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联合培养博士协议书范本
联合培养博士协议书范本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鉴于甲方为高等教育机构,乙方为具有博士学位培养资质的单位,双方本着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联合培养博士协议:第一条培养目标1.1 甲乙双方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博士研究生。
1.2 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符合甲方的学术标准和乙方的培养要求。
第二条培养计划2.1 甲方负责制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要求。
2.2 乙方负责提供博士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和必要的实验条件。
2.3 双方共同确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指导教师。
第三条学术指导3.1 甲方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的审核。
3.2 乙方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指导和实验研究的指导。
第四条学位授予4.1 博士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由甲方授予博士学位。
4.2 学位授予前,乙方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五条经费与资助5.1 双方应根据各自职责,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5.2 甲方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学费、奖学金和生活补助。
5.3 乙方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实践费用和实验材料费。
第六条知识产权6.1 博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期间所取得的知识产权,按照甲方和乙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分配。
6.2 双方应尊重并保护博士研究生的知识产权。
第七条协议期限7.1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7.2 协议期满前,双方应就是否续签协议进行协商。
第八条违约责任8.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因本协议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9.2 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其他10.1 本协议的修改和补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公派联培博士生学习计划
公派联培博士生学习计划1. 学习背景我来自中国某大学,是一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目前,我正在从事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在我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一直将国际先进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国外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2. 培养目标通过公派联培博士生学习计划,我希望能够获得一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我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将更好地理解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相关学术资源,增强自己的国际视野,为将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3. 学习计划在公派联培博士生学习计划中,我将以学术交流、科研访问、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当地环境科学专业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学术交流的内容将包括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实验技术等内容。
流程如下:(1)申请并取得联培博士学习资格我将积极申请联培博士学习资格,如获资格,将尽快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申请签证、购买机票和安排住宿等,争取尽快开始学习。
(2)学术交流和研究访问我将在国外大学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访问,与当地的教授和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学术和研究工作,与国外同行谈论对方面课题的共同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争取合作完成共同研究项目,并且提出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成果。
(3)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我将积极申请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如有机会,我还会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国际同行展示,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并学习国外学术圈的规则与方式,扩大自己的国际视野。
(4)学术实践我将在国外大学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验室开展学术实践,尽可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实践经验。
并参与国外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向国外环境科学专业的教授学习相关的实践技能,包括研究方法、实验技术等。
4. 学习总结和期望通过公派联培博士生学习计划,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国际上久负盛名的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并能够在国内推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联合项目培养委员会听取三个单位的教授和学生的意见,并结合国外优秀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全面统一安排新型研究生课程,形成有特色的、并且可以和国际一流研究生计划媲美的新型研究生课程设置。
2.新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遵循培养一流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宗旨,使学生能够尽快完成从只具有初步现代生物学知识到能够理解其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并具有初步研究型思维的转变。
所有课程的讲授彻底改变国内传统的抽象的知识灌输方式。
相反,知识的讲授有机地融于对经典或前沿的研究发现工作的介绍的讲授中,这样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了解了这些知识是怎么样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产生的。
3.公共课设置,为必修课。
1)政治课:必修课,课程名称: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计3学分。
主要内容为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
由著名学者授课。
2)外国语(英语):为必修课。
第一外国语一般采取选修课程与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水平考试,即可获得学分。
未能通过水平考试、又不符合免修条件的博士研究生,须选修一外课程。
一般每一学期课程完成时,即举行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者,予以通过。
4.研究生必修课程设置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第一类为专业基础课、第二类为专业课(研究进展课)和第三类专题讨论课。
以上三类研究生课程采用模块设置,每个模块8学时(二周,每周4学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模块。
1)第一类(专业基础)课6学分,为必修课,课名:现代生物学基础,由16个模块组成,研究生选择满12个模块计6学分,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秋季和春季学期。
模块涵盖现代生物学的主要领域。
2)第二类(研究进展)课3~6学分,为必修课,由二门课组成,每门课3学分;课名:①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②遗传发育生物学进展。
每门课由不同老师结合其专业背景提供的约16个模块组成,研究生根据自己需要从中选择6个模块。
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
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导语:如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合作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
为了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应运而生。
该计划旨在以国内导师为主导,辅以国外导师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全方位、深度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本文将从一个简单问题出发,逐步深入探讨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的深度和广度,旨在全面介绍该计划的价值和意义。
一、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的概念和背景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是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模式。
