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与形态学的淋巴结图像分割
( S u n Ya t - s e n Un i v e r s i t y Ca n c e r C e n t e r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0 8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L y mp h n o d e s a r e a n i mp o r t a n t o r g a n o f t h e h u ma n b o d y i mmu n e r e s p o n s e . T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ng a e s o f
述算 法对与周 围组织有粘连但 目标与背景的灰 度级相 差较 大的淋 巴结图像 的分割效果较好 。 关键词 最大类 间方差 , 数 学形 态学, 淋巴结图像 分割, 增强处理 中图法分类号 T P 3 9 1 文献标识码 A
Ly mp h No de I mag e S e g me nt a t i o n Al g o r i t h m Ba s e d o n Ma x i mal Va r i a n c e Be t we e n - c l a s s a nd Mo r p ho l o g y
b e t we e n - c l a s s a n d mo r p h o l o g y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t o s e g me n t l y mp h n o d e .Ma x i ma l v a r i a n c e b e t we e n - c l a s s me t h o d wa s u s e d t o o p e r a t e b i n a r y e n h a n c e me n t p r o c e s s i n g f o r t h e o r i g i n a l i a g m e .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r p h o l o g y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o t d o b o u n d ry a c o r r e c t i o n f o r b i n a r y i ma g  ̄ Er o s i o n a d n e x p a n s i o n o p e r a t i o n wa s u s e d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 t a r g e t a r e a c o n n e c t e d wi t h e x c e s s is t s u e a f t e r b i n a r i z a t i o n . I n t h e e n d , u s e f u l l y mp h n o d e i t s s u e wa s b e t t e r e x t r a c t e d . Ex p e r i me n t l a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e h p r o p o s e d me t h o d c a i 1 g e t b e t t e r s e g me n t a t i o n e f f e c t f o r 1 m p y h n o d e i ma g e s wi t h s u r r o u n d i n g t i s — s u e a d h e s i o n s a n d l rg a e r g r a y l e v e l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t rg a e t a n d b a c k g r o u n d . Ke y wo r d s M a x i ma l v a r i a n c e b e t we e n - c l a s s , a t M h e a t m i c a l mo r p h o l o g y , Ly mp h n o d e i ma g e s e g me n t a t i o n , En ha n c e me n t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
值算法进行迭代处理 ,当两类之 间方差最 大时即为最佳 变化 阈值 T 。实验 结果表 明,该方法可 准确快速地确 定图
像 变化检测 的最佳 阈值 ,实现 变化 区域提取 的 自动化 。
关键词 :变化 阈值;最 大类 间方差 ;C均值 ; 自动提取
中图分类号 :T 7 1 P 5 文献标志码:A
基 于最大 类 间方差准 则 的变化 区域提取
孟 瑜 一,赵 忠 明 ,柳 星春 。 ,汤 泉 2 ,
(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10 0 ; 1 0 1 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 0 3 ; 0 0 9
r
3 .国家遥 感中心航 空遥 感一 部 ,北京 10 7 0 06) 摘要 :针对 不同时相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研究 中变化 区域 的 自动提取 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 文提 出一种基 于类 间最 大方差准 则, 利用 c均值 算法 自动确定变化 阈值 的方法。该方 法中将 变化 区域提取 问题转化 为两类之 间的分 类问题 ,利用 C均
A u o a i t a to fCha e g o s d o t m tcEx r c i n o ng d Re i nBa e n
M a i l ra c t e . l s x ma i n eBe we n C a s
ME u ,,Z NG Y . HAO Z o gmig ,L U n .h n , h n . n I Xigc u 3 G a Qu n,
( .n tue f e oeSnig p l ain C iee cd m cec , e i 0 1 1C ia 1Is tto R m t esn A pi t , hns A a e yo i eB in 10 0 , hn ; i c o fS n jg 2 G a u t U iesyo hn s A a e yo cecsB in 0 3 , hn ; . rd ae nvri fC iee cd m fS i e, e i 1 0 9 C ia t n jg 0
otsu算法——图像分割
背景比例:
像素点总数:
前景和背景概率之和:
平均灰度值:
类间方差:
将公式(4)和(5)带入(6)可以得到等价公式:
核心代码:Histogram[data[i*srcimage.step + j]]++;//step指向每行的字节总量,date访问每个像素的值for (int i = 1; i < 255 ;i++)//从1开始遍历,寻找最合适的值{//每次遍历前需要初始化各变量w0 = 0; u0 = 0; w1 = 0; u1 = 0;for (int j = 0; j <= i; j++)//背景部分各值计算 { w0 += Histogram[j]; //背景部分像素点总数 u0 += j*Histogram[j]; //背景部分像素总灰度和 } u0 = u0 / w0; //背景像素平均灰度 w0 = w0 / number; //背景部分像素点所占比例}double varValueI = w1*w2*(u1 - u2)*(u1 - u2); //类间方差计算
