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神经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畜禽解剖生理神经系统ppt课件
![畜禽解剖生理神经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3ee879680203d8cf2f24cc.png)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三叉神经
混合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二、内脏神经
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叫做内脏神经,又称自主神经。 分布: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腺体
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
内脏运动神经与植物性神经的比较
区别点
躯体运动神经
支配效应器 骨骼肌
臂N丛
第4~6腰神经 第1、2荐神经
腰荐N丛
膈 颈、胸、前肢 肋间肌、腹肌和皮肤
神经系统
臂神经丛
第6~8颈N和第1、2胸N腹侧支 在斜角肌上、下两部之间穿出位于肩 关节的内侧。臂N丛上发出8支N:
肩胛上神经 肩胛下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分支中最粗大的神经
脑、脊髓荐部
神经纤维
节前纤维短 节后纤维长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分布范围
广泛
范围小
作用
对立统一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第二节 神经生理
神经系统在维持畜禽体各器 官系统平衡和畜禽体与周围环境 平衡统一中起重要的作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特点: 高度的整合性
调节方式: 反射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
2、小脑
位置: 大脑的后方,脑桥和延髓的
背侧,构成第四脑室的顶壁。
形态: 球形,纵切面呈树枝状,又
称髓树。
神经系统
3、大脑
位置: 小脑前方,覆盖着间脑和中脑。
11-神经系统-1 动物学课件
![11-神经系统-1 动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e1ae62700abb68a882fb87.png)
神经上行入脑,脑的信息也经脊 髓、脊神经到达身体各部
2、作为反应中枢 某些反射的初级中枢。例如:排
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射
脑: 端脑(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 ★
二、脑干
脑干
06级17次
(一) 脑干的外形 中脑、脑桥、延髓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
脑干
延髓的功能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 (灰柱)
组成成分: 神经元, 神经纤维, 胶质细胞
神经元存在形式 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触 中间神经元
结构划分: 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白质
组成成分: 无细胞体、成束的神经纤维。 由于有髓鞘存在,所以白质呈 白色
(二)脊髓的功能
1、传导上下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经脊
05级16次
09级17次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
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
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
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
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
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
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
环境的相对平衡。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
脑、脊髓
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成人脊髓 长42~45cm 直径 1cm 重35克
08级17次
脊柱有节段性划分,脊髓也有节段性划分.
椎骨幼年33块,成年26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 长
每对脊神经都从原来对应的椎间孔发出.
脊 柱
全
长
颈段 胸段 腰段 骶段 尾段
椎骨 7块 12块 5块 5块愈合 4~5块愈合
脊神经 8段 12段 5段 5段
2、作为反应中枢 某些反射的初级中枢。例如:排
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射
脑: 端脑(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 ★
二、脑干
脑干
06级17次
(一) 脑干的外形 中脑、脑桥、延髓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
脑干
延髓的功能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 (灰柱)
组成成分: 神经元, 神经纤维, 胶质细胞
神经元存在形式 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触 中间神经元
结构划分: 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白质
组成成分: 无细胞体、成束的神经纤维。 由于有髓鞘存在,所以白质呈 白色
(二)脊髓的功能
1、传导上下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经脊
05级16次
09级17次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
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
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
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
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
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
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
环境的相对平衡。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
脑、脊髓
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成人脊髓 长42~45cm 直径 1cm 重35克
08级17次
脊柱有节段性划分,脊髓也有节段性划分.
椎骨幼年33块,成年26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 长
每对脊神经都从原来对应的椎间孔发出.