该计划通常由国内导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指导教师,而国外导师则作为合作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支持。
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二、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的优势1.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在国内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而在国外导师的帮助下,学生还可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掌握前沿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2.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与国外导师和其他学者的交流,了解国际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3. 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注重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既可以在国内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又可以通过与国外导师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的案例分析下面将以近年来一个典型的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为例进行分析。
这个案例是国内某高校与美国某著名大学合作开展的,参与者分别为两所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和导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第一篇: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XXXX与XXXX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细则(暂行)为规范和完善博士生联合培养工作,根据《XXXX与XXXX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经XXXX(以下称甲方)与XXXX(以下称乙方)协商,制定本细则(暂行)。
(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组织机构。
1、甲方与乙方成立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联培领导小组),人员构成为:组长:、、;成员:、、。
2、甲方与乙方以双方联合培养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导师组为基础成立联合培养招生工作小组(以下称招生工作小组),人员构成为:组长:、、;成员:、、。
(二)招生计划。
联合培养招生计划由教育部以专项计划形式下达,由甲方在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中单列,专门用于联合培养试点工作。
(三)指导方式和导师。
联合培养采取“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方遴选出若干名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学术道德高尚的学术骨干组成培养导师组,作为招生、培养的责任主体。
导师组的成员必须具有对方单位聘请的兼职博士生导师资格。
甲乙双方确定其中一人为第一主管导师,确定一人为第二主管导师,其中第一主管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负主要责任,其他导师协助主管导师负有指导责任。
(四)报名。
以导师组为基础成立联合培养招生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招生工作小组),招生工作小组研究确定联合培养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报名时间,由甲乙双方分别对外公布,由甲方负责招生报名工作,报名完成后,双方及时互通报名信息。
(五)初试。
原则上采取共同组织、共同监督考试的方式,由双方商定统一初试的时间和地点。
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范围由招生工作小组研究确定,专业课命题工作由甲方安排,从导师组指定两位教师(双方各出一位)负责;外国语命题由甲方统一安排。
(六)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采取集体审查和评价的方式,依据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著作、已取得的专利、硕士论文及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报告等材料,给出成绩和评价结论。
联合培养博士生 研修计划
联合培养博士生研修计划
为了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我校与美国顶尖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
该计划旨在让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有机会到美国合作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修。
博士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选择优秀博士生赴美国合作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修。
在访学期间,博士生可以充分利用美国高校的学术资源开展研究工作,接受美国导师的指导。
2. 博士生返回我校后,可保留美国高校导师作为联合培养导师。
两校导师将共同指导博士生完成剩余的课程和论文工作。
3. 双方学校承认对方的课程学分,博士生返回后可以申请抵免部分课程。
4. 博士生满足两校的毕业要求后,可同时获得两校颁发的博士学位。
5. 两校导师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为博士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平台。
通过该联合培养计划,博士生可以在多个高水平机构接受培养,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这对加强我校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交流,推进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派研究生项目中的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为有志于申请该项目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国家推出了公派研究生项目。
该项目通过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促进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二、项目简介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是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为我国博士生提供在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研究的机会,提高其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1.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采用“1+1+2”或“1+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高校完成第一年学业后,赴国外高校进行为期1-2年的学习和研究,最后再回到国内高校完成剩余学业。
2.合作高校:项目合作高校包括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3.资助政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为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国际往返旅费等资助,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三、申请条件1.学术要求:申请者需为国内高校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2.语言要求: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通过国外合作高校的语言测试。
3.成绩要求:申请者在国内高校的博士阶段成绩需达到优良水平。
4.年龄要求:申请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四、申请流程1.了解项目:申请者需详细了解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合作高校、研究领域、资助政策等。
2.选择合作高校:申请者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合作高校。
3.准备申请材料:申请者需准备包括个人简历、成绩单、研究计划、推荐信等在内的申请材料。
4.提交申请:申请者按照项目要求,将申请材料提交至国内高校研究生院。
博士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本)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环境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2.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身心健康。
2)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和文章撰写,具有良好国际视野。
3)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工作。
3.培养方式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本)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
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为了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鼓励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和跨学科博士课题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以下6个:1. 水污染防控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 水化学与环境功能材料3. 城市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4. 大气污染形成机制与防控5. 区域环境污染防控与生态工程6. 环境系统模拟预测与规划管理4.培养年限硕博连读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