算法过程:(1)设K(x,y)=f(x,y)/g(x,y)为像素点的 斜率,其中f(x,y)为点(x,y)的灰度值, g(x,y)为点(x,y)周围点的平均值。 (2)设阈值t1,t2将二维直方图分为A、B、 C三个区域。其中B区域代表前景和背 景像素点部分,而A、C代表边界点和 噪声点部分。
算法过程:(1)对于图像I(x,y),将前景与背景的分割阈值设为T。(2)将属于前景的像素点的个数占整个图像的比例设为w0,其平均灰度设为u0。(3)将属于背景的像素点的个数占整个图像的比例设为w1,其平均灰度设为u1。(4)图像的总平均灰度设为u,类间方差设为S。 假设图片的大小为M*N,图像中像素灰度值小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为N0,像素灰度大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为N1。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q = k + t; if (q < 0) //越界处理 q = 0; if (q > 255) q = 255; total = total + pixelNum[q]; //total为总和,累计值 } pixelNum[k] = (int)((float)total / 5.0 + 0.5); //平滑化,左边2 个+中间1个+右边2个灰度,共5个,所以总和除以5,后面加0.5是用修 正值 } //求阈值 sum = csum = 0.0; n = 0; //计算总的图象的点数和质量矩,为后面的计算做准备 for (k = 0; k <= 255; k++) { sum += (double)k * (double)pixelNum[k]; //x*f(x)质量矩,也就是 每个灰度的值乘以其点数(归一化后为概率),sum为其总和 n += pixelNum[k]; //n为图象总的点数,归一化后就是累积概率 } fmax = -1.0; //类间方差sb不可能为负,所以fmax初始值为-1不影响 计算的进行 n1 = 0; for (k = 0; k < 255; k++) //对每个灰度(从0到255)计算一次分割 后的类间方差sb { n1 += pixelNum[k]; //n1为在当前阈值遍历前景图象的点数 if (n1 == 0) { continue; } //没有分出前景后景 n2 = n - n1; //n2为背景图象的点数 if (n2 == 0) { break; } //n2为0表示全部都是背景图象,与n1=0情 况类似,之后的遍历不可能使前景点数增加,所以此时可以退出循环 csum += (double)k * pixelNum[k]; //前景的“灰度的值*其点数”的 总和 m1 = csum / n1; //m1为前景的平均灰度 m2 = (sum - csum) / n2; //m2为背景的平均灰度 sb = (double)n1 * (double)n2 * (m1 - m2) * (m1 - m2); //sb为类
数字图像处理项目实例
工程实例 2.阈值分割 本例采用判别分析法(Otsu法)确定分割阈值为112,分割
效果如图11-9所示。
图11-9 阈值分割
工程实例 3.形态学处理 由图11-9可知,经阈值分割的图像中,还包含一些较大的
噪声。这里采用形态学方法去除这些较大的噪声。具体做法 是用3×3的结构元素对图11-9进行两次腐蚀操作,处理结果 如图11-10所示。
工程实例
(2)对数变换增强。对数变换将窄带低灰度输入图像值 映射为宽带输出值。基数越大,低灰度增强效果越好,高灰度 区域压缩能力越强。不同参数值增强结果如图11-17所示。
工程实例
图11-17 不同(1+r)值的增强结果
工程实例 不同(1+r)值的增强图像评价结果如表11-2所示。
工程实例 利用上述方法,对图11-18(a)所示的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去
工程实例
图11-14 遥感图像去雾流程图
工程实例
1.参数选择与 DCP算法处理 经过大量观测与统计,在大部分无雾图像的无天空区域, 像素中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存在极低的亮度值。为了更好地 实现遥感图像去雾,需对参数窗口大小Ω(x)、透射因子t(x)的 下限值t0和大气光线A 进行最佳值选择。本实例优先使用 Ω(x)=5、t0=0.1和 A=215/255进行 DCP去雾,去雾前后的图像 分别如图11-15(a)、(b)所示,可见去雾后的图像比原始图像更 清晰,但存在亮度失真问题,仍需进一步处理。
工程实例 细胞计数和细胞面积统计结果如图11-12所示。
图11-12 细胞计数及面积统计
工程实例
6.小结 细胞计数是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当拍摄的图像中细胞和细胞液颜色差别明显时,判别分析法 通常能估计一个好的阈值,将二者良好分开。细胞通常存在 粘连现象,通过形态学腐蚀可去掉一些粘连程度较轻的连接 细胞,但对多个粘连紧密的细胞,这种方法并不一定有效。最 后,简单将区域像素数大于1000的细胞认为是两个细胞,虽简 化了处理过程,但在一些情况下,容易造成计数错误。
otsu阈值最大类间方差法
Otsu阈值最大类间方差法是一种确定阈值的算法,通过将图像分成前景和背景两部分,以最大化这两部分之间的方差。
这种方法是在判决分析最小二乘法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的。
具体来说,Otsu算法首先基于直方图得到每个分割特性值的发生概率,并以阈值变量将分割特征值分为两类。
然后,算法计算出每一类的类内方差及类间方差,选取使类间方差最大或类内方差最小的阈值T作为最佳阈值。
当目标与背景的大小比例悬殊时,类间方差准则函数可能呈现双峰或多峰,此时效果不好。
但总体来说,Otsu阈值最大类间方差法在图像分割、二值化等方面具有高效性,且该算法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
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算法的脊椎椎体提取方法
第 6期
2 0 1 4年 2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0 1 . 1 4 No . 6 F e b.2 01 4
1 6 7 1 —1 8 1 5 ( 2 0 1 4 1 0 6 — 0 2 2 2 — 0 4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 n e e i f n g
建模中的一项重要的成像技术。它能够直接作出横 断面 、 矢状面、 冠状 面以及各种斜面的体层 图像 , 不 会 出现其 他成 像 如 C T( c o mp u t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 产 生 的 伪影 ; 不需注射造影剂 ; 无 电离辐射 , 对机体没有不 良影 响 。MR I 对 检 测脑 内血 肿 、 脑外血肿、 脑肿瘤、 颅内动脉瘤 、 动静脉血管畸形、 脑缺血 、 椎管内肿瘤、 脊髓空 洞症 和 脊髓 积 水 等颅 脑 常见 疾 病 非 常有 效… , 同时对腰椎椎 间盘后 突、 原发性肝 癌等疾病 的诊 断也 很 有 效 。正 因为 MR I 对 于 上 述 软 组 织 具
准确提取 脊椎 椎体 区域 , 提 出了一种基 于区域 生长算 法 的脊 椎椎体 提取方 法。通过 最大类 间方差 法求得到 自适应 阈值代 替 传统 区域 生长 算法 中的手动阈值 , 再结合 中值滤波算 法对原始 图像进行预处 理 , 避 免 了传统 区域 生长算 法手动 阈值 造成 的过
分 割, 或者欠分 割等现象 ; 并有效抑制 MR I图像 噪声 , 使椎体 区域 内像 素变化更为缓和, 弥补 了传统 区域生长在 MR I图像椎体
模 的椎体提取方法 , 它基于区域生长分割方法 , 结合 了中值滤波算法 以及最大类 间方差法 , 将其用于提 取三维建模前的 M R I 图像中的脊椎椎体 , 取得了满 意的效 果 。