脊 柱
全
长
颈段 胸段 腰段 骶段 尾段
椎骨 7块 12块 5块 5块愈合 4~5块愈合
脊神经 8段 12段 5段 5段
《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8f98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7.png)
对于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 、脊髓压迫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康复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也是重 要的治疗手段。如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也有助于预 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可以根据病变部位、病因、症状等进行分类。例如,脑部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 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头痛、头晕、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总结词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以调控动物体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反应。它能够感知环境变化,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控制运动,形成记忆等。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总结词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传递信息。神经胶质细胞 则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的调节,使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的特点
体液调节具有缓慢、持久和广泛的特点,能够长时间地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并对环境变 化作出适应性调整。
体液调节的机制
体液调节的机制主要包括激素调节和局部化学调节两种,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激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调节作用;局部化学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 对局部器官、细胞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3434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d.png)
•120
丘脑腹 后外侧 核
丘脑腹 后外侧 核
丘脑腹 后内侧 核
外侧膝 状体
延髓丘系 交叉
脊髓白质 前连合
延髓和脑 桥
视交叉
中央后回中 上部、中央 旁小叶后部 及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中 上部、中央 旁小叶
中央后回下 部
枕叶内面距 状沟周围皮 质
•100
(一)浅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1)-脊髓灰质后角(2)-丘 脑外侧腹后核(3)-中央后回等
神经系统模式图
•1
中枢 脑
神经
神
脊髓
经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
分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躯体神经
•2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41
颞叶
颞上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42
2、大脑半球内侧面
•43
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 面的延续部分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
至枕叶后端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丘脑腹 后外侧 核
丘脑腹 后外侧 核
丘脑腹 后内侧 核
外侧膝 状体
延髓丘系 交叉
脊髓白质 前连合
延髓和脑 桥
视交叉
中央后回中 上部、中央 旁小叶后部 及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中 上部、中央 旁小叶
中央后回下 部
枕叶内面距 状沟周围皮 质
•100
(一)浅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1)-脊髓灰质后角(2)-丘 脑外侧腹后核(3)-中央后回等
神经系统模式图
•1
中枢 脑
神经
神
脊髓
经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神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
分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躯体神经
•2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41
颞叶
颞上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42
2、大脑半球内侧面
•43
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 面的延续部分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
至枕叶后端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畜禽解剖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
![畜禽解剖学神经系统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9dcf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2.png)
大的腔 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该腔向前与脑蛛网 膜下腔相通,内含脑脊髓液以营养脊髓。 3.脊硬膜: 白色的致密结缔组织膜,与脊蛛网膜之间 形成狭窄 的硬膜下腔,内含淋巴液,向前方与 脑硬膜下腔 相通。在脊硬膜与椎管之间有一较 宽的腔隙,称为硬膜外腔 ,内含静脉和大量脂 肪,有脊神经通过。在临床 上做硬膜外麻醉时, 即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的传导 作用。
