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故事传递正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模故事传递正能量
:中国版图上一颗小小螺丝钉
“在很多边远地方都有像我这样的员工,条件比我更艰苦。这个荣誉不是我的,我是
代表他们来领这个荣誉的。”广东省邮政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岛邮政所投递员谢坚说。
谢坚人如其名,坚守岗位27年。27年来,他妥投疑难邮件3万多件,救活“死
信”3000多封。
外伶仃岛因伶仃孤立而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伶仃洋》就诞生于此。其北距香
港长洲6海里,是珠三角地区进出南太平洋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也是南海要塞。
“海岛通信权到位,就是海岛主权到位。”谢坚道出了坚守27年的心声。
“前任邮递员干了20年直到退休,条件艰苦没有人愿意来接班。”谢坚坦言,接班
之后才真正认识到岛上有多荒凉艰苦,没水、没电,基本生活都没办法保障。
物质条件的艰苦,越发凸显精神的富饶。本来几次机会轮换回市区工作,但谢坚都放
弃了。“以前我送电报,内容不是喜事,就是悲事。无论哪种,接报人大多会抱着我哭,
对于伶仃岛的人来说,‘家书抵万金’。”
谢坚说自己就是想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中国版图上的小小螺丝钉。而在我们眼中,
他更像是我国南海小岛上的一面旗帜。
:勤奋女劳模练就事业家庭“平衡术”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创造,个人劳动、集体劳动也是创造。”南京港集团港口机
械厂技术管理部部长、2021年中宣部和全总发布的“最美职工”中唯一一名女劳模沙夕兰说。
沙夕兰经常跟年轻人说的话是“不要先想着得到什么,而要先想到付出什么。”就是
这样一个认为“吃亏是福”的女劳模,参与研发的产品获得多项专利,累计为企业创造了
数十亿元的产值。南京港口机械厂也由十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厂一跃成为国内港机
制造业的巨头。
“这是一个不能吃老本的行业,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生存下去。”沙夕兰说,工作27年以来危机感始终都有,“一个人始终都会被超越,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不同了。”
沙夕兰借助“沙夕兰劳模创新工作室”对青年技术人员实行“1+1+1”结对传、帮、带,鼓励年轻人发掘自身闪光点,促进一批中高级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事业的成功也并没有妨碍沙夕兰兼顾家庭,她形容自己的生活是“两点一线”。“我
的特长是善于平衡”,人生的这个天平上,事业一边的砝码有多重,她的家庭砝码就要有
多重。
高效工作、快乐生活一直是这位女劳模提倡的。“我从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沙夕
兰说,“每次我取得什么成绩,老公比我还高兴。”
:“80后”用科技革新改进生产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劳动创造价值永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
协力地劳动,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走。”“80后”产业工人秦世俊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
秦世俊参加工作14年,累计完成25年的工作量,实施技术创新、小改小革660多项,提高生产效率1至8倍。“我庆幸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踏实的起点。”在中航工业哈尔滨飞
机工业集团,秦家“两代劳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秦世俊的父亲曾被评为公司十大
劳模之一。如今,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一身臭汗、满襟油泥,是父辈们的车工形象。“与父亲不同的是,现在产品加工靠软
件控制、智能化操作,不仅劳动环境、强度大大改善,而且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也成倍提升。”秦世俊说。
尝到了超越父辈的甜头,秦世俊在追求数控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研究出“逆向
思维、反向采点”的加工腹板新方法,将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在加工新机型尾减安装平台时,他创新的方法让零件加工周期一次性大幅缩短,加工成本
降低了75%。
“工作条件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这样的变化说明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工作13年就当上高级技师的秦世俊说,但不论怎样,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基础不能丢。“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之间,年轻工人一代才能走好现代工业之路。
:从农民工到多项专利拥有者
“我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作为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
靠劳动一步步走到今天。”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工艺员刘军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
十几年时间,从农民工到多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刘军用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河北张家口小伙子刘军从小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从餐厅服务员做起。2021年,刘军来到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从车间职工开始,通过自学慢慢上手做结构设计。
钻研设计的日子,几乎很少12点以前睡觉。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刘军个人申
请了好几项国家专利,团队更是有几十项专利。他说,这些成果的背后有太多“屡败屡战”的经历。
刘军等研发的三相铜母排配电箱技术,前后历时两年,实验40多次。“那个时候真
的是很煎熬,我和我的几个搭档有时连续好几晚不睡觉。”刘军说,但自己从来没有感到
过灰心,没有想到过放弃。
劳动创造幸福、创造美。刘军认为,就是一句话,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并且踏
踏实实地工作,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宝钢股份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在表彰大会间隙兴奋地对记者说:“在诚实劳动、勤奋
劳动的同时,要创造性劳动,发挥万众创新的精神,才能让未来充满希望。”
在多年的反复钻研和艰苦付出下,王军由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为新时代的技术
工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累积总结先进操作法5项、技术秘密26项,获国家
专利168项、pct国际专利申请4项,诸多创新成果每年为宝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发明和创新总是不易。层流冷却技术研发、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
有的研发甚至花掉王军10年多时间。但在他看来,乐于奉献的人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傻子,而是“聪明人更愿意做的事”。
“工人不是仅仅靠体力工作,更需要靠智慧工作,激发一线工人创新,‘中国制造’
走向‘中国智造’的道路就会更快、更顺。”王军说,只要有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可以成
为发明家。
2021年,王军创新室成立,这一由10名一线工人、5名现场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
在王军的全程指导下,近年来培育出3名宝钢工人发明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