巡检机器人中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系统
巡检机器人中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系统摘要:巡检机器人能自动识别仪表设备的状态,先准确定位图像中的仪表设备,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关键词:巡检机器人;仪表读数识别;指针提取巡检机器人主要在户外工作,仪器识别算法需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光照和天气情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最大类间方法,解决了由光照或镜面反射引起的仪器图像过亮或过暗时指针提取问题;提出基于Hough变换的指针角度计算方法,推导了指针角度与仪表读数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指针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一、仪表识别算法概述变电站的仪表多数安置在室外,巡检机器人采集的仪表图像通常受到环境的影响。
现有的识别算法为,利用仪表表盘的形状特征,通过模板匹配或椭圆拟合确定仪表表盘在图像中的基本位置及区域范围。
其算法虽具备一定实时性和鲁棒性,但并不适用于巡检机器人采集到的变电站仪表图像。
这是因变电站设备结构复杂,在机器人采集到的图像中,背景紊乱,并不仅包含仪表区域,还同时囊括了其它设备。
在指针识别方面,通常在获取仪表表盘的子图像后,再使用多种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仪表指针的位置及指向方向。
另外,智能机器人能自动实现对仪表设备的状态识别,必须进行仪表设备在图像中的准确定位,在这基础上,实现仪表读数的自动识别。
二、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1、指针区域提取。
在仪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受仪器玻璃的光照条件或镜面反射的影响,很难提取仪器指针等特征信息,从而影响仪器的读数识别。
因此,在提取指针区域前,需要去除噪声,增强高通图像。
为后续指针中心线的精确提取提供清晰的图像,从而提高仪器识别的精度。
1)表盘图像去噪。
由于仪器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可采用图像平滑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对仪器图像质量的影响。
如果平滑窗口太大或太小,仪器图像的细节将变得模糊或边界轮廓将被破坏。
本文采用5*5方形窗口的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不仅达到了去噪的目的,而且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2)高通增强。
模式识别(第九章2010)
方法:
可分性不仅和类内距离有关,还和类间距离有关。 可靠的方法是:希望类间散射大,各维的方差小,∴ 设计判别准则
J (x j ) u T Sb u j j u S wu j
T j
u T Sb u j j
j
由Sw、Sb共同来刻化变换后的分量的可分性
j是Sw的第j个本征值,实际就是第j维方差。
注意:采用K-L作为样本分类的特征提取时,要特别
注意尽可能保留不同类别的样本分类鉴别信息。若
仅考虑准确地提取原来样本的主成分,有时不一定
有利于分类的鉴别。
9.5
利用类平均向量提取判别信息
吸收类均值向量带来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 为了使变换后的低维空间尽可能多的保持原有 的分类信息,需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类均值向量包 含的大量分类信息,以便更有效提取特征,即需寻 找“最好”的K-L坐标系。
实质上保留了原样本中方差最大的特征成份,突出
了差异性。
j E[C ]
2 j
2 j
除了使用x的自相关阵Rx的本征矢量构成正交变 换矩阵来实现均方误差最小的K-L变换外,还可用x 的协方差阵x的本征矢量构成正交变换矩阵,使均
方误差最小, 即:
E[( x m)( x m)T ]
C T x
j 1, 2,..., D
即C的各量为: c j T x j
其中: T [ j (t1 ), j (t2 ),, j (tD )]T j
∴ C就是随机向量x的一个正交归一化变换的 结果,C的每个值都是选出来的特征。
∵K-L变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展开系数ci 互 不相关,即要求:
a [c1 , c2 ,..., cm ]T
迭代阈值法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之一是图像识别, 而图像分割是图像识别工作的基础。
图像分割是指把图像分解成具有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而且基本的问题,分割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视觉系统的性能。
因此从原理,应用和应用效果的评估上深入研究图像分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图像分割的基本知识。
图像分割的算法有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法,区域分割等,本设计重点介绍了基于最小点阈值方法,基于最优阈值分割方法,基于迭代图像分割方法,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图像分割法的原理和他们的MATLAB的实现代码与运行结果。
关键词:图像分割;MATLAB;阈值分割;1 课程设计目的 (3)2 课程设计要求 (3)3 相关知识 (3)3.1 图像分割的概述 (3)3.2 阈值分割的基本原理 (4)3.3 阈值分割方法的分类 (5)3.3.1 基于点的全局阈值方法 (6)3.3.2 基于区域的全局阈值方法 (6)3.3.3 局部阈值法和多阈值法 (6)4 程设计分析 (6)4.1 基于迭代的方法实现图像切割 (6)4.2 最大类间方差的方法实现图像切割 (7)5 程序设计 (8)5.1 程序简单介绍 (8)5.2 程序代码 (8)6 结果与分析 (11)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迭代阈值法1 课程设计目的本设计的课题任务是掌握图像阈值分割算法研究,实现对图像的分割。
了解图像分割的应用及基本方法,理解阈值化图像分割原理,理解三类典型的阈值化分割算法,并利用之进行图像分割,给出实验结果并做出分析。
2 课程设计要求⑴查阅相关资料;⑵理解基于各像素值的阈值分割算法,基于区域性质的阈值分割算法, 基于坐标位置的阈值分割算;软件编程实现利用基于各像素值的阈值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要求完成如下内容:包括极小值点阈值、最优阈值、迭代阈值,基于最大方差的阈值,基于最大熵的阈值等方法,利用之实现图像分割,这里的图像可以针对核磁共振图像⑶用MATLAB实现,并观察各算法之间的区别。
图像二值化阈值选取常用方法汇总
图像二值化阈值选取常用方法最近在公司搞车牌识别的项目,车牌定位后,发现对车牌区域二值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字符切分的过程,所以就想把常用阈值选取方法做一个总结。
图像二值化阈值选取常用方法:1.双峰法。
2.P 参数法。