现在是17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现在是18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2.白质: 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纵走的神经纤 维构成,为脊髓 上、下传导冲动的传导径路。白质 可划分为3对索: ⑴背侧索:为背正中沟至背外侧沟之间的白质。 索内的神 经束是由各段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 枢突所构成,向 前伸向延髓,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 侧的楔束,有传导本体 感觉的作用。 ⑵外侧索:背外侧沟与腹外侧沟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 觉,也可传导运动。 ⑶腹侧索:腹外侧沟至腹正中裂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 觉,也可传导运动。密接脊髓灰质的白质称为脊髓固有束。
现在是15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脊神经的构成模式图
现在是16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走的脊髓中央 管,前通第4脑 室,内含脑脊髓液。在脊髓内部中央管周
围的是灰质,灰 质外面是白质。
1.灰质: 在脊髓的横断面上,灰质呈H形,每侧部的 灰质分别向背、腹侧伸入白质,分别称背侧柱和腹侧 柱, 柱的横断面呈角状也可称为角。在中央管周围连 接两侧部 的灰质称为灰质连合。胸段和前部腰段脊髓 的腹侧柱基部 的外侧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突称为外 侧柱。 脊髓灰柱是由神经元的胞体、少量的神经 纤维以及神 经胶质细胞构成的。在背侧柱中主要是中 间神经元的胞 体;腹侧柱内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胸 腰段脊髓的外侧柱 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荐 段脊髓的外侧柱内为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现在是17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现在是18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2.白质: 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纵走的神经纤 维构成,为脊髓 上、下传导冲动的传导径路。白质 可划分为3对索: ⑴背侧索:为背正中沟至背外侧沟之间的白质。 索内的神 经束是由各段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 枢突所构成,向 前伸向延髓,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 侧的楔束,有传导本体 感觉的作用。 ⑵外侧索:背外侧沟与腹外侧沟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 觉,也可传导运动。 ⑶腹侧索:腹外侧沟至腹正中裂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 觉,也可传导运动。密接脊髓灰质的白质称为脊髓固有束。
现在是15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脊神经的构成模式图
现在是16页\一共有78页\编辑于星期五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走的脊髓中央 管,前通第4脑 室,内含脑脊髓液。在脊髓内部中央管周
围的是灰质,灰 质外面是白质。
1.灰质: 在脊髓的横断面上,灰质呈H形,每侧部的 灰质分别向背、腹侧伸入白质,分别称背侧柱和腹侧 柱, 柱的横断面呈角状也可称为角。在中央管周围连 接两侧部 的灰质称为灰质连合。胸段和前部腰段脊髓 的腹侧柱基部 的外侧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小突称为外 侧柱。 脊髓灰柱是由神经元的胞体、少量的神经 纤维以及神 经胶质细胞构成的。在背侧柱中主要是中 间神经元的胞 体;腹侧柱内为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胸 腰段脊髓的外侧柱 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荐 段脊髓的外侧柱内为副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e6b8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3.png)
感觉 大脑半球 感觉 间脑 运动 中脑上丘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神经系统3
![《畜禽解剖学》教学课件:神经系统3](https://img.taocdn.com/s3/m/4e4244dd02d276a200292ec8.png)
(二)小脑(cerebellum)
1.位置: 2.外形:近似球形
回 平行的横沟→小叶
沟 纵沟→小脑半球、蚓部
小脑脚:三对,小脑前脚、小脑中脚、小脑后脚
(二)小脑(cerebellum)
3.结构 表面灰质→小脑皮质 深部白质→小脑髓质/髓树 4.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 ➢协调随意运动
(三)间脑(diencephalon)
质运动中枢调控下,为
“启动”一切躯体运动
做好准备;同时协调肌
张力,确保动作的稳准
黑质
性。
substantia nigra
红核
脑
名 称 传入纤维自 传出纤维至
干
薄束核 薄 束 楔束核 楔 束 脑桥核 大脑皮质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 小脑中脚
内 主
下 丘核 蜗神经核 下丘臂
要
上丘
的
上 丘核 视束 ,下丘 III、IV、VI核 非
位置:中脑前方,前外侧被大脑半球所遮盖 脑室:第3脑室
主要组成
丘脑 丘脑下部/下丘脑
1.丘脑(thalamus)
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有许多核团
外侧膝状体
前部背外侧 视觉冲动传导的最后联络站
内侧膝状体
后部背外侧 听觉冲动传导的最后联络站
松果体:左、右丘脑的背侧、中脑四叠体的前方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完
脑位置
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六个功能柱模式图
一般躯体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界沟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内耳
头面皮肤 口腔、鼻
粘膜
味觉
特殊躯体感觉柱
内脏
内脏
一般躯体运动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35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相同点: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内脏的运动神经,常共 同支配一个器官,形成双重神经支配。
不同点: (1)中枢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颈8至腰3节段的灰 质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和脊髓的 荐1至荐4节段。
