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讲义布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土属 亚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其形成特点取决于地方 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基岩和成土母质的化学特性、地下水 的化学特性等,同时也包括土壤形成的继承性,这些特性 是在过去自然历史时期的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造成的, 故与现代的土壤形成不一致。
4.土种 土属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它是按主要成土过程发 展的程度(如灰化过程、腐殖化的深度和过程等)划分的。
9)氧化层:这是一层至少30厘米厚的高度风化层,富含低阳 离子交换量的粘粒和三二氧化物,很少或者没有能够释放盐 基的原生矿物。
10)硬磐:硅胶结层,其干碎屑在水中不消散。 11)脆磐:本层容重大,湿时脆碎,干时硬或极硬,碎屑在
水中会消散。 12)漂白层:粘粒和游离氧化铁漂洗层,失去原生砂粒和粉
分类单元及其划分原则
分类系统中共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 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各分类单元的划分原则 如下:
1.土类 大的土壤组合。同一土类是发育在相同类 型生物、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具有明显一致 的土壤形成过程。
2.亚类 土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是土类间的过渡 级别。不同亚类在土壤形成的主要和附加过程上 有质的区别,在每亚类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的 措施更为一致。亚类划分主要是考虑成土过程以 及与亚地带或自然条件过渡相关的情况。
诊断表层:
1)松软表层:深厚暗色表层,18厘米的混合样品,盐基 饱和度在50%以上(有机质含量>10克每千克土)。
2)人为表层:表层具有松软表层的特性,而且还因人类 长期持续使用磷肥,造成大量磷的累积。
3)暗色表层:表层具有松软表层的特性,但盐基饱和度 小于50%。
4)有机表层:大多数年份有机表层饱和水连续30天以上, 除非人工排水,有机碳含量依粘粒含量而异,一般在 120—180克每千克土之间。
状硅酸盐粘粒(主要是高岭)为主,伴有不同数量的铁、铝氧 化物和氢氧化物,厚度大于30厘米。 3)耕作淀积层:因耕作的影响,在耕作层以下的淀积层中积累 粉砂、粘粒和腐殖质。 4)碱化层:具有棱柱状和柱状结构的淀积粘化层,代换性钠饱 和度在15%以上。 5)腐殖质淀积层:淀积层有腐殖质积累,淀积腐殖质既不象灰 化淀积层那样与铝结合,也不象碱化层那样为钠所分散。 6)灰化淀积层:本层有活性无定形物质沉淀,其中包含有机质 和铝,铁或有或无。 7)薄层铁磐层:本层有很薄的黑色至暗红色的硬磐,这种硬磐 是由铁、铁和锰、或铁-有机质复合体胶结而成,一般厚度是 2—10毫米。 8)雏形层:一种蚀变层,除以沙性物质组成为主者外,通过结 构、颜色、潜育特征、粘粒形成、碳酸盐下移迹象表现出来。
二、世界土壤分类概况
土壤是十分复杂的自然客体,既受各种自 然要素(即通常所称的五大成土因素)的 影响,又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据以分 类的性质和条件十分复杂,目前对土壤的 发生、属性研究得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还有不少分歧,因而 迄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土壤分类原则、 分类系统和命名,存在多元分类体系,归 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分类体系: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 规律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土壤形成因素和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 自然界里的土壤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 不同的土体构型、内在性质和肥力水平。 土壤分类就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 律,系统地认识土壤,通过比较土壤之间 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客观存在的形形色 色土壤进行区分和归类,系统地编排它们 的分类位置,从而可以看出各土壤类型之 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同时对所划分的土 壤类型分别给予适当的名称。
砂外包膜的颜色,而呈现本色。 13)钙积层:本层累积碳酸钙(有的是碳酸镁),厚度在15
厘米以上,含有相当150克每千克土以上的碳酸钙。 14Hale Waihona Puke Baidu石膏层:本层富含硫酸钙,厚度15厘米以上,其石膏含
量比下层物质至少高50克每千克土以上。 15)石化钙积层:石灰胶结或硬结层,干碎屑在水中不分散。 16)石化石膏层:石膏胶结成硬结层,干碎屑在水中不分散。 17)积盐层:本层富含比石膏更易溶解的次生盐类,厚度15
5)草垫表层:因长期持续使用厩肥,使人造表层厚度在 50厘米以上。
6)淡色表层:表层土色甚灰白,有机质含量甚低,或者 太薄,因而不符合前述各种表层的条件。而且它干时坚硬, 结成大块状。
诊断表下层及其他诊断层
1)淀积粘化层:淀积层中硅质粘粒积累到明显程度。 2)高岭层:其粘粒含量百分数比上面土层高,粘粒以1∶1型层
土壤诊断学分类是依据土壤本身的特性进行比较 与划分的。由于反映土壤特性的项目甚多,因而 不能将所有的土壤特性项目均作为土壤分类的依 据,而必须联系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对有关土 壤特性的项目进行选择,所选择的特定项目应与 其他(一般指未被选取的)特性项目具有较好的 相关性。
1.诊断层
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 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一)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 的发生学分类
这种分类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如越南、 缅甸、东欧的一些国家等,我国通用的土 壤分类也受这种分类制的影响。其基本观 点是: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 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同时也结 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依 据。
壤诊断学分类
土壤诊断学分类属于美国首创,在世界上引起了 强烈反响。目前世界上已有45个国家直接应用美 国土壤系统分类,有80多个国家把它作为第一或 第二分类方案,其诊断的基本方法也为联合国粮 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FAO/UNESCO)拟定的世 界土壤图图例及其先后召开的国际性土壤分类学 术会议上所采用。我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拟 定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属于诊断学分类。诊断 学分类的基本观点是:分类所依据的具体指标是 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 的划分,主要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亚种 土种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根据土种发育的数量程 度划分,如弱碱化、中碱化、强碱化;弱盐化、中盐化、 强盐化等。
6.变种 按土壤机械组成划分。
7.土系 根据母质特性、盐分积累特性或泥炭积累特性等 划分。
8.土相 根据水蚀、风蚀和残积、冲积等划分的土壤组合。
(二)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