3.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 、大津法)。
4.最大熵阈值法。
5.迭代法(最佳阈值法)。
1.双峰法在一些简单的图像中,物体的灰度分布比较有规律,背景与目标在图像的直方图各自形成一个波峰,即区域与波峰一一对应,每两个波峰之间形成一个波谷。
那么,选择双峰之间的波谷所代表的灰度值T 作为阈值,即可实现两个区域的分割。
如图1所示。
2.P 参数法当目标与背景的直方图分布有一定重叠时,两个波峰之间的波谷很不明显。
若采用双峰法,效果很差。
如果预先知道目标占整个图像的比例P ,可以采用P 参数法。
P 参数法具体步骤如下:假设预先知道目标占整个图像的比例为P ,且目标偏暗,背景偏亮。
1)、计算图像的直方图分布P(t),t=0,1,.....255。
2)、计算阈值T ,使其满足0()*Tt p t Pm n =-∑最小。
P 参数法一般用于固定分辨率下,目标所占整个图像比例已知的情况。
3.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Otsu 于1979年提出的,是基于整幅图像的统计特性实现阈值的自动选取的,是全局二值化最杰出的代表。
Otsu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某一假定的灰度值t 将图像的灰度分成两组,当两组的类间方差最大时,此灰度值t 就是图像二值化的最佳阈值。
设图像有L 个灰度值,取值范围在0~L-1,在此范围内选取灰度值T ,将图像分成两组G0和G1,G0包含的像素的灰度值在0~T ,G1的灰度值在T+1~L-1,用N 表示图像像素总数,i n 表示灰度值为i 的像素的个数。
已知:每一个灰度值i 出现的概率为/i i p n N =;假设G0和G1两组像素的个数在整体图像中所占百分比为01ϖϖ、,两组平均灰度值为01μμ、,可得概率:00=T ii p ϖ=∑11011L i i T p ωω-=+==-∑平均灰度值:00T i i ipμ==∑111L ii T i p μ-=+=∑图像总的平均灰度值:0011μϖμϖμ=+类间方差:()()()22200110101()g t ωμμωμμωωμμ=-+-=-最佳阈值为:T=argmax(g(t))使得间类方差最大时所对应的t 值。
大视场下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的快速提取
大视场下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的快速提取张瑞瑛;周萍;冯煦;李松;舒强【摘要】在线结构光三维测量中,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的提取是关键的一步.针对强背景光大视场下线结构光光条(长度约2 m)中心的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OI)的光条中心提取方法.首先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图像处理的ROI,再在此区域内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阈值分割并用灰度重心法提取中心. 结果表明:在Visual C++ 6.0平台上,处理一帧1 280×1 024大小的线结构光条图像大约用时47 ms,且光条中心提取精度高.这种提取中心的方法很好地减弱了大视场下强背景光的干扰,提高了光条中心提取速度.【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5页(P432-436)【关键词】线结构光;光条中心;感兴趣区域;最大类间方差法;灰度重心法【作者】张瑞瑛;周萍;冯煦;李松;舒强【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Abstract:In three-dimensional testing system s based on line-structured light,extracting the center of a line-structured light strip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s a key problem.To extract the center of line-structured light with a length of 2 meter in a large field of view and strong noise background,an exaction method based on region of interest(RO I)is proposed.Firstly,RO Ifor image processing is defined by using statistic method,then O tsu method is used for threshold segmentation and barycenter method is used to exact the center within RO I.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ng time of a 1 280×1 024 sized picture of a line-structured light was about 47 m s in Visual C++6.0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extraction was proved accurate.The proposedmethod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of strong background noise in large field of view and improves the extraction speed of line-structured light.Key words:line structured light;light stripe center;region of interest(RO I);O tsu method;barycenter method线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具有非接触、动态响应快、系统柔性好、测量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产品快速设计和加工质量控制、逆向工程以及自动控制等诸多领域[1]。
基于区域背景预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基于区域背景预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区域的背景预测算法,用于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来减小背景起伏对背景预测的影响,达到提高弱小目标检测性能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抗噪能力强,能检测出强对比度云层的空中背景中的红外小目标,是背景预测算法的一个重要扩展。
通过实际红外图像的实验表明,算法是有效的,具有很好的提取能力。
关键词:背景预测弱小目标目标检测引言实际应用中,红外成像都对应某种背景,可将成像背景分为地面背景、天空背景、海天背景以及太空背景,各种背景在通常情况下均可能存在各种干扰。
在天空背景下,干扰主要是天空中的云层杂波等,即所谓的“背景起伏”。