本博连读生培养年限一般为4~5年,本科为本校的直博生若已在本科期间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并提前进入研究课题的,培养年限可以为4年。
浙江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简介(
浙江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简介(2019/20)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 和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城大」) 两校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具体细节如下:1.学术范畴∙两校已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领域。
2.招生对象及选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采取申请审核制,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从城大与浙大相关学科统招的博士研究生中择优选拔,具体选拔程序及人数须由双方共同参与确定。
硕博连读生转博后也可参加联合博士培养项目。
如申请人同时获得城大和浙大博士研究生资格,将享受城大的全额奖学金。
3.学习地点与安排∙联合博士培养项目的修读年限一般为五年。
原则上学生第一学年在浙大修读并完成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二至第五学年按以下学习模式分别在浙大、城大及城大深圳研究∙经两校双方同意,学生修课所得学分可获两校互相承认。
若有需要,两校的导师可安排学生在浙大或在香港城大一段时期修课或做研究。
另外城大的老师也可到深圳研究院授课,以协助学生达致两校的课程要求。
∙学生必须达致两校的培养计划和学术水平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可申请授予学位。
4.培养方式∙学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浙大及城大各指派一名教师作为导师。
∙学生的培养计划,包括专业课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学位论文选题,由两校导师共同商讨决定。
∙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由两校成立的督导小组(Qualifying Panel)跟进其学习进度。
督导小组的基本成员包括两校的导师(Supervisors)。
5.资格考试∙学生被取录进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课程后,必须于指定时间内通过城大的资格考试(qualifying examination)。
此为城大其中一项毕业要求,为能通过的学生将被要求退出课程。
6.博士生学术论坛∙香港城市大学定期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合资格学生可获得资助,包括交通、住宿等。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需于学习期间最少出席一次,论坛的报名详情请留意城大周亦卿研究生院每年的公布。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这种形式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可以从国际间引进更多的优秀研究生资源,促进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是指公派研究生项目和我国高校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有双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研究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资源,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要想有效地开展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
高校需要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联合培养博士生方面的具体合作内容、责任分工和资源共享机制。
双方高校还需要建立起定期交流的机制,及时沟通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研究进展,保证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质量和进度。
高校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需要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来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引进国际知名的学者和科研团队,建立起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研究水平的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还应该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不仅要求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求研究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学科能力。
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开设国际化课程、提供国际化交流机会等,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学位人才。
第二篇示例: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随着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成为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逐渐受到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睐。
博士联培计划书
博士联培计划书背景介绍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为了促进教育界的跨国合作与交流,各国纷纷推出了各类联合培养计划,以提升各国教育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
我国也积极参与了这一潮流,倡导开展博士联培计划,与国际一流大学合作,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博士研究生。
目标与意义博士联培计划旨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研究方法,提高我国博士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前沿研究项目,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同时,博士联培计划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实施方案1. 选派目标我国将选派优秀本硕研究生赴国际一流大学参与博士联培计划。
选派对象主要从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潜力的研究生中选拔,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学术基础。
2. 合作伙伴选择我国将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博士联培计划。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合作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实力;•合作大学的专业特色和研究领域;•合作大学的教学与研究资源;•合作大学与我国高校的合作历史及成果。
3. 培养计划制定根据合作伙伴的特点和我国研究生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前期准备和语言培训:为选派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语言培训,使其适应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的需要;•课程学习:通过合作大学的课程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学科课程,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领域专业知识;•科研训练:安排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并指导其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学术交流: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回国研究:协助研究生在联培期满后回国继续研究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培养成果评估从研究生选派开始,联培期间以及回国后,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培养成果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术成果:参考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参加的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研究生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学位授予:合作大学是否授予研究生博士学位。
吉林大学公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研修计划书
国内导师签字/Signature of domestic supervisor:
Date(yy/mm/dd):
国外导师签字/Signature of hosting foreign supervisor:
Date(yy/mm/dd):
College
所学专业
Major
国内导师
Domestic supervisor
留学国别
Hostingforeign country
留学国外大学
Hosting foreign
University
留学院系
Hosting faculty or department
