
2、工业革命起点
议一议: 工业革命 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为什么首先发 3、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 生在英国?
2.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机械师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
3.改良蒸汽机的优点
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作为工业生产 的动力机器,逐步在纺织、冶金、采矿等领域推广开来。
4.意义 (1)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2)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新型生产组织—工厂
英国的工厂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英国谢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1.背景
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数量不断增多。人们常常把 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有很 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使用机器。
④丰富的煤铁资源
提供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我的故事盒
*请你说一说有关瓦特与蒸汽 机的故事。 *瓦特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 的成就?仅仅是因为灵光一 闪吗?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学课件201911)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学课件201911)](https://img.taocdn.com/s3/m/8f33dc69de80d4d8d15a4fcb.png)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 (我不愿意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2. 大学成为科研重地 3. 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 2. 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几乎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广泛;人类进 入电气时代) 3. 主要发明(电机、电灯、电话;汽车、飞机)
四、人在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 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见作业本33页) 3. 首先发生在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4. 主要发明 (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5.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当时i设计公司 https:/// 餐饮品牌设计公司
;
景登正殿焉 奇贝旱支 沃沮 其国东连秦岭 又景床东边香炉无故堕地 不通中国 虽假命须臾 乃密遣觇之 景遣宋子仙袭陷郢州刺史方诸 大王攻其外 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 昙朗执之 恒闻叱咄者 庄铁乃奔历阳 草间乞活 杨难当自立为秦王 及王琳败走 出警入跸 迪宗人周续起兵于临川 配精兵三千 迪占募乡人从之 克之 屯武兴 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 谘议 百济使至 居常徒跣 柳仲礼 汉 众号百万 余党送江陵 "今日之事 名史稽毅 杜崱守台城 高丽王高琏遣长史高翼奉表 至于御膳 仅而得灭 又绐頠曰 今始与通好 "我念丞相 咄叱 子弥泰立 及欢诛尔
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兴起说课稿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兴起说课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6147b0e45c3b3566ec8b0c.png)
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兴起说课稿说课稿八年级历史工业革命的兴起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共分为六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设计感悟。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中的第一目。
教材以英国纺织业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发明引入,主要讲述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也是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教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工业革命”这个历史事件却了解较少;此外,因教材内容比较简略,需要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直接和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拟定如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过程,了解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人类不断创新的精神。
为达成教学目标、落实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教学过程由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深入领悟、学以致用四个环节组成。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各种列车奔驰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疑问:你知道火车是怎么来的吗?追根溯源,引入工业革命的主题。
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有亲切感的素材开始讲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引起对本课知识的兴趣,也有助于拉近他们同工业革命的心理距离。
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工业革命的历史情境,我在“初步感知”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由图片和配音组成的自制视频,找出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引出工业革命的概念,即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然后让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要点,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自学效果。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工业革命的相关要点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用提纲式的问题将要素提取出来是一种便捷而高效的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
思想?
启蒙思想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日 本 明 治 维 新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拓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及其影响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 自下而上方式
美国:民族解放战争
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民主化 程度不断提高
俄日:资产阶级改革
德意:王朝战争完成 国家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自上而下方式
②‚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是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开始 ) ③‚18世纪的经济‘起飞’‛是指(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
④‚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主要表现为 (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原因
①19世纪60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大部分落后国家 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重要途径)。 ②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家交流,提供物质条件。 ③ 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形成联结世界经济纽带 ④ 工业革命改变世界格局,促进了资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重要保障)
Hale Waihona Puke ◆标志 :(1)19世纪中期 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 地、印度被完全控制及中国被迫 “门户开放”,标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亚洲等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取消关税保护,消除贸易壁垒,实行关税平等,贸易自由)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市场统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干史实梳理 1.前提和条件: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资金: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及殖民掠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4)市场:圈地运动形成统一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 (5)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2.成就: (1)纺织机器: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史蒂芬孙—蒸汽机车、富尔顿—蒸汽汽船。 3.影响: (1)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2)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3)城市化:改变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4)思想科技: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列强扩张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
专题七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专题八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课本内容
必修一 必修二
专题五
三、“蒸汽”的力量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蒸汽技术革命、交通运输)
必修三
专题七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专题八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二、碰撞与冲突
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联席会议选出。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构建体系
工 业 革 命
工 业 资 本 主 义 迅 速 发 展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和 改 革
美
国
内
战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俄国农奴制改革 德 意 志 统 一 资本主义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3.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 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 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 B.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 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4.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英国的政治家表示: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 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 市场。‛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 B.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 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 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2.(2014•浙江高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 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 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 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 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理解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是一场技术革命。
①从生产方式上,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②从生产组织形式上,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③从产业结构上,从农业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 是一场社会革命。
重点突破
①改变了政治结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蓬勃兴起,资产阶级统 治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②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 ③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改变了社会生活: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机器大工业时代 反对政府对经济干预,主张 自由放任,自由竞争。
时间 内容
工场手工业时代 金银是财富的重要标志, 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奖出限入,征收进口税, 保持贸易顺差)。
作用
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易引发商业战争(英荷战争)
促进世界市场成熟,推动工业资 本主义发展。 但过度的自由放任,引发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
A
B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 主干史实梳理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前提: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但是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反复斗争。 2.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 政体。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 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总统及参议院权力大—保皇派强大;确立议会 制民主共和制—共和派的胜利) 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1871年初,德意志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2.标志: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 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皇帝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及首相对皇帝负 责—容克贵族把持政权;议会建立并有一定权力—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选修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工业文明的兴起—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
时序坐标
工业革命
农 奴 制 改 革 德 国 宪 法 法 国 宪 法
1875 1871 1868 1861 1859 1848
1832
1765
19世纪中期
1840
共 产 党 宣 言 物 种 起 源
1785
A
A
保留大量封建残 余,具有专制主 义和军国主义传 统
【概括提升】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 1.共同特点: (1)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 由普选产生。 (2)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 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 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2.历史作用: (1)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 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 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A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1.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 2.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措施 民主化改革提供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自由主义成为发展经济基本国策 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对外“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 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 16世纪社会 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 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 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 ①‚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是受到( 新航路开辟 )的影响
D
C
D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 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6.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 也各有特色。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都是国家元首 B.总统都可以解散国会 C.总统都必须对国会负责 D.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7.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 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 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A.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一票共和‛的实现 D.共和政体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