当目标距离红外探测器较远时,目标往往呈现为点或斑点状,面积小、形态特征弱,细节特征大部分丧失,只有灰度信息,因此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检测红外图像中的弱小目标,人们从背景出发提出基于背景预测的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方法,这一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和易实现性等优点,但是当背景起伏较大时,这一算法的检测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变化区域的局部背景预测的检测方法”,来减小背景起伏对背景预测的影响,使基于背景预测的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大大提高。
1 空中红外目标、背景的特性分析本文研究对象为远距离的空中目标,它主要包括飞机和飞行器。
此时目标在红外图像上呈现为一个小弱亮点或亮团,边缘模糊,只在其邻域内存在较高的对比度和信噪比。
天空与大部分云层构成了天空背景下的红外图像的主体,一般情况下它们的温度较低、亮度弱,有时也有较亮的云团,但其内部分布较为均匀,通常也将云层杂波的大部分归为背景,占据了红外图像的低频部分,但有时云层边缘起伏比较剧烈往往属于高频区域,容易给检测带来干扰,产生虚假目标,提高了虚警概率。
噪声主要与成像系统内部有关,其中主要是探测器产生的噪声,在图像中噪声之间在同一帧内和帧间没有相关性,表现为孤立点,其与背景也往往不相关,但是在单帧内可能与小目标有相似的特征,如高频,较小等。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图象分割和ROI区域的数字水印
.
概 述
中 的重 要 区域 , 而且 还 是 视 觉 掩 盖 的 重 要 指 标 . 以在 这 里 利 用 所
块 内 方差 来 表 示 块 内 的纹 理 特 征 . 如下 式 :
随着 网络 技 术 的 飞速 发 展 和 多 媒体 技 术 的 广 泛 运 用 .人 们 越 来 越 关 注数 字 产 品 的安 全 问题 . 因此 如 何保 护数 字产 品 已成 为 当前 研 究 的 一 个 热 门 课 题 , 字 水 印 (i t ae rig技 数 dg a w tr kn) il ma 术 是 解 决数 字媒 体 版 权 保 护 问题 的有 效 补 充 办 法 .数 字 水 印 的 早 期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用 于版 权 保 护 的鲁 棒 水 印上 .随 着 研 究 的 深 入 , 们 认 识到 , 字水 印在 多 媒 体 认 证 方 面 同样 有 很 好 的应 人 数 用 前景 . 在 文献 f 李 道 远 等早 在 2 0 l 呻 0 3年 曾提 出 一 种 基 于图 像 分 割 和 H S的 自适 应数 字 水 印 .在 他 的 论 文 中用 了 分 块 来 表 示 分 V 割 , 图像 分 块 后 对 每 个 子块 取 其 颜 色 和 纹 理 特 征 , 征 和 子 块 把 特 的位 置 一 齐构 成一 个 矢 最 , 聚 类 分 析 , 到 分 割矩 阵 。 在 这 里 做 得 他 假 定 图 像 的 m O 区域 在 图 像 的 中心 , 中 心块 越 远 , 要性 越 离 重 低 , 其 权 值 也 越 小 。其 缺 点 是 其 假 设 性 。 为在 一 副 图 像 中 可 而 因 能 存 在 n个独 立 区域 是 人 所 感兴 趣 的 .而 且 不 一定 在其 中 间 位 置 . 了弥 补 这 一 缺 点 , 文认 为 用 标 准 图像 分 割 的 方法 将 所 有 为 本 感 兴 趣 区域 都 提 取 出 来 ,然后 将 水 印分 别 嵌 入 到感 兴 趣 区域 和 非感 兴趣 区域 . 而增 加 水 印 的 鲁棒 性 。对 于 图 像 分 割 。 里 提 出 这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图像分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图像分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暕来 杨春玲(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哈尔滨 150001)摘要:在现代战争中,快速而有效的对攻击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对获取战争主动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从目标图像中准确的分割出目标。
在图像分割中,阈值的选取至关重要。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图像分割算法,并已在许多实时场合中采用。
为满足高速场合的要求,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 系列的FPGA实现类间方差的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能够实时稳定的对目标分割提取,分割效果良好。
关键词:图像分割;最大类间方差;FPGAImplementation of image segmentation systembased on Otsu methodWANG Jian-lai YANG Chun-l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Abstract: In the modern war, recognizing and tracking the target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acquiring war initiative. For the sake, it is necessary to segment the target from the image accurately. In image segmentation, threshold sel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Otsu’s method is an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image segmentation, and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in various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n implementation on FPGA of Altera's Cyclone II series for the BCVC (Between Class Variance Computation) of Otsu’s method is presented to meet these high speed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 can obtain a good performance of image segmentation.Keywords:Image segmentation; Maximum between class variance; FPGA引言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基本而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图像理解与模式识别的前提[1],在实际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基于OTSU处理不均匀光照图像改进算法研究