国外导师
Hosting foreign supervisor
科研工作时间安排/Time schedule for the plan
回国后续工作介绍/Work introduction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拟留学院校在此学科领域的水平优势/Level and advantage of the hosting institution on the project
研究领域
Area of research
学习期限/Duration of study
科研课题背景介绍/Background
申请人科研准备工作概述/Scientific preparations of the applicant
出国学习预期目标/Expected goals
科研方法/Research methods
性别gender出生日期dateofbirthyymmdd所学专业major留学国别hostingforeigncountry留学院系hostingfacultyordepartment研究领域areaofresearch所在学院college国内导师domesticsupervisor留学国外大学hostingforeignuniversity国外导师hostingforeignsupervisor学习期限durationofstudy课题研究项目researchproject题目title科研课题背景介绍background申请人科研准备工作概述scientificpreparationsoftheapplicant出国学习预期目标expectedgoals科研方法researchmethods科研工作时间安排timeschedulefortheplan回国后续工作介绍workintroductionafterreturningtochina拟留学院校在此学科领域的水平优势levelandadvantageofthehostinginstitutionontheprojectreferences国内导师签字signatureofdomesticsupervi书
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介绍【模板】
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介绍一、简介“中美富布赖特项目”是中美两国政府间重要的教育交流项目,由中国教育部与美国国务院共同负责管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和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负责实施。
富布赖特项目在派遣美国学者来华任教的同时,每年也接收中国学者赴美研修,该项目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中美教育交流协定,受教育部委托,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将继续选派中国大学优秀博士生参加中美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Ph.D),赴美国有关高校研修。
二、协议内容1.协议名额: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人/年2.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联合培养博士生: 留学期限为10个月(资助期限为10个月)3.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历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4.资助内容该项目留学人员往返国际旅费由国家留学基金负担;在外生活费奖学金由中美双方共同负担。
三、申请条件1.申请人应符合《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申请人应符合“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子项目规定的其他申请条件:①应是各项目院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
暂不受理正在境外学习或工作的人员的申请。
②应在过去四年内没有在美留学和长期研究的经历。
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人员,回国后至少工作五年以上方可申请。
③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
候选人应为项目院校全日制在读博士生(不含委托培养生及定向生),且已完成第一年基础课程,并与导师一起确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建议;或为硕博连读生/直博生,且已完成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并已确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建议。
联合培养博士学习计划
联合培养博士学习计划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联合培养博士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
联合培养博士旨在让学生在两所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结合两校的优势资源,获得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计划将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合作,为我校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提供联合培养的机会。
通过本计划,学生将在两校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获得两校的博士学位。
这将为学生提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学术环境和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有助于我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本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深厚学术素养、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学术问题;2.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学科领域内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3. 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能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出色表现;4. 具备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在学术机构和企业中工作的能力。
三、培养计划1. 学习阶段第一年:在本校完成必修课程学习,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课题。
第二年至第三年:到UCLA进行学习和研究,参与课题研究并进行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
第四年:在本校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工作,取得本校和UCLA的博士学位。
2. 指导教师学生在两所院校均有指导教师,两校指导教师需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定期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
3. 学术交流学生在两校期间需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增进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4. 论文撰写和发表学生在两校期间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并根据学术规范进行发表,为学术界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书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书
一、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大学与大学联合培养工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博士生计划
2. 培养单位:大学与大学
3. 专业设置:工业技术与管理
4. 定额计划:每年招收3-5名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是联合培养具有深入理论基础和广泛实践应用能力的工业技术与管理学科的高级人才。
培养对象主要面向产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三、培养规划
1. 培养模式:两校轮流招生,研究生学习阶段在联合培养导师分配的单位就读,毕业则由联合培养单位共同授予学位。
2. 培养期限:标准期限为3-4年。
3. 课程设置:共同必修课和不同阶段选择课程。
4. 论文指导:由联合培养导师组合指导,论文可在企业开展。
5. 学位评定:符合要求由两校教授小组共同评定通过授予博士学位。
四、资源保障
两校将在人员、场地及基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共同打造优秀的培养环境。
五、管理保障
两校将成立联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预期效果
本计划将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有广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书到此为止。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培养目的、培养规划、资源保障、管理保障以及预期效果等主要部分。
如有需要,详细内容可持续完善。
csc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计划
csc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计划CSC(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中国和外国高校之间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计划。
该计划为中国博士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同时,也为国外高校提供了与中国顶尖学术机构合作的机会,促进国际学术合作和人才培养。