医学PPT
36
(2)周围神经节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的两旁(椎旁节)和脊柱的 腹侧(椎下节)。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 附近(器官旁节)和器官壁内(器官内节)。
医学PPT
38
第八节 脑、脊髓传导路
医学PPT
39
感觉传导路: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髓、 脑干到大脑皮质或小脑皮质的神经通路。
运动传导路:由大脑皮质经脑干、脊髓、 周围神经的神经通路。
医学PPT
40
从临床及传导通路的特点来看, 最主要的是大脑和脊髓之间的传导路, 因为神经纤维比较集中,损伤时容易 造成上下传导的中断,而产生广泛的 感觉丧失和运动障碍。
医学PPT
41
第十章 牛内分泌系
医学PPT
42
腺体分类:
外分泌腺:分泌物一般由导管排出,故也称为有管腺。 内分泌腺:分泌物无输出导管,其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 激素通过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 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故又称无 管腺。 内分泌腺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① 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块状或泡状 ② 血管丰富
医学PPT
43
一、垂 体
形态:扁圆形 位置: 位于脑的底部,蝶骨构成的垂体窝内,
与下丘脑相连。 分类:据其发生和结构上的特点分为:
腺垂体 神经垂体
医学PPT
44
二、肾上腺
医学PPT
30
第六节 牛脑神经
医学PPT
31
共12对
根据所含纤维成分和功能分为三大类: (1)感觉神经:3对,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前
庭耳蜗神经 (2)运动神经:5对,包括动眼、滑车、外展、
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3)混合神经:4对,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医学PPT
32
第七节 牛植物性神经系
有八个分支:
肩胛上神经 肩胛下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肌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医学PPT
28
腰神经丛
腰神经丛是由腰神经的腹侧支联合而 成,位于腰椎的腹侧。
共有六个分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医学PPT
29
荐神经丛
荐神经丛是由荐神经的腹侧支联合而成, 位于荐椎的腹侧。 共有五个分支: 臀前神经 臀后神经 阴部神经 直肠后神经 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腓总神经、胫神 经)
开放部 闩(Obex)
闭合部
医学PPT
16
视神经 视交叉 脑垂体 乳头体
医学PPT
17
侧脑室 第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
医学PPT
18
四个脑室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是左右对称 的两个腔隙。顶壁为胼胝体,底壁前部为 尾状核,后部为海马;内侧壁为透明中隔, 以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1
第四节 脑膜、脑血管和脑脊液
医学PPT
22
脑脊液循环
定义:脑脊液不断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沿一定 途径循环,又不断被重吸收回流到血液,称脑 脊液循环。
途径: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室间孔第三
脑室
第中脑四导脑水管室
蛛正网中膜孔、下外腔侧孔 大脑背
侧 矢状窦 血蛛液网膜循粒环
渗透
医学PPT
医学PPT
33
植物性神经系
定义:在神经系中,分布到内脏、血管 和皮肤平滑肌以及心肌和腺体等的神经, 称为植物性神经系,又称自主神经系和 内脏神经系。
医学PPT
34
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1)支配对象不同 (2)经过的神经元个数不同 (3)分布形式不同 (4)纤维类别及粗细不同 (5)意识支配形式不同
第三脑室:是环绕丘脑间粘合部的环状 空隙,前方借左右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后方通中脑导水管。脑室底壁由乳头体、 灰结节和视交叉形成,背侧壁为第三脑室 脉络组织。
医学PPT
பைடு நூலகம்20
四个脑室
第四脑室:是位于小脑、延髓和脑桥 之间的空腔,前通中脑导水管,后接脊 髓中央管。侧壁由小脑脚构成,顶壁由 小脑和第四脑室脉络丛构成。第四脑室 底呈菱形,又称菱形窝。
医学PPT
11
医学PPT
12
医学PPT
13
医学PPT
14
II
III
IV
V
VI
VII
Ventral surface
VIII
Pyramid锥体 Decussation of pyramid
IX
锥体交叉
X
XI
医学PPT
X1I5I
延髓前后部的形态差别 大,其后部的形态与脊 髓相似,也有中央管, 称延髓闭合部;前部的 中央管开放,称延髓的 开放部。
第三节 牛脑
医学PPT
1
脑 的 背 侧 观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医学PPT
4
医学PPT
5
医学PPT
6
大 脑 腹 侧 面
医学PPT
7
大脑皮质与白质
皮质
神经活动的 高级中枢
白质
由神经纤维 构成
透射纤维
连合纤维
联络纤维
医学PPT
8
小脑
医学PPT
9
医学PPT
10
脑干
延髓 脑桥 中脑 间脑
医学PPT
26
脊神经有四种纤维构成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 含运动神经纤维,每一种神经纤维又可分为躯 体和内脏两部分。
躯体传入(感觉)纤维 躯体传出(运动)纤维 内脏传入(感觉)纤维 内脏传出(运动)纤维
医学PPT
27
臂神经丛
臂神经丛由第6--8颈神经和第1、2胸神经的 腹侧支形成,位于肩关节的内侧。
(3)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与许多节后神经元
形成突触;而一个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则与较 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医学PPT
37
(4)分布范围不同 交感神经元分布范围较广,分布于胸、腹腔内脏
器官以及头颈各器官和全身的血管和皮肤。 (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既相互对抗, 又相互统一。机体活动增强时,交感神经活动增 强,副交感神经则减弱。
23
第五节 牛脊神经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5
脊神经分类数目表
名称
颈神经 胸神经 腰神经 荐神经 尾神经 合计
牛
8 13 6 5 5-6 37-38
马
8 18 6 5 5-6 42-43
猪
8 14-15
7 4 5 38-39
狗
8 13 7 3 5-6 36-37
兔
8 12 7-8 4 6 37-38