基于OTSU处理不均匀光照图像改进算法研究作者:刘明兴刘泽平李斌符朝兴孟含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0年第03期摘要:为解决不均匀光照下图像二值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的改进二值化算法,将图片分为明亮区域和阴暗区域两部分,分别计算两部分最大类间方差对应的阈值,通过分析阴暗区域特征,判断每一像素点位于明亮区域还是阴暗区域,从而确定每一点的阈值。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解决OTSU算法处理光照不均匀图像丢失信息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光照不均匀条件下的文本图像二值化处理,针对特殊情况较好,相对于其他算法适用性更强,本算法可通过提高OTSU算法的运算速度,缩减算法的运行时间。
该研究提取信息较为完整,可以作为字符识别及缺陷检测等工作的预处理方法,提高识别精度。
关键词:二值化; OTSU; 不均匀光照; 阈值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 全局阈值中图分类号: TP391.413文献标识码: A近年来,数字化图像技术在许多学科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
例如可以结合边缘检测对采煤沉陷、耕地作物绝产边界识别,结合快速行进方法完成风洞试验缺陷修复等[23]。
在对数字化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时,通过选取适当的阈值,将图像分为背景与目标,提取其中的特征和有效信息[45]。
作为图像处理的预处理手段,当背景光照均匀时,可以有效地过滤图像背景信息,不均匀光照的二值化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光照下的文本识别和QR码识别等[67]工作的速度和准确度。
对光照均匀的图片进行二值化处理时,使用全局阈值方法可以将图片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全局阈值方法主要有灰度平均值法、基于谷底最小值的阈值、迭代法、OTSU法等[89]。
其中,OTSU算法计算简单快速,受亮度和对比度影响较小,应用较为广泛。
例如基于OTSU算法和HU不变矩进行信号灯识别、生物组织损伤辨识等[1011]。
目前,改进OTSU算法多针对OTSU算法时间复杂度高、实时性差的问题,对OTSU算法运行速度进行改进,王玉银等人[1214]基于狼群优化或粒子群算法,提高了OTSU算法的运行效率。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在网上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但是我发觉似乎都是一样,而且一点注释都没有,如果光拿来用当然可以了,可是用一个算法不搞清楚里面的数学是件很遗憾的事情,我把OTSU的代码加上详细的注释,也算是对自己以后继续努力的一个鞭笞吧!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阈值将原图象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 csum, 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后景:用n2, sum-csum, m2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背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灰度当取最佳阈值时,背景应该与前景差别最大,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衡量差别的标准而在otsu算法中这个衡量差别的标准就是最大类间方差(英文简称otsu,这也就是这个算法名字的来源)在本程序中类间方差用sb表示,最大类间方差用fmax关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性能:类间方差法对噪音和目标大小十分敏感,它仅对类间方差为单峰的图像产生较好的分割效果。
当目标与背景的大小比例悬殊时,类间方差准则函数可能呈现双峰或多峰,此时效果不好,但是类间方差法是用时最少的。
最大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公式推导:记t为前景与背景的分割阈值,前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0,平均灰度为u0;背景点数占图像比例为w1,平均灰度为u1。
则图像的总平均灰度为:u=w0*u0+w1*u1。
前景和背景图象的方差:g=w0*(u0-u)*(u0-u)+w1*(u1-u)*(u1-u)=w0*w1*(u0-u1)*(u0-u1),此公式为方差公式,可参照概率论课本上面的g的公式也就是下面程序中的sb的表达式当方差g最大时,可以认为此时前景和背景差异最大,也就是此时的灰度是最佳阈值unsafe public int GetThreshValue(Bitmap image){BitmapData bd = image.LockBits(new Rectangle(0, 0, image.Width, image.Height), ImageLockMode.WriteOnly, image.PixelFormat);byte* pt = (byte*)bd.Scan0;int[] pixelNum = new int[256]; //图象直方图,共256个点byte color;byte* pline;int n, n1, n2;int total; //total为总和,累计值double m1, m2, sum, csum, fmax, sb; //sb为类间方差,fmax存储最大方差值int k, t, q;int threshValue = 1; // 阈值int step = 1;switch (image.PixelFormat){case PixelFormat.Format24bppRgb:step = 3;break;case PixelFormat.Format32bppArgb:step = 4;break;case PixelFormat.Format8bppIndexed: step = 1;break;}//生成直方图for (int i = 0; i < image.Height; i++){pline = pt + i * bd.Stride;for (int j = 0; j < image.Width; j++){color = *(pline + j * step); //返回各个点的颜色,以RGB表示pixelNum[color]++; //相应的直方图加1}}//直方图平滑化for (k = 0; k <= 255; k++){total = 0;for (t = -2; t <= 2; t++)//与附近2个灰度做平滑化,t值应取较小的值{q = k + t;if (q < 0) //越界处理q = 0;if (q > 255)q = 255;total = total + pixelNum[q]; //total为总和,累计值}pixelNum[k] = (int)((float)total / 5.0 + 0.5); //平滑化,左边2个+中间1个+右边2个灰度,共5个,所以总和除以5,后面加0.5是用修正值}//求阈值sum = csum = 0.0;n = 0;//计算总的图象的点数和质量矩,为后面的计算做准备for (k = 0; k <= 255; k++){sum += (double)k * (double)pixelNum[k]; //x*f(x)质量矩,也就是每个灰度的值乘以其点数(归一化后为概率),sum为其总和n += pixelNum[k]; //n为图象总的点数,归一化后就是累积概率}fmax = -1.0; //类间方差sb不可能为负,所以fmax初始值为-1不影响计算的进行n1 = 0;for (k = 0; k < 255; k++) //对每个灰度(从0到255)计算一次分割后的类间方差sb{n1 += pixelNum[k]; //n1为在当前阈值遍历前景图象的点数if (n1 == 0) { continue; } //没有分出前景后景n2 = n - n1; //n2为背景图象的点数if (n2 == 0) { break; } //n2为0表示全部都是背景图象,与n1=0情况类似,之后的遍历不可能使前景点数增加,所以此时可以退出循环csum += (double)k * pixelNum[k]; //前景的“灰度的值*其点数”的总和m1 = csum / n1; //m1为前景的平均灰度m2 = (sum - csum) / n2; //m2为背景的平均灰度sb = (double)n1 * (double)n2 * (m1 - m2) * (m1 - m2); //sb为类间方差if (sb > fmax) //如果算出的类间方差大于前一次算出的类间方差{fmax = sb; //fmax始终为最大类间方差(otsu)threshValue = k; //取最大类间方差时对应的灰度的k就是最佳阈值}}image.UnlockBits(bd);image.Dispose();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特征选择与提取
(3)离散度 离散度可以克服当两个类别均值相等时,不能有效区
分类别的局限,离散度表达式为:
当类别多于两个时,可以用平均离散度来衡量类别可 分性。
13
尽管离散度克服了类均值相等给归一化距离带来的 麻烦,但是并非最优的类别可分性度量,当样本的 分布存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的时候,离散度并不能 有效的反映可分性(b的可分性显然要高于a)
16
5.2 光谱特征选择
17
通过特征选择,可以强化最具可分性的光谱波段, 这里分为:光谱特征位置搜索和光谱距离统计。
光谱特征位置搜索:根据专家对特定地物的物理 化学性质和光谱特性分析,选择最具有排他性的 光谱特征波段。
光谱距离统计:在光谱可分性距离的统计准则下, 选择光谱波段子集,使得在某一个光谱可分性距 离统计准则下,其统计差异最大或者最优。
9
(2)类别间的归一化距离
根据费歇尔准则,分类时总是希望类内的离散度尽
量小,类间的离散度尽量大,那么根据这个定律,
可以作为相对距离的一个度量,度量的公式为归一
化距离:
d norm
| 1 2 1 2
|
10
11
当我们用这个距离公式衡量类别的可分性的时 候,存在这样的情况,无法衡量两类的差别:
1
问题提出?
当光谱维数增加的时候,特征组合形式成指数 倍增加,例如原始波段为N,优选后的光谱波 段是M,那么光谱特征组合数为:N!/(NM)!/M!。显然这个数目很巨大,直接导致了运 算效率下降,因此,如何优化光谱特征空间, 进行光谱选择非常重要。
2
该图列出了波段数增加时,不同的样本个数与 类别可分性的变化
光谱相关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光谱分辨率决 由包络线去除法调整的明矾石光谱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12期 光电工程V ol.35, No.12 2008年12月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c, 2008文章编号:1003-501X(2008)12-0063-04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孟瑜1, 2,赵忠明1,柳星春3,汤泉1, 2(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 国家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一部,北京 100076 )摘要:针对不同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研究中变化区域的自动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类间最大方差准则,利用C均值算法自动确定变化阈值的方法。
该方法中将变化区域提取问题转化为两类之间的分类问题,利用C均值算法进行迭代处理,当两类之间方差最大时即为最佳变化阈值T。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确定图像变化检测的最佳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提取的自动化。
关键词:变化阈值;最大类间方差;C均值;自动提取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志码:A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hanged Region Based onMaximal Variance Between-classMENG Yu1, 2,ZHAO Zhong-ming1,LIU Xing-chun3,TANG Quan1, 2( 1.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01,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3. First Aerial Remote Sensing Department,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Center, Beijing 100076, China )Abstract: Extracting changed areas from different images wa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change detec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method based on maximal variance between-class criteria and C-means algorithm was proposed. Changed area extraction was converted into a typical problem of two-category classification and could be solved by employing threshold strategy. The C-means algorithm is used to classify an image into two classes and obtained its best threshold when the variance between-class is maxim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 the best image change detection threshold and extract the changed areas quickly and accurately.Key words: change threshold; maximal variance between-class; C-means algorithm; automatic extraction1 引 言随着社会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各种活动每天都在改变着地表景观及其利用形式,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这种变化的速度。
因此,快速而有效地检测这些变化信息,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及其影响结果,对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随着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得到了飞速进步。