在CSC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计划中,学生将有机会在中国和国外高校学习,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术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该计划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一、申请条件1. 申请者必须为中国籍学生,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其他相关的申请条件;2. 申请者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意愿,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3. 申请者需要在国外高校有合适的导师和研究领域,同时也需要在中国高校有合适的导师和研究领域;4. 申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以便在国外高校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学习计划1. 申请者在中国高校学习阶段:申请者将在中国高校进行一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与中国导师和团队合作,了解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的国际合作项目做好准备;2. 申请者在国外高校学习阶段:申请者将在国外高校进行一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与国外导师和团队合作,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了解国外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学习国外先进的学科理念和方法,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术水平;3. 申请者导师在国内和国外的指导:在整个学习计划过程中,申请者将得到中国和国外导师的指导和支持,帮助申请者解决学术问题,指导申请者的研究工作,促进申请者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三、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2. 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4.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联培博士学习计划
联培博士学习计划作为一名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计划对于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
学习计划要符合学校制定的规定,而且要根据博士研究方向和个人特点量身定制。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学习计划。
一、课程设置1.中国学校阶段课程。
要求中国学校在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习期间开设一定的学术课程,包括对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等课程。
此外,还要开设涉及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科技伦理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视野和认知水平。
2.海外学校课程。
要求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外学校学习期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课程,包括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国外研究生和学者的学术成果、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认知水平。
二、学术研究1.中国学校阶段研究。
在国内阶段,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和导师的指导,完成独立科学研究工作,包括选题、插入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
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以获取博士学位。
2.海外学校研究。
在海外学校学习期间,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讨论活动,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与国外导师、同学和学者活跃地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三、实践环节1.实习生兼课题研究。
在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期间,学生应参加学校的实习活动, 在企业或研究机构完成一定时间的实践工作,结合实践中的科研课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2.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学习期间,学生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与国内外导师、同学、学者和企业人员进行广泛的联系交流,积极争取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积极争取国内外的学术实习和合作基地,开拓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平台。
通过在中国和国外高校的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实践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csc联合培养博士学习计划
csc联合培养博士学习计划一、培养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强高等教育方面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有幸得到中国和美国两国科研机构的资助,获得了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机会。
这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习计划旨在培养我在国际化背景下的科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我能够熟练掌握国际主流的科研方法和技术,并具备较强的领导与创新能力。
通过此次学习,我将能够对于我所从事的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广泛的视野,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学习目标1.全面学习和掌握国际主流的科研方法和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和开展高水平的科研课题;2.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使自己能够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毫无障碍地进行沟通和交流;3.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科研环境和科技管理机制,为今后国际化的科研工作和国际合作做好准备;4.在联合培养机构取得学术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和获得科研项目资助;5.达到在领域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水平,并获得高水平的评价和认可。
三、学习计划1. 学习内容和方式(1)在美国学习期间,我将选择最有影响力且最相关的课程,包括前沿科研技术、跨文化交流、国际科研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这些学习,我将全面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在中国学习期间,我将参与导师指导的研究课题,并与合作导师一起进行科研实验和数据分析。
同时,我还将参与国内学术活动和国际合作项目,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交流能力。
在中国的学习期间,我将主要围绕着国内的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进行学习和实践。
2. 学习时间安排(1)在美国学习期间,我将计划在学校学习两年时间,并在第三年进行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学术交流活动。
期间我将积极参与实验课题和国际学术活动,为我将来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Study Plan for Joint Training Student
姓名/Name 学号/Student ID
性别/Gender 出生年月日/Date of birth
(yy/mm/dd)
所在学院/College 所学专业/Major
国内博导/Domestic supervisor 留学国别/Host foreign country
国外留学院/Host foreign institution 留学院系/Host faculty or department
国外博导/Host foreign supervisor 研究领域/Area of research
学习期限/Duration of Study
months (from ( yy/ mm/) to ( yy/ mm/)
研究课题名称/RESEARCH TITLE :
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THE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 AND LEVEL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AT HOME AND ABROAD:
申请人国内科研准备工作概述THE SUMMERY OF THE RESEARCH PREPARATION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出国学习预期目标THE AIM AND EXPECTATION OF THE RESEARCH:
研究具体实施方法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where required):
科研工作时间安排THE ARRAGEMENT OF THE RESEARCH WORK:
回国后续工作/学习计划THE STUDY/WORK PLAN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国内导师签字SIGNATURE OF DOMESTIC SUPERVISOR:
Date(yy/mm/dd) :
国外导师签字SIGNATURE OF HOST FOREIGN SUPERVISOR:
Date(yy/m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