作为一门正在兴起、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遥感技术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序列性,可以提供进行地物感知和监测的多时相图像数据。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获取地物变化信息的过程称之为变化检测,在变化检测中阈值的选择起着关键作收稿日期:2008-06-19;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09-03作者简介:孟瑜(1981-),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工作是遥感图像处理。
E-mail:mengyu_irsa@光电工程 第35卷第12期 64 用,一般预知的选择方法都是根据人工经验给定。
阈值的自动确定一直是变化检测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变化检测的发展,图像分割中阈值的自动选择方法逐渐的应用到了变化检测中。
本研究将以最大类间方差为聚类准则,利用C 均值聚类法进行迭代处理,确定图像变化检测的最佳阈值,实现变化区域提取的自动化。
2 变化区域提取的原理按照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基本目标,需要解决从差异影像中将发生了变化的区域提取出来的问题,我们将这个问题称之为变化区域的提取。
具体来说,变化区域的提取就是要将差异影像中的像元分为两类——变化像元(ωc )类和未变化像元(ωu )类,判断每个像元属于哪一类并标上响应的类别标记,从而生成一幅将变化区域跟未变化区域区分开来的变化检测结果图。
因此,变化区域提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典型的两类识别问题,从而可以采用影像分类或影像分割中的方法加以解决。
其中阈值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假定差异影像中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像元值接近于0,而发生了变化的区域的像元值远离0,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可以将这两类像元区分开来,称这样的阈值为变化阈值。
变化阈值法所需的阈值个数为1或2,这取决于差异影像的类别,如果差异影像中的像元值只有正值,则只需1个阈值即可,如图1(a)所示;反之若差异影像中的变化像元值有正有负,则需要正负各一个阈值才能区分变化和未变化两类像元,如图1(b)所示。
Singh 指出变化阈值是由研究人员根据经验主观确定的或用统计方法推断得到的[3]。
一种经典的变化阈值确定方案是将变化阈值T 设定在距像元值的均值一定距离处,这一距离大小取为像元值分布标准偏差σ的倍数,即σa X T ±=,通常这一倍数a 由一个反复试错过程给出,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在倍数a 的选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容易导致变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较低。
同时,这样的试错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多次而且难以实现自动化处理,需要花费不菲的工作时间,从而会降低变化检测的效率。
为了解决经验方法可靠性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采用监督法来确定变化阈值。
从理论上来说,不同的变化类型所对应的最优变化阈值应该是不同的,采用监督方法可以对每种变化类型确定各自不同的变化阈值。
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研究者受数据条件的限制,无法预先获得足够数量的各种变化类别的典型训练样本数据,因此只能采用非监督方法,根据差异影像自身的特点,确定全局统一的变化阈值来确定提取变化区域。
3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算法介绍3.1 定义聚类准则函数由于变化区域提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典型的两类识别问题,即将其差异影像划分为变化类和未变化类。
因此,我们希望聚类结果使类间距离越大越好。
为此需构造能反映出类间距离的准则函数[4]。
假定灰度级直方图为连续的概率密度函数p (x ),变化区和未变化区的类间方差定义为[5]2o 2c c 2u u 2c u c 2o u u 2)()()(m m p m p m m p m m p T −−=−+−=σ (1)式中:∫=T x s p p 0u d )(,∫∞=T x x p p d )(c ,∫∞=T x x xp p m d )()/1(c c ,c c u u 0o d )(m p m p x x xp m +==∫∞,(a) 单阈值 (b) 双阈值(a) Single threshold (b) Dual-threshold图1 变化阈值个数与差异影像类别之间的关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threshold and the type of difference imageXh (x2008年12月 孟 瑜 等:基于最大类间方差准则的变化区域提取 65∫=Tx x xp p m 0u u d )()/1(。
使)(2T σ最大,得2/)(c u m m T +=,此时T 为区分变化区与未变化区的最佳阈值。
3.2 求解最佳阈值本研究中求解T 的过程采用C 均值法实现。
算法基本步骤如下:1) 选择2个模式特征矢量作为初始的变化类和未变化类聚类中心:)0(c z ,)0(u z 。
2) 将待分类的模式特征矢量集}{i x 中的模式逐个按最小距离原则分划给2类中的某一类,即:如果 ][min )(k ij jk ij d d =,N i ...,,2,1= (2) 则判 )1(+∈k j i x ω式中)(k ij d 表示i x 和)(k j ω的中心)(k j z 的距离,上角标表示迭代次数。
于是产生新的聚类)1(+k j ω)c u,(=j 。
3) 计算重新分类后的各类心c u,1)1()1(1==∑+∈++j x n z k j i x i k j k j ,ω (3)式中)1(+k j n 为)1(+k j ω类中所含模式的个数。
4) 如果)()1(k j k j z z =+)c u,(=j ,则结束;否则,1+=k k ,转至2)。
3.3 算法收敛性分析我们以欧式距离为例,简单的分析该算法的收敛性。
在上述算法中,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准则函数)(2T σ进行分类,但根据式(2)进行模式分划可使)(2T σ趋于变大。
设某样本i x 从聚类u ω移至c ω中,u ω移出i x 后的集合为u ~ω,c ω移入i x 后的集合为c ~ω。
设ωu 和ωc 所含样本数分别为n u 和n c ,聚类u ω、u ~ω、c ω和c~ω的均值分别为u m 、u ~m 、c m 和c ~m 。
显然有 )(11~u u uu m x n m m i −−−= (4) )(11~c c c c m x n m m i −+−= (5) 则这两个新的聚类的类间方差)~(2T σ与原来的两个聚类的类间方差)(2T σ的关系是 εσσ=−)()~(22T T (6) 因此,只需证明0<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